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这五年# | 海淀用“绿色”铺就城市发展底色】2021年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6年下降54%,七年蝉联城六区最优;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扩大,严格“两线三区”空间管控,截至目前森林覆盖率为35.78%,居城六区首位;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65.2,连年位居中心城区首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在中心城区率先发布野生动植物名录……

近年来,海淀区坚持把服务国家和首都大局摆在首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和绿色协同发展之路,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在中心城区率先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形成一幅处处可见绿水青山的美丽海淀画卷。

为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
上庄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是海淀北部重要的电源支撑点,同时为海淀北部产业园区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记者跟随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执法队员来到现场,对企业的环保数采仪、监测记录、余热锅炉CEMS在线监测站,以及废气排放口、废气监测点位等进行了细致检查。“根据企业的排放情况,我们会定期对企业开展现场检查,主要检查企业的持证情况,以及是否按证排污、是否按要求定期进行检测、现场是否有其他环境违法行为等,以此加强对企业守法的引导与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队员房磊介绍。

五年来,我区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特别是2021年,是大气污染防治史上值得被铭记的一年,经过20多年砥砺攻坚,空气质量实现全面达标,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PM2.5和O3年均浓度分别为33微克/立方米和152微克/立方米,同步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年均浓度比2016年的72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54%。至此,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实现全面达标,七年蝉联城六区第一;全年优良天数287天,比例达到78.6%,接近八成,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水环境质量方面,我区坚持“三水”统筹,碧水保卫战实现突破。“保好水、治差水”,供水千人以上农村集中式水源地全面划定饮用水保护区,定期开展环境状况评估和水质监测,有效保障饮用水安全;实施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区污水处理率达99.5%;实施“水清岸绿”行动计划,全面完成7条河段黑臭水体治理、75条小微水体整治。2021年,8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南沙河水质从2016年的劣V类提升至Ⅳ类,地下水水质保持总体稳定。

与此同时,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总体良好。“十四五”期间,监管重点从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延伸到了未利用地,从“两地”扩展到“三地”。污染地块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科技赋能解锁智慧新格局
在海淀,有一双“智慧的眼睛”,26家重点污染源单位的排污情况,都在它的监督之下,只要发现情况不对,这双“慧眼”就会立即锁定目标。它,就是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

在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综合业务科办公室内,自动监控保障专项小组的队员们时刻关注着系统中的有效传输率数值,不时翻动页面查看各个重点污染源单位的指标数据。“这26家重点污染源单位既有涉废气单位,又有涉废水单位,如果是光靠人跑腿检查,效率低还会有所疏漏,但通过这个平台就不一样了,所有重点污染源单位的实时排污数据都能在系统里查到,有效发挥智能化监管‘标尺’的作用。”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队员张林一边介绍一边点了点鼠标。记者看到,在电脑屏幕上,企业线上实时滚动的各项数据指标,排放所产生的氮氧化物、烟气温度、烟气流速、氧含量等各项指标一目了然。

那么,如此高效率的自动监控平台是如何及时收集监控数据,并保持平稳运行的呢?记者随执法队员来到位于大工村的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执法队员柳有峰介绍,燃烧垃圾同时产生的烟气,经过一系列的烟气处理系统后会除去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标后才能经烟囱排出。而排烟囱顶上有一个烟气采集装置,通过管路烟气到达烟气分析柜里进行分析,数据则传输到与环保设备是联网的数据采集仪上,从而实现数据的实时地传输。

注重科技赋能环境治理,区生态环境局不断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应用,切实提升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水平,以实际行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同时,我区持续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展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先后搭建运行渣土车治理、智慧工地、机动车尾气监控、“水务大脑”、水污染实时在线监测、“电力+双碳”等科技治污平台,实现从对污染源的被动治理到“主动采集—智慧预测—精准调度”的转变。启动大气和水环境精细化管理项目建设,加强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在市级70个高密度站点基础上,科学布设了餐饮、道路、扬尘等6大类198个固定监测设备和5台移动监测设备,构建了监测、评价、预测、溯源、通报、整改、评估闭环管理体系;开发“电力+双碳”应用场景,为政府及管理部门提供节能减排管理支撑和执法研判依据。

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五年来,海淀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建设齐头并进,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青山”和“金山”可以“双赢”;从点滴到全局,五年来,海淀的绿色发展制度保障形成合力,生态共识落地生根,转化成为高能的动力和积极的行动,实现了生态环境日渐向好的活力迸发;从“青山”到“金山”,五年来,海淀的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绿色”已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大美海淀,到处演绎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佳话。#聚焦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北京·海淀区[地点]#

【#核心区这五年# | 海淀用“绿色”铺就城市发展底色】2021年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6年下降54%,七年蝉联城六区最优;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扩大,严格“两线三区”空间管控,截至目前森林覆盖率为35.78%,居城六区首位;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65.2,连年位居中心城区首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在中心城区率先发布野生动植物名录……

