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成就巡礼##网络文明建设一起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改善民生促就业 多点开花稳增收——七里河区农村发展建设走访记

2018年,七里河区顺利通过省级退出插花型贫困县的专项评估考核验收。同年10月,省政府批准七里河区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0年,七里河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速8.6%,绝对值由2014年的12297元增长至2020年的21940.78元,增幅达到78.42%。2021年,七里河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66.5元,同比增长10.6%。这意味着,该区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不落一户一人的郑重承诺。

慢热的乡村旅游
成为新经济增长极

初秋时节的七里河区湖滩村,一场绵绵细雨,把这座山乡装扮得云蒸雾绕。在这样的天气里,主人家端出来一盆热辣辣的火锅,把到这里来做客的众人吃得笑语欢颜。

8月23日,兰州日报社“我们这10年”主题采访走访七里河区,从城里驱车约半个小时路程走到这一站。廊亭里涮火锅,把火锅话桑麻,湖滩村党支部书记鲁金池说,今年,湖滩村建设“遇见湖滩”帐篷营地,通过打造极具湖滩村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以“真招”“真心”带动农民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七里河区西果园镇湖滩村,位于七里河南部山区,距离兰州市区约18公里,东邻草源、南抵临洮康家坡、西接临洮马家山、北至大尖山。这里景色秀美、植被茂盛、茶马文化历史悠久。交通不便曾是制约湖滩村发展的一大瓶颈。自从西果园镇到湖滩村的西湖公路建好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面宽了,路灯亮了,村子美了,乡村旅游产业也发展得风生水起。

74岁的湖滩村村民鲁文安,见证了便利的交通是如何改变湖滩村的。老人家说:“以前我们去西果园镇,不是步行就是搭三马子,来回要好几个小时。现在村里一半以上村民家里都有了汽车,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给湖滩村带来了发展机遇,也连接起了湖滩村如画的风景。近几年,湖滩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恬静驿路、山水湖滩”成为湖滩村的“金字招牌”。

“湖滩村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设,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提高了村民收入,是湖滩村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助力。”鲁金池介绍说。他说,近年来,湖滩村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经过不懈努力,于2020年12月实现了整村脱贫。在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探索“1+5+N”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模式,打造恬静驿路山水湖滩,2021年被评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湖滩村的建设是七里河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七里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该区将按照“田园生态公园”定位,以前山开发红色旅游、田园旅游,后山开发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的思路,全力打造沈家岭—绿化—白家岘红色旅游、田园风光游新C位;下石板山—上石板山—宋家沟和南出口—212国道沿线—西果园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堡子—九池泉—湖滩生态乡村休闲游新闭环。加快推动尖山生态旅游区、西果园百合产业城、沈家岭全域红色旅游景区、云顶山旅游秘境等建设项目。

产业帮扶
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

当日走访,记者走进位于西果园镇西果园村的甘肃睿康现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行的记者朋友掰来一朵金灿灿的作物让大家辨认。该公司负责人刘前逵介绍说:“这是金耳,属于昂贵食材呢。”

刘前逵介绍说,通过“借袋还菇,借棚还菇”模式,该公司带动70户贫困户和当地农民共同致富。他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该公司把菌棒免费交给合作社,合作社再带动当地农户种植。等到菌菇长出后,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据介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成长为集食用菌研发、种植与销售为一体,形成了从研发到产出“一条龙”模式的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之中。该公司还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一批工作岗位。2017年,西果园村村民陈万梅开始在该公司上班,这份工作既不耽误农活,还能充分利用农闲时间,让她很满意。

陈万梅说:“如今在这里工作,月收入能达到3000多元。收入高了,日子也越过越充实,整个人都有劲儿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七里河区切实做好“质量提升”文章。产业扶贫方面,印发了《七里河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奖补扶持办法》,安排农业产业扶持资金1307万元,实施产业奖补项目34个。目前,该区已有省市级龙头企业15家、各级合作社337家。

