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聚焦# 【用空气卖钱,一共分几步?】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世界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什么?“排碳大户”如何转型?我们能为“双碳”做什么?在第三季《两会夜话》第二期节目中,栏目主理人、人民网总编辑罗华,人民网主持人郑嘉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来到现场,并连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将乐县高唐镇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等,聚焦“双碳”展开讨论。

年轻人拥抱低碳消费,“双碳”目标引领绿色新风尚

绿色出行、自备餐具、无纸化办公……在节目开场环节,两位青年用一场生动幽默的默剧演绎了当下年轻人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崇。

“叫外卖,我都不要一次性餐具。”“节水、节电这块我会非常注重。”“会用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出行以地铁为主。”……在节目开头播放的街采短片中,亦有不少年轻人分享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实践。

罗华指出,低碳绿色生活成为当下年轻人时髦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现象。

通过连线参与本期节目的大学生观察团成员复旦大学学生高晨婧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被放置到回收点的快递包装盒,真的被循环利用了吗?

节目通过一则短片还原了快递盒循环利用背后的全流程。据京东物流“青流计划”项目负责人段艳健介绍,该计划发起于2017年,截至目前,已减少使用一次性泡沫箱、纸箱等超2亿个;每年减少一次性纸张和塑料上百万吨。

常纪文观察到,绿色低碳的理念已融入各个行业,其中物流行业成效较为突出。结合我国每年快递盒使用量来看,这些资源的回收再用也发挥了不小的减碳作用。

碳交易带来真金白银,创新制度激发转型新动能

日常生活中点滴的减碳行动,不仅能带来更好的环境,有时也能收获真金白银的实惠。节目中,“0000001”号碳票领取者,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将乐县高唐镇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讲述了“空气也能卖钱”的故事。

据介绍,常口村的3197亩生态公益林,经第三方评估测算,计算出碳减排量,再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有碳排放需求的企业可以购买碳票,从而为林木所有权人增收。“去年碳票拿到手,就为村集体收入增加了14万元!”

“这正应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罗华说。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始上线交易,不仅让“空气”有了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激励我们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新能源、CCUS等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

据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胜利油田分公司代表牛栓文介绍,即将投产的国内最大的百万吨级全产业链 CCUS 示范工程,预计每年产油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下一步,经济发展要与化石能源逐步脱钩,这是在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摆脱资源束缚。”罗华说。

冬奥会窥见绿色未来,先立后破稳绘千里山水图

实现碳中和是什么样?前不久闭幕的北京冬奥会提供了一个窥见未来的窗口。作为首次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北京冬奥会100%使用“绿电”。

冬奥会志愿者、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吴馥梅用“绿意盎然”来形容她在冬奥会上的所见所闻,“无论是制冰技术、电能供应,还是交通运行,无不向世界呈现了一场可持续且足够精彩的冬奥会。”这其中,“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更是展现出中国人的浪漫。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超高压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副主任李振动讲述了“绿电”的实现过程。

据介绍,该公司在张家口地区建设了两个送端换流站,将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的风能、太阳能变成整齐划一的能量,通过世界上首条架空输电线路将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受端延庆换流站,为冬奥场馆提供了100%的绿电。在后冬奥时代,该工程每年可向北京输送141亿千瓦时的“绿电”,大约相当于北京市全年社会用电量的十分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稳步推进碳达峰划定了时间表、制定了路线图。

“‘十四五’要控制用能需求的增量;‘十五五’就要慢慢实现下降。”常纪文表示,行动方案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安排了分段目标,但这个节奏不是整齐划一的,不是“齐步走”,也不是“一刀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通过连线参与了节目。他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涉及面广、影响深刻,长期来看,不仅牵涉能源结构的变革,还涉及工业结构变革。“这是一场持久战,不能操之过急。”

他认为,应坚持技术先行,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安排相关领域重点攻关,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在行业中的应用。他建议,应选择典型区域优先进行“双碳”综合示范,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路线、产业结构,循序渐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罗华表示,面对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技术、制度、市场、社会等因素更需协同共奏。

“我们期待,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照进现实,绘就千里江山染青绿、万里碧空皆如洗的美好画卷!”

