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姓叶,衢州人。少从进贤映庵禅师剃发。随谒百松法师,闻讲法华,恍有神会。次问楞严大定之旨,百松瞪目周视,灯即契入。百松以金云紫袈裟授之。一生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无虚日。卜居幽溪高明寺。先有土人叶祺,葬亲寺后。梦神云,此圣道场地,将有肉身菩萨,大作佛事,可速迁。祺不信,俄举家病困,惧而徙焉。翌日,灯至,即其地立天台祖庭,学侣辐凑。尝于新昌大佛前登座竖义,众闻石室中天乐铿锵,讲毕乃寂。尝著生无生论,融会三观,阐扬净土法门。又有法语一篇,最为切要。曰,杨次公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夫爱,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宇田园、林泉华卉、珍宝玩物,不可枚尽。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不归于一,则不得生。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于一念。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于轻爱。盖念不一,由散心异缘使然。散心异缘,由逐境纷驰使然。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众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纷若尘沙。故欲轻其爱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万缘都寂。万缘都寂,一念自成。一念既成,则爱缘俱尽矣。曰,杜境有道乎。曰,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睹也。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万法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原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即情自绝。情绝,则爱不生,而唯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如何。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求生极乐,以敦信为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自佛,非是他佛。二,修行者,行门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发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则极乐之净因成就,垂终之正念必然。亲见弥陀,垂手接引,得生净土必矣。理一心亦无他,但于事一心,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可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二,观想者,具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黄金色像,立华池上,作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相有八十种随形好。此二种正行,须相须而进。凡行住睡卧时,则一心称名。凡趺坐,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出,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间,往生净土必矣。二,助行,亦有二。一,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一切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二,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助修之,无非净土行也。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历缘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轻爱以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得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第三,愿者,净土舟航,要以信为柁,行为篙橹樯缆,愿为风帆。无柁则无所指南,无篙橹樯缆则不能运行,无风帆则不能破浪疾到,故次行以明愿也。第愿有通别,有广狭,有遍局。通,如古德所立回向发愿文。别,则各随己意。广,谓四宏,上求下化。狭,谓量力,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但须体合四宏,不得师心妄立。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速觐弥陀。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于是矣。灯每岁修四三昧,身先率众,精进勇猛。注楞严,维摩等经,凡染翰,必被戒衲。前后应讲席七十余期。年七十五,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复高唱经题者再,泊然而寂。(法华持验,净土法语。)

《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达摩祖师碑文)

梁武帝撰

我闻。沧海之内。有骊龙珠白毫色。天莫见人不识。我大师得之矣。大师讳达摩。云天竺人也。莫知其所居。未详其姓氏。大师以精灵为骨。阴阳为器。性则天假。智乃神与。含海岳之秀。抱凌云之气。类邬陁身子之聪辩。若昙摩弗利之博闻。总三藏于心河。蕴五乘于口海。为玉氎久灰。金言未普。誓传师化。天竺东来。杖锡于秦。说无说法。如闇室之阳炬。若明月之开云。声振华夏。道迈今古。帝后闻名。钦若昊天。于是跃鳞惠海。振羽禅河。法梁大横。佛日高照。尔其育物也。澍无雨雨,洒润身田。说无法法。证开明理。指一言以直说。即心是佛。绝万缘以泯相。身离众生。实哉空哉。凡哉圣哉。心无也刹那而登妙觉。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有而不有。无而不无。智通无碍。神行莫测。大之则无外。小之则无内。积之于无。成之于有。我真教尔乎。于时奔如云。学如雨。果而少花而多。其得意者惟可禅师矣。大师乃舒容叹曰。我心将异。大教以行。一真之法尽可有矣。命之以执手。付之以传灯。事行物外。理在斯矣。意之来也。身之住乎。意之行也。身之去乎。呜呼。大师可谓寿逾天地。化齐日月。使长流法海。洗迷冥而不竭。永注禅河。涤樊笼而无尽。岂谓积善不佑。皇天何辜。月暗禅庭。风迷觉路。法梁摧拆。惠水潜流。夜壑藏舟。潮波汩起。何图不天。俄然往矣。神色无异。颜貌如常。其时也地无变白。天色苍茫。野兽鸣庭。甘泉顿竭。呜呼。无为将来。有为将去。道寄兹行。示现生灭。以梁大同二年十二月五日终于洛州禹门。未测其报龄也。遂营葬于熊耳吴坂矣。于是门人悲感。号动天地。泣流遍体。伤割五情。如丧考焉。如丧妣焉。生徒眼闭。伤如之何。嗟呼。法身匪一。示现无方。骸葬兹坟。形游西域。亦为来而不来。去而不去也。非圣智者。焉得而知之乎。朕以不德。忝统大业。上亏阴阳之化。下阙黎庶之欢。夕惕勤勤。旰不暇食。万机之内,留心释门。虽无九年之储。以积群生之福。缅寻法意。恒寄兹门。安而作之。精矣。妙矣。传之耳目。乃大师之苗裔也。嗟呼。见之不见。逢之不逢。今之古之。悔之恨之。朕虽一介凡夫。敢以师之。于后未获现生之得。冀有当来之因。不以刻石铭心。何表法之有也。亦恐天变地化。将大教之不闻。或建鸿碑。以示来见。乃作颂曰。

