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联赛# #山东泰山# #山东鲁能# 2021中超联赛已落下帷幕,最终山东泰山毫无悬念赢得联赛冠军,这是他们时隔11年后再度夺得联赛冠军,与排名二三位的上海海港及广州队一同获得下赛季亚冠资格。近日泰山队员石柯接受了《泰山队刊》的采访,谈起这段泰山之旅,他特别开心:“十几年了一直和他们在一起,我感觉,我们其实就应该在一起。”

冠军特别激动,这是团队的功劳,我们将继续前行

《泰山队刊》:12月26日,山东泰山夺冠,这是你加盟山东泰山的第一年,当年就获得了冠军,这是怎样的心情?石柯:这是我的第二个联赛冠军,太激动了,夺冠的当晚我也说了,这个冠军,珍贵,感动,也感激,这个冠军不会是结束,我们将继续前行。

这个冠军的获得是我们这个团队的荣誉,在赛区的每一天,不管是教练组,还是工作人员,都非常非常努力,而赛区外俱乐部也给了我们更多的保障。外人可能觉得这个冠军似乎很顺理成章,但我们知道,朝着这个冠军前进的每一天,每个人都付出了太多太多。

《泰山队刊》:对俱乐部的保障方面怎么评价?

石柯:我真的在这里没有感受到在训练场之外有别的事情,有可以让我们分心的事情,不管是教练组,工作人员,医疗人员,做得都非常好,把我们训练之外的事情都解决了,让我们可以一心一意去踢球。

《泰山队刊》:在夺冠的20轮比赛中,山东泰山仅仅丢了12个球,后防线的表现非常出色,怎么看?

石柯:数据很好,但防守不仅仅是我们防线的功劳,更是我们全队的功劳,正因为我们都非常团结,每个人都非常努力,所以我们有了更多的进球,有了更少的丢球。

《泰山队刊》:你的表现同样出色,其中场均解围3.3次高居队内榜首,怎么评价自己的表现?

石柯:还是算中规中矩吧,刚来的时候有些伤病,所以融入比较慢一些,但到了现在这个年龄,踢了很多年的中超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再加上教练组非常耐心,慢慢调教,我和后防线队友的磨合也是不错的,当然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百年泰山吸引我,再见发小,感觉我们就应该在一起

《泰山队刊》:当时加盟泰山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石柯:首先泰山是一个打造百年俱乐部的老牌俱乐部,在中超也始终是一支非常有实力的队伍,所以我也很想加盟这样的队伍,一起奋斗,一起为冠军而努力。还有一部分是家庭原因,太太是济南人,这也是一部分原因。

《泰山队刊》:来到这里是不是也感觉很熟悉,这里有很多你93年龄段的队友和国家队的队友。

石柯:泰山队93年龄段的这些队友,在国青国少都长期在一起,彼此之间也非常了解,来到这边,在适应球队方面就大大减少了时间。

《泰山队刊》:这种熟悉,除了相处方面的适应,在技战术适应方面的帮助大吗?

石柯:像王彤、刘彬彬、吴兴涵、徐新,包括金敬道,都当过很多年的队友了,那时候几乎天天在一起,所以说,我对于他们的特点,他们对于我的特点,彼此之间都非常了解,所以在技战术适应方面就更轻松。

《泰山队刊》:你和王彤、昊兴涵、刘彬彬他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感觉你们的经历很奇妙,在青训的时候泰山和绿城就是最好的两个球队,也是彼此间最强大的对手,你到了海港之后也是对手,现在又变成了队友,前前后后应该十几年了。

石柯:最早我在绿城的时候,我们这个年龄段是重点年龄段,俱乐部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非常高,在U系列的时候就对我们有很好的期盼,希望有好的成绩,希望我们能够成才。

我们在2007年的时候就认识了,然后就是92国少队、91国青队、93国青队、U23国家队,长期在一起,永远都是这几个面孔,彼此之间非常了解,现在再次碰面了,感觉还是没有陌生感,感觉我们就应该还是要在一起的。

《泰山队刊》:今年秋天的时候到了鲁能足校训练,那也应该是你非常熟悉的地方吧?

