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忙碌于《梦华录》内外的两宋女商人】

当下,由杨阳执导、张巍编剧,刘亦菲、陈晓、柳岩、林允等主演的古装电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中,主要讲述的是三位女子——脱离贱籍的赵盼儿、身在乐籍的宋引章以及屠户出身的孙三娘,在东京城演绎的种种故事。

本剧改编自近600年前的名作——关汉卿所著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不过,关汉卿的原著故事在本剧中只构成前面大约六分之一的情节,之后本剧基于现代人特别是现代女性的情感及奋斗视角增加了大量的演绎内容,主要讲述了三姐妹在东京城追求爱情和事业自立的故事。

虽然是一部现代视角的古装剧,不过那些曾经在历史上活动于两宋时期的女子,她们在历史上吉光片羽般的印记,也着实在本剧中留下了些许踪迹。本期我们就从剧中的这些印记出发,追溯一下,两宋时期那些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故事。

本剧的主干剧情就是赵盼儿等人在东京城开了一家茶坊,开始了我们现在俗称的“逆袭”奋斗之旅。而在真实历史上,宋代女子经商,算得上是比较常见的事。

一招特色走天下,宋代也有“网红店”

两宋之交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录了北宋都城汴梁城诸多“网红”名店,其中即有女性开办的“王小姑酒店”“曹婆婆肉饼”“丑婆婆药铺”等。

此后南宋周密作《武林旧事》、吴自牧作《梦粱录》,其中也记录了都城临安内的诸家女子开设的名店,诸如“李婆婆杂菜羹”“陈妈妈泥面具风药铺”等,其中甚至还有一家跟本剧赵盼儿等人是同行,这就是王妈妈家的“一窟鬼茶坊”,这家茶坊开在临安城市南坊北三元楼前的中瓦子,是临安城中有数的名店,乃是“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

剧中赵盼儿等人在与竞争同行茶汤巷的斗茶比赛中,并无绝对实力的碾压,最终以独一无二的手艺风味胜出。特色二字知易行难,本就是两宋女子经商的要诀之一,历史上两宋商贾女子中,最谙此中之道者,首推宋五嫂。

按照袁褧《枫窗小牍》所载,宋五嫂本是袁家婢女,似乎是专司厨膳的,素来烹得一手好鱼羹,后来嫁与汴京城中某酒家老板,成为酒家妇。

北宋灭亡之后,宋五嫂颠沛流离,辗转来到南宋临安城,于钱塘门外开店,主打“宋五嫂鱼羹”。而当她作为汴京昔日故人,被太上皇宋高宗赵构召见之时,宋五嫂除了与太上皇交流往事之外,还进上了她那原装汴京手艺制作的鱼羹。

一碟汴京味,百种故国情,赵构得以食鱼知味,遂赐宋五嫂金钱十枚、银钱百枚、绢十疋,而得到宋高宗强烈广告推介效应的宋五嫂鱼羹,从此扬名指数飙升,成为临安城里需要排队抢购的网红食品。

宋五嫂凭借特色食品闯出事业的故事是如此传奇,以至于数百年后明朝冯梦龙把她的故事写进了《喻世明言》中,并留下诗评:“一碗鱼羹值几钱?旧京遗制动天颜。”

而在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关于这位女商人成功的圆满结局,是这样描述的:“人竞市之,遂成富媪。”也就是宋五嫂凭借拳头产品鱼羹,终成致富达人。而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句中最后这个“媪”字,按《说文解字》,媪乃“女老称也”。

宋五嫂作酒家娘烹制鱼羹的汴京城,在公元1127年被女真军攻陷,而她得太上皇宋高宗产品推介之时,已经是公元1179年,期间已历52年,半个世纪的江湖漂泊中,宋五嫂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悲欢?历史没有再答。宋五嫂在岁月中留下永恒印记的,只有半个世纪的风雨之下仍不曾改变的烹鱼手艺。

