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两岸 大城绽放】初秋的#长沙# ,满目葱茏。绿树鲜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目之所及,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一片片绿地生机盎然,一江两岸,生机勃勃。

长沙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近3年流入青年人才40多万。图为吸引了众多青年人才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今日的星城大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品质大幅提升,统筹城乡发展绘就一道道美丽风景线——
  建成区面积760.08平方公里;京广、沪昆高铁十字交会,直通23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5条轨道交通连线成网,实现六区一县全覆盖;黄花国际机场迈入“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镇化率达82.6%;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每年涌入青年人才40多万,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长沙成为市民热爱、游客向往的“网红”城市。
  今年,在“十四五”规划中,长沙更是被擘画成一只“一体两翼”、振翅领飞“三高四新”雁阵的“领头雁”——一座建成区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的特大型城市,一个长株潭一体化协同发展、辐射引领全省的现代化大都市圈,一个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交通物流枢纽,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全龄友好的生活空间、红色基因与湖湘特色交融的人文空间。

格局放大 城市长大

“长株潭”区域融合活力十足

  在城南黄土岭上班的李薇把家安在了城北月亮岛。在她看来,往返城区与月亮岛很方便,“过去觉得月亮岛很远,现在,乘地铁也就三四十分钟。”
  如今,伴随着连接湘江两岸的大桥一座座跨越江面,一条条过江隧道次第开通,长沙城市格局由过去的“西文东市”,逐步发展到“一江两岸、均衡发展”,由此踏入“沿湘江时代”。
  “地铁6号线马上要试运行了,今后,我从梅溪湖可以坐地铁直达黄花机场了!”时刻关注地铁6号线的最新进展,是家住梅溪湖的邱小婷日常的必修课。“我喜欢利用周末‘打飞的’出门旅行,一直在期待这条线路早点开通。”
  这5年,长沙立体交通的澎湃动力,为长沙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高铁在这里“十”字交会,临空经济区通达全球连接世界,4小时航空圈、5小时高铁圈覆盖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活力最足的地区。
  今年6月,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集4种轨道交通、4种地面交通于一体,成为国内涵盖交通方式最多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开启航空、磁浮、高铁、地铁一体化交通运输新模式。
  今年8月,长沙高铁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这标志着长沙即将迈入“双高铁枢纽”发展时期,建成后的长沙西站将与长沙站、长沙南站一起构成长沙境内的三个主要铁路客运站,河西市民家门口就能坐高铁出行,十分方便。
  路,是打开区域界限的关键。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变得快捷,地域的心理范围自然缩短,区域的融合感随之而来。伴随着“三干两轨”建设陆续完工,长株潭三市的距离再一次被拉近……穿梭其中的三市百姓出行越来越方便,幸福感、获得感随之升级。
  去年8月,全长30.1公里的洞株公路全线通车,通行时间由原来的45分钟减少为28分钟。家住长沙,在株洲上班的郭敏感慨,太方便了。
  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生态同建、创新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服务同享。在“十同”任务的规划中,长株潭的整体优势正在逐步彰显,区域发展更加活跃。
  有了交通先行的加持,长株潭三市人民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近,彼此之间的交往也更加频繁、更有活力。根据《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长株潭都市圈将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至“十四五”末,都市圈城镇人口达到1300万,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
  长江中游,洞庭之南,一个充满活力的长株潭都市圈扬帆启航。

