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季课程 | 唯识三十颂-第八天
唯识与它空,关系一言难尽?
主讲:第17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日期:2022年2月4日(五)
先问候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札西德乐!
今天是冬季课程的第八天,继续讲解唯识典籍在藏地是如何开展的。之前提到大致分为五个部分来讨论,今天会多加一个部分:他空跟唯识的关系。这次分类上可能比较杂乱,但也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讲一些内容。
#「弥勒五论」到底是哪宗?
前几堂课当中,已经讲过很多弥勒教法如何出现的历史,不必再重复,但是有些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首先是《丹珠尔》当中,印度论典对于弥勒教法的出现,有不同的说法。例如狮子贤论师的《般若八千颂大疏》(brgyad stong 'grel chen)提到:
「圣无着虽然领悟一切经典之意,但是对于《般若经》的字义两方面都无法领会,而感到不安。因此,弥勒为他讲说《般若经》、又撰写了《现观庄严论》本颂,传授给无着以及其兄弟等人,后经由后者诸师的祈请,弥勒因此撰写了五论。」
论师无畏生密(Abhayākaragupta,阿巴亚卡拉笈多)在《正处月光》(gnad kyi zla 'od)中的说法不同:
「佛涅槃后,金刚手承诺佛陀要负责结集佛语,召集弥勒等菩萨聚集一处,结集般若系经典。但是因为义理过于深奥,为了能够彰显其意,弥勒因此当时就撰写了《现观庄严论》的本颂。所以,狮子贤等人所主张,弥勒是后来为了回应无着才写下此作,这些观点有误;有些人则主张,弥勒的著作早已完成,但是并没有即刻宣说(是后来遇到无着才传出)。」
这些是《丹珠尔》(藏文大藏经的论藏部分)当中印度论师不同的说法,由于说法不同,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于弥勒教法属于哪个宗派的部分,上堂课已经讲过了,今天再做一些说明。一般来说,对于弥勒教法属于中观还是唯识,印度和中国佛教的看法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在藏地却有很大的争论,有不同的主张、看法,主要的有三种:
一,五部论是中观,也是唯识;
二,五部论都是中观;
三,五部论都是唯识。
一,五部论是中观,也是唯识:
三种中比较普遍的主张是弥勒的著作一部分是中观、一部分是唯识,这样的主张有:鄂译师、理剑世尊、绒敦、果让。他们认为:《现观庄严论》是阐述中观思想;《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法法性分别论》(此论有颂文本和长行本两部)是所有大乘经的解释,而思想上主要是三自性的内容,所以属于唯识;《宝性论》是讲说如来藏经典的究竟大乘思想。
第八世法王米觉多杰的《入中论释》中提到:
「父尊大惹巴(桑杰年巴)说:『慈氏五论解释一切广大因果乘之教言。中间的三部论著,虽然没有不附带地提到中观法义,然而直接阐述的是唯识不共义的典籍;弥勒第一部论著(《现观庄严论》)属于中观唯识共同的论典;最后一部(《宝性论》)属于经续(显密)共同的论典。』」
这样的说法,也和普遍的说法一致,弥勒五论同时具有中观与唯识思想。
二,五部论都是中观:
说五部论都是中观的,是对于《现观庄严论》有现观权威之称的雅.米旁却吉喇嘛、多波.些饶蒋采,班钦.释迦乔丹等大多数的他空派大师,都一致认同弥勒五论都是中观的论典。
三,五部论都是唯识:
认为全部论典都是唯识的,有仁达瓦.寻努洛卓在〈对泽千堪布问答录〉中提到:
「弥勒的教法,在唯识当中,被无着兄弟和其弟子们讲说,如果弥勒的教法阐述的不是唯识思想,那么无着兄弟和其弟子的论著,也都会变成不是唯识宗的著作。结果会变得连一个唯识宗师也没有。」
在〈与喇嘛唯瑟蒋采问答录〉中提到:
「『弥勒五部论著当中,《现观》属于中观,其他四部属于唯识。』请问这样的说法依据为何?『如果中观,就应该全是中观,如果是唯识就应该全是唯识,但是,这样的分类很清楚是出自圣解脱军(Ārya Vimuktisena)和狮子贤(Haribhadra)。过去藏传佛教的大师们也都这样认为。』」