两宋女商兴起,有进步也有局限

剧中赵盼儿等女性在东京城闯出一番事业,其历史背景正是曾经活跃于两宋的众多商贾女子。女性商人在两宋时期的大量出现,由大历史言之,实是自中唐以后两税法实行,中古时期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社会分层变迁所致。诸多历史现实因素汇集之下的直观结果,就是商人在唐宋时期逐渐摆脱“四民”之限,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而唐代坊市空间在宋代被突破后所引发的手工商业繁荣,也为女性商贾活跃提供了历史机遇,当时在汴梁临安等大都市以及沿海、沿运河的港口市镇中,大量女性纷纷从事商业活动,因此才会在两宋文献中留下诸多女性商贾的故事。

但是,就跟剧中赵盼儿选择开办的茶坊一样,文献中所记录的两宋商贾女性,在历史上从事的商业面其实还是很窄的,基本就局限于餐饮、住宿以及手工业(诸如药铺)等行业,绝少涉及大宗货物、高价值商品交易等。这些女性惯常从事的商业,特点就是规模小、收益少,《史记》中记载的先秦“巴寡妇清”那种富可敌国的女性豪商在两宋时期是不存在的。这也是两宋女性地位社会经济在上升的同时也存在局限的一种反映。

除了现代视角下的事业奋斗这一主线外,本剧中还呈现了不少两宋时期的大大小小的历史印记,以管窥豹之下,对于宋史爱好者别有一番滋味。比如剧中赵盼儿等与茶汤巷的斗茶情节,从点茶的输赢标准到惊艳的茶百戏,都让人把更多目光转移到两宋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斗茶之风——

北宋蔡襄《茶论》:“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

北宋陶谷《清异录》:“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两宋之交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至今仍是研究两宋民俗的重要参考。

孟元老在其序中如是说:“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

回首历史文献中的两宋故事,我们既能看到那时社会的人间烟火,也能够看到宋代女性留下的身影。在这一番溯源中,历史再一次显现出无穷的魅力。

有人说,最近10年,投资房产的人跑赢了90%以上的生意人和工薪族,是这样吗?

在上海的时候,身边这样的例子特别多。

曾经隔壁的邻居,经历过两次动迁,一次是02年的动迁,一次是07年的动迁,摇身一变,原本市区破破的20多平米,变成了市区一套,郊区两套房。

但这并不足以让他走上人生巅峰,后来在13年和15年的时候,又倒腾了一下房子,把三套房子都卖了。

然后自己买了一套,给儿子又买了一套,两套都在中环,都是新房而且是三房。

现如今两套房子的市场价值加起来要近3000万了。

从20年前,市价20来万的一套老破小,变成如今3000万市值的两套市区学区房。

虽不能说是人生走上巅峰,但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机遇,让自己的资产在20年翻了超过100倍呢?

打工不如买房,还在我两个同学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学同学A,06年毕业后和同在上海的女友结婚,86万在市区买了一套40平的房子,双方家里凑了30万首付,剩下都是贷款。

那时候,一个月的薪资才4000块左右,贷款50多万,每个月还3200多块钱,还觉得压力挺大的。

2014年的时候,贴了点钱,又贷了些款,置换了一套市区的三房,生活比较美满,压力也不大。

还有一个室友B,那近况可是完全不同,属于标准的事业派,不近女色。

06年毕业后,一心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确实有所成就。

2010年左右,薪资应该就破万了,到了15年的时候,已经年薪40万了。

只可惜,情场上似乎并不是一帆风顺,也就没什么买房的打算,一直过着租房的生活。

2017年终于找到了女朋友,然后才打算买房,这时候的房价,相比10年前,已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了。

