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卡了一家超有Feel~的甜品店
从店名就透露出可爱的气息“小懒桔”
宝贝们快来一起看看吧

店里宽敞明亮,用了很多鲜花装点
装修风格偏法式复古,很适合拍照
整个店里的氛围浪漫又文艺.

喜欢吃芝士️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
他们家的“巴斯克蛋糕”
一口下去就被香浓的芝士淹没了.

搭配上颜值超高的“西柚气泡水”
清爽又解腻,一口下去
满满“夏天的味道”☀️
#美食#

【回忆一中老食堂】
整理了几位老师的捐赠物品后,却发现桌子上还有一张小小的纸片,仔细一看竟是一张旧饭票。真是如获珍宝!这样,当年三个食堂的饭票竟然无意中凑齐了。

这几张饭票正是保定一中校园变化的一个缩影,是学校进入新世纪后大变化的见证。

记得2003年初,为了改善全校师生的就餐条件,学校拆除了原来的大食堂(礼堂),建成一座五层的大型餐饮中心。作为过渡,在北门内的一片空地上临时搭建了一排平房,由三个食堂分别经营,这几张饭票正是当时三个食堂所使用的。

一中大食堂

一中大食堂是三个食堂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最早的一个。尽管饭票上写的是“保定一中大餐厅”,但师生们那时都愿意叫它“大食堂”。

1982年,学校建成了800平米的一中礼堂,位置大致是现在的状元坡南坡一带,用于大型会议及文艺联欢等活动,后来又兼做食堂。1992年又在礼堂东侧建成400平米、共三层的礼堂前厅,用于召开一些中小型会议。

有一年在礼堂全体教工元旦联欢之后还举行了大聚餐,10人一桌,摆满了整个大厅,感觉很是壮观。这是我来到一中后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聚餐,所以印象很深。老师们难得聚在一起,边吃边说,笑声不断,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平时,礼堂的大厅就是师生们吃饭的地方,南面一面墙有打饭的窗口,里面是紧挨礼堂建的平房,师傅们在那里做饭。当时条件简陋,没有椅子凳子,学生们都是站着吃饭。

大食堂的饭菜似乎比较传统,其中的八味包子和肉饼给人印象深刻。上午大课间卖肉饼,下午第三节课卖包子。包子一块钱三个,个儿不大,但肉馅特别香,学生们争相去买,也有不少老师去买。他们的包子和肉饼几乎没有卖不完的,而且常常需要回食堂再去拿。

一中大食堂从1982年建成投入使用到2003年拆除,20多年的时光,曾承载了多少师生的欢声笑语啊!

小雨点

小雨点是师生们对小雨点食堂的简称。当时的老板个儿不高,眼不大,胖胖的,大家都称他为胖子。他性格很随和,学生们很喜欢他,常和他开玩笑。我收集到的小雨点食堂的饭票有两张,代表了它在学校经营的两个阶段。

其实,小雨点在没有进入一中校园前是在一中北门口西边经营的路边摊点,每到放学后,一中甚至还有回民中学中午不回家的学生,就到这个摊点临时摆放的长条木板那里买饭吃。

1999年,学校为了减轻负担,提升食堂经营能力,保障师生就餐安全,遂引小雨点进入校园,安排在礼堂东侧的前厅。

这样一来,学校的食堂就形成了两家竞争的格局,饭菜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

这时候的小雨点应该叫“小雨点餐厅”,这也是它进入校园后的第一个阶段。

随着学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旧食堂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就餐需求了,于是学校在2003年拆除了大礼堂,在其靠南位置建起了新的食堂。拆除前又在学校北门南边的空地上建了两处平房,作为全校师生临时就餐的场所。学校大食堂在西边平房,小雨点在东边平房。此时的小雨点应该叫“小雨点食堂”。

印象中到小雨点吃饭的人是最多的,主要是它经营灵活,菜品丰富,花样新颖,有很多是小灶,紧跟时代潮流,很受年轻学生们的喜欢。

杜春燕老师说,小雨点的盒饭很好吃,尤其是馅饼,班里一个学生,曾经有一次在吃馅饼时师傅烙的都供不上他吃,那边还没烙熟,他站在那儿就已经又吃完了一个。

小竹林

小竹林是师生们对竹林食堂的爱称,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寄寓着一代又一代一中人不曾间断的美好记忆。

