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赞叹品第六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

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

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

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

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尔时,世尊,告,普广菩萨,及四众等.谛听谛听.吾,当为汝略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之事。普广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

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华香、饮食、衣服、缯彩、幢旛、钱、宝物等供养。

是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

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复次,普广.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

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

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

常为王女.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

由志心故.瞻礼地藏菩萨.获福如是。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

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

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
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
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
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过是劫已.方受饿鬼。

又经千劫.复受畜生。
又经千劫.方得人身。
纵受人身.贫穷下贱.
诸根不具.多被恶业来结其心。不久之间.复堕恶道。

是故,普广.讥毁他人供养.尚获此报.何况别生恶见毁灭。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

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

或多魇寐、共鬼神游。

日月岁深.转复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

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

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

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

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

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

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

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是故,普广.若见有人读诵是经.乃至一念赞叹是经.或恭敬者。

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

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
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
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

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

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

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万遍。

如是等人.尽此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更不经三恶道苦。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

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晚读诵,此不可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

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

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能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

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

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
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

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

  佛告普广.此经有三名.

一名地藏本愿.

亦名地藏本行.

亦名地藏本誓力经。

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

  普广闻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如来赞叹品第六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

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

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

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

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尔时,世尊,告普广菩萨及四众等.谛听谛听.吾,当为汝略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之事。普广白言.唯然.世尊.愿乐(yào)欲闻。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

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华香、饮食、衣服、缯(zēng)彩、幢(chuáng)旛(fān)、钱、宝物等供养。

是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

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复次普广.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

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

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常为王女.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

由志心故.瞻礼地藏菩萨.获福如是。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yuè).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

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zhé)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

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
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
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

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过是劫已.方受饿鬼。

又经千劫.复受畜生。
又经千劫.方得人身。
纵受人身.贫穷下贱.
诸根不具.多被恶业来结其心。不久之间.复堕恶道。

是故普广.讥毁他人供养.尚获此报.何况别生恶见毁灭。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

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

或多魇(yǎn)寐、共鬼神游。

日月岁深.转复尪(wāng)瘵(zhài).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

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

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

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

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

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

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

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是故普广.若见有人读诵是经.乃至一念赞叹是经.或恭敬者。

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

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
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
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

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

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

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万遍。

如是等人.尽此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更不经三恶道苦。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

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可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

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

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
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

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

  佛告普广.此经有三名.

一名地藏本愿.亦名地藏本行.

亦名地藏本誓力经。

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

  普广闻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所谓小乘、
大乘、
唯识家、
中观家说了千言万语,

说过来,
说过去,

横说、
竖说,

总之说的就是这个
‘ 缘起论 ’。

譬如什么叫无明,
先是简单的说,
无明就是认为事事物物都有个实在的东西,

然后就进行分析,
从这方面来说,
认为有个实在的东西就是人我;

从另一方面说,
认为有个实在的东西就是法我。

又人我就是烦恼障,
法我就是所知障,

然后将这两个东西拿缘起的道理一看,
没有自性 ──
‘ 空 ’。

只要这两个东西一空,
就可以断惑证真到最后成就佛果。

可是佛圆寂后,
各家各派演为无穷无尽的说法,

若把它收拢起来从本质上一看呢,
确实非常简单。

请问除了从缘起上指出自性空,
指出心识的作用而外,

究竟还有什么道理?

而这个道理早在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十二缘起之中就指出;

它不就是把这个道理加以扩充就是大乘中观派和唯识派。

小乘呢,
遗憾的是只把缘起的道理仅仅限于观察人生上面,

大乘呢,
它只是大踏了一步,
认为一切都是这个道理。

扩大此有彼有的相依相存所以无自性的道理,
这就是所谓的中观学派,

扩大无明爱取的业感缘起成立万法唯识,
这也就是所谓的唯识学派,

归根结底,
都是为了破除执有实体之物的错误的认识。

因为人们的认识自发性地总认为离开我们认识作用从外,

另外有个什么客观的实体存在,
这样一来就产生能所对立,

产生了人我执和法我执,
颠倒流浪于生死苦海之中。

佛就是看透了这一点而获得开悟,
由此所说的法无非针对这个实执,
彻底根绝,
以求得生命的解放。

此后大小乘的各色理论无非是把释迦牟尼佛原来的那些东西从不同的角度给以扩大和发挥。

照这样说法,
是否佛教就没有发展创新了呢?

是的,
在教言教,
既然承认了佛是觉悟最后的真理者,

应当强调,
在佛教里头,
只有发挥而已。

决没有任何超过释迦牟尼所见真理的新的发展。

涅磐寂静是最后的境界,
不能说比涅槃还有什么高的发展。

要是还有新的发展,
那就不能叫做最后,

既然是最后,
就不应该再有新的发展。

假使说释迦牟尼佛所证得的无上真理还有发展的话,
那不知道其他的人是怎么想的,
要是我就不皈依释迦牟尼佛。

反之,
如果说释迎牟尼佛的道理还有发展,
那这人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因为作为一个佛教徒。

还把自己的教主提到有发展的观念上看,
等于说释迦并没有见到绝对真理,

他还在前进中,
那实在是太可笑了。

说‘ 发挥 ’
是可以的;

因为真理的宣说是应当因人因地而采取不同方式的;

正因为承认了释迦已证得了最后的真理,

所以才称他为
‘ 释尊 ’、
‘ 两足尊 ’、
‘ 天人师 ’、
‘ 如来 ’,

所以才称他为众生的依估啊!
 

