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警苑 || 董凯:红袖飘飘】

董凯,成县公安局民警,热爱生活,喜欢文艺。作品散见于《甘肃公安》《警察文艺》《陇原警视》《兰州公安》《陇南日报》《同谷》《家园》等纸媒杂志和多家公众号平台。

《 红 袖 飘 飘 》

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延伸到全国,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一次危急到我们这个民族,一夜之间,脚下踩踏的土地就成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疫情,让我们每一个人紧紧团结在一起,那一枚小小的红袖章就是最好的见证。

在繁华的都市,在寂静的山村,在笔直的大道,在蹒跚的小路,在疫情防控的检测点,在楼群院落的幽径上,在不经意的刹那,都有那一抹红深入眼帘。那一抹红,如骄阳盈月,闪耀着温暖的光。

他们不是医生,却和医生并肩同行,他们不是警察,却和警察一起维护安宁,他们不是干部,却和干部战斗在检测第一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治安户长。

当一级战备的号角吹响的时候,他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顾不上和亲人道别,就走在抗击疫情的路上。他们的脚步是那样的匆忙,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的坚毅,他们的背影是那样的高大,他们的决定是那样的有力,没有其它,只为抗击疫情而来。

每一个疫情防控的地方都有红袖章的身影。

疫情防控点有他们忙碌的身影。面对一辆辆待检的车辆,他们一辆一辆进行检查,从前到后,无微不至,不留下任何死角,面对过往的行人,他们一个一个进行测量体温,又一个一个进行登记,然后,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放行。遇到异常情况,他们及时上报,遇到不配合的人员,他们和颜悦色地解释,直到配合为止,面对蛮不讲理的,他们不卑不亢,运用法律和政策来维护正义。

夜间巡护队有他们矫健的步伐。村庄的安宁是疫情防控的基础,也是保障。他们自发组织联防队伍来维护村庄的秩序。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总会看到红袖章前行的步伐。他们迎着凛冽的寒风,借着微弱的手电光在崎岖的小路上行进。他们逆行而上,寒风穿透衣裳,他们咬紧牙关,任凭寒风刺骨,也挡不住他们前行的脚步。从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到这头,用脚步丈量着身下的距离。

居家隔离人员的走访有他们温情的话语。疫情防控时期,居家隔离人员是特殊群体,是身心都需要被关爱的对象,同时,也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工作如此复杂对他们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面对被病毒传染的可能,他们选择了前行,选择了和他们在一起。每当需要到居家隔离人员家做工作时,他们戴着唯一的防护设备――口罩,就出发了。其实,他们心里清楚,每前进一步就会多一份危险,但是,他们也深知,疫情防控没有例外,每一个人都是“战士”。他们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有的只是真心和真情。也许,真心是最好的辅导,真情是最好的良药。尽管他们的语言木呐,听起来还有点拙,但是,他们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能够让人感觉到温暖,感觉到疫情防控中的温度。隔离的是病毒,而温暖的是内心。

排摸矛盾纠纷中有他们热心的劝导。人闲是非多是一句俗语,也是一个真理,对于农村更是如此。平时,因为生活而奔波,许多琐事可能顾不上,此时,因为疫情防控,让许多人宅在家里,或者留在村庄,难免会想起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再加上疫情的干扰,难免就会生事。他们就生活在其中,谁家有矛盾,谁家有纠纷,他们是心知肚明。也许,在他们闲聊时就会发现苗头,发现迹象。他们及时上前,及时化解,无论自己多忙,都会停下自己的活去发挥“灭火”的作用。拉拉家常,讲讲道理,叙叙旧事,一触即发的“战争”在他们拉家常的过程中就会拨云见日。这样的事不胜枚举,事情平息之后,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在疫情防控的分分秒秒,他们在岗1分钟,就工作60秒,多少个日日夜夜,从白天到晚上,从晚上到白天,从未缺席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顾了大家,却忘了小家。

新春佳节,本是阖家团聚共庆佳节之时,而他们也是凡人,分身乏术啊!年老体弱的双亲需要照顾,更需要他们的陪伴,他们却把双手交给了疫情防控,就是简单的陪伴也无法满足,只有委托妻子或者丈夫完成他们应尽的责任。年幼的孩子更需要他们的呵护,需要和孩子做喜欢的游戏,而他们在孩子未醒之时,就离开了家,走向工作的地方。多少次,当孩子质问他们时,只有搪塞而过,有时候甚至愧对孩子眼神。在亲情和工作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不是因为心很,而是因为无奈,在疫情面前,只有集众人之“火”,才会灭掉害人之“妖”。

