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谷爱凌一早上,我大受震撼

冬季冰雪项目的“顶流”能有多火?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上的“首秀”给出了答案——每一次出场都引来全场欢呼,数百名世界各国记者争相采访,短短几十米的混合采访通道走了几十分钟。
到最后一拨采访时,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谷爱凌明天要比赛,不能再接受采访了,抱歉。”但谷爱凌还是停了下来,留了几分钟时间给我们这些在寒冷天气里等了一个多小时的记者,“我没有太多时间,就三个问题可以吗?”
2月7日,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预赛中,谷爱凌完成了奥运“首秀”。
在第二个动作落地时出现失误的情况下,谷爱凌凭借着第一跳和第三跳的出色发挥,以预赛第五名的成绩,成功晋级决赛。

阳光的谷爱凌。
相比于预赛时的空中动作,谷爱凌在场外受到中国记者追捧的场面,显得更加震撼——这位年仅18岁的年轻人在言谈举止间展现出了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成熟和大方。
她常会在听完问题后先说一声“谢谢”,然后在回答中时不时推广她心中“弘扬中国文化”以及“鼓励青少年参与运动”的理念。积极阳光、诚恳待人、能力出众,谷爱凌在冬奥会上展现了一个“顶流”应该有的样子。

各国记者包围,自带双语翻译“我纠结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去首钢滑雪大跳台看看谷爱凌,羽生结弦的首次训练估计就来不及去拍了。”早上7点多,在从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到首钢大跳台的车上,一位中国记者和他身边的同事这样感叹了一句。
对于不少摄影记者来说,他们估计都遇到了同样的纠结,而纠结后的结果则是——在早上9点半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预赛开始前一个小时,内场摄影记者的席位就已经被“抢光”了,还有很多“迟到”的摄影记者在等待着递补的机会。大部分记者都在等待着谷爱凌出场。
而作为目前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世界排名第三的选手,谷爱凌也没有让那些“放弃羽生结弦”的记者们失望:第一个动作,她就完成了左转两周偏轴转体1080赢得了89分的高分;虽然第二跳的出现了失误,但最后一跳,谷爱凌顺利完成了正滑右转900抓板的动作,以72.25分的成绩稳住了小组第五的位置。

“我对今天的表现相当满意,我第一跳做了一个左边的1080非常高兴,第二次走得有点慢,当时风速有变化,所以失误了。”在赛后的混合采访区里,谷爱凌复盘了整场比赛,她坦言,按照原本的计划,她本来打算尝试转体1260的动作,但为了平稳地进入决赛,她临时改变了计划,“还是以安全为主,换动作希望能够进决赛,最后也是进了,所以非常满意。”像这样复盘比赛的话,谷爱凌在短短几十米的混合采访通道里就说了好几遍,由于疫情的原因,数百名各国的记者分成了几个“小集团”待在不同的位置,等待着谷爱凌的到来。

这也是谷爱凌和国内其他“顶流”运动员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她不仅仅吸引中国记者的注意,同时也吸引着包括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的记者争相采访。也正因如此,面对每一拨记者的采访时,谷爱凌几乎都要开启“自带双语翻译”的功能。当一个英文问题回答完之后,她要立刻转换“频道”回答一个中文问题,甚至在有的中文回答中,她还会顺带直接翻译成英文。
其实,谷爱凌从很早以前就在各种带赛中自带“双语翻译”了,只不过相比于过往,如今的她中英转换更加顺畅,回答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18岁的“青少年大使”谷爱凌到底有多么特别?除了回答问题时中文和英文的“无缝衔接”,中外记者们抛给谷爱凌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能够展现出她和别的运动员不一样的地方。
在混合采访区里,一位美国记者问,“你觉得参加北京冬奥会能为中国的冰雪运动带来什么”;另一位外国记者则补充道,“你觉得如今中国的冰雪运动发展的如何”……对于一位18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太成熟了,但谷爱凌却总能一一给出完美回答。“我很小就希望能够为中国出征奥运会……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推广冰雪运动。看到中国现在有三亿人上冰雪,这个数字太让我惊喜了。”
谷爱凌的每一个回答都游刃有余,并且还能在回答中加入自己想要传达的理念,“我最大的目标是要通过滑雪让更多人接触冰雪,让更多人接触自由式滑雪,尤其是青少年们,尤其是女孩们。”“因为在运动中可以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是非常厉害的。”