颜值更佳 气质更美

“城市封面”全面增花添彩

  见惯了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越来越多的长沙市民开始向往生态与自然。
  这几天,长沙首个“4.0版海绵城市示范公园”——圭塘河井塘段城市“双修”与海绵建设示范公园内游人如织。今年7月完成改造并开放的公园里,流水潺潺,景致旖旎,各类植被相映成趣,漫步河边步道,犹如画中徜徉,让市民们“走得进绿地、留得住步伐、看得见风景”。
  圭塘河是长沙市唯一的城市内河,早几年,由于环境污染,这里还是一条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为此,长沙加大治理力度,启动建设圭塘河岸滨水公园。目前,滨水公园一期、二期形成河湖连通、湿地净化等自然呼吸的水生态系统,疏林草地、花海长廊等精致景观系统,成为一片“城市绿肺”。
  建设更加便捷、更加宜居、更加有温度的美丽长沙,既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也是城市品质的基石,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行走在提质后的三一大道—岳麓大道、金星北路、枫林路,一条条宽敞舒适、整洁通透、充满活力的城市门户大道正绽放新颜。
  三一大道—岳麓大道是串联长沙东、西两大门户的城市“主动脉”。今年2月底,三一大道—岳麓大道(星沙收费站—西二环)道路空间品质提升项目正式启动,翻开了这条城区门户大道崭新的一页。
  与此同时,今年长沙还将高标准推进“一环两带十六纵十六横”道路空间提升,全面提质城区路网,铺就畅通整洁的城市底色。
  让长沙的“城市封面”更具“颜值”且有“气质”,长沙正在加速“作答”——今年以来,长沙全面开展“百日奋战扮靓星城”市容环境整治,重点推进“一江两岸”、长沙火车站周边等重要“窗口”打造,“城市封面”全面增花添彩。
  通过“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计划”“城市有机更新”“一圈两场三道”等系列惠及民生的大手笔项目,便民利民指数得到全面提升。
  长沙启动实施老城区有机更新,探索出一条“以留为主,留改拆并重”的新路子,优化了城市空间功能,保留了老城区街巷肌理,中心城区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有机更新赋予了长沙老城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40万棚户区居民住上新居,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75个,完成白果园、西园北里等14个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苏曼萍是白果园的老居民,在这里生活快四十年了,如今通过有机更新改造,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现在,她最自豪的事就是带着亲戚朋友参观她家修葺一新的小楼房。
  路宽了、城绿了、景美了、人乐了,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得到长足发展,各类学校、医院、文化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满足着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一座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魅力之城悄然崛起。
  数据最能反映城市“生长”带来的生活变化:今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双双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长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6.41元,同比增长11.1%;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3.06元,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0.66元,同比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8.1%。

人才汇聚 人气集聚

幸福之城引力与日俱增

  6月21日,长沙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公报数据:长沙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成为中部地区继武汉、郑州后第3个人口超千万的省会城市。
  “能人”带活一方经济,“贤才”激荡一片热土。常住人口破千万,近3年流入青年人才40多万,年轻人为何选择长沙?
  “长沙的行业氛围越来越浓,这也是我选择来长沙工作定居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长沙买得起房,美食还多。”河北小伙王占分是众多来到长沙创业落户的新长沙人之一。打动他的,除了房价优势,以及舒心的营商环境之外,还有厚实的产业积淀。
  去年从北京回长沙定居的刘林称,回到长沙后感觉长沙对人才的重视比一线城市要强,“就业有租房和生活补贴,我们公司的员工就享受了相关补贴,大大降低了我的生活成本。”
  小刘表示,虽然在北京发展得还不错,但回到家乡后,长沙的房价和教育相对来说更有优势。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长沙,一个普通家庭工作6.2年就可以买100平方米的房子。
  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高铁、地铁通达八方,公共交通,路修到哪里车通到哪里,让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里都充满人气。同时,长沙本身拥有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加上始终坚持“房住不炒”,极大降低了生活成本,幸福感的溢出效应,带来了人口增量的“虹吸”效应,成为长沙吸引并留住“后浪”的重要因素。
  今年的多个节假日,长沙多次上榜热门旅游城市。文化旅游市场活起来、红起来、火起来、亮起来、潮起来,带来的是屡屡出现的“人从众”。长沙,用她的烟火气、低房价、大包容,释放着幸福的引力、城市的魅力、创业的活力。
  长沙装备制造、文化娱乐等产业快速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例,长沙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企业海内外闻名。文化产业方面,出版湘军、广电湘军闻名遐迩,还有文和友、茶颜悦色等网红品牌为长沙的“注意力经济”贡献不小。
  产业转型升级吸引人才的流入,优秀的人才助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的发展与人才的流入是一种双向的激励,必将进一步提高长沙的城市竞争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当好领头雁、建设示范区,长沙这艘高质量发展的航船正加速航行!

