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最“佛系”的日军大将,在大海中死里逃生后,彻底过起了养鸡种田的“摸鱼”生活。

1945年8月,在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不久,太平洋战场上的澳大利亚军队,就接到了一封署名为日本第八方面军司令今村均的电报,表示自己已经整备好部队,准备在印尼的拉包尔地区向盟军投降。

和日本人打了几年仗,澳大利亚军队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主动的日军。他们琢磨着,这群日军怕是已经活不下去了,才会着急投降的吧?

面对一群饿殍,澳大利亚军队自然很有底气。他们只派出了几艘军舰、3000多名士兵,就兴高采烈地向着拉包尔前进了。

刚刚登上拉包尔港口,澳大利亚军队就傻眼了:他们目光所及之处,到处是满面红光、膘肥体壮的日本士兵,密密麻麻地不知有多少人。

看了这个阵势,澳大利亚军官的腿肚子也有些哆嗦。他佯装镇定地询问来迎接他们的今村均:“你们这里有多少士兵?”

今村均笑眯眯地答道:“14万!”

澳大利亚军官差点昏过去:这些士兵一旦暴动起来,自己的这3000人连塞牙缝都不够。

同时,他也感到深深地疑惑——都说日军物资供应极为短缺,这个日军指挥官是怎么养活14万士兵的?

今村均是1886年生人,日本宫城县人氏。根据记载,他从小身体就相当差,直到9岁时还在尿裤子,常常成为同学们口中的笑话。

与孱弱的身体相比,今村均的脑子倒是相当好使。在上中学时,就开始帮身为法官的父亲管账,各种复杂的账目,都被他整理得明明白白。

在身边人看来,靠着这份天赋,今村均注定要进入大企业,当一个出色的“打工人”。

然而,在今村均19岁的时候,他参观了一场阅兵式,一下子就被军人华丽的礼服迷住了,当即决定:我要考军校!

于是,今村均报名参加了陆军士官学校的考试,并顺利被录取了。

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今村均被分配到基层部队,在那里,他受到了人生中第一次“震撼教育”——在当时的日军部队里,上司责骂、体罚士兵是常态,新兵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招来暴打。

这样的生活,对今村均实在太过“刺激”,他懊恼地认识到,自己根本不是当兵的材料。

于是,在基层部队呆了还不到5年,今村均就转头报考了陆军大学,打算给自己换个环境。

在陆军大学里,今村均尽显“学霸”本色——他不仅以同期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天皇赐刀”,还顺利地分配到陆军省,开始了“蹲机关”的生活。

从陆军大学毕业后的16年里,今村均一直没有进过作战部队,而是一直在各个部门间调来调去,还担任过两任驻外武官,竟也一路升迁到大佐军衔,算的上是个“摸鱼”专家了。

不过,提升为大佐之后,今村均就没法继续在机关混了——按照日军制度,必须有指挥基层部队的相关经历,才有可能从大佐提升为将军。

没办法,今村均只得打了报告,下到了作战部队当了联队长。

此时,抗日战争的阴霾越来越浓厚,随着日军向华北扩张,全面抗战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阶段。

感到形势不妙的今村均,在作战部队呆了还不到一年,又急匆匆地调回了后方,到军事学校去当了校长。
就这样,在抗日战争前期,今村均一直重复着“上下纵跳”的动作——在基层混几个月,便飞快调回后方,离战场越远越好。

到了1942年,估计陆军省也看不下去今村均继续“摸鱼”,便安排他作为指挥官,带兵攻打荷属东印度群岛。

实在找不到推脱借口的今村均,只得硬着头皮上了阵。在出发之前,他还发表了一通豪气冲天的讲话,大意是,就算我战死了,也要打赢这一仗!

这一番豪言壮语,本来有给自己壮胆的意思,可没想到的是,今村均竟然一语成谶:他的座舰在海战中被击沉,他在满是重油的海面上挣扎了3个小时,才被日本军舰捞了出来。

经历了这一番死里逃生,今村均彻底对战争失去了兴趣。在出任第八方面军司令后,今村均不但消极拖延上级的军令,还从日本国内招来了许多农业和工业技术人员,在拉包尔地区种田养殖、开办工厂,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日子。

就这样,当太平洋其他战场上的日军缺吃少喝,只能靠海草汤度日时,今村均手下的日军不但吃喝不愁,还能自己生产烟酒糖茶,生活过得相当滋润。

在过了两年多彻底放飞自我的生活后,今村均接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他长出一口气: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在给澳大利亚军队发去投降电报后,今村均当即组织人手,给前来受降的澳大利亚军队建造了宿舍,还给自己建造了战俘营,又把武器统一整理干净,集中存放起来,只等着澳大利亚军队前来接收。

不得不说,今村均的表现,与著名的“大阪第四师团”有得一拼。

二战结束后,今村均被认定为乙级战犯,判处了10年徒刑。出狱之后,今村均闭门谢客,在家里撰写回忆录,对日军在中国、东南亚等地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和平主义者,直到1968年去世。

