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尽秋来,这几首清凉诗词,送走最美夏天】#我的夏日生活碎片#

夏在踟蹰,秋渐入侵
炙烤的日光,冰镇的冷饮
夏天,这个热情的季节
给了我们酷暑,也带来清凉

出伏后
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渡
今天,不妨随小编再读一遍夏日诗词
留住夏天的那些美好瞬间吧
↓↓↓

影绰的池水,浓密的树荫,飞舞的蜻蜓,翠绿的小荷,在宋代诗人杨万里眼中,夏天,自然万物和谐统一,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 《小池》

关于夏日的记忆,你的脑海中是否出现过这样一个场景:开满荷花的池塘,采莲少女在莲花间若隐若现,人花难辨,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如荷花精灵一般,青春活力,朝气蓬勃。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王昌龄《采莲曲》

六月的西湖,风光不同一般,无穷碧的荷叶,别样红的荷花,大红大绿,交错互见,精彩绝艳的西湖美景,任谁不为之倾倒?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夏日的乡间小道上,牧童骑着黄牛,哼着歌,忽然听到一声蝉鸣,于是马上停止歌唱,闭口肃立,听声辨位,意欲捕蝉。儿时的快乐,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

初夏时节,芭蕉分绿,柳花戏舞,闲居乡村,午睡初醒,看孩童捉柳花,恬静闲适,心情甚是舒畅。如此鲜活的田间美景,怕是只有在夏季才能见到了吧。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夏日午睡,常被诗人津津乐道,盛夏虽炎热,但庭院深深,凉意沁人,午睡质量得到保证,宜人的夏日生活,总是充满了无限情趣。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苏舜钦《夏意》

午时前后,绿树浓荫,楼台倒影,水光潋滟,蔷薇满架,幽静清新的美景,沁人心脾的香气,最是令人怡然舒爽。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说到夏天,就不得不提一下向日葵了,大朵大朵,开得那么灿烂,似乎要和太阳较个高下。生命本应如此,只有希望还在,便热烈绽放,不管有没有人欣赏。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梅子金黄,小溪潺潺,山中小道绿树浓阴,黄鹂声声。一次再平常不过的登山出行,诗人曾几却将沿路的鸟鸣美景尽收眼底,夏日出游,趁兴而往,尽兴而归。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宋·曾几《三衢道中》

夏夜,伴着清风与蛙声走一段夜路应该是惬意的,只是这雨说来就来,好在也不是太大。想起,以前这附近应该有一个旅馆,在哪呢?原来就在转弯处!这世间惊喜,莫不在转角处,柳暗花明,终能到达终点。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雨声、蛙声,还有比这更有代表性的夏夜吗?连绵的夏雨带来一片清凉,这样的夜晚,惬意至极,就连等待,都不那么讨人厌了。诗酒茶花,琴棋书画,有谁能比得过夏日,与它们更为相配?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赵师秀 《有约》

夕阳西下,登楼望川,俯瞰万家灯火,繁华夜景,月白风清,星河灿烂,海天一色的大自然之美。读罢白居易的这首诗,让人暑意全消,神清气爽。

海天东望夕茫茫,

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

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夏日的夜晚,总是清爽闲适的,风吹荷花带来淡淡香气,竹露滴在池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滴水可闻,细香可嗅,此时此刻,不免怀念起故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景色幽静,怡然自乐,老来交旧,四顾惘然,寂寞之感,顿上心头,景是幽景,情是幽情,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亦有抑郁不平之气。那个夏日,宋代诗人陆游愁绪满怀!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

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

睡来谁共午瓯茶。

——宋·陆游《幽居初夏》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秋天的硕果,在炎热的夏天孕育,酷暑的六月,太阳如同火烧一般,田里的农夫,依然辛勤耕耘着,劳动获得的果实,最是不易,每个人都应该倍加珍惜。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宋·戴复古《大热》

送别夏天,等待秋来
由夏入秋,时节不可逆地流转
有不甘,有徘徊,有想念
有诗情,有故事……
千愁万绪交叠

有些事情,终究过时不候
在夏秋交替间
完成未完成的道别
才能迎来新的开始(贵州教育发布)

#文传微分享# “暑去凉来新秋至,天地渐肃夜微寒”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2021年处暑时间公历(阳历)8月23日星期一 05:34:48