他们因为工作而忘记了照顾自己。在很多疫情防控点,方便面即是他们的午餐,也是他们的晚餐,有时候甚至顾不上吃。有时候,他们刚刚泡好方便面,抬起碗准备吃时,检测点就来人了,登记,检查,测量体温,一工作就是几分钟过去了,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做好也不容易。当干完工作,发现方便面已经冷了,而且,面也不好吃了。不吃吧!饿,吃吧,又很难吃,扔了,又非常可惜,往往让他们很纠结。这样的事,不是一次或者两次,而且时有发生。

即使这样,他们仍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肩上的责任是他们工作的唯一理由。他们戴上红袖章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们的使命就是为责任而战。他们没有薪资,没有制服,没有头衔,几乎一无所有,唯一有的就是一个普通的群众,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们出发时,大脑中只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持自己存在的村庄不被疫情侵入,不给国家添乱。也许,在工作的过程中有些方法似乎简单,似乎不近人情,似乎还有瑕疵,但是,在疫情面前,最简单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最科学的方法。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没有过多的思考,唯有执行命令,听从指挥才能救民于水火。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他们如脚下的泥土一样,永远散发着醇厚的泥香。

东风战“疫”看春来——坚决守住这座温暖的城
3月11日,沉寂了十余天的阳曲一中,又听到久违的琅琅书声。初春的气息最为迷人,春风和煦,枝头绽绿,打赢了这一轮疫情遭遇战的太原,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一场波及我市两所中学2744名师生的疫情危机,在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以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迅速化解,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警务人员、网格员、志愿者和广大群众上下一心,最终交出了一份“5例确诊病例,未发生社会面扩散”的高分答卷。
这份“高分答卷”是太原防疫一盘棋的时时在线,更考验着一座城市在应急之下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在当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形势下,守住“太原阵地”尤显来之不易。
靠前部署 绘就“防疫作战图”
这一次,决策更加给力。
此前,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太原市顶住了周边省市一波波逼近的疫情,我市已有近700天本土确诊病例“零报告”。这背后不仅仅是党委、政府科学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也是无数基层工作人员不辞劳苦、默默无闻的付出。
“忻州市忻府区报告1名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为内蒙古入晋人员,曾在我市停留。”2月22日晚,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被一个疫情通报电话打破。2月23日,我市在主动检测中,发现这一确诊病例曾在市六十六中高中部停留10分钟,随后离校。2月24日凌晨,市委接到紧急报告“市六十六中一名学生复检阳性”。
面对疫情,防疫集结号即时吹响。
市委立即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韦韬第一时间赶赴市疾控中心指挥调度,紧急部署,果断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封控管理、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点准备等作出具体安排。2月24日当天,韦韬在市“两会”上又主持召开了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决定成立工作专班,亲自担任总指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伟担任副总指挥,市委常委、副市长分别担任综合协调、流调溯源、隔离酒店、封控管理、核酸检测、人员转运、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工作专班的负责人,明确职能、压紧责任,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风险。2月25日下午6时,市“两会”刚刚闭幕,韦韬、张新伟直奔重点封控场所逐一检查,核实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一张科学详尽的“作战图”迅速制定出台。
随后几天,根据疫情变化,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市疫情防控办适时调整防控措施,及时向学生家长公布专用咨询电话,安排专人接听,做好解释、安抚工作;保障红、黄码及绿码有星号人员就医需求,为封(管)控区域内人员开辟畅通的就医渠道;坚持精准管控,动态调整“封、管、防”三区范围,在严防疫情传播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更为贴心的是,考虑到健康码异常人群无法入住酒店的问题,我市还开放定点酒店作为健康驿站……
一条条战“疫”措施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每一步,都想在前面,更走在前面。
星夜转运 勇敢者的奔跑
这一次,昼夜守护依然。
“把孩子们平安送到父母手上,我们的任务算告一段落。”3月11日上午,南寨派出所所长彭磊协同街道工作人员与市六十六中办理交接手续。从2月23日,学校封控初始,他们协助1144名在校师生安全转运至指定隔离酒店,随后又24小时不间断坚守封控区域,协同卫健部门完成校园消杀……至此,对市六十六中周边15天的封控任务圆满完成。
2月24日0时,两所学校师生隔离转运正式启动。太原公交集团公司接到转运任务后,迅速组成转运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赶往转运学校集结。在转运开始前,公安部门已经周密部署,确定转运路线,联系隔离酒店,跟车转运,确保师生及接触人员安全。
深夜,透过车窗,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带着几许担忧,让人心疼。“同学们不要慌张,服从指挥排好队,一会儿到了酒店,大家就可以休息了……”这一夜,48辆转运车用了14个小时,将市六十六中师生安全送至隔离酒店。
“疫情中最勇敢的奔跑,不是朝着家的方向,不是走向安全的后方,而是去往最危险的战场。”2月25日晚9时许,阳曲县公安局巡警大队院里警灯闪烁。简单动员后,阳曲县公安局副局长王绍国下达登车命令。301名民警互相检查防护装备后,迅速前往封控区阳曲一中,转运全体师生。
厚重的防护服,粗重的呼吸声,寒夜里呼出的哈气在护目镜上瞬间凝结,化作一道道水珠。经过整整一夜的忙碌,当阳曲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将师生们安全转运至指定隔离酒店时,已天光大亮。
转运任务结束,2月25日清晨,尖草坪分局300名民警又在迎新街区域集结。南寨、迎新街派出所负责内围人员管理和车辆管控,分局机关各科室警力全部下沉一线,守牢外围防线。2月26日,初春的尖草坪区格外冷清。民警郑荣昶发现有位老人在社区门口徘徊,原来老人受伤了,想买点消炎药。郑荣昶穿好防护服,将买好的药送到老人手中,“大爷,我既是警察,也是您的孩子。”
隔离不隔爱,封控不封情,公安民警以细致入微的管理与服务,守护着辖区群众的安全与健康。
白衣执甲 为了孩子的笑容
这一次,医务人员依旧艰辛。
为彻底排查潜在人群感染者,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尖草坪区要在2月26日、27日完成两次全员核酸检测,这需要大量医护人员支援。
2月26日凌晨,夜色还未消散,我市31所医院的1461名医护人员已集结完毕,携带物资奔赴尖草坪区指定社区开展核酸采样。他们中有人刚下夜班,来不及休息;有人深夜接到通知,立刻赶到医院。他们穿上防护服就是战士,不吃不喝站立在寒风中几个小时,更有甚者十几个小时,都在进行核酸采样。
与病毒赛跑,不分男女,不分白昼黑夜。一个又一个白衣英雄,再次为太原人民筑起了安全防线。

