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考放榜 8狀元6人讀醫 7人留港升學】
2022年DSE今日(20日)放榜,考評局表示,今年有8位考生取得7科5**的佳績成為“狀元”,分別來自拔萃女書院、英皇書院、皇仁書院、協恩中學、喇沙書院、伊利沙伯中學、迦密中學和培正中學。8名“狀元”中有6人計劃報讀醫科,且均選擇香港本地醫學院。7人選擇留港升學,期望為香港未來發展出一分力。
#香港# #港生指内地大学毕业成为求职优势# #香港科研人才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级科技任务# #警方回应女子被男子拖进厕所隔间# #香港書展開幕# #朋友圈不要再晒5种照片了#

【英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不是和新冠共存,而是死于新冠】
#英医学顶刊称共存使NHS濒临崩溃#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不是和新冠共存,而是死于新冠。”

和柳叶刀齐名的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主编阿拉斯泰尔·麦克莱伦和《卫生服务杂志》(HSJ)的主编卡姆兰·阿巴西在BMJ官方网站上刊发联合社论,阐述了NHS遇到的困境。

这两位主编表示,当下,英国与新冠共存的尝试正是压垮NHS的最后一根稻草,新冠病毒一波又一波永不停歇导致住院人数激增,而持续蔓延的新冠病毒和新冠后遗症加剧了其他疾病的治疗难度,此外,院内外的新冠流行也导致医疗人员短缺,进一步加剧了英国医疗资源不足。这些因素作用下。英国NHS已经濒临崩溃。

但新冠导致的医疗系统崩溃完全得不到政治、公共以及媒体的重视,而英国政府应对新冠的方式只是“假装他不存在”。BMJ要求英国政府必须停止愚弄民众,诚实地向公众公布疫情有关信息,重新采取包括口罩令、免费核酸在内的一系列抗疫措施。

这两位主编在文章开头直接写到:“政府必须诚实面对疫情仍在带来的威胁”

当下,新闻头条将会聚焦热浪带来的医疗压力,以及救护车在医院外排队医疗系统崩溃最直观的迹象。但是,正如读者所深知,这样的窘境是多重因素共作带来的高峰,包括但不限于近年来医疗系统持续经费不足,缺乏适当的人力配置规划以及怯懦和短视造成的社保改革失败。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则是我们厌倦了新冠。多数人(包括很多NHS内部人员)厌倦了这个问题,急于将其抛在脑后。但是,现在必须面对这个现实了:整个国家与新冠共存的尝试正是压垮NHS的最后一根稻草。在2020和2021年,NHS通过中断或减缓常规医疗工作以应对新冠。2022本应是恢复正常的一年,NHS英国恢复医疗品质和公平性,等待各种手术、肿瘤诊治以及精神科的人数应该急剧较少,普通门诊的工作量应该开始下降。

支持这种想法的前提之一是新冠将会在大部分时间仅仅会造成较小的危害,可能仅仅会在冬季来临时候爆发一波。但现在是七月,英国和NHS已经在今年经历了另外两波疫情,中间仅仅间隔不到三个月。现下这波BA.4和BA.5两种奥密克戎变株带来的住院潮可能在未来几天见顶,而其他变体已经准备好在不久的将来扩散全球了。

格兰医院在今年前六个半月平均每周收治超过9000例新冠阳性患者。2021年这个数字还不到6000,而且多数集中在去年前两个月。2020年的平均数字是不到7000。奥密克戎没有特别严重,当下全英住院人数中只有不到40%的患者是因为新冠入院的。但新冠成为很多其他疾病的助燃剂,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恢复时间变长。针对新冠的隔离措施也是医疗的额外负担。院内感染也导致医疗人员短缺,影响了已经严重缺员和过劳的医疗人力。

入院的数据还不包括窜起的“长新冠”人潮。如今“长新冠(指得过新冠以后的长期后遗症)”患者约200万人(英国总人口约6500万),很可能会成为一代人需要背负的医疗系统和国家生产力的沉重负担。此外,持续的疫情还有很多不为人熟知,但依然受到严重影响的方面,例如NHS日渐艰难的血库供应。