石柯:是啊是啊,再回到鲁能足校很熟悉,鲁能青训非常出色,鲁能足校我们也是经常去的,包括在绿城梯队的时候,也包括在91国青和93国青的时候参加潍坊杯,太熟悉了。

郑铮技术好身体硬还有带头作用,孙准浩是屏障

《泰山队刊》:现在在后防线上也有了新的搭档,和郑铮在一起,感觉怎么样?

石柯:非常好,郑大哥左后卫出身,是那种技术非常细腻,身体也非常硬朗的优秀后卫,而且有很好的带头作用。

《泰山队刊》:在球场上,和郑铮搭档,还有和贾德松搭档,你的位置还是有细微的不同的,左中卫和右中卫都在踢,这两个对比的话喜欢哪个?

石柯:左边右边都差不多,但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右边,毕竟我是右脚选手嘛,所以说在右边处理球,包括观察的时间就更充足。

《泰山队刊》:在第二阶段的比赛中,郝导也使用了三中卫的战术,你有时候打中间的中卫,有时候打右中卫,是不是也不存在适应的问题?

石柯:这个是自然的,不管是三中卫的战术,还是三中卫的不同位置,都没问题,一方面踢了这么多年球适应性肯定是有的,另一方面就是按照主教练郝导的要求去踢。

《泰山队刊》:防守肯定不单单是防线或者是防守型后腰的事情,更需要全队的努力,但在今年,作为防守型后腰的孙准浩表现非常出色,怎么评价他?

石柯: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也是韩国联赛的MVP,他的奔跑、抢断,积极性都非常好,而且他有充沛的体能,他是我们防线面前非常好的屏障,而且经常协助我们中后卫进行夹抢等,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的防守问题。

在进攻端,他也为球队做了很多,承上启下,组织,还有节奏也是他来把控,当然也包括进球。

《泰山队刊》:和主教练郝导的沟通多吗?

石柯:像我们这个位置,训练中的沟通其实不是特别多,毕竟我们现在也可以说是老队员了,现在教练组就是对我们身体和伤病预防方面沟通会更多一些,包括不同的俱乐部,南方和北方,训练包括体能训练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我需要在身体上、心态上进行适应。当然,难免也有些小伤小病,郝导和教练组也非常耐心,告诉我不要着急,一定要康复好再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在这方面,教练组对我们非常关心。

《泰山队刊》:作为老大哥,在咱们球队还有一个年轻的中后卫赵剑非,对他有怎样的建议?

石柯:剑非非常开朗,刚来的时候虽然不认识他,他却很主动很热情地打招呼,后来就经常一起在房间内喝喝茶。他个人身体素质毋庸置疑,当然可能有些年轻,但希望他不要着急,努力训练,努力解决自己的不足,一定会慢慢踢上来的。

俱乐部公益活动非常好,太太在家中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泰山队刊》:泰山要建设百年俱乐部,俱乐部也一直坚持公益活动,在你到来之后也参加了俱乐部的消防公益活动,感觉怎么样?

石柯:感觉非常好,参加消防公益活动穿戴消防设备的环节,就能够清晰感受到消防官兵们是多么地不容易,也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关心消防人员,我们也会努力配合俱乐部做更多的公益活动。

《泰山队刊》:家人方面,你也谈及,太太是济南人,现在都在济南吗?

石柯:是的,都在济南,在济南的时候,训练比赛之余,我也可以和她一起逛逛济南,感受一下美食,放松一下心情,她们现在也在家人的身边,这也就让我非常放心,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之中。

《泰山队刊》:去过哪儿了?有没有好吃的美食,或者印象深刻的地方?

石柯:去过大明湖那边,风景很好,吃饭的地方就是去北园大街或者奥体,还有其它叫不上名的地方,反正一会儿这边,一会儿那边,感觉挺好的。

《泰山队刊》:93年龄段绿城也有非常多的人才,比如现在在沧州雄狮就比较多,会定期聚会吗?

