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小康】绿色津城:绿水青山背后的“英雄联盟”】“到点位了,准备干活啦!”

  凌晨2点15分,渤海中部浓浓的夜色中,伴随着对讲机的呼叫,正倚靠着舱壁打盹休息的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海上监测人员韩龙,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距离上一个点位刚刚过去还不到两个小时,他的同事们又从各自狭小的船舱中钻了出来。

  风浪中,排水量不足500吨的监测船像一只小小的易拉罐一样不停地颠簸摇摆,大家走的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要格外小心,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操作,核实点位坐标、水样及沉积物采集、气象海况监测、现场指标测试、样品前处理固定和保存……,所有的监测流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40多分钟后,大家克服每天24小时连续作业带来的疲惫和晕船产生的不适,小心收拾、固定好仪器设备,整理核对记录,通过对讲机与驾驶舱沟通下一个点位的坐标及航线。随后,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浓烈的机油味,驶向下一个点位开始新一轮监测。

  蓝天白云的日子变多了,这群“幕后英雄”功不可没

  作为国家环境监测一级站,监测中心日常肩负着津城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和科研职能,“司职”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土壤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声环境监测及污染源监测等诸多工作,同时还为津城的环境质量考核、重污染天气应对、重大活动及重要节日期间环境质量保障提供技术支持。说它是天津生态环境的“幕后英雄”一点不为过,监测人员们每天的工作便是为这座城市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默默付出和守护。

  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对百姓而言是肉眼可见的事情。人们看到,在这河流遍布的城市,家门口的河水变清亮了,周围文明垂钓的人多了,每年蓝天白云的日子也多了。

  “我们监测中心每天都会更新发布空气质量报告,定期发布水环境报告等等这些监测数据,不过对老百姓来说,最能切身感受到的就是这些跟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空气好不好呀,水质好不好,大家每天都能感觉到。”大气环境监测研究室高级工程师肖致美说,经过一系列的日常工作努力,“十三五”期间天津的空气质量一直在提升,“改善是非常明显的,2020年(数据截至2020年11月29日),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8,达标天数是222天,PM2.5浓度均值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31.4%的。”

  肖致美说,除了日常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监测中心还在不断完善环境空气综合观测实验室建设。“我们会开展颗粒物化学组分、挥发性有机物、激光雷达以及气象因素的监测,这些监测是干什么用呢?简单说就是污染物的追踪溯源,搞清楚究竟污染是怎么来的。与此同时,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和保护咱老百姓的健康,监测中心还联合科研院所,搭建完成天津市多模式预测预报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未来72小时精细化预报及未来7天污染潜势预报。”

  原来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这样的

  如果说监测工作是实现绿水青山的背后支撑,那么监测工作的采样环节便是这“背后”的第一步,也是最辛苦的环节。

  “我们水环境方面采样的前期准备要从各类器材准备说起。比方说,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监测任务准备出足量的容器,采集不同样本也需要不同材质、不同容量,比如有的需要玻璃瓶,有的可能就用聚乙烯瓶子等等,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还有很多需要在现场测试的内容比如水温之类,相关的设备也要提前维护校准,再带到现场。”

  水环境监测研究室高级工程师梅鹏蔚说,监测工作从这第一步开始便是一项非常严谨科学的“精细活儿”,外出采样时不仅要提前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好时间、路线,按照坐标到准确的定点,并且在采样之后还要用避光、冷藏、添加固定剂等等规范方式保证样品不变质,每个环节的精准,才能确保最终的监测结果精准,为津城的生态环境治理服务。

  说采样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最辛苦的一个环节丝毫不为过,因为工作往往是从清晨开始。采样的工作人员们经常早上六点多钟天不亮便要出发。“一来因为有很多采样的地方比较远,而且一天可能不仅仅去一个定点儿,二来样品都是有时效性的,必须尽早采集回来交给中心实验室做相关分析测试。到了冬天,工作人员还要上到结冰的水面上,‘凿冰取水’。”梅鹏蔚解释说。

  不仅是水质监测部门,大气监测、土壤和生态监测等部门的采样工作人员也常常要深入到津城的各个角落,有时是高塔,有时是工地,有时又是山林、田野。

  给津城的土壤和生态做“普查”