楞伽山顶生宝月

中有金人披缕褐

形同大地体如空

心如琉璃色如雪

匪磨匪莹恒净明

披云卷雾心且彻

芬陀利花之严身

随缘触物常欢悦

不有不无非去来

多闻辩才无法说

实哉空哉离生死

大之小之众缘绝

刹那而登妙觉心

跃鳞惠海超先哲

理应法水永长流

何期暂涌还暂竭

骊龙珠内落心灯

白毫惠刃当锋缺

生徒忽焉慈眼闭

禅河驻流法梁折

无去无来无是非

彼此形骸心碎裂

住焉去焉皆归寂

寂理何曾存哽咽

命之执手以传灯

生死去来如电掣

有能志诚心不疑

劫火焚烧斯不灭

一真之法尽可有

未悟迷途兹是谒

梁大同二年岁次丙辰十二月十五日御制

发心弟子洪远施石并合山同立

【传灯法师:净土法语】

修行法门,乃如来对病之良药也。药随病广,数逾恒沙。求其至捷径,最简要者,莫胜于念佛求生净土法门。可谓速出生死之玄关,疾成觉道之秘诀也。盖凡修行,求出离生死,须仗三种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之力。若惟务自修,悟明心地,裂无明网,出爱欲河,成佛作祖,谓之自力。是为没量好汉,真大丈夫。如佛在世,及正法中诸大菩萨声闻缘觉,及诸大祖师,是其人也。若像末之世,去古既远,根器谫劣。有虽修而不悟,悟而不精。内照似脱,对境仍迷。纵使不迷,犹然坯器。菩萨有隔阴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方之博地,安免随流。此自力之无功,出尘之不效。一错百错,实可寒心。是以诸佛菩萨,曲垂方便,又有仗他之法门兴焉。此之法门,经论发明,其品亦伙。求其苦口叮咛,极言称叹。列祖弘通,人心崇奉。惟极乐世界念佛一门为究竟。可谓言言阐唯心净土之心宗,句句演本性弥陀之妙法。悟此者,达生心与佛心平等,心土与佛土无差。修此者,获妙观与妙境相符,自力与他力兼济。况本有功德之力,无始性具者,因此以全彰。旷劫积累者,藉之而顿发。故得娑婆报满,净土现前。莲华化生,不迷生阴。一入永入,更不退转。故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数甚多。比夫在娑婆而入道,历尘境之粗强。险难恶道,无处不有,固不侔矣。然而说之匪难,行之为难。行之匪难,心要为难。此昔人之所诫,在我辈之当遵。若求其为吾真切教诫,莫要乎杨次公之两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夫念佛以一其心,恳切持名,专志不乱,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无他,为情爱之所牵也。夫轻爱以杜其妄,斩断情根,脱离爱网,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尽。此无他,为念心之不能一也。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之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乎。盖爱之所以为爱者,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种种妙好,不可枚尽。大而重于泰山,小而轻于鸿毛。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之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之不归于一,则不得生。呜呼,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此两语,可谓刮翳眼之金铋,治膏肓之圣药。凡有志于求生极乐者,宜以此书之于屋壁,铭之于肌肤。时时庄诵,念念提撕。于娑婆之爱,日务求其轻。极乐之念,日务求其一。轻之又轻之,以渐阶乎无。一之又一之,以渐邻乎极。果能如此,则此人虽未脱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虽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临终正念现前,往生极乐必矣。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乎一念。又问,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轻爱。或者莞尔谓曰,师言首鼠两端,似无主正。俾学者乎何从。曰,非两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盖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异缘之使然。散心异缘,又由逐境纷驰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聚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尘沙莫尽。爱苟不忘,念能一乎。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轻其爱。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则万缘都寂。万缘都寂,则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则爱缘俱尽。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轻爱。欲轻其爱,莫若一念。盖爱之与念,势不两立。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或曰,杜境有道乎。曰,余所谓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观也。