政府的自满

政府是怎样应对这样的危机呢?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假装它不存在,或者宣称已经得到了完全的控制。上周,政府的卫生系统发言人在上议院重复这样的谎言“我们已经设法打破了感染与入院,以及入院与死亡之间的连接(指的是控制了重症率和死亡率)。”

然而即使仅仅考虑因新冠而入院的情况,重症率也没有得到控制。至于死亡,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六个月中有近24000例死亡“与新冠有关”。是的,这个数字比2021年上半年的66000例小得多,但仍多于2021年下半年的21000例。各种原因的全英超额死亡也依然在疫情前的五年平均以上。

反复的疫情带来的持续压力已经成为NHS无法完全恢复服务的主要原因。NHS原先被希望到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以上,而如今一般性医疗活动比2019年的水平仍低10%左右。

决定下任首相的保守党选战完全没有反映出NHS和政府失败的新冠应对政策。候选人似乎更热衷于谈论如何用军队的力量帮助NHS,或者批评医疗系统花销“无法持续”,而不愿意解决医疗系统最急迫的需求。NHS处于危机之中,但医疗问题在选战中鲜有提及。

NHS的衰落已经被讨论了数十年,但它从未比如今更真实。更令人担心的是,新冠导致的医疗系统崩溃完全得不到政治、公共以及媒体的重视。

重回防疫模式

过去五十年中,从未发生过NHS如此多的部门接近丧失功能。问题的核心就是政府和民众需要认识到疫情远未结束,而过去两年中的某些防疫举措需要重新实施。

现行的防疫建议包括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罩,保证良好的通风和定期检测需要更大力和广泛地进行宣传。在医疗系统和公共交通的口罩令和免费的检测也应该恢复。此外,第四个重要措施是继续普及疫苗。当下仍然有大量的人口没有接种疫苗,特别是少数族裔和年轻的人群。

其它措施还包括可能的情况下居家办公以及限制聚会。政府必须研究如何支持被这些措施影响到的人群和经济。控制疫情的计划在2022年BMJ一月刊“疫苗加强版策略”中有相关描述。

此外,政府必须停止愚弄民众(gaslighting the public),并诚实应对疫情对民众和NHS的威胁。诚实面对民众将有两个积极的后果,一是鼓励民众配合防疫措施,二是希望全国可以更快对NHS的困境有清醒的认识。

当下,英国疫情依然严峻。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止到北京时间2022年7月20日中午12点,英国新冠肺炎累计感染病例为23282749例,累计死亡182262例。

当下,新冠疫情继续在英国国内蔓延,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7月15日统计称,截止至7月14日的一周时间里,该国新增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约350万,与前一周的270万例相比,增加了近30%。

统计局表示,在截至7月6日的一周内,英国全国每20人中就有超过1人感染新冠病毒。具体来说,那一周内英格兰地区新增287.36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苏格兰地区新增33.4万例,威尔士地区新增18.35万例,北爱尔兰地区新增10.7万例。

“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国家药监管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在日前举行的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上做出上述表述,他认为,中药监管工作正全方位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以更大的魄力、更务实的行动,激活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潜能,切实推进中药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规模和水平显著提升,但行业发展还未跟上规模的脚步。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医药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还需进一步完善中药监管体系,聚焦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的攻关,包括提升中药品质、挖掘古方验方、加强新药研发、升级中医药装备等,真正促进中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中药产业质控明显提升

中药产业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品链、技术链、服务链长,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复杂。同时,中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效用,更会影响服用者身体健康,而从饮片到配方颗粒,再到中成药,其质量源头均是中药材,因此,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包装、贮存、运输等环节质量把控是关键。

2021年,国家药监局综合运用专项整治、专项检查、有因检查和抽查、监测等手段,进一步规范中药生产秩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所长马双成表示,经过严格的整治和监管,过去存在的中药材种植品质下降,中药饮片炮制不规范、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掺假掺伪及近源种属药材混用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共抽检中药材及中药饮片51194批,合格49807批,全国平均合格率达97%,较2017年的84%有了明显的提高。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严重不良反应占比明显下降。马双成坦言,中药行业质量意识虽有提升,但整体仍薄弱,重产量、轻质量,重真伪、轻优劣的现象依然存在。

