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的父爱行为图鉴#《误杀2》中的父爱如山,为了孩子,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都可以,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感情呢?!
但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却又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有不少人是“小虫”:虫如蝼蚁,可以任人摆布、掌控命运,生死由命,是悲是喜,全不由己;虫如萤火,它在黑暗中闪耀着光芒,成千上万的萤火汇聚在一起,却又可以照亮整个森林。

这堂课必须上!
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每条都受益终生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讲经三百余回。

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
最初直畅本怀,

讲说《 华严经 》二十一日,
后因观机逗教,

又再说
《 阿含经 》十二年、
《 方等经 》八年、
《 般若经 》二十二年,

《 法华经 》和
《 涅槃经 》共八年,
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

佛陀说过无量数次,
感化无量数人。

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
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
到达涅槃的彼岸。

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
以见佛陀的慈悲。

1 、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名之为
“ 八风 ”,

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
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
“ 八风吹不动 ”?

在《 法集经 》中,
佛陀说 :

能说空者,
世间之法所不能坏。

何以故?

心不依止世八法故。

何者为八?

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
不生忧喜称讥之音,
而无欣戚毁誉二法,

心不高下,
于诸苦乐,
不贪不厌,
如是世法,
不能破坏。

2 、人之异于禽兽者,
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
能够反省改过,
懂得惭愧忏悔。

《 增一阿含经 》卷九说 :

有二妙法,
拥护世间。

云何为二法?

所谓有惭、
有愧也。

诸比丘!

若无此二法,
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
有兄有弟,

有妻子知识、
尊长大小,

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
拥护世间,

则别有父母、
兄弟、
妻子、
尊长、
大小,

亦不与六畜共同。

3 、忏悔,
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
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
《 五分律 》卷三说 :

于我法中,
若知有罪,
而忏悔者,
增长善根。

4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
《 罗云忍辱经 》说 :

忍之为明,
踰于日月。

龙象之力,
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
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
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
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
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
虽有大福,
福不如忍。

5 、是非朝朝有,
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
《 增一阿含经 》
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

说 :
不毁谤于人,
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
谛观正不正。

6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
唯 “ 精进 ”
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
《 杂譬喻经 》 中举出
“ 精进报至 ” 的故事说 :

昔有伎儿,
作种种伎乐,
从一富长者乞牛。

长者了无与心,
故语之言 :

“ 汝能如是勤作伎乐,
昼夜不息,
满一岁者,
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 :
“ 能。”

复与主人 :
“ 能听不?”

长者亦言 :
“ 能。”

于是伎儿闻是欢喜,
一心作乐,
三日三夜,
未尝休懈。

长者厌听已,
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7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 :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又说 :
“ 知足常乐。”

因此,
世间上最富有的人,
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

真正的富人,
是知足的人。

《 佛遗教经 》说 :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知足之人,
虽卧地上,
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
虽处天堂,
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
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
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
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8 、知恩报恩,
是做人的根本

《 优婆塞戒经 》说 :
少恩加己,
思欲大报;

于己怨者,
恒生善心。

9 、重视孝道,
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 贤愚经 》中,
佛陀开示阿难 :

出家在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计其功德,
殊胜难量。

所以者何?

我自忆念过去世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
上为天帝,
下为圣主,
乃至成佛,
三界特尊,
皆由是福。

10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必然有一位
“ 贤妻良母 ”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 玉耶女经 》中,
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 :

作妇之法,
当有五等。

何谓为五?

一如母妇,
二如臣妇,
三如妹妇,
四者婢妇,
五者夫妇。

何谓母妇?

爱夫如子,
故名母妇。

何谓臣妇?

事夫如君,
故名臣妇。

何谓妹妇?

事夫如兄,
故名妹妇。

何谓婢妇?

事夫如妾,
故名婢妇。

何谓夫妇?

