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地藏论坛刘欣)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金刚藏菩萨代我们向世尊问了一个非常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反复被很多同修问倒的。

这个问题就是:假如众生本来成佛,那么为什么又会有无明呢?这个无明如果众生原本就有,那么为什么又说众生本来成佛呢?

如果说众生本来是佛,后来起无明障碍,那么一切如来什么时候、会不会再次出现无明而变成众生?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世尊对金刚藏菩萨代末法众生询问这种问题表示欣慰,告诉大家这个问题问得是佛法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了义大乘,能够让大家得决定信,永断疑悔。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这个世界有始有终,有生灭、有时间前后,有形成、有存在、有败坏、有消失、有种种妄想、有循环往复、有种种分析、判断、有种种选择,这都是在轮回之中。在轮回中分辨圆觉、分辨真如本性、分辨菩提,那么这个真如本性、菩提,也有了流转轮回。想免除这种轮回流转,是不可能的。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就如同,转动眼睛,眼睛看到的景物,就成了动的。云彩飘动,你会认为月亮在移动,你在船上,船行的时候你会认为岸在移动,一个道理。这些轮回流转没有停止,想让对照物停止运动,尚不可能,又怎么能够以轮回中种种不清静的思维、判断来观察圆觉而落于有得有失、有始有终呢?

我们再说个比喻,大家都做过转椅吧?转椅转动,人坐在上面看到周围的景物怎么样?都是动的、不停的旋转。对吧?你只要还在这个转椅上旋转,周围的景物总是动的,和真实的情况不一样,真实的景物是静止的。轮回就是在转椅上,我们认为有生有灭、有成有坏、有前后始终、有取舍判断,就是在转椅上旋转。

我们在轮回这个转椅上呆得久了,会看什么都是动的,会看什么都是有始有终,有时间前后,有形成和毁灭。我们理解不了什么是无生无灭,因为我们还没有停止轮回,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旋转的。就如同转椅旋转的时候,看到周围的景物都在旋转一样。

除非我们停止旋转,否则我们不能看到真实的情况,不能看到稳定的、永恒的事物。这就是“诸旋未息”,想让周围的景物先停止,是不可能的。轮回未止、妄想执著没有放下,想了解真实的菩提也是不可能的。我们会对菩提有种种的错误观念和迷惑。

其中有三:

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见空花。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无花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花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如同患了眼病的眼睛看到虚空中有本来不存在的花朵一样。如果眼病除灭,那么他不会问,这个疾患什么时候会再有?花什么时候会再开放?不会的。因为这个眼疾和虚空中的花朵非是存在对等的。空中本来没有花朵,虚空本来没有起灭,更没有花朵开放凋谢。

生死、涅槃就是那虚空中本来不存在的花朵在开放与消失,而妙觉圆照是远离眼疾的法宝。

说有生死、有涅槃、非涅槃还都是在谈论花朵的开放和消失。而不是虚空。虚空本来没有花朵,也没有开放和消失。

当知虚空尚不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何况如来菩提本性,更不会有终始、有生灭。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如同开采金矿,金子不是在冶炼之后才制造出来的,而是本来存在在金矿当中,一旦提炼为金,则历劫不坏。不可以说本来没有金,是冶炼之后才有的金子。这个不对。

一切众生菩提本性也是如此。众生本有,但我们因为有无明障碍,有轮回流转的观念,有时间前后、有成住坏空的概念、有思维判断、有推理取舍,就无法了解真如本性的不生不灭。涅槃就是消除无明根本,但不是说菩提是涅槃之后才有的。

一切如来圆觉妙心、菩提本性,本来没有所谓菩提、非菩提、成佛、不成佛、轮回、非轮回这种观念。因为这都是轮回见,都是在摇动我们的眼睛,导致我们看到动的东西,都是在转椅上旋转,看到周围的世界也在旋转。

诸佛是下了“转椅”的人,看到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永恒的。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即便是声闻达到的境界,也是身心语言断灭。但尚不能亲证涅槃。何况能够以思维之心、来测度如来圆觉的境界。如同取萤火虫的火焰来焚烧须弥山,那是不可能的。以轮回心,生轮回见,想进入如来圆觉境界也一样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应该做的是先断轮回的根本:无明。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花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有思维推理判断的心,是我们六根造就的妄想,聚集起来的,我们误以为是自己的心理活动。其实本来不是我们的真心,甚至根本是虚幻的,就如同我们眼睛患病看到虚空中不存在的花朵一样。用这个心来思维体会佛境界。那就是空花结果,妄上加妄。根本不成立。

