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山东:#加快编制济南、青岛都市圈规划# #制定济青发展轴带计划# 】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将有“大动作”,青岛将迎“大利好”。

8月24日,山东省新闻办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山东将不断优化提升“一群两心三圈”区域经济布局,持续增强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具体工作上,突出做好联动、培强、扶弱三篇文章。

其中,“联动”就是要突出做好联动文章,着力推进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联动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强化中心城市联动,二是强化经济圈联动,三是强化省际联动。

强化中心城市联动方面,山东将开展济南、青岛都市圈范围研究,加快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完善济青联动发展机制,研究制定济南青岛双心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行动计划。

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主要空间形式的当下,山东把城市群作为优化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内生力的路径。

在“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经济布局,核心城市青岛、济南在全省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责任更加重大。

在做大做强双核的同时,做好联动文章,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这不仅有利于济青进一步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而且有利于连点成线、以线带面,辐射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

01“强心”

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山东是我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山东半岛城市群位列5个“发展壮大”的城市群首位,地位相当显要,肩负着“发挥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这些年来,山东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着力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省户籍、常住人口“双过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万亿大关,11个市入围全国百强,山东综合实力不断壮大、战略位势显著增强,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实力不断壮大、战略位势显著增强。

2021年底,山东半岛城市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94%,城镇人口规模居全国第2位,全省形成2个特大城市、10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73个小城市(县城)、1072个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从布局看,山东半岛城市群初步形成了“一群两心三圈”区域经济布局,着力推动形成双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打造国家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其中,“两心”,即持续提升济南、青岛两个中心城市发展能级。这几年,山东在提升“两心”能级上不断加码发力。2021年,济南、青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568.7亿元,占全省30.8%,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9.5%。

尽管“两心”实力在不断增强,五年间首位度提升4.4个百分点,但总体实力还不够强,辐射带动全省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对照一下头部省份核心城市:深圳、广州两个核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8897亿元,占广东省的比重达到47.4%;杭州、宁波两个核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2704亿元,占浙江省的比重达到44.5%;苏州、南京两个核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9074亿元,占江苏省的比重为34%。

“一群”要上水平,“两心”必须再强实力。今年1月印发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提升济南、青岛发展能级,坚持以大带小、以点带面、以城带乡,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配置,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格局。

并对推进青岛、济南能级跃升作出部署——

增强青岛引领力,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展现更大担当,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

提高济南首位度,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以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

02“画圈”

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分圈层的,最为直接、效果最为明显的圈层自然是以核心城市为圆心、1小时交通圈为半径的都市圈。

都市圈和城市群一同成为国家“十四五”发展的重点。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要求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思路是建立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都市圈引领经济圈、经济圈支撑城市群的空间动力机制。

这一点在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有明确的表述:“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为统领,高水平打造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促进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

本场“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新旧动能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山东将围绕两个中心城市,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规划建设济南、青岛都市圈。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山东将开展济南、青岛都市圈范围研究,加快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

都市圈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前,济南和青岛已经辐射带动初步形成以各自为中心的都市圈。

根据《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青岛都市圈由青岛、潍坊2市和烟台市莱阳市、海阳市构成,陆域面积为3.1万平方公里,以占全省五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五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了超过全省四分之一的GDP。

青岛都市圈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位于对外开放前沿,国家战略叠加,拥有一系列高水平高能级的发展载体平台,发展基础好,尤其是制造业水平较高,科研实力雄厚,总体实力位列全国都市圈上游水平。

青岛都市圈有责任、有实力在胶东经济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展现更大的作为。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规划建设青岛都市圈,加快与周边县市同城化发展。

在强省会战略引领下,济南集聚发展要素,加快能级提升,同时深化一体化发展机制,以济南为中心的都市圈正在不断破题起势。

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半径,编制实施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都市圈。

实践证明,跨区域的都市圈发展迫切需要省级层面、甚至是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相继批复同意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都市圈规划。