  提到户外山林间、田野里的工作,便不得不介绍土壤与生态环境监测研究室的工作日常,目前这个部门土壤团队和生态监测团队分别负责着不同的监测工作。

  “十三五期间,2017年初启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叫做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你可以理解成就跟人口普查意思差不多,我们这个是‘土壤普查’。”负责土壤环境监测的工程师赵吉睿说,这“土壤普查”按照用地类型不同,分为农业用地和企业用地,截止到目前天津的农业用地都已“查”完,企业用地也在收尾,经过各方的评估显示目前津城土壤质量总体较好,“这个普查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只有了解津城土壤的状况,才能知道如何去管理。大家可能日常关注的最多的是空气质量和水质,但实际上土壤和咱老百姓的生活也是紧密相关的。除此之外,日常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也都全面推开了,目前共有286个监测点,覆盖到市内六区之外的津城所有区域。”

  推进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同时,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也是至关重要。

  负责生态环境监测的工程师岳昂介绍,监测中心利用遥感监测结合地面调查的方式对天津的生态状况和典型区域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科学监测和综合评估。“比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野外划定一个需要生态监测的区域,我们叫它‘样方’,技术人员在‘样方’内进行植被物种识别,监测生态群落的情况,现场记录下来再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分析比对。简单说呢,如果该区域物种比较丰富,就说明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是比较好的,可以反映到生态环境状况。目前我们已经跑了十几个不同的区域上千个‘样方’,有湿地、有自然保护区,不仅监测植物,也要观测动物。”岳昂说,这项工作也将持续常年进行。

  让大家感受生态文明背后“故事”的科普基地

  监测中心工作人员采集的样品最终都会“汇合”到中心实验室进行分析,除了为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之外,中心实验室还担负着科研任务,并且从2017年开始开放为科普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周二上午9点到12点接受预约科普参观。

  在实验室的工作区有两处被设为科普基地——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科普实验室和室内空气污染科普实验室,主要是为来参观的百姓讲解雾霾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以及室内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公众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讲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如果是面对小学生,我们可能首先给他们来点视觉上的冲击,比如pH试纸的使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让孩子们有个直观感受。如果是面对大学生,他们可能更关注的是高精端的监测技术,我们就着重介绍这方面;如果是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我们更多地是宣传讲解科学决策产生的过程。”中心实验室工程师赵莉说,科普基地的设立初衷便是真正能够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家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我们希望通过科普,让大家了解到我们是如何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数据的,还有我们是如何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因为日常我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全面、客观、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依据,离开监测数据,环境管理就无从谈起。”

  在津城日渐良好的生态环境背后,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画卷背后,便是这样一批又一批投身生态环保工作之中的“幕后英雄”。在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他们,便是如此365天如一日地为绿水青山“战斗”着。https://t.cn/A6GDzYkY

【今年汛期,刘大娘的雨靴咋没派上用场?“九河下梢”上千名河长治河记】作为一名河长,高庆九这样描述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那天,一家电视媒体来采访我们的河道卫生治理情况,可镜头一转,竟然有一片垃圾出现在画面中!”高庆九再复述时,还能感受到她当时的面红耳赤。于是,这名“河官”痛下决心,开始下硬功夫钻研河长这门技术活。

如今,晒得黝黑的她可以循着河道一路说个不停,哪里需重点监管,哪里又水质良好,心里的账本越来越清晰。

在“九河下梢”的天津,上千名像高庆九这样的河(湖)长,扛起了守护一汪碧水的责任,让初心顺河流汇聚。

河长是个技术活

今年汛期,刘大娘的雨靴再没派上用场。

“不只是我家,住我们这个社区的,家家户户几乎都备着几双雨靴。”家住天津市宁月花园社区的刘大娘解释,这些年小区门口总是积水,碰到下雨天积水很快没过脚脖子,没有雨靴根本出不去。而今年家门口干净整洁的路面,让雨靴无用武之地。

宁月花园社区位于河东区二号桥街道,临近月牙河。这个有将近20年历史的社区,居住着1500多户居民。积水的问题,困扰了居民10多年。可受制于财力等多种因素,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积水太过严重时,只能靠临时抽排来缓解,根治无门。

问题的彻底解决,得从“河湖长制”在二号桥街道落地生根说起。街道河长高庆九在这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2018年,二号桥街道办主任高庆九成为辖区内街道级河长,管起了河湖水面。月牙河作为辖区内重要的水面,是她日常巡河的重点对象。

“刚开始巡河的时候,只会看表面。水质好不好,河道脏不脏,违章建筑有没有,面子能看清,里子可不明!”