虚妄心,多种种的机巧,根本不是成就圆觉的方便善巧,这样的分别判断,不是正确的问题,出发点就错了。

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https://t.cn/AiBiWlGU
(出处: 地藏论坛)

我和OK,我们母子,开始建立彼此认知的熟悉感,话虽说天生就有母爱,但突然面对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多少还是有些手足无措的陌生感。再加上产后体虚,经常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感。每天观察他的状态,从开始只要他哼唧哭闹我就焦虑不安,尤其夜晚他睡觉稍微动一下都会牵动我脆弱又敏感的神经,睡眠很浅一整晚失眠倍感压力,会在想他怎么了,殊不知小婴儿出生由于神经和消化呼吸系统等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成熟。会惊跳反射、会喉咙哼唧、会身体扭动……他也在慢慢适应子宫环境外的这个新环境。一天一天我们都在陪伴彼此成长,好在,有家属的体谅和照顾,晚上为了能让我睡的好点,除OK特别哭闹哄不住之外,OK的夜间喂奶换尿布哄睡工作都是家属分担下来。可以说是很好的一个队友了。还有遇到一个好的阿姨也是我们的福气,我家覃姨是我妈妈的小姐妹,从小就认识我,她过来帮我带OK,对待宝宝耐心又细致。让我还能抽空干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感觉安心又温暖。一天天的增进感情,陪伴长情~我想小OK也会永远记住带过他的覃奶奶的。记个日常,傍晚夕阳,覃姨抱着OK我们江边散步。

【法师开示】

1、閱藏分享:這個化比丘是一個具有重要象徵意味的意象。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之一》

化比丘言:「大德!以是義故,文殊師利說法界體性無污染淨。大德!汝凡夫顛倒故,執我、我所而起於心,行諸境界起攀緣心,是盡能滅一切攀緣生滅不住變易之法。若心緣出家受具足戒、修道得果,是心體性空無有實從妄想起,若不實妄想則是不生不住不滅。若其非是生住滅者,無有繫縛亦無解脫、無向無得。大德!以是義故,文殊師利說法界體性無污染淨,亦無向得無解脫者。」

2、閱藏分享:大乘四念處瞭解一下。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之一》

「復次天子!菩薩觀身行身念處,知過去身無有邊際、知未來身無趣向者、現在身者猶如草木瓦石牆壁身亦如是,若能如是觀身身行,是身體性癡行寂靜,思惟竝行亦無發起,不思惟、不起自在是名離我,識無所住修身念處行,亦無有法可修行者亦非不修。知一切法無有體性非不有性,如是觀身修於身行,觀心如幻化、知心如響應,如實知心,受樂不愛、受苦不苦、受不苦樂不失正念,不執無明,離受於受不為所牽,是名如實知見受念處。

「若能如是觀受行者,於諸受法心無所行、心不安住,是一切心亦不放捨,菩提之心亦不失念亦不遠離,是名觀心行心念處。

「善知法知見法行法,無念無思惟,入於法性無身受心,非觀法相發起見行入於法性,是名觀法行法念處。是一切法體性和合,聚集無物猶如虛空,如所聞事無念無思惟,自然說法念處。天子!是名知於淨法念處說受記也。

3、閱藏分享:一切法無生!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之一》

文殊師利言:「天子!諸佛世尊亦不分別體性而說法也。無生無滅、無因無緣、無去無來、無有眾生非無眾生、無污染無白淨、無生死無涅槃,天子!諸佛世尊如是說法。」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五·神通證說品第九》

善住意言:「大士!一切皆虛無有實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本無有生,其猶幻化欺誑世間。一切諸法轉變推移無常存者,皆是虛妄顯現所為。窮其體實了不可得,不作不生不起不滅。」

4、閱藏分享:這裏應該就是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公案——文殊執劍殺佛(執劍妙法門)的經典出處了。不過如果是初學者最好別看:“爾時世尊建立如是大神變時,以方便力令彼眾中一切諸來新學菩薩——善根微少、未離分別取相眾生——皆悉不覩彼執劍事,亦不得聞其所說法。”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五·神通證說品第九》

