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动一个念头去害人,这个八识田中那个恨的种子,迟早会结果的,答案还是一样:害来害去害自己,恨来恨去恨自己,因为一切万法,都是八识田中变现而来。众生因为不懂得心外无法,万法都是唯心所现,所有相都是心的影相,万法都是心在作用,所以,想要害别人,究竟反为自害,动念嗔恨别人,最终皆是自伤。

「众生依于业缘,幻有分段」,这是六道凡夫。六道怎么来的?六道是业缘来的,善业是三善道,恶业是三恶道。六道里面的受生全是业缘,所以六道里面全叫幻有,那不是真有,假的。分段是分段生死,通常这个分段是我们讲这一生从生到死,这一段;死了以后就去投胎,投胎又一个生死,又是一段,这是一个讲法。如果从理上讲,真正的分段是什么?弥勒菩萨跟我们说的,「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那就是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段,一念是一段。古来祖师大德也有这个说法,合理,前念跟后念确实不是一样的,大同小异,不可能完全相同。

「如居屋下,不见天日。」这就好比你住在屋下,那个屋遮住太阳,你见不到太阳。 「念力诚坚」,真诚坚定。 「幻缘斯净」,妄想、妄念就没有了。这就是以真诚坚定的心去念佛,念到功夫得力的时候,妄念就没有了,疑虑没有了。 「如撤屋蔀」,这个屋蔀是草屋,在从前是很常见的,农村里面都是盖的茅草屋,把茅草屋拆掉了。 「天日豁然」,没有东西遮蔽,你看到太阳,看到月亮了。

「任运往生,还同本得。」这两句好,任运是自在往生,往生是个自然现象;还同本得,好像你回家了。真的,极乐世界就是老家,到极乐世界是回家,完全是正常的。决定没有非常喜欢,我今天脱离六道轮回,好像脱离监牢狱了,回到老家有那么样的庆喜,没有,心永远是平静的。离开六道十法界,心清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清净,说明心里没有动荡,也就是讲,你没有起心动念。离开六道没有动念,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起心动念,这个品位高,真的,这是上品往生。确实真心就是理,我们净宗讲的理一心,理一心的境界。

「此论扫尽一切分别,自他生佛总成戏论。」为什么?自性清净心里头一念不生,哪有自他、哪有众生、哪有佛?这全是假名,是释迦牟尼佛现在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上的众生都有分别执着,用这种方法来教学。回归到自性,全不要了。所以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上教给我们,听经,不要执着言语相,不能执着这个;不要执著名字相,全是假的,言语是假的,名词术语是假的;不要执着心缘相,听了之后,我想什么意思,错了,哪有意思?没有意思。换句话说,完全用清净心听,听经的时候也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真听,那你听了会大彻大悟。我们现在悟不了,是什么?我们听经里头有分别有执着、有起心有动念,所以听不懂。所听的全都变成知识,我们的唯识在变,把如来真实智慧统统变成知识,变质了,不是如来真实义。

说老实话,如来没有义,如来没有阿赖耶哪来的义?如来所表演的,示现表演的,如来所说的,全是自性自然流露。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凡是明心见性的人,他这个身体还在世间,并没有换个身体,可是他的境界与他没有见性之前完全不一样。没有见性之前他是凡夫,见性之后他是佛菩萨,至少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怎么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刚才所说的,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全没有了。也就是说,他用的是真心,跟诸佛菩萨摩诃萨是一个心。这个心起作用,真实智慧。凡夫这个心是妄想心,就是阿赖耶的八识五十一心所,凡夫执着这个东西所示现的。这个心起作用生烦恼,不生智慧,它生知识。知识不能见性,智慧能见性,它不一样。

所以起心动念都没有了,那我们就想到,哪有什么自他、生佛?没有这个了。这个时候是什么?整个宇宙是一体,整个宇宙是一个法性,明心见性,这个属于法身。什么是法身?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的身,自他没有了,生佛没有了,生是众生,佛是诸佛。回归到常寂光,常寂光里头三种现象都没有,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 「唯一真如湛寂周遍」,湛然寂灭,周遍法界,我们现在人讲周遍宇宙。

「任运往生极乐,还在本心之内」,极乐世界没有离开自性,极乐世界是自性所生所变。经教里头常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极乐世界只有唯心所现,没有唯识所变,

———师父上人

燃灯子佛学分享——从《西游记》谈佛学

五百年来,《西游记》的艺术魅力是有口皆碑的,可是自《西游记》问世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角度不同,价值观念各异,便出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引出不少争鸣性的意见。多元价值评论中也包含着宗教观念。本文拟从佛学角度谈些看法。

  《西游记》里的玄奘一行人为了追求真理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取得了真经,成了正果,这实际是教育人们,必须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可以说,整个《西游记》,就是一曲意志决定论的颂歌。《西游记》的内涵,就是扬善弃恶,也可以说它是探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它不但完整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而且把善恶、美丑作了鲜明的对比。这些艺术形象与一般文学作品的塑造方法有着极大不同。一般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完整的人,而《西游记》的唐僧师徒四人都只是各自代表人的某一方面。