没过多久,她就发现,巡河是个技术活儿。耐火路附近的月牙河河段,河面清洁,没有垃圾,但水质抽样监测数据总是异常,还有异味。“水里的问题有时并没有那么直观,都说水质好不好,根子在岸上。”

高庆九下决心,追根溯源挖源头。经过仔细查看河道周边情况和规划设计图纸,她和同事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宁月花园社区。

“由于历史原因,宁月花园建成入住之初,小区排污管道没有加入市排水管网。”高庆九说,此前,开发商为解决排水问题,曾在小区内建了一个蓄污水池,每天定时用水泵把蓄水池的污水抽到外面。后来蓄水池运转停止,小区污水无法排出,污水外溢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群众居住环境,还顺着雨水管道流到了临近的月牙河,严重污染了水质。

“过去‘九龙治水’,各管一摊。”河东区河湖长制办公室主任夏敬雄说,宁月花园社区的积水问题涉及水务、住建、排水等多个部门,都在管却都管不好。

找到问题的高庆九和区河长办相关领导意识到,这不仅是个环境问题,更是关系到宁月花园1500多户居民的民生问题。

“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根治!”2019年,河东区委、区政府按照“天津市关于20项重点民心工程工作部署计划”,提出月牙河(河东段)水生态环境修复及流域综合治理方案,重点加快月牙河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宁月花园社区的历史难题迎来了解决契机。

在高庆九与区河长办的积极协调下,充分利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多次联系区住建委、区河长办、区排水管理所、市海河管网公司在宁月花园居委会召开协调会,现场查看,研究施工方案。河东区住建委积极筹措资金,对小区雨污水管网进行了分流改造,并与外管网完成对接,工程新建2.8公里雨污水管道和各类排水设施。施工期间,为保护月牙河不继续受到污染,街道积极协调区排水管理所安排了工作专班,24小时对小区污水进行抽排,吸污车出动600余车次。

今年夏天,天津连续遭受几场暴雨侵袭。然而宁月花园社区的积水问题却没有再出现。排水管网通了,路也重新修好,热心的居民给河长办送来了锦旗。

看着宁月花园社区的路面,高庆九非常高兴。

沟渠背后是民心

杨伍庄村划归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管辖后,张家窝镇副镇长、镇级河长高庆锡巡河时,就发现了个大问题。

“2018年3月底,河里的冰刚一融化,一股臭气就开始在杨伍庄村周边弥漫。”高庆锡回忆,他在巡河时发现村东一条宽五六米、长达数百米的沟渠,排污口藏在杂草中淌着污水,河道两侧垃圾四散,岸上则是私搭乱建的废品回收点。周围的村民说,一到夏日,这里苍蝇满天飞,水里漂蛆虫。

这般“触目惊心”的场面,是他担任河长以来少有见到的。可对于周边村民来说,这幅景象已经持续多年,虽然向上级反映过,却无人来管。

原来,杨伍庄村属于天津市农垦集团,归农场管理。机构改革后,村级管理一度弱化,形成了诸多混乱局面。村内环境则长期无人过问,菜市场、公厕的污水直排入河,形成黑臭水体,经年累月就成了集污池。

杨伍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光彩回忆,这条沟渠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挖,此后一直没有清理过,污染问题越积越重,最后索性给河道砌了一堵围墙,一围了之。

2017年12月,杨伍庄村划归张家窝镇管辖,村域内的河道治理也一同被划入张家窝镇镇级河长的管理范畴,事情就此迎来转机。

“这件事情关乎着民心!”高庆锡和张家窝镇主要领导一同下决心,要把治理这条河当作契机,让刚刚回归张家窝镇的杨伍庄村民感受到幸福感和归属感。

说干就干。不仅要干得好,还要干得快,要赶在夏季汛期来临前,彻底把问题解决。

2018年春,高庆锡找到村两委和镇里有关部门集体商讨河道修复事项。“镇里投入资金,工作得到了村民很大的支持,几乎没有遇到阻碍。一周的时间,入河排污管道全部截断,开始启动清淤,1米多厚的淤泥被全部清理。”高庆锡回忆。

清淤结束后,原来怕污染外界河流而建的闸口被打开,外界的好水与河道恢复了联通。此外,两岸垃圾和违章建筑清理、植树绿化也一同展开。历时1个月时间,臭水沟彻底抛弃了往日的颓败,换上了新颜。

