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丹道修炼者的层次?神通!

为什么现在的仙学大师都讳言神通?这不禁让我联想起那些没有真功夫的武术家,他们大都讳言技击,说那只是打手的本事。素不知实战乃武学之灵魂,不能实战的武术只能是名不副实的花拳绣腿。同样,神通也是仙学的灵魂,不能让人具备神通的仙学也只不过是徒有虚名。
用不用神通,是态度问题;而有没有神通,可就是能力问题了!
丹道入手,便当绝利一源。以安静虚无为旨,行三光陆沉之功,耳目口皆收摄于虚无玄关一窍之中。虽是起手功夫,但练之得法,便已能使我心通灵而产生诸如预测、心灵感应等特异功能。若没产生以上功能,要么不得真诀;要么得诀而悟性太差,不能悟透一源之旨;要么就只能是自己的天资太差。

但是,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别人几十天能练就的功夫,自己再笨,几十年的修练,还无丝毫的证验,可能吗?这种人,要么口诀不对,要么理解错误,否则,就是他没好好练,在那蒙事。丹经有云:“不象灵台留一物,立即便做仙和佛。”自己没有证验,又要以此仙学求名利之实,怕别人看出自己的水平,那就只好讳言神通了。至于慧而不用的道理,那是另一回事,我们暂可不论。

筑基功成、炼己功深,大定之中,先天一气自虚无中而来。此阳乃先天之至阳,谓之一阳生,谓之真铅初显,谓之真阳火,谓之铅遇癸生……但此至阳之气,切不可轻易混过。此乃道气,而非我身中之真气。我之真气乃子气,先天一气为母气。先天初露,则神光发显,自然会有意念开锁、意念致动、意气断物、突破空间障碍等证验。丹经曰:“神光发显,自然能隔墙见物,预知前世。”这就是先天一气的证验,得此一气,必有此验。

但是,“时之子妙在心传”,这岂是常人可以窥测的?若无以上所说证验,便是还未证得先天一气。先天一气,谓之真种子,谓之真药物,谓之真铅,至此,才是正式步入仙学之门。所以说,先天后天,是仙学的关键。“仙学家”们看到这里,难道不会汗颜?他们当然不会,他们还要以仙学来求名利之实呢。这也是他们讳言神通的原因。当然,还有水准更低的“大家”,他们是根本就不知道神通是先天一气(道气)最直接的彰显。


大定之中,先天一气自虚无玄关一窍而来。此先天一气即药物。不知药物(先天一气),岂识虚无玄关?又哪能谈到前三三、后三三,二候得药、四候别有妙用之真火候?
薛道光曰:“丹法七十二品,欲学天仙,唯金丹至道而已。此盖无中生有,天地未判之前,炼混元真一之气,非后天地生五金八石、朱砂、水银、黑铅、白锡、黄丹、雄黄、雌黄、硫黄、砒粉、秋石、草木、灰霜、雪冰滓质煮伏之类,及自身津精气血液,有中生有等物也。唯真一之气,圣人以法追摄,于一个时辰内,结成一粒如黍米,号曰金丹,又曰真铅,又曰阳丹,又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水,又曰水虎,又曰太乙含真气。人得饵之,立跻圣位。此乃无上九极上品天仙之妙道,世人罕得而遇也。”然而,得此金丹大药,必然天光发现而具神通,人得饵之,立跻圣位,岂虚言哉!正所谓:“神光发显,自然能隔墙见物,预知前世矣。”

“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真乃千古名言。表面上,此话人人会说,怕就怕究到实际,各人心中所指之“一气”,则不一定相同,恐与仙家具体所指之“一”大有分别。
“时之子妙在心传,月之圆存乎口诀。”古仙所言,岂虚言哉!要知上山路,须寻下山人;若问丹道玄微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既是先天,则与道有关。太上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道也。道者何?是一非二。太上曰:“子知其一万事毕”。

时间有前后古今,而一气无古无今,老子谓之“常”;空间有上下表里、内外精粗、美善贵贱......而一气则不落阴阳,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得一者,当无时间、空间之限制,故能知前后,能突破时空之限制。此及古仙所说的隔墙视物、预知前世,贯金透石,能隐能显,无所不能,变化莫测。

物质是物、暗物质也是物,皆难逃阴阳之拘。即便是我所认识的某某科学家所说的真空零点理论,也还只不过是指物理学概念上的真空,既然是物理学上的真空,便与精神无关,也还落在阴阳之内......


