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大个人,还没狐狸懂事。

有一个和狐狸交朋友的人,那狐狸乃是天狐,有很大的神通,能够带着此人去到千万里之外,和它一起游山玩水,一眨眼的工夫就能带他过去,转瞬间就又能把他再带回去,不论多远,都像在房间里走动一样容易。狐狸曾说:“除了圣贤和神灵居住的地方我不敢去以外,其余的则按照地图或者记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一天,此人乞求狐狸说:“您既然能把我带去九州之外,那可否把我送进别人的闺房中呢?”狐狸问:“这话什么意思?”此人道:“我曾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有幸参加了他的家庭宴会 ,他的一个爱妾与我眉来眼去,虽然一句话都没说,但彼此已是心意相通,然而隔着深宅高墙,我根本没有机会,只能怅然失望罢了,如果您能在夜深人静之时,把我带去她的卧室里,我的愿望就能实现了。”狐狸沉思良久,说:“这到也行,但如果恰好你朋友也在房里怎么办?”此人道:“等我侦察到他去别的姬妾房里睡时我再过去。”

后来果然等到了机会,此人便又向狐狸提出可以带他过去,狐狸不等他穿好衣服,急匆匆拽起他飞上了天,不多时来到一个房间里,说:“到了。”放下他便转身而去。此人暗中摸索,听不见有人,而只感觉摸到很多的书,原来是朋友家的藏书楼。此人知道是被狐狸耍了,不禁惊慌失措,不小心碰倒了一张桌子,桌上的东西掉下来,发出很大的动静,守夜的人大呼:“有贼!”家中的仆人一时都赶过来,打开门明火执仗地冲进楼里,见一人躲在屏风后面,便一拥而上打他了一顿,又用绳子把他绑了起来。之后把他拖到有光的地方,才认出了此人,都大吃一惊。此人很狡猾,立即撒谎说是偶然和狐友闹了矛盾,所以被它提溜到了这里。他朋友早就听说过他和狐狸交朋友的事,也就没有起疑,鼓着掌嘲笑他说:“这是狐狸故意的恶作剧,想让我痛打您,姑且就免去这顿揍,轰出去算了。”于是派仆人把他送回了家。

后来,此人和一个好朋友聊起此事,骂说:“这狐狸真不是人,和我交往十几年,竟这样坑我。”好朋友怒道:“您和那人交往,也不止十几年了,却想借狐狸的力量与他的小妾偷情,这到底是谁才不是人?狐狸虽然愤恨于您不讲义气,但只是用恶作剧警告您,而仍给您留了条后路,已经非常忠厚了。如果等您打扮得衣冠楚楚,再暗中把你带到那朋友的床底下,到时你又该作何解释?由此可见,狐狸虽是狐,却更像人,您虽是人,却还不如狐狸,尚且不知反省吗?”此人听罢,惭愧而去。自此后,狐狸再没来过,这个好朋友也与他绝交了。——《阅微草堂笔记》

原文:

