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丨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之二 车驾里的河南
引子:从一车一马到通达天下
  在安阳殷墟博物苑车马坑展厅内,六辆商代“马车”完整有序地排列着,这是截至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车马坑遗迹。
  车马坑的最南边,是一条8.35米宽、两边设有1.8米宽辅路的大道,其上,4条车辙痕迹清晰可见。仿佛带我们回到3000多年前商王朝的王公贵族驾着“香车宝马”,浩浩荡荡出行的场景。
  3000多年后,2022年6月20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在全国率先成形,“横”贯东西、“竖”连南北、“点”通晋鲁、“撇”向川府、“捺”指江南,进一步厚植和巩固河南的全国交通重要枢纽地位。
  联八方,通九州。目前,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216公里,位列全国第一方阵;郑州机场国际(地区)通航城市增至42个,全货机航线增至48条,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钢铁驼队”来往奔忙,中欧班列畅行欧亚。河南,一个内畅外联、协同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加速成形。
  从前车马很慢,路途遥远。而今车轮滚滚,一日千里。
  奚仲制舆
  任重材惟美,多工制不僭。七香参鹤驾,五色间鸾轩。
  ——宋·丁谓《车》
  《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可见夏代已出现了适应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
  古代文献中,记载有黄帝、伏羲氏、奚仲等造车传说,也记述夏启曾动用战车征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时曾动用不少战车,说明夏代造车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
  关于“奚仲造车”,《左传》《荀子》《墨子》《说文解字》等均有记载。管仲《管子·形势解》一文中,盛赞奚仲的造车水平,“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认为,奚仲所造的“车”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具有重大创新的马车。
  有史料记述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正”封地为薛国,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奚仲造车之地在今驻马店平舆县。平舆历史悠久,夏商时期为挚国。
  平舆县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相传挚国国君奚仲看到族人拖曳重物靠肩扛手抬,很吃力。他观察后发现,把东西放滚木上移动会省力很多。他选择当地盛产的质地坚硬的槐木,做出圆木轮子,轮子中间掏孔,两轮孔中间穿一根横木,世界上第一辆靠两个轮子转动的木制车辆就这样诞生了,他命名为“舆”。他的这一发明创造,是人类解决交通问题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奚仲,堪称“大国工匠”。
  因车称“舆”,又因当地地势平坦,后人以“平”字冠名,这也成为“平舆”地名之由来。平舆成为“中国车辆发源地”,名传古今。2008年1月,平舆县被中国民协公布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车舆无语,历史有痕。
  穿行平舆县城,车舆文化元素满满。奚仲公园内,由著名画家、雕塑家娄家本设计的巨大雕塑“车舆创世”,令人印象深刻。
  挚都民俗文化博物馆里,数十辆古老太平车引人注目。太平车由车厢、轸木、车轱辘、车轴等组成,古朴实用又足见巧思匠心。
  “奚仲在平舆发明的车辆,经两千多年改进,宋代演变为太平车,一直沿用到近代。”我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车舆文化的专家张振立说,太平车是中国古代造车工艺成熟的标志,因其保留夏代“车辀”雏形,有“中国车辆活化石”之誉。
  太平车,中原一带称“轱辘头车”,亦称“牛车”,坚固耐用、行驶平稳,故曰“太平”。这是我国特别是中原地区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工具,农耕、播种、收获时,处处可见其身影。它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堪称我国古代造车史上的瑰宝。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太平车逐渐被胶轮马车、架子车、拖拉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取代。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造车技艺被保留了下来。2006年,平舆县“太平车手工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平舆地方政府加大经费投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组建工匠队伍复制太平车,对太平车制作技艺抢救和保护。当地还规划了车舆文化园、奚仲宫、舆侯祠、古车舆博物馆等项目,全力打造“车舆文化”品牌。平舆,正成为游客争相奔赴的“诗和远方”。
  车辙重现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先秦·《车邻》
  史料记载夏代发明了车辆,却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截至目前,中国最早的马车见于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遗址,其结构牢固,工艺复杂,距发明时间很久远了。但中国车辆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处?具体什么模样?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真相也在一点点揭开。
  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继20世纪80年代发现中国最早的排水管道后,2019年又有了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南城门附近早期道路路面上,发现有车辙痕迹。其中一段车辙双条并进,间距0.8米,被专家推测为“双轮车”车辙印迹。
  “经碳14测年,其绝对年代距今4200年。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双轮车车辙痕迹,对研究中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一发现,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淮阳平粮台遗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兴奋不已。
  这表明,中原先民4000多年前就有了使用双轮车的传统,这为商代车马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前,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车辙,将中国用车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将中国用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走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南侧大路上,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清晰可见。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最近又新发掘出超过5米的车辙,两辙间的轨距为1米左右。目前的车辙主要在宫殿区附近,可见双轮车只有最高贵族才能使用。
  相较于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的马车轨距为2.2米至2.4米,无论是平粮台遗址还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轨距显然窄得多。考古专家许宏认为,这基本上可以肯定它不是马车,而是有某种特殊功用的车子,至于它是用人力还是畜力拉动,目前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皂角树遗址出土了二里头文化陶盆残片上的“车”字形契刻符号——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中间由“十”字交叉直线串联,上方连接一个椭圆,从上往下看,类似车厢、两只车轮的样子。
