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 济南一小区地下车库被改成超市,槐荫区行政执法局要求恢复原貌】
去年12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报道了济南市槐荫区琪鑫苑小区未经业主同意就将地下车库部分区域改建成一处大型超市,带来一系列问题引发业主不满一事。1月29日,记者从槐荫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车库改造方未向主管部门申报变更使用性质就擅自进行建设,目前超市已撤柜停止经营,他们已要求改造方将车库恢复原貌。

行政执法部门下发处理意见书要求车库恢复原貌

去年12月,琪鑫苑小区的业主陈女士(化名)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反映,2019年12月,小区地下车库以维修管道为由突然拉起围挡开始施工,直到2020年11月底,地下车库入口处立起了“世纪华联超市”的灯光牌,业主们才发现地下车库部分区域被改建成了一个大型超市。

据小区业主介绍,超市的出现给小区带来了很多问题。由于超市开业后吸引了很多周边居民,外来人员能随意进出,给小区带来了安全隐患。另外,因超市内没有厕所,超市工作人员和大量购物人群没有地方方便,一些人就在绿化带里解决,对小区环境造成影响。

就琪鑫苑小区地下车库被改建成超市的情况,去年12月10日,槐荫区城管局曾表示,他们在等规划部门的意见,如果规划部门认为车库用途不能改变,他们将依法进行查处。而当时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属第二分局则明确表示,琪鑫苑小区未办过任何更改用途的手续,他们已回函执法局,让执法局依法处理。

1月29日,陈女士给记者发来消息,称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他们收到了槐荫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回复告知书,执法局在告知书上称,已要求超市停止经营,车库恢复原貌。

超市已撤柜并停止经营车库入口灯光牌也已拆除

29日下午3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匡山琪鑫苑小区。可以看到,地下车库入口处的超市灯光牌已被拆除,几名工人正在清理地面上的灯光牌碎片。一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是下午1点多开始干活的,只负责拆除灯光牌,超市的情况她不了解。

记者注意到,车库入口处摆放了很多货柜,几名穿着工装的工作人员正在搬运。据搬运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是超市的员工,超市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撤店了,里面的东西也早已搬完,只剩下一些货柜和入口的灯光牌,等灯光牌拆完,他们就把货柜都运走。

陈女士提供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显示,针对琪鑫苑小区129号楼地下车库改为超市一案,槐荫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受理后第一时间向济南市自然资源局发函规划征求意见,济南市自然资源局在回函中指出当事人未向主管部门申报变更使用性质的相关材料,并擅自在建筑物底层建设围墙。

“我局依据该案回复函意见进行立案调查,根据调取的证据显示该案件存在多个当事人,地下车库存在多次转租行为,给执法人员增加了调查难度。”槐荫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告知书中表示,超市负责人自称超市为多人合伙经营,现无法经营,他们将起诉出租给他们场地的甲方。

告知书最后称,超市经营者目前已将经营物品撤柜并停止经营行为,按照双方合同约定等待出租房(甲方)返还租金恢复车库原貌。告知书落款时间为1月28日。

业主担心改造方后期不执行执法局:让街道协助恢复原貌

“目前来说我们是满意的,毕竟执法局已经下了文件,达到了我们的要求,就是不知道后期改造方那边执行不执行,到底给不给我们把车库恢复原貌。”陈女士表示,他们希望执法部门能督促改造方严格执行告知书内容,尽快恢复车库原貌。

29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联系到槐荫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给琪鑫苑小区业主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确实是由他们下发的,车库恢复原貌要由街道牵头,具体执行方为车库的改造方。

“改造方的人可能是找不到了,前期他把超市里的东西都搬走了,但现在人找不到了。”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会再联系联系,如果实在找不到人,就让街道协助恢复,但据他们了解,街道目前也缺少资金。“要是实在不行,我们再向区里请示。”工作人员称。

随后,记者也联系了匡山街道办。据工作人员称,他们问了城管科和琪鑫苑小区物业,目前超市已开始撤柜,正在恢复原样。至于下一步如何将改建区域恢复成车库原貌,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持续跟进此事。

【康康·小康】绿色津城:绿水青山背后的“英雄联盟”

  “到点位了,准备干活啦!”