这个命名源于学校的两片竹林。小竹林食堂大致是2000年之后学校又引进的一个,位置是在老校门(也就是北门,1992年建成开始使用)的南面一块空地上,是过去通向高台阶进入教学区四合院的地方。高台阶两侧各有一片小竹林,课前课后,学生们在这里静静地读一会儿书,或是三五个人讨论问题,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小竹林的饭菜和小雨点有相似之处,菜品丰富,也有小灶,但总体上不如小雨点去的人多。

说起小竹林,语文组的卢老师说,那时她刚参加工作,对此印象很深,尤其是煮方便面加上一个荷包蛋,味道鲜美,在冬天四面透风的棚子里吃上热气腾腾的一碗,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我的印象里,小竹林食堂很简陋,好像就是用苫布搭建的一个大棚子。

高少云老师兴奋地回忆说:“有时为了改善一下伙食,约上几个在学校住的好友,凑几张饭票(一个小炒需要两三张饭票)到小竹林要俩菜,坐在一起高兴地撮一顿,真有在大饭店聚餐的味道,我们称此为‘穷聚’,现在想起来还嘴馋那时的味道呢!”

学生综合楼

学生综合楼占地7500平方米,2005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从二层到五层,每层一个食堂。后来又在西口二楼开辟了第五食堂。综合楼的建成彻底改变了过去食堂狭小简陋的面貌,真正走上了现代食堂之路。

五个食堂各有特色,菜品极其丰富,有掉渣饼、手抓饼、盖浇饭、烤冷面、汉堡包、重庆小面、粗粮煎饼、铁板炒饭、蔬菜面、卤肉饭、煲仔饭、芝士焗饭、烤肉拌饭、麻辣拌、鸡公煲、番茄波波鱼以及自助餐等,饮料小吃也一应俱全。

食堂的饭菜到底有多少种类?学生们说,在一中的三年,基本上能够不吃重样的饭。

回顾那段时光,既有一中人的乐趣,也有一中人的骄傲,更有向上的情怀和奋斗的激情。
图一:1982年建成的一中礼堂(2002年航拍截图,东边蓝色建筑是建设中的体育馆,北面是教工宿舍,南面就是三丰路)。
图二:2003年临时搭建的食堂(2002年航拍截图,由东南向西北看)。
图三:高台阶两旁的竹林。
图四:学生综合楼。
张星环