基层力量 你永远可以相信
这一次,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和志愿者仍是基层防疫主力。
一个电话、一个指令,他们就走出家门,逆行向前。组织采样、送菜上门、买药送医……这些琐碎又重要的工作,保障了居民生活,稳定了人心。
这段时间,兴安社区网格员李瑞瑞和她的“小电驴”成为居民眼里一道最美的“风景线”。早上不到8时,李瑞瑞披起“战甲”,化身“大白”,骑上“小电驴”赶到卡口,接上医护人员,再返回小区,为兴安苑东区居家隔离的13户33名居民上门采样。此次疫情以来,市六十六中周边被划为管控区,尤其是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兴安苑东区,是兴安社区最大的小区,人口多,独居老人多,疫情相关人员多,疫情防控风险大、任务重。
此前,已经5次上门采样,李瑞瑞和采样人员已摸索出了经验,为节省时间,两个“大白”挤在电动车上赶路。“大娘,您今天感觉怎么样,血压平稳吗?”采样期间,李瑞瑞得知大娘的降压药快吃完了,她记下药名,临走时顺手拎走门口的垃圾袋,马不停蹄赶往下一户。直至上午11时,13户入户采样全部完成。
脱下“天使白”,再穿上“志愿红”,李瑞瑞又化身为“救火队员”。居民李先生因病需要到医院,可健康码是黄码,不能出门。李瑞瑞赶紧联系包联医师,帮他申请就医。每天与隔离人员见面,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生活需求,为居民代购、代办是每天的必修课。李瑞瑞说:“多跑几趟没关系,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关心他们,送去温暖和希望。”
网格员的付出,居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新城小区的网格员总能收到居民送来的爱心奶茶和午餐;看到凤凰小区网格员站得太久,脚肿到无法穿鞋,有人悄悄送来好几双大码新鞋……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许许多多“抗疫者”用真情大爱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此次,全市统筹调度660个基层党组织、1.7万余名党员干部,与各条战线深度融合、协调联动,扎实做好隔离群众、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生活保障。
科技赋能 筑起“智慧防线”
“先生,不好意思,您的健康码是黄码,不能进入机场。”2月26日,正准备登机的市民王先生被工作人员拦下,着急出差的他顿时急了。经过核实,王先生曾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做过核酸检测,与忻州市的确诊病例存在时空交集,需要居家隔离,健康监测。疫情期间,像王先生这样健康码突然变黄的情况不在少数,一时间,“保住绿码”成了大家最重要的事。
“事前预警”“事后追踪”……为降低疫情影响,充分发挥大数据应用的关键作用,太原市成立了由卫生健康、工信、便民服务热线等部门组成的赋码工作专班,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健康码赋码管理,截至2月26日下午5时,我市确定的首个防范区尖草坪区已有近49万人健康码被赋黄码。一旦被赋黄码,不仅自己要健康监测,不能进入公共场所,共同居住的家人、孩子也受影响。此后,10086人工客服、12345热线等都接到大量市民反馈。
其实,如此大范围赋码,看似带来不便的背后,是我市对群众生命安全的责任和担当。
健康码管理并非“一刀切”。在靠前一档,最大程度把疫情管控到可控范围后,我市进一步完善健康码动态管理,制定《太原市健康码管控实施细则(试行)》,全流程优化数据收集、精准赋码、即时解码、申诉处置等各个环节。在全市范围严格执行红、黄码限制出行制度,全覆盖式查验“两码”,有效发挥预警作用。3月2日,太原市疫情防控办还组织专家编写了12类健康码知识问答,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经核实对于确实未在相关管控区域停留,或与相关病例无时空交集的居民,及时调整为绿码。