  凌晨2点15分,渤海中部浓浓的夜色中,伴随着对讲机的呼叫,正倚靠着舱壁打盹休息的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海上监测人员韩龙,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距离上一个点位刚刚过去还不到两个小时,他的同事们又从各自狭小的船舱中钻了出来。

  风浪中,排水量不足500吨的监测船像一只小小的易拉罐一样不停地颠簸摇摆,大家走的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要格外小心,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操作,核实点位坐标、水样及沉积物采集、气象海况监测、现场指标测试、样品前处理固定和保存……,所有的监测流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40多分钟后,大家克服每天24小时连续作业带来的疲惫和晕船产生的不适,小心收拾、固定好仪器设备,整理核对记录,通过对讲机与驾驶舱沟通下一个点位的坐标及航线。随后,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浓烈的机油味,驶向下一个点位开始新一轮监测。

  蓝天白云的日子变多了,这群“幕后英雄”功不可没

  以上是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场景。

  作为国家环境监测一级站,监测中心日常肩负着津城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和科研职能,“司职”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土壤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声环境监测及污染源监测等诸多工作,同时还为津城的环境质量考核、重污染天气应对、重大活动及重要节日期间环境质量保障提供技术支持。说它是天津生态环境的“幕后英雄”一点不为过,监测人员们每天的工作便是为这座城市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默默付出和守护。

  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对百姓而言是肉眼可见的事情。人们看到,在这河流遍布的城市,家门口的河水变清亮了,周围文明垂钓的人多了,每年蓝天白云的日子也多了。

  “我们监测中心每天都会更新发布空气质量报告,定期发布水环境报告等等这些监测数据,不过对老百姓来说,最能切身感受到的就是这些跟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空气好不好呀,水质好不好,大家每天都能感觉到。”大气环境监测研究室高级工程师肖致美说,经过一系列的日常工作努力,“十三五”期间天津的空气质量一直在提升,“改善是非常明显的,2020年(数据截至2020年11月29日),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8,达标天数是222天,PM2.5浓度均值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31.4%的。”

  肖致美说,除了日常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监测中心还在不断完善环境空气综合观测实验室建设。“我们会开展颗粒物化学组分、挥发性有机物、激光雷达以及气象因素的监测,这些监测是干什么用呢?简单说就是污染物的追踪溯源,搞清楚究竟污染是怎么来的。与此同时,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和保护咱老百姓的健康,监测中心还联合科研院所,搭建完成天津市多模式预测预报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未来72小时精细化预报及未来7天污染潜势预报。”

  原来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这样的

  如果说监测工作是实现绿水青山的背后支撑,那么监测工作的采样环节便是这“背后”的第一步,也是最辛苦的环节。

  “我们水环境方面采样的前期准备要从各类器材准备说起。比方说,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监测任务准备出足量的容器,采集不同样本也需要不同材质、不同容量,比如有的需要玻璃瓶,有的可能就用聚乙烯瓶子等等,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还有很多需要在现场测试的内容比如水温之类,相关的设备也要提前维护校准,再带到现场。”

  水环境监测研究室高级工程师梅鹏蔚说,监测工作从这第一步开始便是一项非常严谨科学的“精细活儿”,外出采样时不仅要提前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好时间、路线,按照坐标到准确的定点,并且在采样之后还要用避光、冷藏、添加固定剂等等规范方式保证样品不变质,每个环节的精准,才能确保最终的监测结果精准,为津城的生态环境治理服务。

  说采样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最辛苦的一个环节丝毫不为过,因为工作往往是从清晨开始。采样的工作人员们经常早上六点多钟天不亮便要出发。“一来因为有很多采样的地方比较远,而且一天可能不仅仅去一个定点儿,二来样品都是有时效性的,必须尽早采集回来交给中心实验室做相关分析测试。到了冬天,工作人员还要上到结冰的水面上,‘凿冰取水’。”梅鹏蔚解释说。

  不仅是水质监测部门,大气监测、土壤和生态监测等部门的采样工作人员也常常要深入到津城的各个角落,有时是高塔,有时是工地,有时又是山林、田野。

  给津城的土壤和生态做“普查”

  提到户外山林间、田野里的工作,便不得不介绍土壤与生态环境监测研究室的工作日常,目前这个部门土壤团队和生态监测团队分别负责着不同的监测工作。

  “十三五期间,2017年初启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叫做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你可以理解成就跟人口普查意思差不多,我们这个是‘土壤普查’。”负责土壤环境监测的工程师赵吉睿说,这“土壤普查”按照用地类型不同,分为农业用地和企业用地,截止到目前天津的农业用地都已“查”完,企业用地也在收尾,经过各方的评估显示目前津城土壤质量总体较好,“这个普查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只有了解津城土壤的状况,才能知道如何去管理。大家可能日常关注的最多的是空气质量和水质,但实际上土壤和咱老百姓的生活也是紧密相关的。除此之外,日常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也都全面推开了,目前共有286个监测点,覆盖到市内六区之外的津城所有区域。”