虽然过去很多藏传大师都认为弥勒思想是混合的中观、唯识的,但仁达瓦.寻努洛卓则认为全部都是唯识。所以,藏地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弥勒教法都是唯识,但是有这种说法的藏传大师很少。以上简略讲完五论属于哪个宗派思想的部分。
#无着兄弟对「弥勒五论」的释论
接着,这里要说一下无着兄弟对于这五部论,写了什么样的注解。
一般来说,五部当中的《大乘庄严经论》,世亲着有注释、《辩中边论》,世亲着有注释、《法法性分别论》,世亲着有注释。《宝性论》,一般认为有无着的注释,藏传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近来国际学术研究认为可能是世亲所注释,这部分以后上《宝性论》的课时再说。总之,一般认为,四部论著无着兄弟都有注释,但是《现观庄严论》是否有两位的注释就不确定。
讲到《现观庄严论》,佛学院的学生都很熟悉了,对于印度二十一家《现观庄严论》的注解都很清楚,这里再重复说的话各位可能觉得很闷,简略来说,其中有十二部对照《般若经》、九部没有对照《般若经》。对照的十二部当中的第一部,就是圣解脱军(Ārya Vimuktisena)所写的《二万颂八品二万光明释》。据说这部注释撰写的因缘,是当时有一位居士寂铠(dge bsnyen zhi ba'i go cha)从普陀洛山迎请了一部《般若两万颂》(nyi khri le'u brgyad ma)到瓦拉纳西,而圣解脱军也同时得到弥勒「前往东方」的授记而来到了瓦拉纳西,两人就在当地相遇。以此因缘圣解脱军得到了这部《般若两万颂》,并且开始了与《现观庄严论》的比对工作。这是比对《般若经》和《现观庄严论》的第一部注释合集。这段因缘,出自慧生智撰写的《般若摄义》。
另外,据说这些注释当中,《般若八千要义》是所有释论中最广博的,能够广泛解释二十部,或一般说十七部母、子《般若经》的一切意旨,所以公认为是众释中诠释能力最为广博者。这里就讲到十七部《般若经》,这十七部经在赤松德赞父子时期,就已经翻译成藏文,因此当时就有般若十七部经的说法。不过,之后有些大师反对《般若经》「仅此十七部」的观点,认为那不过是在说赞普时期曾经翻译了十七部《般若经》,并不是说《般若经》只有这十七部。否定《般若经》仅此十七部的人,认为象是《金刚手请问经》、《金刚幢请问经》都是《般若经》,并不在这十七部中,当然这些经典主要是之后由布敦巴的上师塔巴译师所新译的。
其他四部弥勒著作,多少也有印度的注解本,以《大乘庄严经论》来说,有无性论师(Asvabhāva)的注解、安慧的注解,利他论师对于前两个颂文的解释,还有迦湿弥罗班钦.迦纳室利的注解。《辩中边论》则有安慧撰写的对于世亲的注解,其他的注解者印度应该是没有的。
世尊理剑则主张:《瑜伽师地论》的主旨十七地、摄抉择的五地,和《摄大乘论》与《阿毘达磨集论》,都是弥勒菩萨所亲说,并由无着归纳整理。这样的说法也受到大部分学者的支持。至于将无着的《解深密经注》、世亲的《十地经注》和《三自性论》等等「八品」,其中多以无着所作为主的这一系列著作,整编为「弥勒二十论」,这样的说法则是藏地学者的归纳结果。
#和弥勒相关的二十部法
「弥勒二十论」包括「二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论》,两部;「二分别论」:《辩中边论》、《法法性分别论》,两部;《宝性论》等「慈氏五论」,五部;《瑜伽师地论》(五部地论),一部;《摄大乘论》、《阿毘达磨集论》,两部;世亲的「八品」、八部论。这是一般说的「弥勒二十部法」。
世亲所造的「八品」是:《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释轨论》、《成业论》、《五蕴论》、《缘起经疏》(或有说是《辩法法性论释》,布顿、色惹杰尊等多位大师则认为是《缘起经疏》)、《辩中边论释》、《大乘庄严经论释》。
