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
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
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
所以立无念为宗。

一个伤你很深的人向你忏悔,如果拒绝算是恶业么?佛如是说!

社会是个大染缸,只要你进去摸爬滚打,难免做一些有违本心的事。所幸,越来越多的人正积极修心向善,努力摆脱自己身口意所造的各种恶业。

那么,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一些与自己意欲相违,胡搅蛮缠之人该怎么做呢?

有人说:“如果别人打你左脸,你应该把右脸伸出来。”这是助长他人恶业,显然是不对的。有人说:“以彼之道,还之彼身。”这必然会使自己陷入贪嗔痴所生的种种无明烦恼中去。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如来所说“默摈”二字。“默”指“沉默”,“摈”即“摈弃”。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那些不畏因果、不辨是非之人,我们应当采取不理睬、不合作的态度。一个巴掌不响,只要你划清界限,他的无明怒火就烧不到你身上去。

然而,如标题所问,如果一个人曾伤害过你很深的人,事后又向你忏悔。你已经决意与他划清界限,还应该接受他的道歉么?如果不接受,又算不算造恶业呢?

不急着说出你的答案,且先随七叶君来了解《杂阿含经》上这样一则故事,看看佛是如何对待“忏悔道歉”一事的。

如是闻,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为众生说法时。

有一天早上,佛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中乞食。乞食完后,回到精舍,带上尼师坛(修行所用的坐具),来到安陀林,准备开始这一天的修行。

当佛正打算静坐之时,祗园精舍传出一阵喧闹。佛以天耳闻得一切,原来是两位比丘僧发生了争执,众比丘劝谏无益,祗园精舍闹成了一锅粥。

祗园精舍乃佛门清净圣地,怎可嘈杂如市井?如不出面平息纷争,不仅有损佛弟子的坚固信念,更有损佛家的声誉。于是,佛只得放弃禅定,回到祗园精舍。

原来哄闹的原因是,两位佛弟子因对佛法的理解有了歧义,从而发生争论。

真理越辩越明,理性的讨论本是好的。可未证道的俗弟子们难免固执己见,且有好胜之心。争着争着,味道就变了。其中一人开始骂詈不休,另一人则秉持佛的“默摈”之道,打算与他划清界限。

这时,诸比丘相劝,骂人者发觉自己过了,主动向对方忏悔道歉。可被骂之人觉得此人凡俗无明,不堪再与自己同修论道,坚持要与他绝交。骂人者一听,觉得对方自视过高,看不起他,故怒火更甚,劝之无益。

很显然,无论是骂人者还是拒绝者都是有过错的。佛来解惑,他先会批评谁呢?

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佛并没有先批评骂人者,而是拒绝忏悔者。

佛言:“愚痴之人!人向忏悔,不受其忏。若人忏而不受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

在佛看来,他人无明火生,损的是他人的慧命。可因他人的无明,而让自己嗔恚怀恨,那就是拿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不是佛弟子该有的态度!如此,只会让自己沉沦苦海,永不得解脱。

故事的最后,佛告诫诸弟子:“学道之人,当行忍辱,赞叹忍辱,应学于此。”

对于他人不应有害人之心,也不可被嗔恚心所缠结。即便恚恨心盛,也不要口出粗言恶语。努力做到不起怒,常与贤德之人为伴。假使遇到恶人恶语,也应刚强己志,如山石般岿然不动。

不论他人伤你多深,你若是不受忏悔,恚恨拒绝,加深矛盾,那就是自寻苦恼,自造恶业,自残慧命。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你自己“duang”的一下拍向自己右脸……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

这是第五种贪求冥感。

想阴现前的人,在修正定中,受阴既尽,忽然生起爱好远劫的圣灵相感应,于是周遍流历,精研穷究贪求冥感。即此一念贪求,便为招魔之由。悬即远的意思,贪求和远劫圣灵或相隔千里之亲朋心灵互相感应。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黏如胶漆。得未曾有。】

这时,天魔见有机可乘,即飞遣精灵,附在其人身上,口中讲经说法。被附的人全不知道,还以为是自己已证涅槃圣果。有人来到这个贪求冥感的修行人处,他便升座为其说法。用魔力使得听众,暂时看见他的身相,好像千百岁的老翁,童颜鹤发,于是油然产生一种敬爱之心,不愿舍离,甘愿做他的奴仆,恭敬供养饮食、医药、衣服、卧具等四种生活之需,而永不会感到疲劳厌倦。而这邪师又使他座下的徒众,在心里知道他是他们前世的师傅,也是本生的善知识,因而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法眷情爱,如胶似漆,贴得不可分离,还叹为得未曾有。此乃因魔力摄持,故令徒众们情不由己,身心皈依于他。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这修行人受了魔力,变成愚迷无知。而其信徒还认为他是菩萨降临,相亲相近,日夕薰染,信了他的邪说。便破坏佛的律仪,暗中去做淫欲之事。怎知他是魔呢?若他“潜行贪欲”,必定是魔无疑。关键即在此!