未纳入国家规划的都市圈也在省级层面加紧谋划。8月5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进一步明确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西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五大都市圈的地域空间范围。

一周前的8月17日,广州、佛山两地共同印发《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广佛地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明显提升,广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左右,全域同城化实现新跨越,继续在全国同城化实践中走在最前列。

各地都在加紧“画圈”,抢抓先发优势,济南、青岛都市圈在省级层面规划的研究制定显得尤为迫切,急需提上日程。

03“联动”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经济运行都有着内部性和外部性双重属性,内循环、外循环共同构成了经济大循环。

事实一再证明,人为限制、甚至割裂内外部循环,经济肌体就会“营养不良”,甚至是“畸形”。

人、土地、市场等要素的可获得性往往是与距离成反比的,这是城市群、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底层逻辑。

随着城市能级的提升、辐射力的增强,城市群、都市圈核心城市之间的“互动”不可避免地频繁起来。这样做的结果是让优质资源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实现优化配置,同时产生更为明显的“外部性”,即“溢出效应”。这不仅使得核心城市自身得以更好地发展,而且让毗邻城市得到益处,进而有助于更为广阔的区域经济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有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等大都市连绵带;英国有伦敦-利物浦等大都市连绵带;德国有莱因-鲁尔大都市连绵带;日本有东京-大阪大都市连绵带。

从全国看,省内、省际的“双城记”正在演绎新的合作共赢故事。

目前,最火的非成渝双城经济圈莫属。在中央和川渝两地政府的双重赋能下,成渝“双城记”唱得有声有色有形。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7.4万亿元、比2019年净增1.1万亿元,经济增长8.5%、增速领跑西部,占全国和西部地区比重分别达6.5%和30.8%。

省内核心城市间的“双城记”也在加快推进。早在2016年,杭(杭州)甬(宁波)“双城记”就被首次提出。2021年,浙江省建立省级推动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统筹协调机制,出台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两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万亿元,杭甬双城核心引领、错位协同、联动创新、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将全面形成,杭甬双城经济圈格局基本形成。

同属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广州和深圳经济总量接近6万亿元,两地间的联动密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推进与深圳“双城”联动。

独行快,众行远。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作为山东的“两心”,济南和青岛加强联动都十分有必要。对此,山东已经多次作出要求和部署。

2021年4月印发的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济青联动发展机制,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引领力的高质量增长极。

2022年1月发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对强化济青双城联动作出安排:支持济南、青岛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深化合作、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打造高水平协作发展样板,建设全国最具创新力、竞争力的发展轴带。

在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济青”成对出现了三次:促进济青都市圈高水平协作;培育济青科创制造廊带;构建济青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新格局。

此番,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又明确给出了济青联动更为具体的方案:研究制定济南青岛双心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行动计划。

济青发展轴带是一条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经济廊道,就像是一条金腰带,贯穿山东省腰部地区,串起省会、胶东两大经济圈,是山东经济最为活跃地区,也是全国最具实力的经济走廊之一。

济青发展轴带是支持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关键所在,也是山东谋求更大发展的底气所在。从省级层面研究制定相关行动计划,有利于站在全省通篇考虑,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实现更优的资源组合。

能量越大,责任越大。青岛、济南作为经济大省的核心城市,这些年来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具备了为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的坚实基础。

山东在省级层面及时制定完善顶层设计,有利于统筹全省资源,更有力地推动济青联动走深走实,为全省区域联动发展“打样”。作者|观象君(青报观象山)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喜迎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媒体聚焦##兰州新区##奋进十年路##解码十年# 【十年砺剑绘宏图 勇立潮头再扬帆——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年成就回眸】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国家赋予兰州新区重大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使命: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极、地、台、区”)。

勇当标杆,敢为闯将!