多罗那他着的《印度佛教史》中指出「八品」这个名称并不合理:「虽然称为八『品』(rab tu byed pa),但是其中的《缘起经疏》、《辩中边论释》、《大乘庄严经论释》和《释轨论》这四部很难说是『品』。」这一段的意思是,不合理的原因是「品」的篇幅通常比较小,而这四部论都是「释文」(tshig 'grel),篇幅较长,因此不能说是「品」。接着文中继续说到:「而且其中如《成业论》、《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论》称为「品」(rab byed)(译注:藏文中这四部论名都称为品,如《成业品》等),其他论又没有这样命名,所以是不合理的。」意思是如果要称为「八品」,那么应该八部论著的名称都应该统一为某某品才是。总之,对于以上谈到的「八品」和「弥勒二十部」,世尊理剑认为:这样的分类是藏地的说法,印度当时是没有的,这部分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弥勒教法最早的藏地注释
接着谈一下,弥勒教法最早的藏地注解是哪一本呢?
首先,藏地最早开始翻译弥勒教法的译师有巴曹译师和赞.喀沃切,他们二人前往印度听闻弥勒的教法。先是赞.喀沃切到了印度,据说当时他已经很老了,因此他将弥勒的教法当成是最后临终的法教,带着深切想要实修的心而向萨札纳(Sañjana)求法,请求教授《宝性论》,并且在当时的口译素.噶威多杰的协助下,听闻萨札纳的教授,据说后来就流传下来素.噶威多杰讲述时的记录。同时期还有一位名为贝玛僧格的译师,他也依止了萨札纳听闻了《大乘庄严经论》,后来也流传下来这部论的笔记。但上述这些笔记都已经失传了。
另外,最广为人知的一部最早的弥勒注解,就是由鄂译师作的注解,《般若经》相关的注解有《现观庄严论》摄义和大疏,《心经》摄义和大疏,《大乘庄严经》、《宝性论》、《辩中边论》和《法法性分别论》四部论的摄义和大疏,这些著作大都流传至今,象是他着的《宝性论》摄义,现在大家都看得到。这就是藏地最早和弥勒教法的因缘。以上就是弥勒教法和藏地最初的因缘。
#弥勒教法的教学
接下来,除了翻译之外,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弥勒教法的教学。
之前课程中提到过弥勒实修的传承,就是由赞.咖沃切传下的,但据说这个传承已经中断。而现在藏地最主要的传承,是由鄂译师.洛滇些饶所传下的,他的寺院名为桑浦寺,这座寺院可以说是藏传佛教的第一座佛学院,就象是印度的那烂陀佛教学院一样的重要。当时寺中有非常多的智者、大师,寺院主要的教学,就是以弥勒的经典为主,从中也撰写传出非常多相关的注疏,让弥勒的教法广为弘扬。
鄂译师本人和他的传承,不仅对于弥勒教法的弘扬具有极大的恩德,而且对于中观、因明的弘扬,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鄂氏传承对于整体藏传佛教是非常关键和有恩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并且应该记在心中的。
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藏传佛教好像只知道四大教派,然后眼中只有自己的教派,当然尊重自宗自派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因此忘了过去,也就是还没有所谓的四大教派分类之前的那些祖师,也就是前弘期或后弘期刚开始的时候,当时有非常多的大师们,为了佛教鞠躬尽瘁,就是因为他们奠定了如此稳固的基础,才能让现在的藏传佛教,无论是在学业、事业还是道业上,方方面面都如此的稳固弘扬。祖师的恩德,是时刻都要铭记在心的。
以上就是弥勒教法跟藏地的因缘。 六,他空和唯识
「他空」跟「唯识」的关联性,这部分比较复杂,很不好讲。如果讲的方式不对,可能会冒犯到别人,所以这次说的并不是结论,而是提出一些看法和疑问,希望抛砖引玉,作为日后讨论的参考。
#「自空」跟「他空」的差别
他空和唯识是很重要的,在讲这个主题之前,首先我们要先知道「自空」跟「他空」的差别。要在短时间内讲清楚「自他」和「他空」是很困难的,总之,藏地后来开展出来的自空和他空的传承:
(一)「自空派」是以龙树《中论》和月称《入中论》思想为主的派别;
(二)「他空派」是以《宝性论》为主的弥勒教法和无着兄弟著作为主的派别。
两派的思想讲起来很复杂,但简单来说:
(一)自空思想:主张「万法自性本空或谛实空」,这是自空派;
(二)他空思想:主张「本质如来藏的自性上不受客尘所染或客尘空,而如来藏自性不空」,这是他空派。
他空派的思想,一说是由赞.咖沃切的《宝性论》传承开始,换句话说,是因为他强调《宝性论》而开启了他空的思想。之后噶玛巴让炯多杰也特别强调他空思想。然而是到了多波瓦.喜饶蒋采的时候,他才扎实地确立了他空的思想,建立起全面的他空根、道、果的理论。因此之后他空派也常被称为觉囊派。因为觉囊派主要的思想就是他空。