而谈到首钢滑雪大跳台,谷爱凌则表示,“这个赛场太棒了,特别是和工业结合,这个场馆像一个博物馆,运动员们来到这里都能感受这个场馆的不一样。”
18岁的谷爱凌就像是一位“青少年大使”,除了鼓励青少年运动,还希望想全世界弘扬中国文化。“这个衣服是我自己设计的,上面用金色写着谷爱凌,然后后面是一条龙,所以我一直是关注时尚的,自己也是模特,所以想带一些中国的元素带到世界,带到自由式滑雪。”
这次来到北京冬奥会,谷爱凌也穿上自己设计的战袍,并且使用了自己设计的“龙纹”雪板,“我几年的雪板上有一条龙,在这条龙的旁边写了‘人中之龙’,我看到很多队伍都使用了我设计的雪板,我同样想把这些元素带到世界。”
人中之龙,这是谷爱凌在场上场下对自己的一份期待,而这位冰雪赛场上的“顶流”也正在朝着这个目标腾跃。

最近看到两组创造历史记录的数据,但说起来并不是那么值得高兴。

第一组数据:

2021年最新的人口出生率公布,全年我们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只有7.18‰,创下建国以来的新低。

与此同时,去年全年我国的净增人口(相比前一年总人口增加数)只有48万,创下自1962年以来的新低

第二组数据:

2021年数据尚未出炉,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813万对,同比2019年下降约12%,创下17年来新低。

一组新低的人口数据,一组新低的结婚数据,其实总结起来就四个字:

人口危机

之前的文章中我很少讲人口的问题,我也无意像其他自媒体一样散播焦虑。

但数据摆在这,既然都说楼市长期看人口,我想还是有必要说说现在的状况会如何影响未来楼市的走向。

要更细致地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能只看出生率和结婚率这两组数据。

无论你是来自三四线的小城,还是来自一线的特大城市,大家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这几点现象:

第一,老龄化

无需多言,摆数据就懂。

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2016年这个比例只有16.7%;

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2016年这个数据比例只有10.8%。

不难看出,我们的老龄人口的比例一直在上升。

在联合国常用的人口老龄化划分标准中: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标志着该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而世界卫生组织把老龄化的社会细分为:

“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超老龄社会”,三类形态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标准分别是7%,14%和20%,

按上述这2个标准,我们100%已经属于老龄社会阶段。

所以,别再提什么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实际上已经是了。

第二,结婚率在下调,同时离婚率也在增加

还是数据说话。

2020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达到373万对,离婚登记数量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

疫情时代,某种程度上助推了这个趋势。

因为经济的情况、因为生活不确定性的增加,很多处在婚姻状态中的人们,开始动摇、迷茫,属实正常。

比如2020年5月的时候,疫情刚有缓解,深圳就曾出现过一轮离婚潮。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现代人对于婚姻的态度。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以前的人面对婚姻受挫的态度,那就是:

“继续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

但现在的人不一样了,婚姻观念更加开放,婚姻关系一旦受挫,许多人想得就是: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这种更为关注个人感受的婚姻观念,同时也带来了第三种现象:

晚婚、不婚现象增加。

2005-2019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19.7%。

与之相对应的是4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从3.9%增至19.9%。

也就十几年时间,年轻人的想法就从“这个年纪还不结婚”变为了“年纪轻轻结什么婚”。

除了晚婚,选择不婚的人也在增加。

在最近国家卫健委的例行发布会上,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已经承认:

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

不婚人群具体有多少,还很难用具体的数据去统计,因为如何界定不婚人士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你去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看看现在的年轻人的留言,看看现在他们对婚姻的态度,就知道卫健委官方的说法不是偶然。

说了这么多,其实上述这些现象,可以直接用四个字来概括——

时代变了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变化的时代,变的不仅是人口趋势、还有人自身的观念和选择。

所以,不要担心人口会不会出现危机,因为担心也没有用。

我们必须承认: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未来会是常态。

在这个新趋势下,一个现象已经出现:

未婚买房的意愿和比例在不断增加。

根据艾媒咨询《2021中国单身群体调查》的数据显示:

90后群体中27.3%的受访用户已经购房,41.3%的受访用户已有购房计划;

95后群体数据中,也有21.1%的受访用户已经购房。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以一线的深圳为例,根据房天下的统计数据:

2021年,深圳购房者中,未婚占比31.9%,相较2018年的20.8%,增长超过10%。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单身人群中,单身女性的购房比例明显在上升。

2021年深圳未婚女性购房者占比17.7%,相较2018年增长6.7个百分点;

从年龄上看,2021年,30岁以下购房者占比13.7%,相较2018年增长5%;,其中30岁前单身女性占比5.3%,比2018年增长2.3%。

数据揭示的现象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单身女性更愿意也更有能力买房

以前,女性的经济关系是依附于家庭,甚至直白点说是依附于男性的,所谓夫为妻纲,本质上是经济问题。

谁把握经济命脉,那谁就是纲、谁就有话事权!

而随着女性的独立意识的不断启蒙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性已经能够自己把握自身的经济主权。

这个时候的女性,相比拥有婚姻,她们更在意的是拥有房产。

过去女性关注的大事,传统默认的步骤是:

恋爱(!)→结婚(!!)→买房(!!)

而现在的步骤开始转变成:

买房(!!)→恋爱(?)→结婚(??)

感叹越多越在意,问号越多越犹豫。

在深圳这些一线城市,这个现象尤其明显。

说穿了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城市这里的单身女性职业发展更好、经济实力也更强,她们自然会比其他城市的女性有更强烈的购房需求。

从这个角度延伸开来看,无论你以后是想买房还是卖房,有一点你必须清楚:

购房者群体的结构、尤其是一线城市的购房者结构已经变了!

单身人士尤其是单身女性,未来会成为各个新房、二手房的常客。

这样的现状,会给楼市带来一个结果:

城市之间楼市持续分化

简而言之就是三四线小城市遭殃,大城市不受影响。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

因为总结过去的经验,人口问题往往不在大城市中爆发,只在中小城市受影响。

参考率先遭遇人口和婚恋问题的日韩,是老龄化、低生育率社会的代表,但它们的大城市并没有出现人口危机:

在日本,最大的城市集群是东京都市圈,2020年东京都市圈人口达到3600万,是整个日本的3分之一;

在韩国,唯一超级大城市是首尔,人口达到1004万,占全国人口的19.2%。

只要是集中资源、集中就业机会的大城市,就会有人口虹吸,这是城市化历史的经验。

事物都是相通的,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避免不了类似的规律。

三四线城市如果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人口持续流出,就会逐渐被淘汰;

一二线城市继续保持经济竞争力,就能持续吸引人口、留住人口,甚至成为提供人口增量的主力军,

比如深圳,出生率长期排名全国第一。

所以我们必须更新一个观念:

大城市以后不仅会是存量争夺的赢家,还可能成为人口增量竞争的赢家。

简而言之,就是既能“抢”、也能生。

过去十多年,城市之间的人口规律可概括为——三四线生娃,一二线抢人。

但随着人口的迁移变动,未来很可能会演变成——一二线生娃、三四线没人

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当然,除了人口优势之外,别忘了前面提到的购房者结构,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往往是年轻的单身汪聚集地,他们将会是未来房产的一大需求来源,

楼市的底层逻辑终究是供需。

当你环视一周,发现:

不生娃也好、不结婚也罢,回归底层逻辑,对于大城市的楼市而言,其实并没有改变什么。

楼市的底座,终究还有支撑,只是看你在分化的大行情下,有没有能力选到那些底座最稳的城市罢了。

《两组人口数据,跌破眼镜!接下来还能买房吗?》
最近看到两组创造历史记录的数据,但说起来并不是那么值得高兴。2021年数据尚未出炉,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813万对,同比2019年下降约12%,创下17年来新低。
https://t.cn/A6iSZ0l8

【先生“看走了眼”?】鲁迅先生一生,前后购入碑刻及石刻、木刻画像拓片近六千种。先生的收藏不仅数量可观,其涉猎亦广泛、系统,有碑刻、汉画像、造像、墓志等。其中,他对汉画更是欣赏,还向友人许寿裳表达对汉画的钦慕:“汉画的图案,美妙无伦,为日本艺术家所采取。即使一鳞一爪,已被西洋名家交口赞许,说日本的图案如何了不得、了不得,而不知其渊源固出于我国的汉画呢。”
  在鲁迅先生收藏的拓片中,有一套出自临沂的鲍宅山凤凰画像,其原石自晚清以来,备受学者关注,且最具争议。