  这个刻符与甲骨文、金文中的“车”字颇相似,同样也有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以及类似车轴和车辀的交叉直线。有学者认为,考虑到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了双轮车留下的车辙痕,刻符出现应非偶然,它应当是二里头时代的“车”字。
  车辚辚马萧萧
  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东汉·张衡《西京赋》
  殷墟车马坑、洛阳天子六驾车马坑、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郑韩故城车马坑、徐阳墓地车马坑、南阳夏庄墓地车马坑……河南考古屡屡发现不同年代的陪葬车马坑,令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社会等级分化、礼仪制度,更为世人揭开一段由畜力车开启的漫长交通史。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这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很早以来,我们的先祖们就开始驯化动物为人类交通效劳了。古文献中多有商人先祖“乘马”、“服牛”的记载。《管子·轻重戊》曰:“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据专家考证,帛是喂牛马的槽,牢是养牛羊用的圈,服是驯服。善迁徙和经商的商人,很早驯服牛、马等牲畜驾车。这一创举,对商人大规模迁徙和频繁的经商活动如虎添翼。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在商朝,马车主要是贵族出行代步工具。到了周朝,马车是王公贵族权力的象征。到春秋战国时期,马车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武器。当时国力计算以“乘”为单位,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区分。
  这一切,在河南皆“有迹可循”。
  虢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展厅内,原地陈列虢国国君虢季墓、虢季夫人墓和虢国太子墓三座陪葬车马坑,这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早的地下车马军阵,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这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惊叹,如置身军阵,仿佛能听到战马嘶鸣。
  随着车之结构形式逐渐固定,古人开始发挥“创新创造力”,比如加装伞盖、帷幔、防雨防晒等装置,不断提升体验感、舒适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战争洗礼后,车辆结构和性能日臻成熟。有的车,可立、可坐、可卧,乘用舒适,装饰奢华……
  2017年7月,2400年前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出行的“豪华房车”,呈现在新郑市郑国车马坑景区3号车马坑内。新发掘出的1号车,车长2.56米、宽1.66米,车舆顶部有防雨防晒设施,顶部周边装饰管状铜器、骨器,车篷上有彩席遗痕,车轮辐条多达26根,足见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说:“这是迄今为止郑韩故城内所见形制最大、装饰最奢华的马车,为郑国国君出行的‘一号公车’”。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时礼制森严,出门坐马车要讲究礼仪规矩的。天子到底有没有“驾六”?天子如何“驾六”?自汉代以来,因缺乏实物佐证,夏商周三代天子是“驾六”还是“驾四”,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2002年,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馆长贾中宝说,当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周王城广场,发现397座东周墓葬和18个车马坑,震惊世界。这支“豪华车队”由北向南摆放,其中一辆马车车辕两旁成排对称摆放6匹马尸骨,正是天子之乘。
  汉朝时,“贵者乘车,贱者徒行”,在南阳汉画馆,展厅有一幅极为壮观的车骑出行图像:图中心位置为两驾装饰华贵的马车,车前有七人骑马先导,车后又有八人骑马随行,再现了汉代贵族出则连车列骑的气派场景。
  蒲轮辟四门,双縠似雷奔。唐宋明清的漫长历史时期中,马车成了出行、货运的主要交通工具。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多处太平车身影。
  车辚辚,马萧萧。“马车”驰骋中原数千年,催生了璀璨的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它见证了交通方式重大变革,为现代交通大发展大繁荣埋下了重要伏笔。
  通九州联天下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
  ——南宋·陆游《路傍曲》
  晚清以后,随着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马车功能进一步弱化。
  清朝末年,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京汉铁路应运而生,为中原腹地增添了便捷大通道。据《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此后,随着陇海铁路通车,郑州成为全国铁路枢纽,商业日渐繁荣,快速发展成大城市。
  “奚仲造车”数千年后,随着新中国成立,河南交通运输事业迎来历史性变革。1959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洛阳诞生,至今它仍是中国农田耕作的主力军。
  进入21世纪,河南的交通运输业更是走入蓬勃发展新时代。河南顶尖“王牌”宇通客车,全国市场占有率30%,是全球最大的商用客车生产基地。今年4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宇通客车再次担纲重任,连续17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实力与民族品牌魅力。
  无独有偶,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一期项目4月份在郑投产。该项目年产能60万台,年产值超过50亿元,郑州成为上汽集团全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基地。
  郑州日产主销车型皮卡,多年稳居国内皮卡市场前三位;比亚迪去年落户郑州,主要生产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
  目前,河南有整车生产企业17家,产能145万辆左右。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前景,河南“志存高远”。到“十四五”末,河南乘用车产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30%以上,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今年我省计划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将突破8000公里。
  6月16日,郑州东站迎来了“复兴号”家族中技术最前沿的新成员——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它们已伴随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投入到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中。
  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开通,河南“米”字形高铁最后一画终于完成,河南也率先在全国将“米”字画成。
  车行天下,路通八方。构筑立体交通大格局,河南,将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策划:魏剑
  统筹:陈茁孙勇
  (成员:温小娟张体义张冬云刘春香胡春娜)
  图①郑州航空港站。王玮 摄
  图②2003年,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双轮车辙印。本报资料图
  图③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的车马坑参观(2018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来源:河南日报