  推进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同时,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也是至关重要。

  负责生态环境监测的工程师岳昂介绍,监测中心利用遥感监测结合地面调查的方式对天津的生态状况和典型区域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科学监测和综合评估。“比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野外划定一个需要生态监测的区域,我们叫它‘样方’,技术人员在‘样方’内进行植被物种识别,监测生态群落的情况,现场记录下来再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分析比对。简单说呢,如果该区域物种比较丰富,就说明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是比较好的,可以反映到生态环境状况。目前我们已经跑了十几个不同的区域上千个‘样方’,有湿地、有自然保护区,不仅监测植物,也要观测动物。”岳昂说,这项工作也将持续常年进行。

  让大家感受生态文明背后“故事”的科普基地

  监测中心工作人员采集的样品最终都会“汇合”到中心实验室进行分析,除了为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之外,中心实验室还担负着科研任务,并且从2017年开始开放为科普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周二上午9点到12点接受预约科普参观。

  在实验室的工作区有两处被设为科普基地——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科普实验室和室内空气污染科普实验室,主要是为来参观的百姓讲解雾霾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以及室内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公众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讲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如果是面对小学生,我们可能首先给他们来点视觉上的冲击,比如pH试纸的使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让孩子们有个直观感受。如果是面对大学生,他们可能更关注的是高精端的监测技术,我们就着重介绍这方面;如果是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我们更多地是宣传讲解科学决策产生的过程。”中心实验室工程师赵莉说,科普基地的设立初衷便是真正能够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家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我们希望通过科普,让大家了解到我们是如何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数据的,还有我们是如何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因为日常我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全面、客观、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依据,离开监测数据,环境管理就无从谈起。”

  在津城日渐良好的生态环境背后,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画卷背后,便是这样一批又一批投身生态环保工作之中的“幕后英雄”。在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他们,便是如此365天如一日地为绿水青山“战斗”着。

  (津云新闻记者/史潇潇 摄影/姜晓龙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康康·小康】绿色津城:绿水青山背后的“英雄联盟”】“到点位了,准备干活啦!”

  凌晨2点15分,渤海中部浓浓的夜色中,伴随着对讲机的呼叫,正倚靠着舱壁打盹休息的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海上监测人员韩龙,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距离上一个点位刚刚过去还不到两个小时,他的同事们又从各自狭小的船舱中钻了出来。

  风浪中,排水量不足500吨的监测船像一只小小的易拉罐一样不停地颠簸摇摆,大家走的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要格外小心,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操作,核实点位坐标、水样及沉积物采集、气象海况监测、现场指标测试、样品前处理固定和保存……,所有的监测流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40多分钟后,大家克服每天24小时连续作业带来的疲惫和晕船产生的不适,小心收拾、固定好仪器设备,整理核对记录,通过对讲机与驾驶舱沟通下一个点位的坐标及航线。随后,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浓烈的机油味,驶向下一个点位开始新一轮监测。

  蓝天白云的日子变多了,这群“幕后英雄”功不可没

  作为国家环境监测一级站,监测中心日常肩负着津城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和科研职能,“司职”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土壤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声环境监测及污染源监测等诸多工作,同时还为津城的环境质量考核、重污染天气应对、重大活动及重要节日期间环境质量保障提供技术支持。说它是天津生态环境的“幕后英雄”一点不为过,监测人员们每天的工作便是为这座城市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默默付出和守护。

  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对百姓而言是肉眼可见的事情。人们看到,在这河流遍布的城市,家门口的河水变清亮了,周围文明垂钓的人多了,每年蓝天白云的日子也多了。

  “我们监测中心每天都会更新发布空气质量报告,定期发布水环境报告等等这些监测数据,不过对老百姓来说,最能切身感受到的就是这些跟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空气好不好呀,水质好不好,大家每天都能感觉到。”大气环境监测研究室高级工程师肖致美说,经过一系列的日常工作努力,“十三五”期间天津的空气质量一直在提升,“改善是非常明显的,2020年(数据截至2020年11月29日),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8,达标天数是222天,PM2.5浓度均值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31.4%的。”

