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涅槃当日
给弟子留下这些遗训

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的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皮流出水滴,百花都萎谢凋零,整个世间都现出寂寞萧条的现象。

佛陀心如止水,和平常说法没有两样,静静作最后的遗教:

“诸比丘弟子!我涅槃以后,你们要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叉,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这和我住世,没有什么不同。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你们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你们应该节身节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

“诸比丘弟子!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一定要用辔制,不然将会把人牵墮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这不能不谨慎注意。

“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

“诸比丘弟子!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应当作服药之想,好和坏都不要增减。不要起贪瞋之心,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的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

“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瞋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瞋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作有道的智慧之人。

“诸比丘弟子!你们不要有骄慢的心,不要有谄曲的心,不要有欺诳的心,不要有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

“诸比丘弟子!你们应当知道,多欲的人苦恼亦多;少欲的人才住于安稳的世界。你们要脱离苦恼,就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就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也能凿石穿山,进入大川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熄,虽然要想得火,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你们要做勇猛的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的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慧的利剑,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

“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慧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慧的灯光,走过无明暗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慧,才能进入三摩地。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

“诸比丘弟子!我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宇宙人生真理,今我将要涅槃,如有疑者,可速问我,我当为你们解答。”夜是静静的,只有佛陀说法的声音,月光分外明亮,流星划过长空,诸比丘弟子呼吸不敢有声,聆听佛陀最后的法语。最后佛陀问大家对四圣谛、十二因缘有什么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如是三问,大家都默默无言,因为都没有疑惑,当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就对佛陀说道:“佛陀!我们了解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真理,在这个世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陀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教法不可令异。”

佛陀非常安静,没有一点疲倦的样子,这就是将要进入涅槃的佛陀吗?叫人真难以了解,诸比丘弟子都在黯然地啜泣。

佛的遗教

佛陀入灭时,众弟子公推阿难陀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1.佛陀在世时,我们依佛为师,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

2.佛陀在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后,我们依什么安住?

3.佛陀在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4.佛陀在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叫人起信?

佛陀回答

1.我涅槃后,应依戒律为师。

2.我涅槃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3.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默摈置之。

4.我涅槃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出道仙##修行##出道仙文化#

#如实的解脱道#
初心学佛者,请打破凡圣一关再说

中国的三论宗、天台宗,都把现空交融的无碍,与真常论者空而实不空妙有的思想合流。根本的差异点在:

性空者以为空是彻底究竟的,有是缘起假名的;

真常者以为空是不彻底的,有是非缘起而真实的。

虽有这两种根性,结果还是一致的。在行证上,虽然或见一切法空,或见即空即假的中道,但下手的方法,也是一致的。深观自我的缘生无自性,悟入我我所一切法空;从这性空一门进去,或者见空,或者达到空有无碍。

龙树说:「以无所得故,得无所碍」。所以无论钝利,一空到底,从空入中道,达性空唯名的缘起究竟相。这样,先以一切法空的方法,击破凡夫的根本自性见,通达缘起性空,转入无碍妙境,不能立即从即空即有,即有即空起修。

本论名为中观,而重心在开示一切法空的观门,明一切法「不生不灭」等自性不可得。这不是不谈圆中,不深妙;却是扼要,是深刻正确。

那直从空有无碍出发的,迷悟的抉择既难以显明,根本自性见也就难以击破!

中国学佛者,有两句话:「只怕不成佛,不怕不会说法」;我现在可以这样说:「只怕不破自性,不怕不圆融」。初心学佛者,请打破凡圣一关再说!