在今村均的晚年生活里,有一句话他常常挂在嘴边:“军国主义者,才是日本最大的罪人!”#历史上的浪花##历史#

什邡板鸭

在四川德阳的什邡市洛水镇,这里的腊板鸭可是出了名的美味,什邡人家里若是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酒桌上总少不了什邡板鸭的身影。百年传承的板鸭制作技艺,更是一绝,先开膛去下水,湿腌十几个小时,然后十字竹板撑起来晾干,再入熏炉熏制,然后再卤制,待板鸭通体酱红,遍身溢脂,味道甚好,香味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创意美食##厨艺教程##超能新星汇#

今天看到这里不禁留了两滴泪。少安太苦了,父亲也太苦了。在那个年代,黄土高原上的农民都在吃着我们如今想象不到的苦。现在我们动不动就吐槽着生活和工作上的不如意,可想而知有人比我们受到的苦难更多更残酷。
23岁的我还躲在大学里悠哉,那时的少安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如今快27岁的我也不敢在家里独当一面,事实上还躲在爸妈的背后。想到这里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那个时代没有给予少安足够的机遇,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依然热爱着黄土高原,热爱着自己的父母兄妹,在有限的世界内施展了无限的能量。没错,这就是少安的平凡与伟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反思最近的生活状态,突然发现上古传说中的几种神兽和我有几分相似之处: 首先是貔貅。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
  • #白桃星座[超话]#12星座隐藏的六大性格特质,连自己都不知道? 白羊座 1、即使脾气很硬,但是却也还是心软,很容易别人一道歉就说没关系。 2、看起来非常
  • #任嘉伦[超话]# [心]#任嘉伦olay品牌代言人# [心]#任嘉伦2022再创嘉绩# [心] 今晚我们嘉伦有直播,终于,时隔几个月,又看见了新鲜的嘉伦!但是
  • 高质量小众文案 1、 那就祝自己平平安安 快快乐乐 没灾没祸 2、 理想和现实隔着一个生活 3、 平平安安大概是这世界最美好的词
  • 在家待这么久剧荒了?推荐几部超好看韩剧,不好看你打我!《奈何boss要娶我》 该剧讲述了港东首富凌异洲与十八线演员夏林之间一场“蓄谋已久”的爱情故事。《奈何BO
  • 今天才发现小时候很喜欢看的一部香港喜剧电影里,女主角朱茵手里拿的书竟然是《挪威的森林》。 男主角忠厚老实,暗恋经常在车站里一边候车一边看书的她,彼此并不相识。
  • 前段时间去参加朋友孩子的满月宴,在宴会上我朋友选择的是奥兰TOYO忍者荔枝风味气泡酒来招待我们。 她知道我们几个都爱喝酒,但是为了安全考虑,远离酒精过多造成的身
  • 【徐州通告!阳性!】睢宁县疫情防控紧急通告。 2022年3月2日晚8时许,我县在对返乡人员的筛查中发现一名初筛阳性人员魏某某,为上海市阳性感染者张某某的密切接触
  • 史兰客七怪原型,都是唐家三少的真人真事 1.戴沐白:原型是唐家三少基友戴小楼,小时候没户口只能在农村,偏爱“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闲书精通医学,做过跑龙套后转行
  • 『幸福定义』 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仔细想想,觉得蛮有道理,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羡慕别人的生活,都在红尘之中摸爬滚打,都是世俗之人,
  • 写得好啊!我感觉所有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美国人看不明白。 或者说是美国的制度决定他们只能这样:拜登一是太古板,思想还在冷战时期;二是他的选举逼得他无路可走,
  • 【剪纸窗花添年味,“虎娃”面塑闹新春,复兴少年宫里体验非遗文化】春节前夕,白沙路乡村复兴少年宫里热闹非凡。在非遗传承人孙文聪的指导下,一群萌娃正兴致勃勃地捏制面
  • 在直面一地鸡毛的生活、不尽人意的自己时会失去勇气和热情,我也常觉胆怯无力,悔恨迷茫,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变的很好,可是总不能一直失败下去,找寻信念,哪怕不太可能,总
  • #建筑沙龙##建筑启示录##每筑建文# 【建筑简单爱】641 | Park Pavilion The Hoge Veluwe National Park Th
  • 【中国玩家获得《艾尔登法环》首个白金奖杯】据统计网站 PSNProfile 显示,目前已有40位PS平台玩家获得了《艾尔登法环》的白金奖杯,而第一名获得白金奖杯
  • 宫崎老字号水果店的餐厅 水果大野ANNEX! 在店内不仅可以品尝到宫崎树上熟芒果(9 ~ 3月为冷冻芒果)、有机栽培的草莓、木瓜和日向夏等宫崎县特有的新鲜水果
  • 你没法想象一个10岁孩子的心里有多少稀奇古怪的想法,大人觉得不值一提的小事,在他们的心里那是大事,会因此而大发脾气,或伤心的痛哭流涕,大人眼里的废品,垃圾在他眼
  • 肖战 xz xzf xfx xzgg 小赞 赞赞 小飞侠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顾魏 肖战言冰云 肖战诛仙张小凡 肖战陈情令魏无羡 肖战斗罗大陆唐三 三三 肖战
  • 创新是一种信仰 为高端审美诉求人群进行住宅设计 【大咖评委重磅来袭】 中国私人住宅定制设计的领军人物孟也 #卡萨帝中央空调第四届美好家设计大赛# 报名入口:
  • 如果世界是黑白色,也没差啊。 图中分别为: 1.Alberto Campo Baeza - De Blas House, 2000  2.The Ency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