生活18集

送给我的亲人、战友、同学、同志、朋友。风雨人生,一路走来,我们实在不易,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够渡过一个幸福的人生!下面这18集,各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认真看看,一定会受益无穷!值得共读珍藏!

第 1 集
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累了,该歇就歇,身体很重要。困了,该睡就睡,别总熬夜。饿了,该吃就吃,别再节省。一辈子很短,眨眼就要过完,不要把好东西留到最后,省来省去,啥都得不到。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别和小人计较,别和家人生气,别和自己过不去,别让心情不美丽。
活一天,就开心一天;
过一天,就舒服一天。
破事不放心里,两耳不听碎语。

第 2 集
风景

青春虽然美丽,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退色,只有青春的心境,才是生命中一道不败的风景。所以,只要有好的心境,才不会厌倦生活,生命才有活力。

第 3 集
一箱梨子的感悟

一个人买了一箱梨,每天都挑几个烂梨吃掉,吃到最后却吃了整整一箱烂梨。总结了一下:

上联:放着好梨吃烂梨
下联:吃了烂梨烂好梨
横批:总吃烂梨

感悟:人生亦如吃梨,每天弄点糟心事,一辈子都得糟心下去;把糟心的事放下扔掉,每天阳光一点,你就会灿烂一辈子!

没有人会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时刻留意不要让自己栽在坏情绪中!

第 4 集
半称心

一座寺庙里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对联语言朴实,却富含哲理。这种“半称心”的生活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是很健全的生活理想”。

“半称心”不是无奈和消极,
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第 5 集
四字明了人生

看了那么多的《人生寄语》,孰不知仅用四个汉字即可明了整个人生:尖、斌、卡、引:
“尖”字,能大能小,
“斌”字,能文能武,
“卡”字,能上能下,
“引”字,能屈能伸。

正可谓:
人的一生虽复杂,四字简单即道明。
能大能小明世态;能文能武乃英才;
能上能下淡名利;能屈能伸福自来。

值得我们所有人认真研究领悟!

第 6 集
非常好的四句话

①什么叫幸福?
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

②什么叫智慧?
安排的事能做好,没安排的事能想到。

③什么叫情商?
说话让人喜欢, 做事让人感动, 做人让人想念。

④什么叫正能量?
给人希望,给人方向,
给人力量,给人智慧,
给人自信,给人快乐。

第 7 集
心态不同

心态不同,人生的境遇便会天差地别。
快乐,就是在平淡中窥见了神奇;
幸福,就是于平淡中尝出了真味。
快乐不是生活的赐予,而是心的领悟。
幸福,不是别人的馈赠,而是心的淡然。

只有甘于平淡,
不争,不执着,不计较,
才能感受到更多幸福。

第 8 集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可讲理;
家,是放松的地方,不可吵闹;
家,是安心的归宿,不可嚣张;
家,是感情的寄托,不可欺骗。
家要温暖,而不是冷言冷脸;
家要陪伴,而不是亲人离散。

第 9 集
有个好伴

两口子过日子,不求吃香喝辣,不求买好穿贵,但求不吵不闹,和和睦睦,有说有笑。

人这一生弹指刹那,有个温馨的家,有个爱你的他/她,就要好好珍惜!男人有福,福一人。女人有福,福一家。家和才会万事兴,送给所有的夫妻,老来相伴,幸福甜蜜!

第 10 集
想快乐要记住

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
宁可辛苦,也不要贪图享乐。
宁可装穷,也不要炫耀财富。
宁可吃亏,也不要占小便宜。
宁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钓誉。
宁可自信,也不要盲目悲观。
宁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禄。
宁可勤奋,也不能无所事事。

第 11 集
学会微笑

微笑,不用成本但能创造财富。赞美,不用花钱,但能产生力量。分享,不要费用,但能倍增快乐;学会微笑,善用赞美,懂的分享,不用健康换取身外之物,不用生命换取个人的烦恼!当心灵趋于平静时,精神便是永恒!

