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欣赏#(国画欣赏•第0025篇)

中文名:雪夜访戴图
作者:张渥
年代:元代
幅式:立轴
材质:纸本
画作类型:墨笔画
规格:纵91.8厘米,横39.6厘米

《雪夜访戴图》是元代画家张渥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此图描写东晋王徽之雪夜乘舟访问挚友戴逵的故事。作者以简练的线条,刻画了人物的精神面貌,画中王徽之坐在船舱,缩颈袖手看书,神态生动。河岸古树枝干虬劲,或浓墨渲染,或淡墨勾勒。

【画作内容】

画幅下端为山石河岸,岩石横列,坡岸有一棵树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曲直向上,树上长满疤结,树枝冲天向上,树叶已凋落,呈现出一派严冬的气氛。画幅近中间部位,画有扁舟,船舟上搭有宽敞船棚,孤舟一叶行进在溪流中。船窗内端坐一位高士:王徽之,双手拢袖,在船舱内读书,双目凝神,专心致志。船尾的船夫以袖裹篙正在使劲撑着船篙。

图上有清高宗弘历题诗:“雪夜觉来乘兴行,剡溪沿潮一舟轻,传神恰是斯时好,较胜门前著语情”。

图上署款“叔厚”,下钤“叔厚”白文方印、“游心艺圃”朱文方印。

【创作背景】

王徽之(338-386),字子猷,东晋书圣王羲之第五子。他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居住时,有一次雪夜不眠,忽然想起了远在剡溪的朋友戴逵,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张渥(此图作者)。
奇怪的是,王徽之连夜辛苦赶路快到友人门口了却扭头就回,行为颇是怪异。南朝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任诞》,有详细记载: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当然,王徽之所访的这位朋友也不简单。戴逵(326-396),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人。早年师从名儒范宣,博学多才有巧思,能文善鼓琴工书画,也善雕刻铸佛像,《晋书》谓其:“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戴逵也堪称洒脱,与名士郗超、刘炎、谢安等交游,累次征辟不就,更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官居太宰的武陵王司马晞,听说其鼓瑟有清韵之声,遂派人召他到太宰府献技,戴逵竟然当着使者的面将瑟砸碎,自谓“不为王门伶人”。戴逵名载谢赫《古画品录》、刘义庆《世说新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著《戴逵集》九卷,已散佚。时人称他“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善图圣贤,百工所范”。

后来,戴逵得知老友“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并不计较,谓其“不囿于礼,独钟于情”。有意思的是,《晋书》虽将戴逵列入隐逸传,但他颇守传统礼法,谓其:“性高洁,常以礼度自处,深以放达为非道。”意即,他看上去不当官不事权贵还有点任性,其实也挺守规矩并“深以放达为非道。”不过,对朋友这次的“非道”,也情有可原能网开一面。

因为“雪夜访戴”这个故事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高妙寓意。很多画家都喜欢以此为题材。对于这个非主流而成主流的题材,后世自有不少画家描绘,如明代的戴进、夏葵、文徵明、周文靖等均有同名画作,似乎都是在向那个任性自在的“魏晋风度”时代致敬。不过,其他版本多以山水为主体,虽也画乘船赶路场景,船只及人物在雪夜环境中比例偏小,不如这幅的人物生动有趣。当然,也与某些山水画家不擅长人物的短板有关。

【技法】

该图人物造型准确,虽仅寥寥数笔,将人物刻画得维妙维肖,神态自然,神形俱在,形象逼真生动。画中王徽之坐在船舱,缩颈袖手看书,神态生动。 构图作者采用近景构图,着重突出正行驶的舟楫,画面有意侧重写出主人翁双手拢袖,一株脱尽树叶的寒木,船夫畏寒瑟缩等,以衬托出雪夜寒意的情景。在技法方面,作者与凶其他人物像一样,均采用白描技法,如人物王徽之、寒树、扁舟等,线条简洁流畅,笔法娴熟、劲秀和飘流畅逸。坡石和寒树的勾皴,笔势屈曲灵活,淡墨渲染,背景无多,意境幽远。