该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在此基础上,该区大力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富民”模式,构建起了以村党组织领头产业发展的扶贫组织体系,先后在合作社建立党组织55个,培育致富带头人52个。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优先收购或订单式收购贫困户农产品等方式,有效扶持和带动了1100余户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促岗位稳就业
村民“搬得出稳得住”

2017年,作为首批移民搬迁户,孟学顺交了入住费后,住进了一套92平方米的房子,在白家坪移民安置点开始了新生活。

孟学顺说:“当初,一家5口住在鲁家村的土坯房里。”他说,那时,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几亩土豆、百合、豆子等,每年收入1万元左右。鲁家村属于后山五村,由于山高路远,出趟门都不容易。他们的日子过得单调和贫困,仿佛一眼望得到头。

“2017年,我们一家5口人搬进了黄峪镇白家坪移民安置点的新房。我也有了工作,收入比以前多了好几倍。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抚今追昔,在安置点干着保安工作的孟学顺,说起这些年生活的变化,满脸洋溢着幸福和喜悦。

七里河区黄峪镇镇长吴子瞻介绍说,黄峪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启动至今,10年来,后山五村已有1446户6152人迁入安置点,占后山五村总户数的91%,已分配房屋1625套,入住率92%。不仅住上了新房,政府还推荐孟学顺做了安置点的保安。他每年能领到2万多元的工资,加上妻子打零工的收入,现在他家的收入比起在大山里种地多了好几倍。

“我们不仅要让后山五村老百姓搬得出,还要让他们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生活得越来越好。”吴子瞻介绍说,目前,搬迁后的村民就业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比如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户设置的公益性岗位,移民安置点里的保洁员、保安、电工等工作,多种就业渠道提供工作岗位,让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与收入。不仅如此,黄峪镇每年联合七里河区就业局举办易地搬迁专场大型招聘会,还会组织家政服务、月嫂、中式烹饪、驾驶员、电焊工、挖掘机等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有机会掌握一门技能,确保群众稳定脱贫、长期致富。吴子瞻说。

来自该区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七里河区严格贯彻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的要求,持续在产业、就业、交通、生态、金融方面下功夫。就业扶贫方面,七里河区9家“乡村就业工厂”共吸纳就业人员33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31人。安排乡村保洁、绿化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129人。开展线下职业技能培训2514人,其中精准扶贫培训636人。完成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539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91人。

七里河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方泓博说。2020年以来,七里河区不断健全防止返贫监测机制,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确保已脱贫农户和一般农户收入不断增长,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策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旭永 特约记者 陈钦 王颖 文/图

【文明创建】新兴:打造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样本”

为进一步推动云浮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树立全市推进乡村振兴的标杆和示范,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添油助力,云浮市委乡村振兴办、云浮市农业农村局(云浮市乡村振兴局)、南方日报社联合举办第二届“云浮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

正值第二届“云浮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火热进行,各县(市、区)委书记围绕“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这一主题谈认识、谈体会、谈实践。

以下为云浮市新兴县委书记王巍的署名文章——《紧扣“两高、两宜、两富”精准发力 打造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样本”》。

近年来,新兴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要求,按照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把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力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云浮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提供“新兴样本”、作出新兴示范。

一、聚焦“高质高效”,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美丽经济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

新兴县围绕云浮市委关于做大做强镇域经济的要求,立足各镇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组团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化发展,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发展,全面夯实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一是推动农业集聚集约发展。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休闲农业公园、冷链物流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做大培强优质鸡猪、高端粮油、绿色蔬菜、生态水果、生态水产、有机茶叶等六大特色产业,建强仓储保鲜、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流通销售等产业链条,高水平打造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目前,新兴县获批建设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5个。

