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受持分第十三】2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我们的清净自性,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没有什么来去、生灭之相,哪有说什么法?

【本心元净。诸法元空。更有何法可说。二乘之人。执著人法是有。】有人、有法,【即有所说。菩萨了悟人法皆空。】人空就是没有我相;法空就是万法皆空。【即无所说。】本来就不生不灭。【是故经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这就是毁谤佛,佛没有说法,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闻。为什么?尘自生灭,自性不动。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这表法的。比喻有微尘的烦恼,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那么多的微尘,【是为多不。】多不多呀?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种种的微尘,如来说:微尘当体即空,微尘还是不可得,你再把它分析,这个微尘还是不可得。方便说:有一个名字叫做微尘。

诸位这样听,听不懂,你现在要注意听喔!我现在要讲《楞严经》的思想:

譬如说:(师手托着一个杯子对听众说)这是个极微尘,最小的单位,世尊第一个问你:这个颗粒微尘,一粒沙,颗粒微尘,“有”还是“没有”?世尊在《楞严经》里面先问你:这个颗粒微尘是“有”还是“无”?来,你先回答。世尊就是问:如果是“有”,就是还有三度空间,这个颗粒微尘,如果是“有”的话,“有”就是还可以分析,不能叫作微尘,“有”就是有长、宽、高,虽然是几厘米,很小很小,世尊问你:那个微尘有没有?“有”,如果可以分析,那么就不叫作微尘,还可以分析吗?如果说:这个微细的颗粒微尘说空,世尊反问你:那么集多少的空,变成一个颗粒微尘?我们都知道,集所有的空,不可能变成一个微尘,所以讲“有”不对,讲空,也不对。所以,这个颗粒微尘还是心所影现出来的。科学家怎么分析,它统统在变,叫作不究竟,这个原则是在地球用的,物理,在地球用的,要他方世界,重力统统改变,这些定义、定理不能用。很简单啊:光是不是跑直线的?一定跑直线的吗?right? 光一定跑直线的吗?错!光如果受到电力的影响、重力的影响、强烈的拉力,光是跑曲线的,这样了解吗?我在建国中学是念物理的,比你更清楚,所以,这个世间,叫作法无定法,我们现在的物理、化学,在这个地球可以用,跑到他方世界去不能用,重力加速度完全不一样,引力不一样,张力不一样,完全不同,地心引力完全不同,时空架构不同,所以科学家一直发现号,什么“火星号”,什么一直探到外太空,一直往外探讨,科学家就是往外,释迦牟尼佛刚好相反,往内,往内心世界探讨。住外一直探讨…,世尊说:不管你的太空船飞到多远,看到多少的世界,一句话,统统叫作妄想。一句话就解决了:统统叫作妄想。为什么?你内心里面刹那变化,你现在就叫作妄想的色身,不管你科学怎么发达,怎么搞,统统叫做生灭无常法,统统叫作妄想,世尊一句话就解决了,不用搞得这么累。科学带给我们方便,也带给我们严重的副作用。

所以,底下看: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因为微尘当体即空,方便说:就人类所能认识的,那个叫作极微尘。

【如来说世界】世界当体即空,也根本没有这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方便说:有一个世界。所以,往外探讨叫作颠倒妄想;往内觉悟,叫作正知正见。要觉悟。如佛所说的这个世界,它当体就是空,这个方便说:叫作世界。

【微尘者。众生妄念。烦恼客尘。】“客”就是来去不定,我们是主人,来作客的,住一、两个晚上就走了,叫客尘。【蔽净性。】清净自性,【喻如微尘。如是烦恼妄想。如病眼人。见空中花。如愚痴人。捉水中月。】水中的月,你抓不来的。【求镜中像。】你也摸不着。【枉用其心。】冤枉用你的心。

