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调查3:来自456份问卷的供应链重构线索】天风宏观 宋雪涛:疫情突袭上海,波及长三角,影响全国。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各产业链的供需情况和长期变化,我们发放了《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问卷调查》。问卷涵盖了疫情对生产经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短期问题涉及企业生产、运输、订单和下游库存等四个方面受影响程度和原因;长期问题涉及企业长期资本开支计划、产能转移、未来订单预期和价格调整计划等。截止4月25日,问卷共回收456份。
调查显示,疫情带来的订单转移和供应链重构已经开始。

(1)海外订单

在开展海外业务的企业中,家电、通讯设备、化工、医药、汽车、电子等行业反馈企业面临较大的海外撤单压力,涉及产品主要包括扫地机、5G智能终端、水处理药剂、软式内窥镜、汽车电子、芯片、印刷电路板等。

家电、机械设备、医药、汽车、印刷电路板等行业对未来海外订单的预期较为悲观,多数企业认为未来6个月海外订单将出现回落,但半导体企业对海外订单的预期相对乐观,原因是认为海外需求正在增长。

企业认为海外订单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份额转移至其他国家,其次是海外需求下降。各行业反馈的份额转移原因有所不同。

电子(含半导体)、医药、通信设备等行业反映,订单转移的主要原因是海外客户认为本土生产稳定性较差,这类行业的附加值较高,对生产稳定性的要求也较高。

化工、轻工等行业反映,订单转移的主要原因是本土生产成本较高。

另外电子和汽车行业反映,运输成本上升也是订单转移的原因之一。从实例来看,海运费用确实影响了一些行业的订单流向,比如去年宜家表示计划将部分生产从东亚转移到土耳其以降低运输成本。

(2)产能转移

疫情冲击之下,部分企业开始考虑调整产能布局。调查显示,18%的受访企业表示考虑疫情后将长三角地区的产能转移出去。其中产能转移倾向较高的二级行业主要有半导体(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芯片)、非金属新材料、工业化学产品。部分企业认为疫情推动了公司长三角产能的对外转移,未来可能转移至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调查显示,40%的半导体企业表示考虑对外转移公司长三角地区的产能,其中半导体设备、芯片和半导体材料分别有60%、53%和50%的企业考虑对产能进行重新布局,且首选东南亚、日韩和中国台湾作为除中国大陆以外的产能转移地,比其他半导体子行业(如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封测)表现出了更明确的偏好。

从企业特征来看,民营和外资背景、生产地位于上海和江苏、生产受到较大影响、撤单压力较大、预计因生产稳定性不强而丧失未来海外订单的半导体企业,更倾向将产能向海外转移,体现了对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这也是疫情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方向,跨国企业在疫情中遭遇了产能下降、运转不畅、生产中断等问题,在调整产能布局时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赋予了更高权重。

除安全性和稳定性外,成本因素也是推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动力之一。调查显示,有5家非金属新材料企业表示考虑对外转移长三角产能,其中生产硅材料和有机材料的2家企业表示可能转移至东南亚;8家工业化学产品企业中有3家表示考虑转移产能,其中有企业明确反映生产和运输成本变化导致海外订单下滑。

(3)疫后供应链重构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一个国家产业升级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部分产业环节的对外转移。在掌握核心利润环节的前提下,把部分环节外移不仅不会影响本国的产业地位,还可以充分节约成本,发挥比较优势,分散供应链风险。例如耐克、ZARA等国际巨头将产能放在了亚洲,把利润留在了本国,依靠设计和营销占据了价值链上增加值最高的环节。但如果没有掌握核心竞争力,又被排挤出了全球产业链,本国就很可能面临产能的被动流失,陷入拉美国家曾经步入的中等收入陷阱。

安全和成本是疫情后供应链重构的核心因素。

成本因素驱动的低端产业转移是机遇,而非风险。相关产业包括纺织服装、家具家居,也包括上文分析的工业化学产品和非金属原料。这些产业向东南亚的迁移在疫情前已经开始,越南是重要的目的地之一。近年来越南参与全球分工的程度不断深化,主要优势在于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较低,也具备关税便利,但越南的制造业更多仍然停留在产品代工和组装出口阶段,需要大量进口基础原材料和零部件,这就使得中国成为了越南最大的进口国,向越南大量出口电子零件、机械设备、纺织服装和鞋类的原辅料等,国际分工地位有所提高。

