#风起洛阳剧情解析# 【第4篇】
《风起洛阳:佛、道、风山渐,与幕后分析》
(超2000字,发不了超话了)

老子姓李,李唐以老子后代自居,尊道教作为国教;佛教《大云经》有天女闻佛法真义转 世成为女国王的故事,武则天自认菩萨转 世,尊佛教为第一教。
武李之争伴随着佛道之分,剧中也有大量体现,来探查一下:

1. 道:春秋道 联昉 连山 归藏 洛水 柳适(?)

春秋道可能是一个以奉行“道”为名的伪道教组 织,它的名称里含“道”,被俘的道尊逍遥子的称呼、名字都有浓浓的道家味道。
若庵念的“杂草漫野、明火焚之”,似乎反应了某种关于“天道”的极端邪恶思想。天道循环,四季交替,入秋的时候,农民会用明火焚烧草,草灰化肥来年农作物能更好地生长。这里,春秋道把挡路的人当野草焚烧,用以倾覆天下。

联昉的神足以易经六十四卦命名。有趣的是,剧中介绍神足的时候,镜头给到的神足代号“风山渐”,我第一篇文提到巽山公柳襄的“巽”在易经中象征风,所以,柳襄的“巽山”= 风山,也是一个渐卦。渐卦大体上讲,事物不能一直静止,应循序渐进发展。卦辞里,大雁由水边渐进到磐石、树木、山陵……剧中,圣人年迈,“渐”有可能象征着取得权力的更替过程,或者渐进式推进夺权。

“归藏凤出天下倾”、“朝野相合连山”,除了会让人联想到连山堂外,连山与归藏合起来,则又回到易经。提到易经,一般会想到《周易》,但上古时期,易经实际上有三支,伏羲氏的《连山易》、神农氏的《归藏易》、轩辕氏(黄帝)的《乾坤易》,据说,周文王的《周易》是由《乾坤易》演变而来,而归藏连山则早已失传。(历史上有出现多个版本,但有人认为是后世伪造)

道家的思想起源是易经,六十四卦、归藏、连山,也会让人联想到道家,而李唐尊崇道家,很自然的,道、春秋道极易与李唐联想到一起。宋凉掉马甲,太 子立刻找武思月撇清关系,但到底是宋凉和春秋道策划劫杀他以便让宋凉取得兵 权,还是太 子联合春秋道策划,让宋凉为李唐取得兵 权呢,不一定。

易经的起源是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起源是河图洛书。“河出图,洛出书”的洛是洛阳的洛水。建造洛阳城的建筑大师宇文恺,建造长安城时,用六道大长坡形成易经中的“乾卦”,有人猜测,洛阳城是一个八卦九宫格,无论真假,洛阳城的文化根基里就有“道”的存在,剧中,如果以洛阳城布一个奇门遁甲的大阵,也是合理猜测。

昨晚正式出场的柳适,是得罪了武氏,进山清修,从妆容上看,他不可能是当和尚,他的清修更像是道家,那么,他是不是明里清静无为,暗里搞颠覆就有待观察了。

李唐真的与春秋道有关吗?下面再分析,先说佛。

2. 佛:圣人 不良井 白马寺 联昉 天堂

圣人天天礼佛,即使听官员汇报,也面朝卧佛。
历史上,李唐运用道教增强自己的统 治,而武则天运用佛教强化自己政 权的合 法 性,她大力宣扬佛教,但对于她个人的评价,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认为她是最大的佞佛者,新旧唐书批评她让僧人伪造《大云经》,虽然后来考古发现《大云经》早于她200年就存在,并不是她让人伪造的,但她附会大云经,说自己是菩萨转 世则确实存在。另一种意见认为,她精研佛法,她写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深达人心流传上千年,至今很多人在诵经前还会念,另外,她死后让人立的无字碑,也禅意深远。
剧中,虽然跪拜的官员瑟瑟发抖,圣人却慈眉善目、说话声音柔和绵长。大理寺的高升因为圣人不喜刑 罚,害怕王登成“死”于刑讯会传到圣人耳中。