【非微尘是名微尘者。】当体即空,微尘也是空。【一念悟来。转为妙用。】如果你觉悟了,万法不生一灭,就用这个无生,走到哪里统统是无诤。我告诉你:这个世间,诤也没有用,你就是每天清算、斗诤,终归来,双手空空。所以,有个国王往生以后,在这个棺材打两个洞,把手伸出来,然后,告诉世间人:我贵为一国的国王,我离开这个人世间,也是两手怎么样?空空。这国王告诉世间人,就是这样子:我贵为一国的国王,朕即是天下,我死了以后,棺材打两个洞,两手放出来给你看,还是空。意思就是:你有什么看不开的呢?所以,一念悟来,转为妙用。【前念无诸妄想。湛然清净。即非微尘。】非微尘就是空。【后念不住清净。】就是不住清净之相。【是名微尘。 】

【非世界是名世界者。若无妄念。即佛世界。有妄念。即众生世界。】

【前念清净。即非世界。后念不住清净。是名世界。】简单讲:这个是念头的问题,有妄念就是众生;如果念清净,当体即空,非世界,非就是空嘛!把这个世界放下、空下来,当体即空。后念不执著就清净,方便说,大家这样讲嘛 ,你讲这个是娑婆世界,我也这样讲嘛!你讲这个是台湾,我是方便讲;你讲这个是地球,我也是方便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就是可以用庄严的表相,来看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吗?或者见到你的清净自性吗?

说:【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因为如来就是我们的心性,释迦牟尼佛的清净自性无相的,你看不到,你不能说:你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说你见到佛。众生都看到假佛,看到三十二相佛,真佛看不到,真佛,真佛是清净自性,无相的清净自性,你看不到的。所以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如来说庄严的三十二相,其实当体即空,真正的明心见性,才是真正的庄严。【是名三十二相。】所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这是方便说:佛有三十二庄严相,是为了让众生认识佛,你要讲不生不灭,众生搞不来,搞不懂的。

【三十二相。谓眼耳鼻舌身。五根中。具修六波罗蜜。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也。于意根中无住无为。】在我们的意识、意根当中,意识形态当中,统统不执著。【是三十二相清净行也。】所以,真正三十二相清净,就是我们的本性。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就是空相。简单讲:悟到空性的人,是世界上最庄严的人,他也不计较,他与世无诤,他也没有人我是非,统统没有)。【是名三十二相者。此谓法身有名无相。】法身就是但有名字,没有相。【故云非相。即悟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个还是告诉你:有相始终比不上无相。你用有相住相布施,绝对是著相,是没有办法跟无相修行的人比较的。

【譬如有人舍身命布施。求无上菩提。此谓住相布施也。】还是有一个执著。【法华经云。若于外相求之。虽经万劫终不能得。】

【受持四句偈。载应化非真分中。】“载”:就是前面说:应化身不是真正的清净法身。那一个段落有讲过(在《应化非真》这一品中有讲)。

【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者。一念见性。人法俱空。即名正见。】这个要画双黄线,看经典要会抓住重点,一念见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人空、法空、万法皆空,这个人就拥有正见。既然人空,那争什么呢?既然法空,哪里有什么执著的东西呢?没有啊,统统没有,众生看到什么,就关进去什么。所以,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如果你悟到,一切现象都是空,什么都束缚不了你。所以,并不是说:我们抓去牢狱里面关,我们才叫做不自由,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不自由,看到金钱,执著,被金钱关在金钱的牢笼里面;看到名利,执著,每天都在追求名利,你也是被关在名利的牢笼里面啊!到百货公司,每天,不累,shopping,早上去,冲,血拼,我少了一个什么皮包,再去冲!哎呀!这个不是名牌!再去冲!就这样子,你就被关在名牌里面。所以,世尊才是了不起的人!柏拉图说:所有的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就是你看到什么就执著什么…世尊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世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看,一句就解决,看到什么千万不要执著什么,因为那是虚妄的东西,世尊才是大圣人啊!

