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有起得早的同学看得到这条
#一条plog告别三月##就这一刻##宝宝的少女心#
01.三月本来平静的开始,我以为一切照旧…
02.努力的看房子,周末几乎不能休息;
03.收到签证的消息,生活突然好像被按头在地上摩擦;
04.确实这个月是个大低谷,所有计划全被打乱了;
05.我相信每个触底都是为了今后的大反转,所以要振作起来!
06.开心的是我终于鼓起勇气,认真重拾博主事业。
07.吃到一家黑松露披萨,绝了!
08.买到一条来自Staud的裙子叫Vincent,这就是我男友的名字啊!
09.穿着裙子去拍照
10.在海边,就这么毫无心理准备的被求婚了,糊里糊涂的收下了

这一个月心情如同过山车,一度觉得自己彻底完蛋,又不肯放弃的从深渊里往出爬,虽然现在仍然处于漩涡之中,但是力求把眼前的事情尽力做好,当然也收获了一些惊喜!
也许这就是逆境的意义,天选之子选到我,在人生的此时此刻逼迫我再突破、再成长,为了明天的变成更强大而努力奋斗!

加油呀宝贝们!
#女性的力量值得被看见##OOTD##今天穿什么#

2013年,一艘俄罗斯客轮在南极倾覆,“雪龙”号冒11级狂风,奔袭600里救下52名乘客!不料却突然撞上冰山并遭浮冰围困,无法动弹!

“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是俄罗斯一艘老旧的科考船。2013年11月,澳大利亚科考队租用“院士”号前往南极考察,与科考队同行的还有26名来自英国、新西兰等国的付费游客。招收自费游客的目的是为填补高昂的科考费用,因此这艘船是一个观光客轮兼科考船。船上共74人,26名游客、22名船员和26名科考队员。

12月23日,“院士”号靠近距离南极海岸线约5海里的冰山时,然而一些游客下船游玩不愿上船,导致撤离时间晚了3个多小时。长达5公里的浮冰被暴风雪吹向船体,“院士”号被挡住反复前行倒车却无法动弹,折腾一天一夜发动机损坏也无法脱困。在冰面的挤压下,“院士”号船体逐渐上浮并向一侧倾斜,船身严重损毁,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危急之下,“院士”号开始向附近船只求救!此时距离其最近的是中国的“雪龙”号,25日最先收到求救信号,此时两船相距约600海里。“雪龙”号正执行第30次南极科考,向南极的罗斯海行驶。没有丝毫犹豫,国家海洋局当即批准了“雪龙”号的救援行动,船长王建忠立即掉转船头向被困俄船只的东南方急驶而去。

“雪龙”号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极地破冰船(B1最低级),最大航速17.9节,能够以1.5节航速连续破冰1.2米行驶。按两船距离,最快也要两天才能抵达现场!起初“雪龙”号的救援方案,是与法国“星盘”号破冰船一起到达,再在俄科考船两侧分别除冰,因此中法两艘破冰船几乎是同时向事故方位行进。哪知道,法国科考船破冰能力一般,半路主机出现故障而抛锚。于是澳大利亚的“南极光”号也加入救援行动,但它距离俄科考船还有900海里,估计赶到已经是3天后了!

此时“雪龙”号成了俄科考船的唯一希望!为了早日救出被困乘客,船长王建忠决定抄近路,冒着危险穿越有“魔鬼海域”的11级西风带气旋中心到达目的地。“雪龙”号穿越气旋时,11级的暴风卷起漫天风雪,白浪高达11.5米,船体都快掀翻,十分惊险。此时“院士”号情况也在恶化,两座巨大的冰山正在迫近,很快就要撞到船只,船员们则在紧急焊接被冰面挤压的船体裂缝,乘客也逐渐陷入恐慌。

“雪龙”号越接近“院士”号所在的位置,情况就越糟糕,大块而又坚硬的浮冰铺满整个海面,几乎看不到海面的清水,浮冰厚度可达4米!“雪龙”号刚破冰出清水道,附近的浮冰又会很快闭合过来堵住航道,慢的时候只能以1~2节的速度缓慢前行。经过2天的艰辛赶路,“雪龙”号终于在12月27日16点到达距离“院士”号10海里处!