把欲望降到最低点,把理性升华到最高点,你会感受到平安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感恩是喜。

第 12 集
不急,不挤。

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可以从容转身。留一点好处让别人占,留一点道路让别人走,留一点时间让自己思考。

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得到时不自喜,失去时不抑郁,不冒进,不颓废,得失之间淡定从容。

第 13 集
人之所以……

人之所以烦恼,在于记忆;
人之所以心累,在于徘徊;
人之所以前行,在于感恩;
人之所以快乐,在于豁达;
人之所以成熟,在于看透;
人之所以放弃,在于选择;
人之所以宽容,在于理解;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感情;
人之所以充实,在于过程;
人之所以成功,在于勤奋;
人之所以幸福,在于知足。

第 14 集
一生不过三万天

一生有多长,也不过三万天左右;
永远有多远,回头看看已走过了多少。
走过坎坷,才知平安就好;
尝过酸甜,才知平淡就好;
历尽兴衰,才懂知足就好;
费尽思量,才知糊涂最好。
一辈子不长,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
过好咱自己下半辈子的平凡生活。

第 15 集
健康是自己的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发生,要及时就医。平时定期体检,坚持锻练,不断增强体质,做一个健康的人。

第 16 集
养生的现实

养生不能马上让你年轻10岁,而是过10年后,你身边和周围的人都老了10岁,而你还仍然是今天的样子。

养生不能马上让你的病痊愈,而是过10年后,你身边的人或许都渐渐已离去,而你还是今天的样子。

养生不能马上让你发财致富,而是10年后,身边的人都为治病破产到处借钱的时候,你却衣食无忧逍遥自在。

健康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是幸福人生最大的基石。

第 17 集
养生歌

吃饭:三分肚饥七分饱;
遇事:三分忧虑七分欢;
吃菜:三分咸度七分淡;
外出:三分坐车七分行;
饮食:三分荤菜七分素;
健身:三分娱乐七分练;
穿衣:三分凉意七分暖。
记住这7点!

第 18 集
长寿歌

要活九十九,清晨郊外走。
要活九十九,走路甩开手。
要活九十九,勤动脑和手。
要活九十九,常去树林走。

要活九十九,饭后百步走。
要活九十九,剩饭莫入口。
要活九十九,吃饭留一口。
要活九十九,睡觉莫蒙头。

要活九十九,不怕贤妻丑。
要活九十九,宴席不贪口。
要活九十九,笑声不离口。
哈哈哈哈哈哈·····

亲人朋友们:
空气每天都是新的!
笑容每天都是真的;
问候每天都是纯的;
祝福每句都是深的;
祝你们每天都开心,幸福快乐!