爾時會中有五百菩薩,已得四禪成就五通。然是菩薩依禪坐起,雖未得法忍亦不誹謗。時諸菩薩宿命通故,自見往昔所行惡業,或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或毀佛寺破塔壞僧。彼等明見如是餘業,深生憂悔常不離心,於甚深法不能證入。我心分別彼罪未忘,是故不能獲深法忍。

爾時世尊為欲除彼五百菩薩分別心故,即以威神覺悟文殊師利。文殊師利承佛神力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髆,手執利劍直趣世尊。欲行逆害時,佛遽告文殊師利言:「汝住汝住。不應造逆,勿得害我。我必被害,為善被害。何以故?文殊師利!從本已來無我無人無有丈夫,但是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彼已害我,即名為害。」

時諸菩薩聞佛說已,鹹作是念:「一切諸法悉如幻化,是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無丈夫、無摩奴闍、無摩那婆、無父無母、無阿羅漢、無佛無法無僧、無有是逆、無作逆者,豈有墮逆?所以者何?今此文殊師利聰明聖達智慧超倫,諸佛世尊稱讚。此等已得無礙甚深法忍,已曾供養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尊,於諸佛法巧分別知,能說如是真實之法,於諸如來等念恭敬,而忽提劍欲逼如來。世尊遽告:『且住且住。文殊師利!汝無害我。若必害者,應當善害。』所以者何?是中若有一法和合集聚,決定成就得名為佛名法名僧、名父名母名阿羅漢,定可取者則不應盡。然而今此一切諸法,無體無實、非有非真、虛妄顛倒、空如幻化,是故於中無人得罪、無罪可得。誰為殺者而得受殃?」

彼諸菩薩如是觀察明瞭知已,即時獲得無生法忍,歡喜踴躍,身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以偈歎曰:……

5、閱藏分享:如斯法門即是三世諸佛世尊之要道故。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五·稱讚付法品第十》

若聞此經,與證須陀洹無異、與證斯陀含無異、與證阿那含無異、與證阿羅漢無異。何以故?以彼如如無異故。文殊師利!又若聞此經心生信解,與彼後身菩薩菩提樹下坐於道場必成正覺一等無異。何以故?如斯法門即是三世諸佛世尊之要道故。

居士分享

6、《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里这个化比丘是文殊化身,所以说得出心不生不住。

化比丘言:「大德!而是心者實非是色而不可見,無有形照亦無觸對、無處無教;而是心者內住、外住、內外住耶?」是諸比丘答言:「不耶。」化比丘言:「大德!汝心非色而不可見,無有形照、無有觸對、無處無教、非內外中,是正成就不?」大德!汝凡夫顛倒故,執我、我所而起於心,行諸境界起攀緣心,是盡能滅一切攀緣生滅不住變易之法。若心緣出家受具足戒、修道得果,是心體性空無有實從妄想起,若不實妄想則是不生不住不滅。若其非是生住滅者,無有繫縛亦無解脫、無向無得。

7、《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金句分享:

一切諸法體性是化。

我得我證,如是思惟動搖妄想,當知此即是增上慢。 

驚畏有為界,喜無為法,當知此即是增上慢。何以故?大德阿難!而是一切皆是動搖、皆是戲論。大德阿難!若有動搖、若有戲論,心即自高。自在攝取,依止妄想、堪忍成就,如是等法名為自在,自在故生於憍慢。

8、《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二》分享:

(1)观如来如虚空。

善住意言:「大士!如來何在而言莫著?」文殊師利言:「即在現前。」善住意言:「若如是者,我何不見?」文殊師利言:「天子!汝今若能一切不見,是則名為真見如來。」善住意言:「若現前者,云何誡我莫取如來?」文殊師利言:「天子!汝謂今者現前何有?」善住意言:「有虛空界。」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言如來者即虛空界。何以故?諸法平等如虛空故。是故虛空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虛空,虛空如來無二無別。天子!以是義故,若人欲求見如來者,當作斯觀。如實真際覺了,是中無有一物可分別者。

一切有為即無為,等同一相如陽焰,若了實際見真如,疾成無上菩提道。當觀五陰猶如幻,內外諸入如空舍,世尊常說如斯法,法等於彼莫生著。貪欲瞋恚性自空,愚癡我慢分別起,彼法已滅今亦無,如是知者得成佛。