因为时间、
空间以及对机的不同,

讲法的方式,
也非固定。

对可以接受小乘法的就给讲小乘法,
对能接受大乘法的,
佛就给讲大乘法;

对可以接受显教的就给讲显教,
对能接受密教的就给讲密教。

随机而用,
对症下药,

都无非让众生随类得解,
各受其益。

所以佛法是立足于与现实生活相适应,
法无定法,
惟变是适,

但是佛法的根本道理,
那是不能随便更动的,

这一点特别是对于出家的同学要有确切的认识,
因为究竟的真理是不可变的。

就以
‘ 三法印 ’来说吧,
‘ 诸行无常 ’,
过去现在将来无不如此。

这种道理谁能把它推翻?

‘ 诸法无我 ’
谓一切法都是依藉种种的因素和条件所构成的,

过去、
现在、
未来的一切法绝无例外,

这个道理能变吗?

正因为它是始终不变的究竟道理,
才叫它做
‘ 法印 ’。

既然我们从上面两个法印看出真理的不变性,
而涅槃寂静正是这两种法印的显现。

它虽然不是普通的境界,
也不是因为我们可以想像得到的,

但是不能说这种境界没有,
这是释迦牟尼佛已为我们做了担保的。

可见三法印都是如此不易驳倒,
更何况谈到宇宙的最后真理,

还要想有什么新的发展,
这是不通的,
除非承认佛所见到的未必是最后的真理,

否则,
佛既见到最后的真理了,
就不能说还是在发展中了。

要想学禅宗,
也是非肯定这一点不可的。
 

让我再重覆一下,
就是以后的佛教各派无论是小乘,
还是大乘,

乃至中观、
唯识、
天台、
华严等等,

它们尽管从形式上来说,
当然比原始佛教要扩大得多,

不过要追根究底,
都是把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本义加以发挥而已。

因为这个道理就是那么个道理,
佛自己也曾经这样说过嘛,

‘ 佛未出世,
法尔如是,
佛不出世,
法亦如是。’

如如不动,
非时空架构所能范围。

不变异尚且没有,

何得有变异呢?
 

以上说明,
佛教各教理的立宗辨义,

虽有大、小、显、密、中观、唯识、天台、华严等等的不同,

但已尽括于原始佛教教义中,
发挥则有之,

随时空形势的不同,
门庭施设,
详略轻重,
随机应变则有之。

但基本道理则古如是、
今如是、
未来如是。

又必须认识到原始佛教惟出于释迦牟尼一悟,
而此一悟,

释迦牟尼首先即宣布为
‘ 我法妙难思 ’,

那么,
他所宣布的
‘ 四谛 ’、
‘ 十二因缘 ’等等,

并不难思,
可知他的说法,
也只是以
‘ 不难思 ’而藉以说明其
‘ 妙难思 ’的东西于万一,

绝非文字语言所能尽情表达的,
表达出来的种种只是俗谛而已。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段
‘ 拈花公案 ’。

这是禅宗的人经常喜欢说的,
并且这个公案也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语言。

特别是作诗填词的人每每喜欢借来增加他们作品的美的感染力。

据说当时释迦牟尼佛在灵山集会,
当人天百万众前,
大梵天王供养金毕钵罗花请为大众说法。

释迎牟尼佛在座上默然拈花示众。

大家莫名其妙,
唯有迦叶尊者在下面破颜微笑。

于是佛就对大众说 :

‘ 吾有正法眼藏,
涅磐妙心,
实相无相,
微妙法门,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付嘱摩诃迦叶。’

此中
‘ 正法眼 ’ 是说今天所提示的是正法中的
‘ 眼 ’,

我们知道,
眼睛在人身上是非常重要的。

东晋时代有个著名的画家顾恺之,
他善于画像,
据说他画人每每不画眼睛,

人间其故,
他说因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全表现于眼睛上,
不能轻易点出的,

还有说一位画家画龙的故事,
说他画了龙没有点眼睛,

有人请点一点看,
他就举笔点了两条龙的眼睛,
结果两条龙就破壁而飞。

从这两个小故事里可见眼睛的重要性。

以此来比喻佛法,
佛法如身,
也应当有
‘ 眼 ’。

佛法的正法眼是什么呢?

我认为就是
‘ 涅磐妙心 ’。

什么叫涅磐妙心呢?

即亲证法空寂灭的心。

一般讲,
凡夫的心是证不到涅磐的。

只有此心入微 ──
成为无分别智才能证得涅磐。

老实说,
所谓涅磐就是这个妙心。

如果说以妙心证涅磐,
这个说法有把本体打作两截之嫌。

应当是从这一方面来说就是
‘ 涅槃 ’,

从那一方面来说就是
‘ 妙心 ’。


‘ 心 ’字之前加个
‘ 妙 ’字,
‘ 妙 ’即涅槃。

‘ 实相无相 ’,

什么是实相呢?

