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山高水长
我们来日方长,何惧路遥马亡;
殊不知三巡过场,人走茶凉,终究不过是大梦一场……
​​我们就像陆游说的:
​错错错 莫莫莫;
​是两滴雨水,
​在下落的时候撞在一起,
​变成一滴,
​最后又落在屋檐上,
​破成两滴,
​随着地上的流水流,
​最后谁都不认识谁……
​​无论是否看到的你,
不管经历多少挫折,
终能百川入海,奔流不息……

我曾以为山高水长,

我们来日方长,

何惧路遥马亡;

殊不知三巡过场,

人走茶凉,终究不过是大梦一场……

我们就像陆游说的:

错错错 莫莫莫;

是两滴雨水,

在下落的时候撞在一起,

变成一滴,

最后又落在屋檐上,

破成两滴,

随着地上的流水流,

最后谁都不认识谁……

愿在看的你,
不管经历多少挫折,
终能百川入海,奔流不息……

梅子熟了 禅机亦熟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初参大寂(马祖),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即佛。”师即大悟。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即佛’我便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景德传灯录》卷七)

  这个公案是关于马祖的弟子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的一个故事,我把它大致解释一下。

  法常禅师第一次到马祖门下,问:“如何是佛?”马祖告诉他:“即心即佛。”法常禅师马上就开悟。后来他就离开马祖,到大梅山开法度众生去了。马祖听说法常禅师已经开山了,就派了一个出家僧人去大梅山向法常禅师试探虚实。

  僧人到了大梅山便问:“听说和尚您是曾经参访过马祖,您在马祖门下究竟得到什么了,所以到这里来开山传达法呢?”

  法常禅师回答说:“因为马祖向我说‘即心即佛’,我就到这里开山了。”

  这个僧人又告诉法常禅师说:“你可知道,马祖最近说的佛法又跟过去不一样罗。”

  法常禅师就问:“怎么个不一样啊?”

  僧人回答法常禅师说:“最近马祖又改口说‘非心非佛’了。”

  法常禅师听了以后便给了一个评语说:“这个老头儿真是会迷惑人了,要到那一天才不迷惑人呢?不管它什么非心非佛,我只管它即心即佛。”

  这个僧人回到马祖门下,告诉马祖,他到大梅山见了法常禅师,法常禅师是如此跟他讲的。因此马祖就宣布说:“大众啊!你们知道吗?梅子已经熟了。”

机锋不在字面
  这段公案在禅宗非常有名,因为法常禅师听到马祖说“即心即佛”就开悟,然后就自己做师父接引徒众去了,马祖要试探法常禅师究竟悟到什么程度,所以派了一个弟子去,告诉他上一次讲的是“即心即佛”,你开悟了,现在讲的是“非心非佛”,看看法常禅师有何反应。可是法常禅师不为所动,他说:不管它什么“非心非佛”,我听到的还是一句“即心即佛”,所以不管它。

  因此,马祖听了就很赞叹地说:“梅子熟了。”意思是大梅山的法常禅师已经成熟了,可以做禅师了。

  听到即心即佛就能开悟,非心非佛就觉得是惑乱人、迷惑人。那么“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这两句话,究竟那个才对?这是个大问题。

  依禅法来讲,“即心即佛”错,而“非心非佛”对;依开悟经验来说,因人而异,听到“即心即佛”可能开悟,听到“非心非佛”也可能开悟,这跟开悟本身并无一定之关系。

  说“即心即佛”就是开悟吗?不一定。诸位!现在我们也念了“即心即佛”诸位开悟了吗?但是法常禅师的确因为听到“即心即佛”就开悟;他悟的是“即心即佛”吗?错!他悟的不是“即心即佛”,只是听到这句话而开悟,不要认为开悟就是悟得“即心即佛”的道理。

