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七至十信位断见思惑与尘沙惑
(第一百七十五段)#菩萨七信位至十信位#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七信位:护法心住
佛说:行者之心在精进中安然舒适,始终保持与十方如来气分交接。气分交接指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交之意,意为佛陀与众生之关系如同母子之情,佛念众生、如母爱子;众生念佛、如子爱母。如是乃至经无数劫之生生世世,不相舍离,众生如此忆佛念佛,精进不懈,终至机缘成熟,佛陀的无上妙力自然就与众生之精进力相应,即众生之感与佛陀之应互相交融,名气分交接。行者至此已证入第七信心位:名“护法心住”。“护法心”含义有三,即:
1、护持心法:行者须明白,心就是法、法就是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护法就是护心、护心就是护法;善护其心,就是善护妙法。心者:诸佛众生同一根性、天地万物共一本源。照此体悟修证,就是护持心法。
2、护持佛法:行者只须做到时时不离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识心自在,即是护持佛法。
3、护持众生法:行者常作众生即我,我即众生之想,哀悯众生,助其消除烦恼,脱离生死苦海,即是护持众生法。
行者从凡夫地,以虔诚之信心,入于佛门,精进修行,直至超越生死、烦恼漏尽,得大智慧,此大智慧即诸佛一切种智。行者于此,心中起念,诸佛能得一切种智,自己也应当得到。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一切诸佛,都是从凡夫位而来的。如此成就七信位,即可断除见思烦恼,断除见思烦恼,相当于证得小乘极果阿罗汉。
八信位:回向心住
佛说:觉性光明保持不失,能以般若妙力,回转诸佛如来的加持力,安住于自性佛三摩地,诸佛与自性佛,犹如两面镜子,一面是诸佛、一面是自性佛,光明相对,其中显现出来的诸多妙影,重重叠叠,相互涉入,此即第八信位:名“回向心住”。“回向心”在《华严经》中说有十种空无相回向,即:
1、了知一切众生界无有众生;2、知一切法无有寿命;3、知一切法无有作者;4、悟一切法无补特伽罗,补特伽罗译为众生,意为悟一切法无众生;5、了一切法无有忿诤;6、观一切法皆从缘起而无有住处;7、知一切物皆无所依;8、了一切刹悉无所住;9、观一切菩萨行亦无处所;10、见一切境界悉无所有。作以上修行,名回向心住。
九信位:戒心住
佛说:行者至此,心中的光明保持不失,时常秘密回光返照,照见五蕴皆空,获得诸佛常住不动的定力和无上微妙清净,安住于无为法中,所得这些,永无遗失,此即第九信位:名“戒心住”。
“戒”又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是为了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
小乘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不卧高广大床、不戴花鬘璎珞、不看歌舞伎乐。二百五十戒是指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
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重禁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说过罪、自赞毁他;不悭、不嗔、不诽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犯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修行人必须严持戒律,才能得戒心住。
行者从凡夫地,信佛有大自在,并常常想,这大自在,自己也应当得到。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诸佛大自在,于清净戒律中起法门,以智慧之身和法性之身,入众生界,不染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于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俱得自在,自己也应当受持清净律仪,起用如来无染净智,安住于无为法中,得大自在,此名戒心住。
十信位:愿心住
佛说:行者住于清净戒律中,得大自在,能遍游十方世界,来去随愿,此即第十信心位:名“愿心住”。
行者从凡夫地,深信自己发菩提心,就定能证菩提果,经无数劫的修行,使功德福德具足圆满,诸行无漏,就定能位齐诸佛,由此而不移一念,遍游诸佛刹土。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三世四方尽在当下一念,若一念迷:前世、今世、来世,轮回不断;东、南、西,北四方,流转不停。若一念觉:时空俱灭,“常、乐、我、净”四德现前,生死烦恼,一时俱灭。凡夫能作以上信解,立下四弘誓愿,始终必能彻佛果位。如以上发心修行十种信位者,决定成就十信之门,住于坚固之种,永不退转。
十信位的前七位是断见思无明,属界内烦恼,按教理分析,断尽见思烦恼,即证小乘极果,成阿罗汉。如行者不转修大乘,当下可证阿罗汉果,得小涅槃,自然就不再修第八、九、十这三个信位,因为这三个信位是断尘沙惑,属界外无明,断尘沙惑可获得如尘沙般多的法门,可随缘化度众生,无有障碍,是不畏艰险的大乘人所修。
大乘人证得第七信位,与佛道交感应了,称作“明心”;然后证初地菩萨位,见无生法忍,称名“见性”。有了这些实证,叫做“明心见性”。第七信位是小乘和大乘在修证上的分水岭,只有入了第八信位以后的修行,才是修的大乘菩萨道,前七个信位,是大小乘的共修法。

《楞严经》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九十六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唯垂大慈,开我蒙悕!】
这篇讲因地和究竟果位,二者必得相应,才合符中道第一义谛。但如果从因地起修,因地本来空,这本来空是离语言文字的,如果离了语言文字,什么叫如来真实语呢?又如何从本来空的因地修行呢?就这些问题,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所说,在因地发起修行的初觉心,要想证入常住不变的本觉心,需要有与果位相应的名称和境界。阿难对佛说:世尊!一切法于究竟“果位”中说有“菩提”,并安立了七个果位名称,即:
