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数目规则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佛珠子珠数目在经典中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一百零八颗

是为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

十住: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十行: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十回向: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上流色究竟。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所以者何?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愿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

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 地藏菩萨摩诃萨 者:
若诸有情,种种希求,忧苦逼切,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如法所求,离诸忧苦。

若诸有情,饥渴所逼,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如法所求,饮食充足。

若诸有情,乏少种种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无不备足。

若诸有情,爱乐别离,怨憎合会,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爱乐合会,怨憎别离。

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

若诸有情,互相乖违,兴诸斗诤,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舍毒害心,共相和穆,欢喜忍受,展转悔愧,慈心相向。

若诸有情,闭在牢狱,杻械枷锁检系其身,具受众苦,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解脱牢狱杻械枷锁,自在欢喜。

若诸有情,应被囚执鞭挞拷楚,临当被害,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免离囚执鞭挞加害。

若诸有情,身心疲倦,气力羸惙,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身心畅适,气力强盛。

若诸有情,诸根不具、随有损坏,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诸根具足,无有损坏。

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心无狂乱,离诸扰恼。

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恶见、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炽盛,恼乱身心,常不安乐,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离贪欲等,身心安乐。

若诸有情,为火所焚、为水所溺、为风所飘、或于山岩崖岸树舍颠坠堕落,其心慞惶,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离诸危难,安隐无损。

若诸有情,恶鬼所持,成诸疟病,或日日发、或隔日发、或三四日而一发者,或令狂乱,身心战掉,迷闷失念,无所了知,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解脱无畏,身心安适。

若诸有情,为诸药叉、罗刹、饿鬼、毕舍遮鬼、布怛那鬼、鸠畔荼鬼、羯吒布怛那鬼、吸精气鬼、及诸虎狼师子、恶兽蛊毒、厌祷诸恶呪术、怨贼军阵、及余种种诸怖畏事之所缠绕,身心慞惶,惧失身命,恶死贪生,厌苦求乐,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得离诸怖畏,保全身命。
若诸有情,或为多闻、或为净信、或为净戒、或为静虑、或为神通、或为般若、或为解脱、或为妙色、或为妙声、或为妙香、或为妙味、或为妙触、或为利养、或为名闻、或为功德、或为工巧、或为花果、或为树林、或为床座、或为敷具、或为道路、或为财谷、或为医药、或为舍宅、或为仆使、或为彩色、或为甘雨、或为求水、或为稼穑、或为扇拂、或为凉风、或为求火、或为车乘、或为男女、或为方便、或为修福、或为温暖、或为清凉、或为忆念、或为种种世出世间诸利乐事。于追求时,为诸忧苦之所逼切,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皆离忧苦,意愿满足。

若诸有情,以诸种子殖于荒田或熟田中。若勤营务或不营务,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令彼一切果实丰稔。
若诸有情,贪瞋痴等皆猛利故,造作杀生、或不与取、或欲邪行、或虚诳语、或麁恶语、或离间语、或杂秽语、或贪、或瞋、或复邪见十恶业道,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一切烦恼悉皆销灭,远离十恶,成就十善,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及利益心。
如是大士。成就如是不可思议诸功德法。是诸殊胜功德伏藏。是诸解脱珍宝出处。是诸菩萨明净眼目。是趣涅槃商人导首。如是乃至能无功用转大法-轮。如前广说。
#地藏王菩萨# https://t.cn/R2WxuoH