石柯:我们这个年龄段一起成长起来的队友很多,我们经常会在群里约定到一个地方一起吃个饭聚个会,包括现在我们分散在不同的球队,再次碰面也会有小范围的聚会,感觉特别好。

《泰山队刊》:赛区封闭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有什么爱好没?

石柯:封闭的时候一般都是叫上几个队友一起喝喝茶,看看球,娱乐方面我很少,主要是我们很早都是走训了,不管如何,我们收获了我们的第一个冠军,非常开心。

【【千问千寻大运河】古宅、胡同、美食、文化……时空宝藏杨柳青!】https://t.cn/A6xeNOX2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老镇区。

  古老的街巷,看起来有些破败的老宅,却是冯立最喜欢驻足的地方,站在老街中,岁月似乎静止,老宅的每一片砖瓦都在安静地诉说着百年经历的风雨飘摇。

冯立

  “70后”冯立是地道的杨柳青人,从幼时起,他就住在古老的窄巷中,看着杨柳青的杨柳依依、灰墙古道一天天长大。成年后,冯立沉浸在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成为一名地方史专家。

  因运河而兴的杨柳青就像一个时空宝藏,沉淀和记录着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传承和保护着中华的文化瑰宝。

  被岁月洗礼的古宅遗迹中“藏”着杨柳青的过往,历史被一点点揭开,百年前的杨柳青穿越时空,在史料记载和遗迹发掘中揭开面纱……

  90多座清末民初老宅

  戏楼、牌坊、仿清建筑群……如今的杨柳青古镇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又充满着浓郁的现代气息。

  运河一侧,一片粉刷一新的白色围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末民初时代的一座座宅院和民房保持着旧时的模样,绿色围挡将他们保护起来。老房子上精美的雕刻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历经了百年风雨。

老镇区的民宅被保护起来

  冯立喜欢穿梭在这些旧时的古老街巷中,他一座座数过,目前,杨柳青西部老镇区保留清末民初的建筑仍有90多座,这些老宅中“藏”着杨柳青的历史。

老宅上精美的雕刻

  1992年,杨柳青蓆市大街遗址被发现,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西青区志》等资料记载,考古发现了包括金、元、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陶器、瓷器残片和墓砖、度量衡用具。

  蓆市大街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史料记载,证明了杨柳青自金代就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

  杨柳青镇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金贞祐二年,当城、沙窝、小南河寨等遗址的发掘证实杨柳青在宋代驻扎军寨,此后形成人口聚集的部落。

杨柳青运河老照片

  明清时,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杨柳青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漕运码头,杨柳青进入繁盛阶段,彼时的杨柳青十里长堤,杨柳依依,商贾如云,景色秀美,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

  “杨柳青因运河繁荣,建筑也顺河而建,杨柳青几乎没有正南正北的房屋,所有的房屋都垂直于运河。”冯立说,运河南边多为农田,北边是商业和民宅,房屋沿着运河蜿蜒曲折,临河的一面是门,方便接收船只运来的货物,船户、农民、商人和杨柳青年画经营者是当时杨柳青的主要人群分类。

清末民初的老宅

  杨柳青街道突出的特点是以功能分区,靠近运河的是河沿大街,再之后有估衣街、猪市大街、蓆市大街、菜市大街等,民居分布聚集在各条胡同中。

  街道的名字直接透露出每条街道的功能——估衣街卖衣服、菜市大街卖菜、猪市大街卖肉、蓆市大街卖苇席和筐篮等。每到春节,蓆市大街成为年画市场……

猪市大街

如今的蓆市大街

菜市大街

  冯立的记忆中还有杨柳青昔日的景象,小时候的他住在老宅中,走出院门,穿梭在胡同间,运河边的杨柳依依,街巷中的大槐树,古建筑泛旧的灰墙……

  对比清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杨柳青的格局从清朝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未曾改变。