河道整治的一个月时间,高庆锡基本每天都到施工现场查看。“那一个月,心情一天比一天好。”到了当年的5月,已经陆续有村民来河边散步垂钓。

“有村民说,因为这条河,都庆幸回到了张家窝。”李光彩说。

“每周两次巡河,就当散步,穿着皮鞋,敞开呼吸。”高庆锡说,白鹭、野鸭、青蛙都回来了,记忆中小时候的河流风景又回到了眼前。

绿水流出好日子

金秋时节,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艾林村千亩稻花飘香。可两年多前,“脏”和“臭”还是艾林村的代名词。

“臭猪粪熏人!”艾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级河长方志田笑着说,早年艾林村穷,村民就在房前屋后养猪,渐渐养猪成势,猪粪臭味弥漫整个村庄。2017年、2018年最高峰时,全村有60多个养猪户,占到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

养猪让“穷艾林”挣到了钱,但却拖了村子形象的后腿。“臭味浓、苍蝇多,外边做买卖的都不愿意来我们村。”方志田补充道,村民夏天新装的纱窗,到秋天,上边就能糊上一层苍蝇。

臭的不只是空气,还有村里4个大坑塘。“养猪户都是散养,粪污一般直接通过水冲,流到沟渠和坑塘,坑底下沉淀着一层猪粪。”

村民回忆,即便是冬天,坑塘依旧臭气熏天。而夏天则是绿藻漂浮,分不清哪里是地哪里是塘。

这几个坑塘,成了村级河长方志田的心病。要不要治?怎么治?问题一个个,方法却没有。

2018年,天津市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提出了打赢垃圾、污水、旱厕、道路和村容村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个攻坚战”,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方志田的心病找到了药方。清退散养殖户、建设污水管网、开展坑塘清理……一项项的工作决策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得以一一落实。

从2018年开始,村民们陆陆续续放弃了养猪的行当,村里的第一大污染源得到了解决。

与此同时,清理坑塘、建设管网设施等工作同步推进。在天津市水务局驻村帮扶组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村里实现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长年累月污染堆积的坑塘里,100多立方米的淤泥被一车一车清走,并引入活水。坑塘一步步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在艾林村西头,10多亩的西坑现在有了一个动听的名字——艾林西湖。景如其名,碧波荡漾的湖水,倒映着岸边古朴的凉亭,湖面上三五成群的鸭子正在嬉戏,不时地有村民在湖边散步。

即便是为了环境美,退养也不能一退了之。为了解决村民再就业的问题,方志田一遍遍走访,鼓励村民流转土地,利用越来越优质的水源和环境,发展起稻蟹混养。“好水种出的水稻好吃,养起来的稻田蟹也很肥美。”方志田说,土地流转后,旱地改稻田,一亩地承包费涨了六七百元。

村民吴军告诉记者,他此前养了3年猪,每年也就挣个七八万块钱,还不稳定。拆了猪圈后,联合其他村民承包了大块稻田,发展起稻蟹混养,收入不比以前少。“我们的螃蟹都卖到了东北。”

设施农业园区也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村里早前就建有设施农业园,目前发展到了160多座大棚,占地达到600多亩,覆盖了近9成的农户。”方志田说,种植一座大棚一年纯收入能达到4万元。

村民收获的不只是绿水青山,还有金山银山。方志田保守估计,2020年,艾林村集体收入能达到约45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

河长制,河长治。有了健康守护人的河流容颜日渐舒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正在海河之畔变成现实。(完)