不良井里有大佛,石壁上还有无数点着灯的佛龛,与破败的环境形成奇怪的氛围。不良井人多是罪人之后,联想到历史上,武周早期对李唐一派的打击,不良井人也许很多就是当初反对武氏称帝的臣子的后代。再联想到丑翁藏的连山堂的龟息丹,或许这帮人本来奉行的是道,但佛却强势地占据了他们生活的环境,影响着后人。

武思月带高秉烛、百里弘毅见韩冬青,见面的重要联络点是寺庙,白马寺的住持接待武思月积极配合,都可见武氏与寺庙的密切关系。历史上,武则天除 了广造寺庙、结交高僧、执弟子礼听高僧讲经外,甚至还给一些僧人封官,教与政的关系密切。
剧中,柳襄、宋凉明面迎合武氏,在白马寺施粥、禅修,暗中却以白马寺为联络点,韩冬青被杀的地点也是在寺庙外。可见,寺庙已经被春秋道渗透。

东川王比较有趣,他的一层皮是“佛”,一层皮是“道”。前面也说了联昉的神足用六十四卦命名,但同时,联昉有12浮屠,浮屠是佛陀、佛塔的意思,东川王还在寺里供香火,所以,这当然与他的独特地位有关,他姓李,李唐一脉跟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他又不是太子的儿子,他需要依赖武氏保全地位。从某种程度来说,他和圣人的位置也最像,太子和武氏哪一家独大,对他都不是好事,所以,他是那个会在其中平衡,并且从中取得有利位置的人。

天堂要用铜铸造大佛,如果摧毁天堂的话,除 了造成人员伤亡外,也会摧毁民众心中圣人“佛”的形象地位,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3. 渐:合与分的幕后

从上面可以看到,剧中的当下,与武周在主相对,“佛”也在主,但“道”则渗透而入。
前面提到的渐卦,卦辞也与婚礼的顺序相关,周礼中,纳采男子要送女子大雁。圣人的娘家是武氏(历史上,武则天的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因为婚嫁,她的夫家、她的子女是李氏。她的婚嫁,造成了武李两氏的独特关系,也造成了两种信仰被放在一个大家庭之内,这种影响也传递到民间。

从圣人自身的统治角度,她要权力的稳固,她维持李武的平衡,让形势处于“静态”。如果她有情感,娘家是她的依靠,子女是她的传承,她可能希望两边的血脉都能延续。我们从剧中也能看到,李家的驸马不少姓武,这恐怕既是圣人生前的平衡,也是为身后事考虑。她弘扬佛法,但她晚年也为得道高人吹彩虹屁,这也是一种平衡。

但就像渐卦,事物不可能始终是静止的,她总会死的,她死的那天,平衡必将会打破。李唐也好,武周也好,都在为这一天的到来做打算。

从太子的角度来说,他已经是储君,只要采取守势,不出错顺利接棒是最理想的,所以,与春秋道合作搞兵变,并不符合他当时所处的位置。
从武慎行的角度说,一旦圣人身死,站在李唐对立面的他,恐怕立马遭殃,所以,他需要改变局面。但他不能直接出手打李唐,因为这会触犯到圣人。所以,他需要的是,让李唐恐惧,让李唐动起来。从这点上来说,也许春秋道搞的什么神都大业具体是什么,成不成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攀扯到李唐,让李唐因为要自保而自乱阵脚。
他也许会勾结李唐内部的关键人物,去促成李唐妄动,比如太子妃,前面圣人的回忆里,太子妃的父亲想过自己当皇 帝。
从东川王的角度来说,他实力最弱,他需要太子、武慎行都动,而且是乱动,那么,他可能会迎来机会。
上面的人,无论怎样动,最终都不会是圣人想维持的局面。