十年来,兰州新区从秦王川的一片荒滩崛起为现代化城市新中心,敢为人先,系统改革破坚冰;激发动能,产业集聚壮实体;先行先试,创新开放建高地……

在困难障碍和风险挑战面前,兰州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准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等各领域改革,一跃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当年一笔一画勾勒的发展蓝图,已化作春潮涌动、千帆竞发的壮美画卷。

十年来,兰州新区从秦王川的一片荒滩崛起为现代化城市新中心

改革势如破竹 发展蓄力腾飞

工地塔吊林立,建设如火如荼;车间全速生产,马不停蹄;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中川北站物流园,货运班列和各类货车车水马龙,一派繁忙……

这是兰州新区普通的一天,也是新区开放发展十年来的生动截图。

回首建设之初,荒滩之地,百业待兴,发展何处落笔?改革如何“破题”?

新区向“新”,兰州新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突破条条框框,打破桎梏藩篱,坚持以“管理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优”为目标,在行政审批、干部人事、商事制度、国资国企、绿色金融等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有效激活了发展动能。

2014年11月,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工作开启。兰州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科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要素供给、政策兑现、人才引进科创生态,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成果、高能级平台加速集聚。目前,兰州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61%,获批“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兰州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电子证照跨区域核验等。
2017年3月23日兰州新区全面启动国资国企改革,将原国有控股、参股的61户企业整合重组为市政投资、城市发展、金融投资、农业发展、商贸物流、科技文旅6家集团公司,新组建石化、水务2家集团公司。2022年新成立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临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国有集团公司,引导十家企业发挥国企投资牵引、筑巢引凤、优化生态功能,商投集团入列中国“500强”,开发建设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

2017年6月,全面启动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薪酬,彻底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扫除干部身份障碍,面向全国各条战线精准选招干部,不拘一格选贤任能。

兰州新区在全国率先推行“蓝图管控+容缺受理+区域评估+代办服务”审批综合服务模式,有效实施“承诺制、零收费、信息化、代办制”改革举措,项目投资、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审批时限全国最短。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营业执照办理从改革前的7到9个工作日到现今即时即办、立等可取,市场主体年均增长30%以上。在全国率先打造365天24小时不打烊的商事登记模式。

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普惠金融示范区落地新区,绿色金融改革成绩全省领先。

十年过去,播撒下的改革“良种”,结出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兰州新区不断创造着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奇迹。

十年来,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关口,增长近60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倍,常住人口增长5倍、城镇化率超过70%,特色优势产业多点开花,综合改革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初见雏形,成为全省乃至西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2022年上半年,兰州新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稳岗拓岗等重点工作,实现GDP增长13%,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聚力集群强链 产业全面“开花”

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动力。

快速落地的项目、不断增长的数字、率先实现的突破……在兰州新区,产业集聚发展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兰州新区始终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培育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数据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商贸物流、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现代农业、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集群。十年来,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0%、40%以上,实体经济主战场地位凸显。

走进位于兰州新区的兰石集团,一排排生产装备高效运转,“机械手臂”工业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忙活”,工人们在各自岗位认真装配、调试、喷漆……全力以赴确保加氢反应器、脱硫反应器、核电机组等一批重点产品按时完工。

2012年,通过“出城入园”,兰石集团实现了由单一石化装备向高端能源装备、高端通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迅速实现营业收入由40亿向60亿的大幅跨越。

兰州新区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推动形成石化重型装备、高端医疗装备、核能配套、新能源装备及电工电器等产业体系,一路不懈接力,重振“兰州制造”辉煌。

2022年6月14日,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试产成功,标志着项目建设不到半年时间实现投产出箔,创造了新的“新区速度”。

近年来,兰州新区快速布局发展新材料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新材料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能源、光电、建筑等新材料产业,引进落地宝武、海亮、道氏、宏宇、德福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世界最大的高性能铜箔产业园将在这里诞生,“十四五”末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储能之谷”。

围绕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定位,兰州新区先后建成运营综合保税区、航空港、铁路口岸、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构建起“一区一港一口岸一通道”立体化开放平台,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实现倍数增长,对全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效应凸显。