有與狐為友者,天狐也,有大神術,能攝此人於千萬里外。凡名山勝境,恣其游眺,彈指而去,彈指而還,如一室也。嘗云:「惟賢聖所居不敢至,真靈所駐不敢至,餘則披圖按籍,惟意所如耳。」一日,此人祈狐曰:「君能攜我於九州之外,能置我於人閨閣中乎?」狐問:「何意?」曰:「吾嘗出入某友家,預後庭絲竹之宴。其愛妾與吾目成,雖一語未通,而兩心互照。但門庭深邃,盈盈一水,徒悵望耳。君能於夜深人靜,攝我至其繡闥,吾事必濟。」狐沈思良久,曰:「是無不可,如主人在何?」曰:「吾偵其宿他姬所而往也。」後果偵得實,祈狐偕往,狐不俟其衣冠,遽攜之飛行。至一處,曰:「是矣。」瞥然自去。此人暗中摸索,不聞人聲,惟覺觸手皆卷軸,乃主人之書樓也。知為狐所弄,倉皇失措,誤觸一几倒,器玩落板上,碎聲砰然。守者呼:「有盜!」僮僕坌至,啟鎖明燭,執械入。見有人瑟縮屏風後,共前擊仆,以繩急縛。就燈下視之,識為此人,均大駭愕。此人故狡黠,詭言偶與狐友忤,被提至此。主人故稔知之,拊掌揶揄曰:「此狐惡作劇,欲我痛抶君耳。姑免笞,逐出!」因遣奴送歸。他日與所親密言之,且詈曰:「狐果非人!與我相交十餘年,乃賣我至此。」所親怒曰:「君與某交,已不止十餘年,乃借狐之力,欲亂其閨閫,此誰非人耶?狐雖憤君無義,以遊戲儆君,而仍留君自解之路,忠厚多矣。使待君華服盛飾,潛挈置主人臥塌下,君將何詞以自文?由此觀之,彼狐而人,君人而狐者也,尚不自反耶?」此人愧沮而去。狐自此不至,所親亦遂與絕。郭彤綸與所親有瓜葛,故得其詳。

#弘愿寺[超话]#《往生论注》浅讲 I 释:“愿生安乐国”

若言一佛主领三千大千世界,是声闻论中说;若言诸佛遍领十方无量无边世界,是大乘论中说。天亲菩萨今言“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即是依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赞叹,故知此句是赞叹门。(四)释“愿生安乐国”(即作愿门)

“愿生安乐国”者:此一句是作愿门,天亲菩萨归命之意也;其“安乐”义,具在下观察门中。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

答曰:说“众生无生如虚空”,有二种:一者如凡夫所谓“实众生”,如凡夫所见“实生死”。此所见事,毕竟无所有,如龟毛如虚空。二者谓诸法因缘生故,即是不生,无所有如虚空。天亲菩萨所愿生者,是因缘义;因缘义故假名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问曰:依何义说往生?

答曰:于此间假名人中修五念门,前念与后念作因。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前心、后心亦复如是。何以故?若一,则无因果;若异,则非相续。是义《观一异门》论中委曲。

释第一行三念门竟。

我就不一句一句地解释了,只把它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抽出来说。

无生问答

这是自设问答,破斥什么疑难呢?大乘经总是说无生,众生如虚空、无我等等,为什么天亲菩萨还说愿生呢?本来无生,又怎么说愿生呢?主要是解决这个疑难。

“答曰:说‘众生无生如虚空’,有二种”,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凡夫境界里的实众生、实生死。在凡夫的境界里,有众生相,众生有生、有死,有来世去哪里的问题。但实际上,从本质而言,是没有这些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你说有这些,就像说乌龟有毛、兔子有角一样。乌龟怎么会有毛呢?乌龟有毛就不是乌龟了;兔子有角就不是兔子了。同理,如果众生有生有死,就不符合空性本体了。这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说的。

第二,从肯定的角度来说,就是“谓诸法因缘生”。本质是无生的,但是从因缘上来论,是有生的。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假名生,从因缘上来讲叫作“生”,叫作“往生”。所以,天亲菩萨说的“愿生”是因缘义。“因缘义故假名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不像凡夫境界里的实众生、实生死。主要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是不是挺难理解的?尤其是老菩萨们,可能听完都害怕了:“啊?原来往生是假的啊?闹了半天去极乐世界是假名啊?那不得了,念佛都白念了!”没关系,因为这毕竟是菩萨之间的讨论,是高手之间的事情。在菩萨的境界里,所谓的愿生,确实是一种因缘生。所谓因缘,就是各种条件和合而成的,并没有一个主体,没有一个自性不变、永恒的东西。

