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開悟能看到什麼?非常震撼!
原創 水木然

1

科技越發達,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越清晰,越接近世界的真相。

"元宇宙"是當前人類最大的科技趨勢,勢不可擋,人人都在關注。

其實,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元宇宙"。

只要"元宇宙"的技術成熟,人類就會虛構出一個"新世界",然後就可以把很多人塞進去,讓他們在裡面繁衍。

或者當地球面臨日益惡化的環境危機,核危機,疫情等等,就會有一批人構建一個新世界,然後移民進去,開啟新生活。

這不就是當年諾亞方舟的故事嗎?地球發生了洪水,最後只有一小撮人才通過船隻實現了逃生......

按照這個邏輯,人類世界很可能就是一個被高維生命設計出來的"元宇宙"。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網路遊戲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只要構建一個虛擬的場景/角色和故事,然後設定了各種打怪和升級的程式,再設置各種各樣的角色,讓一個個ID帶入其中,這就類比了一個虛擬的世界:裡面各種角色互相鬥爭/合作,這讓很多角色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但是所有角色的命運都是被人類設定好的,誰都逃不了這個虛擬世界的邏輯。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該如何證明人生不是被高維生物虛擬出來的遊戲?

馬斯克一直認為:人類可能生活在一個被虛擬的計算機場景中,他堅信更高維度的生物很有可能是我們的造物主,就像人類也在製造更低維的虛擬世界(網路遊戲)一樣。

宇宙已存在了近140億年,而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歷史才不到一萬年,從統計學角度看,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很有可能多個維度的文明。

每一個維度的生命,都是由上一個高維生命創造出來的。高維生物是低維生物的造物主,低維生物都被設計好了程序,然後各自運轉,這就是低維生物的宿命。

用心感受下人生,是不是總是被宿命包圍,它讓我們無法掙脫,我們經常講造化弄人,生死輪迴,這種宿命很可能就是被高維文明設定的程式,成為了世界萬物運轉客觀規律。

2

在人類看來,人間的起起伏伏都是隨機的,但是對高維生物來說,一切都是按照他們設定的程式在演繹,一切都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

先有程式,後有了世界萬物。老子發現了這個程式,把它稱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遊戲中的角色,只能遵守這個秩序。在他們眼中,程式是永遠獨立運行的,永遠無法更改的,迴圈運轉,生生不息。我們這個世界的"道"也是一樣(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至於這個「道」究竟是誰編寫的?老子說也不知道(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一直有悟性極高的人試圖破譯這個程式,比如中國人的八卦圖、河圖洛書、奇門遁甲等等,就是對這個程式的破譯。

當然,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只對遊戲規則感興趣,比如怎麼打怪升級的?而對遊戲本身的程序設計並不感興趣。也就是說,沒有幾個人願意研究世界背後的"道",大家都是為了現實世界的名利而奔波。

高維生命看待我們,就像我們看待一群螞蟻一樣,看到我們整日忙碌奔波,最終只是為了一場名利,就覺的人類非常可笑。

當然,高維生命也不想我們參透這個"道",他們通過一系列遊戲規則迷惑我們,讓我們沉迷遊戲規則不可自拔,而不是天天去研究遊戲背後的程式是怎麼來的。

然而,隨著人類科技水準的進步,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深刻,越來越能去接近那個"道"。 人類不斷的悟道,問道,都是為了解讀這個"道"。

一旦參透了這個"道",就掌握了真相和命運,從此平步青雲。也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3

人類是高維生物的投影,世界是高維空間的監獄。

那些在犯了錯的高維生物都被流放到了人間,成為凡夫俗子,所以上帝說:你們每個人都有罪。至於要關多久,就看你自己的改造(修行)了。

有的人在世間誠心修行,積德行善,如果贖罪成功 ,下一世就會回到到高維空間。有的人修行不夠,或者犯的錯太嚴重,被關押一輩子都不夠,就會不斷的在人間輪迴,不停的接受改造。

所以佛曰:眾生皆苦,做人就是要受罪的。當然,還有很多人淪落到了人間依然不思悔改,反而在人間繼續造孽,那麼下一輩子就會被繼續打入更低維度的空間——地獄,成為鬼怪;或者畜生道,成為畜生。

