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500万亩“休眠地”——甘肃撂荒地整治调查】受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想办法破解难题。在甘肃,这也不是件小事。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这些“休眠”的土地该如何被唤醒?怎样挖掘耕地保供潜力?经济日报记者深入甘肃多地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整治复耕情况。

  近年来,耕地撂荒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引发关注。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推动将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层层压实责任,有效遏制耕地撂荒。

  该指导意见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如何?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甘肃采访了解到,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共有耕地7814.21万亩,其中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2020年到2021年,全省已整治撂荒地350万亩,目前还有约200万亩需要整治。“我们把统筹利用好撂荒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剩余200万亩撂荒地全部整治到位。”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

  综合改造建高标准农田

  沿着一条平整的机耕道,开车盘旋而上到山顶,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百页村党支部书记陈明放眼望着周边层层梯田,感慨地说:“以前要是有这么好的地,咱也不会把地撂荒了。”

  陈明站的这块地方,以前只有“几处坨坨地”。即便是村里一些整修好的梯田,也因面积狭窄,被当地群众称为“皮条田”。在百页村7800多亩耕地中,由于基础条件不好,一度产生了2100亩撂荒地。陈明告诉记者,“以前田间道路不好走,大机器上不来,全靠人种人收,还要看天吃饭,没多少收益,很多人就出门打工了”。

  去年9月份,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百页村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建成了4750亩高标准农田,2100亩撂荒地也全部得以整治。5月份,正是陇中旱作农业区种植荞麦、马铃薯的季节,在百页村新修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户操作农业机械正在抢抓农时种植。

  陈明告诉记者,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他们打破原有村社界线、地埂界线,将原先的“皮条田”采取“二合一”“三合一”的办法进行合并,建成了田面宽度在11米以上的“大块田”。部分“大块田”最宽田面达到30米,最大面积达到30亩,并且鼓励实施高标准农田后群众就近兑换,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台地”的目标,让产业集约发展有了基础支撑。

  同时,百页村还通过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配套5.5米宽的生产路9.4公里,在每块田间地头新修3.5米宽的机耕路18.6公里,将“畜力田”变成了“机耕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从甘肃各地区撂荒地摸排情况及调研情况看,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撂荒重要原因之一,全省中低产田比例超过70%,受自然因素、资金等约束,设施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此外,甘肃省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也造成一些耕地被动撂荒。

  为此,甘肃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推动撂荒地开发利用。定西市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粮食基地建设结合,建成玉米、小麦、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标准化基地。

  西巩驿镇干部马利民告诉记者,他们按照“田路渠统筹规划、梁沟坡综合治理”的原则,整流域、整山系、整乡镇推进,配套建设了砂化生产路、田间机耕路和排水边沟、涵管等设施,并在高标准农田流域栽植行道树10公里,通过挖反坡和鱼鳞坑等办法防治水土流失,既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也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会宁县河畔镇任半岔村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21年当地引进了一家企业,对全村3.2万亩耕地一次性流转,并承揽建设上水工程,打造“旱变水”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梯田项目。

  “通过对现有山坡地进行平整改造,平均宽度达到30米以上,符合机械化耕作需要,并全部配套高效节水田间管网,采用滴灌方式。”河畔镇党委书记王卓见说,坡改梯、旱变水,玉米、马铃薯两类粮食作物亩均产量由原来的800斤、2000斤增长至2000斤、8000斤,原来的单户种植变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发展模式也由传统农业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真金白银鼓励复垦种粮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种地积极性,是造成土地撂荒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农民每种1亩小麦,用于种子、化肥、耕地、收割等方面的成本约需265元,人工投入约需300元,一般仅能产出小麦500斤,亩均纯收益不到200元;种植1亩玉米,除去农资、人工成本,亩均收益也只有500多元。

  为此,甘肃省将撂荒地整治与建设粮食基地相结合,通过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耕地轮作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使撂荒地整治逐步成为拓展粮食生产空间的有效途径。

  5月中旬,在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肖川村,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从土地平整、深松到覆膜、播种、施肥一气呵成。

  “如今,大多数撂荒地都分布在丘陵山地。这些机械都是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机型,可以更好地解放劳动力,用机械种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在耕种现场,甘肃省农机推广总站技术人员白利杰指着一台机器告诉记者,这是旋耕施肥起垄喷药铺管铺膜联合作业机,1个小时就能完成人工近两个月的工作。