来源 | 人民网

【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京津冀热点# 中国政府网4号日17:31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的批复。这标志着网传已久的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的消息终于有了官方的确认。国务院的批复中说: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国务院同时还对国家植物园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国家植物园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坚持以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体现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坚持对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统筹发挥多种功能作用;坚持将植物知识和园林文化融合展示,讲好中国植物故事,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强化自主创新,接轨国际标准,建设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要依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现有相关资源,构建南、北两个园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挂牌、统一标准,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重点功能区、馆藏设施、科研平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建设运行管理水平,稳妥有序推进国家植物园建设各项任务。【点击https://t.cn/A6JALy7z,收听节目完整节目回放】

#科学# 从“1”开始 实现“0”的突破
——大规模斑马鱼定向突变体库建成记

斑马鱼,因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条纹似斑马而得名。这种不起眼的生物,却是撬动许多学科发展的基础——其基因和人类基因相似度达87%,因此被应用在生命科学、健康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与线虫、果蝇、小鼠一样,是常用的模式生物。

从2013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孟安明的号召下,国内30多家实验室先后加入“斑马鱼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联盟”(ZAKOC)。经过6年协作攻关,科学家针对斑马鱼1号染色体上的1333个基因进行系统性基因敲除,成功敲除了其中1029个基因,实现了中国斑马鱼资源库“从0到1”的突破,也为相关学科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牵头完成的这一成果——“建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斑马鱼定向突变体库”入选基础研究展区,出现在生物科技相关成果的第一展板上。

做基础研究的基础

与小白鼠相比,斑马鱼繁殖力强、发育迅速、胚胎透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等生物学特征,更加便于科学研究。但在2012年前,国内对斑马鱼的研究却非常“小众”,只有少数实验室在开展相关研究。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欧洲都建成了斑马鱼资源中心,澳大利亚等地区也建有斑马鱼库。此前,欧美国家发起过几次“从表型到基因型”的正向遗传学突变体库构建和筛选计划,但这些突变体全部保藏在国外,中国科研人员很难获取,加之知识产权等原因,转化研究更加受限。

“没有斑马鱼研究作为基础,许多学科基础研究很难开展。”水生所研究员孙永华介绍,开展斑马鱼研究是许多“基础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建立自己的斑马鱼资源库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斑马鱼突变体库尤为迫切。

国家层面也意识到斑马鱼研究的重要性,2012年10月,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在水生所成立,主要任务就是为国内收集、创制、整理、保藏和分享斑马鱼研究资源。

然而设立中心只是第一步,如何大规模创制和收集斑马鱼品系资源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几个月后,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系统问世,让中国斑马鱼研究人员看到了曙光。

“那时,‘基因剪刀技术’刚被证实有效,大家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技术能够非常高效地定制我们所需要的斑马鱼品系。”孙永华回忆道。

2013年2月,CRISPR/Cas9技术被成功应用于斑马鱼。在朱作言、孟安明的召集下,水生所、清华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等24家机构的30多名学者迅速集结,组成了ZAKOC,开启了“从基因型到表型”的斑马鱼大规模反向遗传学筛选研究。

打造斑马鱼研究“国家队”

“当时大家已经意识到,斑马鱼是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材料。只有中国积累起足够的实力,才能去谈国际合作问题。只跟在别人后面做,必定要受制于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博是该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她表示,尽管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意识到其中的战略意义,国内斑马鱼学界的力量很快以水生所为中心集结起来。

“大家一致认为要从斑马鱼的1号染色体开始敲。”孙永华表示,斑马鱼有25条染色体,其中1号染色体有1300多条基因,基因数量是25条染色体的平均数,作为样本非常合适。

