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楚南禅师杭州千顷山楚南禅师,福州张氏子。初参芙蓉,蓉见曰:“吾非汝师。汝师江外黄檗是也。”师礼辞,遂参黄檗。檗问:“子未现三界影像时如何?”师曰:“即今岂是有邪?”檗曰:“有无且置。即今如何?”师曰:“非今古。”檗曰:“吾之法眼,已在汝躬。”住后,上堂:“诸子设使解得三世佛教,如瓶注水,乃得百千三昧,不如一念修无漏道,免被人天因果系绊。”时有僧问:“无漏道如何修?”师曰:“未有阇黎时体取。”曰:“未有某甲时教谁体?”师曰:“体者亦无。”问:“如何是易?”师曰:“著衣吃饭,不用读经看教,不用行道礼拜,烧身炼顶,岂不易邪?”曰:“如何是难?”师曰:“微有念生,便具五阴三界,轮回生死皆从汝一念生。所以佛教诸菩萨云:佛所护念。”师虽应机无倦,而常寂然处定。或逾月,或浃旬。文德元年五月迁化,塔于院之西隅。大顺二年宣州孙儒寇镜塘,发塔,睹师全身俨然,爪发俱长,拜谢而去。鸟石灵观禅师福州鸟石山灵观禅师,﹝时称老观﹞。寻常扁户,人罕见之。唯一信士每至食时送供,方开。一日,雪峰伺便扣门,师开门,峰蓦胸搊住曰:“是凡是圣?”师唾曰:“这野孤精!”便推出闭却门。峰曰:“也秖要识老兄。”铲草次,问僧:“汝何处去?”曰:“西院礼拜安和尚去。”时竹上有一青蛇,师指蛇曰:“欲识西院老野孤精,秖这便是。”师问西院:“此一片地,堪著甚么物?”院曰:“好著个无相佛。”师曰:“好片地被兄放不净污了也。”引面次,僧参,师引面示之,僧便去。师至暮,问小师:“适来僧在何处?”小师曰:“当时便去也。”师曰:“是即是,祇得一橛。”﹝玄觉云:“甚么处是少一橛。”﹞问:“如何是佛?”师出舌示之。其僧礼谢。师曰:“住!住!你见甚么便礼拜?”曰:“谢和尚慈悲,出舌相示。”师曰:“老僧近日舌上生疮。”僧到敲门,行者开门,便出去。僧入礼拜,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适来出去者,是甚么人?”僧拟近前,师便推出,闭却门。曹山行脚时,问:“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师曰:“我若向你道,即别有也。”曹山举似洞山,山曰:“好个话头,祇欠进语。何不问为甚么不道?”曹却来进前语,师曰:“若言我不道,即哑却我口。若言我道,即謇却我舌。”曹山归举似洞山,山深肯之。罗汉宗彻禅师杭州罗汉院宗彻禅师,湖州吴氏子。上堂,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骨剉也。”﹝师对机多用此语,时号骨剉和尚。﹞问:“如何是南宗北宗?”师曰:“心为宗。”曰:“还看教也无?”师曰:“教是心。”问:“性地多昏,如何了悟?”师曰:“烦云风卷,太虚廓清。”曰:“如何得明去?”师曰:“一轮皎洁,万里腾光。”相国裴休居士相国裴休居士,字公美,河东闻喜人也。守新安曰,属运禅师初于岭南黄檗山舍众入大安精舍,混迹劳侣,扫洒殿堂。公入寺烧香,主事祇接。因观壁画,乃问:“是何图相?”主事对曰:“高僧真仪。”公曰:“真仪可观。高僧何在?”主事无对。公曰:“此间有禅人否?”曰:“近有一僧,投寺执役,颇似禅者。”公曰:“可请求询问得否?”于是遽寻檗至,公睹之欣然曰:“休适有一问,诸德吝辞,今请上人代酬一语。”檗曰:“请相公垂问。”公举前话,檗朗声曰:“裴休!”公应诺。檗曰:“在甚么处?”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曰:“吾师真善知识也。示人克的若是,何故汨没于此乎?”寺众愕然。自此延入府署,执弟子礼,屡辞不已。复坚请住黄檗山,荐兴祖道。有暇即躬入山顶谒,或渴闻玄论,即请入州中。公既通彻祖意,复博综教相,诸方禅学咸谓裴相不浪出黄檗之门也。