所以,一念见性,人法俱空,即名正见。【而为他人说此经典。所得净妙无相。无为功德。无有限量。】
~《金刚经》讲解  慧律法师(连载)

上师是超越距离的,无论上师他的身体,是离你近或者远,都无有差别。因为当你以虔诚的信心忆念上师的功德,并且停止寻思上师可能存在的缺点或过失,那上师将一直都与你同在。

依止上师,又或者说,依靠上师,并不是指简单地靠近上师或是和他一起生活、常常围在他身边。而是指忆念上师的慈悲,圆满上师的心愿,以及对上师的功德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不管上师距离有多远,要避免对上师有不好的想法,不要去看上师的缺点,要看上师的优点而生起信心,常常忆念上师的恩德,并且依 教奉行。这就是真的依止上师,不然即便是在上师的面前,也不算是依止上师。

所以不让自己忘记上师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观想上师在头顶等等的“上师相应法”,“上师相应法”就是不忘上师的办法,它并不只是一种仪式或是仪轨,主要是透 过观想的方法永不忘师,如果心不忘记上师,即便口不念诵也无妨,不修“上师相应法”也行。主要是不要忘记上师。

有人会觉得,我看到这 位上师,我不太喜欢他,他讲话的方式我也不太喜欢,所以他不是一个好上师。如果是以这种方式,觉得这位上师不合自己心意,和自己的性格不合,就把这位上师 视为不具德的上师,或是有过失的上师,这会不会太过草率了呢?平常我们去区分善恶,总是以自己的角度,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作判断选择,而非以一个真实的理由,或者中立的角度去观察。

所谓的皈依处,那些具足断证功德的上师们,为什么有的我们可以生起信心,有的我们却无法生起信心呢?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功德的大小,才让我们的信心也有大小 之分,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宿世的因缘中对皈依处,我们与此上师是否有结法缘,是否有结善缘。因此,今生才会对这些即使是断证功德同等的上师,出现信心大或 小的区别。

即便自己对一位具德的上师无法生起信心,也不要将此上师视为是一位不具德的上师,或不是真实的皈依处。不能因为自己没有生起信心的这个原因,而将上师评判为具德或不具德。既然我们皈依了佛,也就要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而并非去分别说,这是我们的佛陀,这是我所皈依的佛陀……,只是皈依少数的佛,而不去皈依其他佛。如此,自己也就不具足皈依佛的学处,皈依的学处也就出现问题了。

对于具德的上师,即使我们无法对他生起信心,也不应对他生起邪见,更不能去相信他人的传闻而去毁谤他,反而要去颂扬他,让自己对他生起恭敬心。我们应该这 样去想:这样一位具德的上师,这么殊胜的皈依处,我竟然不能对他生起信心!这都是因为我的罪障,也是我受烦恼所蒙蔽,要去忏悔自己的罪障。应以这种方式去 修持,去念诵忏悔文或忏悔的咒语。
在念诵和祈请的时候,最关键、重要的就是内心的想法是否清净,你是不是具备了虔诚?佛菩萨不会根据谁烧的香比较粗,或者哪个人供的灯比较大,来决定要听谁的祈请。那个灯点的比较大的、亮的,我要先听他的,或者排队他是VIP是贵宾,所以,来来来,我先帮他。不会的。

所以,实际上,无论是什么样的众生,对他祈请,他是同一瞬间都能够听到、了解到,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也没有谁是主要的、谁是次要的这样的分别,没有。他刹那间就知道众生的苦乐。所以没有这种先后、主要次要的分别。

总之,从佛菩萨的角度来说,不仅仅是我们和佛菩萨之间,没有我们这样的分别,同时,他甚至也不会把某一个众生和另一个众生区分开来。所以,事实上他们从来没有把我们当做过外人,都是当成自家人。

但问题是我们自己太没有信心了,或者是见外了、没信心了,所以才会把佛菩萨单独地摆出来、供在高处,这样去仰望。而也就在那一刻开始,他被我们供出去之后,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和佛菩萨是有距离的。