20世纪90年代末前的杨柳青

  随着城镇发展,杨柳青古镇进行改造,但部分老宅被保护下来,老宅的古老和现代化的建筑融合成多元化的杨柳青。

  “仿版”南方建筑

  漕运带来了杨柳青经济的繁盛,也使杨柳青成为南北物资、文化的交汇地,很多南方独有的建筑艺术被复制到杨柳青。

  如今被保护下来的老宅中,依然能看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八字门、拐弯抹角、特殊的瓦檐结构、精美的砖雕,斑驳的百年石板路……

  杨柳青有一些建筑风格,北方非常少见,而南方却非常多。在几年前的“寻根大运河”活动中,冯立和一行学者对运河进行了系统调研,在南方城市找到了这些建筑的根源。

  门边的砖墙呈八字状临街,既满足了自家院门有台阶的需要,又不会影响行人从自家门前通过,“这种院门的样式在天津其他地方都没有,在常州、上海等地可以见到。”追根溯源中,冯立在南方找到了八字门。

杨柳青的八字门

  石库门是南方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富绅为安全起见,修建住宅时把门户改小,以求门户严谨,杨柳青的民宅中也发现了“仿石库门”的形式。

  院墙临街的拐角处出现一处抹角,为了便于行人、车辆同行方便,这是房屋主人公德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建筑与道德相结合的智慧。这种名为“拐弯抹角”的建筑风格在北京比较常见,被视为皇城文化的体现。北京胡同的“拐弯抹角”如今已经基本消失,但在杨柳青被保存至今……

杨柳青的“拐弯抹角”

  为什么杨柳青有那么多华北罕见的建筑形式?冯立认为,杨柳青是运河重要码头,而大运河连接着诸多江南城市,这些建筑形式从大运河上来到杨柳青,可以说,杨柳青借着运河汇集了南北建筑的精华。

  运河边的美食和文化

  黎记包子是杨柳青传统美食的代表,传说中的杨柳青黎记包子有多好吃?虽然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冯立找到了掌故老人,知道了黎记包子的特殊配方。

  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美食是不可略过的部分。史料记载,杨柳青的饮食业起自元代,当时沿河两岸设有饭摊,零售糕饼包子等类食品,为过路行旅打尖食用。自明永乐年后,杨柳青的茶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在冯立的记忆中,西渡口对面有一条因经营饮食业而得名“饭店”的一处街市,黎记包子最早就在西渡口胡同的西南角。当年的黎记包子门庭若市,很多市里人专程跑到杨柳青吃黎记包子。当年的孙记酥糖更富盛名,购买要排长队,同样是杨柳青美食的代表。

  如今,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孙记酥糖被打工的王家人传承下来,杨柳青酥糖至今保留着传统工艺,是杨柳青的著名特产。

  美食代表着杨柳青繁盛时期的物质丰富,杨柳青的文化更是异彩纷呈,武术家、评书家、诗人……杨柳青名人辈出。

  “当年的杨柳青有很多书场,可见评书艺术之盛,书场的格局和现在的相声馆差不多,杨柳青诞生了很多评书大家。”一次和评书艺术家田连元的交流中,冯立听田连元讲起了在杨柳青的故事。

  1958年,田连元到杨柳青说书。此前,他的表演得不到观众认可,观众最多十五六位,最少的时候三四位。田连元曾几次试图转行,来到杨柳青说书后,每天能有四五十人听他说书,杨柳青人对评书的喜爱让田连元有了自信,从此,他在评书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柳青的美食、杨柳青的文化在冯立的研究中逐渐清晰,杨柳青的民俗更是冯立最深的记忆。

杨柳青花会

  杨柳青的花会是20世纪80年代春节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冯立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赶庙会,开庙会期间,正是各种花会表演的最佳时机,“正月十四到十六,各道花会旌旗招展,龙灯、狮子、碌碡、高跷、法鼓,在杨柳青各条街道巡演,一阵锣鼓刚过去,一阵吹打又过来,简直闹翻了天。街道上、墙上、房上都站满了人。”