虽然大家的热情高涨,但现实“捉襟见肘”。

一方面,作为重要的模式动物,斑马鱼的基因敲除技术在当时仍不成熟,极大限制了其基因功能研究。

“最大的挑战在于没有前人做过,这是‘基因剪刀技术’出现后,首次在脊椎动物身上大规模应用,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只能见招拆招。”水生所高级工程师潘鲁湲2014年加入项目,在她看来,正是大家毫无保留的互相帮助,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据介绍,先后有30多家实验室参与项目,实验室间的完成度也难免会有差异。“遇到困难,大家首先想的总是怎么配合解决问题。”孙永华表示,经常是某一家遇到瓶颈“敲不动”了,其他实验室就主动领回来接着“敲”。

每隔一段时间,所有参与计划的科研人员还会相互邀约,举行项目协调会,了解彼此进展,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和策略。“具有协作精神是这支队伍最大的特点。院士作为领衔科学家把控方向,各实验室开展工作就能劲往一处使。”孙永华说。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自发的科研联合攻关团队,这项工作并没有专项经费支持。鱼要吃饭,人要吃饭,实验室也要运转,都是最现实的问题。绝大部分时间里,能采取的方法只有一种:省吃俭用,自筹经费。

“支撑大家坚持下去的,是作为中国科学家的责任感。”张博坦言,仅她所在的实验室,前后就有二三十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大部分人都是幕后英雄,尤其是研究生们。“通过参与这项研究,更多的青年科研人员掌握了最前沿的技术,成为我们的生力军。”

回顾这几年的工作,孙永华表示,科学探索本就充满不确定性,但通过这项研究计划,凝聚、锻炼了一支科研队伍,“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发挥好建制化优势

经过6年多的研究、前后四五百人的付出,中国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技术,针对斑马鱼1号染色体上的1333个基因进行系统性基因敲除,成功敲除了其中1029个基因,获得针对636个基因的1039个可传代的突变型,首次实现了脊椎动物整条染色体的系统性基因敲除。

所有突变品系和遗传信息全部通过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对学术界公开。不仅引领了国际斑马鱼表型组研究,而且建成了我国首个大规模斑马鱼定向突变体库。中国的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也成为公认的国际三大斑马鱼资源库之一。

张博表示,回顾过去几年的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伴随着这一计划,中国的斑马鱼学界不但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更搭建起一个平台,吸引众多海外青年学者回国建设实验室。据统计,2020年,我国的斑马鱼研究产出的全球占比已超过29%,成为全球产出体量第一的国家。

“协作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原因,几十家实验室共同协作完成这样一项工作,在国内外都是不多见的。”对于潘鲁湲和她的同事们来说,最直观的工作体验是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成都,把分散在全国的斑马鱼品系收集起来,然后整理归类。

而作为牵头单位,水生所也通过这一计划,建立起了斑马鱼品系保藏体系,并整合出一套工作流程。“斑马鱼1号染色体敲除计划是一个开始,帮我们理清了收集、验证、保藏等流程,为后续开展更大规模的斑马鱼反向遗传学筛选计划奠定基础。”孙永华说。

“这项自发性协作研究,以斑马鱼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计划为源头,团结和凝聚了中国以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开展研究的群体,进一步促进了以斑马鱼为对象在发育、代谢、毒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其在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研发、水产育种、水环境效应评价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以该团队为核心,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斑马鱼发育与代谢突变体库的系统创制’项目,并在相关产业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潜质。”水生所所长殷战表示。