王朝像风,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信仰也像风,风吹过的地方,像是留下了什么,又像是什么都没留下。一代女皇,生前让人惶恐战栗,但死后她想控制的也终究风吹云散,她的一生就像那块无字碑,她或许什么也没留下,或许留下了许多许多。

(本人才疏学浅,查了大量资料撰写的本文,本人尊重 宗 教 信 仰,如果行文中错漏之处,或无意冒犯之处,敬请指正。)

#剧综评论人#.#风起洛阳#

从《老子》到《道德经》
汉代对《老子》的改造
汉代曾对先秦典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造,其中,对《老子》一书的改造就很典型。《老子》因为既有一些传世的“古本”,又有新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材料相当丰富。#国学实录# 从各种本子的比较看,文字的不同是多方面的,而且不止一次地变来变去。其篇章、结构的变化也很明显,可以断言的是,传世本《老子》的基本面貌,是在汉代定型的,《老子》书名变成《道德经》,也应该是在汉代。

《老子》文本究竟多少字,许多本子都不相同,有5000多的,也有4999的,除去“也”、“之”、“其”、“夫”等字有无之外,也有整句增减不同的,还有一些佚文,因而很难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数字。文句的不同,以帛书本和传世本相比较,二者差异的文句达140多句(参见尹振环《帛书老子释析》)。其中的确有一字之差导致文义迥异的情况,很难说哪些是《老子》本义,哪些经过了后人的篡改。这些不同可以比较出来,而不同的原因却很值得研究。从帛书本到传世本的比较看,文句的变化应该主要在汉代,因为汉代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与王弼的《老子注》基本一致(当然这两个本子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多少有些变化)。汉代人对《老子》文句的改造,有无意的,也有有意而为的。当时的传诵和抄写并非那么“规范”,多或者少个把“也”、“之”等虚词、助词本属平常,#读书# 错误或者增减一两个字也在所难免,而有意改字或者增删的情况则涉及到更改人的思想意图,甚至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有一定关系,这在《河上注》与《想尔注》中有不少事例(许多研究均有指出,此不列举)。

再说篇章结构,帛书本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传世本的顺序刚好颠倒。西汉末年《老子指归论》的顺序与帛书相同,而东汉(至少是中后期)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与传世本相同,说明这个变化是在汉代完成的,其主要篇幅结构是在汉代定型的。至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新出土的郭店竹简本的篇章,无论怎样理解,都不但不会影响这个结论,相反却更能证明汉代定型之说。

《老子》书名《道德经》,也是从汉代开始逐渐形成的。《老子》在汉代以前已经成书,帛书本、竹简本《老子》的出土便是证明,汉初人称之为《老子》,所以《史记》、《汉书》中普遍用的是“读《老子》”、“问《老子》”、“好《老子》”、“通《老子》”等说法。从《汉书·艺文志》著录《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刘向说老子》四部书的情况来看,已有《老子》传人尊之为经典。#传统文化# 至于《太平御览》卷191引扬雄《蜀王本纪》所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一句,其可靠性有多大且不说,在时间上也已是西汉末年的事情了。到了东汉时期,分别有《道经》、《德经》之说,《想尔注》中已有记载,所以颜师古注《汉书》时广泛使用了“《老子道经》之言”及其注文。从东汉到魏晋,随着道教的形成和发展,《老子道德经》之书名也就形成了,这一变化无疑是汉代人所为。

汉代人对《老子》的创造性诠释

对《老子》的诠释,现在能见到的最明显最早的是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他是用讲道理、引述事实的方法来进行诠释和解说《老子》的,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表达他自己的思想。这种根据《老子》中某些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在汉代得到广泛运用,《淮南子》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据统计,81章《老子》有70章的文字被其明确引用过(参考蒙文通《老子徵文》),而其中的《道应训》,完全是另一篇《解老》、《喻老》,全篇56段文字有53段的结语都是引用《老子》的文句,实际上也应该是一种形式的《老子》注。当然和儒家注解《五经》一样,经、传分开和章句形式的《老子》注都有,其诠释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大的创造性,可以择其要者举证一二。