(2)想破魔,看这个。

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二十種法,則能得是破魔三昧。何等二十?所謂一者訶毀貪欲破壞貪心,二者訶毀瞋怒破壞瞋心,三者訶毀愚癡破壞癡心,四者訶毀嫉妬破壞妬心,五者訶毀憍慢破壞慢心,六者訶毀諸蓋破壞蓋心,七者訶毀熱惱破壞惱心,八者訶毀想念破壞想心,九者訶毀諸見破壞見心,十者呵毀分別破分別心,十一呵毀取事破壞取心,十二訶毀執著破壞執心,十三訶毀諸相破壞相心,十四訶毀有法破壞有心,十五呵毀常法破壞常心,十六訶毀斷法破壞斷心,十七訶毀諸陰破壞陰心,十八訶毀諸入破壞入心,十九訶毀諸界破壞界心,二十訶毀三界壞三界心。

(3)一切众生即一众生,为何?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覺一切眾生?所謂覺一切眾生但有其名,離彼名已無別眾生。是故一切眾生即一眾生,彼一眾生即一切眾生,如是眾生即非眾生。若能如是無分別者,是為菩薩摩訶薩覺一切法。

(4)偈子分享,很重要。

覺眼及與耳,自體常空寂,不言我能覺,是名為菩薩。觀鼻及與舌,本性無所有,不分別我覺,是名為菩薩。智慧觀察身,亦覺意自然,覺已為他說,是名為菩薩。色聲香味觸,意所樂諸塵,覺知本性空,是名為菩薩。覺色及受想,諸行與識心,一切斯同幻,是名為菩薩。五陰聚如夢,覺彼無一相,不分別我知,是名為菩薩。不生亦不出,無作復無言,如是說唯名,彼名亦非物。覺貪欲瞋恚,斯由分別起,彼分別無體,畢竟終自空。癡亦分別生,分別因緣生,緣此生諸見,諸見不可得。覺察三界空,一切無真實,於彼不可動,故名為菩薩。欲界不成就,皆緣分別起,色有無色有,一切不牢固。眾生之所行,智者悉明了,貪欲與瞋恚,及彼愚癡等。一切諸眾生,即彼一眾生,智者無所覺,不念彼眾生。諸法之所起,悉因顛倒生,覺彼顛倒者,知顛倒真相。智慧甚微妙,不取諸音聲,覺已無所著,故名為菩薩。能捨己肉身,終亦無依止,如是覺真實,乃名為菩薩。至持戒彼岸,亦不念彼岸,覺戒行法如,無生亦無盡。慈心遍眾生,不得眾生相,覺彼眾生際,但以假言宣。勇猛大精進,深心厭有為,見三界空虛,證無上等覺。常入微妙禪,無著無所依,無住無攀緣,智者定如是。能以利智刀,斷除諸見縛,觀察法界性,無割亦無傷。若人真覺了,一切法如實,應時利眾生,乃名為菩薩。

(5)什么叫得无生忍。

佛告文殊師利言:「實無有人於生法中得無生忍。所言得者,但有語言名字。何以故?以無生法不可得故、離攀緣故,不得法忍。得無所得、無得無失,是故言得無生法忍。復次文殊師利!彼無生法忍者,所謂一切法無生如是忍故,一切法無來如是忍故,一切法無去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我如是忍故,一切法無主如是忍故,一切法無取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捨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所有如是忍故,一切法無實如是忍故,一切法無等如是忍故,一切法無等等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比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染如虛空如是忍故,一切法無破壞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斷如是忍故,一切法無垢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淨如是忍故,一切法空如是忍故,一切法無相如是忍故,一切法無願如是忍故,一切法離貪恚癡如是忍故,一切法如如如是忍故,一切法法性如是忍故,一切法實際如是忍故。如是一切法,無分別、無相應、無憶念、無戲論、無思惟、無作無力、羸劣虛誑,如幻如夢、如響如影、如鏡像如芭蕉、如聚沫如水泡,如是忍故。所可忍者亦無可忍,非法非非法,但以名字說斯法耳,然彼名字亦不可得,本性自離。