——摘自《中观论颂讲记》/悬论/三.中论之特色/一.有空无碍

第二节 三法印与一法印

从无我中贯彻一切

本章的标题,是三大理性的统一。三者能不能统一?有的学者以为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与涅槃寂静,是相反的。因为凡是无常的,即是有为法,有为法是生、住、异、灭的。涅槃是无为法,无为是不生、不灭的。生灭的与不生灭的,如何统一?因此古来某些学派,为这二者的矛盾所困恼。看重无常,将涅槃看作无常以外的;重视涅槃常住的,又轻忽了无常。这样,佛法的完整性,统一性,被破坏了。其实三法印是综贯相通的;能统一三者的,即著重於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印。诸法,通於有为与无为,从有为无为同是无我性去理解,即能将常与无常统一起来。诸法的无我性,可从缘起法去说明。缘起法本通

两方面说:

一、流转的因果相生,即是无常;

二、还灭的因果寂灭,即是涅槃。

所以缘起能贯彻这两端;缘起是无我性的,无我也即能贯通这两端了。诸法的所以相生还灭,可以这样的理解:一切法因缘和合,所以能生;因缘离散,所以一切法归於灭。看起来,似乎有什么实体在那里生灭,其实并没有实自性的生灭。如真是实有的,那也就用不著生了。如确乎是真实有,他也决不会灭。所以从一切法的相生还灭,理解他本来无自性空的,本来无我的。

这三印统一於空无我的思想,非常深彻,惟有佛的弟子,像舍利弗等才能完满的通达。且拿佛《化迦旃延经》来说:迦旃延是佛弟子中「论议第一」的,佛为他说中道法:世人依於二见,堕於有边与无边。佛说中道的缘起法,即不落二边。一般人见到法生,就起有见;见到法灭,就起无见。如常人见一朵花,以为实有此花体;等到花谢落,就以为什么都没有了。小孩从母胎出生,以为实有这个有情自体;等到死了,又以为什麽都没有了。世间常人总是如此实有实无的倒见。

佛说缘起法,就不同了。见到法的生起,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法的名、相、因、果都可以说有,因此而不起无见。见到法的灭去,知道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由此而不起有见。能离有无二见,就是安住於中道了。

不解缘起本空,容易认为佛法是诡辩,为什么常人会於生灭法起有无见,到了佛弟子,还是照样的生灭,就不生有无见呢?不知道这因为常人的心目中,总是认为真实不空的,所以见生见灭,即落於有见无见。

学佛的了达一切法本是空无我的,一切现象的有生有灭,佛法并不否认他,现象确是有因果、体用的,现起与还灭的。但没有一些是实在的、常住的、独存的,仅是如幻的生灭而已。能把握这一点,就不落有无,正处中道了。

无常与常的贯彻,即在这缘起的空无我中建立。照上面说,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没有真实性,所以生而不起有见,灭而不起无见,生灭都是缘起本空的。缘起法的归於灭,说它是空,这不是因缘离散才是灭、是空,当诸法的生起时,存在时,由於了无自性可得,所以是如幻如化,空的、寂灭的。从无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灭、本性不生不灭,即在这缘起的生灭无常中看出。生灭无常,即是空无我的;空无我即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的。这样,缘起法的本

性空──无我,就贯彻三印了。

一部分学者的误会,即以为涅槃是要除灭什麽,如海中的波浪息灭,才能说是平静一样。因此,常与无常,生灭与不生灭,对立而不能统一。对於缘起法的流转与还灭,也打成两橛。要是从缘起无我的深义去了解,那么法的生起是幻起,还灭是幻灭,生灭无常而本来空寂。所以佛弟子的证得涅槃,不过是显出诸法实相,还他个本来如是。三法印,那里是隔别对立而不可贯通呢?

——摘自《佛法概论》第十二章 三大理性的统一/第二节 三法印与一法印/从无我中贯彻一切

——释贯坚法师根据印顺导师著作整理编辑

禅门的修行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一般人听到佛教在讲“修道”、“证道”,都以为是一门高深莫测的玄理,更谈不上进入“道”的境界。有些人对《妙法莲华经》的“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都难以理解,其实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佛教的道理,进而细心体察人生,品味生活,都会意外地发现原来道不仅仅在高山深处,亦不单单在寺院道场,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中,大至大千世界,小至一花一草,同样能体会到“道”的妙谛和意境,正所谓“佛法遍一切处,无处不是道”。 