健康码动态调整,让10086人工客服平台来电量激增。为了能尽快回复每个咨询,10086人工客服启动应急预案,800余名客服全员上岗,后勤、行政工作人员也补充进来。从2月24日至3月10日,太原移动分批次提供了28人的感染和密切接触者大数据名单,及上万人的时空伴随者名单,为疫情风险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这一次,防控细节依然处处暖心。
“你好,这里是12345热线”“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接线员的声音此起彼伏。2月24日起,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热得“发烫”,每天近2万通咨询电话,涨幅达72%,热线平台调集全体工作人员支援话务一线。
成珺是大数据部智能化应用组组长,她的主要工作是同步更新热线平台的“知识库”,方便接线员及时查阅回复市民的疑问。我市实施赋码管理后,涉及黄码的咨询“打爆”了热线。他们立刻成立“疫情信息核查专班”,持续更新最新政策。
刘婷是转办回访部主管,住在尖草坪区新兰路,健康码也“黄”了,只得居家隔离。得知热线被“打爆”,她也没闲着,开动脑筋,写方案、发布防疫小视频,为忙碌在一线的同事分担压力。他们制作发布的《健康码五问》等小视频,第一时间解答群众疑问。
2月24日至3月10日,12345热线累计接听市民来电26万通,涉及疫情防控的就有18万通。“太原12345”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累计浏览量达32万,公众号“微查询”版块提供自助查询服务7万人次。
“黄码不用怕,在太原有住处。”长沙的李先生来太原出差,想不到赶上了疫情,健康码出现异常。原本他很担心没办法住酒店,可没想到太原市专门为健康码异常人群指定酒店作为健康驿站。李先生入住希尔顿欢朋酒店健康驿站后,一日三餐不重样,并且送餐上门,每天两次专人收集体温数据。据初步统计,健康驿站已有243人入住。“酒店很舒服,让人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暖。”
更令人欣慰的是,为有效应对疫情,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持续通过报纸、视频、图解以及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广泛宣传我市防疫的最新举措和实时进展,回应群众关切。
没有社会面扩散,没有中高风险地区,没有层层加码,在这一场与病毒较量的接力赛中,太原跑赢了!
太原高度,给人信心。太原速度,令人振奋。太原精度,让人放心。太原力度,使人安心。太原温度,让人暖心。
短评  
从严从紧再出发
当所有人同时信任一座城,必是因为这座城一直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
面对“卷土重来”的疫情,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群众守住了来之不易的安宁。
这份安宁,也来自全体市民的信任、支持与配合,更是太原抗疫的最大底气与力量源泉。
当前,国内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等特点,我市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的压力仍然较大,此刻依然有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以及网格员等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前行。疫情防控工作没有“局外人”,疫情防控责任没有“隔离区”,每个人都是城市防疫的第一道防线,每个人都是筑牢疫情防控网的重要一环。
春天来了,春天昭示希望,春天预示未来。让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凝心聚力,接续奋进,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以更加精准细致的工作,以更加严格有效的举措,把基层基础做扎实,把应急准备做充分,时刻绷紧一根弦,从严从紧再出发,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太原阵地”。
来源:太原日报