此图风格是传统的白描画法,它纯以线条来描绘物象的形态。这种技法优美而又有骨力,极富有概括性和表现力。人物造型纯用细劲的“铁线描”,线条简练明快;面部须眉细致生动,目光炯炯有神。树石采用白描与水墨相结合的画法,线条有长短、粗细、屈折、浓淡、疏密的变化,很有节奏感,使整个画面在雪后凝静的气氛中,显示了大自然的生命活力。人物的衣带、船帏、树干、坡石略加淡墨渲染,加强不同物象的质感、层次,从而收到了状物传神的效果。

【构图】

全幅构图简洁,主题突出,笔墨静美,情感内涵。

从整体的气氛到苍劲的古树,再到形单影只的小舟,再到形态迥异的撑篙人和读书者,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毫无违和之感。画中既有事物的对比,也有人物表情的对比,无论是棱角分明的古树,还是绵延缓缓的河流;无论是撑篙人的翘首期盼,还是读书者的淡定自若;无论是沉闷压抑的天空,还是皎洁斑白的月色,这些都恰到好处地呈列在卷轴中。在这些景物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的排列下,可以感受到画面的层次感,各景物错落有致在相互作用下,既有个性鲜明的各物体特征,也有整体画面的统一。

【名家点评】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毛建波:《雪夜访戴图》是一幅山水、人物相结合的佳构,作品对雪溪(剡溪)具体环境的描写着力较少,而侧重于写徽之坐于船中的神情,表现隐逸之士的高洁品德与情怀。

【历史传承】

此图曾经清人潘延龄、宫子行、何瑗玉和乾隆内府以及近人庞元济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作者简介】

张渥(?—约1356),元代画家。字叔厚,号贞期生、江海客,祖籍淮南,后为杭州(今浙江杭州)人。博学多艺,累考科举不中,遂致力于诗画。善绘人物,学李公麟白描,也有人说他学南宋梁楷。笔法细劲,形象生动。传世作品有《九歌图》卷(共十一段)、《雪夜访戴图》轴、《瑶池仙庆图》轴。

(高三)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1篇

1、石钟山记
苏轼 〔宋代〕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注释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鼓:振动。
搏: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zhé)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xià):裂缝。
涵淡澎湃:波浪激荡。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殆:大概。
终:终究。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三、一词多义
1.鼓  
①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名词)
②微风鼓浪(振动,掀起,动词)   

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3.自  
①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4.焉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   

5.余  
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②余尤疑之(我,代词)   

6.得  
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7.搏  
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② 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此鹳鹤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① 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介词结构后置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六、一词多义 

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 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  

七、重点词义
1、 水石相搏(击、拍)
2、桴止响腾(传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这样)
5、适临汝(往) 
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
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赏析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

  3.山形如钟。

穿着汉服来徐渭艺术馆

徐渭艺术馆最近成为绍兴文化新地标,充满设计感的极简建筑下,展出着他生平简介和真迹,展馆对面不远处即是青藤书屋。

徐渭乃苏轼之后的全才,然而在现代是“笔底明珠无人知”。这次徐渭五百年诞辰展无疑是一个接近艺术大家最近距离的机会,展览布局与内容精心设计,借了来自故宫、台北等博物馆等大作,如最出名的墨葡萄图、墨花图。