  “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撂荒地整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整治原则、整治措施和激励政策,对复耕后种植马铃薯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对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兜底复耕的,每亩补助80元。目前,在安定区摸排出的4.71万亩撂荒地中,已完成整治3.6万亩。”安定区区长贾文举说。

  针对种粮比较效益低,以及今年化肥、柴油等农资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甘肃各级部门加大了补贴力度。春播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下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到户扶持粮食生产资金34.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近期又安排下达地膜回收利用、耕地轮作和小麦“一喷三防”等扶持粮食生产发展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

  记者还了解到,甘肃各市县也结合实际制定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激励办法,调动了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其中,酒泉市财政拿出1500万元扶持小麦种植,白银市财政拿出750万元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会宁县、凉州区、环县、秦安县、成县等县区财政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安排资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累加补贴,确保每亩补贴资金达到300元以上……

  在政策补贴引导下,甘肃各地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形成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

  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复耕后的撂荒地,在采用“两膜4行玉米+两膜6行大豆”种植模式的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玉米和大豆已经冒出嫩芽。

  “我们按照村庄附近、土地上等的原则,对片区内规模养殖户和有种地需求农户未流转形成的插花地,通过置换调整集中连片,既保证了农户有地种、种好地,又使企业能连片、好发展。”韩家集镇党委书记南小强说,目前,已在云台山村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玉米一穴双株,每亩约3500株;大豆一穴2粒至4粒,每亩约1万株,通过发挥边行效应,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的目标。

  利益联结实现规模经营

  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有户籍人口1700多人,但常住在村里的只有500多人,由于缺少劳动力,多年来形成了8200亩撂荒地。

  “我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了8200亩撂荒地的整治,新修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耕作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机械化率可以达到100%。”樊郭村党支部书记田旭东此前曾有顾虑,“如果不想办法找到种植主体,这些高标准农田虽然条件好,但是也会面临‘谁来种’的问题。”

  为彻底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樊郭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复耕土地。今年春耕,1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种上了小麦、全膜玉米、大豆、马铃薯和荞麦各2000亩,全部由合作社负责种植。

  调查显示,当前甘肃省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仍然较低,流转土地占农户承包地的2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折射出,小而散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为此,甘肃一些县区通过撂荒地整治,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的路径。

  在甘肃崇信县,通过“农户自主复耕、实施项目整治、公司大户流转、远程托管种植、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种”等多种形式,当地唤醒了沉睡的耕地资源,推动了农业高效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村两委通过对全村土地撂荒情况全面摸排发现,全村共有398亩撂荒地。”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党支部书记赵孝魁说,“今年我们动员大家复垦撂荒地86亩,同时村合作社又以‘基本租金+收益分红’的方式租赁群众撂荒地312亩,种植了玉米、高丹草、万寿菊等经济作物,仅撂荒地治理一项,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则将撂荒地整治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将农户无力耕种的撂荒地,流转后由村集体统耕统种。“3000亩撂荒地,村集体就流转了2600亩,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创建了150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毛卜拉村党支部书记许顺强说,村集体流转撂荒地每亩给农民100元,还有几十名村民到村集体务工,每人每天100多元。这样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集体也壮大了。

  今年以来,甘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对未耕种耕地边排查边整治,继续通过农户自种和亲友代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经营主体代耕代种等多种途径推进撂荒地整治。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撂荒地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集中整治,盘活弃耕土地、实现荒地变良田,同时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生产用地需求。”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认为,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对辖区内的撂荒地实施统一整治,规模化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撂荒地整治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还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会宁县会师镇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利用千头养猪场堆沤的粪肥,集中流转撂荒地种植马铃薯、小麦和小杂粮,在7个村完成撂荒地整治8326亩,探索形成了合作社与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对全镇所有撂荒地集中翻耕整治,整治后农户自愿种植的每亩收取机耕费30元,不愿种植的全部由合作社流转种植。”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德明说,合作社流转后,第一年免费种植;第二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40元,其中农户30元、村集体10元;第三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50元,其中农户40元、村集体仍为10元,既完成了撂荒地的整治,又增加了农民、村集体和合作社收入,实现了多赢。

  “在工作实践中,甘肃探索出了以村级集体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的做法,真正起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整治撂荒地、保粮食生产‘一石三鸟’的作用。”李旺泽说。