  那么“非心非佛”又错了吗?如果有人听到这句话而开悟,那是因为这句话帮他的忙,并不是因为懂了“非心非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开悟,或是悟了“非心非佛”这句话的道理。这个观念,诸位要了解清楚。

  开悟与文字字面的意思,没有一定的关系,但也是有关系。所谓没有一定关系,是说“悟”,并不是悟那句话的含意,但的确因那句话而开悟。譬如有人看到树上桃花而开悟,其悟境即是悟得“桃花开”吗?不是!只是因看到桃花开,他就开悟了。又如虚云老和尚,因为在吃茶的时候,茶杯拿在手上,人家倒开水进去,好汤!一不小心,茶杯掉在地上打碎了,因此而开悟。是不是他的悟境就是悟得“茶杯打破了”呢?当然不是,若茶杯打破就能开悟,那给你一个茶杯打打看,你开不开悟?

  祖师们开悟的经验并非就是悟了那个东西,可是当机缘成熟,他的心被一拨一点,突然间就开悟了,不是因为那么一句话,或那个动作,或那个现象使他开悟,而是因为参禅用功的那个人,已经用功到这个程度达个火候,遇到这个情况在他面前发生,他就开悟了,这是禅的悟境。

  开悟,也是一样,不过开悟的人,并没有像如今发生车祸的案件那么多。每天几乎都有人因车祸而死亡,却未听说每天几乎都有人因参禅而开悟。所以这里说“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并不是这两句话有什么古怪或魔术。“即心即佛”使法常禅师开悟,是因为法常禅师见了马祖,马祖说了这句话。若不是法常禅师见马祖,当时也不会有人因马祖说这句话而开悟。恰到好处,在这个时间,说这样的话,这个人就开悟啦!

  当然马祖大师能够识得:什么根器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该说什么话,就能让他得到开悟的消息。

即心即佛
  “即心即佛”,是说我们的心本来就是佛的心。佛是什么呢?佛是彻悟、大觉;是自觉、觉他、觉满的意思。什么叫做“觉”?大梦已醒即是觉。大梦又是什么?就是烦恼生死梦。什么是“烦恼生死梦”?就是在烦恼生死之中,把烦恼当成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把生死当成自己旅游的乐园。人在生死中,佛称为苦海。什么是苦海?就是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爱别离苦。在苦中还念念不忘,舍不得这样那样,而所追求的,都是生死环境中的种种人我、是非、利害、得失,把生死过程中,所遇到的苦因苦果,当成追求的目标,一生又一生,了无已时,那是在做生死苦海的大梦。

  求不到觉得很苦,求到的觉得不稀奇,再换一个去追求,再想、再求,到死为止。到要死亡的时候,尚觉得有许多事物没有追求到,这种种的舍不得、放不下,就是苦。在生死之中,苦中受苦,还觉得很喜欢这个生死的环境,还觉得苦得很有意思,牢牢的抓著它不放,这叫做“做大梦”。

  “觉”是从生死的梦中醒来,不再追求任何东西。因此,我们的心如果不为烦恼所困扰,就是觉。不但自己觉悟,还要帮助他人觉悟,就是自觉、觉他;自己已经彻底觉悟,则是觉满。所以自觉、觉他、觉满,便叫做佛,称做大觉世尊。

  众生的心,本来跟佛的心是相同的,佛经中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心和众生心,是同一个心,佛心就是众生心。为什么说“三无差别”?因为佛心是智慧心,智慧是由众生的烦恼心转成清净的佛心;不清净的众生心是烦恼心,清净的佛心是智慧心。此心与彼心,心心相印相同,只是在众生未悟时,此心是睡著的,一旦醒悟过来,则知众生心就是佛心,所以即心即佛没有错。