凡是取著我及我所,皆由分別。一切分別無非障礙故。https://t.cn/Ai8YumW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以服饰体现等级,在古代是一种尤为重要的手段,所以,古人们对衣服的材质、颜色、图案,甚至图案大小都十分有讲究。为了让衣服看起来更华丽,古代纺织行业诞生了一种丝织物
  • 【印光文钞】 6.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译文来自——印光法师文钞白话公众号)感谢 【原文】 接手书,并显感利冥录,不胜欢喜。知谛公此番讲经,比前次更觉光辉。
  • 】在心梗面前,任何一步都有可能走错,而走错一步,就可能抱憾终生。如果我摔死了,我的日记本会不会被发现,他们会不会把十几本都看完,他们会不会在我的坟头给我念我没看
  • 而49岁郭德纲和60岁的刘德华无论是年龄还是名气上,都可以说是平辈,所以尚筱菊喊刘德华为爷爷,其实没毛病。而49岁郭德纲和60岁的刘德华无论是年龄还是名气上,都
  • 围了我转了几圈,在宿舍里东瞅西望,貌似丢了什么东西,连着进出窗户好几次……#甜の日常碎片# 九点半上班,我今早定了八点的闹钟,结果我给关上了,然后再一睁眼就九点
  • 虾饺、烧卖、点心…在伦敦吃一次超美味广式早茶吧!在英国的时候偶尔就忍不住馋虾饺,一想到Q弹晶莹的皮包裹整只鲜虾就忍不住流口水作为粤式早茶爱好者,伦敦也真的是非常
  • 有问题的人好像是我 为啥我搞谁谁完蛋被我看上的的内娱违法韩娱辱华房子从韩娱塌到内娱 从墙头塌到本命初中EXO火的时候我最喜欢吴亦凡还买了他的各种海报算是我追星的
  • 喜欢的话请点赞转发支持哦~[打call] ​​​仙台市で約2000世帯断水など 各地で断水や漏水の被害2022年3月17日 4時00分 厚生労働省によりますと、
  • 日本禪寺的精进饮食,从料理制作到食用方法,整个过程中,都体现了禅修的精进!日本禪寺用精进料理,称呼禪寺饮食,如同中式斋菜、印度素食,没有五辛,不用动物性食材。
  • 太没有食欲了[跪了][跪了][跪了]说回来,老板要搬家,因为是一个小区搬,其实就是借个小推车蚂蚁搬家我忍了忍,在“老板搬家哎我要帮忙嘛毕竟一个小区今天我还休假”
  • 今年檀健次终于坐上男一号的宝座,搭档金世佳合作《猎罪图鉴》檀健次表示:对于这个角色,我的理解是“邪恶而不阴暗”在剧中的演技,也确实让人感受到他的魅力所在。#遇见
  • VOGUE全球二十多个版本在九月刊再度集结,发起『New Beginnings 新篇章』企划,在“日出景象”的命题作文下,各版本VOGUE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有
  • 周末到了,自由散漫了一个假期,开学的节奏对我来讲太快了[单身狗],但是和同学们见面很开心,昨天在网上看到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非常符合打工人的心声了,但咱就是说
  • 现在回头看,这几年是真的跟梦一样,呼啦呼啦的就过去了…… 不知道这样的终点在哪,就好像在跑马拉松不知道还有多少米才能到终点时的感觉差不多,明明才刚开始跑就上气不
  • 另外,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对观察者网表示,之后公司会逐步扩大20元档次产品的占比。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员告诉观察者网,奈雪此次调整是品牌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希望在更
  • 悲的是你真的有了新的感情,让我也有了完全死心的理由,至少我不会再回望过去,我的生活不再有你的影子,你属于别人,而我也会放下心中许多年的石头,回忆起一路上看着越
  • 另外一方面也要注意是否能够接受拥挤,上海地铁排名拥挤 Top3,1,2,5,最宽松15号,但也要记得价格也受影响哦, 有很多小伙伴加了我问我很多问题,我统一说一
  • #鞠婧祎陈哲远仙剑四额头吻路透视频# 韩菱纱还早着呢[送花花]能不能别路透了[怒骂] 哟,看来我来的不凑巧了,这怕不是又被哪张高糊路透绊住了,竟如此不理人了……
  • ”一个人内心的信念,会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他的行为,内心坚韧的人,遇到挫折总能够轻松化解。一个内心坚韧的人,就是一个人的内心的抗挫力,哪怕曾经被打倒过很多次,
  • 长期看制氢需求空间,预计未来10年CAGR达25%,在工业交通、发电储能和化工等场景存在巨大需求潜力;从政策与专利研发数据看,2021年水电解制氢成政策最主流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