“雪龙”号立即展开救援,起初“雪龙”号是想破冰之后靠近“院士”号,随后开出一条通道带其脱离浮冰围困。可“院士”号附近浮冰堆积严重,厚度和密集程度均已超出“雪龙”号破冰能力,“雪龙”号在前进到距离“院士”号6.1海里处时已经无法前行,只得掉头返回到距离其11.6海里的清水区,第一次救援失败。

此时“院士”号所在海域暴风雪肆虐,100米每秒的地球最大风力,让救援几乎停滞。但“雪龙”号的到来,让整个俄科考船的乘客们倍感鼓舞和振奋,“雪龙”号就是他们的希望。12月29日,澳大利亚“南极光”号也到达现场,虽然它的破冰能力比“雪龙”号更好,但受阻于距离俄科考船11海里以外的浮冰,也不得不撤退。

2014年1月2日,天气逐渐转好,风速也下降到8米/秒以下,能见度进一步提高。这是救援的最佳时期,俄科考船请求直升机转移船上乘客,当时破冰船里,只有“雪龙”号船上有直升机。救援方案是由“雪龙”号的“雪鹰12”直升机把获救乘客直接送至“南极光”号附近的浮冰,再由一艘小艇送这些乘客到“南极光”号上。

就在直升机有序撤离乘客,降落“南极光”号附近冰面时,左轮一下陷进冰窟,千钧一发之际飞行员赶紧将直升机提起来,悬停冰面躲过一劫。随后船员们在冰面上铺上木板,下午2时30分左右,“雪鹰12”来回七次成功将俄科考船上所有52名乘客转移到“南极光”号上。

虽然“雪龙”号本可以撤离,但“院士”号上还有22名船员,中方也不忍心丢下他们。哪知道,当天晚上,“雪龙”号所在海域冰情突变,浮冰渐渐将船围困,1公里处两座冰山不断靠近。到了1月5日,两座近5米的冰山夹击着“雪龙”号,冰山撞击着船身发出巨响,船上物品震落一地,情况十分危急!

“雪龙”号船员们并未紧张,他们操纵船只闪避腾挪,等待时机突围。1月6日,整个浮冰在风向的转变下向东漂移!7日,浮冰似乎有融化迹象,所有船员立即进入作战状态,向东南方向突围!王建忠下令对在突围中阻碍航向的一块大浮冰边缘,进行反复冲撞和切割!经过12小时努力,终于在下午5点半左右,大浮冰突然出现了约10米宽的长裂隙!“雪龙”号立即抓住机会,顺着裂隙的方向往外挤,急速冲出了重冰区成功脱困,历时14天的惊心动魄的救援圆满成功!

2013年,一艘俄罗斯客轮在南极倾覆,“雪龙”号冒11级狂风,奔袭600里救下52名乘客!不料却突然撞上冰山并遭浮冰围困,无法动弹!

“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是俄罗斯一艘老旧的科考船。2013年11月,澳大利亚科考队租用“院士”号前往南极考察,与科考队同行的还有26名来自英国、新西兰等国的付费游客。招收自费游客的目的是为填补高昂的科考费用,因此这艘船是一个观光客轮兼科考船。船上共74人,26名游客、22名船员和26名科考队员。

12月23日,“院士”号靠近距离南极海岸线约5海里的冰山时,然而一些游客下船游玩不愿上船,导致撤离时间晚了3个多小时。长达5公里的浮冰被暴风雪吹向船体,“院士”号被挡住反复前行倒车却无法动弹,折腾一天一夜发动机损坏也无法脱困。在冰面的挤压下,“院士”号船体逐渐上浮并向一侧倾斜,船身严重损毁,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危急之下,“院士”号开始向附近船只求救!此时距离其最近的是中国的“雪龙”号,25日最先收到求救信号,此时两船相距约600海里。“雪龙”号正执行第30次南极科考,向南极的罗斯海行驶。没有丝毫犹豫,国家海洋局当即批准了“雪龙”号的救援行动,船长王建忠立即掉转船头向被困俄船只的东南方急驶而去。

“雪龙”号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极地破冰船(B1最低级),最大航速17.9节,能够以1.5节航速连续破冰1.2米行驶。按两船距离,最快也要两天才能抵达现场!起初“雪龙”号的救援方案,是与法国“星盘”号破冰船一起到达,再在俄科考船两侧分别除冰,因此中法两艘破冰船几乎是同时向事故方位行进。哪知道,法国科考船破冰能力一般,半路主机出现故障而抛锚。于是澳大利亚的“南极光”号也加入救援行动,但它距离俄科考船还有900海里,估计赶到已经是3天后了!