中国禅宗的特色亦是提倡搬柴运水都是道。为什么搬柴运水都是道呢?道,其实只是心中并无杂念,亦不起妄念,这个时候,无论你搬柴运水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你都是在道中。否则,搬柴运水时妄念纷飞,例如搬柴运水时一直埋怨好重啊、埋怨路不好走,这样,搬柴运水只是搬柴运水,并不是道。

马祖道一禅师看到了这一点,便倡导“平常心是道”,他常常开示弟子们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要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

马祖的“平常心”是要远离虚假造作,没有是与非,没有取与舍,当然亦没有凡圣和善恶的分别。这种不落于任何一边,而契合中道的意境不是是非不明,善恶不辨,而是不受这些相对的观念来染污本有的佛性。

究竟什么是平常心呢?曾经有人问过景岑招贤禅师如何是平常心,他轻描淡写的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但这个人还不明白,更问:“学人不会,意旨如何?”他亳不厌烦的回答:“热即取凉,寒即向火。”另外,又有人问文钦禅师如何是平常心合乎于道,他说:“吃茶吃饭随时过,看水看山实畅情。”每天只是吃茶吃饭看水看山度日,这种无欲无求的生活,那里还有束缚,这正是解脱,岂不自在!

现在我再举几则为人熟悉关于平常心的禅门公案:

有一次,源律禅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要用功吗?”大珠答:“当然用功啦。”源律问:“如何用功?”大珠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源律说:“一切人都是如此,与大师是否一样的用功呢?”大珠答:“不同。”源律道:“为什么不同?”大珠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却百般要求;睡觉时又不肯睡觉,却千般计较。所以,他们与我的用功不同。”源律禅师无话可说了。虽然两个人用功在做同一件平常事,一个用功在挑剔计较、永不知足,这是一份执着,贪瞋妄想便很容易随之而起,结果弄得心无宁日;另一个用功在万般放下、知足常乐,既然无执着,贪瞋妄想便无从生起,自然能够进入心无所住的禅定。

有一年夏末,沩山灵佑禅师问候徒弟仰山慧寂禅师之后,说:“整个夏天不见你上山来,在下面做什么?”仰山答:“我在山下锄得一片田,还播得了一箩的种子。”他反过来却问师父沩山:“但未知和尚你整个夏天又做了些什么呢?”沩山答:“日中一食,夜后一寝。”仰山说:“和尚今夏亦不虚过。”除了日常必须的起居饮食之外,沩山禅师别无所求,最难得的,是徒弟也明白了,所以后来,徒承师业,两位禅师的教法,被誉为禅门中别树一格的沩仰宗。

石头希迁禅师和庞居士都是当代誉满天下的两大禅门高手。在庞居士初参石头禅师时,有一天,石头问庞居士:“自从你见到老僧以来,你日用事是怎样的呢?”庞居士答:“你若问我日用的事情,即无开口处。”石头说:“明知你会这么样,我才问你的。”于是庞居士呈上一偈,头两句是:“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石头禅师同意他的见地。日用事并无他,只不过是我与自己相伴和谐而矣,所以,那有开口的地方,若有开口处,只是自己对自己讲,岂不多余!

白云守端禅师说释迦牟尼佛讲的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而称法华亦有其四弘誓愿,就是:“饥来即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这番话虽然带点幽默和别具创意,但亦言之有理。

黄龙无门慧开禅师更加明显的道出了除了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之平常事外,只要心头无事,便是好。有偈为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以上的公案,明眼人一看便知道祖师们都是心无杂念,常常心自清净,便自然安住于干粗活、大自然,甚至任何境界,这便是不谋而合的与“道”相应。

我们若能以无得无失的平常心来为人处事,定能得心应手,广结善缘,做出更大的事业。因为无得无失的心态,对人布施就能修行三轮体空,因为无得无失的心情,做事就没有忧虑与束缚,更能发挥每个人本有的才华。

由此可见平常心能让一个人更加镇定、沉着,充分表现自己,亦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没有紧张情绪和精神压力,可以真正体验到什么是自在洒脱的人生境界。

