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故事:那年我拒绝的情书

故事微刊 2022-01-03 07:30
作者:(台湾)莫 非

       他追逐的也许不是爱情,而是爱。       他追逐的也许不是我,而是一个曾向他表示友善的影子。

       每一次想到他,我便会感到一阵颤栗,为他那锲而不舍的劲儿,是那样一种可怕的坚持,坚持不把我给忘记。

       原本,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那个小区里,我家住1号楼,他家住10号楼。小学班上我坐前面,他坐最后一排。功课我常考第一,是班长、模范生;而他,永远是最后一名,老师从不提他、不正眼瞧他,不把他当回事。只除了一次,老师当堂点名:“宋××,你怎么退步了?不是每次都是倒数第一,这回却考了个倒数第二?”语带讥讽,在全班的哄笑中,将考卷摔在他的桌子上。当时他也跟着同学们在班上傻笑,好像分辨不出老师说的是反话。

       他长了个大头,有人说他笨,大概是因为他在家里跟妹妹睡上下铺,老由上铺摔到地上,所以给摔傻了。此话从没有人求证过,但他的头真的大,他也是大家公认的笨。所以我对于他,好学生对于笨学生,女生对于男生,在那个年纪是绝对井水不犯河水的。但有一天,母亲却向我问到他的成绩,然后对我说:“他爸生前和你爸是好朋友,所以你要在功课上帮他一把!”母亲又说自他父亲过世,他母亲便离家去了台北,从事秘书之类的工作。他和妹妹被小阿姨收留,而小阿姨又因在歌厅唱歌,认识了一个客人,后来就同居在一起,他们称他为“叔叔”。是那样一个畸零的家庭,不容易啊!所以我应该帮他,那一天,便找他一起做功课,约在他家。

       那天下午他家只有他。他带我参观了一下他家,然后带我到做功课的饭桌上,是个沾着油污的桌子,上面放着一盘冷馒头,一碟辣萝卜干。当时午后斜阳洒满一桌,成了房内最亮的地方,桌上像铺了块金色柔软的绸缎,什么东西都浸着温润色泽。

       他教我用馒头夹辣萝卜干吃。因为没吃过,也因为新奇,我吃了两口,觉得特别香,和他相视一笑。那天下午,我们友善地一起做着功课。偶尔,室内回响着“嘎巴!嘎巴!”萝卜干的脆嚼声,在那午后阳光的一个角落,天地一片宁静。

       但接连几天在学校,同学开始注意到他的变化了。“你看,宋××又在算人数了!”有人拍我肩要我注意。是在早晨的课间活动,学校安排我们跳土风舞,要流动换舞伴。排在另一头的他在等音乐时,会一个个数,看怎样换舞伴,可以换到和我在一起。我回头,果然望见他一脸认真地伸着手指,在一一点算。他个儿高、头又大,队列中很容易看见,但他对别人的注意浑然不知。当即我便羞愤了,真没想到数学那么差的他,会有这种脑筋?

       死心塌地的追逐
       我开始对他疏远,视如路人。不仅再没有邀他一起做功课,而且看他远远走来,我就闪在一边。我不喜欢同学把我和他联想到一块儿。但也有失算的时候。一天清晨上学路上,我骑着脚踏车一溜而过,转个弯后,赫然望见不远处,他正背着书包的背影。我只好硬着头皮往前骑,擦肩而过时,他抬了下头,发现是我,眼光闪了闪;我咬咬牙,假装视若无睹地继续往前骑。

       一会儿,却意外地听到背后传来快速沉重的跑步声。回头一望,暗叫不好,这个傻大个一手紧抱书包,一边喘着气,紧追着我的车跑。我吓得愈骑愈快,他也愈跑愈快,头上甩着汗珠子,嘴巴大声吐着气,却不肯开口招呼我,或喊一声停。这使我也没什么理由阻止,我假装没看见,紧抿着嘴,兀自低头赶路,像个不相干的路人。地上是一高一低、快速移动的身影,偶尔一个远远地抛下另一个,偶尔两个又紧紧相随。

       日后每次路上碰见,他一定撒开两脚,卖力地追赶着我的车。我从未问他为何要跟着我跑,他也从不招呼我停车等他一下!