背亲向疏,
永离所生;

恩爱亲昵,
同心异形;

尊奉敬慎,
无憍慢情;

善事内外,
家殷丰盈;

待接宾客,
称扬善名 :
是谓夫妇之道。

11 、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
《 无量寿经 》说 :

世间人民,
父子兄弟,
夫妇家室,
中外亲属,
当相敬爱,
无相憎忌;

有无相通,
无得贪惜;

言色常和,
莫相违戾。

12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

什么是益友?

什么是损友?

在《 佛说孛经抄 》中,
佛陀说 :

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

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
萎时捐之;

见富贵附,
贫贱则弃,
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

物重头低,
物轻则仰;

有与则敬,
无与则慢,
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

譬如金山,
鸟兽集之,
毛羽蒙光,
贵能荣人,
富乐同欢,
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

百穀财宝,
一切仰之,
施给养护,
恩厚不薄,
是地友也。

13 、“ 礼贤下士 ”
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

“ 妒贤害能 ”
则是失败之因

在《 四十二章经 》中,
佛陀说 :

恶人害贤者,
犹仰天而唾;

唾不污天,
还污己身。

贤者不可毁,
祸必灭己。

14 、尊师重道

佛陀在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中,
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

师弟之义,
义感自然,
当相信厚,
视彼若己。

己所不行,
勿施于人;

弘崇礼律,
训之以道;

和顺忠节,
不相怨讼。

弟之与师,
二义真诚;

师当如师,
弟子当如弟子,

勿相毁谤,
慎莫含毒,
小怨成大,
还自烧身。

15 、多布施,
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
布施喻如农夫耕田,
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

同样的,
多布施给贤德之人,

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 四十二章经 》中说 :
饭恶人百,
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
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饭五戒者万 ,
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
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
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
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
不如饭一辟支佛;

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16 、端正、
威仪、
安详、
自在

端正姝好,
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

所谓 “ 端正 ”
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

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
庄严、
安详、
自在。

《 法句譬喻经 》说 :
所谓端正,
非色如华,
贪忌虚饰,
言行有违;

谓能舍恶,
根源已断,
慧而无恚,
是谓端正。

17 、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
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
《 六波罗蜜经 》说,
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 :

不说他人过,
亦不称己德,
智照无自他,
当获大名称。

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
钻石,

而是智慧、
法财

佛陀在
《 正法念处经 》说 :
宝物归无常,
善法增智慧;

世间物破坏,
善法常坚固。

若有顺法行,
随人百千世;

虽种种宝物,
不能至后世。

种种财宝物,
则可强劫夺;

王贼及水火,
不能拔法财。

19 、世间事,
由小可以知著,
防微可以杜渐,
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
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
《 法句经 》说 :

莫轻小恶,
以为无殃,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
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
以为无福,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
从纤纤积。

20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
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

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
忆念、
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

所以历劫以来,
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 :
“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

在《 增一阿含经 》中,
佛陀说有五种非人 :

应笑而不笑,
应喜而不喜,
应慈而不慈,
闻恶而不改,
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

有缘得闻佛法,
应如《 大集经 》说 :

“ 闻法者,
对说法人作医王想,
作拔苦想,
作说法甘露想,
作醍醐想;

说法者,
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
作癒病想。

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
皆堪绍隆佛位,
常生佛前。”