但事实上,自始至终,佛菩萨都是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都没有分开过,不然我们都以为佛菩萨或者是在密严净土,或者在什么样的净土,总之,你必须要拿一个望远镜才看得到他。不是这样的。

—大宝法王噶玛巴
《依止上师》

#军事历史#【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哪个国家会先从地图消失?答案出奇一致】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世界上再没有发生过像一战和二战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不过这并不影响人们的猜想和揣测,很多人都设想过如果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当然这个答案并不统一,大家都会给出属于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不过,虽然最终赢家的设想不一致,但在话题“谁会是最先消失的国家”中,很多国家的网友们竟然达成了出奇的一致——日本。那么为什么日本会荣登各国猜想首先灭亡的“榜首”?人们又是凭借什么理由给出这样的猜想和答案呢?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从前两次世界大战分析中得出的结论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前两次世界大战战况十分惨烈,交战国之间避免不了的兵戎相见都是家常便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国家也是大有人在,很多还没参战的国家和地区在开战后竟然被首先抹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些直接被抹除的国家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为例,我们查找相关资料发现,“夹缝求存”的小国在战争中是十分危险的。比如芬兰,再比如解体前的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国家有着显著的特点,面积小,实力较弱,最主要的是处于某两个强国的中间位置,或是某强国打到另一个强国的必经之路上。

在战略上有个词叫“缓冲地带”,不要以为带有“缓冲”两个字就真的意味着和平了,往往这个地带会形成两个极端,一个就是字面的意思,两国打架中间的非战区域可以起到缓和的作用,两个国家的人都会从这里谈判或是做一些交易等等,这个现象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就有了,比如我们常在历史资料上看到的,A国借道B国,去灭了C国,这几乎成为了频繁发生战争时期的公式,你以为最惨的是C国?当然不是,灭完了第三个国家,回来的路上顺手把借道的国家也灭了,这都是常有的事,所以你认为B和C谁比较惨?

那么“缓冲地带”解答的第二个情况就给出了答案,两个强国打仗不要缓冲地带了,大家心照不宣地把中间这个缓冲国家踏平,然后在这片土地上开战,反正一开始关于怎么打,要是有机会采访也能说真话,这两个国家肯定会说,不能在自家土地上打,不能让自家国民遭这种罪。

别以为这只是猜想,事实上这样的国家真的存在,它就是波兰,波兰不仅处于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强国中间,不巧的是它还与这两个国家都有恩怨,这也就促使着它很快就被战争的铁蹄踏上了国土。捷克斯洛伐克也是差不多的道理,靠近德国,战争发生的第一时间却是与更远的英国眉来眼去,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那么很多人会说了,这两个国家都是实力不强的小国,如果中间是实力不错的大国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甚至还会有人列举出了最早被德国碾压的法国。秉承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法国情况是比较特殊的,从当年所处的时代来看,法国实力还行,但在战斗力上却有些蹩脚,而且还敢于和英国结盟共同对付德国,所以落得个被首先“开刀”的结果。

举例分析了诸多被首先灭亡国家的案例,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次被首先抹去的国家会是哪里呢?

日本荣登榜首,原因到底为啥?

日本。估计看到问题的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给出答案,令人震惊的是这并不只是我们给出的答案,很多国家都是这么认为的,日本到底是什么情况,竟然引起了大家在这件事上的一致认可?

首先在世界格局与各国实力影响力问题上,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世界的焦点已经发生了变化,慢慢的从欧美转移到了亚太,不仅仅是焦点,在隔三差五的报道中也能看出,中美俄的影响力成为了大家眼中的重点。可这关日本什么事呢?