       寻常情书
       暑期放假,我松了口气。不上学便见不到,我便很安全。

       一晚,我忽然被墙外轻轻的叫声给唤醒了,那是压抑又紧张的声音,又要我听到,又不能叫别人知道。一下在墙这头,一下又冒到墙那头:“莫非!莫非!你出来一下!”小偷似的。

       我听了,顿时噤声。有点兴奋,又有点不知所措。他叫我出去做什么?脑中一片空白。经验是新鲜的,但那个大头又叫我没太多想法,只好假装不在,可是又心虚,因为我知道他是知道我在的。他又叫了一阵,便也没声了。隔两天,又来叫,隔两天,再来。是那样不死心,探索、试探,叫魂似的叫。我烦透了。

       “莫非!你出来一下!”他又在墙外叫魂了,终于给哥哥听见,他不耐烦地走出去,很凶地喊:“叫什么叫?是哪家的狗在叫?不要在这儿吵!”很成功地遏止了那头的叫魂声。进屋时,老哥对我得意地挑挑眼:“怎么样?你老哥厉害吧!”

       但安静只持续了几天,信箱里却开始出现我的“情书”了。因为是住同一个小区,一定是他本人专送,每每门外信箱“咚!”一声响,然后便是一阵跑远的脚步声。

       说“情书”,其实是神近而非形似,全信不带任何与“情”有关的字眼,而且言语平常,简单几句话,算是小学生式的问候。信纸也是一张肮脏的作业纸,上面铅笔字迹歪七扭八,几句话写得挣扎痛苦非常,涂改痕迹历历在目,看得出他把一生的学问全用上了。是这样一封让人啼笑皆非的信,拿在手上,却惊心动魄,一颗想要表达什么的心,好像烫手指。

       我从没回过信。年龄上,我还是讨厌“臭男生”的年龄,情感上也还没开放,对这一连串浓烈的表示,只觉得莫名其妙的“倒霉”。他大约也看出我的烦恼,在学校不再数舞伴了,但上学路上仍是追着跑,信箱也仍时不时躺着封信。

       温柔大手
       隔年初夏,一场滂沱大雨,到处淹水,我必须步行上学。走到校门口时,因为是上坡,黄浊的大水迎面滚滚流下,竟泛滥成校门宽的一条大河。老师在门口指挥,一些学生脱了鞋涉水前进。我也涉入水中,浸在冰凉水中的脚,像被许多鱼由趾间溜过。

       我低头,在湍流水中摇摇晃晃地走,有点头晕,也有点害怕。走了一半,看着快速流过的水,忽然有点发昏,这时,一双手由后面伸来,是他。我因惧怕,一时摒除所有的矜持死命抓住,乖顺地由他牵我走到校门口。

       现在回想,那绝不是一只偶然冒出的手,而是一只在身后多时,伺机待发的手;那也不是一双小学生的手,而是一只有力又稳定的手,一只多年身为保护者,走过无数生活困境的手。是那样一只手,把我由大水中牵出。到了高处,他松了手,看也不看我便离开了,大约是感到我的不自在。望着他的背影,我着实发了阵呆。

       初中,我考到了私立学校。他与小阿姨一家搬走了,听说他被送进工厂去当学徒。高中,我又考到北部女中,一次回台中老家,看到他几封过期来信,地址是中坜,字迹仍是熟悉的,其中一封里他形容我是:飞上枝头做凤凰。有几个字是拼音注出来的。

       他只是向爱投奔
       女孩心的诡异之处,就在当自己对对方没感觉时,对方的一切追逐,都会被弃之如仇、逃之不及,对方再怎么掏心掏肺,也只是“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但在二十几年后,我渐渐有了不同的视野,我发现生命中的这一段,也许原本不是一般初恋式的追逐与被追逐。他追逐的也许不是爱情,而是爱。他追逐的也许不是我,而是一个曾向他表示友善的影子。他一生寻找的,是那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因为是那样一个成长在寂寞中的孩子,世界对于他来说是破碎、不安、残酷的,在他童年的记忆里,是被泪与屈辱淹没的大海;因为内心的渴望,他把我当成山一样的指标,一次次如浪涌向岸边,毫不气馁地向爱投奔。

       而我给了他什么呢?一个阳光的下午?一个微笑?一个牵手?他不知道,当我骑着车飞快往前跑而他紧追不放时,他已把那一角阳光给逼退,给远远地抛在后方了。而我不知道的是,自己一个微小的友善表示,就是他生命中仅有的仁慈,就是他全部的阳光。