文章选自《 佛光教科书 》

 【每日闻法】
《妙法莲华经》经中云:“…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譬如长者、 有一大宅, 其宅久故, 而复顿敝,
  堂舍高危, 柱根摧朽, 梁栋倾斜, 基陛隤毁,
  墙壁圯坼, 泥涂褫落, 覆苫乱坠, 椽梠差脱,
  周障屈曲, 杂秽充遍。 有五百人, 止住其中。
  鸱枭雕鹫、 乌鹊鸠鸽、 蚖蛇蝮蝎, 蜈蚣蚰蜒,
  守宫百足, 狖狸鼷鼠, 诸恶虫辈, 交横驰走。
  屎尿臭处, 不净流溢, 蜣螂诸虫、 而集其上。
  狐狼野干, 咀嚼践蹋, □啮死尸、 骨肉狼藉。
  由是群狗、 竞来搏撮, 饥羸慞惶, 处处求食。
  斗诤□掣, 啀喍嗥吠, 其舍恐怖, 变状如是。
  处处皆有,  魑魅魍魉, 夜叉恶鬼, 食啖人肉,
  毒虫之属, 诸恶禽兽, 孚乳产生, 各自藏护。
  夜叉竞来, 争取食之, 食之既饱, 恶心转炽,
  斗诤之声, 甚可怖畏。 鸠槃荼鬼、 蹲踞土埵,
  或时离地, 一尺二尺, 往返游行, 纵逸嬉戏,
  捉狗两足, 扑令失声, 以脚加颈, 怖狗自乐。
  复有诸鬼, 其身长大, 裸形黑瘦, 常住其中,
  发大恶声, 叫呼求食。 复有诸鬼, 其咽如针。
  复有诸鬼, 首如牛头, 或食人肉, 或复啖狗,
  头发蓬乱, 残害凶险, 饥渴所逼, 叫唤驰走。
  夜叉饿鬼, 诸恶鸟兽, 饥急四向, 窥看窗牖,
  如是诸难, 恐畏无量。 是朽故宅, 属于一人。
  其人近出, 未久之间, 于后舍宅, 忽然火起,
  四面一时, 其炎俱炽。 栋梁椽柱、 爆声震裂,
  摧折堕落, 墙壁崩倒。 诸鬼神等、 扬声大叫。
  雕鹫诸鸟, 鸠槃荼等, 周章惶怖, 不能自出。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毗舍阇鬼、 亦住其中,
  薄福德故, 为火所逼, 共相残害, 饮血啖肉。
  野干之属, 并已前死, 诸大恶兽、 竞来食啖,
  臭烟烽烰, 四面充塞。 蜈蚣蚰蜒, 毒蛇之类,
  为火所烧, 争走出穴, 鸠槃荼鬼、 随取而食。
  又诸饿鬼, 头上火燃, 饥渴热恼, 周章闷走。
  其宅如是、 甚可怖畏, 毒害火灾, 众难非一。
  是时宅主 在门外立, 闻有人言, 汝诸子等,
  先因游戏、 来入此宅, 稚小无知, 欢娱乐著。
  长者闻已, 惊入火宅, 方宜救济, 令无烧害。
  告喻诸子, 说众患难, 恶鬼毒虫, 灾火蔓延,
  众苦次第、 相续不绝。 毒蛇蚖蝮, 及诸夜叉、
  鸠槃荼鬼, 野干狐狗, 雕鹫鸱枭, 百足之属,
  饥渴恼急, 甚可怖畏, 此苦难处, 况复大火。
  诸子无知, 虽闻父诲, 犹故乐著, 嬉戏不已。
  是时长者, 而作是念, 诸子如此, 益我愁恼。
  今此舍宅, 无一可乐, 而诸子等、 耽湎嬉戏,
  不受我教, 将为火害。 即便思惟, 设诸方便、
  告诸子等, 我有种种,  珍玩之具, 妙宝好车,
  羊车鹿车、 大牛之车, 今在门外。 汝等出来,
  吾为汝等  造作此车, 随意所乐, 可以游戏。
  诸子闻说, 如此诸车, 即时奔竞、 驰走而出,
  到于空地, 离诸苦难。 长者见子, 得出火宅,
  住于四衢, 坐师子座、 而自庆言, 我今快乐。
  此诸子等, 生育甚难, 愚小无知, 而入险宅。
  多诸毒虫, 魑魅可畏, 大火猛炎、 四面俱起,
  而此诸子、 贪著嬉戏, 我已救之, 令得脱难。
  是故诸人, 我今快乐。 尔时诸子、 知父安坐,
  皆诣父所、 而白父言, 愿赐我等, 三种宝车。
  如前所许, 诸子出来, 当以三车、 随汝所欲,
  今正是时, 惟垂给与。 长者大富, 库藏众多,
  金银琉璃、 砗磲玛瑙, 以众宝物、 造诸大车。
  庄校严饰, 周匝栏楯, 四面悬铃, 金绳交络。
  真珠罗网, 张施其上, 金华诸璎, 处处垂下,
  众彩杂饰, 周匝围绕, 柔软缯纩, 以为茵蓐。
  上妙细叠, 价值千亿, 鲜白净洁, 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 肥壮多力, 形体姝好, 以驾宝车。
  多诸傧从, 而侍卫之。 以是妙车, 等赐诸子。
  诸子是时, 欢喜踊跃, 乘是宝车, 游于四方,
  嬉戏快乐, 自在无碍。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众圣中尊, 世间之父。 一切众生, 皆是吾子,
