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诸旋未息,]“旋”就是生灭,这个种种的生灭不能停止,就是不放下,我们现在就是这样,种种的执着不能放下。[彼物]就是生灭,生灭[先住,先执着在生灭里面,生灭[尚不可得;何况轮转,]本来就没有。[生死垢心曾未清净,]曾未就是未曾,从来就没有清净过。[观佛圆觉不旋复?】]怎么会不轮转变成生灭呢?
  [诸旋者:指动目]动到眼睛[、定眼、云驶、舟行也。未息者:正动、定、驶、行时。彼物者:指水、火、月、岸。先住者:求其先行止住,尚不可得。]根本就不可能,它一直动,要如何止住呢?[何况以浅况深,通责迷倒也。]佛诃责颠倒的众生。[意谓:世间浅近之事,]让你了解,[若诸旋]就是这些生灭[未歇息,而求彼物先止住,尚不可得,]哪有可能?根本就不可能。[何况轮转者。显是无始妄识,出生入死,起惑造业,莫不依之,]都是依颠倒而来,[故曰: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自性,而不回旋转复者,]就是而不变成生灭心,[无有是处。]是不可有的![二真随妄转竟。]意思是我们的本性,佛的本性本来是圆觉的自性,如果你用这个生灭心来观佛,佛的清净本性也变成生灭,不变成生灭也不可能!就是这个道理。这段意思是说:用生灭心要来看清净的本性,清净的本性也变成生灭心。所以,没有悟到清净的本性,想要了解清净的本性,清净的本性也变成不悟的执着、分别的意识。
  [癸三结指前疑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是种种取舍,皆是轮回之故,汝等便生三惑。即指前三难,是分别妄见,非真实知见耳。]不是真实的知见。[初反核起疑之端竟。
  壬二喻释现起之疑(分二)
  癸初空中华无起灭喻二 金中矿不重生喻(癸初又分三)
  子初喻释二 法合 三 结成(子初又分二)
  丑初翳差华亡喻二 空不生华喻
  丑初翳差华亡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譬如眼睛有毛病而幻化出来的,以虚妄而见到空中有花产生。[幻翳若除,]我们有毛病的眼睛如果治疗好了;除就是这个眼睛的毛病好了,治疗好了,[不可说言:]你就不能这样说,不能怎么说?[“此翳已灭,]这个病眼已经好了,[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什么时候会再起眼睛痛的这种情形呢?[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因为眼睛痛,你就会看到空中的花,空中的花就是因为眼睛痛而妄现,这二法非相待故。因为这两个都没有实体,因为翳跟花,二法皆无实体,所以,非相待故。意思是:本来就是空性的东西,眼睛痛跟花,不是说有一个真正的眼睛痛、一个真正的花,没有!花就是因为眼睛痛;眼睛痛就是空中的花产生。因为病眼跟花二法皆无实体,不实在。正常的眼睛本来就没有这一些,我们如果用清净心,以佛性来讲,本来就没有山河大地、人身,统统是虚妄的东西。
  [以清净眼,观晴明空,]看到天气晴朗的虚空,[是谓无翳。]没有毛病。[今云幻翳者,从无而有,故谓之幻。喻六识妄心,依八识虚妄变现,翳既是幻,既然眼睛有毛病,幻化出来,[见亦非真,故名为妄。]就像晚上做梦,这本来就是幻化出来的东西,本来就不实在。这等于说我晚上做梦,梦到什么街什么巷,可是,本来就没有这个地方。你说:我明天睡醒后要去找那个地方!根本就不可得,本来就没有那个地方,那只是你作梦看到的梦境,就是这样。[此喻妄生分别之见。]虚妄产生分别之见。[空华者:妄见空华显现,此喻分别所辨妄境。空本无华,即妄见空华时,亦本不生,]空中本来就没有花,你眼睛不痛的时候,就没有这种东西,是因为你眼睛痛才现出来。[皆因翳眼妄现。幻翳若除者:翳病]眼睛的病,[若遇良药,得以除灭。此喻闻佛法,顿悟识空。]分别心是空。[识空翳灭,不可说言,此翳已灭,]颠倒分别妄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此喻颠倒分别妄见已灭,何时更起一切妄见:犹如问佛,何时复生烦恼耶!何以故者:乃征问之词。释云:翳华二法,非相待故者:翳时空不生华,但因翳妄见,]本来空中没花,是因为眼睛痛才产生这个妄见,[非华实有所生。]我们今天就是颠倒妄想,才实实在在有人生跟宇宙,不然实在是没有的东西,就是无明所生的产物。[翳华二法,皆无实体,非是对待安立之故。众生迷时,妄见生死,究竟众生,性自涅槃,故曰本来成佛。一翳差华亡喻竟。]我们人的执着,如果没有遇到佛法,颠倒梦想,到死也没办法! 慧律法师《圆觉经》