[照相机]博物館展覽要想「賣座」,自然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更貼近於大眾的預期;但如若想要「賣好」,似乎也不能全然被大眾帶著走。如何在大眾的期待當中游走,如何在完成對「爆款」的追求的同時不失自己的內容追求,這是大多數博物館展覽都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提起「古埃及」,我們總是圍繞著「金字塔」、「木乃伊」、「黃金面具」等關鍵詞來展開一系列遐想,偶爾還帶著一絲科幻色彩。在原有印象中,大眾似乎帶著一層粉色濾鏡看待那段歷史,留下最深的感觸也多半是「神秘莫測的傑作」。

中華世紀壇舉辦的「遇見古埃及 黃金木乃伊」展覽,主辦方充分抓住大眾對於「古埃及」的既定幻想,以「黃金」以及「木乃伊」作為標題,彷彿帝王谷法老們進京。實際上,這次展覽所展示的歷史並非埃及鼎盛時期,而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托勒密(公元前300年-公元300年),一個已經經歷了希臘羅馬化雜糅的埃及文明。展品多為貴族或平民使用物——以哈瓦拉地區的木乃伊為線索,通過展示法尤姆肖像、彩繪木乃伊面具、神像雕塑石碑、貴族陶罐和首飾以及玻璃器皿和莎草紙文件,不僅再現古埃及末代王朝的掠影,亦是以不同風貌打破了人們想像「埃及」時常以金粉塗飾、佐以神秘的慣性。

考慮到大多數觀眾對埃及的歷史文化並不熟悉,在展覽的單元劃分上,策展方選擇打破傳統故事線式的敘述結構,從多元文化生活、來世思想、成為神、身份藝術、遇見眾神、遺體保護、現代發現七個單元展出107件現藏於曼切斯特博物館的古埃及文物。上述107件文物均為1880-1910年英國統治埃及期間的發掘成果,其中包含6具首次在國內展出的黃金木乃伊。

結合實際觀展體驗,我認為原有敘述結構中的七個單元可以進一步歸納為多元文化生活、生死與信仰、身份藝術、遺體與保護四個部分。

展覽第一部分為「多元文化生活」,提綱挈領地介紹埃及與希臘羅馬的淵源。展品涉及政治、經濟、宗教信仰、墓葬禮儀等方面,大到神像、神龕、香爐、帶有希臘文、埃及神像的石碑,小到貴婦們用的刺蝟、狒狒香水瓶等生活器皿,以及與周邊各國往來的貿易文書。希臘化時期的展品雖然沒有純粹的「埃及血統」,但整體風格和主題調性依然遵循傳統,在細節上增加部分外來元素,如長著歐洲面孔的埃及女神伊西絲、埃及版阿佛洛狄忒——哈托爾、身著托勒密戰袍的貝斯以及由埃及神奧西里斯與希臘眾神融合而成的王朝新寵塞拉皮斯等。

雖然展覽在開篇已經打破多個幻想,但也不盡全然脫離一個觀眾過往印象中的埃及。第二部分「生死與信仰」展出的黃金木乃伊仍舊符合了部分展覽標題帶來的期待。在希臘化時期,埃及人積極的生死觀也影響著希臘羅馬人。展品以「黃金木乃伊」為重頭戲,延伸出木乃伊面具、棺蓋版、裹屍布等一系列隨葬品,闡述「來世信仰」、「永生保護」、「成為神」的生死觀三部曲。這個時期的木乃伊,「黃金」已經不是「法老特供」原料,而滲透至貴族階層。除了繼承原有的墓葬禮儀,木乃伊在美術形式和製作工藝上化繁為簡,用亞麻和石膏製成面板塗上金漆,細節上隨處可見希臘化元素,也成為這是一時期墓葬藝術的典型。「黃金木乃伊」作為金字招牌確實讓人眼前一亮,算是打破了觀眾將「黃金面具=圖坦卡蒙」的慣性思維,拓寬了大眾對木乃伊的認知邊界。