  肖致美说,除了日常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监测中心还在不断完善环境空气综合观测实验室建设。“我们会开展颗粒物化学组分、挥发性有机物、激光雷达以及气象因素的监测,这些监测是干什么用呢?简单说就是污染物的追踪溯源,搞清楚究竟污染是怎么来的。与此同时,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和保护咱老百姓的健康,监测中心还联合科研院所,搭建完成天津市多模式预测预报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未来72小时精细化预报及未来7天污染潜势预报。”

  原来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这样的

  如果说监测工作是实现绿水青山的背后支撑,那么监测工作的采样环节便是这“背后”的第一步,也是最辛苦的环节。

  “我们水环境方面采样的前期准备要从各类器材准备说起。比方说,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监测任务准备出足量的容器,采集不同样本也需要不同材质、不同容量,比如有的需要玻璃瓶,有的可能就用聚乙烯瓶子等等,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还有很多需要在现场测试的内容比如水温之类,相关的设备也要提前维护校准,再带到现场。”

  水环境监测研究室高级工程师梅鹏蔚说,监测工作从这第一步开始便是一项非常严谨科学的“精细活儿”,外出采样时不仅要提前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好时间、路线,按照坐标到准确的定点,并且在采样之后还要用避光、冷藏、添加固定剂等等规范方式保证样品不变质,每个环节的精准,才能确保最终的监测结果精准,为津城的生态环境治理服务。

  说采样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最辛苦的一个环节丝毫不为过,因为工作往往是从清晨开始。采样的工作人员们经常早上六点多钟天不亮便要出发。“一来因为有很多采样的地方比较远,而且一天可能不仅仅去一个定点儿,二来样品都是有时效性的,必须尽早采集回来交给中心实验室做相关分析测试。到了冬天,工作人员还要上到结冰的水面上,‘凿冰取水’。”梅鹏蔚解释说。

  不仅是水质监测部门,大气监测、土壤和生态监测等部门的采样工作人员也常常要深入到津城的各个角落,有时是高塔,有时是工地,有时又是山林、田野。

  给津城的土壤和生态做“普查”

  提到户外山林间、田野里的工作,便不得不介绍土壤与生态环境监测研究室的工作日常,目前这个部门土壤团队和生态监测团队分别负责着不同的监测工作。

  “十三五期间,2017年初启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叫做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你可以理解成就跟人口普查意思差不多,我们这个是‘土壤普查’。”负责土壤环境监测的工程师赵吉睿说,这“土壤普查”按照用地类型不同,分为农业用地和企业用地,截止到目前天津的农业用地都已“查”完,企业用地也在收尾,经过各方的评估显示目前津城土壤质量总体较好,“这个普查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只有了解津城土壤的状况,才能知道如何去管理。大家可能日常关注的最多的是空气质量和水质,但实际上土壤和咱老百姓的生活也是紧密相关的。除此之外,日常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也都全面推开了,目前共有286个监测点,覆盖到市内六区之外的津城所有区域。”

  推进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同时,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也是至关重要。

  负责生态环境监测的工程师岳昂介绍,监测中心利用遥感监测结合地面调查的方式对天津的生态状况和典型区域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科学监测和综合评估。“比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野外划定一个需要生态监测的区域,我们叫它‘样方’,技术人员在‘样方’内进行植被物种识别,监测生态群落的情况,现场记录下来再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分析比对。简单说呢,如果该区域物种比较丰富,就说明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是比较好的,可以反映到生态环境状况。目前我们已经跑了十几个不同的区域上千个‘样方’,有湿地、有自然保护区,不仅监测植物,也要观测动物。”岳昂说,这项工作也将持续常年进行。

  让大家感受生态文明背后“故事”的科普基地

  监测中心工作人员采集的样品最终都会“汇合”到中心实验室进行分析,除了为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之外,中心实验室还担负着科研任务,并且从2017年开始开放为科普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周二上午9点到12点接受预约科普参观。

  在实验室的工作区有两处被设为科普基地——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科普实验室和室内空气污染科普实验室,主要是为来参观的百姓讲解雾霾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以及室内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公众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讲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如果是面对小学生,我们可能首先给他们来点视觉上的冲击,比如pH试纸的使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让孩子们有个直观感受。如果是面对大学生,他们可能更关注的是高精端的监测技术,我们就着重介绍这方面;如果是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我们更多地是宣传讲解科学决策产生的过程。”中心实验室工程师赵莉说,科普基地的设立初衷便是真正能够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家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我们希望通过科普,让大家了解到我们是如何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数据的,还有我们是如何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因为日常我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全面、客观、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依据,离开监测数据,环境管理就无从谈起。”