《楞严经》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九十六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唯垂大慈,开我蒙悕!】
这篇讲因地和究竟果位,二者必得相应,才合符中道第一义谛。但如果从因地起修,因地本来空,这本来空是离语言文字的,如果离了语言文字,什么叫如来真实语呢?又如何从本来空的因地修行呢?就这些问题,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所说,在因地发起修行的初觉心,要想证入常住不变的本觉心,需要有与果位相应的名称和境界。阿难对佛说:世尊!一切法于究竟“果位”中说有“菩提”,并安立了七个果位名称,即:
1、菩提:菩提意译“觉、智、知、道。”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即: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这三种菩提中,以佛菩提为最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2、涅槃:涅槃就是成佛了。意为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同、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佛教认为:轮回是一切未证得圣果的众生所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人死后,“阿赖耶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等等。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摆脱轮回称为涅槃。
3、真如:真如是指最高真理或本体。“真”指真实:真实可“以真显妄”,就是以真实之心,显虚妄的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真如”就是永恒不变的如来藏。诸经论列有许多异名,称: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等。
佛教各派对“真如”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中观派以性空为“真如”:又名诸法实相。瑜伽行派主要以“法无我”:“圣智行”为真如。唯识家以“唯识实性”为真如;地论学派立第八阿赖耶识为真如;摄论学派更立第九阿摩罗识为真如。这些都是名异义同,均以自性清净心为真如。
4、佛性:佛性有两种含义,即:一、成佛的可能性:是指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如“佛性”。二、眼见佛性:是明心之后的第二步“见性”。见性就是见道:小乘见道是证须陀洹果、大乘见道是证初地菩萨位。
5、庵摩罗识:又名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名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摄论九识》中的第九识。旧译家以阿赖耶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九识;新译家称此是阿赖耶识果上之名,不别立此识。
6、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之“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只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犹如虚空一样不生不灭。“如来藏”就是真心,就是佛法第一义谛,是佛教重点解说的内容。
如来藏是能出生万法的精神存在,是世界上唯一真实存在的法,其余的法都是由如来藏的种子现行时出生的生灭法,是因缘所生法、是虚幻之法!一切不实之法、从缘而生;一切真实之法、不从缘起。不从缘起之真实法就是如来藏、就是真心,其体空寂,故而说空。但“空”不是没有,如来藏中含藏能生万法的种子,具足无边的智慧与神通,这个“空”实质是“有”。但千万不要作“空”、“有”理解,真正的如来藏是非空非有、空有不二的实际理体。
7、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的佛智、由转第八识“阿赖耶识”而得。此智能明察三世一切诸法,万德圆满,无所欠缺,犹如大圆镜能显现一切色像,故称为大圆镜智。
以上七种名,名称虽然有别,但清净圆满的体性却是一个,都是坚固凝结所成:犹如“金刚王”。“金刚”义为金中最刚,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是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而不被万物所破坏。如帝释天及密迹力士所持的武器,称为金刚杵,不为任何物所破坏,而能摧破一切。
又以金刚比喻宝石:是取其最胜之义。因金刚石透明无色,且光耀璀璨,一经日光照射,即显现出各种光耀的色彩,于夜中也能放出荧光,而为诸宝中最胜者。经论中常以金刚宝石来比喻菩萨所证得的金刚三昧,就是取其最胜之义。这里说的“金刚王”指的是佛的法身,犹如金刚一般,永远不坏。
阿难说:以上说的七个果号,就是圆满的真如自性,犹如金刚王,是常住不坏的。这犹如金刚王常住不坏之心,能生能见所见、能听所听,但这能所二见及能听所听,一旦离开“光明、黑暗、动态、静态、通达、阻塞”这些外缘尘境,毕竟没有自己的体性,犹如妄念之心,离开“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是本无所有的。
也就是说离开自性的“六根、六尘、六识”都没有自己单独的体性,都是一些幻相,六根在自性中是本来就没有的,那为什么还要将这毕竟断灭的六根用来修因呢?还想获得以上所说的,如来的“七常住果”?