二是打造湾区农产品优质供给地。紧扣融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农(副)产品供湾区的城际产销合作机制,推动乡村特色农产品走进湾区大市场,做大培强茶叶、紫米、香荔、青梅、花卉、南药等特色农产品,培育了新兴香荔、新兴话梅、新兴排米粉和象窝茶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1个和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5个、专业村31条,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2个、加工基地3个。

三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质。把乡村振兴与发展全域旅游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成国家3A、4A级旅游景区7个、省农业主题公园3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33个、农家乐300多家,“天露生态之旅”“禅茶文化之旅”分别入选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胜地。

二、聚焦“宜居宜业”,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底色不断擦亮

新兴县以建设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县、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和美丽圩镇建设,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美丽乡村。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制定了新兴县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先行先试在4个镇成立了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统筹抓好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推进农房建设规划管控和风貌提升,打造了两条岭南特色农村建筑风貌带。

二是坚持全域整治,提升乡村颜值。全县199个行政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蝉联全市“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竞赛“六连冠”,成功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省级示范镇1个、市级示范镇3个和省级示范村12条、市级示范村40条、县级示范村128条,获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表彰,获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

三是坚持补齐短板,完善基础配套。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3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492座,建成县级垃圾无害化填埋场1座、镇级垃圾转运站12个,城乡保洁、垃圾收集清运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干净整洁村达标率达100%。

三、聚焦“富裕富足”,大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新兴县探索创新“联农带农”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强化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加快构建县域统筹的县镇村公共服务体系,聚力繁荣乡村文化,不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一是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县委书记“消薄+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投入扶持资金1750万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6个自主申报项目的省级试点村,预计年收益达32.52万元;19个省级试点村和20个县级试点村,由县统筹资金入股布辰扶贫养殖小区,预计年收益达185.04万元。探索创新“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做大做强乡村产业,打造了河头蜂蜜、大江豆豉等特色农副产品品牌,推动小商品做成大产业。

二是扎实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抓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以就业提升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三是全面提升乡村治理和文化服务水平。坚持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治理,探索开展村级“互联网+图书”服务,全县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村级电子阅览室建设实现全覆盖。探索运用“微网格”治理,打造了“一老一少微服务”“村企共建+扶贫服务”等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新兴县天堂镇、簕竹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四、聚焦“党建引领”,大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振兴工作合力不断集聚

新兴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切实凝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构建起美丽乡村、共同缔造的良好格局。

一是深化挂点联系促进乡村建设机制。建立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县3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13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挂点帮扶128条村,县处级领导干部、县管副科以上干部每月不少于5天时间返乡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

二是用心用情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新兴县坚持分类分级、组团结对帮扶,全面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今年7月底12个镇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79名驻镇队员已全部完成组团进驻,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加强乡村振兴工作队伍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完善县镇年轻干部互派锻炼机制,探索选派优秀年轻基层干部到大湾区核心区域挂职锻炼,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水平,着力打造一支理念先进、能力突出、廉洁奉公的基层干部队伍。

下阶段,新兴县将继续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好,结合云浮市委推动县域、镇域经济“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的部署,按照“规划引领、分类指导、产业先行、改革为要、民生为本”的要求,把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做强富民兴村产业,提升乡村发展品质,推进放权赋能强镇,提升民生事业水平,培育美丽乡村和美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云浮市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贡献新兴力量、彰显新兴担当!