来源:芙蓉发布

#西安地铁# 四期前置研究启动,规划12+4条线路

日前,西安地铁发布《2021年版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资源共享专题研究项目招标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内容显示,招标研究的资源共享线网方案,为专业线网规划报审稿,由24条线及4条支线组成,总规模约1226公里,线网呈“棋盘+环+放射”形态,分为城市轨道交通和市域线两个层次。

这其中包括了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已获批建设12条地铁线路,即线网中的1、2、3、4、5、6、8、9、10、14、15、16号线,总里程约393公里。(注:29.31公里的原机场城际线是2014年作为陕西省《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2015-2020年)》中线路批复,该公告没有将其算入。)

这也预示着,西安正在继续谋划1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4条支线,总里程833公里。而此次的招标项目也是第四期建设规划的前置研究项目,意味着西安地铁四期规划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西安地铁建设现状

自从2011年9月16日,西安第一条地铁线路2号线一期工程北段开通运营,西安地铁运营即将迎来十周年。

这10年来,西安第一阶段打通跨越城市南北、东西走向的大通道,搭建起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框架;第二阶段考虑疏散主线压力,人口密集,能够满足日常通勤的线路;第三阶段继续主线延伸、区域线路、城市环线,路线开始思考向远郊区县覆盖,初步实现“棋盘+环+放射”的规划布局。

在今年14号线全线正式开通之后,西安地铁运营里程长度共计258千米,实现“8线运营、7线共建”的地铁新时代。

目前,西安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一期、9号线、14号线开通运营;地铁三期规划中批复通过的1号线三期、2号线二期、8号线、10号线一期、 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等6条线路,以及6号线二期工程,均已开工建设。

已经开通的8条线路为西安人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缓解了路面公共交通和城市道路的压力,成为大部分西安市民便捷出行的第一选择。正在建设的7条线路未来将满足更多西安人的出行需求,并且拉大西安城市框架,拉近西安与远郊区县的时空距离,尤其是西安地铁第一条环线8号线,建成后将把已经开通的多条主要线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闭环通道。

地铁的便利和对区域的拉动效用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生活、工作的区域能够覆盖地铁线路。而常年以来西安地铁的客运强度位居全国前列,也证明了目前西安地铁线网规模远远不够。

据2021年上半年重点城市轨交运营情况数据显示,西安轨交里程处于200公里级别,日均客运量处于300万人级别,这两组数据均处于中等层次,但客运强度却以1.41万人次/日公里的数据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州,高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头部城市。轨交占公共交通分担率也基本上保持在50%左右。

如此数据,是因为西安人多?其他公共交通不够发达?路面交通建设差?还是因为地铁运营里程相对较短?地铁建设慢?或许都是影响因素,但对于人口已迈入千万级别的西安,轨交里程远远落后于同量级的武汉、杭州等城市。

而西安市民对于地铁的建设也十分关注,7号线、10号线、11号线、15号线……市民不断地向官方寻求线路的规划和建设进展。

可见,西安需要更多地铁线路的建设,缓解客运强度,便利市民出行。

四期筹划的不稳定性

此次发布的《公告》显示,招标项目是第四期建设规划的前置研究项目。而按照“三期规划批复之日就是四期规划启动之时”的思想共识,西安地铁自2019年轨道交通三期规划批复之后,就已经启动了四期规划的选线研究工作。《公告》的发布,意味着四期规划更近了一步。

而根据国办发〔2018〕52号文件规定,原则上本轮建设规划实施最后一年或规划项目总投资完成70%以上的,方可开展新一轮建设规划报批工作。

结合目前西安地铁三期的建设情况,西安新一轮的规划报批满足条件应该最快也要在2022年底或2023年。

至于西安地铁四期规划会上报多少条线路,最终会批复多少条线路,通过过往的批复历程,可以推测一二。

西安市三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批复历程:

2006年9月,西安地铁第一期建设规划获批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2条线路。

2010年1月,一期调整,增加1号线二期、3号线2条线路。

2013年12月,西安地铁二期建设规划获批4号线、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3条线路。

2016年2月,二期调整,增加5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3条线路。

2019年6月,西安地铁三期建设规划获批1号线三期、2号线二期、8号线、10号线一期、14号线、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7条线路。

在西安地铁三期建设规划的报批过程中,最初西安上报了10条线路,最终发改委批复了7条线路。在后续的建设中,也会因为沿线环境、地理情况、市民需求等因素影响出现线路走向的微调和站点设置的变动的情况。