先看对“道论”的发挥。“道”是《老子》一书根本性的内容,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确实是一种宇宙生成的思想。而究竟什么是“道”,它如何创造天地万物?《老子》虽有几句高度概括的文字,却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所以人们就可以、也需要“多为之辞,博为之说”。《淮南子》首篇《原道训》就试图给道作一番描述性的说明,同时指出其性质、作用及其对人世的意义等(文字较长,可参见该文)。严遵讲《老子》之“指归”,也作了较具体的解说。例如讲道如何生万物:“故诸有形之徒皆属于物类。物有所宗,类有所祖。天地,物之大者,人次之矣。夫天人之生也,形因于气,气因于和,和因于神明,神明因于道德,道德因于自然:万物以存。”把虚无之道如何生出实有之物,作了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略为具体的表述,加入了“神明”、“太和”、“气”这样一些概念,并且在各个地方反复加以说明。《河上注》解释《老子》“冲气以为和”一句时说:“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这些都成为后人理解“道化万物”的依据。在汉代人的注释中,对道的虚无、清静、自然等基本特性,进行了很多阐述,并且都紧密联系社会、政治、人生,其中既有理论性的阐释,如《老子指归》中对“道化万物”之反复论述,又有具体的解说,如《河上注》之处处提醒。

再看汉代人的《老子注》,虽然都是围绕“道论”展开的,但也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内容,例如关于对仁义礼乐的态度、关于“无为”的理解等等,人们对《老子》本义的发挥,也是有所不同的。《老子》中是否反对“仁义”,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从《老子》本文较难看出其反对仁义,而通行本的“绝仁弃义”,在竹简本中恰恰没有,因此,这个问题众说纷纭,长期未能取得定论。

汉代人作注,依据的本子不同,往往会引出不同的理解和发挥。例如,通行本57章有一句“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河上公本、帛书本以及竹简本,均为“法物滋彰”,严遵就按照“罚峻刑严”的“法令”来发挥,而河上公则解释说:“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饥寒并至,故盗贼多有也。”再如,“无以为”和“无不为”的不同,“有静”与“不争”的区别等等(参考《帛书老子释析》),这些问题既关系到文本,也关系到如何理解和阐释。而汉以后的人大多是按汉代人的定本和解释来进行阐释和发挥的。

汉代人“注老”和“解老”的意义

第一,汉代人“注老”、“解老”形成了“汉《老子》”,后世所见到的主要是“汉《老子》”,和其他先秦典籍一样,传世本是经过汉代人整理和改造的。其改造的痕迹比其他典籍更为清晰,除了有先秦的《韩非子》、《文子》以及其他黄老著作可作比较之外,新出土的帛书和竹简《老子》以及其他道家文献也是有力的实证。

第二,汉代人“注老”、“解老”,既有传统思想作为依据,又受到时代思潮发展的影响。当时的道家传统思想主要有两个大的系统:一个是可以称为“黄老之学”的系统;一个是以《庄子》为代表的庄学系统。汉注《老子》中保留了这两种思想的痕迹,甚至有时明显表现出双方的某些矛盾,例如对待“仁义”的态度就是如此。个中情况十分明显是受到当时的时代思潮的影响。汉初实行黄老政治,汉初《老子》实际上就是“黄老”的同义语;东汉普遍注重养生,《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就得到大力的敷陈;道教产生之后,五千文成为其主要经典,《想尔注》便应运而生,在汉代人一般“道论”的基础上,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成了“道”的化身。

第三,汉代人所注《老子》及其阐释,直接影响了后世各种思想理论的发展。此后的各种发挥,都是在汉代人阐释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魏晋玄学倡导虚无,王弼之注《老子》是其突出表现,他倡导“以无为本”,正是得到汉代人论述的启发和影响。正如宋儒晁说之所说:“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从中也可看出,汉代人对《老子》的阐释,的确有较大的创造性,从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熊铁基)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知乎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语音文字视频