所以后面就得出一个结论,往生到净土的人也是假名人,所以叫净土假名人。

往生之义问答

“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不能说秽土假名人跟净土假名人是同一个,也不能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秽土假名人跟净土假名人既有联系,又不是一个;不是一个,又不是两个。什么意思?如果说是一个,因果就不起作用了。比如,如果说A等于B,A跟B之间原本是有因果关系的,但是这个因果没起作用,所以A才能等于B。如果中间有因果,A改变了,变成了B,B就有跟A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也不能说A跟B完全没有关系,“若异,则非相续”,如果完全没有关系,就说明A跟B之间是断灭的。

所以,“八不中道”里有一条是“不常不断”,这主要是破人的“常见”跟“断见”的。常见就是“一永远是一,二永远是二”,断见就是“一永远不能是二,二永远不能是一,永远是隔离的”。

“是义《观一异门》论中委曲”,这个道理在《十二门论》里讲得比较多,所以在这里就略说了。如果想去探讨这个道理,就去看《十二门论》这本书。

摘自《往生论注》浅讲 https://t.cn/z8yXDFj

真实 | 一心靠倒阿弥陀佛,一向专念,必得往生!
师父 为世明灯

具三心 必生彼国

“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之文”,“必”是必须,显示不可少;“可”是能够,显示很容易。念佛人必须具足三心,也容易具足三心。

这里的“念佛行者”是个笼统的概念,不是净土宗标准的定义。净土宗标准的定义,“念佛行者”就是本愿念佛,就是一向专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而这里的“念佛行者”,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有的具足三心,有的不具足三心,不具足三心的,必须使其具足三心。

比如,虽然念佛,但是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人天福报,这显然不具足三心,缺少“回向发愿心”;或者表面上说“我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内心还是以求人天福乐为主,或者求开悟、断烦恼,这样就不具足“真实心”;或者也真心求生西方净土,但是对弥陀名号的信心不够,听到有人妨难说“你是罪恶凡夫,只念佛怎么能往生?”心中摇摆不定,这样就缺少“深心”。

《观无量寿经》云: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这一段看起来,让人觉得特别有希望。

愿生彼国的人,“发三种心,即便往生”,没说要怎样艰难地修行。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只要有三心,一定能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如果要艰难地修行,要修六度万行,那比较难。而这里说“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我们衡量一下,“三心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我有没有具足?如果我有这三心,我就必生彼国了”。

“三心”是《观经》的重要经文,也是每位行者能否往生极乐的关键所在。善导大师说“辨定三心以为正因”,往生的正因就在“三心”。

所以,“三心文”特别重要,对“三心”的内涵应当正确了解。

建立正确观念

首先要建立几个观念:

01

三心就是一心

经文虽然说“发三种心”,但不是三个心,或三种不同的心,而是一心,是一心分为三方面来说明。这一点大家要明白,三心就是一心。

所以,善导和尚说“一心愿生”“一心信乐”,在五种正行里就说“一心专”;天亲菩萨《往生论》也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善导大师的“十四行偈”也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法性真如海”;《阿弥陀经》也说“一心”,“一心不乱”。

在“三心”的说法中,这“一心”到底是哪个心呢?

总的来讲,“一心”就是愿生心。

所以,前面的经文就说“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以愿生心为统摄。愿生心必须是真实的,所以说“一者至诚心”;愿生心必须是深牢、坚固、不可拔、不可破坏的,所以说“二者深心”;愿生心就是回转一切世出世善的功德,唯求往生极乐净土,不求其他,所以说“三者回向发愿心”。

这样就非常简单,只要是真实决定愿往生极乐,就能往生。所谓“具三心者,必生彼国”,真实就是“至诚心”,决定就是“深心”,愿生极乐净土就是“回向发愿心”。只要真的愿生极乐净土,就决定往生。

02

三心通九品,摄定善

三心的经文说在上品上生,但并不是只有上品上生的人才需要具足三心,别的八品就不需要三心,不是的。

任何一品,只要愿往生,都必须具足三心才能往生,所以叫“通九品”。

那么,九品是散善,包括大乘善、小乘善、世间善,乃至恶业凡夫。不仅散心之机必须具足三心,能修十三观定善的定机也必须具足三心,所以三心是总通十六观的往生正因,善导和尚就说“辨定三心以为正因”。