先天一气实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若不是精神和物质的根源,岂配得上古仙所说的“一”字?既是“一”,便不能落于精神或物质之一偏。可以说,先天一气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但它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先天一气,实乃精神、物质之根源。既是精神、物质之根源,便与人的身心脱不得干系。

哈哈,话又绕回来了,先天一气乃人性命之根源,又岂能离于人而求之?此先天一气,实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

既是阴阳之根,得之,便可无时间、空间之限制;既是造化之源,得之,便可有无不立,可隐可显;既是生死之本,得之,便超越生死。

超越生死?你会说不可能。其实,让油炸过的花生米发芽,让果子在半小时内变青变红,这些实验已经能说明问题了;致于无时间、空间之限制,虽令人惊异,但预测、残留信息的辨认、搬运功能、突破空间障碍等实验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致于有无不立,虽惊世骇俗,但意念起火、意念在硬币上钻孔等实验,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以上所说的这些特异功能,都是先天一气的直接彰显。

因为先天一气是一非二,是道的直接彰显,故有以上诸多神奇。
若某某仙家大师,一生都没有特异功能或不信有特异功能,说明他还未得先天一气之证验,可断定他并未得药。在仙学金丹大道,得药方为入门。既未知药得药,那他就连仙学之门也未进入。

古仙云:“先天一气从虚无玄关一窍而来。”不知真药,何能知得玄关?药物、玄关皆非,那火候不论也罢。这样的学者,还配称仙学大师吗?


若未现神通,说明未得真药;若未得真药,必不明至道。古仙有云:“虽愚夫愚妇,得之亦立跻圣地。”若得金丹大道之真药物,必跻圣位证而彰现神通。否则,若还未能知药、得药,便是丹道门外汉。——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神通是仙学铁指标的真正原因。

那些不得丹道真缔的所谓学者,打着仙学的旗帜以求名求利之实,我再不说两句实话,恐仙学真面目被其玷污矣!

夫道者,不生不灭,无朽无坏,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因其先于天地万物而生,故谓之先天。而天下万物则不然,有生就有灭,有生必有死,被阴阳所拘,造化所束。

老子有叹于此,谓:“我之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我有何患?”人与道合,便能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与道合真之后,道即我,我即道,吾复有何患?故仙家有炼形化气金液还丹之说。

老子曰:“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道者,道即我,我即道,生死不能拘,造化莫能束,跳出阴阳,得大自在,故能了脱生死。

先天至阳之一气,实为丹道入门与否之铁门坎;而神通与了脱生死,又堪称丹道之两项铁指标。 

能见即能懂:秒学《十二门论:观有无门第七》龙树菩萨造

#十二门论##龙树菩萨[超话]##唯识学#
赵峥/讲解

辨论背景:
前六门从因缘,因果,整体“有为、无为相”,具体“能相、所相、自相”,“所有相”是一还是异,几个方面解释一切法空的道理后,第七门从事物“有”“无”角度诠释一切法空。如果说世间的东西是真实的,那它一定生出来过,一定属于“有或无”的性质。第七门从时间角度破事物“有或无”。

事物“有或无”,一定是占时间的。如果在最小的时间单位里,找不到“有”“无”的存在,那只能是一切法空。

观有无门第七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有无一时不可得,非一时亦不可得,如说:
注解:
我龙树还是说,世间一切都是空。为什么呢?“有东西”和“无东西”,同时存在不了,先后也存在不了。“有或无”只能是这两种存在形式,要么同时,要么异时。

有无一时无  离无有亦无
不离无有有  有则应常无
注解:
“有”和“无”同时不能存在。那我说不同时行不行?也不行,离开“无”“有”就“有”不了,比如发明电之后有电了,是前面曾经“没电”对比出来的“有电”。如果没有“没电的时候”,“有电”这事就有不了,因为“没有没电的时候”,你哪来的“有电”这一说?
那我说不离开“无”有“有”,行不行?也不行,不离开“无”有“有”,那就是“有无”同时,“有”一直和“无”在一起的话,“有”就永远“有”不了,永远是“无”的性质。
问题的根源,就是世间一切说“有”说“无”,都是相对成立的,要先有基础作参照,然后说变化了的状态是哪种。
并且世间对于有的概念是“先无后有”叫“有”,这个概念就成立不起来。为什么呢?首先这个概念是描述“有”这个字,那么“有”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拆分的,具有自性属性。而概念给的是:“先无后有”叫“有”,一个整体里,即一个时空里,怎么可能同时存在“无和有”呢?并且你还排了个先和后,这就是把“有”作为整体不能拆分的自性,给拆分了。