所以畜生要修行幾百年才能成為人,而人要修行很多世才能回到高維生物,就像遊戲裡的打怪升級一樣,要經過累生累世的修行才能升級。

有的人不刻苦修行,反而偷偷的尋找各種捷徑,比如求神搞鬼,迷信各種魔道,這就叫"越獄",這種人必遭天遣。

高維世界為了管理世間的這些囚犯,也會經常派人下來,比如有的人是來傳道的,目的是為了感化這些囚犯,這就是佈道者。

還有人下來是管理人類的,這就是政治家;還有人下來是體驗生活的,這往往就是藝術家等等,這些人在世間算是異類了,當然他們也往往不被世人理解。

因此在人間的狀態各不相同,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碌碌無為,有的人操勞奔波,有的人榮華富貴,其實都是早已註定。

4

人要想徹底擺脫痛苦,重新回到高維世界,只有兩大通道:

第一種是"開悟",屬於佛家。第一種是"得道",屬於道家。

道家修的是今生,靠的是符合規律,順勢而為,也叫"合其道",不需要再做無妄的努力,完全順其自然,這就是無為。

佛家修的是來世,靠的是因果關係,為了某個結果就得去種這個因,這就是發心,發心之後就要堅持初心,要放棄很多慾望,刻苦修行。

如果一個人能掌握了萬事萬物的規律,那麼就可以不用再吃生活里的各種苦,也就是說:抓住了規律就可以跳出"因果"這個局。這就是"得道",即:掌握了規律,這種人就是"真人",從此逍遙。

同樣的邏輯:如果你能堅守發心,忍受生活裡的各種痛苦,百般忍耐,也可以超越規律這個局。這就是"開悟",即:看到了真相。這種人就是「覺者」。

所以,世界上真正的牛人往往有兩種能力:或者能一下抓到規律和本質,或者能瞬間看到真相,這種人就是"神人"。

這兩種能力可以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俯瞰眾生。這就像你在玩遊戲,之前你總以為自己是主角,一直在邊界外努力打怪,後來有一天你忽然變成了那個玩遊戲的人。

於是一瞬間你就看清了自己所有的問題,能站在高維審視自己,從此開始遊刃有餘。

5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開悟"。"開悟"也是人生最美妙的感覺,就像撥開烏雲見天日,讓你刹那間看透萬物的真諦和人生的真相,簡直妙不可言。

開悟分為兩種,一種是"漸悟",另一種是"頓悟"。

"漸悟"是隨著人認知的提升和閱歷的增長,逐漸抵達的一種境界,需要的是後天的努力。

"頓悟"是人生的某一刻忽然衝出了之前的思維牢籠,這種讓往往先天就有較高的悟性。

如果一個人開悟了,那麼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如果一個人執迷不悟,即便把所有的好機會/資源給他,他也接不住。

無論是孔孟、佛祖、老莊,還是瑜伽,上帝,都有存在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引導我們進入"開悟"的狀態。

開悟靠修行,真正的修行,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廟宇。水木然經常說:最好的修行道場就是「紅塵俗世」,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紅塵煉心」。。

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想著逃避現實社會,經常去深山寺廟去修行,這是最大的認知誤區。六祖禪師有句話:心平何須持戒,身正何須坐禪。

意思是:如果能把心修好了,還需要持戒嗎?如果能把人做正了,就需要坐禪嗎?

真正的修行,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廟宇。而是在滾滾紅塵中,你若能借各種凡人俗事把心修平了,把人做正了,就行修行成功了。

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好事或壞事),遇到的每一個人(好人或壞人),都是來度我們的,我們經歷的每一份驚喜,遭受的每一份痛苦,都是讓我們覺悟的。或好或壞,或痛苦或開心,都只是為了讓我們覺醒。

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絕塵而去,而是為了一種人生的灑脫,因為你將擁有一種看穿事物的能力,能對世事和人心抽絲剝繭,一眼看穿人心,直達事物本質,於是你將看到最真實的世界。

開悟之前,是"我在活著",開悟之後,是"我看著我在活著"。它可以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俯瞰眾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這就像你在玩遊戲,之前你總以為你是主角,一直在努力打怪,後來有一天你忽然變成了玩遊戲的那個人,於是一瞬間你就看清了自己所有的問題。這就找到了自己的"元神",可自照,亦可照人。