  一切众生世界有相之万法,皆由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所综合变现而起,并非由某一识单独生起的。然众生不识见相二分如幻,以妄心计见分为心,相分为色,执为实有。见相二分乃一识之两分,见分是见闻觉知,相分是一切境界。识所缘境属识相分,能认识相分的能力即是识见分,离见无相,离相无见,皆是心识所现的影像,属内境。因此,众缘所生的心、心所体及见相二分,不管有漏无漏,都依众缘而起。这些见相二分是我们的妄想、执着,须破除这些心里的见相二分,而不是一味地只祛除表面的幻象。因为表面的幻象只会变不会灭,它并不构成障碍,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障碍是由意识与末那识所产生的。

  从佛教唯识宗来看,《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唐僧就是阿赖耶识的代表。阿赖耶识的性能就是没有思维辨别的能力,故而遇到大小神佛,不辨真假,朝见各国君王不分贤否,人妖不分,善恶不辨。所以取经路上无论好坏事,非由唐僧承担不可,这正是阿赖耶识作为八识之总体,亦为一切善恶业力之所寄托的形象体现。不过这不是了解唐僧真正意义上的僧人实际形象,而只是佛教义礼一种形象比喻。因为唐僧的原型,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第二个人物就是沙僧——末那识的代表,他的特点是执我和思量,所以他就执定了唐僧,与唐僧形影不离。无论是化斋还是巡山,无论降妖还是救人,都是悟空和八戒的责任,而他要留下来陪伴和照顾唐僧。于是在去西天的路上,他只负责牵马挑担,护持师父,可是重要关头总是冲将上去,救取经队伍于危难之中。第三个人物就是悟空——意识的代表,意识是无形的,一切外力都拿他无可奈何。由于人的意识无形,不受外力约束,所以他可做出自由的想象,大小、善丑、老少、男女,变化诸多,就是这样他才能保护唐僧到达西天灵山佛地,完成了取经的伟大业绩。最后是八戒——眼耳鼻舌身的代表,是有形可触的人物。故而变化粗鲁笨拙,能大不能小,能丑不能美。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是人接触外界的工具,八戒是师徒四人中唯一的集贪色、贪睡和贪名利于一体的人。他对取经事业非常不坚定,不过他的性格憨厚,本质单纯、朴实、善良;他对取经事业也有贡献。所以说,他是孙悟空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这点在佛教里表明为眼耳鼻舌身五识与意识的关系。慧远在《大乘义章》卷二十六里说:“六识之心,随根虽别,体性是一,往来彼此,如一猿猴。”佛门一直把心猿意马当作明心见性的大障碍,必须遏止以达到“心猿罢跳,意马休驰”的清净地。《心地观经》则称:“心如猿猴,游五欲树不暂住故。心如画师,能画世间种种色故。”前五识中,只要有一识生起,意识便同时俱起。因而前五识所作所为,意识看得清清楚楚。故而代表前五识的八戒心理所怀的各种鬼胎,都瞒不过代表意识的悟空的火眼金晴。如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所言: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上述可见,《西游记》人物形象个性独特、丰富和复杂,共性则融化于个性之中。从寓意和象征的角度来理解小说《西游记》,取经就成了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成了为人类不惜冒险、牺牲七情六欲、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拯救众生的理想的事业。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把“普度众生”作为人生的追求。他们在虔诚的唐僧带领下,为此而排除万难,在追求理想的宏伟事业中,求得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这就告诉人们,孙悟空那样争名夺利闹地位,贪嗔痴怨无已时,为了一己之私而闹得天翻地覆,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惜生灵涂炭,完全是由于野心、贪心、痴心、妄心使然。这样的心态作为,绝不能修成正道。所以他被象征正心的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而到最后,唐僧把他救出来,同时让他皈依佛门,改过自新,同他一路。但是要得到真理,唐僧师徒一定得经历种种磨难,战胜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特别是克服了自己心中的种种魔障,才终于“猿熟马驯”,“磨灭尽”,“功成行满见真如”。因为佛教认为自性即佛,心本体的自性或本性就是佛性,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心学家也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言,心外无义”。