【他山之石 | 家政扶贫:脱贫路上的“巾帼力量”】商务部牵头在全国范围开展家政扶贫项目的联合试点,贵州省是7个试点之一。2017年以来,我们以‘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工作为契机,一方面大力组织培训,帮助贫困地区妇女掌握家政服务技能,实现快速就业、快速致富;另一方面支持先富起来的妇女积极创业,带动周围妇女共同致富。https://t.cn/A6Gv3ly7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于是灾难后的现场,除了祈求上天给予的庇护之外,人类自然也会充当起保护的一部分角色:而“生态生境的修复“则是这种角色里较为基础且关键的一环。钟南山团队获2020年
  • 【好文推荐:2022年《舰船知识》全年征订】《舰船知识》不忘创刊初心,将继续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军事科普内容,全新的连载栏目,专业的实事分析,多样化的科普好文。本书
  • 通过他的检查结果比较容易看出来是两个阶段的问题。 [微笑] 这么久了,我相信朋友们也看得出来了,亏过那个,都是一卖就还大飞特飞的,就拿我一直说的元宇宙,前面我买
  • 高度近视(即度数≥600度),眼睛的正常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许多眼部疾病发病风险增加。对于高度近视的人,这些眼部疾病发病率会增加:青光眼,中高度近视比轻度近视的
  • 个性签名合集文艺篇1、不要让我们的爱和那些差点意思的人周旋2、不管生活在哪里,星空都在头顶3、躲进小楼,不问春秋4、是一种站在街口谁也不等的自由5、温柔是通往人
  • 生日快乐啦,28岁的小姑娘。今天是国际宽容日。
  • 标记我的生活|好物推荐|生活|双十一买什么|年度#好物分享[超话]##花式种草# #未定事件簿[超话]# 【一条抽奖博,抽一个姐妹喝杯奶茶15r另一个姐妹一篇关
  • 艺术是一种高能意识交集的存在,并能深深的刻画在人的思想中,希望人们永远记得他们……10.9-11.14看的很压抑,整个人都不好了,松子的结局太悲惨了,一个人身受
  • 一个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的白眼狼有谁会喜欢呢,如果去支持陈亚楠,和陈亚男统一战线,不就摆明了自己跟陈亚楠是一样的人吗,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想很多网友也不想遭受
  • 我充满爱意的看着他说:我最喜欢cc(我们生活的城市)因为有你在这里呀嘻嘻[害羞]老公当时听我说完,眼神都亮了,笑的合不拢嘴[偷笑]姐妹们,这些不经意的情话搞起来
  • Moto Edge X工信部入网:支持68W快充】根据工信部网站最新数据,目前摩托罗拉旗下一款型号为“XT2201-2”的新机已经入网,消息称该机很大可能会是首
  • 至少他是自由的,至少他的想法可以借助音乐来表达出来,不用受制于别人!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我想了想,还就这样吧,因为我成为了现实主义者,明知道过去是回不去的,还有就
  • 2.请客吃饭相当于分享,被请的人吃完就会忘记了,也不会领情,除非你请的是他从没有吃过的豪华大餐,怎么才能在交往中让对方接受并记住你的人情,那就是送礼物,因为对方
  • ཁུ་ནུ་རི་བོ་བརྒལ་བའི་སྙིང་སྟོབས་ཞེས་པའི་དེབ་རྒན་འདིས་ཨོ་རྒྱན་སྦས་ལུང་འཚོལ་མཁན་དག
  • 着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发展一批实力强、贡献大、行业领先的大型现代化商贸企业,在每个县(市、区)布局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新建一批星级国际连锁酒店和特色民俗酒店,建设一
  • 其中,青羊宫、浣花溪自古便是成都赏花游园的绝好去处。其中,青羊宫、浣花溪自古便是成都赏花游园的绝好去处。
  • #泉崽的减肥日记# 减肥的一点感触,因为中午吃了不少,所以晚上回家并不饿,就没有吃东西,只吃了两个橙子。!
  •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赚多少钱,投资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规避掉能够规避能够发现的风险,让自己的投资尽可能的承受较小的风险,尽可能的保住本金,只有那些有能力保住
  • Kirsh#OOTD[超话]##ootd##时尚穿搭##今天穿什么#发发奇 FARFETCH双11活动来啦 raf Simons大外套 打完折真的太划算了,里
  • ⚠️“我就是想好看,但我也不知道要整哪,医生你看我要做哪”这种问题抛出去2种情况,恰好说到你的心坎,做完之后你对医生仰慕之情达到最高点,要不就是没达到你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