正如中国的斑马鱼领域的科研工作一样,如今中国的科研逐渐由并跑迈向领跑阶段,更需要能动性地发挥出建制化、大团队协同作战优势,聚焦基础领域,开展全链条、跨部门协同攻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也在替你高兴着!
  • 参透此谛,爱情是缘,友情是缘,亲情尤其是缘,无论怎样,皆当润砾成珠 ——《原来》梁晓声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还有个你自己 ——《湘行散记》
  • 专访雷霆CEO翟健:用3亿注册用户的IP,再造一个长线爆款
  • !好货只配懂欣赏的人#芯选Watchoosy# 昨天,腕表品牌Ming推出新款超薄腕表27.02,尺寸为38毫米,带有标志性的镂空表耳,蓝宝石表盘下层带有渐变效
  •   绵阳市的最新排查管控政策可通过关注“健康绵阳”“绵阳疾控”微信公众号,查询最新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示”了解实时更新的重点地区来(返)绵人员管控措施,并
  • 我肯定成不了最好的人,但是,我会做最好的我。白羊座和狮子座都不喜欢放弃,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这是他们的在行动力上的体现,但不好的缺点就是,白羊座虽然是不喜欢放弃,
  • —— 南怀瑾大义今释:生而为人,既要有佛家的智慧慈悲觉量,又要有道家利万物不争的无为处世风度,更要有儒家立己立人的仁德精神,方能胸怀天下万事万物;要有安身立
  • 首先就是用自己的真心去爱我们自己身上的仙家,他们也是我们的师傅,把他们当作你的父母亲友,互敬互爱,你用全心去爱他们,他们也会全心来回报你,他们也是有感情的,甚至
  • 病例4—病例6均为中国籍,病例4在美国工作,病例5、病例6在美国留学,病例4—病例6自美国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2022年1月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
  • 大唐洛阳城究竟有多壮观?风起洛阳,带你重拾国人的古都情怀 文史鉴赏 2021-12-01 08:41 以下文章来源于浩然文史 ,作者文史君 近日《风起洛阳》的
  • #安贤洙[超话]#저도당신이중국에서즐겁게지낼수있기를축원합니다.중국의음식이특별히많습니다.당신이반드시좋아할것입니다.마지막에당신과당신의아내와아이가모스크
  • 元宵佳节,衷心的祝福,祝福我的朋友:团团圆圆,友情爱情圆圆满满,金钱财富源源不断,工作事业如你如愿!元宵节到了,挂一盏花灯给你,愿你吉星高照,好运常伴;煮一碗汤
  • 拥有一颗善良待人的心,不管和谁相伴做事都能长远,因为他懂得体谅懂得包容,更懂得尊重,人的这一生,可以不富有,但是必须有好的声誉。”让步不是认怂,而是用自己充满善
  • 然而,作为后浪的90后、00后,是在1990年代之后的世俗化氛围中长大成人,学校应试教育的强化、只认成功、不认价值的功利主义人生观的熏陶,让许多后浪青年(不是所
  • #这就是北京冬奥会的魅力# 这届冬奥会给我们最大的感觉就是一堆外国人跑来旅游,顺便参加了一下奥运会[允悲][允悲][允悲]一个个玩的不亦乐乎,不过也有个别的内
  • 当你在黎明时分抵达海滩就可以趁着朝阳逐渐升起时,向阳光划去进入微凉的海水中,前往未被涉足的地平线跟随着海浪的节拍起舞,开启惬意2022年2月24日至2022年3
  • #文明晋宁#【青年志愿者“暖冬行动”服务春运】近日,共青团昆明市晋宁区委以元宵节后返程高峰为契机,联合区交运局团支部,在晋宁客运站开展了2022年青年志愿者服务
  • 潘海利根月亮女神淡香水新鲜花果香气与木质皮革的气息,苦橙与甜柠檬,拨动出别样的酸涩滋味,杜松子的清爽气息氤氲在玫瑰与茉莉的微甜之间,深色冷杉的迷人芬芳围裹着龙涎
  • 也许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依然爱你~ohm是心墙很厚的人,经历过网暴和一些奇怪的人,但他仍然冒着风险与农一起完成了这个作品,实实在在地感激。ohm:遇到na
  • 《人间暮色》文/山谷百合人间暮色 山河与烟火可惜远离红尘的难过从不贪恋世味的快乐好像贪嗔痴一个人的错哪有什么星球的陨落我愿意相信安贫乐道只要生命会超凡脱俗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