  而今,杨柳青花会仍然是元宵节的天津特色,全国到杨柳青观光过节的游客越来越多,杨柳青的花会也逐渐走向全国,为大家知晓。

  重温运河的历史,辉煌灿烂,在历史中回望杨柳青的过往,作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文史组副组长,冯立对杨柳青的未来充满期待,“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杨柳青的未来无限风光。”(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千问千寻大运河# 古宅、胡同、美食、文化……时空宝藏杨柳青!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老镇区。

  古老的街巷,看起来有些破败的老宅,却是冯立最喜欢驻足的地方,站在老街中,岁月似乎静止,老宅的每一片砖瓦都在安静地诉说着百年经历的风雨飘摇。

  “70后”冯立是地道的杨柳青人,从幼时起,他就住在古老的窄巷中,看着杨柳青的杨柳依依、灰墙古道一天天长大。成年后,冯立沉浸在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成为一名地方史专家。

  因运河而兴的杨柳青就像一个时空宝藏,沉淀和记录着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传承和保护着中华的文化瑰宝。

  被岁月洗礼的古宅遗迹中“藏”着杨柳青的过往,历史被一点点揭开,百年前的杨柳青穿越时空,在史料记载和遗迹发掘中揭开面纱……

  戏楼、牌坊、仿清建筑群……如今的杨柳青古镇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又充满着浓郁的现代气息。

  运河一侧,一片粉刷一新的白色围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末民初时代的一座座宅院和民房保持着旧时的模样,绿色围挡将他们保护起来。老房子上精美的雕刻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历经了百年风雨。

  冯立喜欢穿梭在这些旧时的古老街巷中,他一座座数过,目前,杨柳青西部老镇区保留清末民初的建筑仍有90多座,这些老宅中“藏”着杨柳青的历史。

  1992年,杨柳青蓆市大街遗址被发现,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西青区志》等资料记载,考古发现了包括金、元、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陶器、瓷器残片和墓砖、度量衡用具。

  蓆市大街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史料记载,证明了杨柳青自金代就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

  杨柳青镇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金贞祐二年,当城、沙窝、小南河寨等遗址的发掘证实杨柳青在宋代驻扎军寨,此后形成人口聚集的部落。

  明清时,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杨柳青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漕运码头,杨柳青进入繁盛阶段,彼时的杨柳青十里长堤,杨柳依依,商贾如云,景色秀美,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

  “杨柳青因运河繁荣,建筑也顺河而建,杨柳青几乎没有正南正北的房屋,所有的房屋都垂直于运河。”冯立说,运河南边多为农田,北边是商业和民宅,房屋沿着运河蜿蜒曲折,临河的一面是门,方便接收船只运来的货物,船户、农民、商人和杨柳青年画经营者是当时杨柳青的主要人群分类。

  杨柳青街道突出的特点是以功能分区,靠近运河的是河沿大街,再之后有估衣街、猪市大街、蓆市大街、菜市大街等,民居分布聚集在各条胡同中。

  街道的名字直接透露出每条街道的功能——估衣街卖衣服、菜市大街卖菜、猪市大街卖肉、蓆市大街卖苇席和筐篮等。每到春节,蓆市大街成为年画市场……

  冯立的记忆中还有杨柳青昔日的景象,小时候的他住在老宅中,走出院门,穿梭在胡同间,运河边的杨柳依依,街巷中的大槐树,古建筑泛旧的灰墙……

  对比清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杨柳青的格局从清朝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未曾改变。

  随着城镇发展,杨柳青古镇进行改造,但部分老宅被保护下来,老宅的古老和现代化的建筑融合成多元化的杨柳青。

  “仿版”南方建筑

  漕运带来了杨柳青经济的繁盛,也使杨柳青成为南北物资、文化的交汇地,很多南方独有的建筑艺术被复制到杨柳青。

  如今被保护下来的老宅中,依然能看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八字门、拐弯抹角、特殊的瓦檐结构、精美的砖雕,斑驳的百年石板路……

