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都市报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泸州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号客户端

2020年7月10日-1:王武岁月 -1。92年5月下旬,自己告别鸡毛山来到位于家乡王武内卫部队报道。当兵就是要摸枪,于当时的感觉而言是兴奋的,心想对老部队只在新兵连摸过3次枪,两次总的打过8发子弹的事有了解。记得营房四周长有不少高大的槐树,那时槐花刚谢不久,空中还残留些槐花的余香,树枝上偶尔会飘下些已干的残花。不知是年龄的问题还是别的,报道当日总没激动感。巧的是又分的是4排,班长姓王,早我一年兵云南人,副班姓龚记得也是云南人。排长姓余,重庆人,现转业在公安系统。报道当日班长安排的是晚上10点到12点的岗,快10点时班副说我没站过岗,带我去4号哨,接岗后他交待清后与交岗的一块回去了。哨位位于监墙上方四面开窗,有三面均可监视监狱,一面远对厂区,接岗后,把反反复复看了过个购,第一次持枪站岗,感觉时间很快。个把月基本把内卫的职能了解,每天基本上:早操、内务、训练、站岗,训练分:队列、体能、擒拿格斗、战术、器械、体能及射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体育的短板突显无遗,特别是身体技能方面,器械科目是及不了格的。再有在前一个部队时与大学生出生的干部处多了,生活随意性大,在这里可能就表现的感觉是不尊重老兵。自己是次年底离开王武,但当年秋天到支队参加骨干集训去了3个月,次月4月参加司训又去了半年,再除探亲假,在王武呆了8、9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自己从建设部队到内卫部队,带着被提干考军校的梦想,特别是决定去参加司训后,这个梦基本上就断了,与初衷渐行渐远,内心充满了无赖!其实人生走断的路不是生活,而是走路的人。学生时代没圆大学、当兵没有军校梦、工作没官梦,真正的障碍是自己。王武在人生中也留下一些抹不掉的记忆:1、93年春多数班长组队到支队比武,那时自己已是班副,某天自己轮值带留在中队的战友搞训练,十一点左右,站一号大门哨的跑回来说犯人打他和抢枪,大家一听这还得了,急捞捞的跑到一号哨,枪靠放在哨位外墙上的。值班的狱警过来解释刚才是我们的哨兵没听到犯人喊报告,不是不尊重哨兵。大家交出犯人,狱警怕犯人被打没有交,就这样你争我吵的将持着,有人提议把监狱的门封了,自己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就大声的说封门准进不准出,有也些兵还跑回班上拿枪(那时枪是各班自行保管,弹药连部集中保管),监狱大门外是公路,当时又值下班放学时段,在监外干活的犯人也在等着从监狱送饭,时间不长监狱大门周边聚集了许多人,当时参与的兵不提有么兴奋,不少狱警来欠说,但骑虎难下,只有将持着。约20分钟左右连队文书跑来说支队叫立即撤出,支队的命令不可能不执行,大家集合跑回连队,快到连队时不知是那个兵打了一枪空爆弹,后来的传言就大了说武警开枪打死人了。下午支队一副支队长来中队,找我及和几年兵去了解封门的情况,晚上连长返回中队集合全连就此事训话,后来也没处理任何人。事情的原委是一生活犯从监狱里出来喊报告的声音小了,哨兵没听清,哨兵大声叫他站住,值班的狱警听到后过来给哨兵解释,犯人跟着过来,哨兵用枪把打人对方用手挡,哨兵顺手把枪放下说犯人抢枪跑回连部,接下来就发生封门的事。2、关于3号哨鬼的故事,连队十点熄灯后,只要有人开头,就会吹牛,吹得最多与有鬼有关的牛,说3号哨下是停尸房,犯人死后就停在那里直至火化,有的犯人家属各种原因赶不来就一直停着。吹起劲了就会睡不着,特别是接晚上2点到4点的岗,人似睡非睡,耳朵又特别灵敏,偶有北风吹过来带风啸声,瞬时一身鸡皮疙瘩,中队专门要求对这个岗不能查暗哨。引起封门的那个哨兵刚调来时,就不敢去这个站这个哨,94年时一湖北兵就是从这个哨位下岗时被犯人杀害了。3、传奇的大红梅,大红梅是连队旁边001厂矿的子女,与许多兵有过拉扯,据说某晚在3号哨与下哨的兵鬼扯,查哨看到后骂走了后又到4号哨与另一哨兵拉扯,结果又被查到。次日连集合,连长狂骂了一席,更扯蛋的不知那个兵报别人的名与大红梅扯了一段时间,找到连队,被冒的那位兵一脸蒙。4、一广西兵退伍前与驻地的一女孩类似吃告别饭,一人一碗面,兵还喝一瓶啤酒,用了十元不到,吃的时候女孩还哭了,饭店老板后来聊出来的。4、可能90年代监狱的管理还是有些不规范,自由进出监区的生活犯,驻外的生活犯,刚接触时自己不敢吃犯人的东西,后来也只敢尝尝,不过犯人的人很灵巧,手工打造的不透钢皮带扣、钥匙扣很精致的。 https://t.cn/RXm78A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飞花落叶,总是令人感伤,落叶飘零,归根了一份情意,花瓣纷落,不会因为你的留恋,而停留半刻,更不会因为你的疏离,来年不再盛开。深情的记忆,上水中的月影,秋风翻起的