张其成:从《周易》看君子人格两大特征
作为一个君子,要具有乾刚、坤柔两大品德。乾卦的自强不息和坤卦的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两大基本精神,也是儒家和道家两大价值取向,共同构成中华传统两大美德。一乾一坤,一阳一阴,一刚一柔,一儒一道,两者不是排斥的,而是兼容、互补的,共同形成刚柔并济、阴阳中和的君子人格: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也是君子文化的早期集大成之作。《周易》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到战国。《周易》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经文部分形成于西周早期,传文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经文部分称为《易经》(狭义),是蕴含哲理的占卜书;传文部分称为《易传》,是超越占卜的哲学书。
《周易》经文和传文都有对“君子”的表述,但含义有所不同。
在《易经》卦爻辞中已经出现,共出现20次,如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坤卦卦辞“君子有攸往”,屯卦六三爻“君子几”,同人卦卦辞“利君子贞”,谦卦卦辞“君子有终”,等等。
其中有六处“君子”是和“小人”对举的,比如革卦上六爻“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遁卦九四爻“好遁,君子吉,小人否”,剥卦上九爻“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大壮卦九三爻“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要注意的是,《周易》卦爻辞中的“君子”和“小人”还不是道德价值概念,没有褒贬之分,仅是从社会地位角度区分的。
从卦爻辞中有关“君子”的描述可以看出,“君子”的行为要有约束,要有社会担当,比如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因为君子做到朝乾夕惕,所以虽然危险但没有灾祸。
屯卦六三爻“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君子要把握时机,要能够舍弃,否则继续前往会有危险。
再看谦卦,谦卦的卦辞和六条爻辞都是吉的,这在六十四卦中是唯一的。其中三处讲到君子,卦辞“谦,亨,君子有终”。初六爻辞“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九三爻辞“劳谦,君子有终,吉”。将君子与谦虚的美德连在一起。
到了《易传》,“君子”则指品德高尚、学问高深、修养高超的人,与《论语》所说的“君子”含义相同。此后“君子”就成为中华民族道德典范的代称,也是中国人应该追求而又可以求得的人格形象。
《易传》中“君子”出现了107次,其中《彖传》11次,《象传》65次,《系辞传》20次,《文言传》10次,《杂卦传》1次。
现在不少研究者对《易传》的君子人格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君子”的特征。有人总结为知几、重时、尚中三条,有人总结为君子十德,有人总结为君子八大修为,等等。
如果从系统性考虑,《周易》的君子人格至少有六十四条,因为《象传》中的“大象”有六十四条,体例都是先分析这个卦代表的自然现象,然后说君子要按照这个卦象怎么做。
后面这句话的格式基本上都是“君子以……”,主语大多数是“君子”,个别用“先王”“大人”“后(君主)”。这句话是君子从卦象悟出的做人道理,是成为君子人格的条件和要求。
我以为,按照《周易》乾坤并建、阴阳中和的思想特点,可将《周易》君子人格归纳为乾刚坤柔两大特征。
| 自强刚健的天道精神 |
这就是乾卦《象传》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为天,乾为健,天的运行是刚健的,永不停息的。所以作为君子要像天一样,刚健坚毅,自强不息。乾卦六爻皆阳,是纯阳之卦。乾为马,乾为龙,所以乾卦精神也叫龙马精神。

作为一个君子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按天道来做人做事,必须具备天道精神,具体表现为:自强不息、刚健坚毅、正气凛然、变易创新、与时俱进、拼搏进取、勤劳勇敢、仁爱礼义。

天道第一位的是“元”。乾卦的第一个字就是“元”。“元”的本义是头,引申为开头。《彖传》解释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一解释,一下子升华了,“乾元”上升为哲学本体,成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当然也是成为一个君子的首要条件。