后来在外环边上买了套二手房,总价650万,几乎把这十几年的积蓄一扫而空,还背了400万的贷款,每个月的月供就超过2万。

后来还是跌跌撞撞地结了婚,好像婚姻生活也不是太好。

房贷这个数目,看似对于月薪5-6万的他来说没有太大的压力,但2020年疫情过后,他竟然失业了。

更关键的是,这种企业的中层管理,年薪在80万左右的,找工作还并不那么好找。

最后,只能屈尊找了份只有50万年薪的工作,先将就着。

只不过家里的日用开销,加上各种房贷车贷的月供,让他的生活反而一下子拮据起来。

同学聚会的时候,很明显A家庭的日子,远比B家庭要好了很多。

尽管看上去B的一生着装,气质,都比A要高级,但A的生活明显比B要舒适,悠然自得。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提前10年拥有房子的人,直接跑赢了那些辛辛苦苦打工的人。

更别说那些做生意的人,还得背负着做生意的风险,不仅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有可能身负债务。

还记得那个故事,有个人2008年,卖了60万的房子去创业,经过十年的风雨打拼,到2018年的时候,终于花了600万,买回了当时那套房。

另外一个故事,2008年,有人带着300万去北京创业,100万买了一套房,200万用于创业。

2018年的时候,创业失败的他,心灰意冷,把当时已经价值800万的房子卖了,还清了500万的债务,带着300万离开了北京。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提到,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接下来,讨论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为什么生意人跑不赢房产投资客?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生意人,都没有跑赢房价的上涨,还是有一小部分人,跑赢房子涨价的。

生意人之所以跑不赢房产投资客,是因为做生意的风险,远高于购买房子的风险。

即便房子过去十年没有那么大的涨幅,但固定资产的属性,也决定了其风险远小于做生意。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通货膨胀只要存在,货币超发只要存在,它们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就是正面的。

而且,这种因通胀带来的房价上涨,几乎是不可逆的。

供求关系的变化,也挡不住这个市场有钱,房产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所以,房价的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市场大量放水导致的。

尤其是像2008年四万亿的政策,其实就是拿钱强行去砸市场。

用钱烘托出市场的火热,加上资金的前赴后继,就根本不存在什么亏损风险一说了。

而作为生意人,行业的波动影响,资金的周转,都是一些潜在的风险。

市场上有钱放水的时候,看似生意好做,一旦盲目扩张,等到市场流动性收紧,一下子可能就会遭遇危机,资金链断裂。

房地产不是没有周期,但是周期下房产的调整幅度并不大。

而对于生意人而言,周期的影响太大了,一步走错,就会存在满盘皆输的情况。

而且生意上,可能会存在上下游,有时候别人的一个环节出错,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意。

房地产十年,调整的周期,比起做生意十年,那真的是太小了,也就注定了大部分的生意,最终没能跑赢房地产。

第二,为什么工薪阶层跑不赢房产投资客?

工薪阶层跑不赢房产投资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在于工资增长慢,而是在于杠杆。

收入是不存在杠杆的,即便你的收入是线性增长的,也是日积月累的。

而房产本身,是可以通过杠杆去放大资产的。

我们不鼓吹杠杆,但杠杆是房产始终跑在工资前面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你的工资,从5000,涨到了20000,涨幅4倍。

一套房子从300万,涨到了500万,涨幅66%。

你以为你的工资涨幅能追上房子,殊不知两者因为基数差距太大,永远追不上。

即便是按照30%的首付,从90万到150万,对于工资20000的人来说,也得辛辛苦苦存上很多年。

再加上如果没有房子,租房的开支又是一大笔。

很多年以后,房子是不是又会上涨,犹未可知。

那些利用好杠杆,早早出手贷款买房的人,基本上都享受到了房地产的红利。

而那些踏踏实实工作,却没有考虑房价,不懂得贷款,没有杠杆思维的人,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并不是说努力工作不对,而是选择错误导致的成本付出,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资本轻轻松松地让房子几百万几百万的往上涨,你的薪资涨几万,就要付出特别大的努力了。