农历(阴历)辛丑年(牛年)七月十六

#中观缘起[超话]# 宗鏡錄 汉地佛教是印度佛教中国文化长期冲突融合结果 印度佛教破斥本际说 在宗鏡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人类是古猿与宇宙意识空间的智慧体的结合。把人类世界的诞生,看成天经地义的。
由此生出种种幻象与罪恶。
人类在无始无终的缘起中,并不是诞生在某一时刻的新物种。
由此人类陷入了无限的、永恒的矛盾冲突。
本体论、形而上学思想、乌托邦思想,断灭论,人类偶然论,人类无意义论,都是魔鬼!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16 宗鏡錄
《宗镜录》又名《心镜录》,是五代宋释延寿(904-975)的著作,它总结了宋以前中国佛学的得失,指出了此后中国佛教的发展道路。全书多达一百卷, 分为三章,计八十余万字。第一卷至第六十一卷之前半部为“标宗章”,内容为“立正宗明为归趣”;自第六十一卷后半部至第九十三 卷为“问答章”,内容以“申问答用去疑情”为主;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为“引证章”,内容为“引真诠成其圆信”。所谓“正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
《宗镜录》主旨,是要在肯定唐代宗密“禅教一致”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发扬光大,并把这种融合思想的原则推及所有佛教宗派。
唐末以后禅宗产生许多流弊,释延寿编纂《宗镜录》的用意之一是为了扶正当时禅宗的弊病。释延寿提出学佛的重要问题,邀请禅门各宗长老一起讨论,并且将解答归纳整理,所以《宗镜录》是许多禅师的意见汇集而成的。重点特别着重在唯识方面。
据延寿「禅尊达摩,教尊贤首」这一基本思想,《宗镜录》一书在经典方面首先衣持的是《楞伽经》。《楞伽经》是禅宗依据的基本经典之一。该经除了阐释阿黎耶缘起和如来藏匿缘起等思想外,还论述了圣智内证的禅观修行及禅的顿渐等问题。
  「今依《宗镜》,若约教唯依一心而说,则何教而非心?何心非教?诸经通辩,皆以一心真法界为体。」(《宗镜录》卷三十五)《宗镜录》之“本际义”可以归纳为:
一、本源说:“一切世间,从其本际,展转传来。想自分别,共所成立。”①(世界本源说)“是知有情、无情,究其初原,皆不出一心本际。一众生之原,名曰本际。……生死之本,为众生原。……虚空之本,为生死原。……问:虚空有本乎?答:无。问:若无有本,何故云虚空之本,为生死原?答:此犹本际之本。”②(众生本源说)
二、本体说:“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故。此经文明何义,所谓显示一切诸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具足三智,圆满四德,无所朔失故。以何义故名如来藏,由颠倒心不知不觉故,从能净立其名故。九者所摄如来藏,一切染法无明地藏,既乃出离,圆满觉者,为所摄故。不增不减契经中作如是说,如来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此本际离脱不相应烦恼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故。”③(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体)“夫言修道者,此是劝喻之词,接引之语。从上已来,无法与人,只是相承种种方便。为说出意旨,令识自心。究竟无法可得,无道可修。故云:菩提道自然。今言法者,是轨持之名。道是众生体性,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灭。唤作随流之性,常无变异。动静与虚空齐等,唤作世间相常住。亦名第一义空、亦名本际、亦名心王、亦名真如解脱、亦名菩萨涅梁。百千异号,皆是假名。虽有多名,而无多体。会多名而同一体,会万义而归一心。若识自家本心,唤作归根得旨。‘’④(心体即道体)
三、恒常说:“若了一心本际何法不通。以诸法从心所生,皆同一际。住此际中,一一圆满,举目咸是,何待意思。智不能知,言不能及,故云:金刚宝藏,无所缺减。”
((宗镜录》之“本际义”基本是持“本源即本体”;心体即道体;“心”与“道”是“常”、是“本”、为“源”、为“根”说。如同永明延寿在《自序》中说,此书的宗旨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围绕对“一心”的阐释为核心,他将世界及众生的本源(本体)统统纳入“一心”,而此“一心”既是“心体”又是“性体”。最终,延寿把此“一心”与“道”同一,这样,众生解脱就变成了开发真性、回归“道体”。
鸠摩罗什翻译的《中论》,其中《观本际品》专门对“本际说”进行了破斥。在玄类所翻译的《成唯识论》中,既否定了一切形式的造物主,也否定了承认世界万物有一个开端的观点。
几乎与((本际经》同时,正当中国佛教三论宗流行。吉藏在《中观论疏·本际品》中,提及中国本土化、民族化创世理论,并把老子哲学视为和本际说同类的外道学派。
由此可见,中国佛教以传承印度大乘佛教般若中观、瑜伽行派唯识两大学说系统的思想流派;站在破我执与法执的立场上,对“本际说”是一致破斥的。