由此看来,决心修行者的内在动力是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接而产生的欲望,因之而产生的烦恼称为六贼。悟空把它们统统消灭,象征他皈依佛的决心。佛教认为:“三界唯心所依,如梦所见,如镜中像,无有自体,离心则无六识境界,以从心故。心生法生,心灭法灭,诸法生灭皆随于心。”,“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成佛成魔,均在一心之念,所谓“即心即佛”。孙悟空牢拴心猿,紧锁意马,以至心无挂碍,在紧箍咒的制约下,一步步走向成熟,战胜了所有的妖魔鬼怪。终于紧箍脱去,圆满功成,云开月朗,得大自在,“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成为人类心灵最生动、完美的象征和表现。“见色非染色,闻声不是声,色声无怪碍,方到法王城”(证道的境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张毅扮演的陈江河教育儿子:“人生如茶,先苦才能回甘,茶吸天地之精华,占尽五行八卦,金木水火土没有一样它不占,但是它也受尽了人间的煎熬,风吹日晒雨淋,被铁锅炒被
  • 389元版:22下教资笔试或面试未过退389元189元版:22下教资笔试未过(未能进面)退189元[哇]想单独学回答规定问题,看→【百题精讲直播课】100道回答
  • 大结局热推小说!kms2y 《林安枂夏琮礼林安枂夏琮礼《林安枂夏琮礼》林安枂夏琮礼 《林安枂夏琮礼》林安枂夏琮礼《林安枂夏琮礼》林安枂夏琮礼 《黎安苒许闻隽》黎
  • 做战地记者几年,做电视几年,出书,做纪录片等,人生的宽度和深度都还不错,同样困惑于这个问题,也是这个问题引导着不断改变某天看到尼采的话:人是什么? 用提问的方
  • 也有网友说:月薪三千能对的上,不思进取过分了啊,又是花钱买书,又是各种乐器苏绣,对自己的思想投资,令人动容啊。[哈哈][哈哈][哈哈]为ihan们加油吧,李汶翰
  • 如果说二十四节气是以大观小,从季候、农事、风俗等大变化来认识具体的事物与现象,那么七十二候则是以小见大,在大千世界中精选那些最生动、最鲜明的自然对象,总结出节气
  • 可是,从人道的思维出发,如果一个人承受了太多的劫难,特别是一个已经开始修行的人,不但未见到修行的好处,反而还要应对一系列的磨难,势必会惴惴不安、愤愤不平,然后开
  • ”-“应该的应该的,谁让本小姐是天选之子呢~”-“[微笑]”-“你晚上出来,别老贪好看,给我穿多点!”-“那我抠我的,你爱你的,不冲突嘛~”-“吕店店有理(你总
  • “我…我本人就是这里负责人……”小酒保仰起头,装作很气派的样子他不想被这男人看低,却不知,男人问的不是这个……那男人微微皱起眉头:这么天真的一个男孩子,应该不是
  • 感恩所有遇见,我仍然很爱这纷繁复杂且多姿多彩的人间[咖啡]静观花谢花开,坐看风起云涌~ #贺峻霖[超话]##贺峻霖出道三周年快乐##青年主持人贺峻霖#很多时候都
  • #ぜんゆき# 3        花に亡霊「夏の木陰に座った頃、遠くの丘から顔出した雲があったじゃないか?人と一緒に喜怒哀楽の様々な感情を味わうのは、こんな感じだ
  • 还有我们未来的很多很多年@努力努力再努力x 从2014年一张预告照的心动开始的故事,到作为演员我永远的朱砂痣二月红,再到春日里的限定张pd,每一次都是新的心动。
  • 9、五急; “五急”是指一个人在“神气、言语、行走、饮食、喜怒”等五个方面,急如眉火,其人个性直率、敢作敢为,存不住事,遇到一点点事情,就火急火燎,像天都要垮
  • 牛角扣的克重图和检测报告单独发一下,大家可以看一下克重,直达[来]P1-6:不同颜色克重图,都是900g往上的 P7-11:检测报告,检测了五个颜色,后面还会抽
  •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相关证明材料与我们联系【衡水深州市一沙石料场长期污染环境。在如此这样一个“脏、乱、差”的生活环境,身临其境不由得为当地老百姓对企业造成
  • 嘎子说:“我最理想的就是带他回到我曾经生活过的那片牧区,草原与沙漠交替着,带他品尝一顿正宗的‘蒙式家宴’让他知道我从哪里来。中秋只放两天又恰逢爷爷在上海开刀家里
  • 让油皮远离“小黄人”的命运~平常我早晚都会用它!不然皮肤出油氧化之后,脸看起来会黄黄的珀莱雅红宝石面霜就把抗老抗氧两件事都给拿捏了我是从旧版用到新版的了因为我是
  • 目前:61杆破百,中国选手14人;除丁俊晖2杆、傅家俊5杆,袁思俊、周跃龙各2杆,曹宇鹏轰144分、李行轰140分,陈子凡、范争一、庞俊旭、斯佳辉、吴宜泽、徐思
  • 上车吧,我送你过去,你抱着那么多东西”最后,让我决定要振作起来不去多想这些糟心事情的,还是那天打视频父母看见我哭的很伤心,他们当时表面上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安慰了
  • 个人原因转让 有意私聊位置在中南大学本部斜对面的邮政银行楼上,从汉堡王旁边的楼梯上去,出门即中南大学公交站,交通非常便利。个人原因转让 有意私聊位置在中南大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