【美国商会高度担忧台湾供电不稳 民众党:蔡英文还在“用爱发电”吗?】台湾美国商会昨日发布“2022台湾白皮书”指出,台湾有能源、人才与劳动市场重组、开放边境以及重启商务活动等三大急迫性问题,其中,安全及稳定的能源供给,成为“愈来愈担心的议题”。对此,民众党民意代表张其禄表示,蔡英文当局难道要继续以“不缺电”,甚至“用爱发电”来粉饰太平?稳定供电网已经没有理由再拖,同时,绿电的供给量及稳定度提升也迫在眉睫,台湾已不能再等。

【好品山东】北纬37度孕育的“绿色黄金”​

种植面积达5.5万亩,年产成品鲜参7500吨至8000吨,总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总皂苷含量达8.8%,比进口品种高3.6个百分点;硒含量为0.08%,是美国西洋参的8倍……

在威海文登,种植历史仅40年的“外来品”西洋参,如今已成为地道的“土特产”,并凭借高品质、高标准、严要求的生产模式,先后荣获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山东农产品知名品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称号。文登区也相继入选全国西洋参之都、国家西洋参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首批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从种到收,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参”品质

文登地处北纬37度,与西洋参原产地同一纬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为195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一倍以上。优越的地理条件,让文登种植的西洋参营养成分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但要保障西洋参品质持续优良,光有先天优势不行,还必须有科学化、标准化的种植管理体系。

在张家产镇西洋参交易中心,产地追溯监控系统24小时在线运行,每隔5分钟,回传一次实地画面,通过大屏幕就可以了解每个基地西洋参长势及各类指标参数。

“为确保西洋参能够严格按照系统指定的数值生长,我们从前期种到后期收,有一套严格的流程。”文登区西洋参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谷召俊说。与传统作物种植流程不同,种参第一步不是采购种子,而是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农残等指标。

种植前严格把关,为产出好参打下基础。种植期间,近乎严苛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则是生产好参的关键。

“首先是温度控制。”谷召俊说,西洋参十分“娇贵”,整个生长期的适宜气温是-10℃至28℃。“这也就要求种植户要将大棚间距控制在1.8米和2米之间,确保棚内空气流通,降低棚内的温湿度。”他说。

好参不仅是种出来的,还要利用标准化手段,将西洋参中的营养元素完整保留下来。“收参期间,我们既要围绕品相、农残、重金属等指标严格筛选,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直接退回,避免流入市场。”谷召俊说,“同时也把鲜参收获期由过去的10月份延长至11月份,增加淀粉转化糖分的周期,提升西洋参品质。”

以标准化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文登西洋参从整地选地、种植、施肥、管理,一直到采收、精深加工,都有严格标准。去年,市市场监管局精准指导立项了全国首个国家级西洋参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研究制定西洋参全产业链标准,文登西洋参企业制定的团体标准《西洋参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正式发布,从“田间”到“舌尖”实现“全程标准化”管控。

如何破解重茬问题是保证西洋参种植品质重要的一环。今年初,文登区道地参业与传福参业联合启动西洋参重茬试验,探索西洋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这两天,正值西洋参“窜苗”的时节,文登西洋参协会会长王文水得空就往西洋参重茬试验田里钻。“西洋参根须较长,通过将种植区的土壤深翻80厘米到100厘米,进行生土与熟土转换,恢复土壤活力,以保证西洋参品质。”他说。

由1变N,“药食同源”催生产业“裂变”

这两天,文登道地参业发展有限公司西洋参加工厂内,茶香四溢,传送带上西洋参代用茶“新鲜出炉”。

“去年底西洋参实现了‘药食同源’试点,我们于今年3月拿到国家‘药食同源’生产试点,便立即开始了尝试,希望能够尽快打开西洋参新市场。”文登道地参业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总监丁文超说。

据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1年11月4日批复同意《山东省对西洋参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方案》,规定西洋参可添加到茶叶及相关制品、饮料、酒类、方便食品、蜂产品五类食品中。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于2021年12月1日发布试点实施方案,西洋参由药入食的转变将促使参产业链向食品工业调整,为西洋参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试点”的批复犹如一把钥匙,让不少揣着“高品质”却只能在药品领域闯市场的文登西洋参加工企业,打开了通向食品市场的大门,赋予企业更多活力,也推动西洋参走进了千家万户。“目前,我们已推出代用茶、西洋参元气茶等产品,预计将于本月底正式推向市场与消费者见面,进一步提升西洋参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丁文超说。