将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正以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物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万法空,万法空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则情自绝。情自绝,则爱不生,而惟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又问曰,轻爱与一念,同乎异乎。对曰,能轻娑婆之爱,未必能一极乐之念。能一净土之念,必能轻于娑婆之爱。此约无志有志间说也。若去无志而独言有志,则爱非念一而不忘。念非忘爱而不一。两者功夫,初无间然。又问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为之奈何。对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夫不疑谓之信。苟有疑焉,则心不得其一矣。是以求生极乐者,要以敦信为之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弥陀,非是他佛。大要有二。一悟妙有遍周遍具,以为欣净之本。一悟真空圆离圆脱,以为舍秽之原。第二修行者。前敦信如目视。今修行如足行。信而不行,犹有目而无足。行而不信,犹有足而无目。是故信解既备,应当念佛修行。犹如目足兼备,然后能到凉池。故次信而说行也。行门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生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此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此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则极乐之净因成就,而垂终之正念必然。身无病苦,不受恶缠。预知时至,身心欢喜。吉祥而逝,坐脱立亡。亲见弥陀,垂光接引。若理一心者,此无他法。但于事一心中,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二观想者。具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黄金色像。立七宝华池之上,作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相有八十种随形好。作此想者,亦有事理。事则以心系佛,以佛系心。初观足下安平犹如奁底,次观具千辐轮相。如是次第,逆缘至于顶中肉髻。复从肉髻,顺缘至于足底。了了分明,无分散意。理一心者。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如来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应当系念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此义具明微妙三观,具如观经疏,妙宗钞中说。然此二种正行,要当相须而进。凡于行住睡卧时,则一心称名。凡于趺坐蒲团时,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出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间,往生西方必矣。二助行亦有二。一者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凡是一切有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二者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修之,无非净土助行。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于历缘对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之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其轻爱以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想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苦。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苦。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其乐无央。凡是所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于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第三愿者。夫净土般若舟航,要以信为点头探水,行为篙橹风帆,愿为船柁拨正。无点头探水,则不知通塞浅深。无篙橹风帆,则不能至其所止。无船柁拨正,则无约束要制。故次行以明愿也。第所发之愿,有通,有别,有广,有狭,有遍,有局。通如长途修忏课诵,古德所立回向发愿之文。别则各随自己之意所立。广如四弘,上求下化。狭如自修自度,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要须体合四弘,不得师心自立。大率所发之愿,宜别不宜通。通恐随人语转,而自无绳准。别则自己标心,克志进取。若能随通文而生决志,此则虽通而别。若于别文而久生滥漫,此则别亦成通。又宜广而不宜狭。广则所发之心大,而所克之果胜。狭则所发之心小,而所获之果劣。宜遍而不宜局。局则标心有限,数数间断于期心。遍则念念要心,刻刻圆成于乐土。如此三法,可谓生净土之弘纲,觐弥陀之宝筏。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乎是矣。