近年来,海淀区坚持把服务国家和首都大局摆在首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和绿色协同发展之路,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在中心城区率先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形成一幅处处可见绿水青山的美丽海淀画卷。

为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
上庄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是海淀北部重要的电源支撑点,同时为海淀北部产业园区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记者跟随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执法队员来到现场,对企业的环保数采仪、监测记录、余热锅炉CEMS在线监测站,以及废气排放口、废气监测点位等进行了细致检查。“根据企业的排放情况,我们会定期对企业开展现场检查,主要检查企业的持证情况,以及是否按证排污、是否按要求定期进行检测、现场是否有其他环境违法行为等,以此加强对企业守法的引导与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队员房磊介绍。

五年来,我区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特别是2021年,是大气污染防治史上值得被铭记的一年,经过20多年砥砺攻坚,空气质量实现全面达标,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PM2.5和O3年均浓度分别为33微克/立方米和152微克/立方米,同步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年均浓度比2016年的72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54%。至此,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实现全面达标,七年蝉联城六区第一;全年优良天数287天,比例达到78.6%,接近八成,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水环境质量方面,我区坚持“三水”统筹,碧水保卫战实现突破。“保好水、治差水”,供水千人以上农村集中式水源地全面划定饮用水保护区,定期开展环境状况评估和水质监测,有效保障饮用水安全;实施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区污水处理率达99.5%;实施“水清岸绿”行动计划,全面完成7条河段黑臭水体治理、75条小微水体整治。2021年,8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南沙河水质从2016年的劣V类提升至Ⅳ类,地下水水质保持总体稳定。

与此同时,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总体良好。“十四五”期间,监管重点从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延伸到了未利用地,从“两地”扩展到“三地”。污染地块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科技赋能解锁智慧新格局
在海淀,有一双“智慧的眼睛”,26家重点污染源单位的排污情况,都在它的监督之下,只要发现情况不对,这双“慧眼”就会立即锁定目标。它,就是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

在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综合业务科办公室内,自动监控保障专项小组的队员们时刻关注着系统中的有效传输率数值,不时翻动页面查看各个重点污染源单位的指标数据。“这26家重点污染源单位既有涉废气单位,又有涉废水单位,如果是光靠人跑腿检查,效率低还会有所疏漏,但通过这个平台就不一样了,所有重点污染源单位的实时排污数据都能在系统里查到,有效发挥智能化监管‘标尺’的作用。”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队员张林一边介绍一边点了点鼠标。记者看到,在电脑屏幕上,企业线上实时滚动的各项数据指标,排放所产生的氮氧化物、烟气温度、烟气流速、氧含量等各项指标一目了然。

那么,如此高效率的自动监控平台是如何及时收集监控数据,并保持平稳运行的呢?记者随执法队员来到位于大工村的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执法队员柳有峰介绍,燃烧垃圾同时产生的烟气,经过一系列的烟气处理系统后会除去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标后才能经烟囱排出。而排烟囱顶上有一个烟气采集装置,通过管路烟气到达烟气分析柜里进行分析,数据则传输到与环保设备是联网的数据采集仪上,从而实现数据的实时地传输。

注重科技赋能环境治理,区生态环境局不断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应用,切实提升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水平,以实际行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同时,我区持续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展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先后搭建运行渣土车治理、智慧工地、机动车尾气监控、“水务大脑”、水污染实时在线监测、“电力+双碳”等科技治污平台,实现从对污染源的被动治理到“主动采集—智慧预测—精准调度”的转变。启动大气和水环境精细化管理项目建设,加强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在市级70个高密度站点基础上,科学布设了餐饮、道路、扬尘等6大类198个固定监测设备和5台移动监测设备,构建了监测、评价、预测、溯源、通报、整改、评估闭环管理体系;开发“电力+双碳”应用场景,为政府及管理部门提供节能减排管理支撑和执法研判依据。

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五年来,海淀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建设齐头并进,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青山”和“金山”可以“双赢”;从点滴到全局,五年来,海淀的绿色发展制度保障形成合力,生态共识落地生根,转化成为高能的动力和积极的行动,实现了生态环境日渐向好的活力迸发;从“青山”到“金山”,五年来,海淀的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绿色”已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大美海淀,到处演绎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佳话。#聚焦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 #北京·海淀区[地点]#

“开局十四五 出彩看崤函”系列报道之一
综合实力稳步跃升
文/本报记者 白叶楠 图/本报记者 杜杰

编者按

岁序更迭,华章日新。

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

开局之年,至关重要。

这一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赶考的姿态前行、用决战的状态实干,围绕发展要务实施“十大战略”、围绕民生关切深化“两项工程”,努力打造实力雄厚的新三门峡、转型创新的新三门峡、崇德向善的新三门峡、生态文明的新三门峡、生活更好的新三门峡、善治安宁的新三门峡,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交出开局之年的优异答卷。