       他追逐的,是阳光的影子,阳光的记忆。

#碳达峰 碳中和##双碳目标##碳市场##碳达峰#
【外媒:“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项碳中和赛事”】

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已不到40天。作为东道主,北京和张家口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最后冲刺准备,即将迎接世界各地的冰雪健儿。众多外媒也将目光汇聚中国,热切关注这场冰雪盛会的来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特殊背景下,国际社会期待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给世界带来更多活力与信心。

一切已准备就绪

俄新社近日报道称,北京各处安装的冬奥会倒计时牌显示,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已不到50天。该社指出,随着第24届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中国承诺,所有场馆设施都将做好充分准备,向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报道称,北京冬奥会的一切已准备就绪:冬奥会火种已从希腊抵达北京,奖牌、服装和火炬设计已向公众展示,吉祥物熊猫“冰墩墩”和灯笼“雪容融”早已广为人知。中方为各国代表团准备的防疫手册已制作完成,各个场馆也都举行了测试赛。明年1月27日,中国将开放奥运村,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

俄罗斯《劳动报》网站近日报道称,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计划使用的场馆,到目前为止都已建造完成,准备投入运营。国家速滑馆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冰面。北京有7座场馆使用了这种世界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它能把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以避免出现各个部位温度不一样、冰面硬度不均匀的情况。这种制冰技术代替了对环境不利的传统方法,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可以节省40%以上的能耗。此外,还可利用制冰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制备温度为60至65摄氏度的热水,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

绿色低碳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一张闪亮名片,也成为外媒报道的热点。路透社介绍,冬奥会为北京和张家口的场馆提供了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氢气等清洁能源,此外张家口将在冬奥会期间在赛区投入655辆氢燃料公交车。英国《独立报》刊文称,“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项碳中和赛事”。

肯尼亚主流媒体《民族报》刊文,高度评价中国为举办“安全、开放、清洁、绿色”奥运所作的不懈努力和瞩目成果。文章称,冬奥会首次使用绿色能源,将体育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启动综合计划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并为与会人员提供疫苗,中国严密有效的疫情防控体系为运动员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冰雪运动热起来

拉美社报道称,自10月以来,由于许多涉及国内外运动员的预选赛启动以及各个比赛场馆和保障服务的测试进行,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北京的冬奥氛围越来越浓厚。有关北京冬奥会的消息在中国各大媒体上呈现,而在社会层面,这一体育盛事通过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更好地推广冬季运动而更受期待。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赞赏中国通过“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冰雪运动迈上新台阶、达到新水平。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向国际社会做出的郑重承诺。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显示,2020—2021雪季,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全国31个省区市共184个地级市开展了超过1200场次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直接参与和间接影响的人数规模近亿人次。

不少外媒注意到,在中国,随着冰雪运动成为“热运动”,冰雪产业也成为“热经济”。《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距北京冬奥会开幕越来越近,中国滑雪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分析认为,随着人们接触滑雪的机会增多,这一市场所覆盖的客户群体将由滑雪爱好者和高收入人群逐渐扩展至更大范围。欧美体育用品公司看好其中商机,纷纷赴中国拓展业务。中国滑雪市场被广泛看好,原因除了中国疫情控制较好以外,还有其休闲市场展现出的巨大潜力。滑雪爱好者的增加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民间商机不断显现。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根据欧盟中小企业中心2018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滑雪产业到2022年的市场规模预计为39.7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480%以上。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冰雪产业从2015年的2700亿元迅速增至2019年的4200多亿元。到2025年,预计中国冰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占比接近1/5。

展示国际合作决心

近来,以美国为首的个别西方国家相继宣布“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加入美方主导的这一行动。

在此之前,路透社也引述国际奥委会高级委员庞德的表态称,“从一个能举办一场有组织、出色的奥运会的东道主角度来说,中国绝对没有问题,”他还强调,“中国是一个非常好、非常有组织的国家。”

“中国致力于在2022年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包括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保护各国运动员。中国还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即放弃大型仪式,不大量邀请国际观众。尽管中国做出这些合理和负责任的努力,但西方媒体却扮演了一个可耻的角色,一再不负责任地指责中国。”希腊“现代外交”网站刊文指出,美国对待北京冬奥会的态度有道德缺陷,显然是出于遏制中国崛起的地缘政治考虑。然而,这种地缘政治算计注定会失败。