与此同时,兰州新区各项产业展现蓬勃发展之势。
绿色化工园区内,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试研究与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液态阳光”等一批科技前沿项目先后落地,近百种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入驻孵化航天特种材料、新型抗肿瘤药、抗艾滋病药、新冠防治药等“专精特新”项目145个,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实现自主研发生产。

兰州新区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名单,标志着西北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落户兰州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临空经济产业园等加快建设。佛慈、和盛堂等生物医药产业高质快速增长,“西部药谷”建设加速推进。全域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种养加、产供销、游购娱产业链全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推动智治善治 新城宜居宜业

今年7月3日,第三届“集聚英才·汇智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双选会在兰州新区举办,吸引3.5万余名求职者到场参加。
城市的核心是人。兰州新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目前,兰州新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4.7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9.5%,现有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领军人才等国家级、省级人才100余人,博士300余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超过5万人。

人才住房、职称晋升、子女入学、就医、“零门槛”落户等优惠政策同步落实,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拴心留才”一流环境加速形成。

2021年8月起,兰州新区累计承接安置舟曲避险搬迁群众达到11批次1700户6851人,完成了搬迁群众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保障工作,推动灾后易地安置和生态移民安置工作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虹吸效应不断增强,背后是“智治+善治”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更会思考,让居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2022年3月18日,兰州新区“数字政府”系统成功上线,实现与全省数字政府系统同步运行,5500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达98.74%;重点打造“一云、二网、三平台+N个应用”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格局,加快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十年来,兰州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超过280亿元,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职教园区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建设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型、技能应用型人才保障;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十五分钟医疗服务圈”,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新区”。累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千余场次,“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加速释放西北旅游集散地、都市休闲游乐新城的品牌效应。兰州新区完成约16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使城区绿化达到“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

如今,兰州新区核心区3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青山碧水蓝天交相呼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十载奋进,九万里风鹏正举;昂首阔步,再迎下一个十年。

兰州新区锚定了新的目标: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2035年建成经济繁荣、生态秀美、和谐宜居、具有强大引领示范效应的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正全力践行国家“极、地、台、区”战略定位,在全省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四强”行动中先发力、带好头,全力打造西北地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成改革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生态治理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新甘肃·甘肃日报)
https://t.cn/A6SGT5j0

#新时代的贵州人# 【孟平红:34年的坚守为农民“蔬写”致富经】他们是普普通通的贵州人,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迎难而上的勇气、主动作为的志气、开拓创新的锐气;从他们的故事里,你能读懂“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因为,他们是新时代的贵州人。

在帮助农民脱贫增收、科技帮扶的道路上,孟平红俯下身子一干就是34年!

“怎样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孟平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著名蔬菜专家李桂莲的指导下,孟平红带领团队以科技破局,率先在贵州提出并开展蔬菜“321”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促进种植制度变革和农民增收。2017年蔬菜“321”技术被列入省政府《贵州省发展蔬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作为贵州蔬菜产业扶贫主推技术向全省推广。八年时间,团队在全省累计示范推广蔬菜“321”高效种植242万亩次,总产值达341亿元,惠及农民19.4万户,其中带动贫困户17685户增收。2019年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孟平红带领团队以19个县为试点,结合各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研究总结出适宜贵州不同区域的蔬菜一年多茬高效种植模式100余套,实现了蔬菜产业由“185”(年亩产值1万元、8千元、5千元)向“321”(年亩产值3、2、1万元)的转型升级。

她与团队在罗甸县试验示范“辣椒套种春大白菜→水稻→秋冬番茄”一年3季4熟高效模式,农民在第一季辣椒传统的单作基础上净增收一季套种的春大白菜约5000元,全年亩产值达3万元左右。在她们的指导下,有的农户种植一季错季蔬菜就实现了脱贫。

为了攻克生产上喜凉蔬菜3到5月普遍抽薹导致蔬菜春淡季的难题,2016年孟平红主持省科技重点项目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出喜凉蔬菜能春夏上市的错季栽培技术,至此,在贵州冬春、夏秋、秋冬错季蔬菜栽培成功的基础上,增加春夏喜凉蔬菜技术,奏响了贵州错季蔬菜“四部曲”。