非心非佛
  “非心非佛”是什么意思?如果把我们的心当成佛的心,或不当成佛的心,都是有问题的。如果认为凡夫有一定的心叫烦恼心,而佛有一定的心叫清净心,那凡夫永远不能成佛。所以“非心”是不要认为有一个心是众生的心,或者是有这么一个心叫做佛的心。即不是佛的心,也不是众生的心,那么有众生也应该有佛罗?没有不变的众生,也没有定相的佛!为什么?因为众生不会永远是众生,如果众生永远不能改变的话,那就没有人能成佛了。众生能成佛,所以众生不是真的;众生的心能变成佛的心,所以众生的心不是真心。如果真有一个众生的心,众生就不能成佛了。反之,亦不能说佛也有一个心,佛亦不是真正有一个什么固定的心,叫做佛的心;成佛之后,法身遍在,即无相也无心。

  所以,众生无常心,否则众生不能成佛;佛也是无心,如果有心,那不是佛,那叫有相、有执著、有我,岂能算是佛。

  那有没有众生呢?没有!为什么?若有固定的众生,这个众生就完了,没有希望成佛了。相同的,如果执著有一个佛,那众生成了佛,就成为永远不变、永恒存在。如果到处都遍在,那就变成泛神论了;永远现佛身,那就变成多神论,而佛教乃是无神论的。因此,佛只有无尽功德,没有固定形象。佛是无相的,处处在,也处处不在,所以叫做如来如去。所以不能讲“有佛”,说“有佛”是毁谤佛。但也不能说“无佛”,否则又成了断灭见的唯物论。因此讲“非心非佛”是对的,因为佛心无相;众生有相,但众生不是真的;有相的佛不是真的佛。佛是无心、无相的,却有其悲智的功德作用,所以说“非心非佛”。

信心十足
  大梅山法常禅师听到了“即心即佛”而开悟,各位现在也听到了,然而你们听到以后却没有开悟。那就是说“即心即佛”这句话,对你们立即的开悟,完全没有用,但也并不等于是句废话。

  再说,马祖去考验法常禅师时,是用“非心非佛”来考验他,结果法常禅师说:“管他什么非心非佛,我只知道是即心即佛。”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否表示法常禅师执著?牢牢的执著他听到的那句“即心即佛”?不是!请诸位不要中圈套,如果他执著这么一句话,能算开悟吗?其实,他是以平常心来处理这样的一个考验。所谓“平常心”就是:“我当时开悟,就是听到这句话,我的经验是如此,至于马祖大师又说非心非佛,那是他跟另外的人讲,和我没有关系。”所谓惑乱人、迷惑人,意即是说:这个老和尚的花样、手段满多的,对这个人这样说,对那个人那样说,如果头脑不清楚,就跟著被他弄得眼花撩乱;今天讲这个,明天说那个,究竟什么意思啊!没有开悟的人,这样一听就混淆错乱啦!可是马祖大师真的用这两句帮助两种不同的人。法常禅师得到的帮助,就是“即心即佛”这句话,“非心非佛”则也许真的帮助了其他的人,然而对法常禅师来讲,他只经验到“即心即佛”。