至迁镇宣城,还思瞻礼,亦创精蓝,迎请居之。虽圭峰该通禅讲,为裴之所重,未若归心于黄檗而倾竭服膺者也。又撰圭峰碑云:“休与师于法为昆仲,于义为交友,于恩为善知识,于教为内外护。”斯可见矣。仍集黄檗语要,亲书序引,冠于编首,留镇山门。又亲书大藏经五百函号,迄今宝之。又圭峰禅师著禅源诠、原人论及圆觉经疏注、法界观,皆为之序。公笃志内典,深入法会。有发愿文传于世。长庆安禅师法嗣大随法真禅师益州大随法真禅师,梓州王氏子。妙龄夙悟,决志寻师,于慧义寺出家。圆具后南游,初见药山、道吾、云岩、洞山、次至岭外大沩会下,数载食不至充,卧不求暖,清苦炼行,操履不群,沩深器之,一日问曰:“阇黎在老僧此间,不曾问一转话?”师曰:“教某甲向甚么处下口?”沩曰:“何不道如何是佛?”师便作手势掩沩口。沩叹曰:“子真得共髓。”从此名传四海。尔后还蜀,寄锡天彭堋口山龙怀寺,于路旁煎茶普施三年。因往后山,见一古院号大随,群峰矗秀,涧水清泠。中有一树,围四丈余。南开一门,中空无碍,不假斤斧,自然一庵。时目为木禅庵,师乃居之十余载。影不出山,声闻于外。四方玄学,千里趋风。蜀主钦尚,遗使屡徵,师皆辞以老病,署神照大师。上堂:“此性本来清净,具足万德,但以染净二缘,而有差别。故诸圣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其体不二,故般若云: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师曰:“坏。”曰:“恁么则随他去也。”师曰:“随他去。”僧不肯。后到投子,举前话。子遂装香遥礼曰:“西川古佛出世。”谓其僧曰:“汝速回去忏悔。”僧回,大随师已殁。僧再至投子,子亦迁化。问:“如何是大人相?”师曰:“肚上不贴榜。”问:“僧甚处去?”曰:“西山住庵去。”师曰:“我向东山头唤汝,汝便来得么?”曰:“不然。”师曰:“汝住庵未得。”问:“生死到时如何?”师曰:“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曰:“谁受供养?”师曰:“合取钵盂。”庵侧有一龟,僧问:“一切众生皮裹骨,这个众生为甚骨裹皮?”师拈草履龟背上。僧无语。问:“如何是诸佛法要?”师举拂子曰:“会么?”曰:“不会。”师曰:“尘尾拂子。”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是我自己。”曰:“为甚么却是和尚自己?”师曰:“是汝自己?”问:“如何是大随一面事?”师曰:“东西南北。”问:“佛法遍在一切处,教学人向甚么处驻足?”师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问:“父子至亲,歧路各别时如何?”师曰:“为有父子。”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高五尺。”曰:“学人不会。”师曰:“鹘仑砖。”问:“和尚百年后法付何人?”师曰:“露柱火炉。”曰:“还受也无?”师曰:“火炉露柱。”行者领众参,师问:“参得底人唤东作甚么?”曰:“不可唤作东。”师咄曰:“臭驴汉!不唤作东唤作甚么?”者无语。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赤土画簸箕。”曰:“未审此理如何?”师曰:“簸箕有唇,米跳不出。”问:“僧讲甚么教法?”曰:“百法论。”师拈杖曰:“从何而起?”曰:“从缘而起。”师曰:“苦哉!苦哉!”问:“僧甚处去?”曰:“峨嵋礼普贤去。”师举拂子曰:“文殊、普贤总在这里。”僧作圆相抛向后,乃礼拜。师唤侍者取一贴茶与这僧。众僧参次,师以口作患风势,曰:“还有人医得吾口么?”众僧竞送药以至,俗士闻之,亦多送药。师并不受。七日后,师自掴口令正。乃曰:“如许多时鼓这两片皮,至今无人医得。”即端坐而逝。