她带领团队在曾经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威宁县,研究出“春夏蔬菜+2季夏秋蔬菜”一年三季高效种植模式,年亩产值约2万元。在威宁县麻乍镇打造出威宁“三白”蔬菜(白菜、白萝卜、莲花白)早熟基地1400亩,比威宁其它“三白”基地提早约20天上市,经2020年专家现场测产,春夏白菜亩产7468公斤、萝卜9910公斤,仅第一季春夏蔬菜农民每亩收入分别达7000多元和9000多元。

2020年始,孟平红主持省科技重大专项“农业4.0”项目,联合14家单位和企业,在威宁县集成“三白”蔬菜新品种新模式、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打造山地现代农业“科技样板田”5000亩,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科技扶贫效果显现。并且为了缓解土壤连作障碍,促进蔬菜可持续发展,他们开展了蔬菜轮作及高效接茬模式试验示范,经专家田间测产,一季分葱亩产2517.9公斤、亩产值达8309元,“春白菜(萝卜)+ 2季分葱”一年3季蔬菜亩产值达2万元左右。

由研究蔬菜“一季”到“多季”、“正季”到“错季”、从“传统种植”到“高效模式”、从“万元田”到蔬菜“321”、“农业4.0”......孟平红率领科研团队,多年来躬身细作,为贵州不断“蔬写”脱贫致富经。她经常对她的团队说,科技创新要反映民之所需,民之所向。农民群众对科技的需求,就是我们农业科研工作者创新的方向和动力。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为了抢抓农时,及时给农民提供春耕生产技术指导,她和团队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服务,在网上课堂线上助农,她与团队撰写并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甘蓝生产管理技术要点》《贵州秋冬和冬春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极端气候灾害下越冬蔬菜应急管理措施》等。她还组织团队编印了17种蔬菜的技术手册2万余本及时发送到生产基地。并与团队走进田间地头,现场提出解决方案,指导蔬菜企业复工复产,为蔬菜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孟平红带领专家团队长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实施农科专家、成果、课堂“三进乡村”办实事,深入田间地头,传播科学种菜知识,解决一系列生产技术难题,通过从农村基层和科技一线发力,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服务。她牵头省农科院蔬菜产业专家服务团,在贵州10个县11个村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双十”“双百”行动;牵头省农科院蔬菜专班工作,统筹6个蔬菜专家小分队开展技术服务;牵头组建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蔬菜科技特派员队伍167人,建立稳定的专家服务团队;与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了“贵州省巾帼农业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并任副团长、“博硕专家服务团”、项目县“专家工作站”等,通过集中授课、田间指导、远程联线指导、视频播放等方式,把科技培训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搬上荧屏荧幕,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广大农民群众能便捷地享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近年她带领团队累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企业合作社、农民7.9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万余份,使广大农民群众提高科技水平,培养了一大批贵州蔬菜产业的“造血细胞”。