第八代净宗祖师莲池大师在《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3善。

当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恍然大悟:万法万物不离自性!当即作了个偈子:“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何期”就是“没想到”的意思。

悟到了什么?悟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国土,包括所有的众生和自己,包括能想象到的和想象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现出来的。

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父母

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配偶

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子女、朋友、下属、上司、陌生人

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人、事、物

抱怨六亲、遇到的人、事、物的时候, 有没有找出自己对应的落处改掉呢?

一个人遇到的父母, 妻子, 子女, 朋友、下属、上司都是自己的映现,也就是说, 恶妻, 恶子女, 恶父母, 恶友、恶陌生人、恶上司, 也都是自己,怨谁都是怨自己,不满谁都是在不满自己。

自己是什么样的, 自己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自己世界里的人就是什么样的,这就像自己是一个水晶球, 水晶球里有许多像, 把这些像放大很多倍, 就成了现实中自己身边的人事物, 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 每一样拥有, 遇到, 都和水晶球里的一个像对应自己遇到的人事物, 就是给自己拍的一张照片, 照片里把自己每个相都放大百千万倍, 清晰的呈现出来了。

自己有某个不好的地方, 映射出去, 就是遇到某个不好的人, 或者某件不好的事。反过来说, 遇到某个不好的人, 或者某件不好的事,追根究底, 是自己有某个不好的地方。

有同学问道:

打个比方,如果说一个人的老公爱去P(嫖),但是他老婆很贤良淑德啊或许夫妻生活也很好,没有错。这种情况该怎么说呢?

这个妻子必定有一处相关的落处, 映现到丈夫身上, 就是丈夫爱去P, 映现到其他人身上,又有不同的表达。也就是说, 自己没有这个缺点, 身边的人也不会有这个缺点,只是在自己的身上没有表达成行为和事件, 还在自己的水晶球上, 但是映射到别人身上, 就用行为和事件表达出来了。

心无邪念, 自能降魔。自己没有邪念, 魔找不到地方住下去;自己现在没有邪念,不会给过去的恶种合适的环境发芽。

恶报发生是因为过去的恶业吗? -- 大多数都不全是, 是因为你现在的日常生活言行某方面有问题, 引动过去的恶业发芽,丈夫是我的相, 子女是我的相, 父母是我的相, 朋友是我的相, 遇到的人、看到的人都是我的相,到处都是我自己的样子。骂我的人, 恶我的人, 遇到的每一个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落处所化现。

我说谁不好, 是在说我,我抱怨任何事,都是在抱怨我自己。

有一个人曾经问我, 他说怎样才能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我想了想, 告诉他, 观察一下其他这样的孩子都有怎样的父亲, 如果你也是那样的父亲, 那么你就有这样的孩子。为什么呢? 孩子也是自己的一个相映射放大出来的。

当发现别人什么地方不好的时候, 马上反思自己何处不对, 把自己转了, 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就会是另一番人事物,所以佛法里说: 一切唯心造。

因为我现在是这样的, 所以我现在遭遇的人、事、物就是这样的, 我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映射。

修心最终要落实到细微实际的言行上, 因为心的映射, 映射到自己身上是自己的言行, 映射到外部世界, 是身边的人事物。

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亲手书写:怨天尤人,一次削三善。损福禄第一快!