  在津城日渐良好的生态环境背后,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画卷背后,便是这样一批又一批投身生态环保工作之中的“幕后英雄”。在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他们,便是如此365天如一日地为绿水青山“战斗”着。https://t.cn/A6GDzYkY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日子像孩子吹起的泡泡,一个个迎风而逝,回头看看,不曾走过似的,如幻如烟。悄悄地,时光如抓不住的流云,在指间飞逝。
  • 正是这样两个温柔的灵魂,也让屏幕前的我们,感受到了光。就像她的这个考虑中对我的爱和包容,我完全没有get到。
  • 羊酱与4期生成员们集结,马上就会展示针织衫Style哦#松尾美佑[超话]##松尾美佑# 上blt杂志了,711有明信片特典via. blt乃木坂46·4期生连载
  • 【消息】#Aimer[超话]# 10th Anniversary Final"Cycle de 10 ans" 大版场第一日曲目01.悲しみ
  • #嘉兴月老[超话]##嘉兴[超话]#【3290号嘉宾】年龄:96年,‮高身‬体重186/83,工作销售,专科,‮婚未‬‎,‮兴嘉‬秀洲区人,现居地嘉兴秀洲,‮房
  • !!
  • 花园 宴 ,私人定制服务,是您选择的最佳地方!喜宴专线 : 18765821611 1、独家线路(纯玩游):独一无二的草原游线路,无需攻略,不跟团,享受自
  • 据了解,要评上五星级温泉,除了要具备五星级酒店的绝大部分条件外,核心内容——温泉设备设施与服务尤其重要。”三正半山温泉酒店总经理盛小超表示,成功创建五星级温泉,
  • 2号线4号线,南北连姑苏/吴中等区学区【人文学府 书香浸润】项目外有12年制山峰双语国际学校(规划)在侧,内有鲤乐荟儿童主题会所,浸润书香;.营销中心营销中心:
  • 我还记得,当收割机在旁边隆隆作响工作的时候,我就躺在奶奶旁边堆得很高装麦子的袋子上,奶奶说很危险,让我下来,我嬉皮笑脸的想,只要我抓住尿素袋子的两个角,就
  • 2022年的第13天,努力改变,你不爱自己,谁爱你,对吧!给孩子辅导班,兴趣课,大几千随便花出去,没觉得难受,给自己补个cpb的精油都不舍得去专柜………唉…….
  • 哦,那照片,那照片只是一分钟前,小糯低着头,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像个艺术家、像个病人,也像个忧郁的圣女。#某幻今天拖更了没[超话]# 为了离他近一点,很早就去排队
  • ”我妈知道后,哭了好几天,她的本意本来也是好的,谁知事情结果竟是这样。我嫂子听了当时也没说什么,没想到一回家就变了个人,都没告诉我哥,就跟她妈一起去医院,把孩子
  • 他说,他要八抬大轿风风光光的把她娶回家,却是终究没有实现…沈星移死了,希望康卓文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再世为人不如不见,相见不如怀念[泪](分享自:爱奇艺泡泡圈)陈
  • 而且标签还在脖子下面回来的时候照到电梯我都窒息了……(XL是从我弟柜子里翻的;新的;拿来当睡衣了)再次打开微博看了看自己两年前写的文字,一股惆怅入眼,时间逝如白
  • 小乖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就像我遇见了你 我心疼你 我看见你这样属实难受 可能我不能感同身受但我也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不奢求什么 我只希望你能好好活
  • 轮胎和轮毂很容易就看得出车龄,所以车商一般都会对其进行翻新,如果是一辆有几年车龄的二手车,而轮胎成色又是那么新,那么一般情况下肯定是更换过的。如果车辆有事故痕迹
  • 政府出手了上周,据浙江政务网显示,为缓解交通压力,1号线列车是否加密;7号线后通段何时开通;5号线长河站D、E站何时开通;杭州何时开展暑期托班工作;闲林杭徽高速
  • C cafe在上海中心52层,风景不错,吃的喝的都不咋样。但是一想到单人观光票要180,在C Cafe点杯喝的也不过几十块钱,看到的风景和观光门票看到的差不多,
  • 7月8日 手术后第11天 (下面有点血腥怕的别看)过去这几天经历了很多,伤口出血去换了纱布。(虽然我以前就是微波炉转的来这里之后一下子忘记了)然后天天快乐吃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