对此,徐景和表示,下一步仍将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要多部门合力推进中药材种植和质量管理、中药全链条追溯体系建设等,医、产、学、研、监多方合作促进中药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药创新和研发亟待进一步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表示,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方针。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不仅将大大提升医疗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而且也必将为在未来逐步形成中西医统一的新医学奠定基础,开辟道路。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药现代化和中药创新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陈凯先说,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中药标准化和控制技术研究、中药复方新药研究、中药新药的疗效评价和临床研究、中药产业技术的现代化研究等,都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方向。

同时,构建完善中药“临床经验-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的产品研发创新链和疗效评价证据链,重视建设中医药高端科技平台体系,强化高品质中药质量保障关键技术,加强中药制药装备创新,重视中药新药研发的创新方法研究,加快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应聚焦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的攻关,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着力破解制约中药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利用、中药品质提升及质量保障、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中药生产的智能化以及中医药装备等核心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中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以实现让人民群众放心吃上中药、吃上好中药的目标。

事实上,创新不仅源自新科技的带动,更好地做到“治今病古方为我所用”,也是创新重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表示,中医的整体观、个体化、治未病不仅是传统医学的思想精华,也对现代医学有着指导作用,两种医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过去中医受时代条件所限,想做到对慢病患者从头到尾几十年的观察非常困难,群体性的资料则更加匮乏。现代医学对疾病发病规律的研究,以及中医近半个世纪的分科诊疗,让中医能有条件对现代的慢性病进行分期诊疗研究。”仝小林指出,中医的整体观关注到了疾病与疾病、疾病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对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发展全过程和未来态势的了解。因此,现代中医应该在目前医学诊断研究同质化的基础上,用中医的思维对现代疾病进行重新分类、分期和分证,进而构建出现代中医诊疗体系,解决古方不能治今病的困扰。

中药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各部门通过不断改革优化中药监管政策、制度和措施,促进中药产业创新,我国中药产业规模和水平显著提升。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0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效期内生产中成药的企业2160家,占全国药品生产总数28.1%,中药生产企业4357家(含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197家),占全国药品生产企业56.7%。

从经营情况来看,营收、利润双双上扬。根据全国医药工业统计显示,2021年中成药营收4862亿元,同比增长11.2%,利润总额达755亿元,同比增长23.2%。中药饮片行业也首次迈入2000亿大关。2021年,中药饮片行业营业收入达2057亿元,同比增加13.7%,利润总额更是实现翻倍增长,达102%。

同时,中药新药研发力度不断增强。近年来,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和上市申请数量均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审评通过创新药47个,其中,12个是中药新药,包括1类创新药9个,是2020年的2.25倍;2类古代经典名方3个。同时,34个中药新药获临床试验审批,均创5年新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工信部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初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为今后5年中药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将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医药生产基地建设、中医药大品种先进制造、中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给予技术支持。

“今年工信部首次专门设立中药全产业链中药技术平台研究方向。”何亚琼说,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扶持力度,主动服务中药企业,支持中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同时严格要求企业承担主体责任,从源头上牢守中药质量安全底线。

徐景和说,推进中药守正创新,既要充分尊重中医药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加快推动古代经典名方向优质中药制剂转化,还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和方法,积极开展有效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要深化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深入开展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医、产、学、研、监一体化,支持中药新药研发和高质量制造。