这就是平常心是道,总括来说,所谓道,就是每个人现前的不分别心。但现在的不分别心,却有妄想杂念、人我是非,那就不是平常心了。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遇缘而不改变我们当下的不分别心,亦不改变不分别心去随缘,才是我们的平常心,才是佛法修成的道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华野新闻#今日C位 | 莱州华银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莱州华银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是研发生产金属、非金属材料硬度计的专业公司,是我国早期定点研发、制造硬度计的基地,1
  • 愿神保佑你peace&love.STA 2020 春夏全部发兽完毕 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和拥有 现在HOVA还有部分库存 从此刻起请不要在下单了 为了叫
  • 4.QQ糖,个体较小、口味甜,且有弹性,在外包装上一般也没有安全提示。4.QQ糖,个体较小、口味甜,且有弹性,在外包装上一般也没有安全提示。
  • 大理寺判决为“余庆更永昌赦,法当流”按照永昌元年(689年)的大赦法令,颜余庆属于被裹挟的群众,流放即可。  大理寺很多官员亦是“竞为深酷”只有徐有功“数犯颜争
  • 没有阳光、一张床、一张书桌、10m2偶尔看看书、偶尔做做运动、偶尔刷刷电影、不能出门、每天平均说十句话简直太孤独 太孤单了,孤独到 死,日复一日地宅真的让人好难
  • 公元208年,刘备采纳孔明建议,联络孙权,大败曹军于赤壁,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
  • 但是,这样做,可能会让我们丧失认识未知的能力——如果你都不承认这是不一样的新东西,又怎么可能真正认识它?工作有时候忙起来可以到半夜两点,但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数
  • 想整理一下近期 关于马喆的东西从一个电话开始 他说看看我有没有换号 又加了微信然后向我道歉 确实 阳姐说得对 这种人只会爱自己 都是把事情做过了 才知道做错了
  • 。还是要吃药。
  • 微信:zxe13069529336 #每日一图一记# 迟到的写些什么昨天在科技馆的时候有好多的小朋友好可爱的说大概因为自己是那种不活泼的遇到腼腆的小朋友像看到自
  • 我真的以为我好了的还很开心的告诉好多人包括我爸妈说我好了结果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气的浑身发抖头皮发麻全身发烫我还天真的以为我没事了可以重拾一些之前放下的东西其实我做
  • #重启征程惊雷响##盗墓笔记# 我他妈惊了 我昨天下午来西泠印社的时候还好好的 今天上午再来就看到这么个景象 我倒是想知道是哪个孤儿在这里干这种恶心的事 瞎
  • 央视眼光杠杠的[赞啊]肖战和唐三心性相识,都是不屈不挠,善良仗义,向阳而生,不惧困难,勇往直前,自强不息,有担当有格局有胸襟有梦想的男子汉[good]肖战加油,
  •   广湛高铁第五标段位于阳春市境内,线路自蓝青隧道山口端引出,终至响石大桥桥头,全长28.78公里,由中铁三局负责建设,建设内容包含双线桥梁、隧道、路基、涵洞、
  • ”荷美覃塘景区是以具有一千多年种植历史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覃塘莲藕为主导产业的旅游观光景区,园内种植有莲藕3000多亩,荷花品种350多种荷美覃塘景
  • ?我们深知,每一次出发都是一份责任。
  • 生活是自己的,要怎么过是他自己的选择,不需要给别人看,也没有任何义务告知任何人!所以真正爱骆哥的粉丝都很尊重他,一起保护着他在娱乐圈或许很难被保护的私生活,不去
  • G:我希望去做体育播报是因为这是另一个娱乐领域,是我在褪下艺人角色或是觉得表演不再吸引我的时候想要尝试的职业之一。我做过助教,我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成长在不同环境所
  • 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
  • 小兔叫肖战,见到他记得跟他说,我很想他谢谢!#宝妈、大学生微商创业# 《微商能提升的技能》拍照构图——我对dai理的要求就是要提升综合能力而不是只会找一款产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