【河清景美人富,“九河下梢”天津上千名河长治河】作为一名河长,高庆九这样描述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那天,一家电视媒体来采访我们的河道卫生治理情况,可镜头一转,竟然有一片垃圾出现在画面中!”高庆九再复述时,还能感受到她当时的面红耳赤。于是,这名“河官”痛下决心,开始下硬功夫钻研河长这门技术活。
如今,晒得黝黑的她可以循着河道一路说个不停,哪里需重点监管,哪里又水质良好,心里的账本越来越清晰。
在“九河下梢”的天津,上千名像高庆九这样的河(湖)长,扛起了守护一汪碧水的责任,让初心顺河流汇聚。
河长是个技术活
今年汛期,刘大娘的雨靴再没派上用场。
“不只是我家,住我们这个社区的,家家户户几乎都备着几双雨靴。”家住天津市宁月花园社区的刘大娘解释,这些年小区门口总是积水,碰到下雨天积水很快没过脚脖子,没有雨靴根本出不去。而今年家门口干净整洁的路面,让雨靴无用武之地。
宁月花园社区位于河东区二号桥街道,临近月牙河。这个有将近20年历史的社区,居住着1500多户居民。积水的问题,困扰了居民10多年。可受制于财力等多种因素,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积水太过严重时,只能靠临时抽排来缓解,根治无门。
问题的彻底解决,得从“河湖长制”在二号桥街道落地生根说起。街道河长高庆九在这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2018年,二号桥街道办主任高庆九成为辖区内街道级河长,管起了河湖水面。月牙河作为辖区内重要的水面,是她日常巡河的重点对象。
“刚开始巡河的时候,只会看表面。水质好不好,河道脏不脏,违章建筑有没有,面子能看清,里子可不明!”
没过多久,她就发现,巡河是个技术活儿。耐火路附近的月牙河河段,河面清洁,没有垃圾,但水质抽样监测数据总是异常,还有异味。“水里的问题有时并没有那么直观,都说水质好不好,根子在岸上。”
高庆九下决心,追根溯源挖源头。经过仔细查看河道周边情况和规划设计图纸,她和同事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宁月花园社区。
“由于历史原因,宁月花园建成入住之初,小区排污管道没有加入市排水管网。”高庆九说,此前,开发商为解决排水问题,曾在小区内建了一个蓄污水池,每天定时用水泵把蓄水池的污水抽到外面。后来蓄水池运转停止,小区污水无法排出,污水外溢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群众居住环境,还顺着雨水管道流到了临近的月牙河,严重污染了水质。
“过去‘九龙治水’,各管一摊。”河东区河湖长制办公室主任夏敬雄说,宁月花园社区的积水问题涉及水务、住建、排水等多个部门,都在管却都管不好。
找到问题的高庆九和区河长办相关领导意识到,这不仅是个环境问题,更是关系到宁月花园1500多户居民的民生问题。
“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根治!”2019年,河东区委、区政府按照“天津市关于20项重点民心工程工作部署计划”,提出月牙河(河东段)水生态环境修复及流域综合治理方案,重点加快月牙河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宁月花园社区的历史难题迎来了解决契机。
在高庆九与区河长办的积极协调下,充分利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多次联系区住建委、区河长办、区排水管理所、市海河管网公司在宁月花园居委会召开协调会,现场查看,研究施工方案。河东区住建委积极筹措资金,对小区雨污水管网进行了分流改造,并与外管网完成对接,工程新建2.8公里雨污水管道和各类排水设施。施工期间,为保护月牙河不继续受到污染,街道积极协调区排水管理所安排了工作专班,24小时对小区污水进行抽排,吸污车出动600余车次。
今年夏天,天津连续遭受几场暴雨侵袭。然而宁月花园社区的积水问题却没有再出现。排水管网通了,路也重新修好,热心的居民给河长办送来了锦旗。
看着宁月花园社区的路面,高庆九非常高兴。
沟渠背后是民心
杨伍庄村划归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管辖后,张家窝镇副镇长、镇级河长高庆锡巡河时,就发现了个大问题。
“2018年3月底,河里的冰刚一融化,一股臭气就开始在杨伍庄村周边弥漫。”高庆锡回忆,他在巡河时发现村东一条宽五六米、长达数百米的沟渠,排污口藏在杂草中淌着污水,河道两侧垃圾四散,岸上则是私搭乱建的废品回收点。周围的村民说,一到夏日,这里苍蝇满天飞,水里漂蛆虫。
这般“触目惊心”的场面,是他担任河长以来少有见到的。可对于周边村民来说,这幅景象已经持续多年,虽然向上级反映过,却无人来管。
原来,杨伍庄村属于天津市农垦集团,归农场管理。机构改革后,村级管理一度弱化,形成了诸多混乱局面。村内环境则长期无人过问,菜市场、公厕的污水直排入河,形成黑臭水体,经年累月就成了集污池。