安全因素驱动的高端产业转移是更值得关注的风险。德国、美国和中国当前全球价值链的三大供应链中心,中国在纺织品等相对简单的价值链中占据了增加值较高的环节,是全球供应链的绝对中心,但是中国在信息产业等相对复杂的价值链中的中心作用并不明显,所处环节的增加值偏低。

从各行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1-国外贡献的增加值/出口)来看,中国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主要是电子元件、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和部分复杂的机械电气类产品。如果这些产业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在日韩或东南亚建立备份产业链,可能会对中国的产业升级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分析师研报#

【新闻发布 | 吸引各类人才!黑龙江推出“五大支持计划”】 16日,《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以下简称《人才振兴60条》)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省教育厅厅长陈延良就这次人才支持计划针对的群体和变化做了介绍。

“龙江战略科学家头雁支持计划”

该计划是现有“头雁”行动的升级版,从2019年开始,黑龙江省就启动实施了“头雁”行动,每年拿出6.38亿元,支持了92个团队、873人,培养支持了一批“国字号”人才,去年黑龙江省新入选4名院士,全部来自“头雁”团队。为了把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战略科技人才纳入支持计划,壮大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形成对海内外顶尖科研创新人才的“虹吸”效应,对“头雁”行动进行了再扩面、再优化、再聚焦。

支持对象进一步扩面。将原来的“依托国家级平台、承接国家级项目的国家级人才”申报条件,拓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振兴发展需求、依托高层级科研平台、承接开展国家或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优秀人才”,今后,更多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人才都可以申报这个计划并获得支持。

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延续了以往“团队+项目”的人才支持方式,给予每个团队全周期5年最高5000万元经费支持标准不降,并在技术路线、团队引才等方面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大“自主权”,让他们放开手脚、潜心科研、多出成果。

支持方向进一步聚焦。针对以往“头雁”团队科研成果较少在省内转化落地的情况,提出支持科研成果优先在我省转化,下步还将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配套政策,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战略科学家在服务龙江振兴发展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农业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等“八个振兴”,搭起了龙江振兴发展的“四梁八柱”。实施“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就是服务省委“八个振兴”计划,着眼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面向省级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崭露头角、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打造龙江战略科学家“后备军”。

针对科技领军人才,采取的是“政府搭台、发展出题、人才答卷”的模式,每年遴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组建创新团队,以政府投入为牵动,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入设立专项资金,聚焦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开展“揭榜挂帅”,给予创新团队全周期3年最高2000万元经费支持。同时,鼓励创新团队科研成果在龙江转化落地、生成企业。

针对青年科技人才,采取的是自主立项和公开选题相结合方式,支持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攻关,每年遴选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团队),根据课题(项目)研究性质及特点分类确定资助经费和周期,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对入选支持计划的青年科技人才,还给予相应配套支持,更好地解决“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人才普遍面临的缺资金、缺项目、缺平台的实际困难。

“头雁”计划与“春雁”计划上下衔接,共同构建了战略科技人才成长进阶的完整链条,聚力打造“头雁引领、春雁齐飞”的雁阵格局。

“龙江卓越工程师支持计划”

2021年9月,在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动下,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部分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端智能装备企业,共同成立了龙江工程师学院,校企所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个计划核心就是要支持龙江工程师学院做大做强,努力打造龙江工程技术人才“摇篮”,为推动龙江工业振兴培养输送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贯通学校教育、企业实训、继续教育培养链条,企业同高校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校企所“双导师制”,每年我们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500名左右。在支持措施上,现行规定硕士、博士毕业生从事本行业2年后才可分别申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新的政策提出,对龙江工程师学院毕业的硕士毕业生,除了国家统一考试专业外,可按规定授予工程师职称资格,博士毕业生可提前1年申报高级工程师。这一支持计划,既加速了工程师人才队伍培养壮大,又通过产教融合、提高了工程师人才实战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龙江工匠支持计划”

黑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省委“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全力打造数字、生物、冰雪、创意设计等4大新经济业态,强力推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机装备等5大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有力促进了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6大传统优势产业赋能发展,这些都对技能人才队伍的总体规模、结构比例、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施“龙江工匠支持计划”,就是以支持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培育壮大支撑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