《天道》丁元英五台山论道原文全篇转发
天道:五台山论道: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真乃神作,此段论道更是需要仔细理解。
作者:豆豆

《悟》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智玄大师说:“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

丁元英回答道:“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智玄大师含笑而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智玄大师问道:“施主以钱敲门,若是贫僧收下了钱呢?”
韩楚风答道:“我们就走。如果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必拜佛了。”
智玄大师说:“施主上山并非为了佛理修证,有事不妨道来,贫僧虽老学无成,念句‘阿弥陀佛’却还使得。”

丁元英把“神话”、“扶贫”的来龙去脉以及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向智玄大师简要讲了一遍,并且着重解释了主观上的“杀富济贫”和文化属性思考。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也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基于一种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

智玄大师说:“施主已胜算在手,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智玄大师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丁元英说:“无忏无愧的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我知道人会骂我,我以为佛不会骂我,是晚辈以为,并非真不会挨骂。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智玄大师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百家争鸣。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丁元英说道:“谢大师!”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韩楚风说道:“佛教主张利和同均,大师坦言等级乃天道与代价,不拘门户之见,令晚辈十分敬佩。晚辈在想,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空间?佛度心苦虽慈悲,但人毕竟还有物质的一面。”

智玄大师说:“施主不必拘礼,请讲。”

韩楚风说:“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势群体期望破格获取与强势群体期望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链接的纽带,或许更有积极意义。强势群体仅仅适用一般的竞争规则是不够的,主流文化应该对强势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强势文化体系,赋予强势群体更高的生命价值。当然,这首先是以不平等为先决条件。”

智玄大师说:“利和同均,不平等已在其中。”

韩楚风说:“主流文化,当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智玄大师说:“施主的观点与佛教的主张并不矛盾,不同的是施主认为主流文化应该给强者个人一定的道德价值空间。贫僧以为,无论功德记在哪一家的账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将是众生的福报。”

韩楚风说:“只是,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所以小心翼翼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智玄大师对丁元英宽怀一笑,说:“释、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施主这一刀下去,一个都没幸免哪,哈哈哈……”

丁元英说:“不敢,不敢。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智玄大师说:“施主尚未畅所欲言,不好。海纳百川,施主纵是沧海一滴,我佛也愿汇而融之。今日有缘一叙,自当请施主开诚布公,以利佛理修证。”

丁元英说:“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智玄大师过了许久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和了一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智玄大师走到书案近前,写道: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智玄大师说:“此‘天’非彼‘天’,非众生无明之天,亦非众生无明之命,此乃道天,因果不虚,故而改字‘方知’。修行不落恶果虽有信无证,却已无证有觉,已然是进步。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即是真经,真经即须务取。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智玄大师信手把原句的“休言”改成了“方知”,把原句的“勿”改成了“务”,把原句的“悲、喜”改成了“生、灭”,把原句的“哪个前生”改成了“皆有因缘”。九个字的改动,理虽同是,而意思、意境、意气却全然不同,即灭嗔怒、我慢,直指究竟。
韩楚风看后说:“精妙!九字之境,无证而证。”
丁元英说:“谢大师开示。”
智玄大师说道:“贫僧与施主的一阕之缘今日圆了上阕,贫僧九字不实之处还望施主修正。下阕贫僧不改了,留半阕缘待续,倘若施主在某年的某一日想改下阕了,如蒙不弃,可带着改过的下阕再来圆续半阕之缘。”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不弃,一定。”
智玄大师说:“施主身上乃三气居中啊。”
韩楚风问:“哪三气?”
智玄大师答道:“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韩楚风问道:“十分之气,还有一分呢?”
智玄大师说:“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韩楚风脱口而出一个字:“绝!”
…………
丁元英和韩楚风两人出了茗香阁,穿过一道拱形门来到一禅寺的后院。
韩楚风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
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
韩楚风说:“刚才有话没敢说,怕有吹捧之嫌,可又不吐不快,现在可以说了。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丁元英说:“不敢当,不敢当。”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自嘲道:“咱们怎么转起文来了?可别恍恍惚惚以为自己也是大师了。”
韩楚风说:“惯性,惯性,一下子收不回来了。”
韩楚风说:“这趟如果不来,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只是你我都有谤佛之嫌,也不怕下了地狱?”
丁元英说:“没有地狱,天堂焉在?总得有人在地狱呆着,咱们就算上一个,不然天堂就没着落了。”
韩楚风说:“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
丁元英说:“哪里是境界,我还没冲动到为了让舆论溅几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种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
韩楚风脱口一声:“啊?我的天!你知道这件事得折腾多少人?得惹多大动静?原来就是……就是给一个女人的礼物?”
丁元英说:“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我都没敢冒犯,不可以吗?”
韩楚风说:“可以,当然可以。只是你一向对女人敬而远之,这个弯子转得太大了。”
丁元英说:“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韩楚风感叹道:“古有千金一笑之说,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 https://t.cn/R2LjByJ