  杨柳青有一些建筑风格,北方非常少见,而南方却非常多。在几年前的“寻根大运河”活动中,冯立和一行学者对运河进行了系统调研,在南方城市找到了这些建筑的根源。

  门边的砖墙呈八字状临街,既满足了自家院门有台阶的需要,又不会影响行人从自家门前通过,“这种院门的样式在天津其他地方都没有,在常州、上海等地可以见到。”追根溯源中,冯立在南方找到了八字门。

  石库门是南方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富绅为安全起见,修建住宅时把门户改小,以求门户严谨,杨柳青的民宅中也发现了“仿石库门”的形式。

  院墙临街的拐角处出现一处抹角,为了便于行人、车辆同行方便,这是房屋主人公德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建筑与道德相结合的智慧。这种名为“拐弯抹角”的建筑风格在北京比较常见,被视为皇城文化的体现。北京胡同的“拐弯抹角”如今已经基本消失,但在杨柳青被保存至今……

  为什么杨柳青有那么多华北罕见的建筑形式?冯立认为,杨柳青是运河重要码头,而大运河连接着诸多江南城市,这些建筑形式从大运河上来到杨柳青,可以说,杨柳青借着运河汇集了南北建筑的精华。

  运河边的美食和文化

  黎记包子是杨柳青传统美食的代表,传说中的杨柳青黎记包子有多好吃?虽然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冯立找到了掌故老人,知道了黎记包子的特殊配方。

  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美食是不可略过的部分。史料记载,杨柳青的饮食业起自元代,当时沿河两岸设有饭摊,零售糕饼包子等类食品,为过路行旅打尖食用。自明永乐年后,杨柳青的茶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在冯立的记忆中,西渡口对面有一条因经营饮食业而得名“饭店”的一处街市,黎记包子最早就在西渡口胡同的西南角。当年的黎记包子门庭若市,很多市里人专程跑到杨柳青吃黎记包子。当年的孙记酥糖更富盛名,购买要排长队,同样是杨柳青美食的代表。

  如今,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孙记酥糖被打工的王家人传承下来,杨柳青酥糖至今保留着传统工艺,是杨柳青的著名特产。

  美食代表着杨柳青繁盛时期的物质丰富,杨柳青的文化更是异彩纷呈,武术家、评书家、诗人……杨柳青名人辈出。

  “当年的杨柳青有很多书场,可见评书艺术之盛,书场的格局和现在的相声馆差不多,杨柳青诞生了很多评书大家。”一次和评书艺术家田连元的交流中,冯立听田连元讲起了在杨柳青的故事。

  1958年,田连元到杨柳青说书。此前,他的表演得不到观众认可,观众最多十五六位,最少的时候三四位。田连元曾几次试图转行,来到杨柳青说书后,每天能有四五十人听他说书,杨柳青人对评书的喜爱让田连元有了自信,从此,他在评书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柳青的美食、杨柳青的文化在冯立的研究中逐渐清晰,杨柳青的民俗更是冯立最深的记忆。

  杨柳青的花会是20世纪80年代春节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冯立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赶庙会,开庙会期间,正是各种花会表演的最佳时机,“正月十四到十六,各道花会旌旗招展,龙灯、狮子、碌碡、高跷、法鼓,在杨柳青各条街道巡演,一阵锣鼓刚过去,一阵吹打又过来,简直闹翻了天。街道上、墙上、房上都站满了人。”