支持大师带徒传技,支持那些技艺精湛、水平高超的高技能人才,牵头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对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补助。支持以赛强技弘技,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省级一类竞赛前三名选手,在省内就业的,省财政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0万元和2万元奖励,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并给予教练团队与获奖选手同等标准奖励。支持校企精准培养,针对当前技能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组建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十大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支持技工院校与用人企业订单、定向、定岗培养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龙江学者支持计划”

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源头,哲学社科是实施人才振兴战略的坚强阵地,实施“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就是要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为基础研究和哲学社科人才提供长期稳定支持,让有创新潜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潜心研究、厚积薄发。

该计划是对现行“龙江学者计划”进行了优化和拓展。“优化”体现在,把政策重心从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优化调整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为以科技创新驱动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支撑。“扩展”体现在,在现行计划涵盖高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后站点的科研院所基础上,又把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后站点的医疗机构、企业、以及新闻出版单位和文艺院团全部纳入进来,也就是从高校拓展到其他领域,覆盖了全省,均可设置“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岗位,聘期内省财政每年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奖金。

“五个人才支持计划”既有对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梯次衔接,又注重相互之间的配套衔接,形成了系统集成、全面覆盖、精准高效的龙江人才支持计划体系。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逐一研究制定具体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和推进机制,以人才政策优势培养集聚各类创新人才,为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强实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记者:梁晨

【#求贤若渴黑龙江60条来了# 】龙江为人才提供“五个支持计划” 给各类人才搭建事业舞台#人才引进[超话]#
人才支持计划是塑造龙江引才聚才政策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记者从16日召开的了《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黑龙江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龙江振兴发展需求出发,面向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技能人才、基础研究和哲学社科人才,研究提出“五个支持计划”。省教育厅厅长陈延良针对“五个支持计划”情况进行介绍。

“龙江战略科学家头雁支持计划”

该计划是现有“头雁”行动的升级版,从2019年开始,黑龙江省就启动实施了“头雁”行动,每年拿出6.38亿元,支持了92个团队、873人,培养支持了一批“国字号”人才,去年黑龙江省新入选4名院士,全部来自“头雁”团队。为了把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战略科技人才纳入支持计划,壮大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形成对海内外顶尖科研创新人才的“虹吸”效应,对“头雁”行动进行了再扩面、再优化、再聚焦。

支持对象进一步扩面。将原来的“依托国家级平台、承接国家级项目的国家级人才”申报条件,拓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振兴发展需求、依托高层级科研平台、承接开展国家或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优秀人才”,今后,更多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人才都可以申报这个计划并获得支持。

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延续了以往“团队+项目”的人才支持方式,给予每个团队全周期5年最高5000万元经费支持标准不降,并在技术路线、团队引才等方面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大“自主权”,让他们放开手脚、潜心科研、多出成果。

支持方向进一步聚焦。针对以往“头雁”团队科研成果较少在省内转化落地的情况,提出支持科研成果优先在我省转化,下步还将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配套政策,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战略科学家在服务龙江振兴发展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农业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等“八个振兴”,搭起了龙江振兴发展的“四梁八柱”。实施“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就是服务省委“八个振兴”计划,着眼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面向省级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崭露头角、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打造龙江战略科学家“后备军”。

针对科技领军人才,采取的是“政府搭台、发展出题、人才答卷”的模式,每年遴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组建创新团队,以政府投入为牵动,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入设立专项资金,聚焦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开展“揭榜挂帅”,给予创新团队全周期3年最高2000万元经费支持。同时,鼓励创新团队科研成果在龙江转化落地、生成企业。

针对青年科技人才,采取的是自主立项和公开选题相结合方式,支持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攻关,每年遴选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团队),根据课题(项目)研究性质及特点分类确定资助经费和周期,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对入选支持计划的青年科技人才,还给予相应配套支持,更好地解决“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人才普遍面临的缺资金、缺项目、缺平台的实际困难。

“头雁”计划与“春雁”计划上下衔接,共同构建了战略科技人才成长进阶的完整链条,聚力打造“头雁引领、春雁齐飞”的雁阵格局。

“龙江卓越工程师支持计划”