然而,中国佛教的主体却是以如来藏思想为本,三论宗与唯识宗只如昙花一现。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和中国文化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由此产生了双方的相互借鉴、吸收,最终导致了佛教教义及实践的民族化、本土化。印度佛教所破斥的“本际说”,在延寿这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形之适应——无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国旻[超话]# 其实这也是我为什么在酒果儿那么多cp里唯一只真情实感嗑国旻这一个cp的原因看到这段话时满脑子都是智旻尼、智旻尼小朋友、真可爱、小哥哥……很爱很
  • 我:这女孩一眼看上挺好,其实没有富贵相医生:对对对对,完全是说明你的这个审美观非常的好,她不光是每一个女孩好多的美的气质,内在的那种感觉,她是通过面部五官的比例
  • 多瑞医药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52,961.54万元,与2020年的¥49,016.4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了8.05%。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
  • 我也希望自己讲话声音小点,我要刻意改下咯[污][污][污]同学录封面的字是好朋友写的,最近几年莫名其妙的疏远甚至没有联系,物是人非,唉……没想到,一向高情商的金
  • 其中,部分病例涉及的活动场所此前已发布,现将其他活动轨迹发布如下:一、地铁相关轨迹8月25日-28日8:00-14:00期间乘坐13路(港东六街站-海之韵地铁站
  • “打一辈子游戏好吗”“怎么可能抢得到亲密度榜一,我又不会落下”为什么都食言啊当然会遗憾,遗憾天赐的缘分好像也不过如此,遗憾龙狮城的风好像真的吹不遍艾格伦大陆,遗
  • 谢谢小宝,因为你小时候那些可爱的视频,因为你轻松愉快的自作曲,因为你每次舞台上的稳定发挥,因为你总是在物料里充满活力,所以只要看到你,我就很开心啦。说永远太缥缈
  • #读书#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诗词歌赋华夏谈##诗词##中国诗词大会[超话]# 《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
  • 4.化城喻——出自《化城喻品第七》此喻是法华时期佛劝小乘人回小向大,不做定性声闻,不滞留在化城,乃至劝修七方便法之修行人要胸怀大志,志向成佛宝所,正如佛讲信受法
  • 毛 泽 东 在 审 改 时 重 拟 了 标 题 ( 原 题 为 《 论 衡 阳 的 失 陷 》 ) 并 加 写 了 三 段 话 , 指 出 : 衡 阳 失 守
  • 把他的善良被当做欺压的对象,被无尽的压榨如麦子一般被风吹,被收割,被驴吃,被磨磨…但是他和贵英两个人可以慢慢相守相濡以沫,用自己的爱去守护她,给她盖好大房子听好
  • 别让我如此悲伤:请赶紧写信给我,告诉我他回来了……在这个人人都想要“急功近利”的世界里,你只需要比别人耐心一点,就更容易收获巨大的成功!假如有个孩子向你走过来,
  • ” “……” 后来许忘再度回到乌斯城,在一间书店里看见了他的书,书中有一个问题是“纪大师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问题的答案是——瓮中捉鳖有些物忽然不见了那种感觉就像
  • 【三草两木 改造计划第3️⃣弹】岁月的泥石流看来是狠狠地冲刷了这位超市买菜34岁的宝妈,加上毫无生机的打扮,保潮只能说女人要是不懂得让生活精致自己美丽,那你的幸
  • ”13. “其实人世间最好的味道就是:柴米油盐 人间烟火 有人做饭 有人等候 老屋还在”14. “山海藏与梦,生活一如常。”11.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无一是
  • 临渭城管人民执法大队 张鹏飞:所有来渭的货运车辆,咱们落实的是48小时核酸,对高中风险实行的是点对点闭环转运,如果司机提供不了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我们采取的是
  • 金星迎来最亮时刻之前的东大距之后,金星的观测条件明显转差,这主要体现在日落时它的地平高度快速降低。同理,金星出现在太阳西侧亮度最高的时刻,是在西大距之前的1个月
  • 爱岗敬业才是王道其实老秦也是一名普通人,和各位一样都有各自的职业,在我眼里,这个社会不分三六九等,自始至终,只要你找到我,需要我,我就会尽职尽责,发挥我作为一名
  • 许下的诺言,在三生石上今生的凄凉被驻足,遗忘愿今世的彼岸花开在,来世的路旁给不甘的灵魂,一个方向奈何桥边饮下一碗,浓汤来世佛尽缘生,花开无殇#成长##成年人的世
  • 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说:“每当你想批评别人时,你要记住,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像你这样的条件。03尊重别人跟你不一样,是最高级的修养庄子说:“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