  为什么马祖说法常禅师“熟”了呢?因为他已经信心十足,已经不受外边眼花撩乱的情况动摇了。法常禅师若非真的开悟,听到马祖又说出另外一句话时,或许会觉得很惊奇,以为他当时听到的、经验到了,可能有问题吗?如果真的如此,他当时就不是真的开悟。由于法常禅师对自己的经验,非常坚决的肯定,所以马祖说他“成熟”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工具书应有尽有,需要查啥随时可以找来就用,沉浸式傲游在书的海洋里,体会书的价值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幸福感。方大方威460亿、青山项光达425亿、沙钢沈文荣415
  • 所以粉丝无论怎么劝阻她,她都置之不理甚至还回怼过去,变成了十足十的恋爱脑。陈乔恩当时和Alan参加恋爱综艺时,眼睛里是有光的,可粉丝根本不相信她真的爱上了对方。
  • 无论是你做了哪一款电疗仪 器,蕞-终的目的就是要面部年轻化,所以针对性的营养也是决定效 果的关键点之一。比起拜耳的消费品来说,赛诺菲低调踏实了许多,而且性价比还
  • (很多宣传纯棉袜的其实都不可能是真正纯棉的)不易臭脚,吸汗,透气,舒适,这是用更高的成本的原料换取来的优点。(很多宣传纯棉袜的其实都不可能是真正纯棉的)不易臭脚
  • 目前已经上市的浙江公司中,就有牧高笛icon、浙江永强、雅艺科技等,它们都专注于户外休闲装备家具的设计生产。从浙江已上市的同行走势看,浙江永强历史上炒过一次,涨
  •   不仅仅是生态效益,依托优美的湖光景致,生态城在静湖周边先后打造了“方特欢乐世界”“亿利精灵乐园”等休闲旅游项目,2021年接待游客量近100万人次,产生了明
  • 所以你要学着长大,慢慢把满腹委屈埋在心里,然后做个波澜不惊的人,或许那就是孤独孤独,你的痛,只有你自己懂。人们总是喜欢在如此寂静无声的夜里,翻起过去,那些被自己
  • 把押注联储pi­v­ot,货币政策转向的多头碾碎了再埋......市场又到了9月时所面临的窘境,更高的终点利率意味着对资产价格的再定价。)一路上也经历了不少暖心
  • 4.你最可爱,我说时来不及思索,但思索之后,还是这样说。我们都在为自己而活,饱又热爱,才能抵挡世俗的侵扰,坚持总有一个自己在远方,合适的时间地点遇见,聊
  • 当前,婚纱摄影企业的获客,主要还是通过各种搜索引擎的竞价和关键词等传统搜索渠道,直接目的就是要获取客户的电话或让其关注公众号。 红帽云邮专注EDM营销,企业邮箱
  • 江西省美好家园公益慈善中心二部供稿2022年11月17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主动办 企业安心干】今年以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坚持以政府
  • 人间食粮书店 #五折书【我的思想与观念:爱因斯坦自选集】定价58 五折后29作者: [美] 爱因斯坦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品方: 果麦文化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
  • 其实我也有很多次很多次梦到同你一起远行 一起爬山涉水 篝火星辰 悠悠万里 遥遥无期 看夕阳 数叶落苍穹四暮 河曲向晚 天明路长 且歌且行 只是这些我都还没舍得告
  • #父亲节# 「艺术家与她眼中的父亲」..画面下方,弗里达这样写道:”我画了我的父亲威廉·卡罗,他是匈牙利-德国血统,职业是艺术家兼摄影师,性格大方,聪明伶俐,
  • 2、假如你的面部较扁平,尽量避免追求过高的欧式鼻,有很多山根不高,鼻子也依旧好看的例子,具体情况可以在面诊时和医生加强沟通。因此隆鼻时山根一定要低于额头看起来才
  • 苏东坡为什么这么受欢迎,除了他的格局与境界,是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烟火气,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食的热爱,让人觉得真实、亲切,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 ”“妈妈是大人了,不会长高了吃很多就得变胖了,像千与千寻里那爸爸妈妈似的吃很多变成胖胖的猪了,到时候你抱我腰时候手就扣不到一起了,大大的肚子……”他一听:我不想
  • 据了解,为了给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接通这便捷充电的最后一公里,我市专门成立了由城发集团、市”杨宝忠表示,至于充电问题,眼下,包头正不断加大公共区域充电桩建设力度
  • 我关注的人里,基本都是经历过网曝、被黑到人神共愤的那类明星艺人公众人物,我也是在她(他)们被骂的最惨的时候关注上的,尤其是…直接就特别关注说出来都是泪跑题了~看
  • #早起阅读# (28)他终于明白,因为看到野牛先前还是高傲、尊贵、充满尊严的模样,突然间变成了僵硬的任人摆布的一堆死肉。……在野牛本身被戕杀的时候,他感到自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