1、菩提:菩提意译“觉、智、知、道。”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即: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这三种菩提中,以佛菩提为最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2、涅槃:涅槃就是成佛了。意为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同、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佛教认为:轮回是一切未证得圣果的众生所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人死后,“阿赖耶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等等。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摆脱轮回称为涅槃。
3、真如:真如是指最高真理或本体。“真”指真实:真实可“以真显妄”,就是以真实之心,显虚妄的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真如”就是永恒不变的如来藏。诸经论列有许多异名,称: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等。
佛教各派对“真如”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中观派以性空为“真如”:又名诸法实相。瑜伽行派主要以“法无我”:“圣智行”为真如。唯识家以“唯识实性”为真如;地论学派立第八阿赖耶识为真如;摄论学派更立第九阿摩罗识为真如。这些都是名异义同,均以自性清净心为真如。
4、佛性:佛性有两种含义,即:一、成佛的可能性:是指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如“佛性”。二、眼见佛性:是明心之后的第二步“见性”。见性就是见道:小乘见道是证须陀洹果、大乘见道是证初地菩萨位。
5、庵摩罗识:又名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名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摄论九识》中的第九识。旧译家以阿赖耶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九识;新译家称此是阿赖耶识果上之名,不别立此识。
6、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之“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只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犹如虚空一样不生不灭。“如来藏”就是真心,就是佛法第一义谛,是佛教重点解说的内容。
如来藏是能出生万法的精神存在,是世界上唯一真实存在的法,其余的法都是由如来藏的种子现行时出生的生灭法,是因缘所生法、是虚幻之法!一切不实之法、从缘而生;一切真实之法、不从缘起。不从缘起之真实法就是如来藏、就是真心,其体空寂,故而说空。但“空”不是没有,如来藏中含藏能生万法的种子,具足无边的智慧与神通,这个“空”实质是“有”。但千万不要作“空”、“有”理解,真正的如来藏是非空非有、空有不二的实际理体。
7、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的佛智、由转第八识“阿赖耶识”而得。此智能明察三世一切诸法,万德圆满,无所欠缺,犹如大圆镜能显现一切色像,故称为大圆镜智。
以上七种名,名称虽然有别,但清净圆满的体性却是一个,都是坚固凝结所成:犹如“金刚王”。“金刚”义为金中最刚,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是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而不被万物所破坏。如帝释天及密迹力士所持的武器,称为金刚杵,不为任何物所破坏,而能摧破一切。
又以金刚比喻宝石:是取其最胜之义。因金刚石透明无色,且光耀璀璨,一经日光照射,即显现出各种光耀的色彩,于夜中也能放出荧光,而为诸宝中最胜者。经论中常以金刚宝石来比喻菩萨所证得的金刚三昧,就是取其最胜之义。这里说的“金刚王”指的是佛的法身,犹如金刚一般,永远不坏。
阿难说:以上说的七个果号,就是圆满的真如自性,犹如金刚王,是常住不坏的。这犹如金刚王常住不坏之心,能生能见所见、能听所听,但这能所二见及能听所听,一旦离开“光明、黑暗、动态、静态、通达、阻塞”这些外缘尘境,毕竟没有自己的体性,犹如妄念之心,离开“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是本无所有的。
也就是说离开自性的“六根、六尘、六识”都没有自己单独的体性,都是一些幻相,六根在自性中是本来就没有的,那为什么还要将这毕竟断灭的六根用来修因呢?还想获得以上所说的,如来的“七常住果”?
“常住”意为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果”在修为因、在证为果。这里所说七常住果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是名常住果。七常住果就是以上说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阿难又对佛说:世尊!如果离开光明与黑暗,这能见和所见就没有作用了,因“能、所二见”毕竟是空无所有的;如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相,心念意识无缘可攀,也就等同于什么都没有了。我由此进思退想,循环思维,从微细法里去推理,认为如果本来就没有我的心,也就没有我的心所了,这心与心所都没有了,那么用什么来作为因地心修行,而求证如来的无上正觉呢?