或许,西安进行四期规划的上报时,会将此次《公示》中提到的12条线路及4条支线悉数上报,最终的批复情况,还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客流需求、城市财力等多种因素,经过相关程序审定,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而关于《公示》中提到的12条线路及4条支线具体是哪些线路,目前我们不得而知,但结合此前已由市轨道集团确认,2020年下半年网传的《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初步成果图(以下简称“初步成果图”)确为线网专线规划过程稿,里面包含了25条大中运量市区线、市域线,总里程1178.9公里,其中市域线共459.9公里,还有16条小运量局域线。

此方案中所涉及的线路数量与此次《公示》线路数量和里程数相似,因此这张图中的线路有可能出现在未来的上报路线中。

作为线网专项规划的技术基础工作,线网专业规划过程稿为规划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并不能反映线路的最终走向。综合过往经验,在正式获批前,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调整,即便在获批之后,也有可能因为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产生变动。

热衷研究西安交通的网友,据网传初步成果图对西安的远期轨道交通规划进行了制图,荣耀西安网(ixian.cn)结合网传规划和网友制图,对可能率先研究的线路进行猜测,仅供大家参考。

至于最终上报线路及具体线路走向、站点位置还需经过相关程序审批后方可形成法定规划,届时还以官方发布为准。

今年年初的一次会议中,西安明确提出了2021年将谋划启动11、12、17号线规划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此前曝光的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图,地铁线路编号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17号线改为市域S20,同时新增17号线及其支线。为便于大众理解,我们将在下方共同展示这两条线路。

西安地铁11号线

西安地铁11号线全长47km,连接主城区、西咸新区、咸阳市,在三地均有布局,在主城区全长26km,西咸新区占据17.6km,在咸阳市延伸3.4km。项目北起文林路,南至杜陵西,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斜向加密线。

连接西安主城区城南片区杜陵,向西缓解航天大道、西部大道沿线交通压力,在丈八四路与已经运行的西安地铁6号线实现换乘,向北纵向穿过高新区软件新城,与西安地铁5号线在汉城南路换乘,继续向西经过贺家村、阿旁宫等地,向北进入咸阳市。

另外,在此前咸阳市自然资源局发布的相关信息显示,11号线走向与上图11号线在咸阳辖区内走向存在差异,至于11号线最终走向,目前还尚处规划中。

西安地铁市域S12号线

西安地铁S12号线全长43.2km,在主城区共计12.4km,在西咸新区覆盖30.8km。项目北起机场北,南至西安南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正向主线。

线路与西安地铁2号线走向相同,是正向南北走向的线路,连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港务区,借助与1号线在后卫寨换乘连接机场、西咸新区与主城区,拉近郊区的空间距离,向南连接起西安南站,成为西安又一条连接机场与火车站的地铁线路,同时缓解南北走向交通压力与2号线的运输压力。

新增西安地铁17号线/支线

17号线起于堡子村,止于东三岔,支线南起岩王,北止东渭阳,均在主城区内,分别长28.2km和14.2km。

线路走向与已经开通的西安地铁9号线大致相同,都是西南到东北走向,17号线在堡子村与8号线换乘,以此连接城区与郊区线路,向北在奥体中心与14号线换乘,向东经过保税区,在岩王站分成17号线和17号线支线两路,17号线在终点与9号线东三岔即可换乘,连接临潼区域,为人们出行提供多种线路选择。

市域S20(原17)

西安主城区11.8公里、西咸新区34.3公里、咸阳市19.5公里。

市域S20号线,起终点位于咸阳和高陵区,途径咸阳秦都、渭城区,到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再穿过西安城北,到高陵区,与多条规划线路设有换乘点。

市域S20号线在西咸一体化和“北跨”战略的加持下,入选几率要大过现17号线。

除以上官方有过表态的线路以外,地铁三期规划落选的7号线、3号线二期亦有大几率入选,续建的15号线二期,新建18号线、s21号线均具有入选可能。

由于本次《公告》未公布具体线路名称,我们暂时也不清楚,名称是否有更换。

本次《公告》中也未说明包含网传初步成果图中16条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是否还会有专门的西安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我们拭目以待。

在国家严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当前,未来报批的线路体量是否会受到影响,也是一个未知数。

但我们相信,轨道交通的建设,是基于城市财政实力和人口基数的支撑,而西安作为千万级别人口城市、GDP万亿级城市,并且地铁客流屡创新高,客流强度长期居于全国前列。因此,对于西安来说,继续进行地铁建设有充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受政策的影响相信也会小得多。