围绕省委落实“四新”抓“四化”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乡村振兴、“十四五”农业高质量发展和贵州农业现代化,着力解决农业科技关键技术“卡脖子”工程,近年,孟平红带领“贵州省农科院蔬菜科技创新服务团”苦干实干,共搜集、整理、保存蔬菜种质资源2000余份,选育蔬菜新品种40余个,引种鉴选出120余个蔬菜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获省科技成果17项,专利授权28件,制定发布省级技术标准21项,为脱贫攻坚贡献了科技力量,2021年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来源:动静贵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又是眼泪先行,且复盘无果,还挺奇怪的,可能因为red是人生第一张买的专辑吧(虽然长大以后后发现是盗版的orz)当时歌手发新歌新专辑还不会很快速地同步到网上,大概
  • 请不要说我魔怔,我是一个小孩,连高中都还没毕业,遇到这种事束手无策,联系官方客服也是说官方无法管,可我充了好几万呢,打上了多赛季巅七,许多友谊都在这个游戏里。违
  • 邪淫者,把原有的好姻缘给作没了,导致的结果,或者找对象难,一不小心成了“剩斗士”虽然到处相亲,但就是遇不见对的人,成不了家,令父母忧心忡忡;或者遇人不淑,取了个
  • #国医的精诚力量# “心里有火” 的失眠,有一个神奇的方子[赞]“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是不可以的,经方就是经验之方绝对之方,药物是不可随意替换的
  • 大量學者和專家的研究也表明,此項工作有效降低了農民就醫的經濟負擔,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促進了農村地區疾病的早期發現和干預,從而有力改善了廣大農民的健康
  •   秦知喻避开霍平津伸过来的手,她的眼眸清清艳艳,“霍平津,我说过的吧,如果有一天你爱上了别的女人,我希望是你亲口告诉我,而不是……通过另一个女人。讚美的好處不
  • ”清宁立刻道,“这花其实是瞿总买的,我是借花献佛!”瞿英赫意外的看向清宁,有些哭笑不得,拿起手机看了一眼,笑道,“用不了这么多的。
  • 2024年1月23日产生的这个2724.16点附近,这是熊市末期的最后阶段,市场人气和信心严重不足,经济数据仍然不足以支持外界对于股市的看好,几乎所有股民依然坚
  • 即使现在因为过去的福报,积累了一些财产,也必将很快败光,最后成为了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loser,更别提赡养父母了!当你看着年迈的父母还要为了谋生而辛苦奔波,而
  • 询问后发现患者最近两三天觉得右边的胳膊有点没力气,本身患有高脂血症,但没查过血管,结果一查发现头颅左侧有梗塞风险。有些紫绀是一过性的,如果是常年嘴唇发紫,要警惕
  • #李宇春[超话]# 從場館淋著小雨快步走回酒店的路上我一邊聽著演唱會的歌單一邊在想要怎麼寫這條REPO默默潛水了19年的佛係雙擔粽子散粉我平等地熱愛每一個有才華
  • 这两天看有人穿越罗布泊遇难的消息,我真特么是百思不得其解啊,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地方有啥好穿越的,没吃没喝没景色,一眼望过去东南西北都特么长得一毛一样,颜色都特么
  • 今晚的热搜,咱家人在热门上都知道要“好好说话”偏偏有个别家的红v,脏‖话连篇,仿佛刻意提醒所有人,她蒸煮那“4️⃣个字母出⭕昵称”的由来!外界总说,他特别会管理
  • 我曾以为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后来才懂,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也没有一朵花到最后还是花我对蝉说他日在见,要待来年,蝉对我说他日重逢,要等来生,半
  • [转圈]人本是一种贪欲的感性动物,理性的行为只是片段压制自己的本性,接受自己是平凡人,没有魔法与超能力,在吸引自己的另一个平凡人身上找到自己想要追求理想本性的那
  • 奶奶说我小时候就只爱吃爷爷煮的方便面 现在也是嘿嘿 好幸福鱼蛋粉:在学校吃了图7 10快一碗的鱼蛋粉之后的第二天我就去小吃街买了同样10快点鱼蛋粉,肉眼可见,鱼
  • (IT之家)比亚迪将全国最大的制造基地定在合肥长丰,其面积比深圳西安和长沙三大主力工厂加起来还要大,被称为合肥超级工厂。 我觉得最宝贵的应星楼的文化,应星楼位
  • 《道德经》 第五十章 【正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
  • #双男主小说[超话]## 小说## 双男主##小说# 我是个社畜,却让变态杀人狂除了哔我外,束手无策 我是个社畜。 此刻,我正顶着一张麻木的脸,在准备被变态杀
  • #刘宇宁烈焰ost向死而生# | #刘宇宁帝林# |#摩登兄弟[超话]#你是春天的新芽,永远可爱,永远清澈明朗。@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燕子京[给力]刘宇宁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