  深著世乐, 无有慧心。 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忧患,
  如是等火, 炽燃不息。 如来已离, 三界火宅,
  寂然闲居, 安处林野。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众生, 悉是吾子。 而今此处, 多诸患难,
  唯我一人, 能为救护。 虽复教诏, 而不信受,
  于诸欲染, 贪著深故。 以是方便, 为说三乘,
  令诸众生, 知三界苦, 开示演说、 出世间道。
  是诸子等, 若心决定, 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
  有得缘觉、 不退菩萨。 汝舍利弗, 我为众生,
  以此譬喻、 说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语,
  一切皆当, 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 清净第一,
  于诸世间、 为无有上, 佛所悦可, 一切众生、
  所应称赞、 供养礼拜。 无量亿千、  诸力解脱,
  禅定智慧, 及佛余法, 得如是乘。 令诸子等,
  日夜劫数、 常得游戏, 与诸菩萨、 及声闻众,
  乘此宝乘, 直至道场。 以是因缘, 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 除佛方便。 告舍利弗, 汝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则是父。 汝等累劫、 众苦所烧,
  我皆济拔, 令出三界。 我虽先说、 汝等灭度,
  但尽生死, 而实不灭, 今所应作, 唯佛智慧。
  若有菩萨, 于是众中, 能一心听、 诸佛实法,
  诸佛世尊、 虽以方便, 所化众生, 皆是菩萨。
  若人小智, 深著爱欲, 为此等故、 说于苦谛。
  众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说苦谛, 真实无异。
  若有众生,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不能暂舍,
  为是等故、 方便说道。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 无所依止, 灭尽诸苦, 名第三谛。
  为灭谛故, 修行于道, 离诸苦缚, 名得解脱。
  是人于何  而得解脱, 但离虚妄, 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  一切解脱。 佛说是人、 未实灭度,
  斯人未得, 无上道故, 我意不欲、 令至灭度。
  我为法王, 于法自在, 安隐众生, 故现于世。
  汝舍利弗, 我此法印, 为欲利益,  世间故说,
  在所游方, 勿妄宣传。 若有闻者, 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 阿鞞跋致。 若有信受, 此经法者,
  是人已曾,  见过去佛, 恭敬供养, 亦闻是法。
  若人有能, 信汝所说, 则为见我, 亦见于汝、
  及比丘僧、 并诸菩萨。 斯法华经, 为深智说,
  浅识闻之,  迷惑不解, 一切声闻、  及辟支佛,
  于此经中, 力所不及。  汝舍利弗,  尚于此经、
  以信得入,  况余声闻。 其余声闻, 信佛语故,
  随顺此经, 非己智分。 又舍利弗, 憍慢懈怠、
  计我见者, 莫说此经。 凡夫浅识, 深著五欲,
  闻不能解, 亦勿为说。 若人不信, 毁谤此经,
  则断一切,  世间佛种。 或复颦蹙, 而怀疑惑,
  汝当听说, 此人罪报。 若佛在世, 若灭度后,
  其有诽谤,  如斯经典, 见有读诵、 书持经者,
  轻贱憎嫉、 而怀结恨, 此人罪报, 汝今复听,
  其人命终, 入阿鼻狱, 具足一劫, 劫尽更生,
  如是展转, 至无数劫, 从地狱出, 当堕畜生,
  若狗野干, 其影□瘦, 黧黮疥癞, 人所触娆,
  又复为人, 之所恶贱, 常困饥渴, 骨肉枯竭,
  生受楚毒, 死被瓦石, 断佛种故, 受斯罪报。
  若作骆驼, 或生驴中, 身常负重, 加诸杖捶,
  但念水草, 余无所知,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有作野干, 来入聚落, 身体疥癞, 又无一目,