#豫米联八方 高铁通九州#【#济郑高铁濮郑段媒体试乘#】滑浚站位于济郑高铁276公里+ 666米处,隶属郑州局集团公司新乡车务段管辖。车站规模为2台6线(2条正线,4条到发线),岛式站台2座,进出站地道各1座。1、2站台各设1部直梯,2部扶梯。

滑浚站地处安阳市的千年古镇滑县和鹤壁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之间,距两县城距离均为3公里左右。一座高铁站拥有两座站房,跨越两市两县,在国内尚属首次。南站房位于滑县境内,北站房位于浚县境内,站房建筑总面积为15924.36平方米。两座站房,外观相似,体量相当,但在装饰装修细节上有所不同。尝试用两种不同的视角去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大象无形,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使南北站房既统一又不同。

出站通道,出站通道吊顶布置与站房整体相协调,使站房色彩整体统一。出站通道共设置5个闸机出口和一个人工出口。

车站北广场。车站北广场地处鹤壁市浚县,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广场分为中心广场、城市生态休闲区、机动车停车区、非机动车停车区、大巴停车区、出租车候客区等六个功能区域。

在广场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浚县文化主题雕塑,同时将“水”元素引入场地中间,彰显浚县大运河之魅力。广场两侧植被茂密造出山林绿意,形成浚县山水之城的城市风貌,同时简洁的线性景观处理手法也便于旅客进车站。

滑浚站的北站房,站房长124.8m,宽42.3 m,总建筑面积为7794.21m。主体站房共二层,采用线侧下站型。浚县拥有距今1600年的大伾山摩岩大佛、摩岩石刻以及古城墙,因此北站房总体设计以汉唐时期盛行的红木色为主调,采用竖纹白麻石材,较为艳丽的红色斗拱等建筑细节,强调表达了中国汉唐以后传统建筑的艺术精髓,突出了大中国传统文化概念。既传承历史文脉,又兼具时代精神。

滑浚站北站房候车大厅:北站房的内装设计结合了外立面的颜色,融入了遏云楼雀替、传统藻井、豫北民居窗格等古建结构元素。吊顶形态生成源于浚县古建筑结构与传统藻井,柱头利用遏云楼雀替元素,实现了墙面与吊顶不同构件的巧妙过渡。大厅东西两侧檐口的铜浮雕为大伾山山卷《正月》,展现出浚县大伾山、浮丘山庙会等风俗活动,体现了浚县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氛围和民俗特色,通过整体优化更加突出室内空间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大厅实名制验证口、进站口均设有自动闸机和人工辅助通道,同时安装有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满足不同旅客快速进站的需要。候车厅内共有座椅720把,设有母婴室、商务候车室、饮水机、男女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等,可以满足不同旅客的候车需求。候车大厅设服务台1个,为旅客提供问询、售票、退改签、打印报销凭证等服务;服务台还配置有轮椅、担架、药品等,方便第一时间满足重点旅客的需求。候车大厅二楼为商业服务区,设有餐饮、超市等便民服务场所。

