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药师经 》有关
「 往生净土 」 之文有感 ( 一 )

《 药师经 》有关
「 往生净土 」 的原文

上文论析作结 :
愿生净土者,
唯愿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

又愿生极乐净土者,
唯以 「 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 的
「 正法 」,
即得生弥陀净土的正确方法。

今试以善导大师净土思想,
详释 《 药师经 》
有关往生净土一段经文,

引申弥陀净土法门的往生
「 正行 」,
是 「 专称弥陀佛名 」,

而不夹杂余佛名号,
也不夹杂余行诸行。

虽然释迦牟尼佛曾在诸经介绍过十方诸佛及其净土,

并劝人求生净土,
但值得留意的是,

除了阿弥陀佛及其极乐净土,
世尊从没有如斯详述得生净土的方法。

我们不妨细阅在
《 药师经 》
有关往生净土之一段经文,

看看释尊介绍如何称药师名号而得生净土,
云 :

若有四众 :
苾刍、
苾刍尼、
邬波索迦、
邬波斯迦,

及余净信善男子、
善女人等,

有能受持八分斋戒,

或经一年、
或覆三月受持学处,

以此善根,
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

听闻正法而未定者,
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临命终时,
有八大菩萨,

其名曰 :
文殊师利菩萨,
观世音菩萨等八大菩萨,

乘空而来,
示其道路,
即于彼界,

种种杂色众宝华中,
自然化生。

行者净土
「 要门 」之机,
起码是中品中生的
「 小乘下善凡夫人 」

从以上经文得知 :
就此等称药师名号而求生净土者,

有以下的基本要求、
或 「 最低条件 」,

一者皆是释迦僧团的
「 四众弟子 」,

二者起码是
「 净信 」
善男子、
善女人,

三者不但有净信,
而且能以自修持力受持八分斋戒。

简单来説,

行者是受释迦教化、
具有出世的佛法善根,

起码是堪受戒法的
「 戒子 」。

以上根机的人,
大致上相当于
《 观经 》 的中品中生者 :

若有众生,
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

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

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
威仪无缺。

按善导大师判定此品根机为
「 小乘下善凡夫人 」,

他们以三福为正因,
九品为正行,

即循释尊广开净土之
「要门」,

迴此善根,
求愿往生净土。

再推而析之,
以上根机的人,

也类似于
《 无量寿经 》
所说阿弥陀佛的
「 来迎接引 」
第十九愿所摄之机众 :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发菩提心,
修诸功德,
至心发愿。

不同之处是此愿涵盖
「 十方众生 」,

不问善根具与不具,
或不论威仪缺与无缺;

就摄机广狭方面,
略有别于前者。

先要认清自己的根机、
身份或辈品,

和辨定相应的行持方法

这点很重要,
要认清自己的根机,

决定以什么身份或辈品,
和决定以甚么行持方法,
愿求得生净土!

释迦世尊在
《 药师经 》明言 :

称药师名号而求生净土者的基本要求或最低条件在先,

必有其因由,
佛弟子读经时宜对号入座,

辨定自己的根机,
以相应法来修持,
才得法益。

若然机不应法,
犹如症不对药,
未必受益,

乃至如煮沙成饭,
无有是处。

例如,
我等虽受了三皈、
五戒的释迦弟子,

但随即犯戒、
破戒,

枉论以自修持力 ( 自力 )
修其他定慧之学,
岂有出世的佛法善根,

并愿求生净土呢?

又,
若然我们没有具备上述基本要求或最低条件,

就老老实实地确认知自己,
不是称药师名号而得生净土之机,
再往下看亦不切实际。

很多初接触净土法门的六道凡夫,
误以为自己是堪受释尊善法的
「 法子 」,

欲迴所修
「 杂毒之善 」,
作为「 出世的佛法善根 」
求生净土,

但善导大师在
「 至诚心 」 释指岀 :

此必不可也!

又如《 阿弥陀经 》云 :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得生彼国!

换言之,
佛弟子在没有受持释尊
「 善法 」,

并具有
「 善根 」 的情况下,
根本不是净土
「 要门 」 之机,

难以自修持力之定善、
散善之行业,
迴愿求生净土!

《 药师经 》
有关往生净土一段经文最令人费解的一句

上述 《 药师经 》
有关往生净土一段经文,

最令人费解的一句话是 :

法子虽
「 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 」,

但 「 听闻正法而未定者 」。

这里有三个问题 :

一者释迦世尊既在
《 药师经 》 说
「 法子 」 愿生净土时,

为甚么不说东方琉璃光净土药师佛所,

而扯到说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

究竟 「 法子 」
将会往生琉璃光净土,

还是极乐净土呢?

二者,
「 法子 」
听闻正法,

是甚么
「 正法 」?

若不正确了解释尊在净土三经的宗体,
恐难知道往生西方净土的
「 正法 」,

正因、
正行、
正念、
正定等。

这个 「 正 」 字是指正邪、
正杂,

还是有甚么意思?

若没有全面及深入地了解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恐难解惑释疑!