  • 这是我24小时内第二次听到深井烧鹅那次在长洲岛上晃悠直到中午都不知道要吃什么往岛心走了半小时路依然没头绪回头拦一只摩托车往回开20分钟在一堆芦苇深处的农家乐里吃
  • 其实姊妹没有明显衰老的问题,只是觉得近一年来,压力、熬夜导致脸部松弛了,想要做个项目紧致下。姊妹做了一次黄金热拉提面部+眼部的治疗,可以看到面部变得紧致、平整,
  • 跟对好的带领 好的平台一天想挣五万块 也不是不可能的时间 日期 注单 清清楚楚 绝非黑网 绝无照假每天挣钱 好的机会不许错过赶紧来试试呗有兴趣 想了解更多
  • 我们坐在浅浅的风里,喝着浅浅的桂花酒,不说此去经年有多远,不问明朝是否各奔东西,只记当下这一份浅浅的喜欢。《浅秋这么美,我来陪你醉一回》 文 | 琉璃疏影
  • #每日一善[超话]#简约高级状态文案1.我自渡2.挣钱就好 其他都俗3.叮咚 正在冬眠中4.心情不好 好了再回复5.是个凡人 偶尔烦人6.有在好好生活7.外界的
  • #zoo# 努努为了你我变成狼人摸样为了你染上了疯狂为了你穿上厚厚的伪装……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
  • 西安市共21个项目获奖,其中特别奖3个,分别为,西安市葡萄研究所申报的葡萄新品种“户太10号”、西安丰园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杏新品种“丰园29”、陕西鼎兴生态
  • 说罢赵尧珂再次竞争,称小时候是主持人第一名,倪萍赵忠祥给她颁过奖;李俊濠说自己主持过十季台下有观众的场子……此时戴景耀提议大家投票选择,赵尧珂火速开始拉票,点名
  • 」一名自稱在台灣住過半年的大陸網友回應,台灣也不是啥都好,經濟發展不斷衰退,「人民心態普遍島國小民、不夠寬廣,也就是小家子氣」。在微博留言的大陸網友,多半表示會
  • 而传统中医虽然可以做到这一点,却缺乏可重复性,因为患者的病情是变化极快的,特别是恶性肿瘤的患者,一般的中医师没有掌握切脉的要诀,诊断的速度无法跟上疾病变化的速度
  • 今天为做核酸起个大早,早饭后就开始打盹,安静的躺在沙发上,环视家的四周,人老了,突然觉得家里很多东西都没用,以后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再乱买,杯子、壶、茶盘以及乱七八
  • 以往,行人过街总是担心时间紧张,改造中,特别增设3个安全岛,为行动不便、一次绿灯无法通过人行道的行人提供停留地。#文明驾车礼让行人# 【“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
  • 王者荣耀是一款很不错的游戏推荐玩,这款游戏已经深入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也喜欢,影响力之大#王者S29新赛季即将开启#【任天堂美国前总裁雷吉称:我真的很想
  • 也学着真的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了,没必要像个演员一样去博眼球,去营造一种自己很有价值,很出类拔萃的样子,真正为自己的愿望和内心去贡献,锻炼好身体,好好工作,拾起自己
  •   江西福尔鑫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星星说,中控室作为化工行业自动化控制的一个核心区,是生产系统的“大脑”对于安全以及生产的平稳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控制和调动
  • 到了晚上(一般不顺利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晚上,青青离上谱)我们从商场打滴滴回去,上楼梯的时候,我一摸口袋(是的没错,我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发生了)发现手机没了。我当时说
  • 喜欢你可能是因为你把管粉丝做为你的责任,也可能是你在这个圈子里还一直坚持做自己;或许是你在你生日的时候带着粉丝去净滩,也或许是你默默的做公益从不大肆宣传…但归根
  • 一部让神迹临降的电影,契如德莱叶名作《词语》的变奏形式,聚焦墨西哥的门诺教-徒一家,一个看似稀松平常的婚.外.情故事被雷加达斯以自然而诗意的方式赋予了灵性。本片
  • (偶回复好像有点卡住)我完全可以理解你啦 在人前我也完全不好意思哭 都会尽量憋住的!想隐藏的时候就心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然后和大家说说开心的话题。 不过其实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