雁荡山上苦修一世,他还是躲不过因果

原创 平僧業成 華開见佛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雁荡山上,游客已开始离开,我却缓步向着山中走去。

雁荡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山中山水奇秀,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

南朝之际,自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之后,这里停住的就不再是秋雁,也不再是雁过无痕,而是留下了微妙的法音。

唐代时期,西域高僧诺讵那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妙法,世尊的法音,也将永远回荡在雁荡山中。

我沿着夕阳的余晖,走上山顶,山洞中的一线天,仿佛黑暗的世界开出的一道天窗。山洞中供奉的佛像,庄严清净,钟声也在山间响起,回荡。

我在钟声中念弥陀名号,回应着悠远的钟声,便是回应弥陀十劫的呼唤。

千百余年,在这里驻足修行的高僧们,他们一定听过更悠远庄严的晨钟暮鼓,可是有多少人能在这回声中,听到弥陀的呼唤呢?

千百余年,无数来到这里的修行人,他们仰望山间,看着那一线光明,是否在这光明中找到出离的要径呢?是否看到解脱的希望,看到名号的光芒呢?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听到了,看到了,也不再留恋雁荡山中的美景,愿意回到真正的故乡。

但我也知道,一定也有很多人,他们精进勇猛,却没有听到弥陀的呼唤,没有看到那一线光明,最终没找到回家的路,还在三界流浪, 甚至失去人身,辗转受苦。

这时,我想起了一位雁荡山中的高僧。

他曾在山中揽清风明月,观山间奇峰怪石,住在古洞石室中,三学六度,精进勇猛。

然后如今雁山依旧在,不见故人归,那青灯下的僧影,不过如云海一般,烟消云散。

那一世的修行,却因一念无明,流转三界,如雁荡山中那在苍苍蒹葭中栖息的秋雁,一年又一年,往返其中,从未停息。

雁荡山上的故事已经结束,而新的苦旅却刚开始……

02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便到了南宋年间(1089)。

一个幽深的夜晚,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里,一位女子安然入梦,梦中山水悠悠,忽有一飘然僧人,敲响家门,说:“我与贵宅有缘,想借住一宿。”

女子梦中欢喜答应,问:“师父来自何方?”

师回:“雁山灵峰。”那一世的雁荡山石,终究成为过去,而他的这一生,开始了。

这一生,他不再是山中修行的高僧,却因曾经修行之福报,成为了世人熟知的宋臣——秦桧。

这一生的他,早已忘记了曾经的苦修苦行。他高居庙堂之上,拥有生杀之权,贪世间荣华,无以自拔,过去修来的福报,也在贪瞋痴之中,渐渐漏掉,甚至被世间名利湮没,造下无数恶业。

他满怀权利欲望,妒贤忌才,在他掌权的几十年间,多少忠良,流落八方。

这时的他,早已忘记过去的修行,高僧如此,何况凡夫的我们?