一念嗔恨,摧毁一千个大劫以来积累的善业福德,所以生嗔恨叫做“火烧功德林”。别以为没有生嗔恨、发脾气,其实所看不惯、讨厌、反感、争执的时候已经起了嗔了,即使针尖大的嗔恨,菩萨也能观察得清清楚楚。

看到别人邪淫、贪污、贫穷、吵架、讨厌,自己也有问题。“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看到别人的过失,就想到和明白这是自己的不清静心感应出来的。

看到别人邪淫,想到和明白是自己淫心所感,忏悔。

看到别人贪污,想到和明白是自己贪心所感,忏悔。

看到别人贫穷,想到和明白是自己吝啬所感,忏悔。

看到别人吵架,想到和明白是自己嗔恨所感,忏悔。

各种灾害,环境污染,人心不古,等等,都是自己感应出来的,都要忏悔!

时时忏悔,处处忏悔。先忏悔自己,然后为众生忏悔。

所以佛门里有句话:

“有福报的人,从来看不到是非、听不到是非;没有福报的人,常常看到是非、听到是非、说是非”。

看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这说明自己业障重、福德薄、很多地方都不好。
——共业感召。白话说,就是物以类聚,看到、听到,也是聚的一种。

上述法理运用——我求不到姻缘,找不到工作, 说明我的自性因缘众生也求不到姻缘,找不到工作, 我所作功德都要回向给所有自性因缘众生, 只有自性因缘众生没有这类问题, 我才会真正没有问题,否则我就被自性因缘众生拖下去了。

-------------再来一个实际的运用------------------
很多人讥讽辱骂另一个人, 这些骂他的人, 也是他的落处化现的。

===== 佛理答疑 =====

1、、“如果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国土,包括所有的众生和他自己,包括能想像到的和想像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现出来的。”

2、提问:世尊在世时,遇到害他、辱骂他的恶人是怎么回事?以佛陀的修行功德为何也现恶境界?

回答:

见佛经——是故宝积,若菩提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而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珠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

