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
① 竟:竟然,表转折。
② 参差:落花先后相接的状态。曲陌:曲径。
③ 迢递:遥远。
④ 稀:残留稀少。
⑤ 芳心:指惜花之心。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落花寄寓惜花伤春的感慨。本诗写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作者闲居永乐期间。当时,李商隐因娶王茂元之女一事得罪了牛党的令狐,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时,作者登高赏景,看到落花,不禁悲从中来,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写命运的忧愁苦闷,借园中落花隐晦曲折地吐露自己复杂的心境。

赏析

落花本是无情物,作者寓情于景,由落花生发开去,以落花自比,将个人的身世浮沉与落花的陨落飘散情景交融,表达命途多舛、仕途不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叹。作者并不是泛泛而写,他关注落花的细节,逐层来表现情感,极尽情感的风致,体物至深,写情孤绝。

首联“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写事状景,寄寓茫然之慨。落花本来是寻常之景,无非是触发诗人心底的惜花之情。作者在这个基本意象的蕴意之外,又别开新境。这里一个“竟”字是突然意识到的意思。以前与客同游的时候竟然对落花视而不见,客走以后,热闹退去,孤独之感突然如此强烈而清晰,以至于放眼望去,曾经忽视的落花竟如此切入心境。表面上好像说花是因为“客去”才乱飞的,实际上是写作者心情的巨大变化,技法之高、感触之细令人叫绝。虽然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中。而前后两句之间的逻辑黏合得是如此紧密:落花虽然早已有之,客在之时因为欢悦而无所察觉;待客去楼空,一切归于沉寂,心底那份沉落已久的孤独寂寥感瞬间浮上心头。触景伤情,情何以堪。这两句很有画面感:高楼孤影,落英缤纷,四周无边愁绪,渲染的手法运用得极为精道。所以,首联既点明诗题,又总写孤愁之缘由,是情感的第一层风致。

颔联“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是续写落花,目光由近及远,由狭及广,境界一下子开阔起来。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的具体情状:花在夕阳下纷纷而落,残红满径。“参差”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四处飘散,曲折的小路上都落满了;“迢递”句从时间入手,写落花连绵不断,无休无止让人想见天地间落花迷蒙的景象。这哪里是落花,分明是愁绪满天涯。作者用无处不飞花状写落花满天、愁绪绵延的情景,虚实相生,意在言外:繁花曾经绚烂,春尽之时难免光华一现,斯情不在。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花园,一切春败之景尽收眼底。落花范围之广正是愁绪无边无际的写照。如果说,这两句是对眼前景的客观的描摹,那么对“斜晖”的点染就透露出作者内心的骚动不安,仿佛那即将落山的夕阳也与这落花有了心灵感应。一个“送”字既像是落花送斜晖,也像斜晖送落花,实际上都是作者送别落花,借物为言罢了。此时此刻,在他眼前出现的“落花”和“斜晖”,已经不是常人眼里的自然现象,而是同人一样充满感情具有生命的事物,它们像是在同自己十分美好的青春和年华告别。这一层意味,如果不能身临其境,是很难体会的。这两句为我们创设了凄清愁苦的氛围,透露出诗人心灵的深重伤感和深切悲哀。至此,对落花情状的描写已经极尽风致,完成了眼前景的深度描摹,自然引出下联。

五、六两句“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在前四句铺垫酝酿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因为作者看到落花,不忍其飘零之败状而伤心不已,所以也不忍心将它们打扫干净,仿佛落花也像人一样,有着活生生的复杂的情感。再加上放眼望去,落花越飘越少,怎么忍心再去加快它们终将成泥的进程。作者因为朋友别离而伤悲,因为看到落花而断肠,反过来又不忍心清扫落花。人与物之间如此情真意切,诗人伤痛欲绝之心可见一斑。“眼穿仍欲稀”一句写出诗人的痴情和执着,他望眼欲穿,希望树上残留的花朵莫再飘落,却事与愿违,花朵仍然纷飞不止,大有很快落尽的趋势。此刻,枝头已是越来越稀疏,这时的伤感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尾联两句“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收束全篇,写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吗?诗人曾胸怀天下,一心要出仕为国,却因为朋党之争受到牵连,仕途坎坷,前途渺茫,结局跟落花殊无二致。原以为颈联已将愁苦写尽,尾联却又更加一笔,把落花情结写到无法再写。那种随着春的离去而彻底走进绝望的情绪满纸淋漓,诗人只好泪落沾襟,无语对落花。