总有人想着生生世世不忘修行,可是轮回路险,一个转身,便是万劫千生。

03

或许是雁荡山中,他修行精进,或许是心中善根微光闪烁,过去的影子,还会梦中浮动。

有一个寂静的景象,偶尔会在他的梦里出现,真实而又缥缈。

梦里一片安宁,没有庙堂的高危,也没有江湖的险远。梦里的他,还是在那个明亮的岩洞中,安静地打坐,洞里的五百罗汉,栩栩如生,似乎在勉励着他,要入涅槃境界。

那时的他,并不知道梦里的一切,就是他的过去,也不知要拾回过去的修行,还是在在名利之中沉浮,造业勇猛。

有一年,他途经东南第一山,自然要去感受雁荡的奇特险峻。然而当他走到雁荡灵峰,看到洞中五百罗汉石像,心神一震,原来洞里的一景一物,与梦境一样。

他置身洞中,前尘往事,恍如在前,他静静看着洞中的一切,犹如倦鸟归林,游子归家。

又忆起小时候母亲曾对他说过的梦,才明白自己出生前,有雁荡僧前来入母亲之梦,自己又梦见昔日洞中打坐之境,都在预示着——自己是雁荡僧人的后身。

前尘往事,顿然明了,便在山洞岩壁上,题一首绝句:

梦中石室尚依然,

游宦于今二十年;

欲了世缘何日了,

服膺至教但拳拳。

在宦海中游荡二十余年的秦桧,又生起了了断世缘之心,也想着服膺至教但拳拳。

只是,这样的心在名利中,犹如画水,业风轻轻一吹,便无影无踪了。

曾经雁荡山中的精进修行,纵然能得一世融化,却无法改变轮转的命运,今生的少许感悟,何能得出樊笼?

何况这一生造业勇猛,过去的福报早已漏尽,剩下的唯有满身业力,今生的荣华散尽,苦难正在前方……

04

这一生,他留不下名利的丝毫,却留下了千古的骂名。

朱熹说:“秦桧之罪所以上通于天,万死而不足以赎买。”

梁启超也说:“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

民国十年,印光大师也看到跪在岳飞墓前的秦桧铜像,秽臭不堪。

这只是世人所见所闻的,在看不见的业力之中,他又将在恶道中经历着怎样的痛苦呢?

在清朝年间,青州冯中堂家杀一猪,去毛之后,猪肚子下肉内有字,云:“秦桧七世身。”

煮熟之后,众人一尝,其肉臭恶,简直无法入口,于是全部仍给一群狗吃。有人感叹:“呜呼!桧之肉,恐犬亦不当食之矣!”

斗转星移,雁荡山上的灵峰依旧,而那个曾经在里面的修行的高僧,又在何方?

或许真如典故中一般,还在受着被宰杀之苦。

05

一代高僧,精进修行,若不解脱,终究不免生死流转。我等凡夫,造业勇猛,何处才有解脱的路,哪里才是黑暗的哪一道光?

我明白唯有这一句弥陀名号,才是三界最亮的光芒,可以摄取苦难的我们,离开苦海,回到极乐故乡。

我静静念着这一句六字名号,抬头看着雁荡山上那一线光芒,仿佛看到故乡的风光,而耳边的钟声还在回荡,慈父的呼唤,也声声在耳旁。

雁荡山的风光唯美,而我却只想随着慈父的呼唤,称名归乡!