有无性相违,一法中不应共有。如生时无死,死时无生,是事《中论》中已说。
注解:(破有无同时)
“有”和“无”性质相反,针对一个事物而言,你说“即有又无”,这不对。比如说,这有个桌子这没桌子,这话说不成;到底是有桌子还是没桌子?还比如他活着,你就不能说他死了,活着就不是死,死了就不是活。这个道理《中论》里讲过。

若谓离无有有无过者,是事不然。何以故?离无云何有有?如先说:法生时通自体七法共生,如《阿毗昙》中说有与无常共生。
注解:破(有无先后)
如果你们外道说,离开“无”有“有”,即有和无不同时,是先后的顺序这没毛病吧?这也成立不了,为什么呢?离开“无”,怎么会“有”呢?
你们的论里说过:有和无是共生的如:小乘的一切有部,有本《大毗婆沙论》里面认为三时实有,即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有。并且一个法生的时候里面有七个法一起在运动。即生住灭的同时还生生,住住,灭灭,加上法本身,这七个法。如《阿毗昙》中说,“有”和“无”常共生。
所以,你这会说不同时,自己经论又说共生,前后矛盾。

无常是灭相,故名无,是故离无有则不生。
注解:
无常是“无,是常”,就是灭的意思,这才叫无。无,是一个常态,是不变的意思,不变就是永恒固定,不变怎么生“有”这个变化的自性?。所以离了“无”,有就生不起来,你们自己论有这个观点,离无生不了“有”

若不离无常有有生者,有则常无。若有常无者,初无有住,常是坏故,而实有住,是故有不常无。若离无常有有生者,是亦不然。何以故?离无常,有实不生。
注解:
外道没法了又说:那不离“无常”,“有”能生。龙树说,“有”要是跟“无常”在一起,就永远是“无”的性质。如果“有”是“常无,永远没有”的话,有刚生出来后面也就没有住了。因为你的理论是:一个法里有七法同时,即生住异灭。“生”这一步你现在说和“常无”在一起,那后面三步“住异灭”就截掉了,因为你“生”就是“永远没有”的。
可事实是任何事物都有住,所以“有”不能和“无常”在一起。
如果你再反过来说那离开“无常”,“有”就能“有”了吧?也不成立。为什么?离开”无常“,有生不起来,因为你的理论就是”先无后有为生。”
所以,怎么说都不对。就是你的理论一会说生的概念是先无后有为生,论里又说法生时能七法共生。你自己的理论相矛盾,我不用驳你,你自己就难为住你自己了。

  问曰:有生时,已有无常而未发,灭时乃发坏是有,如是生、住、灭、老、得,皆待时而发,有起时生为用,令有生;生灭中间住为用,持是有;灭时无常为用,灭是有;老变生至住,变住至灭,无常则坏;得常令四事成就。是故法虽与无常共生,有非常无。
注解:
外道又来狡辩说:过去的体,现在的体,未来的体永远是有,作用是分前后的。
具体讲;生的时候,就有“无常”只是没有发生作用,等灭的时候再发挥作用。象这样:生,住,灭,老,有,一切本来就有,只是没发生作用,要等待时机才发生作用。有刚生的时候,生起作用;生和灭中间住起作用保持这个有的状态;灭的时候无常起作用,灭了前面的有的作用。事物的生住异灭,就是这样运转的。所以体同时与无在一起,但不是永远没有。

  答曰:汝说无常是灭相,与有共生,生时有应坏,坏时有应生。复次,生灭俱无。何以故?灭时不应有生,生时不应有灭,生灭相违故。
注解:
龙树说,你说“无常”是“灭”的意思,与“有”在一起,那么“有”生的时候,就应该也有“灭”,“灭”的时候也应该有“生”。只要有体就有作用,凭什么生的时候灭不起作用?灭的时候,生不起作用?再者说,按你说的体都有,生灭应该都没有。那么事实是有体就有作用,只要有一物,就有物的属性,也就是作用。比如有火就有热,有水就有湿,地在就有硬度。所以,生就不应该是灭,是灭就不是生,生灭是相反的。