杨伍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光彩回忆,这条沟渠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挖,此后一直没有清理过,污染问题越积越重,最后索性给河道砌了一堵围墙,一围了之。
2017年12月,杨伍庄村划归张家窝镇管辖,村域内的河道治理也一同被划入张家窝镇镇级河长的管理范畴,事情就此迎来转机。
“这件事情关乎着民心!”高庆锡和张家窝镇主要领导一同下决心,要把治理这条河当作契机,让刚刚回归张家窝镇的杨伍庄村民感受到幸福感和归属感。
说干就干。不仅要干得好,还要干得快,要赶在夏季汛期来临前,彻底把问题解决。
2018年春,高庆锡找到村两委和镇里有关部门集体商讨河道修复事项。“镇里投入资金,工作得到了村民很大的支持,几乎没有遇到阻碍。一周的时间,入河排污管道全部截断,开始启动清淤,1米多厚的淤泥被全部清理。”高庆锡回忆。
清淤结束后,原来怕污染外界河流而建的闸口被打开,外界的好水与河道恢复了联通。此外,两岸垃圾和违章建筑清理、植树绿化也一同展开。历时1个月时间,臭水沟彻底抛弃了往日的颓败,换上了新颜。
河道整治的一个月时间,高庆锡基本每天都到施工现场查看。“那一个月,心情一天比一天好。”到了当年的5月,已经陆续有村民来河边散步垂钓。
“有村民说,因为这条河,都庆幸回到了张家窝。”李光彩说。
“每周两次巡河,就当散步,穿着皮鞋,敞开呼吸。”高庆锡说,白鹭、野鸭、青蛙都回来了,记忆中小时候的河流风景又回到了眼前。
绿水流出好日子
金秋时节,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艾林村千亩稻花飘香。可两年多前,“脏”和“臭”还是艾林村的代名词。
“臭猪粪熏人!”艾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级河长方志田笑着说,早年艾林村穷,村民就在房前屋后养猪,渐渐养猪成势,猪粪臭味弥漫整个村庄。2017年、2018年最高峰时,全村有60多个养猪户,占到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
养猪让“穷艾林”挣到了钱,但却拖了村子形象的后腿。“臭味浓、苍蝇多,外边做买卖的都不愿意来我们村。”方志田补充道,村民夏天新装的纱窗,到秋天,上边就能糊上一层苍蝇。
臭的不只是空气,还有村里4个大坑塘。“养猪户都是散养,粪污一般直接通过水冲,流到沟渠和坑塘,坑底下沉淀着一层猪粪。”
村民回忆,即便是冬天,坑塘依旧臭气熏天。而夏天则是绿藻漂浮,分不清哪里是地哪里是塘。
这几个坑塘,成了村级河长方志田的心病。要不要治?怎么治?问题一个个,方法却没有。
2018年,天津市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提出了打赢垃圾、污水、旱厕、道路和村容村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个攻坚战”,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方志田的心病找到了药方。清退散养殖户、建设污水管网、开展坑塘清理……一项项的工作决策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得以一一落实。
从2018年开始,村民们陆陆续续放弃了养猪的行当,村里的第一大污染源得到了解决。
与此同时,清理坑塘、建设管网设施等工作同步推进。在天津市水务局驻村帮扶组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村里实现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长年累月污染堆积的坑塘里,100多立方米的淤泥被一车一车清走,并引入活水。坑塘一步步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在艾林村西头,10多亩的西坑现在有了一个动听的名字——艾林西湖。景如其名,碧波荡漾的湖水,倒映着岸边古朴的凉亭,湖面上三五成群的鸭子正在嬉戏,不时地有村民在湖边散步。
即便是为了环境美,退养也不能一退了之。为了解决村民再就业的问题,方志田一遍遍走访,鼓励村民流转土地,利用越来越优质的水源和环境,发展起稻蟹混养。“好水种出的水稻好吃,养起来的稻田蟹也很肥美。”方志田说,土地流转后,旱地改稻田,一亩地承包费涨了六七百元。
村民吴军告诉记者,他此前养了3年猪,每年也就挣个七八万块钱,还不稳定。拆了猪圈后,联合其他村民承包了大块稻田,发展起稻蟹混养,收入不比以前少。“我们的螃蟹都卖到了东北。”
设施农业园区也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村里早前就建有设施农业园,目前发展到了160多座大棚,占地达到600多亩,覆盖了近9成的农户。”方志田说,种植一座大棚一年纯收入能达到4万元。