更何况且,绝大多数人,是不具备让薪资呈现几何基数增长的能力。

这两条的大逻辑,直接导致了房产在上涨的情况下,远远地把生意人和工薪阶层甩在了身后。

最后,灌一些鸡汤给大家,但不是毒鸡汤。

如果你是个打工族,或者是一个生意人,没有赶上房产的上涨,看着现在的高房价有点辛酸,不知道如何是好,请不要彷徨。

你知道,房产不会永远上涨,它不可能永远是个正向积累的过程。

你的工作也好,你的生意经历也罢,都是你的经历,是你可以影响和主导的,是正向的积累。

房产的涨价跌价,其实是市场的大资本去运作的,并不是你能掌控的。

我们可以在某些投资场上去做一些判断,通过资本去快速赚到一些财富。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踏踏实实地去积累经验,通过劳动,通过自己的经验去赚到钱。

大部分的人买到房,并不是他们真的有眼光,而是误打误撞的。

或许上一个十年,误打误撞对了,那么下一个十年,误打误撞还行吗?

所以,永远不要觉得自己落后了,你在财富上的起点可能是落后了,但你的积累不会白费,厚积才能薄发。

人生路不是只有一个十年,还有未来很多个十年,所以没必要觉得自己傻,你只是错过了一些机会而已,机会还有下一次,就看你能不能准备好了。

至少未来很明确,下一个十年的地产不会有太大的波澜,而你的人生下一个十年,却会很精彩。

初识不知画中意
——拜访东庄草堂有感

有人咫尺天涯,有人天涯咫尺。

世上最近的距离,不是空间上的无间,而是站在遥远处,也能感受其心灵的呼吸。

我与我感知的崔兄,也许就是这样的“天涯咫尺”吧。

庚子年小寒刚过,盘锦小城旋即沦陷于最冷的寒潮。与任兄相约前往崔兄的东庄草堂,心心念念久矣的拜访,在最凛冽的冬中终于成行。

裹着冷风,我下车、快步奔进屋内,像一片匆匆的落叶,飘进了两位仁兄面带笑容的春风里。

没有客套,更无不咸不淡的市井寒暄。崔兄煮茶,一遍遍为我们斟满。相逢的兴奋与喜悦,与谈笑风生的情谊一起,都被我兑在香茶里,一饮而尽。

杯中香茗,从茶树上的一片片嫩芽开始,采摘、发酵、沉淀、荡去了青涩,留下古朴之色、醇厚之香。这多像我们的友谊。

抱着厚厚的崔兄两本画展作品集离开的时候,暮色已合。在家中,我特意选在一个静谧的午后,煮茶、燃香,让心涤去喧嚣的浊气,然后轻轻剪开一层覆膜,小心地翻开、静静地品读。

书画,不仅是视觉,更是读、品、赏,聆听、思索、寻味。

我和崔兄是多年前的老同事。那时我还年轻,崔兄也刚不惑有余,正值蓬勃韶华。若再溯前缘,更有一只猫咪不可缺席。

那是从地质学院刚毕业到辽河油田工作不久。一次回老家,用一个父亲编制的柳条篮,带回母亲特意从一窝猫仔中挑选并为我留的一只长相俊美的小黑猫。单身宿舍空间小,一段时间后,无奈只好找同事安菊花姐姐把猫送人。望着她提着篮中小猫远去的背影,我流下惜别的眼泪。

几年后我调进报社,与崔兄结识,一次不经意间的畅聊,才知当年猫被送到了他家。那次我相信了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刚翻开作品集,脑海中忽然间蹦出了“猫”故事。掀开精美的纸笺,一股亲切之气扑面而来,眼享视觉盛宴,心寻那只依然鲜活在我记忆里的猫咪,是否藏在哪幅画中的绿叶下或花丛里。

