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作业,是对过去经历的总结,只有认清自己,才懂得取什么舍什么,我们一直在找寻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抛弃固有观念,只要适合项目的就是好的,法无定法。

小小的卫生间,卫生间的三部分功能,三个空间,三个空间的彼此关系和它们同外部环境的关系;三个空间同家具的关系,把家具建筑化,每一个家具都是一个空间,空间中的空间。

现代建筑同当地的关系,或者说现代化的当地建筑。泊来的建筑形式以及相应的材料和技术如何同本土结合?或者说现代同传统如何结合?什么样的形态才是同业主、业态的最好结合?什么样的做法才最具有落地性?

买了种种样品做实验,在工作室的山墙,邻居的泥砖墙,甚至跑到邛窑,在夯土墙上动手。动手亦动脚,工作就立体了。

项目对我们而言,从来没有大小之分,大小都在体系之中,与其说是在建房子,不如说是在建体系。项目对我们而言,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只做喜欢的,这是我们的任性。

好的作业来自于好的工作状态。中午坐在院坝里吃饭,福娃做了三菜一汤,有青的蒜苔和嫩黄的笋。“课间十分钟”郭郭摘了油菜花和萝卜花,插在罐子里,放在桌上,单纯得美。下午,坐久了,一起到田坎上走走,说说今天的感受和明天的想法。 https://t.cn/8FRKeZx

佛法是一切福德的泉源,想要利益众生及帮助众生得到安乐,主要要依靠善因,首先区别善恶,教导众生懂得取善舍恶之道,这样才能利益一切众生。护持佛教的目的,是为了让一切众生最终获得究竟快乐,因此我们不论是动机和行为上,都要有长远打算,去思维“这是非常伟大的事业”。否则若仅是护持自己的教派,例如阅读经书时,常会看到护持自己教派的观点,或自命为冈仓行者,为了噶玛噶举等某个教派、或某个寺院、某个人的利益做事的话,这样会阻碍佛教的弘扬。

——第十七世法王噶玛巴邬金钦列多杰著《慈悲喜舍每一天_让爱无限廷伸的365种修练》

#佛教##佛学常识# 《金刚经》最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10.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南怀瑾: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南怀瑾: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南怀瑾: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南怀瑾: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南怀瑾: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https://t.cn/R2WxNM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ZICO[超话]##禹智皓[超话]##ZICO新专THINKING# 【INS】191119 ZICO更新动态一则 THINKING BOUT 第二个故事
  • 晚上观训篮球 核心力量训练 咩咩学姐 大佬学姐被大佬篮球主动找聊天了好开心 他们看着都说酸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晚上被美丽动人的学姐车回宿舍 车好稳又快哈哈核
  • #EXO[超话]#❤️#金钟仁[超话]# 191123 The EXplOration in Jakarta 钟仁预览4p 【cr.renataalv】【禁
  • 老师:……然后全班爆笑,老师也笑的停不下来了[偷乐][偷乐][允悲][允悲][允悲][允悲][笑哈哈][笑哈哈][笑哈哈]怪我笑点低咯[哆啦A梦微笑]#语文老师
  • 【重庆#丰都##雪玉洞#:目前国内已开发的洞穴中最年轻的喀斯特溶洞】龙河环绕、猕猴遍布。(北京周报张莎莎)#现场报道#【#丰都#“黄金果”:百年红心柚】重庆丰都
  • --王小波No.1 #一听海水的手抄##海水饮用指南#1️⃣玻璃晴朗 橘子辉煌2️⃣前程似锦 来日方长3️⃣万事胜意 平安喜乐4️⃣愿所得皆所期 所失亦
  • 想和他一起开着吉普车穿越像暮光之城那样的丛林,想和他去每年十月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Rise festival,想和他去台湾不顾世俗的眼光,想和他去日本拍那样细
  • 有时候会想着中个彩票头奖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解决九成烦恼了[酸],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这世上没有奇迹,平凡人就应该过平凡的生活,想多了。 “高考加油”曾几何时我也是
  • 遇到她以后更是坚信,依然记得我第一次不小心惹她生气,她气呼呼的忍着脾气和我道了晚安,没有愉快的聊天也没有关于秃头早睡的调侃。!
  •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一带一路”人类文明卢禹舜作品巡回展将第二十站选址在了南京艺术特色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一带一路”人类文明卢
  • 在恬恬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一定还会把更多自己的喜好带到她身边,带她看更多好看的剧目听更多好听的音乐。菜单全日文完全看不懂,拿着点评上的图片点的餐,说实话感觉一般
  • #芳心狙击手TXT#✨#MOA活力素TXT# 【高阳签售会】191113 #崔连准[超话]# 更新饭拍高清 3P //cr. TXT_blooming 禁二改商
  • 大方互通、滨江开发区互通结合新城大街东延、锦文路过江通道和正方大道快速化工程的建设计划,扩建为全互通,满足了各方向转向和交通量要求。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交建一
  • 无论是对朋友还是最爱的人,不需要花言巧语,实实在在就好;不需要山盟海誓,真正做到就好;不需要相互猜疑,相信对方就好;不需要成天生气,懂得包容就好;不需要时刻不离
  • 若是画着两个坐在电影院里抱着爆米花的的小人儿,那就是想请我看电影了,我和他的口味差不多,我喜欢的,他也都喜欢。为了防止它再给别人添麻烦,我在林一勺的项圈上贴了一
  • 2019.11.11 周一 晴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2.开会之前,视频面shi了下,也算是是经历★3.晚上练吉他,零基础,没功底,是不行啊小星星会弹了,不
  • 其实我不是质问她,我只是想知道她在微信上把截图发给了谁,导致二次截图投稿,鉴于微信与微博完全不同,是一个非公开的社交平台,不会有什么队友粉或者别家(除非你真的加
  • 多尼克通过梳理庞杂的资料,解读复杂的科学知识,用幽默的笔法讲述当年令人捧腹的趣闻逸事,他让科学家们走下神坛,成为历史舞台上性格鲜明的演员,共同登场为所有观众表
  • #禹元材[超话]#20191117【ins】更新一则配文:#禹元材的music high .#意外的hip&hop本周的歌词是?#Zion T #杨花大
  • #气宇轩扬[超话]# Dy歌词 英文版 hey yes i do i already told u you were like my hero i l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