2021年9月,在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动下,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部分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端智能装备企业,共同成立了龙江工程师学院,校企所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个计划核心就是要支持龙江工程师学院做大做强,努力打造龙江工程技术人才“摇篮”,为推动龙江工业振兴培养输送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贯通学校教育、企业实训、继续教育培养链条,企业同高校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校企所“双导师制”,每年我们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500名左右。在支持措施上,现行规定硕士、博士毕业生从事本行业2年后才可分别申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新的政策提出,对龙江工程师学院毕业的硕士毕业生,除了国家统一考试专业外,可按规定授予工程师职称资格,博士毕业生可提前1年申报高级工程师。这一支持计划,既加速了工程师人才队伍培养壮大,又通过产教融合、提高了工程师人才实战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龙江工匠支持计划”

黑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省委“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全力打造数字、生物、冰雪、创意设计等4大新经济业态,强力推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机装备等5大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有力促进了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6大传统优势产业赋能发展,这些都对技能人才队伍的总体规模、结构比例、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施“龙江工匠支持计划”,就是以支持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培育壮大支撑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

支持大师带徒传技,支持那些技艺精湛、水平高超的高技能人才,牵头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对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补助。支持以赛强技弘技,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省级一类竞赛前三名选手,在省内就业的,省财政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0万元和2万元奖励,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并给予教练团队与获奖选手同等标准奖励。支持校企精准培养,针对当前技能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组建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十大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支持技工院校与用人企业订单、定向、定岗培养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龙江学者支持计划”

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源头,哲学社科是实施人才振兴战略的坚强阵地,实施“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就是要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为基础研究和哲学社科人才提供长期稳定支持,让有创新潜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潜心研究、厚积薄发。

该计划是对现行“龙江学者计划”进行了优化和拓展。“优化”体现在,把政策重心从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优化调整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为以科技创新驱动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支撑。“扩展”体现在,在现行计划涵盖高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后站点的科研院所基础上,又把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后站点的医疗机构、企业、以及新闻出版单位和文艺院团全部纳入进来,也就是从高校拓展到其他领域,覆盖了全省,均可设置“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岗位,聘期内省财政每年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奖金。

“五个人才支持计划”既有对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梯次衔接,又注重相互之间的配套衔接,形成了系统集成、全面覆盖、精准高效的龙江人才支持计划体系。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逐一研究制定具体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和推进机制,以人才政策优势培养集聚各类创新人才,为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强实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私家车狂飙拒捕 连撞多车致2死4伤
  • 花莲地震搜救告终 遇难17人中9人为陆客 救援队鸣笛致哀后撤离
  • 【惊魂一夜】伦敦泰晤士河内发现二战炸弹,拆弹专家公布爆破内幕……
  • 欢乐过小年 | 平昌冬奥中国队出击花滑有优势 · 中国军团有哪些夺金点?
  • 【突发】上海地铁冒出浓烟!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 代小权无罪释放 富士康拟A股上市 金立被营销拖垮 河南人偷井盖歧视 MUJI降价
  • 【突发事件】俄罗斯一客机坠毁 机上71人全部遇难 无中国乘客
  • 昨夜廊坊联通公司楼房突发大火
  • 何炅父亲近照曝光,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网友:不老是可以遗传的
  • 马布里正式退役了,传奇永不落寞,祝福老马未来一切都好
  • 附视频!河池:一小车倒溜坠崖,直升机出动救援
  • 女孩垃圾放邻居门:人群疏离让诡异变得可怖
  • 【今日综述】灯泡合砍52分火箭豪取八连胜 灰熊负雷霆遭遇六连败
  • 红通人员李宝华回国投案自首
  • 酷帅|内马尔与“万人迷”贝克汉姆现身巴黎时装周
  • 南京破特大销售假药案 查获1.2万针剂曾销20省
  • 点赞!怀孕护士跪地抢救公交车司机
  • 广州“村霸”暴力垄断工程,54人涉黑主犯被判刑20年!坚决扫黑除恶!
  • 亲兄弟明算账,不交保护费就收拾你,黑吃黑成美国杀手锏
  • 【重大新闻】直击台湾复兴航空班机失事现场!请为台湾同胞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