第三部分「身份藝術」中的「法尤姆肖像」旨在呈現徹底希臘化的木乃伊。作為公元1-4世紀時期的墓葬潮流,它的熱度和影響力與黃金木乃伊不相上下。「逼真寫實」是該部分的關鍵詞,在展出13幅法尤姆肖像和兩具帶有肖像的木乃伊中,乍一看,一張逼真的人臉的木乃伊確實吸引人,甚至有些跳戲,彷彿將一個歐洲人裝進木乃伊。正如策展人坎貝爾·普萊斯博士所言:「他們看起來如此現代並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而傳統的埃及木乃伊面具卻不能。」 他們神態各異表情豐富,既承載了傳統木乃伊的功能,又滿足了雇主「個性化」需求,尤其是瞳孔深處傳遞的情感,比黃金木乃伊擁有更多的思考空間,究竟是對永生的渴望還是對死亡的恐懼?展覽還通過CT斷層掃描圖揭開其背後真容,早在3000年前他們已深諳「一鍵美顏」之道。如果說上一部分尚未動搖觀眾的刻板印象,該部分的法尤姆肖像便徹底顛覆了觀眾對木乃伊的固有認知。同時,展覽在進入最後一部分的過道中設計了互動打卡區域,觀眾可以免費租賃主題道具拍照留念,這樣的互動設置讓大眾感官體驗都停留在主題氛圍中便於更好地觀展。

展覽第四部分「遺體與保護」依舊以「木乃伊」為視角,通過分體展示棺材、棺蓋、面罩以及隨葬品,介紹了木乃伊的製作工藝、舉行的儀式與適用人群,以及木乃伊的發現過程、保護措施與研究成果。

總體來說,「遇見古埃及 黃金木乃伊」展覽的主辦方在營銷宣傳上做足了功夫,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從經濟效益來看的確是一場非常成功的商業展覽。

從內容上看,這次展覽選擇打破傳統展覽的線性思路,選擇一種自由開放式邏輯思路詮釋主題,將解讀的權利更多交給觀眾,這樣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此一來在內容的延展度上便更應該做足功夫,做到形散神聚。但本次展覽看下來,還是流於碎片化的介紹,更像一個沒有主題情節混亂的故事。其次,文本介紹不夠簡單明確,可讀性不強。尤其對於初次接觸」埃及文明「的人來說顯得並不友好。

展覽從第一部分開始便顯得有些「雜亂」,展品看似面面俱到,但是堆砌不等於多元,缺少一條清晰主線讓人很難進入狀態游離在外。即便是本次展覽呼聲最高的黃金木乃伊與法尤姆肖像,也依然讓人覺得「驚奇有餘,細緻不足」!前者將筆墨著重放在「獵奇」和「吸睛」,而相關內容的延展和挖掘還做得不夠深入。後者僅展示「逼真與寫實」似乎略有單薄,若能再豐富下法尤姆肖像的形成與變遷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包括與黃金木乃伊對比展示,這樣既能增加了展覽厚度又能拓寬大眾的想象邊界。展覽的結尾應該是點題封筆讓人回味無窮,但現有的內容卻像一篇沒有寫完的文章,草草收尾。在內容上,只見遺體展示與工藝介紹,而在挖掘與保護可凸出」本次展品的重要性「,卻寥寥數筆帶過;在展品挑選上,展品之間的銜接度弱,與主題關聯性不大,本該在前面章節出現的展品卻出現在這裡,略顯得突兀,比如公元1世紀的珠寶首飾,與黃金木乃伊配套或許更有連貫性,可以幫助大眾對木乃伊身份的解讀。