此时“雪龙”号成了俄科考船的唯一希望!为了早日救出被困乘客,船长王建忠决定抄近路,冒着危险穿越有“魔鬼海域”的11级西风带气旋中心到达目的地。“雪龙”号穿越气旋时,11级的暴风卷起漫天风雪,白浪高达11.5米,船体都快掀翻,十分惊险。此时“院士”号情况也在恶化,两座巨大的冰山正在迫近,很快就要撞到船只,船员们则在紧急焊接被冰面挤压的船体裂缝,乘客也逐渐陷入恐慌。

“雪龙”号越接近“院士”号所在的位置,情况就越糟糕,大块而又坚硬的浮冰铺满整个海面,几乎看不到海面的清水,浮冰厚度可达4米!“雪龙”号刚破冰出清水道,附近的浮冰又会很快闭合过来堵住航道,慢的时候只能以1~2节的速度缓慢前行。经过2天的艰辛赶路,“雪龙”号终于在12月27日16点到达距离“院士”号10海里处!

“雪龙”号立即展开救援,起初“雪龙”号是想破冰之后靠近“院士”号,随后开出一条通道带其脱离浮冰围困。可“院士”号附近浮冰堆积严重,厚度和密集程度均已超出“雪龙”号破冰能力,“雪龙”号在前进到距离“院士”号6.1海里处时已经无法前行,只得掉头返回到距离其11.6海里的清水区,第一次救援失败。

此时“院士”号所在海域暴风雪肆虐,100米每秒的地球最大风力,让救援几乎停滞。但“雪龙”号的到来,让整个俄科考船的乘客们倍感鼓舞和振奋,“雪龙”号就是他们的希望。12月29日,澳大利亚“南极光”号也到达现场,虽然它的破冰能力比“雪龙”号更好,但受阻于距离俄科考船11海里以外的浮冰,也不得不撤退。

2014年1月2日,天气逐渐转好,风速也下降到8米/秒以下,能见度进一步提高。这是救援的最佳时期,俄科考船请求直升机转移船上乘客,当时破冰船里,只有“雪龙”号船上有直升机。救援方案是由“雪龙”号的“雪鹰12”直升机把获救乘客直接送至“南极光”号附近的浮冰,再由一艘小艇送这些乘客到“南极光”号上。

就在直升机有序撤离乘客,降落“南极光”号附近冰面时,左轮一下陷进冰窟,千钧一发之际飞行员赶紧将直升机提起来,悬停冰面躲过一劫。随后船员们在冰面上铺上木板,下午2时30分左右,“雪鹰12”来回七次成功将俄科考船上所有52名乘客转移到“南极光”号上。

虽然“雪龙”号本可以撤离,但“院士”号上还有22名船员,中方也不忍心丢下他们。哪知道,当天晚上,“雪龙”号所在海域冰情突变,浮冰渐渐将船围困,1公里处两座冰山不断靠近。到了1月5日,两座近5米的冰山夹击着“雪龙”号,冰山撞击着船身发出巨响,船上物品震落一地,情况十分危急!