沉睡在鲍宅山的碑刻
  鲁迅先生不但收藏凤凰画像拓本,还在抄录汉画像信息时特别留意“鲍宅山凤凰画像”的相关资料。1916年7月16日,鲁迅从琉璃厂买回凤凰画像拓本两套,现存三张,其中带“凤皇”二字的一张拓本上还钤有“周树所藏”印。
  鲁迅对这一画像进行了详细考证:“凤皇画像,摩厓刻计三处:一刻高一尺,广一尺六寸,画一凤鸟,左方题凤皇二字,隶书;一刻高广各一尺八寸,作一凤,较小于前。又一凤首左上方题小字一行,云:‘三月七日凤。’右方大字一行,云:‘东安王钦元。’均隶书;一刻高五寸,广三寸,有元二字可辨,隶书。在山东沂水西南七十里鲍宅山。”
  早在鲁迅之前,鲍宅山凤凰画像便被多种书籍收录,如赵之谦的《补寰宇访碑录》等。鲁迅在阅读前人著述的基础上,加以研究,他还在重订杨守敬编辑的《寰宇贞石图》中,收录了这幅画像。鲁迅先生抄录凤凰画像相关信息的手稿现藏国家图书馆。
  而今,凤凰画像原石依旧静卧在沂南县铜井镇三山沟村东南的小山坡上。在一处房屋里,凤凰石刻得以妥善保护。推开房屋门,便可看到一组向阳面仰倾的粗粝裸岩,只见其中两块石头上,以线条阴刻方式分别刻有一大一小两只凤凰。较小一石高约55厘米,宽约50厘米,刻画一鸟形图像,图像宽24厘米,高30厘米,高冠、大尾、长腿,两翅呈展开状,图像左上角刻“凤皇”二字。较大一石,高约150厘米,宽约140厘米,亦刻一鸟形图像,图像仅宽12厘米,左侧分别刻“三月七日凤”“东安王钦元”及“元□”等字样。从石刻画体量及形态判断,较大一图为雄性“凤”,较小一图为雌性“凰”。雕刻技法是在原生粗糙石面上施阴线刻,构图简单疏朗。
  这块沉睡在蒙山沂水之间的碑刻,是如何被发现的?碑帖研究专家张彦生在所著《善本碑帖录》中,曾写道:“道光廿四年(1844年),袁冶池于沂水西南七十里鲍宅山访得”。查阅当地县志等历史资料,并未记载“鲍宅山”这一地名,兴许是碑刻发现地有邻村名曰“薄家宅子”,以讹传讹,便有了“鲍宅”之地名。
  就在袁冶池访得鲍宅山凤凰画像的同年,金石学家许瀚也得到了该石刻的拓片。他在六月十四的日记中写道:“颜先生自沂来,捎刘宋凤凰及东安王钦元题字,乃沂水山上拓下者,上有‘三日壬申’,以上断去,不可知其年号,为可惜也。”