生活集锦18集
送给我的亲人朋友,风雨人生,一路走来,我们实在不易,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够渡过一个幸福的人生!下面这18集,各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认真看看,一定会受益无穷!值得共读珍藏!
第 1 集
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累了,该歇就歇,身体很重要。困了,该睡就睡,别总熬夜。饿了,该吃就吃,别再节省。一辈子很短,眨眼就要过完,不要把好东西留到最后,省来省去,啥都得不到。不知不觉中,我们老了。别和小人计较,别和家人生气,别和自己过不去,别让心情不美丽。活一天,就开心一天;过一天,就舒服一天。破事不放心里,两耳不听碎语。
第 2 集
风景
青春虽然美丽,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退色,只有青春的心境,才是生命中一道不败的风景。所以,只要有好的心境,才不会厌倦生活,生命才有活力。
第 3 集
一箱梨子的感悟
一个人买了一箱梨,每天都挑几个烂梨吃掉,吃到最后却吃了整整一箱烂梨。总结了一下:
上联:放着好梨吃烂梨
下联:吃了烂梨烂好梨
横批:总吃烂梨
感悟:人生亦如吃梨,每天弄点糟心事,一辈子都得糟心下去;把糟心的事放下扔掉,每天阳光一点,你就会灿烂一辈子!没有人会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时刻留意不要让自己栽在坏情绪中!
第 4 集
半称心
一座寺庙里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对联语言朴实,却富含哲理。这种“半称心”的生活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是很健全的生活理想”。“半称心”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第 5 集
四字明了人生
看了那么多的《人生寄语》,孰不知仅用四个汉字即可明了整个人生:尖、斌、卡、引:
“尖”字,能大能小,
“斌”字,能文能武,
“卡”字,能上能下,
“引”字,能屈能伸。
正可谓:
人的一生虽复杂,四字简单即道明。
能大能小明世态;能文能武乃英才;
能上能下淡名利;能屈能伸福自来。
值得我们所有人认真研究领悟!
第 6 集
非常好的四句话
①什么叫幸福?
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
②什么叫智慧?
安排的事能做好,没安排的事能想到。
③什么叫情商?
说话让人喜欢, 做事让人感动, 做人让人想念。
④什么叫正能量?
给人希望,给人方向,给人力量,给人智慧,给人自信,给人快乐。
第 7 集
心态不同
心态不同,人生的境遇便会天差地别。快乐,就是在平淡中窥见了神奇;幸福,就是于平淡中尝出了真味。快乐不是生活的赐予,而是心的领悟。幸福,不是别人的馈赠,而是心的淡然。只有甘于平淡,不争,不执着,不计较,才能感受到更多幸福。
第 8 集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可讲理;
家,是放松的地方,不可吵闹;
家,是安心的归宿,不可嚣张;
家,是感情的寄托,不可欺骗。
家要温暖,而不是冷言冷脸;
家要陪伴,而不是亲人离散。
第 9 集
有个好伴
两口子过日子,不求吃香喝辣,不求买好穿贵,但求不吵不闹,和和睦睦,有说有笑。
人这一生弹指刹那,有个温馨的家,有个爱你的他/她,就要好好珍惜!男人有福,福一人。女人有福,福一家。家和才会万事兴,送给所有的夫妻,老来相伴,幸福甜蜜!
第 10 集
想快乐要记住
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宁可辛苦,也不要贪图享乐。宁可装穷,也不要炫耀财富。宁可吃亏,也不要占小便宜。宁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钓誉。宁可自信,也不要盲目悲观。宁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禄。宁可勤奋,也不能无所事事。
第 11 集
学会微笑
微笑,不用成本但能创造财富。赞美,不用花钱,但能产生力量。分享,不要费用,但能倍增快乐;学会微笑,善用赞美,懂的分享,不用健康换取身外之物,不用生命换取个人的烦恼!当心灵趋于平静时,精神便是永恒!把欲望降到最低点,把理性升华到最高点,你会感受到平安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感恩是喜。
第 12 集
不急,不挤。
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可以从容转身。留一点好处让别人占,留一点道路让别人走,留一点时间让自己思考。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得到时不自喜,失去时不抑郁,不冒进,不颓废,得失之间淡定从容。
第 13 集
人之所以……
人之所以烦恼,在于记忆;
人之所以心累,在于徘徊;
人之所以前行,在于感恩;
人之所以快乐,在于豁达;
人之所以成熟,在于看透;
人之所以放弃,在于选择;
人之所以宽容,在于理解;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感情;
人之所以充实,在于过程;
人之所以成功,在于勤奋;
人之所以幸福,在于知足。
第 14 集
一生不过三万天
一生有多长,也不过三万天左右;永远有多远,回头看看已走过了多少。走过坎坷,才知平安就好;尝过酸甜,才知平淡就好;历尽兴衰,才懂知足就好;费尽思量,才知糊涂最好。一辈子不长,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好咱自己下半辈子的平凡生活。
第 15 集
健康是自己的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发生,要及时就医。平时定期体检,坚持锻练,不断增强体质,做一个健康的人。