我们也希望,西安地铁四期规划全貌,能够尽快地跟大众见面。

来源:荣耀西安网

#通行线·轨交#【武汉地铁4号线提升运能】为无缝衔接武汉火车站、武昌火车站的学生客流,方便学生出行,8月31日起,武汉地铁提升4号线运能。调整后,早高峰4号线小交路(武汉火车站-玉龙路)行车间隔缩短至3.4分,大交路(武汉火车站-柏林)缩短至6.8分;平峰及晚高峰时段小交路行车间隔缩短至4.3分,大交路缩短至8.6分。此次增能,将提升约5%的运能,有效缓解火车站的客流积压。(图源:武汉地铁社交媒体)#我的地铁我的城##地铁身边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宇宁天行健# ❣️ #刘宇宁卓不凡# ❣️ #摩登兄弟[超话]#这世界可能过于凛冽 ,消磨你的年少时光 ,可有时候又觉得其实这世界也还是温柔的 ,我的爱豆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昆明下雨#【#昆明气象发布雷电Ⅳ级预警#】昆明市气象台2024年05月09日16时50分发布雷电Ⅳ级预警:预计未来12小时,盘龙、西山、五华、呈贡、官渡、晋宁
  • (๑♡3♡๑)●今日礼包码:JGV93LABG323●五一假期福利不停歇,每日都有礼包码放送,记得关注本喵喔~#仙境传说爱如初见# #仙境传说:爱如初见# #R
  • 【2024脐发,早安分享】: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总之,中国古代人,可称为抱有一种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一切人生尽是天命的天人合一观。这
  • 《我成了超稀有雌性,大佬们撩疯了》HDNSGAERATXT 主角 宋司礼 宋司礼穿越了,穿到了星际时代。FDWAWEF《我成了超稀有雌性,大佬们撩疯了》
  •   天刚放睛,油菜花就抓住了机会,好像一夜之间将自己开得如此灿烂,以致人们忽略了它在冬日里蛰伏的艰辛。他是温柔和缓、内敛沉稳的,慢慢的引着我,一步一步,走出这漆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人生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自己,不跟敌人计较,其实也是放过了自己。懂得低头,也就懂得了不低头,在困难,人格面前,我们是绝对不能屈服,绝对不能低头,否则,自己将沦
  • 说到这里,我深有同感,我独立在外面工作那么多年,真心不求任何回报对我好的,给我庇佑,不许人欺负我,给我让利不需要我说而且那是真金白银,什么都不需要我说,就是真心
  • 4、注意事项:①国家规定司法鉴定机构不能受理个人委托无创胎儿以及个人亲子鉴定,因此做私下了解的亲子鉴定一般是去基因公司、第三方鉴定机构做,这种鉴定结果无法律效力
  • 对,已经不是了,现在的钱鹤心里有两个最重要的人,你和爷爷并列哦,我也会和奶奶好好相处,我把她排在第二,虽然我还是理解不了她的很多想法,但是我会记住你说的,她年纪
  • 对我来说,旅行的意义在于它能让我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琐碎与重复,让我有机会去感受一个全新的世界。旅行,不仅仅是为了欣赏风景,更是为了寻找那个深藏在内心的自我,去
  • 盛夏时节开花,是窗前、阳台和门厅点缀的佳品。令箭荷花,为仙人掌科令箭荷花属多年生常青附生类植物,因其茎扁平呈披针形,形似令箭,花似睡莲,故名令箭荷花。
  • 欢来到我的世界系列中,振华先生专业用司法+省里杀手“拍豆腐干”点赞数据 250号布局人员 河北布局 1、绿箭侠 扣篮 红色有国 诱味快餐厨师=诱导性质的
  • 其實我覺得這首歌的歌詞來自一個更高維的視角,是將自己抽離出當局者的視角,將自身經歷當做眼前一直播放、無法暫停的電影,而電影院裡只有他一個人。創作者超前的藝術風格
  • 这部作品以其独有的幽默方式,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即使是表面上看起来再完美的人。虽然有人批评剧情有时显得琐碎,但更多的声音是在赞扬这部动画带来的欢笑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光遇陪玩[超话]#✞♡✞✞✞♡✞✞♡✞✞♡⋆⌁⌁⌁❤︎⌁⌁⌁⋆ 盖楼活动✦双旦活动活动预热 ✦于༶༶⁺12.20号 ◌开始活动时间:12.20-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