我们看一下地图,中美之间隔着的广阔海域,如果发生战争,那么作为中间的唯一交界点的日本,情况堪忧。当然最惨的是,日本不仅是中美的交界点,也是美俄影响力的交界冲突地带,没有事还好,一旦有点啥事,结果大家自行想象。

除了地理位置,再看一下历史根源,这一点日本就更不必说了,历史上发生的战斗它就是典型的不按套路出牌或者说不遵守规则。姑且不论国内的侵华战争,从国际上来说,看他们做的事就很让人无法理解,比如偷袭珍珠港,把当时实力强大的美国拉进了战局,加速了自己灭亡。

当然美国并不属于日本的邻国,那就从邻国问题上讲,翻一下地图,看看日本跟周边的这些邻居们相处的到底怎么样。答案对于日本来说显然有点凄凉,如果不算俄罗斯,历史上与哪个国家都有血海深仇,一旦发生战争,结果真是不好说。

那么对于日本这样选择性遗忘历史的国家来说,二战结束后,一边不承认一边又自己不断描摹,今天去参拜XX神社,明天又去,不断的刷新着周边国家的仇恨,即便是韩国如果逮到机会,恐怕也得给它一棒。

除此之外,俄罗斯和日本在历史上也并非没有矛盾,日俄战争,二战,两国都曾交手,时至今日新闻上也经常报道新闻,两个国家就某块地皮发生啥啥。就算是姑且不论这些国家与日本的关系,美国呢?与日本也并非没有仇恨,珍珠港事件也才过去几十年,虽然日本可能“忘记了”,可很多人也都没有忘呢。

在这种周边没有一个稳定、确定朋友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发生什么不言而喻的事。

第三点就是强国之间弱国的问题,可能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提出反驳了,日本也并不弱吧,亚洲地区最先发达的就是这货了,经济什么的也不差。这话是事实不假,可还是要看位置,日本现在的位置,上面提到的周边的国家,哪个国家弱?中国和俄罗斯实力更不必多说,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这种“不弱”就很是站不住脚了,要知道,二战时期波兰也并非弱的扶不起来,不过与德国和苏联相比,也是同样的道理。

还是通过二战分析,开战前芬兰就在第一时间被德国和苏联给打了,为的就是将战场转移出自己国家,置换一下,日本是不是也处于跟当年的芬兰、波兰差不多的位置呢?

此外,今时不同往日,但很多道理是相通的,现代化战役拼的是什么?先进的军事科技?航母?核武器导弹?都不是,追根究底不过是资源,大家的实力并没有二战时候相差的那样悬殊,在科技实力上,也并非无法赶超,可在资源上,这就是硬性条件了,白刃拼杀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再发生战争,可能双方面对面的机会都很渺茫。

所以拼到最后大家拼的就是资源,谁的石油多,谁的物资充足,谁的地方大,谁就占优势。这么一看,即便日本可以在高科技武器对拼中熬到最后,那么最终也会因为国土狭小和资源匮乏难以为继,想要支撑的唯一办法就是像二战时期一样,迅速占领某个地方,以战养战,不过周边的国家还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吗?

更何况现代战的武器威力懂得都懂,不管是百科还是电视节目中都会毫不顾忌地给出大家数据,打击范围是多大,最远打击距离是多远,日本这样处于火山地震带上国土狭小的国家能经得住几轮轰炸,万一轰炸引起火山爆发呢?万一引起了连串反应的海啸呢?