阿难对佛说:正如世尊所说“湛然精明的圆满常住心,是违越一切包括诚实的语言,如果但有言说,终是戏论。”那么,什么才是如来的真实语呢?唯愿世尊再垂大慈悲,开示真理,为我们除去这些蒙昧无知。

《楞严经》妙明元心云何无还
(第二十九段)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为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已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色,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阿难承蒙佛的悲心救护和深切教诲,感动得哭了,合掌恭敬而对佛说:我虽承蒙佛的妙音讲解,悟到了自己妙明,本来圆满的常住心地。但是我所悟到佛所说的法音,还是用我的攀缘心来悟,来瞻仰如来的,此心徒获无益,实际上我也不敢认这个心就是本来原有的心地,唯愿世尊慈悲哀悯,再以圆满法音宣示,拔出我这无明疑根,归于“无上道”。
“无上道”专指如来所得之道,一切二乘人和菩萨都不能超过,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说:“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这说的是用正直心,舍去三乘方便法,最后剩下一个舍不去的法,就是要说的无上道。
佛告诉阿难说:你们以攀缘心听法,其实我所说的法也是缘物而说,不是真实法性。如人以手指月,指示给人看,看的人就应该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如将手指认为是月亮的本体,此人不仅亡失了月轮,看不到月轮,连指头也亡失了,指头的作用也失去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人以指示的手为明月,这岂止是亡失了指的作用,连有月亮产生的光明和没月亮产生的黑暗也不认识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此人既然以手指为月亮的本体,而月亮是有明暗二性的,手指却是没有明暗性的,在手指上去找光明和黑暗,找得着吗?阿难现在的认识,就是这样的,认指为月,将能思考问题的妄想心认为是本心。
佛对阿难说:如果你以听我说法的分别心为自己的心,这个“心”就应离开对声音的分别,去找能离分别声音的“心性”。比如有客人寄宿住店,是暂时的,很快就会离去,终归是不会常住的,而执掌这个店的主人,却不会离去,也没有去的地方,因为他就是这个店的店主。这个道理说明你的“心”是主人,没地方去,是常住。
怎么能说离开听说的声音,就没有分别性了呢?因“真心”是始终存在的,它能产生分别性,也不会因为声音的有无而有无。其实这心岂止是对声音的分别,它还能对我的容貌和一切事物产生分别。要想找到这个真心,只需将能见之心离开所见的一切色相,也就没有分别性了,直到所有的分别都没有了,就回到那个能生分别的“常住心”去了。
但如果说什么分别都没有,也是不对的,所谓的非色非空,连知道非色非空的心也纳入非色非空中,这种论调就像“拘舍离”这些以八万劫以前为不可知而立《冥谛论》的外道,认为离开法尘因缘,就没有能产生分别心的存在,称此无分别性为“冥谛”。
“冥谛”为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数论》哲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数论》学派将宇宙万有区别为二十五种谛理,而以冥谛为第一谛,为万物之本源、诸法之始,故也称冥初,又称为诸法生灭变异之根本原因,即为诸法之实性,故又称冥性、自性。《华严经随疏演义钞》说:“二十五种冥谛,是迦毗罗外道所计算的,这些外道,也修禅定,有神通力,能知八万劫中的事。但对八万劫前,却冥然不知,所以称之为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即:
一、“冥初自性”:指这种外道,以八万劫前之事,冥然不知之处,昧为自性,故称冥初自性。二、“智大”:智大又名觉大、即增长之义。指这种外道,于冥初之际,觉知增长,故说从冥初生智大。三、“我心”:认我心即神我之心。实则为我慢、生我执。这种外道,由觉知生我慢心。
迦毗罗以冥初自性、智大、神我演化成二十五种冥谛,成了外道认知的二十五个真理,仅限于对八万大劫以内之事物和生命现象的认知,最高级的冥谛论外道,可将生命的极限修至八万大劫,境界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在三界内,被禅宗比喻作黑漆桶,破了黑漆桶才能出三界,了生死,但外道由于迷执冥谛之理,是破不了黑漆桶的,故对八万大劫以前的事物和生命现象,是一无所知的。
佛说:冥谛立八万劫前不可知为诸法初始阶段,处于无始无明中,这种境界为即不是色也不是空,是没有任何意念的空无恍惚状态,一切都不可知,以这不可知的无分别性立冥谛论,由此生诸法,从而迷失“真常自性”。这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能产生分别性的“妙明真心”,是在一切尘缘中离与不离,或劫前劫后都是“了了常知”的,这个“了了常知”不仅知道八万大劫以内、更知道八万大劫以前,乃至无量劫前、无量劫后的一切事物和生命现象,诸法不是“缘起冥性”,而是“缘起性空”,这些真理,外道是不会知道的。
而阿难这心性产生的分别,都是攀缘的结果,是虚妄的,这些虚妄的东西,就像客人一样,各自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还乡之处,到底哪一个才是本乡、才是不可还的主人呢?