总之,不论修定善还是修散善,不论是定善之机还是散善之机,一切众生愿生极乐,必须具足三心。

其中,如果是念佛行者,就很容易具足三心,所以讲“必可具足三心”;如果是杂行之人,修诸行,也必须具足三心,但是相对比较难。

这是第二点,三心通九品,摄定善。

03

三心以名号为体

三心有心相和心体。心相,就是外在的表相、表现形式;心体,就是内在的本质。这是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看出来的。心体也叫心性。性和相是一对,体和相也是一对。

比如,“至诚心”解释为“真实心”,可是“真实”的内涵是什么?具体的内容是什么?这就涉及到心体。

以凡夫来讲,我们说“我很真实,我的心很真”,这都是表相。以凡夫来讲,我们的心念念生灭,无常变化,哪有真心?

所以,“真实心”是从心体来讲的。

“深心”也是一种相,深、浅都是相。那么,“深心”的内容是什么?就要看内在的心体。

总之,三心的心体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六字名号的功德。弥陀名号功德是真实功德,众生信顺归命弥陀名号,这样的心就称为“真实心”。

所以,三心以名号为体。

体是一个,表现出来的相状,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说法,或者说为“至诚心”,或者说为“深心”,或者说为“回向发愿心”。

要显明其不虚伪、不颠倒,就说为“至诚心”;要显明其坚固不拔、牢固不破,就说为“深心”;要显明其作用、功能是趋向极乐净土,就说为“回向发愿心”。

04

有总释,有别释

善导大师对“三心”的解释有一个大致的纲格,就是先总释后别释。

总释是粗略的、概念的、理论上的解释;别释则是相对精细的,是实践修行方面的解释。

这样,有总释,有别释,我们才好理解,好落实。

05

要门三心与弘愿三心

有人说“三心通于要门和弘愿”,把三心分为两类,即要门三心和弘愿三心,或者是诸行三心和念佛三心。

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和角度,既然往生之行分为正行与杂行,三心也应该有这两方面。后面法然上人也说了,“此三心者,总而言之,通诸行法;别而言之,在往生行”。

不过我倒觉得,如果确定三心以名号为体的话,再说有诸行三心和念佛三心就不太方便。

三心是以名号为体,它是面向要门,导归弘愿,也就是摄诸行归入念佛。如果一定有要门三心和弘愿三心,这之间怎么过渡呢?我们说三心是一心,而这样就有两种三心了。

不过,语言表达可能会言不尽意,我们还是通过文字的表达,探求内在真实的含义。修诸行的行者本来不具足三心,如果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通过三心来引导,纳入弥陀名号功德,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06

一向专念自然具足三心

我们看下面对“三心”广泛的解释,也许有些人看不太懂,或者被文字缠绕,想来想去都不知道什么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老实的念佛行者,我们倒不必拘泥于文字。

总之,念佛之人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自然具足三心了。

简单说,就是一心靠倒,一向专念,则必得往生,所以才是容易的。

善导大师之所以花这么长的篇幅来解释,主要是给诸行之人看的,让他们正确理解而归入念佛。

如果本来就是一向专念的人,一心靠倒阿弥陀佛,在这里就算过关、毕业了。虽然不懂文句,但是能掌握其意义,这就是“标章”里说的“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的意思。

我们一心靠倒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真实,所以我们的心就是真实心;一心靠倒阿弥陀佛,绝不改变,这就是深心;一心靠倒阿弥陀佛,就是为了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回向发愿心。

表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当中,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这样当然决定往生。