目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已表示应邀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此外,还有不少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王室成员注册出席北京冬奥会。同时,韩国、南非、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多国也都通过不同方式发声,支持北京冬奥会。

挪威驻华大使白思娜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挪威将派出一个由运动员和支持人员组成的300多人的庞大代表团参加北京冬奥会。白思娜表示,挪中两国近年来在冬季运动方面的合作,生动地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精神。“我们希望更多的国家参与冰雪运动,各国之间应当交流互鉴、携手合作”。

《民族报》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把人们聚在一起,弥合历史、文化甚至意识形态分歧,建立国家间的友好关系。通过北京冬奥会,中国展示了其国际合作决心。

#东奥会#

#全国最美奋斗者 小麦育种专家裘志新逝世##984快报# 12月22日,记者获悉,中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奋斗者”、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原所长裘志新,于2021年12月20日9时因病在永宁县逝世,享年74岁。

裘志新1947年8月生于浙江杭州,1965年高中毕业后,踏上了支宁的征程。1981年,他育成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广泛、品质优良的宁春4号春小麦。因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这一小麦品种在短时间内迅速向内蒙古、新疆、甘肃等6省区推广,被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引种,成为我国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

他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建立起一套摊子小、花钱少、效率高的育种机制,连续30多年开展北育南繁任务,将育种工作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一粒“种子”的情怀》
裘志新:“我相信,一粒种子能造福万千苍生!”
30多年来,一个适应性广、丰产性突出的春小麦良种——宁春4号,在我国宁夏、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国内春小麦产区丰产增收,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春小麦品种之一。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有名的春小麦品种,竟出自宁夏永宁县一个小小的良种繁殖场。它的发明人就是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原所长、小麦育种专家裘志新。
从美丽的西子湖到环境艰苦的大西北,裘志新把乡村田野当成舞台,保持着泥土般的本色,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一次次地创造了小麦育种的奇迹。
庄稼汉是他的老师,大地是他的课堂
1965年9月,杭州火车站。600多名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报名支援宁夏建设,登上西行的火车。18岁的裘志新是其中一员。那时,怀揣赤诚之心的他,毅然踏上了从家乡开往宁夏的列车,到宁夏银川永宁县插队当农民。
裘志新生长在杭州西湖边,来宁夏前从没见过高粱,更没干过农活。在艰苦的劳动中,他很快完成了身份转换,即便是壮劳力干的修渠护堤的重体力活,瘦小的裘志新都主动参与不甘人后。很快适应了农村生活的他,还积极投入到水稻插秧、药剂除草、小麦新品种引进、“5406”生物肥制作等新技术推广的工作中,成为农村科技带头人并被聘为乡农技员。
8年的农民生涯让裘志新认准一个理:农村最需要懂技术的人、良种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为此,裘志新开始走上了良种研究的道路。
1973年,裘志新被吸收到原永宁县良种场,正式进入科技人员行列。在工作中,他深切认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在老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刻苦自学了良种繁育、作物栽培、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昆虫病理、生物统计等十多门专业课程、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大有长进。
一起共事20多年的同事这样评价他:“调入永宁县良种繁殖场,为他后来的育种提供了基础,是他乐此不疲埋头育种的开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育种狂人。”

35年的“迁徙路”上他来回奔波
为了弄懂几个难点问题,裘志新会想尽一切办法搜集资料,骑车几十里到当地科研院所向专家请教。“从零开始,他自学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艰辛难以想象。”曾给裘志新当过多年副手的伍乘新说。为了加快育种的进度,每年宁夏小麦收割后,裘志新都会将种子运到云南和海南去加代繁育,也就是“南繁”。他像候鸟一样常年奔波在祖国的南北方,一年间在三地间来回奔波。
“他个子瘦瘦小小的,但是只要为了工作什么都可以不顾。‘南繁’的火车一开就是几天,裘志新就钻到硬座下面躺着休息。”上世纪80年代,在永宁县胜利乡工作的田万森第一次见裘志新时,只感觉他并没有宁夏人的长相,但是穿着打扮就像一个地道北方农民的形象。
“杂交育种,每种组合只种一两行,稍微出点意外,一些组合就见不到结果。”同事张振锁回忆,为保护种子,裘志新白天赶麻雀,夜里赶田鼠,睡眠时间很少。一次在海南育种时,当地长期不下雨,地里青苗被晒蔫了。裘志新只能和同事每天早上5点起床,从井里挑水,一瓢一瓢浇进地里,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足足坚持了20多天,靠血汗战胜了干旱。
在艰苦的环境下,裘志新依然秉持节俭不浪费的品质,用废水泥袋改扎种子袋,以报纸代替高级硫酸纸作杂交袋,甚至一个小小的白纸标签、一个回形针,也是用了再用。