  为诸童子  之所打掷, 受诸苦痛, 或时致死。
  于此死已, 更受蟒身, 其形长大,  五百由旬,
  聋騃无足, 宛转腹行, 为诸小虫, 之所咂食,
  昼夜受苦, 无有休息,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 诸根闇钝, 矬陋挛躄,  盲聋背伛,
  有所言说, 人不信受, 口气常臭, 鬼魅所著,
  贫穷下贱, 为人所使, 多病痟瘦, 无所依怙,
  虽亲附人, 人不在意, 若有所得, 寻复忘失。
  若修医道, 顺方治病, 更增他疾, 或复致死。
  若自有病, 无人救疗, 设服良药, 而复增剧。
  若他反逆、 抄劫窃盗, 如是等罪, 横罗其殃。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处, 狂聋心乱, 永不闻法。
  于无数劫、 如恒河沙, 生辄聋哑, 诸根不具、
  常处地狱, 如游园观, 在余恶道, 如己舍宅,
  驼驴猪狗、 是其行处,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 聋盲喑哑、 贫穷诸衰、 以自庄严,
  水肿干痟、 疥癞痈疽、 如是等病, 以为衣服,
  身常臭处, 垢秽不净, 深著我见, 增益嗔恚,
  淫欲炽盛, 不择禽兽,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告舍利弗, 谤斯经者, 若说其罪, 穷劫不尽。
  以是因缘, 我故语汝, 无智人中, 莫说此经。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闻强识,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曾见, 亿百千佛,
  植诸善本, 深心坚固,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精进,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为说。
  若人恭敬, 无有异心, 离诸凡愚, 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又舍利弗, 若见有人,
  舍恶知识, 亲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见佛子, 持戒清洁, 如净明珠, 求大乘经,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无嗔, 质直柔软,
  常愍一切, 恭敬诸佛,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复有佛子, 于大众中, 以清净心, 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 说法无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有比丘, 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顶受,
  但乐受持,  大乘经典, 乃至不受, 余经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 得已顶受, 其人不复, 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告舍利弗, 我说是相, 求佛道者、 穷劫不尽,
  如是等人, 则能信解, 汝当为说,  妙法华经⋯⋯”南无阿弥陀佛;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今闻法我等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阿弥陀佛祈愿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 宽恕原谅消我业障我等发愿积善修福弘佛传法阿弥陀佛伏祈三世诸佛菩萨保佑世间万物生灵离苦得乐回向世间法界有情众生吉祥安康阿弥陀佛我佛慈悲随喜赞叹!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蜡烛][鲜花][鲜花][蜡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消失的“金三银四”