人生一旦開悟(得道),就看到了真相,就認清了人生本質,這種人從此只能自己做主了,因為沒有人再能給他們提供雞湯了。

2021年12月18日,
陽陽的奧數模擬考試考了第1名,他們老師竟然不相信,跟另外一個奧數老師一起把卷子研究來研究去,得出個結論說這套卷子適合陽陽做,我覺得不服氣啊,難道永遠第1名應該是屬於袁小朋友嗎?話說這個袁小朋友真的是次次都第一,是個神奇的孩子,做事又認真又仔細,聰明,知識又淵博。他們學校穩坐第一。
不過這次陽小朋友考第一了,老師就不能鼓勵一下嗎?
為了這件事,我和兒子編出了無數個笑話。
笑話一,下一次如果兒子又考了第1名,老師會說,喲,怎麼又是他第一呢,然後和另外一個老師一起繼續研究卷子,得出結論,這次的卷子又是適合他做。
笑話二,下一次第3個小孩得了第1名,老師想想又不對勁,這個卷子是不是又出錯了?還是適合第3個小孩做?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一四O集)2001/3/2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4-0140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看「止觀」這一條。古德有說,如果就所修方便門來講,「止」屬於空門,屬於真如門,因為它是離一切相的;而「觀」則屬於有門,屬於生滅門,它是對於一切有為法而發殊勝的理解。也就是說,觀是智慧,智慧能夠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佛在大經裡面教導我們「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是止,即一切法是觀。如果就修行次序上來講,應當是止在前,止是定,為什麼?止能夠伏煩惱,先把煩惱伏住,但是斷不掉。斷煩惱要觀,先修止後修觀,觀能斷煩惱,為什麼?把煩惱的真相看清楚了,這才能轉煩惱為菩提;煩惱究竟是什麼,你搞不清楚,所以它才障礙你。但是功夫到了純熟的時候,跟初學不一樣。初學有這個次第,有先後,有順序;到純熟的時候那就不然,止裡頭有觀,觀裡頭有止,所以止觀不二。

  同學們剛才來問我:「一門深入要深入到什麼程度?」在大乘佛法裡面無論哪一個法門,你修學要想成就,你一定要懂得這個方法、祕訣,一門深入。諸位要曉得,一門深入是止,止的什麼?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你就止了。我的功夫用在一門上,這一門裡面就有觀,放下萬緣是止,所以一門深入是止觀雙運。你一門深入,怎樣才能夠契入境界?就是說,你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修學?至誠感通;至誠是因,感通是果。換句話說,必須用真誠的心一門深入,你才能夠開悟,才能夠證果,感通就是指開悟、證果。

  感通的樣子是什麼?什麼時候我們才曉得這是感通?通是通達,世出世間法不學就通達了,那就是感通的樣子。這個地方也是有層次的,所謂是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小的感通;「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大的感通。由此可知,感通能力的大小,與你的誠敬心一定是成正比例的。誠敬從什麼地方看?從十善業道上看;果然斷十惡、行十善,你才是至誠。如果說是「我修行用至誠心了,我心裡頭殺、盜、淫的念頭沒斷,處事待人接物還有妄語、還有兩舌」,你一絲毫的誠意都沒有。至誠從哪裡看?十善業看;你真修十善,真的斷十惡,這是你的至誠心發現了。功夫淺深,那就看你斷惡修善的成績。果然在一切人事物裡面,以十善為標準,十惡念決定不生。靜止的時候,怎麼用止觀?止的時候一念不生,觀的時候萬善相隨,起心動念純善對人、對事、對物,這個時候距離感通就不遠了。最粗淺的一個現象,三藏十二部經擺在你面前,你沒有障礙、你都通達,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無量義,你講一輩子,佛經裡頭一句話你都講不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見到的上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分量有多大?菩薩告訴我們,有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知道,佛法計算分量多寡是用偈做單位,不像中國,中國是用字,《道德經》五千言,這分量多少?五千字,是用字來做單位的。印度人是用偈,偈是什麼?四句,用四句做一個單位,這四句長短不一定;偈誦裡頭四句是一首偈,長行四句也叫一首偈,它是這麼計算的。多少偈?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所以我說一句經文你要細講,你講一輩子、你講一百年都講不完。我說這個話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

  真正深入,一門深入,你就有這個能力。展開經卷還有很多障礙,你沒有通,你沒有入。「入」尚且沒有,那個「深」就更談不上。深入!所以諸位同學要曉得,佛法修行的祕訣是「一門深入」。我常常做比喻,佛法像個圓球,球它有個心,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就像在這個球的面上;任何一點,那就是一個法門,任何一點都通達圓心,只要到達圓心,全部通達,沒有到達圓心,不會通達,你還是一門,你不懂第二門,到達圓心全部都通達。