应当发愿愿往生,

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

故乡风月有谁争? https://t.cn/R2WxQO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蜘蛛侠纵横宇宙将于8月8日上线# 《蜘蛛侠:纵横宇宙》将于8月8日上线数字平台,9月5日发4K、蓝光、DVD,包括正片删除片段等90分钟额外内容。蓝光、4K超
  • 你炫耀自己的地位,就是主动暴露了自己的地位,一旦被人攻击,受害的人,不仅是你自己,还是你所在的大集体。谁都不要以为自己有多聪明,也许一个很无知的人,都可以轻松把
  • 5、3到5天出报告(特殊情况可申请加急服务,须额外收取费用)个人亲子鉴定:用于私下了解被鉴定人的亲生关系;需要被鉴定人的鉴定样本(15ml静脉血样本、含有毛囊的
  • 开场白:(墨色的瞳孔此刻变成诡谲的殷红,看着你)五天的药吃完了,口苦明显减轻,味觉灵敏了,面条能吃出油葱的香味,水果也格外甜。流涕咳痰增加,白色或无色,嗓子还算
  • 周六☀️·午觉睡醒就出来晒太阳了(训过笼 ⏰叫不醒 也没听到)·今年夏天特别特别闷热·努力吸气都收不进去的肚子证明了在家有好好吃饭&戒不掉的零食·无酒精
  • ----星零  4、梓元,这辈子,我最感谢的就是皇爷爷那道赐婚圣旨,你是我韩烨昭告天下、世人皆知的东宫太子妃,这一世,我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星零  1
  • 借用王霜的话算是几个看法之一吧,谈几点看法:一、在亚洲球队一个个被扫地出门的时候,唯独日本还为亚洲女足保持了尊严,她们昂首打进了八强。她们找到了对付欧洲强队的办
  • 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至少能左右自己,很多时候,换个角度、换个心境,就又是柳暗花明一片清净。把烦恼踩在脚下,把明媚装在心中,凡事看淡一些,不计较,不苛求,当一切尘埃
  • 去了一个公园看夕阳[毕业帽]原本打算拍点漂亮的夕阳与人的照片 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光都被云挡住了[单身狗]我蹦蹦跳跳要准备守护我的cp的爱情 给我cp拍照时 结果底
  • 伴手礼:如果你是多肉玩家,不妨选择它们作为一份独特且别致的伴手礼,相信你的“肉友们”会特别开心新郎胸花、伴娘手腕花、新娘头饰:多肉植物大多“mini”所以也是胸
  • 躺着对准肩颈那块按,越按越上头,第一次用就按停了两次......不得不佩服现在国货想要做好的决心这小东西我也简单说一下几个新感受:1、无论你是吃劲的还是不受力的
  • ཨ་མི་རི་ཁའི་བྱིས་པའི་ཀློག་དེབ་Big Bang སུ་འཁོད་པའི་བོད་འགྱུར་གྱི་རྩོམ་ཚན་གཉིས།
  • 我似乎神志不清了,她在我眼中变成了任何人。忙完了丧事,我等了几天还是将怀孕的事情告知了男友,再去医院此时已经怀孕五十二天(末次月经算起)然后我就一直等着男方家的
  • [月亮]弘一法师说:“终有一天你会静下心来,像个局外人一样回顾自己的故事,然后笑着摇摇头,浮生不过梦一场,所以能够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内心的那份释怀和
  • 日常简短文案 原图在主页置顶❤️❤️1.“再不聚聚就成网友喽.”2.“夏天与海 我与朋友.”3.“那就再吃亿点点.”4.“勇敢的人 先享受世界.”5.“喜欢风景
  • ​日子再喧闹,灿烂的,都不曾是我能抓住的任何,到这儿好像是人生过半,内心平静如流水,那么遇见,就别再予人增添任何麻烦,日子终归是自己的,再漫长,无人知晓这三月,
  •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
  • 又是两条千转博[酷]p9又是在说他一个I人夹在E人们中间的样子,他这个唯一I的梗真的很有意思~总之就是今天的MC小昊受到了非常多的表扬,希望我们大家也一起多多夸
  • 夜昙积蓄一整年的精气只为盛放,可叹恪守礼教卑以自牧的你始终没被好好欣赏。你为甲,在艮八宫,坐临官禄地,被宫位月令同来泄耗。
  • 不好看,不二刷今天是下野紘通网(X)的三周年我算是看着欧吉桑从不怎么发推到每天一推再到宣传啥的都跟上的,虽然他发的速度永远比大家知道的要晚很多,就是大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