艰苦条件下诞生的“宁春4号”
在专业理论知识贫乏,缺少育种经验、基础材料、仪器设备、育种经费,以及人手不足和家庭拖累大等困难下,裘志新依然在极为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带领课题组的同志,从单位与生产实际出发自学了育种专业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先后引进了国内外小麦品种资源1万余份,配制杂交组合2万多个。根据工作实际,他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单位实际,摊子小、花钱少、效率高的育种方法。连续35年成功地进行了一年2—3代的北育南繁工作,将育种工作推向前进。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1977年,裘志新与他的同事们首先育成半矮杆中熟丰产的春小麦新品种永良1、2号,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当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次科学大会“育成小麦新品种奖”。1981年,他们育成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广泛、品质优良的宁春4号(永良4号)春小麦,因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在短时间便受到农民的欢迎,得以大面积推广,至1983年即完成了宁夏灌区小麦品种的第4次更新,同时迅速向内蒙古、新疆、甘肃等6省区扩展,并被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引种,成为我国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并深受广大农民与面粉加工企业的青睐,迄今仍是西北春麦区的当家品种。

截至2019年,仅宁春4号(永良4号)累计推广面积就达到1.4亿亩,已增小麦70亿kg,创造出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宁春4号的成功选育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穿梭育种”的典范,其育成与推广先后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银川市有突出贡献科技成果特等奖。裘志新也被国际小麦玉米中心的小麦育种专家马丁.金格尔博士誉为“穿梭育种的典范”。

此生只为“宁春”来
然而,裘志新并未就此止步。继宁春4号之后,他又带领技术人员先后育成宁春5号、宁春13号、宁春26号、宁春33号、宁春38号、宁春39号、宁春41号、宁春48号、宁春51号、宁春52号、宁春53号及永良15号等12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为西北、华北春麦区的小麦生产发挥了作用。
他还利用小麦雌雄蕊成熟的 “时间差”,首创“小麦剪颖直接授粉法”,省去“去雄”这一工序,将杂交工效提高了5-10倍。
裘志新对小麦育种事业,已经近乎痴迷与执着。在学生孙占波心中,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能跟随裘老工作。“2008年我们在云南进行南繁的时候,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暴雨,等我从梦里反应过来时,裘老师已经冲到雨中把种子收了起来,已经快60岁的他全身都淋透了,那个场景我终身难忘。”孙占波回忆道,裘志新老人工作起来根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正是因为日复一日的忘我付出,让他的身体落下了严重的疾病。“如今我们的同学们都奔赴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育种家’的精神已经注入了我们每个人的骨血,激励了我们以他的精神和力量,把所从事的工作当成一份事业去拼搏。”孙占波说道。
2019年,裘志新被授予全国“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与他一同出现在“最美奋斗者”获得者名单上的,还有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人。

“在田里的时候一站就是一天,雨鞋捂得脚极其难受,我们年轻小伙子都吃不住,但是裘老师从来没说过累。”作为裘志新的学生和同事,李前荣的心中裘志新是仿佛一座难以超越的大山。“他工作时的忘我精神,影响了我们所有的人。”李前荣告诉记者,4年前裘志新老人因为生病,逐渐丧失了语言功能,但是他心中依然惦记着繁育出比宁春4号还要优秀的品种。 “很遗憾没能在老人生前完成愿望,但是这也是我们每个育种研究员正在努力的目标。”李前荣说道。