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即日起,本报推出主题系列报道“开局十四五 出彩看崤函”,全方位呈现崤函儿女在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门峡新征程中的新作为、新成效,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更大合力。敬请垂注。

冬日的“黄河明珠”依然璀璨耀眼,上万只白天鹅与城市共舞,好风景与新经济“比翼齐飞”,孕育着无限生机。

从能化新城到“中国铜箔谷”,从温泉小镇到清清卢氏,从职教园区到云上经开……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生态环境提质增效,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崤函儿女以奋进姿态交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精彩答卷,实力雄厚的新三门峡愿景愈加清晰。

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3.9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1至10月份,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累计增速分别为29.24%、33.1%、69.8%,均居全省第1位,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个月居全省前3位……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项目为王,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2月18日,全市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共开工34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451.7亿元。

起跑映照全程。从年初到年末,崤函大地次第展开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多彩画卷。

7月10日、10月8日,全市第一、二期“三个一批”活动相继举行,累计签约项目20个,开工项目55个,投产项目69个。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落点和支撑,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改善,都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落地落实”。市委书记刘南昌指出,要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深化“四个一批”,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和支撑。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创新发展、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顶格推动,聚力实施。

市委书记刘南昌书记、市长范付中率先垂范,多次深入一线调研,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项目建设扫除障碍。

以项目建设“创优提质年”为引领,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载体,全市广大干部躬身入局、履责于行,1566名干部包联企业1462家,走访企业2292家次,解决问题1500个,全面掀起大抓项目建设新高潮。

1至10月份,36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71.76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汇盛铜业一期、宝鑫电子三期、中科锐光年产400万片功率晶圆与10亿支功率器件封测项目、布科思机器人……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发展动能加速汇聚。
“稳”的基础持续巩固,“进”的力量不断积累,高质量发展站上新起点。

创新为要,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起笔精彩,落笔不凡。

年末初冬,市委书记刘南昌率队赴北京与中央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接洽谈。

11月11日,三门峡与中央企业签订42个合作项目,总投资815亿元,融资超500亿元,在开局之年关键处落子取势,为未来竞争布局奠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央地合作有4个特点:突出创新驱动,突出绿色低碳,突出数字转型,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以前瞻30年的战略思维,三门峡接续引进“国字号”资源,助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坚定不移沿着转型创新发展的道路继续走深走实。

市委书记刘南昌强调,要把创新放在产业转型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以搭建一流平台、凝练一流课题、培育一流主体、配置一流资源为重点优化创新生态,强化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撑。

市第八次党代会将“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作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着力打造创新高地。

创新,已然刻入三门峡生命基因。

今年,全市谋划实施“三大改造”项目244个、5G项目83个,引进人才(项目)27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1%,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三门峡制造”压延铜箔飞入太空,铝合金精深加工填补国家部分高端铝材空白,翱翔星空的卫星将有“三门峡芯”的身影……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大潮澎湃。
第二十七届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第八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2021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暨中国(三门峡)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多场盛会在我市相继举行,折射出三门峡产业结构巨变,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5%,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3.4%,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5.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7%;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5.8%。

依托宝武铝业、国投金城冶金等头部企业,传统资源型产业加快向以铜基、铝基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转型,易事特、中科芯时代、中车重装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特种新能源汽车基地已呈雏形。
加快实施特色产业“1133”倍增计划,着力打造苹果、食用菌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中药材、生猪2个300亿级产业集群,灵宝苹果入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卢氏县、灵宝市被认定国家伏牛山香菇产业集群。

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绿色低碳发展蔚然成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庙底沟文化旅游产业园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加快推进,“绿水青山”更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

1至10月份,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4%。

产业更“轻”、底色更“绿”,在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还能享受“蓝天绿水好空气,青山绿水白天鹅”。
11月23日,关键金属河南实验室建设启动,三门峡创新驱动发展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改革开放,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创新开发“三门峡数字化营商环境动态监测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营商环境实时动态可视化监测;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做法获得国家发改委肯定;公共资源交易闯出“三门峡模式”……

从公共资源交易创新,到金融体制改革;从国资国企改革,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擦亮“赢在天鹅城”的营商环境品牌,到扩大对外开放,我市用好用足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加速释放发展活力动力。

一组数字映照出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三门峡速度”:全市11大类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67个工作日以内,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党政、事业单位700余家,全市“一证通办”事项达到310项,不动产登记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全域通办,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
环境优,主体活。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9907户,各项贷款余额首破千亿元大关。