最后就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了,近几年关于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国际上都快说烂了,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二氧化碳破坏臭氧层等因素让全球的温度增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平面不停升高,完全性岛国日本未来何去何从,这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都纷纷断言,日本或许是最先从世界上消失的国家,也就根本不用等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综上所述,一旦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这个处于海洋中,到处都不是朋友的“缓冲地带”,最终会发生什么真不好说。当然了,这些都只是猜测和推断,而现代化战争不管是武器还是各种储备大招,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至于谁会是像二战时期的波兰、芬兰、捷克斯洛伐克这样首先被拿下的倒霉蛋,也无法进行直接的论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总是有人在不同方面是有天赋的而大多数都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存在但请一定一定不要否认自己的努力比如高考努力上不了清华北大 但是努力是可以去
  • 因为好东西真的是错过就不在每年一开放参保就瞬间被疯抢,性价比和可靠程度还用说嘛?妈说我送的是草莓和山竹呀,封控区都买不到的稀有物资[嘻嘻]说什么都挡不住人家的决
  • 6月26日,中戏毕业典礼如期举行,刘昊然确实未出现。6月26日,中戏毕业典礼如期举行,刘昊然确实未出现。
  • ”至简的词句,那夜的风雪,那夜归人的心境,尽到眼前来。”忘了尘世种种,忘了年岁几何,这应该就是归隐的最高境界了吧。
  • 但如果已经选择的,能让你感受到深深幸福感,就是你的最优选择。听说深圳最好吃的惠灵顿在OASI by Ciao Amici,晚上吃了另一家,感觉也挺不错。
  • 10月10日 天气晴 8~17℃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写到:“我一点也没做好二十岁的准备 挺纳闷的 就像谁从背后推给我一样”事实上我根本没有做好二十一岁的准
  • 因为具俊晔是大S的初恋情人,二十多年后再续前缘,可以说两人之间绝对是真爱,再加上婚后两人过得非常甜蜜,网友们更是通过大S发的照片,直接传出大S为爱再拼三胎的
  • 只要相信,只要坚持,只要你真的是用生命在热爱,那一定是天赋使命使然,那就是一个人该坚持和努力的东西,无论梦想是什么,无论路有多曲折多遥远,只要是灵魂深处的热爱,
  • 但是男社员这边犯了难了,毕竟他也都25岁了,再说不上媳妇,就要走他俩哥的老路了。有个男知青甚至找到了男社员的家人,让他们不要同意,这样会耽误女知青的一辈子,害得
  • 你还能站在舞台上,说给我听,唱给我听,已然是上天最大的恩赐,不敢再做其他奢求[给你小心心]知道你宠我们,在乎我们的感受[爱你]实则无需事事解释,我们也爱你呀~你
  • あんな あれだ 理子なんて あの おかしな名前のよぉ 生意気でよ あの 上目遣いに けんか売ってきやがった時の 瞳が もうキラッキラしやがってよ もう キラッキ
  • 下午去幼儿园接小乐总放学班导师牵他出来,跟我说到:“最近乐乐在语言爆发期喔,老师们都说他很会说话。”果不其然…吃晚餐的时候,我跟江先生闲聊:“我很难预估煮面的量
  •  体验户外项目除了海南原住民的黎族文化,在槟榔谷里也可以体验到许多好玩刺激的项目,比如山地滑车、热带风暴、水陆越野车、空中小火车等,足以拉上小伙伴玩上一整天。#
  • 讲真的,很多yx号天天都在推这个ys推那个ys,我看了真想说一句掐烂qian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黑料多得用车拉了 大家擦亮眼睛吧 好多料子被洗空 要不是之前有存
  • 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宽广的心、美好的心,感恩的心,这样才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愿我们都能在世事历练中,修得一颗平常心,与生活和解,不和自己盲目较劲。
  • #福州疫情# 最新数据(来自官方数据整理)2022年11月7日 福州疫情简报昨日新增:38(3+35)11.5新增:39(1+38)11.4新增:60(44+5
  • 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人生,但在剧终,每个人都找到了“出路”。或许成长的一个标志就是不再需要外界认同感,然后发现曾经苦苦追求的认同感看似是满足,实则是给自己
  • 我来不及肆意的挥霍青春待醒悟明白过来只能选择认真的老去时光匆匆岁月无声经历沧桑世事才会懂得过去的人过去的事终究不能再回头往事不回头往后不将就和珍惜在乎你的人报团
  • 芙清 创福康 斐思妮 可丽金 美迪惠尔 敷益清 武夫人 可复美 面膜[心]世界再大,那么也是大不过一颗心;走得再远,那也是不过是一场梦。在等红绿灯时,一个大哥手
  • _总是觉得这两年的日子快到好像直接把本该像蒲公英一样的十七八岁吹散 跨过了十九岁 至今 _那些阴晴圆缺的失落 溃于蚁穴的崩溃和此消彼长的确幸堆积成这一刻的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