“雪龙”号船员们并未紧张,他们操纵船只闪避腾挪,等待时机突围。1月6日,整个浮冰在风向的转变下向东漂移!7日,浮冰似乎有融化迹象,所有船员立即进入作战状态,向东南方向突围!王建忠下令对在突围中阻碍航向的一块大浮冰边缘,进行反复冲撞和切割!经过12小时努力,终于在下午5点半左右,大浮冰突然出现了约10米宽的长裂隙!“雪龙”号立即抓住机会,顺着裂隙的方向往外挤,急速冲出了重冰区成功脱困,历时14天的惊心动魄的救援圆满成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生气了,向她好钢笔,她比我还生气,说:谁会要你一支破钢笔,搞得好像谁都跟你一样没见过好东西似的,我爸妈做生意超有钱,我用的东西你都不认识。我的后座位上曾坐过一
  • 出道八年的一博,容颜俊朗很多,但面容精致和纯净之气依旧,似乎这尘世喧嚣与他无关,他一直生活在自己既丰富又简单的内心世界里,为了自己的热爱执着努力追求极致,所以也
  • →_→[awsl]要吃肯德基 [ok]要逛面包店 [ok]要去看狗子 [ok]效率,用了两个小时,把娃今天的愿望全部实现,在外婆家玩到七点,收心果断撤退,
  • 这两位没辱骂欧打我,我上他们课扰乱他们上课干嘛,我为什么不扰乱专业课老师上课?这两位没辱骂欧打我,我上他们课扰乱他们上课干嘛,我为什么不扰乱专业课老师上课?
  • 7、我还是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风又轻柔,还能在斜阳里疲倦的微笑,说人生极平凡也没有什么波折和忧愁。10、所谓的花季,就是所有生命没有高低之分,偶然
  • 今天下午去做核酸 路过湖边 真的很美 前方是☀️为我铺的光明之路 生活真的不能少了太阳吧!mm给我买的鲜花饼 我真的好喜欢鲜花饼啊 如果有男生为我买鲜花饼我应该
  • 这里有很多景区,其实不进景区,感受温馨的小镇,看看当 ...展开全文c#解锁城市之美##喆爸爱旅游爱拍摄# 一路向北,昨天去了中俄边境哦——室韦。 这里有很多
  • 从建设伊始,康巴什区的广大建设者就坚持低碳环保、生态宜居,将建设“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生态型城市确立为城市的发展战略之一,按照建设“全域大景区”的理念和目标,
  • [小红花][害羞][加油]无论最后我们生疏成什么样子,曾经对你的好都是真的,就算总有一散。人生很多事情都没得选,成长的一刻就是让你接受没得选这件事情是人生常态,
  • 骑上我心爱的电动车,它永远不会堵车~关注@奥比岛-梦想国度并转发本条动态,9月29日通过@微博抽奖平台 抽取一位锦鲤奥比送出【爱玛电动车】#快乐就完事了#1.3
  • 我们现在再怎么观佛,也就像画上的那样,或者像香港的天坛大佛,或者东林大佛,也就能观成那样了,那和阿弥陀佛光明炽盛、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普放无量光明的真身相
  • 4. 三星的冰箱质量都还不错!流畅的外观线条设计,非常的具有时尚感.但是买冰箱最重要的看的还是冰箱的质量,三星冰箱质量在众多的冰箱品牌中,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
  • 其实在王菲怀孕做产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但是一家人都不愿意放弃这个生命,所以才有了李嫣的出生。其实在王菲怀孕做产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但是一
  • #甘肃身边事# 【甘快说·飞天网评】政商亲上加清 同向而行谋发展本月,兰州新区纪工委监工委出台政商交往清单,列出正、负面清单各11条,在划出行为“红线”的同时,
  • 3、什么情况需要退保不同人的经济、风险状况都各不相同,自然所需要的产品也就不同,一般而言,以下这几种情况需要退保:①买错了产品比如,有人本来想要一份重疾险,但却
  • 往后,要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用心珍惜这些你最爱、也最爱你的人,因为有他们,余生才有团圆~!但正如三毛说的那样:“知交零落实是人生常态,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仍然温
  • 我也为自身感到羞愧,这是我第一次读莫言的书,用我浅薄的文字,难以概述内心的震撼,我以为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如高山流水般,其实,莫言先生写作风格辛辣,用词不当
  • ”接着他又说:“你看,就你现在能唱出一个人的歌的数字特别少,对不对?何炅听完,也默默地说了一句:“我唱不出来,他的歌不是那种,就是你现在可以在这能唱出来的。
  • [炸鸡腿][红灯笼][神马]#龚俊 cpf##龚俊cpf#当微笑和泪水被戳穿成是一种伪装的坚强后,我才发现,我对温暖,从未淡忘,我对温暖,一直用心的凝望。明明知
  • 比如 2019 年,有一个小行星在地月六分之一距离与我们擦肩而过,人类之所以没有测到,是因为它来自太阳的方向,强烈的太阳光让我们无法清晰地用光学望远镜观测到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