村民收获的不只是绿水青山,还有金山银山。方志田保守估计,2020年,艾林村集体收入能达到约45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
河长制,河长治。有了健康守护人的河流容颜日渐舒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正在海河之畔变成现实。
https://t.cn/A6b0p4C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启辰大V超混动前进气格栅的尺寸也比较大,整体Wie亮黑色的材质,横向和斜向的饰条相互交错,形成非常整齐的平行四边形格栅,并带有V字形的视觉效果,这与上方的LED
  • 美妆博主的爆款推荐!快来看春晚给我种草的好物,不仅有张小斐的大衣,还有女明星推荐的口红!朋友圈都刷屏了[允悲]突然想起去年自己不知情地买了两支一模一样的口红,都
  • 我给大伯倒了一杯水,然后便和他商量起了我爸的事情,在电话里说的没那么清楚,当面才能详细地谈。难过应该会持续一些些时间吧,毕竟有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去对待这段感情,
  • #和爸爸聊天时的破防瞬间##假如能和逝去亲人说句话##亲人离世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小细胞肺癌##肺癌##封神榜##树洞##父亲##晚安# 很好,明天开学了,要开
  • !!
  • #任嘉伦[超话]#5任凭碎雨乱流年嘉露逢春了如梦伦色堪载君俏颜一字一句声述着你的故事嘉倍庆幸伦缘来是你一任千面一眼万年生命中的光只是你嘉人的宝藏都是你人生的挚爱
  • 啧今天就事聪明 带了口罩闷死了下公交 这个真的好像一个相机框今天回中的初中生军训了诶哈哈哈哈哈哈哈 也有摸鱼的[偷笑]被我拍到了这边的树真的很治愈原来上课的时候
  • 因为你知道你为他付出了什么,你懂他生命的底色是克己复礼的向内自省,是同你一般的温柔纯善。我希望孟宴臣不只是经过,你也不只是经过,你的克制,你的温柔,要说给全世界
  • 好喜欢弯月oO鼎鼎香还是小时候的味道[爱你]介么香没糊掉 恨[怒骂]奶盖so cute在金城玩抽皮条 陈木泽看见我被打:姑姑 我手机没有电啦 你把手机给我用下
  • 最初它来的时候其实我很不情愿,我觉得好麻烦,又要铲屎又要天天打扫卫生,还可能被传虫和猫藓,猫毛乱飞也很烦。#爷爷去世前和朋友发的短信#在姑姑的口中得知你又进了医
  • 原本以为放假也很快,却不曾想匆匆一别便是永别……得知老头癌症转移的后一周,每天都想着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却也是恐慌不知该怎么说道,心中也总是觉得就算离开也应该还有
  • 《宋芸凰裴君衍》今日热推小说‼全章节无弹窗阅读笔趣阁(宋芸凰裴君衍) 阅读请到公-仲-呺【爱阅读屋】发送一个主角名即可! [给力]书名:《宋芸凰裴君衍》 [给力
  •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她回答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姜梨对我有那么大的敌意,我一开始明明想和她交好,但是她一点
  • #日剧美丽的他[超话]#刚看完大电影,好想发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平良一成你配享太庙竟然把我老婆拍那么美啊吧啊吧啊吧啊吧啊吧呜呜呜呜呜呜浴室斯哈斯哈好美好美好
  • 虽然拥有过的东西会失去,得到过的友谊会离开,想追求的感情还那么遥远,但是,我懂,我懂我身边的一切事与物,我会珍惜。努力去做一个温暖的人,用真心对世界微笑,用眼泪
  • 于是刚演完父女的他俩转眼成了情侣,不得不说,他们真的是敬业[偷笑][偷笑]不过后来在综艺节目中,林心如看到张铁林也一起来参加,兴奋得直接跑过去保住了他,还亲切地
  • 被你们说了好几年的越长大越蠢 越长大越不会讲话 很想问造成我这样的性格没有你们的一份力吗 永远要顾及你们 见了一方回到家另一方就对我不理不睬算什么 亲人之间也玩
  • #慕诺#被你们说了好几年的越长大越蠢 越长大越不会讲话 很想问造成我这样的性格没有你们的一份力吗 永远要顾及你们 见了一方回到家另一方就对我不理不睬算什么 亲人
  • 但是处女座自我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他们有时候会用小聪明来证明自己,但是却经常出现方法和时机不对的问题。他们总觉得身边的人比较蠢,而自己做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瞒天过海
  • 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抱一抱]最后的最后电影结束我也舍不得走好像走出这个观影厅迎接我的又是平淡的人生我的人生和热烈丝毫不沾边但是 谁来定义的“热烈”只有我自己有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