这个想法看上去很可笑,但似乎又很合我的逻辑情理。因为在我心中,猫已非猫,它早已幻化成我与崔兄最初的相识和纽带。

90年代中后期的7年间,那时我经常去崔兄办公室,很多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被同事们称为“老崔”的他,现在想来,这种称谓一定源于对他沉稳、敦厚、正直、热诚的一种敬重。

走路稳、举止稳、目光稳、言语稳,一头浓密的黑色长发也稳,似乎从没有纷乱的飘飞……

崔兄十分敬业,我做副刊编辑时,我们合作是最多的。经常是我根据版面需要,让他题写标题、画插图等等,每次他都让我心悦诚服。有时他来到我办公桌前,轻轻地把画好的插图放在我面前,或者我去他办公室,趁他不忙时,坐下来聊聊天。

除了工作外,崔兄对少不更事的我经常指点迷津,感受兄长关心的同时,令我倍感亲近和温暖。

我自然会带着曾经的交集去翻阅画册的每一页,仿佛轻轻拂去岁月的浮尘,感受着他作品的温度与重量;仿佛看到一只画笔,正蘸着时光的浓墨,绘就着一幅幅积淀的人生。

崔兄的翰墨丹青,或深邃致远,或淡泊宁静,一枝一叶,一花一禽,都成为他感悟生命的载体。

内敛中有浓烈,富丽中有淡雅,古典与现代之意竟完美汇聚笔端。有铺陈满纸的恣意,也有留白空余的沉静……他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纵横捭阖、收放自如、挥洒才智。

如果说葵是乡愁,荷则是人生。如果说葵荷乃中华国风,而滴水观音、龟背竹、马蹄莲、火鸡等元素符号则欧范儿十足。现代感与古风古韵相结合,崔兄做到了让古老的国画艺术焕发了青春。

在我的认知里,传统国画是中规中矩的淡墨轻彩。而崔兄的国画,平静中暗含的审美,力透纸背。华丽却不失古朴,浓彩却不失清雅,飘逸却不张扬……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各不相同。

看其葵,盈盈乡情终有安放之处。观其荷,遐想“佛祖拈花、迦叶一笑”,禅中会意,况味悠长。

花非花,物非物,细腻中有气势,厚重中有空灵,无不与他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

湿地系列更令人拍案惊奇,独特的视角里,鹤乡风景如此美好而多娇……

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到了他的笔下,被颠覆成“红肥绿瘦”,摄影胶卷底色般的呈现,是另一种生命本质,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多年的勤耕不辍,不走寻常路的创新,他在中国画界刮起一股旋风,创造了一种高度、纬度和辨识度。而他,似乎并未改变曾经的自己,依然静静的、稳稳的,不疾不徐,心怀大爱,宛若清风。

庄子曾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而崔兄的作品之所以动人,源于他的业精、品诚。

用什么技法表达似乎并不重要,要表达的境界才最重要。在崔兄画中,能遇到我们内心之向往,就像他的热诚、豁达、温厚的慈悲,传递的天人、物我境界,皆为妙造自然。

庄周梦蝶吾梦猫。蝶人合一,物我两忘,也许,我就是那只猫咪,在崔兄的笔下,悠然自醉。

正所谓初识不知画中意,再见已是画中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白玲玉
——于2021年1月10日,凌晨3点26分