复次,汝法无常与住共生,有坏时应无住,若住则无坏。何以故?住、坏相违故。老时无住、住时无老,是故汝说生、住、灭、老、无常、得本来共生,是则错乱。何以故?
注解:
再者说,你外道说“无常”与“住”是在一起的。我龙树说不对,如果目前是坏,就不是住的状态,若是住的状态,就不是坏的状态。为什么呢?住和坏是相反的。比如老时就是变化的时候,就不是保持不变的状态,是保持不变的状态,就不是变化的状态。所以,你说生、住、灭、异、无,有,本来就是一起的,你搞错乱了。为什么呢?

是有若与无常共生,无常是坏相,凡物生时无坏相,住时亦无坏相,尔时非是无无常相耶?
注解:
如果“有”与“无”在一起,“无”是坏掉,失去的意思。所有的事物,是生的状态,就不是坏掉的样子。是保持着的状态,就不是失去坏掉的样子。这时是没有“无常”的样子的。

如能识故名识,不能识则无识相;能受故名受,不能受则无受相;能念故名念,不能念则无念相;起是生相,不起则非生相;摄持是住相,不摄持则非住相;转变是老相,不转变则非老相;寿命灭是死相,寿命不灭则非死相;
注解:
比如能认识才叫识,不能认识就没有识;能感觉叫受,不能感觉就没有感觉。能想才叫有念头,不能想就没念头;起来一个状态就叫生,没起来就不叫生;某状态一直保持就叫住,没保持不变就不叫住;发生变化叫老的样子,没有变化就不叫老,寿命终结了叫死,寿命没终结不叫死。

如是坏是无常相,离坏非无常相。若生住时,虽有无常,不能坏有,后能坏有者,何用共生为?
注解:
坏就是灭,没有坏就没有灭。如果生和住的时候,有灭的体存在,但不坏,到后面再坏再灭,那也用不着非说“灭”本来就和“生住”在一起,没必要这么说。

如是应随有坏时乃有无常,是故无常虽共生,后乃坏有者,是事不然。如是有无共不成,不共亦不成,是故有无空,有无空故一切有为空,一切有为空故无为亦空,有为无为空故众生亦空。
注解:
这里开始作总结:坏的时候叫灭,灭和生的体共有,后面再起灭的作用,成立不起来。所以,有和无同时有也不成立,先后有也不成立,所以有和无都是空。世间法无非要么是有要么是无,所以一切法空。一切法都叫有为法,有为法都空了,无为法是在有为法相对成立的,所以一切法空。一切法都空了,哪还有众生?众生也是空的。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