北站房的综合服务中心,它的背景墙为浚县大伾山八卦楼。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了3个人工窗口,分别是公安制证窗口和2个售票窗口,均采用开放式设计,便于旅客和工作人员近距离沟通交流,主要提供办理临时身份证、售票、退改签、打印报销凭证等服务。综合服务中心安装2台自动售票机,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旅客的购票需求。

滑县、浚县两县均有千年历史,滑县、浚县历史上均遭受过黄患肆虐,又共同享受过大运河带来的繁荣。两县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点较多。浚县有古城墙、伾山大佛、浮丘山、子贡故里世袭翰林府,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特色小吃子馍。滑县有明福寺塔、瓦岗寨遗址,森林公园,有全国闻名的“道口烧鸡”。

滑浚站南站房,地处安阳市滑县,南站房内装融入了古建结构、瓦岗寨遗址、明福寺塔等元素,结合外立面的颜色,柱头利用瓦岗寨遗址元素实现了墙面与吊顶不同构件的完美结合;大厅东西两侧檐口增设铜浮雕2处,左边的为老道口全图(此画为一位民间画家韩自立所作,画中运河百舸争流,古镇店铺林立市井百态栩栩如生,描绘了运河古镇昔日繁华场景与市井百态,唤醒了无数人的时代记忆。),右边的为瓦岗寨全图(画中描绘了瓦岗寨当地的建筑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大厅整体设计风格与当地文化做到了紧密结合。

滑浚站南站房综合服务中心,它的设施设备与北站房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它的背景墙为滑县明福寺塔。

滑浚站的南广场。站房长124.8m,宽42.3m,总建筑面积8204.63平方米(比北站房略大)。主体站房共三层,局部地下一层,采用线侧下站型。滑县做为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站房总体设计以夏商周时期的木色色调,采用横纹白麻石材,木本色斗拱,并引入了特有的青铜器元素符号,突出夏商周的建筑特色。当夜晚降临时,两站的夜景照明是根据当地的文化需求,对整体站房室外灯光效果做了提升,主要是增加外轮廓的射灯照明。凸显出整体的外轮廓形象,特别是在斗拱位置,增加了射灯,使站房在夜间更加的故乡古色。

车站南广场的设计融入大运河、豫北粮仓、木刻版画、道口古镇等当地文化元素。广场从功能角度上可分为中轴广场区以通行为主,主题文化展示区通过游路连接文化景观节点,对市民展示滑县文化的精彩,生态绿荫区以绿化为主给人更多亲近自然的空间。线条感的核心主广场给人更加时尚,现代的感觉,提取了运河文化中“水”的元素,对甲骨文字“水”进行变形演绎,形成具有序列感和张力的流线。河水流淌,生生不息,寓意着滑县蒸蒸日上的发展。整个广场以深灰浅灰的色调呈现清新简约的视觉感官,开敞的折线以展开的形式衔接市政道路,迎接八方来客。

二十四节气连廊,它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图腾符号通过木版年画的形式完美融入到连廊的各个部分,置身其中,浓郁厚重的农耕文明似清风拂面,令人陶醉,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富有农耕风情的特色精品连廊。

安阳市滑县的道口镇是全国闻名的"烧鸡之乡"。道口烧鸡由道口镇"义兴张"烧鸡店所产,是河南名特产食品之一。其造型、色泽、味道、软烂被誉为"四绝",冷食或热食均回味无穷。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现在的烧鸡大师张存友的先祖张炳,偶遇曾在清宫御膳房作过厨师的老友,从他那里获得"八料加老汤"烹制烧鸡秘诀,于是名声大振。他把店铺改名为"义兴张",意在缅怀"义友济兴"之情。清乾隆皇帝南巡,途经道口,食"义兴张"烧鸡,异香而醒神,赞之为天下佳馔。从此,"义兴张"烧鸡成为贡品,欢迎大家品尝。