“常住”意为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果”在修为因、在证为果。这里所说七常住果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是名常住果。七常住果就是以上说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阿难又对佛说:世尊!如果离开光明与黑暗,这能见和所见就没有作用了,因“能、所二见”毕竟是空无所有的;如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相,心念意识无缘可攀,也就等同于什么都没有了。我由此进思退想,循环思维,从微细法里去推理,认为如果本来就没有我的心,也就没有我的心所了,这心与心所都没有了,那么用什么来作为因地心修行,而求证如来的无上正觉呢?
阿难对佛说:正如世尊所说“湛然精明的圆满常住心,是违越一切包括诚实的语言,如果但有言说,终是戏论。”那么,什么才是如来的真实语呢?唯愿世尊再垂大慈悲,开示真理,为我们除去这些蒙昧无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angelababy[超话]#[兔子]#angelababy漫影寻踪# 让我看看谁还没有做![鼓掌]等我各方面到了我内心的目标我就带猫猫回家!
  • 大饼4H的结构: 目前还是在走这笔1H的上升,不过整体来看这笔1H的上快要临近结束了,到时候要走一笔1H的回调。#龚俊[超话]#[哇]#每日一善# [哇]#阳
  • 食伤吐秀,技艺超群  命格中如带有食伤,则意味着会有很好的天资。#八字命理八字合婚星座命理# #事业财运,感情婚姻,健康问题,合婚#食伤吐秀之人技艺超群  若八
  • 无奈中,我先找了被他挑动的员工谈话,他们表示考核的调整的确给他们带来压力,但将会积极开展工作。职场中受委屈甚至不公平的事情都是正常的,员工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提出
  • 一般开花期间:4月中旬至4月下旬地址:石川县石川县凤珠郡穴水町字曾福交通:JR能登鹿岛站步行约2分#日本旅行# #好人365# 【吴鹏坤 破难题摘穷帽,帮扶干部
  • “廉洁是人生的底线”“没有了廉洁,其他的所有都将归于零”……在吴堡中学近日举办的“倡廉洁、行勤俭、树清风”主题演讲比赛上,9名青年教师以各自的从教经历,为全校师
  • 若自己做不到思维坚定的人,就一定要时刻的提醒自己,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在情感之中一定不要有比较心,既要懂得欣赏对方的好,也要接受对方的不坏,因为好与坏是永远都
  • 风扇的前罩间隙也做了改良,栅格密度增加,婴幼儿手指伸不进去的, 这样子更安全。相比之前的,现在的这个风扇使用更简单。
  • ”于是毫不正人君子的于裴鸣就把他带回了家然后林初语开始经常去于裴鸣家,再然后嫌跑来跑去太麻烦,就暗示于裴鸣说想搬过来,于裴鸣觉得两人那方面也和谐,生活上也没什么
  • 世界上我最爱的就是我爷爷,每次想到以前爷爷即使在最后意识不清时候还在给我打电话说璐璐是爷爷的咚咚锵,想到这句话就会哭。赶在落日前我们到了滇池边,厚厚的云彩遮住了
  • 所谓风光,不过苟且有术,行路坎坷,不过苟且无门基本不过如此而己”#一次远行#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Manchester by the sea:不和解是每个人的权
  • 并非有意发表任何书评只是在看完这一刻有感而发仿佛附身于那青年一般他的每一个疑问都意外的和我契合“目的论” “一切烦恼皆源自于人际关系”这些言辞犀利的观点代入案例
  •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滨海足球场外,桃花、梨花和海棠花相继开放,球场的提升改造工程也在这个春天全面提速。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滨海足球场(原泰达足球场)外,桃花、梨
  • 读书打卡60页左右,第一章读后感,强化自我认知,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别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只做最好的自己,认真思考你认为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哈哈][哈哈
  • ”店长削着菠萝没有理我我以为戴着口罩声音太小于是又说了一句“您好”这个时候店长说:“没时间给你做。神奇的轮回#谷雨##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用生活感悟读
  • 等到夜深一些,店里人少的时候,她会叫上三两好友,一起坐在外面,在晚风吹起的时候,咧开嘴元气的笑容,叫人看到了夏天本该的样子。不知不觉又睡着了,梦里是二十年前躺在
  • 我彻底起了反应,不行,不能再这样了,得赶紧走,太危险,不是她危险,是我的反应太危险⚠️再次道别,我继续一个人的闲逛,不知走了多远,手机响了,是那个孩子她爸打来的
  • 这是我的经验,感冒基本上没有纯粹的热证,在里热的同时,一定有各种程度的外寒,一定要配合解表,否则用起来不好,如果真的全部都是里热证了,那个病一定是极其的严重了。
  • 满杯新鲜茶,杯杯都好喝(怎么样,我喊的声音够不够大)”“还有五个小时,我们就可以收拾东西了”“好期待我们新店的样子”[awsl]有被治愈到,那就~一起期待新店吧
  • 壞了良心的人實在沒救,自己壞也罷,還不想讓人說自己的壞,忒惡心。今俄RT犯了忌諱,打人險、揭人短,手伸太長了,不好,應該讓人家自己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