印光法师 

文:智渝法师

大家要想知道能不能往生,只要观察自己的心就知道了。问一问自己的心,清净不清净。如果心清净,没有其他的烦恼,只有愿生西方,愿见弥陀的一念,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希望。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心中不种娑婆种子只种西方种子,一定往生西方,不然的话,你的心中,乱七八槽,见不得人的种子多得很,往生西方的希望便没有了,因为你的心见不得人那只有去见鬼,怎能见弥陀呢?所以念佛人的心,要清净得上对天、下对地、中对一切众生,都对得起,以此心发愿求生西方,决定往生。佛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是说,外面起的什么境界,都是自心所现。有什么心,必现什么境,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所以境由心现,心逐念成。起什么样的念,必成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心,必现什么样的境。念地狱,就心现地狱,念饿鬼,就心现鬼界;念佛,当然心现佛境。所以经说,心想佛,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是因,所现的境是果,所以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嗔心和杀心重的,必造恶业,恶业因缘,必现地狱。所渭“恶业将盈,地狱相现,净业将熟,佛身现前”。念佛须要有真信切愿,有了真切信愿心念佛,决定可以往生。有信而不真,有愿而不切,念佛悠悠荡荡,飘飘浮浮,最多只有一半往生希望,心中杂染种子太多,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二往生希望,天天胡思乱想,吵架闹事,造恶业,念佛只是嘴皮上玩耍,往生就绝无希望了,相反地,堕落三途倒是有希望的。有些人喜欢打麻将,心中只有麻将经,没有阿弥陀,我敢说,他死后一定作麻将鬼。
原来十法界不出一心,一心能现十法界,所以念佛多少快慢,和往生的关系很少。念佛贵在调心,只要真信切愿持名,决定往生。你能否往生,或者你将来落在那一道,不必问人,只问自心便知端的。大家要切记,念佛法门贵在调心。“心生则法生,法生则心生”。只要心净,佛土自然清净。我们众生心,往往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二执是人我执,法我执。这二种执着不出我慢心,都是我慢心的表现。要是你能细心地观察众生“相”,就会发现都是我慢心的表现。私心是我慢心,暴躁是我慢心,耍小性子是我慢心,不能和合众,不能互相团结,是我慢心。……总之,众生“相”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一个我慢心。古代善知识,善调学人的我慢心,实在不容易。众生都被二障所碍。二障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怎样对治二障呢?总说,以念佛对治,别说,以戒定慧对治。先说“戒”。所谓戒,是戒你的身心远离过错,绝不是外表规规矩矩就算持戒。固然,外表规规矩矩是威仪,也是需要的,但徒具其表,而身心过错不断,那不能算“戒具足。
”所谓“定”,是要求你心住一处,不散乱。若是你们在表面上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和一块木头一样,而心中却胡思乱想,也算不得“定具足”。什么叫“慧”?所谓慧,不是指“世智辩聪”,那些小聪明而言,而是指心不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的智慧而言。这种智慧也叫做“般若”。“戒具足”,可以保住人身,不落三途,进一步,“定具足”,可以出“欲界”,生“色界天”、“无色界天”,再进一步,“慧具足”,可以出“三界”,成就“无漏功德”。用戒道慧对治二障,虽然很好,可是很难。最方便的办法,足以念佛对治。不管是二执、三障,甚至八万四千烦恼,一概高举一声阿弥陀佛名号,一定可以通过生死关。念佛时要如将军临阵,高举一句佛号,与八万四千烦恼作殊死战。佛号一起, 一切放下,心中绝不下其他的种子,要提防“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一切放下以后,处处无心,处处只有念佛心,这叫事一心念佛,便是“清净心除烦恼,至诚心起佛号”。一切放下,自然处处无心;心既没有,就也没有“无心”,也就是说,“有”心不可得,“无”心也不可得。所以说,“处处无心处处心”。用此心念佛,“有”也放下,“无”也放下,“有、无”总无,自然会入圆融法界。“法界无性,无性缘成”。全体法界,乃至微尘许,无非一大缘。法界既是缘起,所以可借信愿念佛因缘,求生西方。西方净土,就是一真法界。我能念的是法界心,念的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所以说是法界藏身。能念所念,都是法界,心、佛、法界,没有差别。以佛心念心佛,所以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种念佛叫理一心念佛。不过,这种念佛方法,不是上根利智的是办不到的。如能办到,那末,念到心开,自性佛便圆现了。也就是说,“念到心中莲华开,阿弥陀佛自然来”。这种念法,是一念圆成,不假于他,论“体”则法界圆融,论“宗”则信愿持名,论“用”则放下、无碍、往生。这一法门是最高最深最微妙,是从释迦如来大悲心中流出的,比较其他法门,既直捷又圆顿,如山中须弥,法中之王。可惜末法时期,众生执重障深,以致这样的微妙法门,明珠暗投,被人埋没。唉!象这样至高无上的妙法门,浅智的怎能知道?小乘人怎能行持?
说实在的,我本人就是小智小乘人,所以今天要沾大家的光,借大家念佛功德,求生西方。切盼大家要真信切愿修行,可以自度,可以度人。末法时期,唯有念佛法门是度生的桥樑。回过头来,再说调心。无论忧喜苦乐,总要用一句佛号来调心。只让心现佛境,不要让它起烦恼,显现其他杂乱境界。心起烦恼,赶紧念佛。破烦恼,应先从破我执下手。能放下,就一切烦恼都被击破了。所以发觉有我执心,就应赶紧放下,立即念佛。怎么是随烦恼转呢?譬如见美色,起贪心;遇逆境,起嗔心;于世情,起痴心。如此等等,都是随烦恼转。随烦恼转,便起业障魔障。心碍境,便起业障,境碍心,便生魔障。业障魔障都是心所造作,所以念佛贵在调心。你要是不知怎样调心,只要回家后,吃也想生西方,睡也想生西方,作事也想往生西方,走路也想生西方,乃至苦也想生西方,乐也想生西方。这样,将来一定往生西方,因为“决定心,必现决定境”。