第 16 集
养生的现实
养生不能马上让你年轻10岁,而是过10年后,你身边和周围的人都老了10岁,而你还仍然是今天的样子。养生不能马上让你的病痊愈,而是过10年后,你身边的人或许都渐渐已离去,而你还是今天的样子。养生不能马上让你发财致富,而是10年后,身边的人都为治病破产到处借钱的时候,你却衣食无忧逍遥自在。健康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是幸福人生最大的基石。
第 17 集
养生歌
吃饭:三分肚饥七分饱;
遇事:三分忧虑七分欢;
吃菜:三分咸度七分淡;
外出:三分坐车七分行;
饮食:三分荤菜七分素;
健身:三分娱乐七分练;
穿衣:三分凉意七分暖。
记住这7点!
第 18 集
长寿歌
要活九十九,清晨郊外走。
要活九十九,走路甩开手。
要活九十九,勤动脑和手。
要活九十九,常去树林走。
要活九十九,饭后百步走。
要活九十九,剩饭莫入口。
要活九十九,吃饭留一口。
要活九十九,睡觉莫蒙头。
要活九十九,不怕贤妻丑。
要活九十九,宴席不贪口。
要活九十九,笑声不离口。
哈哈哈哈哈哈·····
亲人朋友们:
空气每天都是新的!笑容每天都是真的;问候每天都是纯的;祝福每句都是深的;祝你们每天都开心,幸福快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为你读诗#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 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
  • 【转】人生这道题,怎么选都是会有遗憾,所以不必后悔无需介意,过在当下就好。自渡是能力,渡人是格局。   真正的强者是等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自己的脆弱,伤感,无助都
  • 9月5日,由杨紫和肖战主演的《余生请多指教》正式官宣改档,延缓播出。 随后,杨紫和肖战也发文证实了这一消息,并发文表示希望粉丝理性看待,支持作品正常的排播调整,
  • 2021年9月5日,辛丑年七月廿九,周日,晴。 那里飘着一朵云,看上去软软的和棉花糖一样,云下有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着海水也有了一丝别样的烂漫,左边五六个人席
  • 杭州有位名妓叫瑞云,长得十分美丽,十四岁那年,鸨母让她接客,瑞云说:“这是我的第一次,不能太随便。让客人给多少钱,您可以决定,但是接待谁,希望能由我自己挑选。”
  • #这是什么神仙香水# ✨ 【blings自然实验室】 107檀香木与琥珀 前调:玫瑰、桃金娘、柏树 中调:檀香木、雪松 后调:辛香料、琥珀、麝香 很中性的木
  • 【7月26日0时至24时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情况】据 南京发布微信号最新疫情通报,根据江苏省卫健委7月27日发布,2021年7月26日0-24时,南京市新
  • #每日一善[超话]#[心] #阳光信用# [太阳] #每日一善# 爱物惜物,即是善行;勤俭持家,便是积德。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 以善启
  • #刘宇宁感应# [微风]#刘宇宁佳洁士品牌大使# 作为一个粉了刘宇宁3年多的“新粉”[偷笑] 最感概的是他的努力, 最感谢他的是他给我带来的快乐, 最想做的是
  • ☀【原创早安系】——凤长太郎唤你早起 【报时:八点】 初秋,雨水开始变得频繁,连续两天没有得到充分睡眠的你今天终于难得的睡了个好觉。 被凤叫醒的时
  • ⚡每日运势点名榜⚡,2021年9月9日,庚申日[月亮] 幸与不幸都会有尽头的,平平安安就好 ——送给和彭小苒同星座的射手们 今日点名星座:金牛、巨蟹、狮子、天秤
  • #朴秀荣[超话]##joy朴秀荣0903生日快乐# 给宝贝迟来的生日祝福[兔子] 生日快乐啊我们公主 我的漂亮宝贝要一直开心下去啊! 秀荣啊 你开心的时候我也
  • 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 一是健康: 如果说人生是一棵树, 健康就是这棵树的根, 根深才会叶茂。 没有健康的身体,荣华富贵皆烟云。 二是心态: 人生的成败得失,
  • #乔七七给乔一成换肾# 一成,最痛恨乔祖望的自私,所以他把努力把自己活成和父亲相反的方向。 虽然他的性格还是很像乔祖望,可对弟妹他从来义不容辞,和乔祖望的撒手不
  • #时光代理人[超话]# 来了来了来了,果然每个事件都对应着超话等级,如果第一季是十一集的话,艾玛事件主线应该回来了并对应着后面两个等级“面具之下”和“凝视深渊”
  • 细品:王爷和疾冲这俩角色人设真的太带感了 腹黑王爷,敢跟皇上叫板 浪荡疾冲,潇洒自在闯天涯 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痴情男二去夺爱但从不用下作手段,有勇有谋有钱
  • 2013年高考选择了医学定向委培,没心没肺的在同年9月入学,各科考试顺利及格毕业,按照分配回生源地基层卫生院入职,并开启两年的规培生涯,无数次抱怨医院上班苦,早
  • 《活动变人形》从头看到快结尾,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演员都很在人物中但我就是没有被吸引。也在思考为什么要展现这么多的悲哀和狰狞,且我为什么要持续去看这么多。 到剧的尾
  • #熊猫守护者# .#阳光信用# 【指路必hui 别带 较好及以上】 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大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甚至你
  • 1.那些综艺节目,如果没有主持人证,是很难再去参加节目了比如:王一博。 2.欧弟跟前妻离婚后付了一大笔赡养费,其实他本来是不想出的,只是前妻知道他太多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