去了东江湖和裕后街 爱莲湖 嗯好像还有妙街[二哈]
高椅岭 塘尾路没去成 妙街给我感觉像是夜店一条街 路上走着的人都觉得是那种仗着年轻深夜蹦迪,还有资本彻夜狂欢的人 裕后街没有明信片卖 而且看不到邮筒 爱莲湖没有莲 不过也还好 枫叶特别美红到让人惊艳也很精致 不是我在广东时见到的那种老旧枯的感觉 在雾漫小东江时被美到了 大坝头让我很想回船上 我已经快忘了在船上的感觉了 然后!时代广场的芝士培根煎饼超级好吃!
29号早上五点半左右出发 路上发生了很多事 时间像被拉长了一样过得特别慢 感觉自己逛了好久 像是在东江湖待了一天时 也还是上午 觉得这种才是慢生活的感觉
30号在裕后街 想说下那里几乎都是咖啡馆居多 有点类似那种每个市里出名的那种文艺街 但特别的又是它又不是那种贩卖那些乱七八糟纪念品 手写明信片的地方 而且花房也不止是鲜花类更多是绿植
很幸运跟会迁就 安排旅途的人一起 顺便夸下b612把我的黑眼圈p没了 我很满意[并不简单] https://t.cn/R2WxRn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我觉得还来得及,来得及去认真地体悟,可能前几十年我都没有真正的走进她的世界,但自今天起,我要重新去认识,用这眼睛看花开花谢,云卷云舒。但我觉得还来得及,来得及
  • 然而,二次供水改造申请还没有下文的时候,从2022年3月份起,蝉街商厦业委会便开始自行对小区的供水进行改造,并在小区内公示了“自来水改造项目居民意见表”。然而,
  • )话说我其实也想不到小曾同学如果演仙侠会是什么感觉,不知道明年会不会有合适的机会体验一把。他真的很有那种武侠的感觉或者说氛围吧,跟现在看到的很多人的打戏真的不是
  • #我親愛的媽媽和外婆#*願上天保佑我親愛的媽媽和外婆,我朋友阿姮的媽媽天天都健康平安![心]Nay gọi điện cho má sớm hơn hôm qu
  • 在我眼中,舅父有着雙重身份,除了是愛錫我的親人外,亦是我的老師,是他教我踢波,令我愛上足球。踢波「片」起大髀肉其實我曾經想過繼承舅父的衣钵成為職業足球員,我5歲
  • 怎么可能不羡慕校园恋爱啊 不需要时刻用手机来维持关系 有时候冷冰冰的话完全没有感情 会误解会争吵 在交通便利的现在也不能想见就见 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什么时候才能
  • 终于找到不喜欢他的根源了另外感觉阴阳师越来越往国风上偏了,新式神cv都加上了中配,须佐之男的主题歌还请了方文山作词……你想搞中国风的我不反对,但是能不能做个新游
  • 你就是我眼中的那道光,给予了我前进的动力,虽然我做不到向你那样的成绩,达不到你那般崇高的精神,但是我会一直将你视为榜样,指引我向前的脚步,做出一份可以让我满意的
  • #广播剧招募[超话]##今天欢欢尽欢了吗# 由于债太多了,自己策不动了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打算体验一把作者的感觉[单身狗]多篇短篇可授权,多类型bl、gl、bg
  • 当时我22岁,那个17岁的小伙子见面就叫我叔叔,你高低叫我一声哥,我也高低安慰你两句,冷冷的天冷冷的心[微笑][微笑][微笑]被暖到了~暑假在家想做指甲,一
  • 说白了,是他不屑于去争吵,如果你看到他跟你争论,说明他瞧得起你,把你当做同一思想层次的人。所以,他之所以不去争论,不去辩论,那是因为他知道低层次的人看不清事物本
  • 原来一开始就算了好了,真细节啊 一开始他的账号没有设置2级,我好心提醒他了。现在拿莫须有的理由让我1米拿不到并且赔200米,我这价还不黑奴吗?
  • 于是我就听到人间说我,“芳菊开林耀,因风传冷香”;李清照也喜欢我,“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在往前,唐代的元稹更赞美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别墅宝马不见得就是幸福,斗志昂扬才是活着的意义。​​这个世界很无辜,听不完的嚎啕大哭。
  • (感谢:图片作者)#每日一善[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太阳]#每日一善# 与社会携手做公益 人人献出一爱心@微公益 看报道关心发展@人民日报   爱护小
  • 前两日海康发来邮件,我又要以新的身份向前啦,在静好岁月边缘张望的我,好像已经不再静候轮回,但倒是想更加纯粹行走在海岸线上看不知几点的日出…每个节点每个阶段一点一
  • 还加上南极洲特有的气温,这些都给了科学家一种天然的可以做实验的场所,特别是在60年代以后,世界上各个大国纷纷前往南极考察,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在华盛顿签订了南极
  • #cv天空[超话]#诶嘿,可给我截到了[嘻嘻][嘻嘻]为自己骄傲三分钟[doge]大家早安,前几天看那个什么送贴纸的,才发现我竟然是关注了空哥半年多才摸到了超话
  • 于是便有了大漆舟形条凳创作想法的萌生,大漆材料本身的属性带给人的神秘感独特性与东方文明的精神气息会让我对当下生活有更多的思考 ,我觉得这个物质性的东西可以融入到
  • ⾟弃疾《摸鱼⼉》  15、梧桐树,三更⾬,不道离情正苦。李商隐《⽆题六⾸其三》  5、深知⾝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