  我們現在要問:為什麼我們修學這麼困難?我們也很想通達,為什麼通達不了?一般說法是業障障住了,你有業障。這個問題我過去請教過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告訴我是業障,一定要把業障消除,普賢十願裡頭「懺除業障」,業障懺除就通了。什麼是業障?業障可太多了,說不盡。見思煩惱是業障,塵沙煩惱是業障,無明煩惱是業障,哪能說得盡?但是業障有根,我們要把那個根找到,從根本修就快速了。中國宗門教下的祖師大德,都常常教人「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也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還有根本,根本的根本是什麼?自私自利。所以,要不能把自私自利放下,頭一個關口就不能突破。自私自利在《金剛經》上就是講「我相」、「我執」,後半部講的「我見」。

  佛在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一般人都把《金剛經》的標準看高了。「即非菩薩」,那個「菩薩」是什麼菩薩?法身菩薩。這個看高了,我的看法沒那麼高。「即非菩薩」應該說「即非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才符合真正的經義;初信位的菩薩見惑破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破了,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都離開了,在小乘相當於須陀洹果,初果。你們想想,我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這樣的菩薩才真正叫入門,往後修行一帆風順。頭一個難關突破了。

  我們同修們,無論在家、出家,每一個人善根都很深厚,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行,就是這一關沒突破,所以依然是生死凡夫。如果證得初果,小乘初果、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個人就是聖人。我們說四果羅漢、四果聖人,他是初果,超凡入聖了,雖然還沒有出三界,但是決定不落三惡道,這是肯定的,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小乘從這一天起,天上人間七次往來就證阿羅漢果;大乘菩薩遇緣殊勝,一生當中就能夠超越六道輪迴。所以《金剛經》真正的意思在此地,我們要知道。說「法身菩薩」太高了,距離我們太遠了,我們自己很難提起警覺心,好像那是望塵莫及,「算了,這一生沒分」。跟你講初信位的菩薩,「距離我們很近」,這一步跨進去,我們就入門了。換句話說,「我見」就是我執不能放下,你就沒法子,你始終還是在六道輪迴這一邊,你這一步跨不過去。

  然後我們細心想想,我們生生世世被什麼害了?被「自私自利」這個妄想執著害了。怎樣破除這一關?我、我所,必須要捨得乾乾淨淨,這就講放下。從前章嘉大師教導我,先從「我所」下手。「我所」是「我所有的」,身外之物,先從這裡放。常常想到佛教導我們「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將不去就是帶不走的,帶不走的應當要放下。我的房子,我的房子帶不走,死了帶不走;我的財產,死了也帶不走,一分錢也帶不走;我的地位也帶不走,我的名譽也帶不走,名聞利養沒有一樣能帶走的;我的眷屬,我的兒女、我的子孫統統帶不走。帶不走要放下!放下不是不負責任,一樣要負責任,認真負責教導他們,不放在心上;心地清淨,把親情轉變成真實智慧,把感情轉變成理智,這就對了,那就跟佛菩薩一樣。一定要突破,一定要看清楚、看明白,這個心裡頭毫無牽掛,從這裡著手。然後進一步,「身」也帶不走。先斷我所,「我所」捨掉,然後「我」也捨掉。我這個身帶不走,身不是我,身也是「我所」,也是「我的身體」,不是我。常常這樣觀想,人就生智慧,這是觀。統統放下,「我」跟「我所」統統放下,再也不執著,這樣才能夠入門。