不知有多少诗人写落花,但大多只是单纯表现怜花惜花的情绪,或抒发及时行乐的感慨,很少能像李商隐这样一层一层剥笋,将情感的内里一丝一丝呈现出来,最终与自己的身世前途结合起来,把情绪推到伤感的极端,非写尽而不罢手。同是咏落花,诗人还有一首《和张秀才落花诗》,其中“落花犹自舞,扫后更闻香”两句,用舞姿来形容飞动的落花,既形象鲜明又蓬勃富有生气,对经久不灭的花香的描写更表现了落花形象的美好和品格的高洁,创造了新鲜的意境,可见,诗人虽然观照了同样的景物,却每次都不相同,与前人落花诗也自有不同。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电信网络诈骗防不胜防除了上文中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外,在3月22日,敖汉旗长胜镇某村的村民李某也掉入了网贷的陷阱,他在网上借钱时,被骗走6千元。因为谢某近期正
  • 下面就教你几招,让你的花艺拍照也能文艺起来Tip1、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拍花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这两个时段光线较为柔和,能更好地展现花朵的细节,而且拍出的花颜色鲜
  • [NO]你要知道 生活总是这样 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 但我们还要热情地爱这个世界 人活一生 值得爱的东西很多 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呦.[快乐糖][摇摇马]总有
  • 正月:兰蕙芬。瑞香烈。樱桃始葩。径草绿。望春初放。百花萌动。 二月:桃始夭。玉兰解。紫荆繁。杏花饰其靥。梨花溶。李花白。 三月:蔷薇蔓。木笔书空。棣萼韡韡。
  • 厦门古美术会员APP厦门古美术微拍会员专场3160-周四亚洲回流佛教夏季艺术品专场部分拍品预告,本场30件精美精品拍品:清.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摆件+“大明永乐
  • 人吧,太浪了也不好,试着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忘掉一些不该想的却又放不下的人,交一些身边的“狐朋和狗友”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梦想。 ┏ (^ω^)=☞加油!py
  • 为保障安全通行,施工单位将严格落实交通安全组织方案,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左右幅车道分段分时封闭施工,保障过往车辆及施工人员安全,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敬请理解
  • “上台前我就知道我的身体状况不好,我的身体和我的大脑都知道,好像真的是想着以后很长时间会见不到那些阿米了,抱着这样的想法,去努力表演了,真的粉身碎骨一样去做
  • ”博物馆内讲解员向采访团介绍,专家一致认为,《山海经》中所描写的巫载国,就是指当今的巫山,在巫山博物馆中,采访团被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鎏金青铜器吸引住眼球。#探源长
  • 看行运初运甲午,乙未运,地支火土加力制了亥水失去平衡运就很一般了,所以出身家庭就很一般在看天干,甲乙木食神泄身,格局纯,那个年代大专毕业学历就不低,到国资委工作
  • ”意思是有开阔心胸、良好心态,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想得开,何处不是心灵栖息的静地、圣境呢!意思是有开阔心胸、良好心态,面对不如意的事情想得开,何处不是心灵栖息的静地
  • (待改)幽国的王族与普通人不同,幽国的公主王子皆是由生命树的树灵结合幽王与光灵王的灵力创造的,王子与公主没有血缘关系结合后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血脉的纯正。当他出生
  • 特别是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后,各盟市纷纷出实招、谋新招、亮硬招,相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划定“时间表”明确“路线图”共同搭建优化营商环境的“四梁八柱”
  • 心云婚庆策划,只为有婚礼梦想的你 ~咨询热线15858056331、676331、678020 尤造(北京)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期待与您合作!(本店承接各类聚会,
  • 正是这种精神和传统,我才成为他人眼中有名的“一根筋”也变相的害死了我的弟弟HEXYU。 任何事务都具备双重性,“剑”可以伤人也会伤自己,不管你愿不愿意,要来的一
  • [心](帮助方法:保存下载图片,用V .x扫描图中二维码,打开即可帮助哦~)[可爱]#爱心云养宠#[心]#宠物帮领养中心#[心]我们全网已超过1000万粉丝,目
  • 「重庆打卡|南之山书店·小森林民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隐于城市森林里的秘境婚礼如果你喜欢周末一起和朋友逃离城市奔赴山野和丛林,闲得一壶青茶‍♀
  • 湖北一寺庙为保时捷跑车开光】提到开光,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为佛像或者是其他神像之类的物品开光,但是如果告诉你为保时捷跑车开光,你会怎么想?而西曆1975年湖北省雲
  • 家人们不管有没有认识或者不认识都请家人们帮忙转发一下让他的女人家人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玩意?家人们不管有没有认识或者不认识都请家人们帮忙转发一下让他的女人家人知道他
  • 昨天下午疯狂赶回学校排了很长时间的队领毕业证被阿姨检查两次的宿舍卫生大晚上到处跑签宿舍条子快十点才出校门在校门口和小牛说话眼含热泪晚上跑了两个医院做了核酸回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