展覽,尤其是文物展,更像是一場記憶的再現,它承載人類的記憶與情感,將那些我們未接觸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下重現。倘若去除對古埃及的幻想濾鏡,會發現它的歷史文化仍舊極其豐富又複雜,可能也因為如此,展覽想盡可能展示該文明的全貌,因此在展品的挑選上較繁雜,沒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這樣的安排對於古埃及專家而言可能是場盛宴,但對一般觀者卻是挑戰。或許木乃伊在當代仍是萬靈丹——展覽若與木乃伊有關總是受益無窮,但我們不能止步於此,否則就如一場「網紅展」,停留在與木乃伊或 「埃及主題」合影留念,單單滿足獵奇心理。其實在「木乃伊」的號召下,如果能順利讓觀者瞭解到埃及除了盛極一時的文明以及神秘莫測的傑作以外的面貌,讓觀者能在幻象與真實之間自由探索、打破自我,或許才能真正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魅力所在。[照相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细分这是二种狗,澳洲苏格兰英格兰跑赛道的都是格力,而其他欧洲进过来的都是灵缇,国内最早引进的也都是灵缇,格力是这些年的事并迅速取代灵缇,最主要的区别是灵缇是
  • これはずっとぉ改めて、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お知らせ‐本日6/1(水)に私たちの1st EP「Brand New World! / DISCO TIME」が発売さ
  •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但是我还是喜欢那种每次都有所变化的生活[赢牛奶]面对未知的兴奋和期待才是最期望的因此[彩虹屁]这周末玩具车和玩具飞机必须安排上,工作更要开开心心快快速速。至于说
  • 一个有关马高×天坤和top医生的小脑洞macao:我有一位很亲近的哥哥,我很享受他的照顾,只是这样普通的屁农间的温情在可恶的大堂兄天坤的介入下演变成为了胜负欲。
  • 当像高广这样一个曾经走南闯北的人在身体和精神上都陷入困境时,先有帮扶干部的温情唤醒他“干点什么”的勇气,再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让他感受到奋斗者的荣光,让他有了
  • 后来跟团旅行的酒店没法选择,珠峰那晚我们住在帐篷里,我自己多加了80升级了小包间,有电热毯,没脱任何外套裹着衣服吸着氧气睡了一夜。对了在西藏记得不要吃得太饱,不
  • 在游戏互动中,大家慢慢消除初次相识的陌生感,拉近了距离,嘉宾们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解、加深印象,进而去寻找和走近自己的心仪对象,现场氛围轻松浪漫,受到大家的一致好
  • ​​​#刑警成亮日记[超话]##阿头帮助寻人##家寻宝贝# 寻找2004年生2007年失踪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桃林镇北芹村 吴可豪(男)一个发旋,头发少微黄,
  • 我一想开素餐厅等,我就病,所以我还是呆坐在禅堂里心里无数次的重复那句话,把我的病带走吧,禅堂静极了只有师傅们还扛着香板在禅堂跑香。岁月如歌,有一年去外地打禅七,
  • 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将管理美国大草坪与繁殖新加坡国花兰花的交叉点放在一起,探索了一种景观外交模式,即培育公开的外交花园和隐蔽的拘留场所。在看似良性的系统背后,作为
  • 方萃氏的老粉也一起来#美丽誓颜精英直属总代##SunnyM团队##美丽誓言燕窝##芭莎红美丽誓颜时尚芭莎##芭莎红代理##芭莎男士芭莎红##芭莎红联创-美丽誓颜
  • 看看茉莉的这个月订单,金卡金卡太爽了,剩了600多还赚了一台肩颈按摩仪[强][强][强][强][强]一定一定要冲金卡,就是持续六个月,每月消费满550,不含辅消
  • !!
  • #你不知道的南昌# 【南昌井冈山大道启动彩化改造 下月中旬以全新面貌示人】提起南昌老城区的井冈山大道,大多数的南昌人耳熟能详,它是老城区城南的重要道路之一,南起
  • happy Christmas eve ! and ... 祝我們家的肥生辰快樂 !!! 希望你早日達到你追求的夢想和找到那個命中註定的人,成為人生
  • 我们常常抱怨生活对我们不公平,其实生活根本不知道我们是谁…8、不要去讨论谁的修行好与不好,修行在个人,别人是你的一面镜子,反射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不足中修炼自己。
  • ​你的命格是比较流通的,财官相生,工作是稳定的,而且八字是中和的,一生不论走什么大运都不会有太好或者是太坏的事情,一生运气比较平稳,不会有较大波折。​你八字中土
  • 提前收到七夕礼物的我爱惨了这款手表真真没想到,我今年的七夕,提前收到礼物幸福感满满,就因为我随口说了一嘴,喜欢这种小众品牌,不容易撞款,他就记住了❤️.BCBG
  • 新手手残党、肿眼泡的姐妹,真的可以闭眼冲这两个颜色!有一丢丢偏紫的大地色打底偏深的大地色大面积晕染微微偏紫的大地色不仅消肿这个色真的很适合黄皮不显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