我的视频又又又上猫猫总朋友圈啦。

猫总是我们木婉清集团的副董事长,也是身价过亿的京城文案女王,我是做木婉清官方才加上她微信的。她的圈子里有许多摄影大佬,老公也是做电影的。

她说做互联网生意,摄影尤其重要。不是说拍的好到媲美专业摄影师。而是有意义,比如想让别人认识我链接我。

冲着朋友圈美学,绝对可以到我这拿个代理学一学的,很有必要,做线上营销就更需要了[嘻嘻]
#木婉清[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我觉得‮句这‬话真的很对 ‮一人‬定要做到‮辑逻‬自洽 要‮你么‬就心甘‮愿情‬做躺平族 要‮就么‬起来‮好好‬奋斗 ‮百一‬块一百‮赚块‬ 你也能
  • 结果拍完之后我找到他发现在外面玩就叫他回去拍,他就很乖的一步一步走回去了哈哈哈哈哈,我本来想飞上去和他一起拍一张结果没有加好友所以并没有跟随的图标,有点遗憾,最
  • 两场比赛送出15次失误,这让威少十分难堪,赛后,他也首先对此进行了回应,“责任肯定在我,不过这是可以修复的,只是时间的问题,队友们会逐渐熟悉我。”回到球队的话题
  • GCOOP#gcoop华人第一团队##创业[超话]##艾多美##分享DM 利用上班前的时间 持续 #一日一分享 白天我是安亲班老师 上班前、下班后&假日
  • !我的裙子到了,咱就是说,先不说现在快递不好拿的事情,等我拿到了我也要洗完就封存起来因为我真的没有想到我开学的当天下午就开始美美降温。
  • 孔雀分为蓝孔雀、绿孔雀和刚果孔雀三种,刚果孔雀生活在非洲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深处,蓝孔雀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因分布广、数量多,易于人工繁殖,广为人们熟知。孔
  • 我也会再以后的日子里,继续默默的陪着你变优秀,实现你的梦想,就像你给我光和勇气一样[心]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待我对你的感情,我都不会放弃喜欢你的,因为只有我自
  • 四、人体内脏病变会在面部有所显现肺部:1.两眉间发暗,为肺部久病。眼周围斑点:多见于子宫疾患、流产过多及激素不平衡引起的情绪不稳定者。
  • @Ryana_aa 就是大概叫这个名字的东西#全国多省拉闸限电##三峡##评评理#人,会说谎,但时间不会嘴,人,会骗人,但时间不会时间是滤网,会把轻飘的感情留在
  • 我觉得zui好喝的鲜牛奶超级好吃的鸡蛋灌饼国庆节宿管阿姨值班室门口的大红灯笼晨跑时初升的太阳☀赵东燕给我扎的好看麻花辫陪韦志鹏写入党申请书 我一直吃吃喝喝食堂阿
  • 整个衣服的小细节设计菲常让人心动,高端工艺 ,数字化机器智能化行线,成本JI高,按线条数量收费!这得益于杭州经济稳步复苏,比如数字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 1997年ESPRIT HOME系列引进国内,包括卧室、浴室、客厅与家居用品,把一个完整的家居文化概念清晰传达了给国内的消费者。1997年ESPRIT HOME
  • ——冰心 《繁星·春水》【37】:向日葵对那些未见过白莲的人 承认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白莲出水了 向日葵低下头了 她亭亭的傲骨 分别了自己 ——冰心 《繁星》【
  • 10月初的事儿: 1号:赶到了成都东,令人感动的是,因为给我买某店的奶茶,跑了另一个地方,所以误点了,小等了一下,终于见着了,带着奶茶和糕点来了,估计真的怕我挨
  • 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就是被人尊重的资本。不对别人品头论足、不随意给人贴标签、不会总想在言语上胜过他人……真正高情商的人,有
  •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
  • #云次方[超话]#迈入签到1000天+的阶段啦~十三年相伴,未来继续携手前行,两位先生都是很温柔善良的人,也希望为爱而来的大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温柔和坚定,他们对
  • QQ今天跑丢了 出去找了两个小时到处都找了没看到 看到路上一只被雨淋的湿哒哒的小流浪狗就没忍住哭了 在外面边走边哭 回家了难过的要死 也不敢哭 怕老人婆看到了自
  • 体寒怕冷,所以多加了几粒花椒,煮成花椒姜枣茶,祛寒湿的效果更强。夏天到了,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要喝绿豆汤了,其实,夏天还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喝它不仅健胃、排湿,还
  • 現実を厳しく見つめながらも、物語にロマンを持っている三島監督だからこそ撮れた作品だと思いました。藤原 お金だとか目に見えるもの……、そういうものでしか大切なこ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