  而今,杨柳青花会仍然是元宵节的天津特色,全国到杨柳青观光过节的游客越来越多,杨柳青的花会也逐渐走向全国,为大家知晓。

  重温运河的历史,辉煌灿烂,在历史中回望杨柳青的过往,作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文史组副组长,冯立对杨柳青的未来充满期待,“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杨柳青的未来无限风光。”(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夜深了,想想近日,有什么想要说的呢。 今天小宥满九个月了,时间过的很快,稍一眨眼,小婴儿已经被照顾成这么大的baby了,不容易,又很容易,容易的是她真的太好带了
  • 肖战写的那一篇《一些想说的话》每看一遍,心里就多了一层“静”,而后“净”,眼净,心净,脑净。风烟俱净,根尘皆清净。 很多人说肖战是“有趣的灵魂”,归根结底,是
  • 牛股猜想3月14日周线关注股票池 600080 金花股份 000150 宜华健康 000796 凯撒旅业 300174 元力股份 300238 冠昊生物 30
  •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
  • 随手po / 年后第一波单品分享 又入了什么好登西! ⚫︎ 达尔肤8%杏仁酸精华 ▫️有用的,痘痘会消,下巴平滑很多 ⚫︎纽西之谜洗面奶 ▫️弟弟以前买过,
  • #铃木爱奈# 第一次个演 彩排是在感染病对策很完备的状况下进行的 在现在这个时代 应该会有各种各样的意见 我自己也是 还有支持我的各位也有很多烦恼 虽然说出来
  • #天天不想上班可能不是因为懒# 你会经常性地感到“不想上班”吗? 先锋编辑部一位编辑的朋友圈里,经常能看见各行各业的打工人们“不想上班”的呼号。她说:我们
  • #重图有新书#【元宇宙 : 开启未来世界的六大趋势】 丨作者 : 于佳宁主编 何超主编 丨ISBN : 9787521736540 丨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 如果说《局外人》用一个故事展现了法律下的荒谬;《鼠疫》是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体现了了反抗荒诞;《卡利古拉》是存在主义荒诞精神戏剧体现
  • 本周万科跌4.64%,年内跌幅为1.16%。 本周增持两笔,20和19.5分别买入5手, 按照间隔5毛的价格交易,每次500股,发生额1万左右, 在我眼里
  • 湖南红枫叶广告传媒专营:微信朋友圈、抖音、头条、支付宝等广告投放,精准定位,可设置投放区域,人群,年龄,性别等;高到达率,阅读率,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增加品牌形象
  • #陈情令[超话]##陈情令开播两周年##陈情令播放量破95亿# 2019.6.27—2021.6.27 “蓝湛,敬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无他,问心无愧而
  • #女子中巡# 招募 | 让机会更多,让成功更近! 友成莫干山观云高尔夫俱乐部 期望招募2位职业球员,为驻场球员。球会位于浙江湖州地区德清县城郊,是浙江友诚控股
  • 【壁纸分享】视觉系列:极简风(第101弹)。 [思考]最近经常有网友私信我,说特别喜欢“极简风”和“厂牌系列”手机壁纸,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系列的风
  • 我要疯了,我和老公共有45万债务,老公却背着我网贷7万元,给他爸妈翻修老家的房子。老公的弟弟拿了他爹妈那么多好处,却只拿3万块,凭什么了? 当初和老公恋爱的时
  • 有没有一读就会惊叹“哇,好温柔啊”的句子?】 1.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2. 我们各自努力,最高处见。 3. 第一次看到宇宙,是和你四目相对
  • #上海##咖啡##%arabica##外滩源# 他曾经带着对咖啡的追寻周游列国,为了能提供最好的咖啡,特意买下夏威夷的咖啡豆农场,专门种植最好的咖啡豆,他就是%
  • 那些冷门却惊艳的成语合集 1.林下风致: 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2.枕山栖谷: 比喻过隐居生活。 3.引商刻羽: 意思是指讲究声律
  • 统计局发布的1月房价数据来看,宁波新房房价环比上涨0.4%,二手房房价环比下跌0.5%,新房和二手房房价背离,但从宁波楼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宁波房价还是在下跌当中
  • 隔壁楼疫情封闭了,朋友发信息问我状况怎么样。 此时的我正晒着太阳吃冰激凌……被批评我紧张度不够。 她说最近很不开心,家里跟老公吵架、孩子不听话、自己也各种不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