对于身后事裘志新老人要求一切从简,就如同他生前的生活一样简朴而执着。

裘志新曾说过,“我相信,一粒种子能造福万千苍生!”如今,老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他培育出的新品种数十年如一日,替他守望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守护着宁夏人民的“粮袋子”。(银川新闻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年终心愿季# [打call][打call]漢堂斎茶室的微博小店,云南勐海春海茶厂易武刮风寨古树系列普洱生茶饼,[给力]微博特惠价答谢粉丝活动,推荐一款古树生茶
  • 看着身边女儿膝下承欢,下班回家抱起软软的她,亲一亲,一天的劳累也就消散了;父母傍在身旁,每天都会做好可口的饭菜等我一起吃,不管多晚回家,除了打电话关心,都会留盏
  • 髮如雪美容美发SPA 会所招聘 1、发型设计师要求:技术娴熟,具有良好的沟通及服务意识4000元~20000元左右每月4天公休2、染烫技师要求:技术娴熟,具有良
  • 扬名立万 真的好看好看好看 我全程死死抓住qyt的毛衣差点给她袖子拽掉[太开心]和她们俩出去真的很开心 这偌大的学校只有这两个逼懂我 还有就是 她们俩真的很爱夸
  • 好吃不饿还掉秤的控卡餐,已经帮你们吃过啦‼️比较适合平时运动比较少、有减脂需求的女生哦❗️现在控多卡招募天使用户了报名就跟我一样有机会免费试吃哦~报名链接:#如
  • 为此,祖辈流传下来有“山高坡陡石旮旯,人背马驼种庄稼,想要吃顿白米饭,除非过节生娃娃”的民谣成为当时的贫困写照。为此,祖辈流传下来有“山高坡陡石旮旯,人背马驼种
  • 八、对静态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24小时巡查检查,实行街道、小区、楼栋、单元和各类店铺全覆盖,严厉打击静态管理期间私自流动、私自营业、私自用车、私自出行等行为
  • 如果有一天,我爱的人离开我,我只回答两个字:好的, 绝口不问“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到底我哪里做得不对” 经历让我明白,若对方决定分开, 必定准备好了理由, 我
  • ③不太重要的一点,三井财团在中国的投资并不安分(图2)#人民的公义##著名制片人李学政质疑中演协惩罚劣迹艺人程序正义# 其实一个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没什么问题,但
  • 此处地理环境异常奇特优美,其二水相夹之洲为“小对河”二水汇合之处的北岸为“大对河”南岸为“白茅洲”这里还有一条内河(草市河)实际这里是三水合泾、三县交界之地。它
  • 如今天天自己也是很大了,虽然父母离婚,但是他还是非常坚强的,也爆出了他拍杂志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他12岁就有了170身高,真是令人羡慕呀!哪怕禅房中的这张床榻简
  • 一大早上蛮emo的,看到微信朋友圈点赞了一条什么电话通讯,听了一会,看了一点评论,断然不想听不想看了,这个疫情有些许的突如起来,肯定不可能全面兼顾的,这就对于身
  • “她后来才了解,说婚礼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意思不但是女人里外的美要开始下坡,而且暗示女人要自动自发地把所有的性吸引力收到潘多拉的盒子里。但实际上生肖并不
  • 喜欢的话请点赞转发支持哦~[打call] ​​​【妄想国語辞典2野澤幸司】1.「愛人と旅行」[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妄
  • 我的歌单好久没更新了,听着那些熟悉的歌,恍惚又回到了考研的日子,也是无数个这样日光温柔的下午,学累了就戴上耳机听歌发呆。我喜欢着那些闪耀的灵魂,那些用自己的颜色
  • ‭‮的真‬‬很好做的项目!‭‮万两万一‬‬的投入,‭‮便随‬‬做,一个月做个五六万七八万的利润,‭‮微稍‬‬努力一点就能‭‮破突‬‬十万往上!
  • #心疆奇产#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地方旅行,我建议你去甘南这是最低调的一个藏族自治州,它有着与西藏媲美的梵天净土,是梦中的香巴拉,摄影人的天堂。远观,近赏,乘坐直升机
  • 下周还是要每天一做[摊手]吃零食看比赛 这个泡菜味的真的无敌好吃做核酸等的花都谢了 但是今天天气还不错昨天突然发现我外公家门上贴了这个 我妈讲是之前当过兵
  •  #面部抗衰 美莱·5D超声炮体验分享:一种无痛“热玛吉”而且效果还堪比热玛吉先做了一个皮肤检测,会在屏幕上显示皮肤底层的情况还有皱纹的分布,能看出全部的皮肤问
  • 想起夏目漱日说过的一句话,“人就在不断的选择的矛盾中,戴上面具,焚烧过去,武装自己。过去的一年是“混”过去的,新的一年必须重新振作,一定要戒骄戒躁戒懒觉戒奶茶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