《易传》中的“天”既指自然之天,又指义理之天,准确地说是由自然之天引申出义理之天。自然之天是头顶上的天空,是运转不息的天体。由天上日月运行终而复始的规律,引申到天道的自强不息、刚毅坚卓。由天上太阳普照大地,引申出阳气开创万物,万物依靠阳气。

所以作为一个君子,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具备天道刚健的德性。要自强不息,不断前进、不断向上。

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一个“自”字,因为天体是自己在那里运转的,如同乾卦六爻皆阳,从下往上,从始至终,保持阳刚,运行不止。君子要自发、自觉地与时俱进,拼搏进取,奋发不止。孔颖达《周易正义》说:“此以人事法天所行,言君子之人,用此卦象,自强勉力,不有止息。”

但这种不断进取又不是盲目冒进,而是与时俱进。“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在不同的时空点采用不同的行动。所以做一个君子,必须“知几”“研几”,“几”就是预兆,就是时机。乾卦六个时空点, 从初九到上九,每一步的做法都是不同的,比如九三时空点是第一阶段到头了,是一个危险时位,所以不能冒进,而要“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朝乾夕惕,这样才能趋吉避凶。

君子的天道精神还体现为仁爱礼义。乾卦《文言传》说:“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仁、礼、义、智,这就是君子必备的四德。

| 厚德中和的大地品质 |

这就是坤卦《象传》所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的趋势构成了坤卦,所以君子要像大地一样加厚品德,承载万物。因为大地是宽广的、是深厚的,大地能承载任何有形的东西。君子也要有这样宽广的胸怀和包容万物的品性。大地的厚德载物与上天的自强不息,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两大精神,也是成就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两大人格特征。

要做一个君子,必须具备的第二特征就是要有大地坤卦的品质,具体体现为:厚德载物、包容宽厚、诚信笃实、中正和美、柔弱虚静、谦虚谨慎、居下不争。
图片

什么是“厚德载物”?字面上看就是加厚品德,承载万物。“厚”和“载”都是动词。“厚德”和“载物”是并列关系。但如果深入探究,其实还隐含有因果关系。因为“厚德”,所以才能“载物”。厚德是因,载物是果。“物”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包括财物,也包括精神上的财富。想要获得财富,就要做君子,要厚德,具备宽厚、包容、忍让这些坤卦之德。

《彖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上天创始万物,居第一位;大地生成万物,居第二位,所以大地要顺应天道,传承天道。作为一个君子,要有“顺承”之德,要顺应自然、顺应时势。

做一个君子还要像大地坤卦那样具有中正之德。《文言传》说:“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君子既要恭敬勤勉内心正直,又要行为恰当外形端正。这就是“直方大”——正直、端方、大气的品德,“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就是黄色居于中位并通达文理,摆正位置,美德才能蕴藏于内心,把美德顺畅地流布在四肢,再进一步推广到事业上,就会美到极点。“黄”并不仅仅指颜色,而是指中位、中道。因为按照五行说,黄色为土,居中,在五德则为信。

《周易》六爻卦居中位的二爻和五爻往往都是吉的,说明早在《易经》时代就重视中位,《易传》则要求君子应该崇尚中道、崇尚中和,应该诚信。

坤卦六爻皆阴,是纯阴之卦。作为君子要效法大地坤卦,柔弱虚静、谦虚谨慎、居下不争。《文言传》说:“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这一点为道家所推崇。