佛告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维摩诘经 佛国品》里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这时舍利弗尊者承佛威神动了一个念头说“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他就讲:“我们世尊(释迦牟尼佛)在以前做菩萨的时候,难道他的心不清净吗?为什么佛土不净?”舍利弗动这个念头,世尊知道了。佛告诉他,告诉舍利弗,他说“我此土净,汝则不见”。释迦牟尼佛就用脚,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平常做在那里都是结跏趺坐,我们讲双盘。佛把腿放下来,指按着这个地上,佛以神力让舍利弗以及与会大众统统见到,这个世界忽然变成众宝庄严,显示无量的功德,宝庄严刹土。这一切大众叹未成有,佛住的净土。所以佛跟我们凡夫在一起,我们凡夫看是住我们的秽土,而佛自己实实在在讲他住的是净土。心净确确实实佛土净。佛在大乘经上常常给我们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依报随着正保转”这里可以做证明。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摄生
    天地能生人,人能养人,全真导气,人自为养也,天地弗与焉,具摄生钞。
    帝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续】知道,谓知修养之道。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者必谨先之。经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续】以理而取声色芳味,不妄视听也;循理而动不为分外之事。《老子》曰:必清必静,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续】形不妄劳,则神内守而与形俱;苟或妄动,则五脏神气离去而形骸独居,莫能以尽其天年也。)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续】乐色不节则精竭,轻用不止则真散。故圣人爱精重施,髓满骨坚。)不知持满,不时御神,(【续】言爱精保神如持盈满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时,一作“解”;御神,谓保御神气也。)务快其心,逆于生乐,(【续】快于心之所欲,逆害养生之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续】邪乘虚入,是谓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避之有时,谓八节之日及太乙入从中宫朝八风之日也。义具《天元玉册》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续】法道清静,精神内守,故虚邪不能为害。《上古天真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续】春气发生,庶物陈其姿容。)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续】天气温,地气发,温发相合,故万物滋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温气生,寒气散。故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续】春气发生于万物之首,故被发缓形,以使志意发生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续】春气发生,故养生者必顺于时。)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续】春阳布发生之令,在人必谨奉天时,所谓因时之序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续】逆谓反行秋令,则肝气伤矣。夏火王而木废,故病生于夏也。四时之气,春生夏长,逆春伤肝,故少气以奉夏长之令也。)夏三月,此谓蕃秀,(【续】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物生以长,故蕃秀也。)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续】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所微下,由是则天地气交也。阳化气,阴成形,故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愚谓:无嗜卧怠惰,以厌弃于日也。)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无爱在外,(【续】缓阳气则物化,志意宽则气泄。物化则华英成秀,气泄则肤腠宣通,时令发扬,故所爱亦顺阳而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续】夏气扬蕃秀之令,在人必敬顺天时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续】冬水胜火,故重病冬于冬至之时也。)秋三月,此谓容平,(【续】万物容状,至秋平而定也。)天气以急,(【续】风声切。)地气以明,(【续】物色变)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续】早卧避寒露,早起欲安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续】志气躁则不慎,其动助秋刑,急顺杀伐生,故使志安宁缓秋刑也。)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续】神荡则欲炽,欲炽则伤和气,而秋气不平调也,故收敛神气,使秋气平也。)无外其志,使秋气清,(【续】亦顺秋气之收敛。)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续】地户闭塞,阳气伏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续】阳气下沉,故宜周密,不欲烦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避寒也。)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续】愚按:若有私意,妄求于外也,若已有得虽未得,若已得不欲扰乎阳,触冒寒气也。)去寒就温,无泄(汗也。)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扰乎阳也。扰乎阳则上文四者伏匿之类,皆不遂其所若矣。此夺其气也。)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续】生谓动出也,阳气不出内郁于肝,则肝气混揉变而伤矣。)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续】洞,谓中空也。阳不外茂,内薄于心,燠热内消,故心中空也。)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续】太阴行气,主化上焦,故肺气不收,上焦壅满。《太素》作“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续】独沉,《太素》作“浊沉”。愚谓:沉痼而病也。)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续】时序运行,阴阳变化,生育万物,故为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夏养阳,即上文养生养长之谓;秋冬养阴,即上文养收养藏之谓。是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惟圣人善养之以从其根也。)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愚谓:沉浮犹出入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续】是失四时阴阳之道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重也。)疾不起,是谓得道。(【续】得养生之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当作“悖”)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愚谓:格者,扞格也,谓身内所为与阴阳相扞格也。