“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布局、系统谋划、多方参与,整体推进、有序落实。”徐景和表示,要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深入研判中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不断提升政策的前瞻性和指导性。要加强各方信息交流互动,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和引导工作,凝聚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大合力,激发中药事业发展活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丑时行动》 丑时,又名鸡鸣、荒鸡,古诗云“黄鸡催晓丑时鸣”。这个时间一般是人熟睡时,小偷也最爱在这时候光顾。 睡至朦胧中,被一阵阵声响吵醒,辨认了一下声音
  • 小徐感慨,住酒店比租房舒服太多了,不用自己操心打扫卫生,还有免费丰盛的自助早餐和健身房,而且上下楼都要刷卡,有24小时安保,居住舒适又安全。】每天有人帮忙打扫卫
  • 赞再次回国,经过了半年多的心理治疗,也意识到啵其实并没有对自己造成多大伤害,而且自己也非常爱他。A(林):不良有喜剧自有的节奏,加上蒲一永的角色想法和旁人不一样
  • ”在周科看来,“春运母亲”身上带着鼓舞人心的力量,那就是坚定步伐翻山越岭,我们终将奔向热气腾腾的生活。”在周科看来,“春运母亲”身上带着鼓舞人心的力量,那就是坚
  • 今晚我瓜直播做飯,對於社畜上完班的我來說,最難抵擋的,不是美食的誘惑,而且周公的招喚一開始就有的轟隆轟隆的洗衣機聲,非常的有規律,聽得我眼皮越來越沈重,中問有一
  • 对于很多天生社牛的红色宝宝来说看见别人都冲她笑会觉得哇,她们都冲我笑我一定很可爱,我笑起来更好看我也给他们笑一个而这位黄宝可能想的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允悲
  • 就当下饭剧看了几集,凑合吧,颜值都不错,但导演是有把帅哥拍丑的能力在身上的你真的不觉得有些镜头男主笑的时候太用力破坏了整个画面的和谐吗[微笑]把关一下镜头的美感
  • 她和我说:有很多新手股友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见到长股就眼红,买了就降、降了就抛、抛了就涨,眼看着大涨的谷仓里没资金,于是怀疑自己的知识不够,抱着书啃P E R
  • 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也不用觉得太可惜,在之后不久也会遇到一个像似的异性,但各方面就没有原来那个和自己搭配。唇膏之类的护肤品英国本地当然也可以买,不过也蛮贵的,而且
  • 2.活动期间(10.1-10.7)每日发帖,且个人达成超like(超话经验值达80)及超fun(连续签到7天)成就,即可获得兑换资格,领取专属jojo手机背夹一
  • "其實任何關係到最後只是相識一場,都是階段陪伴,那些你放不下的人和事,只是自己的執念而己。"放下才能拿得起,我希望你有一天能和內心的自己和解
  • 这瓶丝绒面霜看名字就知道是做给油皮的哑光型面霜,我一开始是想着当妆前面霜用的,但后来发现单独用挺好的,虽然确实能够填平毛孔,但跟妆的话三次里有两次会搓泥,所以做
  • #最近##生活碎片# p1和好朋友们一起提前过中秋啦 和sunny云ci锅包you噜 快见面咯(这晚吃完饭 我坐上了去北京的顺风车 正式提前开启了我的十一假期
  • 但是既然到点了那么:祝这位50岁还在玩秋千的叔生日快乐!为之惊叹的一组照片,无论是光线还是角度,都完美无缺,唯有膜拜,不说了,这就去排队戳小雀斑~2.发国也是经
  • 《Carrie & Lowell》由母亲去世而衍生出对童年的回忆、对死亡的思索,在他宏大戏剧化的《Illinois》专辑之后,化繁为简的民谣成为了这张专
  • 特别是2040年庚申,两申冲寅,不注意的话,夫妻容易闹离婚“母亲给我留的600万存单,怎么可能是假的!今年2023癸卯年,伤官透干,还有寅卯辰三会,会动婚宫,辰
  • 即使你的女婴同胞们地下已经死了四千万有余,性别比还在继续扩大,男的越来越多incel盛行,但“爹对我挺好的啊你们有什么不满的我看最厌女的就是女爹能不能别管女人有
  • 妈的,这么多主页,佑灰cp粉圈越来越病态,越来越招人烦,拿文俊辉吸血把他当工具搞连坐,你爹丑绝我担都不会丑一下。文俊辉所有个人视频都来ky,生怕你爹吸不了粉,独
  • 痴情不是罪过 忘情不是洒脱 为你想到撕心裂肺 有什么结果 ♀妳在我眼中是壹滴涙 我従來不哭 因為我怕丢了妳爱情❤️不是✋随便许诺好了不想再说了 没错 是我那么多
  • #国乒队员已多次受到饭圈文化影响#【王楚钦呼吁粉丝抵制代拍行为 国乒已非首次拒绝“饭圈文化”】#王楚钦 希望大家能尊重彼此的隐私#“在赛场外,我也是普通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