—————————————————

非常感谢两位老同事任波、白玲玉,在16月前一个最严寒的冬季光临东庄草堂![作揖][作揖][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街道动态# 为了更好的打造、细化“物管1+1品牌管理,由中河社区、天庆物业联合组织,在天庆格林小镇开展“学雷锋服务周活动".服务项目:1、
  • 记4.21隔离历险记躺在校医院的床上突然觉得有点伤感白天都是快快乐乐照常以往的生活每天都过得无比珍贵掰着手指数着剩下的毕业时间希望每天都过得好精彩好精彩 从回到
  • 消业增福殊胜无比的佛号 看此文消业很快,转发相当于念十万百字明,功德无量!爱向苍天,善行人间;爱是慈悲守护,喜舍难量。赶紧转给更多人知道!转载就积德了!【念一遍
  • #白鹿[超话]##白鹿[超话]#[彩虹屁]#白鹿以爱为营# [爱你]#白鹿# 她们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在键盘上咄咄逼人,露出丑恶的嘴脸,殊不知只是一个人引领一群
  • 2、绿色选材,健康保障品牌严格选材,精选生态原料,保证了原材料的绿色、健康、营养价值最大化,酒体浓厚、天然柔和、营养丰富,酒味回甘,呈现不口干,不头疼,喝多不累
  • 突然想到一个人曾对我说的,世上不可能都遂你的愿,也不要把自己看的那么重要其实挺好笑的,我本就苦中遨游,好像那么大以来没有任何遂我的愿的,而且我从来也没奢求别人如
  • 与他牵手走在夏日的晴朗夜空下,我抬头数着寥寥星迹,即使不用看路,他也能引着我往前走。哪怕要横渡春天的江水去追一阵夏日的清风把所有思念写在如火般灿烂的红叶上冬雪簌
  • 《爱》—— 迈克尔·哈内克 她已经是个失去行动能力的老人了,可能需要的不全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这种关心和照顾反而在不断提醒她“你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人了”),
  • ”【小圆的乱写日记】入职后第一次去户上走访,离镇上最远的一个小村,坐车➡️走路➡️坐船➡️又坐车➡️爬山在路上看到了一大树的橘子,枝子都有点挂不住了,户主用杆子
  • 用什么供热呢,就是座位背后的这幅荷花图,近700瓦,另外,桌肚里有个暖腿宝,一百多瓦,用了一会,感觉热,从三档降为一档,后来还觉得热,接近中午时关了。接上文那么
  •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不要把一个对你好的人弄丢了,一辈子碰到一个这样的人不容易,错过一辆车,可以等,错过一个人,也许就是一辈子做自己的太阳,与山川湖海为伴,热
  • 主打环境舒心恰愉,没有Salon在各种服务环节的推销,男士们在店里进行社交聊天甚至品酒下棋,SurpassNine这种新型复古理发店主打都市黄金时代的男士发型,
  • P6或许在这时,步夜也已经查到了暗斋与王家的关联,在他当年决意去为小谢讨药时,给他药的人多半是斩魂,而始终有一个问题是他那时如何能找到暗斋的人。他查到的是赝品,
  • 而与之相对的国内高考,最近3年的报考人数连年上涨,今年更是再创新高,直接突破了1100万,达到了1193万,名副其实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为此,我们细致描述上午班教师、下午班教师、保育教师的行为标准,以及每个环节的站位要求,在原有“时间”主线上添加不同岗位、站位、操作规范等多维度标准,并配以对应的
  • 对方问题:1⃣️立单身人设,有女朋友但想通过人设圈钱2⃣️有女朋友被板板拆穿后恼羞成怒拿不出证据,选择p图伪造证据3⃣️ 过分干预板板的私人生活还反过来说是板干
  • 离预产期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俩人的小生命马上就要真正的来到身边了从刚知道老婆怀孕的时候心情是激动的内心是炽热的因为这是我们俩共同爱的见证之前从来不知道女人怀孕是有
  • 每天早七起来上这个b班 素质差点也正常吧​每天面对牛马客人 素质差点也正常吧​天天受窝囊气拿窝囊费 素质差点也正常吧​一天到晚那么多破事 不是这个催就是那个催
  • )滴——汇报近况出国之后动态少不是因为自闭,是因为太充实啦[牛哞哞](还有因为懒得修图)☁️从适应德国天气,多雨且今天13℃学着自己下厨,中西结合hhhh和法国
  • 有些人,贱得发慌就去死​我在乌鲁木齐被封了111天,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证,今天家里隔壁区着了火死了人你两个月不联系我,一聊天跟我发一张坐在酒吧开怀大笑的自拍,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