阿难对佛说:如果我的心性所产生的攀缘,各有所还之处,那么如来为什么说,“妙明元心”,没有还处呢?唯愿世尊再垂悲心,哀悯众生,为我们宣讲这些道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股权拿不到手,22亿元流动资金也被暂时扣在了红塔公司一方,这让陈发树感到非常憋屈。自此,陈发树已经花费了1000万的打官司费用,面对这样的结果,陈发树的律师表示
  • #冰墩墩雪容融都下班了#我真的好讨厌别人挤着我,被挤着的地方会很难受。加班到现在发现购物节也结束了,想买的日用品忘了下单,然后这样的生活要持续三周[拜拜]
  • 明兰虽看似温顺乖巧,其实对各种事情都看的透彻,做事果断又坚韧;就如赵丽颖说的那样,利字面前明兰不争不抢,祸字面前不惧不怕,敢出手时就出手:面对淑兰姐姐和孙秀才之
  • 众人先是向郡主叉手行礼,巽山公又脸色不善的看着百里二郎:“百里家的小子,就算你瞧不上我们河东柳家,可也别忘了你阿爷过世,你要三年后方可娶亲,别整天就知道在小娘子
  • 想不想跟我在一起…要不,我在亲你一下,让你好好想清楚”长意:“父亲说…和喜欢的人…要…先拥抱…才能亲吻”#剧综评论人# (我爸说了,你想亲我得先抱抱我)芜湖~哈
  • 至于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的“卫生巾要不要降价”问题,杨华说:“可以理解大家想要又便宜又高端的卫生巾的需求。”“每个产品的开发都有他的受众群体,我们农村老家就没有1
  • 其中,浮针,更是大显身手,凭借理论上的强大,治疗及时效果的速效,以及独有的诊断作用被誉为“口袋里的医院”在这缺医少药的环境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位置,为当地人民
  • ” -崔雄:“还有…” -延秀:“我知道,我知道你讨厌我,所以…” -崔雄:“我不讨厌你啊。(可为什么总说这些小心眼的话呢…) -延秀:“我不说话你就装
  • #战山为王流浪营[超话]# 给大家安利小蓝鸟上的一位高产高质,可盐可甜的P图大神,账号见评论区。虽然属性写着lsfy,但很多图都很战王,几乎不会踩雷,看着极为舒
  • #黄油相机[超话]##日常[超话]#啵–June | youzi.vlog做一个水果奶茶女孩♪没有谁不喜欢看这亚的天空♪榴莲芒果葡萄♪这款奶茶我已经发现它开在揭
  • 云开了,天逐渐放晴,这春日里重新唱响的《最幸运的幸运》是如此轻柔与温暖,肖战啊,这几天追剧下来,我很是喜欢#肖战顾魏# 这个角色,原因无它,唯治愈二字,你把你的
  • 】请注意,彗星C/2022 E3 (ZTF)目前预测:[1]在世界时间2023-02-02目视星等可能会亮于6.5(肉眼可见的理论值)达到5.5 [2]请随时关
  • #这里是咸宁# #向往的生活##周末好去处# #亲子旅行#【与田野“乡”约|食在八组,宿在山庄,乐在农场!#到咸宁看国宝 过大年##咸宁身边事# 【嘉鱼花果山
  • #同心抗疫# #疫情在前 交警不退# 【同心抗疫,有你有我】疫情当前,@晋江交警 闻令而动、挺身逆行、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而在疫情防线上社会各
  • 截至今日7时,本轮疫情共解除集中隔离人员9076人,均按规定落实闭环转运、居家监测等要求。整合全市专业团队力量,启动运行疫情期间心理疏导热线“96111”分为未
  • 【索尼宣布收购游戏工作室Haven,正在开发3A级别原创IP多人游戏】SIE官方宣布收购了据点在加拿大的游戏工作室Haven,这也是PlayStation旗下的
  • 现在随着整体派发网络的建立,我们也比较有系统地去做相关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如果有民众感染了新冠病毒,我们会在他们上报病情后,第一时间、大概一天之内
  • #绿水青山小康路#【航拍|家家有花园、果园、菜园,勐腊这个边境小康村美成一幅画】一路向南,5月21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绿水青山小康路”全媒体采访团来到位于边境
  • 佛陀這時對比丘說:「你出家至今甚為放逸,不知勤求出離生死、解脫煩惱,所以才會身染疾苦,希望你從今天起,要精進用功。這時帝釋天看到佛陀的慈心,也前來用水洗浴比丘的
  • 快递、外卖用电动车应登记上牌使用电动车从事快递、外卖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并遵守下列规定:使用的电动车应当登记上牌;建立健全电动车及驾驶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