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大A公司的审美和贴心没话说,这个在我肚子里就喝XS饮料的小孩儿如今也这么大了。刚好赶上纽崔莱年货节,昨天收到营养素,送的礼物也太好了,其中虎年限定的XS饮料太
  • 升完草後本來預計小小黑,沒想到半路殺出玉藻前斷我月見黑[允悲]其實昨天已換齊五星蛋,只是還在猶豫,之前神龕也換了一套鎮魂獸(那些副屬遲遲讓我不敢升[允悲])很想
  • 【酒店管理是泰莱的王牌专业,全马第一☝️】官方代理直招[鼓掌][拳头][哈哈]#马来西亚留学驿站[超话]# 马来西亚留学| 有你的 offer【马来西亚泰莱大学
  • 十三什么不会说谎说的都是真相是时间“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它能写出未来的结局”…或许从某一刻就能料到最后的结局可是依旧不甘心想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心里一直都有个执念盼
  • 【武汉最大裸眼3D屏点亮钟家村 老酒楼蝶变新潮流打卡地】古琴从高山流水中跃身而出,转身变成汉阳造的枪与炮,屏幕中的子弹“射向”人群时引起阵阵惊呼……9月21日晚
  • 所以希望她是申时出生的吧。感情的话就别期望太多了,没啥异性缘的,都是跟女孩子玩的好。
  • 分享主题:《1天粉丝过万,微商“短视频”吸粉实操全揭秘》2、【12月触电会会员重大活动】3、【会员合作】恭喜会员微商姐夫(定制果汁杯)说12月16号去参加龚文祥
  • 流光繁花BLOSSOM IN AIRGLOW戒指,绿茵苔藓龙桥滑,日照烟罗鸟径迷。云雾缭绕,仙姿绰绰,暗香疏影,低吟浅唱。
  • 昨天打车去码头的路上 两边都是鲜花 车子一路向海边驶去 我坐在路边 看着草地和洱海 总觉得仿佛你就在那个草地里奔跑 我喊一声 你就立刻转头向我跑来 我时不时抬头
  • 她只是单纯做点小生意,从厂商批发商品零售(应该不是自己画娃衣稿与厂家定制的娃妈,根据娃妈自己的说法p12得出的结论)博主没有阻止别人做生意的意思,有更多渠道帮助
  • 况且,那些说我的人,你们自家约稿时的衣服不也有从网络上找的图片么?是真的觉得没必要骂人,没有必要因为这些东西伤和气也伤我自己人品···我又不敢说让她找其他老师
  • ​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秋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脚的保暖不能忽视:因为
  • 安次还运用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全面推进制造业企业智能诊断,选择具有智能制造基础和带动作用的企业,
  • #李易峰[超话]#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刻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地度过莫挥手莫回头当我唱起这首歌怕只怕泪水轻轻地滑落愿心中永远留着我的笑容伴你走过每一个春夏
  • ”为此,杭州西站充分发挥“中轴线”的地缘优势,设置了一块正面面积达3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该空间设计一方面能让阳光通过拉开的空场一直照到地下的地铁站厅,另一方面
  • 答记者问儋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据了解,有的新冠康复患者核酸可能会出现复阳的情况,复阳人员有无传染性?根据疾控专家研究,目前还未观察到造成传播的案例,家人和社区不
  • 有种无力感,时间过得太快了快到我来不及长大……既然成年了就不是小孩子了,可是我不知道大人该什么样子的。人不大架子倒是不小[二哈]-今天看到老虎打架,我的老天,那
  • #文严文[超话]#❤️#文严文 王牌双A# 繁星之下盼晨曦,黄昏之后思蝉鸣,皎月清凉你是我的方向. , , . #文严文[超话]#❤️#文
  • …Tiger每刷完一部大神的电视剧后,总会有若有所失的彷徨感觉,不知道下一个刷什么,又不舍得离去,心情好奇妙。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當你緊握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若
  • 【【地址】合肥市包河区繁华大道与天津路交口 【抢购热线】 400-125-7905 ;[4s]伟世行包河-广汽丰田店是丰田五星售后服务站,更有超值延保产品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