“所谓‘元凤’年号,是不懂
此情此理的人故弄玄虚的伪作”
  在2012年出版的《沂南县志》中,以“三山沟西汉元凤凤凰石刻”为标题进行了专门介绍,称“该石刻刻于西汉元凤年间,是中国现存的纪年最早的汉画像石刻。此石刻在汉画及书法界影响甚大,鲁迅、梁启超、郭沫若等都曾收藏过此拓片”。
  关于鲍宅山凤凰画像的争议,焦点恰恰在其断代上。有学者认为,凤凰石刻并非硬生生造出来的,而是古人兴之所至的应景之作。著名汉画研究专家蒋英炬教授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一刻在自然岩石上的所谓凤凰画像,既不属于汉画像石,也不是汉代的石刻画像。
  “我们探讨汉画像石的产生或历史背景时,是以墓葬建筑物中出现的石刻画像这种内涵和意义为目标的,而非泛指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自然岩石上的刻画。从这两块岩石上的画像和题字可以看出,最初出现的是在右边岩石上刻的那只称为‘凤凰’的鸟,其他题字都是由它而来。这个刻在自然岩石上的所谓凤凰画像,既不是任何墓葬或祭祀建筑物的画像雕刻,也不含有任何一种汉代石刻的文化背景和意义,所以,它不属于汉画像石的范畴。”蒋英炬分析。
  蒋英炬认为,从石刻中凤凰鸟的雕刻技法和造型来看,也绝然没有汉代石刻画像的风格。山东早期的汉画像石就是阴线刻,刻的线条较直而匀称规整,刻画的形象也较准确。在此附近地区发现的临沂庆云山石椁墓画像,画像和雕刻技法都显示出有一定的章法和规范性,和此凤凰鸟雕刻的画像风格截然有别。
  “凤凰鸟画像雕刻的线条极粗,显得和画像不成比例,造型更与汉代石刻画像相差甚远。汉画像石中那些大鸟或凤鸟的画像不可胜数,都是高冠翘尾、振翅欲飞的形象。此凤凰鸟与之相比,有很大差别。这个刻在自然岩石上形貌拙劣的凤凰可能是后人随意之作,其作者也不是熟悉绘画雕刻的人。”蒋英炬推测。
  在“元凤”二字的认定上,蒋英炬指出,这两个字刻得最不清楚,不是因为年久漫漶所致,而是因为刻工差,和那个“三月七日凤”中的“凤”字,其繁体的“鸟”字都未能完好地刻出来。更重要的是刻“元凤”二字作为纪年铭,现在尚无可比的资料。全国发现的有纪年铭的汉画像石不下数十处,有的出自墓葬,也有的出自石阙、祠堂,如微山两城永和四年祠堂画像石铭有“永和四年四月丙申朔,廿七日壬戌”等,营南孙氏阙画像石铭有“元和二年正月六日,孙仲阳□□物故,行□□礼,石阙贾直万五千”。
  “可见任何一个汉画像石纪念铭,都有年月和纪人纪事的内容,绝没有单刻年号的。因为,在当时为刻此画像或为造此物而刻的纪年,有它的功用和目的,如果只刻一个年号,就失去纪年的意义了。所谓‘元凤’年号,是不懂此情此理的人故弄玄虚的伪作。”蒋英炬说。