《四气调神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阴者,五神脏也;宫者,五神之舍也。言五神所生,本资于五味,五味宣化,各凑于本宫,虽因五味以生,亦因五味以损,盖为好而遏节乃见伤也。)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酸收也。王注:多食酸令人小便不利,则肝多津液,津液内溢则肝叶举,脾气绝而不行。何者?木制土也。)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咸,耎也。王注:多食咸令人肌肤缩短,又令心气抑滞不行。何者?咸走血归肾,故大骨如劳乏也。)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甘,缓也。王注:多食甘,甘性滞缓,令人心闷喘满而肾不平。何者?土抑水也。)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苦,坚也。愚谓:苦性坚燥,脾被苦燥而不濡润,胃为苦坚而不柔虚,故曰厚也。厚者,敦厚也,壅满也。经云:土太过曰敦阜是也。)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辛,润也。愚谓:沮,消沮也;弛,废弛也;央,殃也,病也。)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血气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精,精强也。)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生气通天论》)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续】阳胜故能冬,热甚故不能夏。能,奴代反。)阳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续】厥,气逆也。)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曰:调此二者奈何?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此二者,首问法阴阳,答不言阴阳之所法,而言阴阳更胜之变;次问调此二者,然后言七损八益之道。七、八谓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天癸绝;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八八而天癸终。损益阴阳,海满而去血,女子之常也,满而不去则有壅遏之虞。月事以时下则不失其常,故七欲其损。阳应合而泻精,男子之常也,佚而无节,则有耗惫之患。持盈守成,不妄作劳,所以益之之道也,故八欲其益。是故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其节也。此所谓法阴阳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知谓知七损八益。)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同出谓人之生自幼至壮、壮而老,皆由乎阴阳天癸之始终,自然消长之道也。名异谓知之者谨于节养,以顺受其正,不知者溜溜循欲,以戕伐其真。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此之谓也。)愚者不足,(不足于知。)智者有余,(知之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强壮,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决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阴阳应象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1,0:1002江原FC成功进入争冠组,赢球就能锁定名额,战意上自然不低,只是球队近期主场连续不胜,信心有些不足。水原三星的低迷状态让球队需要为保级而烦恼,
  • 我家魔力巨水光胶原蛋白都是一次代理终身享受代理价格哦,不要怪我没提醒你哦✘✘对的,魔力胶原蛋白30盒只需75元一盒,看老顾客趁活动抽大奖苹果8回购6O盒胶原蛋白
  • 我们处在每‮人个‬不论身份不论地位都‮以可‬崛起的微商时代 在这‮个个‬体崛起的微‮时商‬代 有一个坏‮息消‬和一个‮消好‬息 坏‮息消‬是 你必须发生‮变改‬
  • Dime, luna de plata,Qué pretendes hacerCon un niño de piel.A-ha-ha, a-ha-ha,Hijo
  • 如果凡是跟你在一起的人,情绪都很不安定,那你自己也安定不了。他推崇儒家“大学由自己内心逐步扩张成全的自己,然后成全的自己憧憬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 相信观众们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在替两个人着急了吧,真的是不在同一条线上的对话,产生的误会过于严重了。李思雨也是职场女强人了,因此马上就结合了陈一鸣此前的不对劲进行
  • 樱花味的汽水很好看也很好喝[嘻嘻]。#卡芙轻KRAFEE_孙猪猪[超话]# 新的征程给自己的一点期待:认认真真潜心钻研 用心读书留心生活 成为一个更学术更理性
  • 想著如果那一年我們有愛上,現在的我們也許就不一樣了,但生命終究沒有太多如果,我們還是向著各自的選擇通往了人生的不同道路。所以两个人的记忆才会出现偏差,那些你觉得
  • 其实,我也会‮迷低‬的时刻鸭,但‮吃每‬到好吃‮物食的‬,听到喜‮的欢‬音乐,看到‮柔温‬的日落,‮陌获收‬生人的关心,就又‮前之翻推会‬的想法,想打起‮热好好
  • 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挽回过程中,他们还能给你提供一个判断挽回进度的额外渠道。两个人在一起不可能没有问题的,他提出分手就是等于你们的问题一直存在,他感到无比的压
  • 6. 掉头发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株蒲公英7.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但我是。48. 我太脆弱了,我一定是片海苔49. 最近所有的烦心事,就把它变成公主的烦恼吧。
  • 23.因为你有双下巴,所以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低头。48. 我太脆弱了,我一定是片海苔49. 最近所有的烦心事,就把它变成公主的烦恼吧。
  • #外烟 出口 爆珠# 外烟有多少次的不开心你不要在跟爆珠各种各样都有,但是七星蓝莓大家都是一部一部去发现自己的理想,新版百乐的确很多不可能把我们引向失败,但是要
  • Bir insanın ağlı bir düşüncə arasında dəyişdikdən sonra həyatı dəyişəcək və bütü
  • 作为本届酒博会的一个线上创新项目,9月9日12:00—13:00,第十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酒类新品云发布活动首发仪式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登陆大厅举行,并在
  • 针对成都住房租赁市场乱象丛生的现状,城城找房“取消‘年付、半年付’租金支付方式”的大胆举措无疑对成都住房租赁的长租机构起了表率作用,对于推进成都租房市场规范有重
  • 从那时起,红梅就萌生了当遗体整容师的念头……钟馆长听了红梅的讲述,终于点了头,不过他又说:“你得有思想准备,这行可不好干!“黑辣椒”哽咽着说:“红梅,只要你能给
  • 官方商城:湖北舜宇房车装备有限公司百度爱采购1号店基于依维柯底盘和一些皮卡底盘打造的国六房车产品,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国产依维柯国六排放规范仅2.3T手动挡车型;
  • 《女施主请留步》中的卡牌张张都是绝版美女,不管是可爱动人的主角卡牌,还是美丽大气的英雄卡牌,都是别具美感。《女施主请留步》中的卡牌张张都是绝版美女,不管是可爱动
  • 但凡我们所遇到的人,其实都是此生必然要遇到的。但凡我们所遇到的事,其实都是人生中独一无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