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文登区通过同类食品监管数据累积、历年检测数据统计、检测机构调研等形式,掌握西洋参产品的风险点,将灰分、镉、五氯硝基苯、总皂苷等指标列入检测指标,确保纳入试点的企业具备较强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保障试点食品的安全。

“试点”实施方案的出台也让更多食品厂商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到西洋参产业大军中来。连日来,颐阳集团、继振参业、东旭参业等参企负责人的电话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保健企业以及生物科技公司纷纷寻求产地合作。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文登西洋参产业将很快实现从量到质的变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德国拜耳拜灭士 蟑螂药 19.9~~德国拜耳拜灭士 蚂蚁药 19.9[月亮]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好喜欢][
  • 7.英雄也有过不去的江东,更何况我一个在爱里低头的小朋友。7.英雄也有过不去的江东,更何况我一个在爱里低头的小朋友。
  • @李尚龙读书 的这本#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是2015出版的,这篇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就是“灵魂若无平等交流,感情也就无处可栖”。那时候,还没有现在#刘强东明
  • 甘肃画廊联盟网:您的海景油画不仅有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变幻莫测的神奇和清新的秀丽,而且活跃着生动的灵魂,渗透着人生的况味。我热爱大海,并且想要融入大海,所以才喜欢
  • #成都美食[超话]##烧烤##不可辜负的美食##为2020高考生加油##成都美食##将军令[音乐]# 我知道对有什么不对我知道将军说的话不一定对我知道对或错我自
  • 相传,高棉古城(Bandar Khmer Tua)就沉在珍尼湖底。肯定不是,可以大胆承认一下chini从波斯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战争并文化融合,这个对东方国家的称呼
  • [心]回来的时候可以不要每次都挑我单休的时候吗[二哈][二哈][二哈][二哈] 我不像狐狸狸,我是误打误撞住进来,老板Eric 一句话“你也是老师”我一点没有在
  • 我在意美观,做的是隐适美隐形矫正,这种可摘式的牙套方便是方便,但也很考验自律性,所以当你决定要选择隐适美矫正,就得做好有很强的自律性和决心了~【矫正小tips】
  • 在这条公益的路上愿更多的人携手同行,我们期待你们的加入恭喜16级第一次萌新见面会圆满成功嘿嘿嘿,看到了萌萌的妹子和可爱的基佬官博娘炒鸡激动呢(ฅ>ω<
  • 秋天真是浪漫的季节 金黄色的枫叶 藏着温度的毛衣 大街上惬意地打着哈欠的流浪猫狗 春天种下的果实 此刻也纷纷开始收获 一切看起来多美好呀 就连在这个秋天遇到的人
  • #蔡徐坤[超话]##原创音乐制作人蔡徐坤##蔡徐坤2021个人巡回演唱会##蔡徐坤 个人巡回演唱会##蔡徐坤0802生日快乐# 致23岁的蔡徐坤 你好23
  • 胜而不骄,喜功而不自炫,自重而不自傲,刚强而不迂腐!无论身处何境,都是空杯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全力以赴做好每一笔交易,剩下的只有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今
  • 该剧以都市男女的婚姻、家庭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家庭、两对夫妻在事业与家庭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权衡与选择,折射出新时代里婚姻生活的面貌。该剧聚焦都市男女婚姻问题,讲述
  • #猫咪星球##猫咪星球艺术频道##北京疫情##遇见铲屎官[超话]# 北京无偿领养编号:1667猫咪名字:羊羊猫咪年龄:2个月猫咪性别:公疫苗绝育驱虫: 已驱虫位
  • [傻眼]当时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容嬷嬷心狠手辣的场景堪称经典,直到现在为止很多演员都在模仿这个片段但是看着真的没有人在超越李启明了,李启明今年已经83岁了与琼瑶年
  • 当你有责任知道一些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真的很难责任两个字真的很大 成长是你不可避免的 普通是真的很平常 现实真的很现实 与其沉浸在自己是一个废物的无力中不
  • !!
  • ”这样的言论太多太多 作为养成系 身上的担子不知道有多重 他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说没考上就复读一年也要上北电 而公司又毫无人性的疯狂给他加行程 我知道 小马跟小
  • 昨天,小迪和尧哥莫名其妙约了个电影,然后尧哥还说都求我们了,我们不和他去,就离谱,我和瑞瑞明明都不知道这事儿啊。小迪说让我一起去,果断拒绝,我是那搅局儿的人么[
  • 学会从自身找原因,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人生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人在岸上驻足,有人在河流里畅游,岸上的人不理解河里的人,河里的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