“以美术之力,得以永驻”
  从凤凰石刻的画像、题字来看,其形迹不一、位置散乱,起码有先后三种以上的雕刻迹象:一是所谓的凤凰鸟画像;二是“东安王钦元”和“凤凰”七字;三是那只小鸟或称“小凤凰”画像和“三月七日凤”以及“元凤”年号的题字。
  “岩石上最先出现的是凤凰鸟,可能是当地农民石匠偶有兴致所刻的;其后出现的是‘东安王钦元’和‘凤凰’。从其字迹看,王钦元显系乡土文人,名前冠以‘东安’二字,正是以古地名标榜桑梓的雅意。经王钦元题字之后,这个凤凰石刻画像则更加出名。于是又再次出现刻画和刻字,这多半是当地人故意为之了。那只或可称为‘小凤凰’的鸟,以及‘三月七日凤’有可能同时所刻,也有可能是对着‘东安王钦元’而刻。”蒋英炬分析。
  从凤凰画像和“东安王钦元”等保存状况来看,石头虽在野外风吹日晒,刻画线条、字迹仍都清楚,没有古老石刻剥蚀的迹象,蒋英炬推测凤凰画像的时代在宋、元以后,有可能是明、清时期,“对这种单独的又不规范的孤例石刻,很难断定具体年代。”结合这幅画像拓片的传出时间,晚清至民国年间,是碑帖商作伪最泛滥的时期。那个“鲍宅山”的地名,可能是碑帖商人为了追逐利益而臆造出来的。
  “鲍宅山凤凰画像根本不属于汉画像石,把它推定为西汉昭帝元凤年间的汉画像石没有足够的证据。我不否认汉画像石的出现可以在昭帝时期,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汉画像石资料证明,有的可能还要早些。但绝不能把这个后代刻在自然岩石上的凤凰画像,当作全国有纪年的汉画像石最早的例证。”蒋英炬说。
  正如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一文所道:“美术可以表现文化”“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维,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此诸品物,长留人世,故虽武功文教,与时间同其灰灭,而赖有美术为之保存,俾在方来,有所考见。他若盛典侅事,胜地名人,亦往往以美术之力,得以永驻”。
  而考究凤凰画像的真伪、来龙去脉,也能窥见一段美术史的变迁,这或许也是美术之力的一个维度吧。(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包税直邮 甜妈美国代购GRANDMA'S SECRET老奶奶去污喷雾473ML+去污剂29ML Speedo6-14岁大童款泳镜,游泳世界冠军们戴的都是Spee
  • |被某宝仿爆的绝美仙纱‼️肩部多种穿戴方式胸部小V设计甜美又不失性感轻纱一字肩结合蝴蝶小吊链巧妙的遮住拜拜肉高腰线的剪裁拉长了整体的线条超蓬的裙摆撒上blin
  • 它经历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宋,西夏,元十个朝代,可以说,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遗址,能连续进千年绘制带有乐器的地方,他还说明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繁荣发
  • 是29天前和你去吃了肯德基带回来没喝完却舍不得扔的可乐是舍不得喝的你拿走一个给我两个的咖啡☕是用过之后掉地上捡起来还舍不得扔的 你给我的和你同款的口罩是五个月前
  • [并不简单]羽毛球乒乓球年终总决赛全部落幕有喜有忧国乒就陈梦女单冠军 男单那场很可惜,林高远4:1负于张本智和国羽方面还是值得表扬的 五个项目实现了三个冠军
  • 看过我视频的人应该知道,我做了很多有关于某田避坑的视频,也是想让大家心里有个了解,不要被欺骗了,我希望每个买鞋的人,无论是正品还是高仿,花的钱都要花的值得,我是
  • -‍♀️推荐菜品:【口味芒果螺】嘿嘿~其实就是花甲啦,真的超适合吃了好几天清淡口味的我,香辣口味,肉多无沙,一下就激发了我的味蕾,胃口大开!就在免税店不远处~-
  • 当今世界,没人是一座孤岛#重庆婚纱照#丙火的特征与喜忌丙火为阳,至阳之火,类像太阳,炎炎炳照,朝气蓬勃,能驱严寒,能解冰冻,温养万物;故此,热情开朗,激情四射,
  • 秉承着对大家负责的态度,小编这边一直没有发布过这条航线的信息。我说要是在西藏自驾旅行的时候,能够在疾驰的汽车里听到她的歌声,那就太完美了。
  • 举例来说,在《地藏经》讲布施功德的因缘,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就三生受报,有的却是无量劫受报?举例来说,在《地藏经》讲布施功德的因缘,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情,有
  • #每日一善[超话]#[彩虹屁]#每日一善# 愿你一切安好,天天开心,现在和未来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活出自己满意的样子,把所有最好的祝福都给你。生活太匆忙,不妨慢
  • 比如:1、原本使用的是无甲醛、不含有害物质重金属的环保生态标准皮革,为了降低成本,改用了甲醛、重金属超标,化工塑料气味重的PVC皮革,易造成皮肤过敏、脱皮龟裂等
  • 所以我们刚开始是用否定的法来调伏自己,后来用肯定,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的心性是没有差别的,我们这一念心具足体相用三大,「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能生一切世出世
  • 彼时,高圆圆还没有国民女神的称号,当时她才22岁,是三位周芷若扮演这种最为年轻的。 02 对于角色的演绎 周芷若这个角色是比较难演绎的,从前期的清纯可人
  • 今天好开心,收到公司发来的邀请函参加【2017年第二届微商春晚】还有两天两夜价值10万的绝对成交密训‼️心情无比激动‼️从一个微商小白到现在公司最高级别直属代理
  • 当你觉得累了,困了,想放弃了,请想想你身后还有着担心你的人,当你觉得生活倦了,腻了,请想想你此刻与你共同拼搏的那些人,他们都是同你一样,怀着同样的追求,努力工作
  • 世间再无可留恋之事,之人,就差一个合适的时机离开了~我需要等待,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就可以解脱了,不会很久的,再稍微忍一忍……#光与夜之恋[超话]#今天纯纯属于
  • 远远望去,犹如一条巨龙,而现场放风筝的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巨大的转轮在他们的手里来回转动,手、脑、眼协调并用,让一根根风筝线拴住了美丽的夜景。#工
  • 美食家蔡瀾曾經說:“如果你覺得生活無味,那就好好做一頓飯,你會發現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在裡面。在他們的身上,總是能看到生活的真味,就藏於一蔬一飯中。
  • 如果你护理都做到了,仍然有痤疮发生,那么就需要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了。说起如今娱乐圈总是十分意外的,有些明星一出道就可能在娱乐圈火爆,虽然都说娱乐圈这行业吃的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