三者,
「 法子 」
听闻正法而未定者,

何谓 「 未定 」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法 」?

要 「 定 」 甚么呢?

这个 「 定 」 字可圈可点,
又具多义,

如辨定、
选定、
决定、
正定,

还是坚定等,
怎样解释较为合情合理呢?

其实,
若依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去解释,
理路清晰,
脉胳相承,
一点都含煳!

解读经典不能依文解字,
必须顺次序来理解上下文意,
如上述经文,

行者在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之前,
已是以善根迴愿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佛弟子,

善男信女,
而非一般愚恶凡夫。

再者,
行者因为听闻正法而未定,

才岀现
「 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
在后。

所以,
这个 「 未定 」 背后必有一个隐义,

才显岀
「 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 之言,
两者是相关连的。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时我想,世道也是公平的,有一篇文章说得好,一条路走到黑,你会发现,原来世界有一种对谁都不偏不倚的公平,回头看看那些曾经蔑视我们农村的人,不是也在庸庸碌碌下岗中
  • 拜托大家,都2022年了上海有将近一半甚至以上都是从全国各地过来的同胞,上海如果真那么不堪那么不友好那留下来的这些人是缺心眼还是怎么滴。4.其它的槽点恕我关心的
  • 南无观世音菩萨![求关注][赞啊](转)梁恭辰原著《劝戒录类编》之戒吃牛肉篇杀牛食牛恶报十则(六) 【六】王念莪述云:道光十五年,丰邑浯溪某,酷爱牛肉。适里人约
  • 房东直租,跟房东签正式合同,正规大平台把关,租期内持续服务租户。房东直租,跟房东签正式合同,正规大平台把关,租期内持续服务租户。
  • 夏天的洛阳是吃虾的好时节,他们家的十三香小龙虾没有那么重的麻辣味,且肉味鲜美,带大人和恒教授喝着精酿可以吃12斤。#我的探店日记##吃货在这里#合肥的侠们 这家
  • 人这一生都是孤独的,对每个出现在生活里的人不要那么严格,看淡一点,就能活得舒服一点。其实人都没有变,只是一起经历的事情变多了,随着了解的加深,差异也就越来越大,
  • 难道中国孩子都是眯眯眼,肥头大耳的吗?今天是端午节,我和我的团队为4位小朋友造耳朵,一组医生取肋软骨,一组医生取扩张器,我雕刻耳支架,7小时完成了4台耳再造手术
  • 马上冲冲冲✅南瓜流沙咸蛋黄肉松厚多士 南瓜+咸蛋黄+肉松+麻薯 这款真的很绝,甜甜的南瓜酱搭配咸香的肉松和咸蛋黄口感太美妙啦,南瓜自带一股清香,咸蛋黄混着肉松
  • 如果我们看近因,近因就是五浊里面的见与烦恼,这是近因。假如我们见清净、烦恼清净,给诸位说这几种苦就没有了,这是真的。
  • 16.慢热,沉默,喜欢独处,三观正,比你想象的深情,也比你以为的冷漠——贾平凹17.我独自一人,不需要任何人,唯恐被什么声音或什么人打搅,我有属于自己的短暂自由
  • 比如恨人,人未必有损,我则当下受伤;爱人,虽人未必知,我则当下心中温暖。    佛说无我,凡夫做不到,试试从无他做起。
  • “准精神病”则是以蔡海伦、马楠、万哥、马涛几人的某些几近精神病的性格表现作为分析对象:蔡海伦无论任何场合,都把女权挂在嘴边,把所有的话题都引向关于女权的争论;马
  • 7.手术后的伤口瘢痕在手术后的首三个月会出现有硬化,凸起及泛红的正常生理现象,但约半年后便多数会消退淡化至不明显的痕迹。植入的操作在初学者常有一定的困难,较好的
  • 3:周边生活配套设施全,超市、商场、酒店等足够满足您的日常生活需求。2:户型好,精装修,家电齐全,宽敞明亮,布局大方,采光好。
  • 更多产品请关注我们的淘宝店米兰控总店:#意大利购 D&G/杜嘉班纳 女士时尚百搭金色双排扣羊毛半身裙#喜欢的请要抓紧机会哦!更多产品请关注我们的淘宝店米兰控总店
  • 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
  • 愿你在历经过所有的世事沧桑之后,忍受了所有的孤苦无依之后,捱过了无数个泪往肚里流的夜晚之后,内心仍然充满积极向上的希望,依旧拥有疯狂爱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有来生
  • 鞠婧祎这两张还挺好看的,小家碧玉还带点清冷,但穿羽绒服露大腿是哪里的游客装扮…仿佛又不理解时尚了..... 还有这照片被网友吐槽磨皮磨的太过了,感觉太网红
  • 我悟了!!
  • 我太菜了,前期一直死无数次,然后对一些地图的恐惧让我老是停下来,地图和音乐做得太让人容易沉浸于游戏,所以在很多地图的时候就头皮发麻[允悲]看自己的这种状况,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