————明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后来明白她们这些话都不是对着外部说的,如果一个领袖带着群体成员做个几年的复读机,那她就是说个“放屁”追随者就不仅会深以为然,还会觉得好爽:我拉低了女性道德底线,
  •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没有拖延症,写了两句文案,“有了穿越山海的勇气,就没有一个终点不可抵达”“愿我的商品,有幸与你奔赴一段热望岁月”让设计师按我的想法排版好,在我海
  • 【下单】:【推荐】高端机械配置,4.5L无油烹饪,无辐射,一体式风槽内胆,简单易操作,可代替微波炉、电烤箱、电饼铛,现代生活必备的全能煎炸烤!【 V信:keve
  • 为了卡位锂电池新市场与新能源汽车市场,世界各国均在出台相关政策助推产业发展;全球行业领军企业也纷纷加速了布局全球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新兴市场的步伐。据了解,宁德时
  • 不能说张艺凡完美演绎了这首歌,但至少这个编舞下的版本,对歌曲意境贴合度最高的在我感觉里是她啊。虽然有闹腾不行管不住的熊孩子也有看起来高傲的不行的小朋友但是还有给
  • holle!我是Miu小夏!因为疫情的影响从一个个体小老板变成了全职妈妈!危机与机会并存,我觉得上天这是要给自己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百诺恩,我从它的使用者变
  • 这对夫妇似乎是户外运动迷,他们表示,中奖后的打算是购买一辆电动山地车和一个新的皮艇。 3、感智分叉假断掌有断掌纹又同时又有智慧线和感情线且末端分叉者,这样的人
  • 一打听才知道该徒弟逢人便说贫道如何无赖,居然传授此等低级到孩童所不齿之法,给他这样无上聪慧利器,简直就是对他智商的莫大羞辱,愤愤不平之余,竟然泄漏此法给所有的人
  • Stay home with J企劃結束了,辛苦了啦 披著新周邊的毛毯拍的,太可愛了大倉忠義(関ジャニ∞) 3/30→北山宏光 (Kis-My-Ft2) 3/3
  • 购来奢侈品高定收入自己的藏品室。自由换装,自由日程,自由购房,自由购车,自由联络……在自己的房子里自由行走,拥有自己的院子。
  • 谈不上什么“新变化”“新面貌”只是像一条水流着,流到哪儿是哪儿,因越往下流的地势不同,流量不同,呈现的状态、颜色、声响越不同而已。《暂坐》是写群像的,又是写日常
  • 若这世界仅仅受人主宰,那为什么时间能为我留出自由变形的夜晚? #皇后乐队#懒人简笔画第⑥届1分钱主题画画小赛【儿童节】(创意不限,材料不限:板绘手绘,铅笔,水彩
  •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自己,让青春力量在风雨中绽放。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自己,让青春力量在风雨中绽放。
  • 丁老师 访名校 看世界之英国利兹大学丁老师 访名校 看世界 之英国利兹大学利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eds)位于英国第二大金融城市利兹市
  • 归根到底要办好自己的事,以更大的力度和决心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加快补齐我们在法治、创新等方面的短板,以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要办好自
  • 现在,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其中大部分来自ITMO大学)报告说,他们已通过实验研发出了世界上最紧凑的半导体激光器,该激光器在室温下的可见光范围内工作,这意味着它产
  • 原次卧女生因个人原因不租了,现找一个爱干净的女生合租。近藤研二是允许 Moi 进出工作室的,有时候 Moi 会和他一起“弹钢琴”给他带来不少灵感。
  • ”然后奶奶只是风轻云淡的回了句“你确定要和你差不多年纪独立睡吗?#小昕昕の日常##夫妻小日常# 前几天和小昕昕视频,和奶奶讨论到昕昕的睡姿问题,因为两米的床也不
  • 这一波新香我真的不熟是第一次见的感觉Mexx | Fresh Splash for Him | 2020前调:葡萄柚 血橙 梨 生姜中调:罗勒 薰衣草 甜椒基
  • !失恋分手挽回复合攻略当你为挽回付出了太多但一直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你的大脑会刺激你保持活力 继续去为挽回而努力,因为此时这段得不到的爱情激起了你的征服欲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