就是诸法的本来面目。

我们之所以成为颠倒众生,
就是因为没有证到诸法实相。

但是这实相非文字语言所能表达,
所以实相只能是无相之谓也,
它非指世间上庸俗的有无之无,

这个无相的意思就是说,
假使你要从世间上任何的比喻,

任何的说法,
都不能把实相问题说清楚,
故强名无相,

但是你不要把实相当成什么都没有了,
实相是有的,

只是你想要以你现在的语言思想来把它描绘出来就成为没有,

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说这个法实在是太微妙了,

故说为
‘ 微妙法门,
不立文字 ’。

‘ 教外别传 ’
就是说教外直接传授的东西,

以心传心,
传授给摩诃迦叶。

但是佛仅是把花拈了一下,
并没有说话的呀!

这究竟传授给迦叶的是什么呢?

而这里很奇怪的是,
旁人都不懂得,

只有迦叶一人懂得,
并且以破颜一笑作表示,

也同样没有说话,
所以这叫
‘ 拈花公案 ’。
 

在这个公案中讲的人就是这么讲,
讲而无讲,

受的人就是这么受,
受而无受。

中间根本不需通过任何语言文字,
只是一拈一笑,
彼此之间心心相印,
此时此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报告内容的局限性,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 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员工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
  • 今天是一起过得中秋啦,每次早晨醒来看着他的脸,都忍不住捧着亲上几口,然后和睡得迷迷糊糊的他环抱在一起。作为世界观设定宏大的番,让我看到死神的影子,但是在故事情节
  • 全市公安机关联合卫健、工信等部门正在积极开展流调工作,为坚决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切实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连公安温馨提示广大市民朋友,当您接到1834
  • 十、进一步加强外防输入措施,鼓励市民群众联系亲友,动员其近期非必要不来(返)西安;确有必要的,要在抵达前24小时向目的地社区(村)、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抵达
  • 《玉面桃花总相逢》革桑是好是坏 GiambattistaValli2022春夏系列 补水度:★★★★☆便携度:★★☆☆☆ 短发怎么穿衣搭配几个技巧让你更出彩 后
  • 请问董事长还有包括核心管理团队,十四五剩下来的这几年,甚至十四五往后更长的时间,有没有一些新的设想?希望董事长在这个场合,在266位股东面前,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 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采取上门入户访、贴心交友访、帮联结对访、宣讲解答访、排忧解难访、田间地头访等方式,围绕群众当前“愁急
  • 通报指出,请各学院进一步严肃军训工作纪律,做好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小郝学长[超话]#【#湖南大学回应教官打骂学生#:将依纪依规严肃处
  • 摩天轮亮化改造将在安全、可行的范畴内达到最优化的视觉效果,形成“平时”、“节日”及“深夜”等多种照明场景效果。“国潮夜市”16个项目陆续将推出物业集团相关负责人
  • 毕竟她也完成了泷奈的愿望本应该没有遗憾了。经历了九话的诀别我想千束其实内心希望泷奈就这样去好好继续自己的生活。
  • 海通证券带头,20家券商自营比惨营业收入、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是直观感受今年一季度券商成绩的方式,而具体到业务层面,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双双滑坡才是它们真正受伤的原
  • 周立波一听这个提议就不高兴了,他根本看不上郭德纲,直言:“一个吃大蒜的,怎么可以和一个喝咖啡的在一起呢?但是张洁不知道着了什么魔,不仅不怨周立波,还觉得周立波是
  • 恬淡随意地生活,日子,即使清简如素,也会有浅浅的快乐,让我们忙中有序,心中无怨,积极乐观,热爱生活,所以人生处处是风景。健康的活着,平淡的过着,真实的爱着,乐此
  • 哈哈,是的,我从小就是在父母谈论股票氛围中长大的,确实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学起来的。她每天过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孩子养到几岁 她当妈的这种状态,就过了几年
  •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早晨醒来,也有一天的打算,爱恨之间,我们懂得心存感恩,四季之间,我们懂得欣赏风景,不要说我们不懂,时候到了人自然会明白。有时候爱那么轻
  • 爱它一如继往!大事大非中,我们才能看到人性的光辉和软弱,禅坐、静思、回看后,我内心的小孩仍愿坚守心地里那份纯净与安然。不得不知的六点人生智慧:1、学会感恩,感恩
  • 知道了许下与大家再会的诺言的这首歌曲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我们SEVENTEEN也满怀感激之情。完全是多亏了各位CARAT们温暖的应援。
  • 【尚朝阳到深圳市东莞市对接招商项目】12月5日,市长尚朝阳赴广东省深圳市、东莞市,先后考察豪特曼智能机器有限公司、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昆明疫情# 2022年9月9日晚,安宁市在集中隔离管控人员中,检出1名与《关于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的通告》(昆应疫指通〔2022〕5
  • 今年我看的综艺里,它又是焦点,节目组怕大家打起来甚至把提起它的部分剪掉了,怎么会这样呢?今天给我的推的歌里又有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