  入大乘之門就是初信位的菩薩,入小乘之門就是須陀洹初果。你要是不能放下,你就永遠入不了境界,永遠作凡夫。學佛學了一輩子,天台大師講「名字位中人」,名字位中是有名無實。名字位中人。你還是輪迴心,你還是造輪迴業;在六道裡面,善因感三善道果報,惡因感三惡道果報,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六道輪迴,你毫無成就。出六道輪迴到四聖法界,才算是小果。諸位要曉得,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都是小果;小果有四種、有四等,統統是小果。離苦得樂,離三界之苦、得四聖法界之樂,這個樂不究竟。必須還要向上提升,從相似位提升到分證位,才算是真正成就了,證得大果。到如來果位,那叫究竟圓滿的果位。要不斷向上提升,上是不斷放下,放下就往上升。沒有別的,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所以在我們現前是先伏煩惱,再斷煩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现在的努力,辛苦,压力,承受的一切,都是为了攒够能力和本钱,去做自己更喜欢的事情,去为自己争取更多选择的权利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
  • 同时通过官方SNS公开了REN的头像,正式宣布聘请艺人之前Big Planet Made公开了莲花象征的"WHO'S NEXT?"预告照片,
  • 说到入坑,还是去年偶然一次打开和平营地看了晚玉的直播然后开始看和平精英的直播,后来猛男杯陈总、大爷和阿兰跟晚玉一起打觉得原来打比赛还有这么厉害且氛围这么好的队伍
  • 对啊,为什么要哭我当时就突然语塞我说震撼,心痛是啊,心痛没有他们,那有现在的我们啊影片里看着美军喝着咖啡和酒,讨论着圣诞节可是我军的人挨饿受冻还有遭受美军袭击我
  • 我们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只是到最后都会集中到小男孩身上的那点东西,羞得女孩子哇哇尖叫,才能兴奋的结束这场游戏。那东西可以是一块石头,可以是一根树枝,也可能是一只鞋
  • 薛之谦的小作文字字句句都是对外婆的回忆和不舍,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意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薛之谦的小作文字字句句都是对外婆的回忆和不舍,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意
  • 摄影选修课我:老师我进不去学校上课,可以线上吗[doge]老师:我也进不去学校[doge]bilibili 直播上课卡了半个小时后老师不得不出门在西直门大街上给
  • 一个家庭里女人是很重要的这我懂,可是,是推着他让他必须往前走,无论这条路是怎样的,还是在背后有选择性的支持他,觉得不对的时候私下里给他意见?无论是在亲情、友情,
  • 现在梁源老师说所有的翻唱都应该在优秀的基础上拔高,那那些原唱是不是很没面子呢?张碧晨说“我觉得老师讲得也没有问题,但只是我觉得这首歌其实不用把它拔到这么高的高度
  • (而且杨幂定期给女儿的抚养费也不低) 杨幂自己倒是从来不会出来提起任何关于前夫一家的事 更多的是杨幂的粉丝站出来为她说话 就连外人都看到了杨幂和女儿的沟通,前公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重庆师范大学[超话]# 【#韩国投200多亿韩元培养2233名汽车人才#】据韩国时报报道,韩国政府投资约 224 亿韩元,在汽车行业培养
  • #读书# 《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2022# 五一假期这次竟然从430开始放假,极度不适应,总觉得欠了一天假期喝汽水也要仪式感,高脚杯是少不了的本周阴雨绵
  •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那可得注意了,你可能得了“死臀综合症”。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那可得注意了,你可能得了“死臀综合症”。
  • 按照规定,一项决议需要有九票赞成,且不得有俄罗斯、中国、美国、法国、英国的否决权。银色~自1881年创建以来,摩凡T以其腕表设计的艺术性和创新性获得了100多项
  • 3.大多数人口中的“怎么了”只是满足好奇心,并没有要帮助你的意思。然而往往我们会做反,对别人要求太高,自己又做不到,那是双标28.在拒绝这件事上,越简单越好,解
  • 感谢你关注肖战,祝你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梦中的那片海、那片海路透、梦中的那片海路透、肖战梦中的那片海、肖战梦中的那片海路透、肖战海南、肖战海口、肖战三亚、肖战
  • 你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向着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消极的就来一句:啊,这个国家烂透了,好想润出去,啊一群韭菜996被收割。射手女张口闭口都在说处女男的好,周
  • ❶❹ 山海的浩瀚,宇宙的浪漫,都在我内心翻腾 ,在推着我前进。但整肃也可,只要是67,什么样子都爱,无条件偏爱小孩闵玧其是理想型,但是儿子大于老公[兔子][兔
  • 同样是橘,在苏轼这里,一个“怯”字,把初尝橘子的细腻心态和动作,描述得极为生动。第一口轻尝新橘,怯怯地,可是橘汁却在齿舌间如泉水流淌。
  • 【宠物的成精时刻】泡芙=大机灵鬼儿(o^^o)糯米=小机灵鬼儿(o^^o) 糯米平时仗着它泡芙麻麻啥事儿都谦让它,在家属于“小霸王”! 我在波奇宠物分享了一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