  • 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作为中国人咱们得站定自己的立场。你不能一边享受着国内的安定和还算舒适的生活,一边道貌岸然地说“我博览群书,周游世界,了解各国国情”,不由自主
  • #王者荣耀貂蝉[超话]#古早19年的时候,像葵狮大大提了一个貂蝉彼岸花主题典藏的建议,当时太年轻了有啥想法就直接私信说了[兔子]没想到葵狮大大20年真的回复我了
  • 最近重读的一些书 对寻常事情的认知形成常识,常识中的道理贯通形成理论。不同学科造新词、新概念,构建新理论。理论能指导实践?知还是行?再次进入生活的各种理论反而混
  • #陆源奶奶在其被找回前离世#【跨越33年的跪拜:病床上被养父放弃,寻亲4天找回亲情,奶奶仨月前抱憾离世】陆源仔细端详着家里泛黄的老照片,留心观察自己和家里亲属面
  • 【加拿大本科低GPA录取墨尔本大学】 申请人加拿大的GPA不佳 因为大一大二拉胯 好在后期分数不错 目标申请世界前50大学 还好墨大的艺术管理是镀金神器 同等G
  • #深圳头条事[超话]# [爱心]已报名【线上大龄速配对】专场 有意请直接报名本活动认识 贵姓:谢先生 出生:1985年 籍贯:安徽合肥 学历:专升本 婚史:未婚
  • #金牌二手鸭[超话]##出书[超话]##原耽实体书交易##纸飞机[超话]#出纸飞机潭石亲签x2+彩绘飞机盒x3+抱枕+周边 所见即所得 不用问我是不是全部了,图
  • 良智普法||关于合同保全? 第五章 合同的保全 第五百三十五条 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
  • #懒人厨房# 苦瓜烘蛋,上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炒菜店,森森经常会去点这个,超级好吃,所以学着做了一下。天热的时候就喜欢吃清热菜,苦瓜清热解毒,和鸡蛋一起还中和了它
  • 【法治日报头版头条刊文丨河南以“六防六促”助推“三零”创建】 动员多方参与 强化矛盾联调 河南以“六防六促”助推“三零”创建 “‘三零’创建打基础,‘六防六促
  • 独一无二新生16班发帖合集 [1128]16组 每日发帖接龙 新生1601 新生1602 新生1603 新生1604 @我能在奶烊梨涡里泡澡
  • “美好人生的关键,在于你得迷上点什么。”“当你发自灵魂地做事,会感到内在流动着一条喜悦的河。”参加群里的比赛,因为疫情各种延期,两个月的赛程终于结束,组委会精心
  • 人生那么短 人人都说要开心 要开心度过每一天 要去追求爱的人 追求喜欢的事情 追求想要的生活 不留遗憾 可现实总给你当头一棒 你爱的人不爱你
  • #神州信息# #金融科技# 【证券市场红周刊 | ModelB@nk5.0:金融科技向实而行】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进程中,中国银行业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电算
  • 宝宝,生日快乐,今天我的宝宝6岁零19年啦!我们也在一起273天了! 从21年1月14号一起追喻言线下初相见到现在也411天了,缘分真的很奇妙,从你加我叫我第一
  • 粤海第一关,位于十九世纪闻名于海内外的广州海珠区黄埔古港。它长期在海外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在清朝中后期阶段甚至作为我国唯一的通
  • ᵕ̈适合3.8女神节の朋友圈文案 1⃣️ ③ ⑧ 快乐☪✨ 愿你能成为自己的太阳 无需借谁的光 2⃣️ʜᴀ͟ᴘ͟ᴘ͟ʏ ᴇᴠᴇʀʏᴅᴀʏ̆̈ ᴛᴏ ᴍᴇ◟̆
  • 刚看一个博主发的,说自己工作没日没夜卷,三十岁就卷成了早更[苦涩],比我这多囊还难受,多囊调理一下作息减个肥还会排卵来月经,早更直接不排卵了,都是熬夜内分泌失调
  • 2022.3.1 星期二 天气阴 经过六天的煎熬,终于离开这里了。 打车往火车站的路上,一路提心吊胆。看着路旁的废墟残骇,鼻子忍不住发酸,眼泪打转。这里的人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