总之,作为一个君子,要具有乾刚、坤柔两大品德。乾卦的自强不息和坤卦的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两大基本精神,也是儒家和道家两大价值取向,共同构成中华传统两大美德。一乾一坤,一阳一阴,一刚一柔,一儒一道,两者不是排斥的,而是兼容、互补的,共同形成刚柔并济、阴阳中和的君子人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因此在同样的情况下,多数韩国人选择主动离开另谋生路,而中国上班族则更倾向于做准备的同时坚持到公司裁员,以拿到N+1补偿。据韩国金融业界日前消息,银行、保险公司等
  • ①要喜欢那些心情不好也不舍得凶你的人②愿所有的后悔有期都是它日的别来无恙③把期望降到最低,所有的遇见都是礼物④在你的星球做最可爱的宇航员⑤不必借光而行,我亦是星
  • 活着,就是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好人,懂感恩,减少欲望,过务求的生活,以善行善始善终。活着,就是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好人,懂感恩,减少欲望,过务求的生活,以善行
  • 所以,还是在周末的大块时间做这件事更合理,GTD 的官方建议,respect IMSA在本周末 #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 正赛开始前公布了新一版的“性能平衡”数
  • 可以说无论从过去的发展还是日后的趋势上来看,海底捞、巴奴这些火锅品牌们相互竞争都是常态,尤其是接近头部的领域,竞争就更加地白热化,这群搞餐饮的老板们就算再不懂兵
  • 本方对于气虚水停,出现虚寒证象,全身或下肢浮肿, 小便短少,舌淡苔白厚,脉虚者,较为适宜;若为风水兼肾气虚弱,可加虎骨以补肾强骨,除少阴伏风。其父为西医,故用西
  • ”大张伟:“别别别,如果你以为你不需要了,但你结完婚之后心中还在想初始愿望永远是最美好的。#印度[超话]##快手潜力派推荐##印度旅游# [doge][doge
  • P280华伦天奴专柜原版此款搭配简单白富美‼️华伦天奴雷单色百何花羊绒真丝围巾90X180大尺寸一款质感好的围巾怎么能让人不爱非常显贵气,,很惊喜,显得高贵典雅
  • 停好自行车,手表却被大铁栅栏门划了一记,心疼色了...老太太发了她镜头里的我给我,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小區的花狸貓名"小胖"是只野貓!我家走地鸡真的妈宝出了一
  • 人品,永远第一 人品,是我们行走在世间的通行证,好人品,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喜欢 ,都会亮起一片天。活着,就是一份好心态,无论对人对事,对情对爱,全身而为。
  • 保加利亚海事局称,所有悬挂俄罗斯国旗的船只,以及自2月24日以后将注册地从俄罗斯改为其他国家的俄国船只,都禁止进入保加利亚的海港和河港。保加利亚海事局称,所有悬
  • 肖战顺顺利利健健康康,肖战平安喜乐万事顺遂,肖战心想事成工作顺利,肖战星途璀璨天天有钱。肖战好帅,我喜欢肖战,肖战我喜欢你。
  • ’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
  • 别的仙女背包可能是为了凹造型,放的东西多少无所谓,我不一样,追求实际作用,能装又好看是最好不过了!吐槽了半天,这个颜值我还是很爱的,顶多以后不带里面的内搭包出
  • 嘉兴开卤校长火锅啦❗️在卤校长吃真的以为穿越到了重庆 装修好好看呀~要不是店里生意太好人太多我真能拍一个小时[doge]✨菜品也很好吃!对于我这种甜食爱好者,真
  • 李太白曾经发出过这样深沉的咏叹: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 密室这一次能否开启,全要依赖男主的主观能动性?可是前一位女友的遭遇,真有点儿要让人怀疑男主是否能够猜得出镜子背后的秘密,又或者他根本就知道镜子后的秘密?观众一般
  • 所以近期我一直告诉大家追逐的方向也是一些有政策,有资金,两会大方向的板块去做,不然很容易亏损,而且在美加息周期下,后面指数能不能走好还得打大❓,还不如立足当下
  • 爱玛如今已经十三岁了,虽然已经有了些成人的模样但是确实年纪还不大 ,而对于如此娇嫩的女儿马伊琍却是选择让她自己搬行李,而镜头前的小爱玛也是十分自如的模样,丝毫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