今年以来,我市发挥“一带一路”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国家、省开放开发战略,持续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奋力打造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重要支撑区,迈入开放发展新境界。

前三季度,全市新设外资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8.86亿美元,同比增长3.9%。

鲜活的数据印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稳步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出彩的华章,在矢志奋斗中赓续。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逐“新”启航,全“新”三门峡阔步前进。

岁月无言,奋斗者为其代言。230万三门峡人民必将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奋力加快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贡献强劲三门峡力量。 https://t.cn/R2WxHFa https://t.cn/R2WxHFa https://t.cn/R2WxHFa https://t.cn/R2WxHF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自创MACD新用法 MACD是指标之王,但是其也是具有滞后性,所以尽量让MACD的信号提前,我将公式参数做了更改,大家看看是否有提前,同时增加了黄色部分做参考。
  • 咳咳,是(二十八),热度给老福哈[心] 图片是镜像的,关于如何调整,你只需要(打开picsart美易照片编辑,编辑图片,点击「工具」,右下角「调整/旋转」,选择
  • 任何一个人没有听过日服生日语音我都会伤心的 あなたに祝っていただけるとは,私は幸せものですね。今日はただの日々樹渉として過ごしましょうか。能得到你的祝福,我很幸
  • #JingDailyNews#|Philipp Plein 斥资140万美元购买虚拟土地 近日,设计师品牌 Philipp Plein 在元宇宙平台 Dece
  • 狄金森 看完三季,还不错。配乐很有节奏感,画面色彩丰富。 看似是传记片,实际上加了很多魔幻改编及虚构感情戏,各种人物日常其也比较活泼有趣,不是传统年代剧风格。
  • 将生活带给你的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那些令我歇斯底里的感动,总是电影里别人的故事人生就是这样,要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什么都不是爱的对手,除
  • #1027会客厅#【1月29日《1027会客厅》上线嘉宾:何星星】 1月29日《1027会客厅》 本期主题:2022少数民族留台过大年系列人物2 本期嘉宾:何星
  • #今日贴纸打卡# 交好运的方法就是不断提升+不断尝试,在这个极速变化的世界里,人面对的机遇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人的一生不止10次尝试的机会,努力的人运气不差。就
  • #易烊千玺电影奇迹# [2022] #易烊千玺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2022] 20220222,再二也要和你一起为爱正名。在这个奇妙的日子里,当然会有好事
  • #日剧美丽的他[超话]#老婆这张照片真的绝了[泪]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绕地球9999圈赶来朝拜他的容颜从头发到脚趾都是完美的大马士革玫瑰也因他黯然失色即
  • wk说了在一起以来对我说过最重的话(如图),虽然很难过,但我还是坚决不肯先低头。 他也没有像以前每次吵架后疯狂的语音电话消息道歉,我还在难过果然是传说中的七年之
  • 德甲第23轮对阵菲尔特赛前新闻发布会纳格尔斯曼part: 谈到刚刚结束隔离重返绿茵场的穆西亚拉: “穆西亚拉今天进行了体检,他已经结束了新冠隔离,但我们还需要继
  • 日本的马娘社团きたちゃんぶっく(小北图书)将于同人展会C99(2021年12月30-31号日)上推出的马娘fanbook。 作品汇集了超过30名创作者与多位插画
  • #韩国留学#高丽大学 QS世界排名:世界排名69位,对比台湾大学,世界排名66位。 高丽大学介绍: 韩国高丽大学成立于1905年,是一所私立大学 它是一所私
  • 【相术分享】 1、男人身体瘦削高大,但小腿无肉,主中年事业易遇波折,屁股无肉,代表有财无库,主守不住财。2、男人肩宜平厚不宜斜垂,腰亦宜圆硬,主能担重担;如有腰
  • #郑州苗方清颜# [航天员]敏感皮肤这 2个护肤误区 误区一:选择婴幼儿产品,觉得更安全放心 这不全对。婴幼儿护肤品确实香料、额外的添加剂很少,比较适合敏感
  • 【成都交警发布2021年“国庆节” 两公布一提示】 2021年“国庆节”假期为10月1日至7日(共7天),期间机动车尾号不限行。假期期间全国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对
  • 【投稿】近剁卷和进才选昨天一起去电玩城。玩俄罗斯方块,进才选建议谁输了就要被另一个人,近剁卷虚势地说谁怕谁,反正两个人水平差不多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但没想到进才选
  • #周口好网民# 【开展绿化带修剪养护 让城市安全又美丽】早晨六点,当大多数人还在家中,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道路上,一名名“美容师”已经开始了一天辛苦的工作,
  • #小卡[超话]# 约稿+v:w1224613073 QQ:1224613073 简约高级风(如图1) 5r一个稿子 我的风格(我也不知道该叫啥)(如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