普为一切阅读 分享者 功德回向: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放弃这种毫无意义的假设,好好过好当下才是改变现状最有效的方法#长沙种植牙[超话]##长沙牙医##种植牙# 牙齿缺失的情况,不只是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现在的年轻人
  • “生活有可待 人间便值得”* 近三个多月的过期碎片终于有时间整理了 选照片做长图so费劲* 每天的日常就是 找找好吃的东西 看看好看的剧* 做了好几件有意义的事
  • 矿物油不能被人体吸收,也不是人体固有的组成部分,但是有几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化学和物理性质稳定;具有极佳的贴肤性,肤感很好,防水耐久;封闭性强(保湿力强);极低的
  • !工作之后每次跟宝贝见面都觉得自己像一只小猪一样被圈养起来,因为他没有假期,所以每天在酒店等他中午下班给我带吃的回来,下午下班之后又马不停蹄地陪我去玩。
  • 到底是否像他们说的那么好? 出局证是否真的存在?
  •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科学家们并不是将60多步删删减减,就得到11步,而是重新设计出了一条路。但是,光合作用的问题是,必须要有叶绿体的细胞生物才能完成,对于地球
  • 是的,在我有限的对外公的记忆里,他是一个很可怜的老人,住在我舅家一进大门的一个“棚子”里,一个棚子里,不是一个“房子”里……记得当我妈把酥饼给他拿去时,他就会拿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说德意志人在自己的森林中曾经是这种世上少有的美德骑士,那么,只要和外界稍一接触,便足以使他们堕落到
  • 2、你做我的男孩,我做你的宇宙3、你是世间最可爱的小星星✨ 我爱了整个宇宙只为和你碰头4、在我眼里风光无限是你,跌落尘埃也是你,重要的是你,而不是怎样的你5、当
  • 休息时闲聊,得知她曾经也是个大部门的主管,后来公司重组被裁,之后找工作连连碰壁,不得不降低预期,就此职业生涯开始走下坡路……听得出她话语间,也透着种种不甘,曾经
  • 越来越能体会到做父母的心 昨天去上早教,和一个家长聊天 他家娃两岁了,一周⬆️5次早教课 各种课程,艺术课,全脑开发课,等5种课程,每周全部来一遍,并且住的还很
  • #张艺兴[超话]#宝贝突然就结束了直播了,我们还没有给你唱生日歌呢。我的歌没有特点,没有记忆点,你还很喜欢,我不知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艺兴,求你了
  • 网友:新款伊兰特提回家啦,从想买车到选车在提车一共用了三天的时间,没有比我在速度的了吧!1.5L尊贵版白色+黑顶落地12W5;裸车108800,保险5000,贷
  • 【国外美食2000款(1372)尼古斯料理鼠王】【准备酱汁。在烤箱里烤甜椒,去皮,切碎果肉。将洋葱和蒜切碎。将西红柿横切一半,在沸水中浸泡30秒,然后取出,去皮
  • #吴佩慈办43岁生日派对# 已经荣升为阔太的吴佩慈过往每年的生日都会隆重其事,并在事后高调晒出生日聚会的照片、视频。显然这两年来,吴佩慈变得低调起来,已经很少在
  • 宝贝要开心 以后就是三岁的宝贝了 要更开心更快乐 我爱你啵啵啵啵啵啵@努力努力再努力x [心] 祝你生日快乐 也祝你生日平静 自己安安静静享受生日这一天享受每一
  • 做事得有个plan A 也得有个planB 各种情况 各种突发 …… 早上起了大早 等班车 人家绕路拉满人就走了 …… 没办法 把老爹催起来 两人骑个小电驴 这
  • 【奶粉中的营养素】奶粉中与脑部发育相关的营养素很多,对于婴幼儿来说首先提倡母乳喂养,奶粉为无法母乳喂养或者母乳不足时的替代品。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与大脑发育相关的
  • [污]【凯程记忆攻略计划】[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入秋之后,凯程的小宝贝们都要加衣服不可以感冒了古人入秋大多悲秋,希望今年的大家可以每天干劲
  • 王思聪说得真对。 经历过熙华粉骂大华,一直觉得贤华粉充满爱。 现在发现,cpf都是一样的。一样的自私,一样的选择攻击外向的,一样的(要)在官宣微博下万条转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