一楼还设立了数字展览馆,视频以数字播放形式展出着徐渭作品,还将他喻为“东方的梵高”,两者风格动态结合,视觉极为震撼。

汉服:离人醉@芥子记汉服工作室
#同城种草##绍兴旅游##绍兴看展# #repo# https://t.cn/A6VbTCA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结果她遇到了一只小怪兽,在小怪兽的介绍下,她发现原来世界上的怪兽们都会刷牙,而一直让女孩恐惧不已的牙医,竟然是英雄一般的存在[给力] 2)《出发,刷牙小火车》小
  • 感谢大家都领养代替购买的支持❤️#广州领养#【广州狗狗领养】#广州领养##广州领养狗# 黑布丁,察言观色第一名,行走的小饭桶,巨——能吃,一身黑色的毛光滑顺亮,
  • 以前遇到事情总是急于寻求那个结果以求心安 但是转变心态之后 让自己慢下来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 学会接受生活的庸常岁序 然后从90%的平淡中 试着把生活向幸福那头靠
  • 在生活中,我不是最受欢迎的,但也不是最令人讨厌的人。我哪一种人都不属于。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寻找自己的路,不必艳慕他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 #文化旅游##春节休闲去哪玩##v派狂欢# 行前篇、了解字库塔1⃣.字库塔是什么❓古时的人们认为:被读书人写过字的纸张是不能随意丢弃的,因此修建了专供焚烧这类纸
  • 原本以为过不了的都准备好下次报名的照片了[泪]好在过了呜呜呜!小小王弱弱的开学了老老王亦莫名的上班了忽然少了个跟屁虫般的小伙子坐在对面做着作业或者伴随着音乐发呆
  • 铁路12306App有一个实用功能“遗失物品招领”一定能帮上忙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铁路12306App点击我的;2、在温馨服务中找到遗失物品;3、在遗失物品登
  • (想更快长的话可以一天涂抹一次)涂抹之后按摩一会,它本身是有一股药味儿的,如果准备一把按摩梳配合这个育发液使用就更好啦#小可爱们的种草时刻#——谁能想到当代年轻
  • 更加有趣的是,这个渗透似乎无关年龄,46岁以上的男性在关注美妆KOL行业活跃占比达13.5%。择偶标准:喜欢读书,能有思想共鸣(划重点)家庭小康及以上,有自己的
  • 1.欢迎发布宁老师有关的 话题2个➕ 15字以上文案 ➕ 美图(视频)2.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纷争,超话内禁单独谈论其他艺人(合作期内视情况而定)3.发布散播虚假
  • 而在《父母爱情》中,德华也是一个比较”粗鲁”的人,她没什么文化,说起话来还总是牙尖嘴利的,但是她身上却有一种农村人的质朴,为了哥哥一家任劳任怨,哪个人能不喜欢这
  • #HM宣布将暂停在俄罗斯的所有销售#这是在找存在感吗[笑cry]你即使不暂停销售,估计也没多少人买啊[笑cry]自从那几个品牌抵制新疆棉以来,我再也没买过这几个
  • 写到现在,在未来的漫长时间里,请我家☁️多多指教啦#壁纸[超话]#唯美古风句子……1、樱花落满了衣襟,春风又在肩上停。一个新手麻麻的育儿叨叨怀孕到宝宝快10个月
  • 政企合作、文旅融合,“功勋杯”自行车赛再上台阶在“功勋杯”自行车邀请赛举办过程中,省、市体育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每年都选派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参加颁奖典礼,并
  • 只是我与社会脱轨以后我整年在家带娃没人能感觉到我平时对自己很抠门,不舍得,哪怕过年回来,孩子爸爸也不带我出去玩,自顾自的出去打牌,喝酒,在家打游戏,让我越来越崩
  • 就在这时,一只大鱼将我托起,我害怕到捂住耳朵,身体在恐惧,眼睛在享受……看到风间琉璃就让我想起源稚女呜呜呜呜(´;︵;`),虽然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面,我立马爬去看
  • ✈️2018年 美博会参展通知 5.19-5.21 上海·美博会 9.3-9.5 广州·美博会 目前已经确定下来要参展的信息哦~ 关于:皮肤管理技术培
  • 俄乌大战,一文捋清矛盾症结
  • 《V家》专柜推荐 ‼️独家私流 顶级品相下手一定要快【高端 大爱 ‼️相信我的绝对要买‼️ 女人尤物 货极少 现在用极好‼️真心美的让人非常非常心动
  • ​不管是黑子、舞出圈的rps粉、还是口嗨路人,不要因为别人的想法跟你不一样,就跑去吵架,一点帮助都没有,人如果这么容易被改变的话,早就一片祥和了。当然看到一些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