【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

受魔附的人,常好说我在前世,于某一生中,先度某人,那时他是我的妻妾,或是兄弟,现在又来相度,要和他同归某某世界,去供养某某佛。或说另有大光明天(就是魔王所居之处),佛就住在那里,那处是一切如来所休息而安居之地。而无知之辈,竟相信这些虚妄欺诳的邪说,致遗失本心,顺从魔教,为魔眷属。

【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是遇衰成形的疠疫鬼,年老成为魔眷,受魔王驱使,来扰乱修定的人。目的既达,厌足心生才离去。被魔附的人,和他的徒众,因妖言惑众,伤风败俗,当然难逃王法。汝等当先觉察,才不致被魔所迷,不致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正定,就会堕落无间地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

这是第六种贪求宿命。

又修定的人,受阴既尽,想阴现前,在修正定中,忽然心爱深入定境,因而无克己修行,不避辛苦,喜欢隐居于幽僻的地方,贪求寂静。即此一念贪求,便是招魔之由。

经文“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应与下科“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对换,才符合跟随的解释。似是以前抄录之误。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敛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谛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

这时,天魔见有机可乘,即飞遣精灵,附在其人身上,口中讲经说法。被附的人全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忽然已证无上涅槃。有人来到贪求宿命的修行人处,他便升座为其说法。以魔力故,令所有听众,都各知自己的宿业。或者就在说法的地方,对某人说:“你现在虽没有死,但已变了畜生。”又故意使另一个人,在其身后踏著他的尾巴,那人竟不能站立起来。于是在场听众,都完全相信不疑,更加倾心佩服!若有人起疑心不相信,他就马上知道,当场斥责那个不相信的人,来证明他有他心能,能知过去未来之事,令人更叹服。又于佛陀制定之律仪外,再增加一些苦行方法,诽谤比丘,说他们不能耐劳苦,又藉机责骂徒众,表示自己没有私心。又好揭露他人的私事秘密,大肆攻讦,不避嫌疑来表示自己心直口快。又常好预言祸福吉凶,到时也能完全应验,丝毫不失。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是大力鬼神,年老成了魔眷,受魔王驱使,来恼乱修定的人。目的既达,厌足心生才离开。被魔附的人,和他的徒众,因妖言惑众,伤风败俗,当然难逃王法。汝等当先觉察,才不致被魔所迷,不致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正定,就会堕落无间地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

这是第七种贪求静谧。

经文:“心爱知见”应作“心爱深入”;“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应作“克己辛苦,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即与上一段经文调换,才符合跟随之解释,似是以前抄录之误。

这个受尽想现的善男子,已不遭受阴的十境邪思所惑,且能发明圆通妙定,但于妙定中,忽然生出爱求深入的心,故此克己求证,不计辛勤,愿意隐居于寂静的地方,来贪求契入妙理。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这时,天魔见有机可乘,即飞精附人,口说经法,而被魔附的人全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得无上涅槃。若有人来到贪求静谧的修行人处,他便升座为其说法。

【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册、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著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谛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

受魔附的人,于说法处,无端得到一颗大宝珠,或者有时他又变做畜生,口里含著宝珠,或种种杂色的珍宝,如宝印宝瓶之类,或衔著简册书籍牍符,印信之类,以及种种奇异之物。起先是交给其人,随后就附在其人身上。或者诱惑听众,说有明月宝珠,藏在某处地下,果然那块地,竟有闪闪的珠光照耀著,遂令所有听众,都叹未曾有这种经历。他又喜欢食药草,如菖蒲黄精之类,不吃饭菜,或者有时只吃一麻一麦,但是身体不瘦,反而肥满充实,皆由魔力支持的缘故。有时,又诽谤出家人,不修苦行。有时,又咒骂自己的徒众,饱食终日。他不怕别人讥讽嫌厌,口中又好说:“某某地方有什么宝藏,某某地方有多少圣贤隐居。”跟随他去查看,又往往见到奇异的人,所以大家都很相信他。

余(宣公)在香港时,曾遇一人,专做扶鸾降坛之事,为人求福求富贵等。他说他不用吃饭。那么,他究竟吃什么呢?他吃核桃。因核桃营养非常丰富,有补脑之作用,故他不餐佳馔,而形体肥充,精力充沛。与经文所说的阴境是一样的。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是山神、林神,或是土地城隍,或是川岳鬼神,年老成魔,做魔王的使者,专门宣说淫秽之事,来破坏佛的律仪。又常和他的徒众,一起暗中追求五欲:财、色、名、食、睡。有时好像很精进,但不修禅定,专修无益苦行。或专吃药草,或专吃树根,或忽喜忽嗔,忽勤忽怠,一切行为没有一定的标准,来恼乱修定的人。等到目的已达,厌足心生便离去。可怜被魔附的人和徒众,因妖言邪行,当然难逃王法的惩罚。你等应当先觉察,不为所惑才不至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正定,必定堕落无间地狱。 https://t.cn/zQGzEd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他也是看到过你为了抢爱豆周边而冲进人堆的样子。姜学长的运动细胞太发达,你总能看到他的名字出现在各种比赛单上,要记得上个月他还跟着校队出
  • #肖战最好的你[超话]#我来表明一下我认为的 #百闻不如一见是肖战# 我觉得,最近小飞侠能不发言,就不要发言默默支持他就好了[心]因为现在网络里没有人会愿意
  • [围观][围观]今天是烤肉像我招手让我早点下班的居居[哈哈][哈哈]是快乐呀今天晚上你们就陪着莹子在这孤孤单单的吃外卖吧,我和小伙伴去吃大餐了,要找什么事情,聊
  • @西门町吃在宁波 @宁波同城 @宁波发布 @宁波身边事 【#春暖花开#日,#英雄凯旋#时!】宁波汤团回家啦!《陌上花开·英雄归来|直播回放:宁波市援助武汉抗击新
  • #问询辣#5.6-5.7 铭道留学雷元雄老师 苏州金吉列加拿大部的郑老师 酷艾留学 成都少城国际美研 南京一人一梦想工作室 prowrite背景提升
  • 在财政体系人士看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前所未有的政策来匹配,目前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具有合理性。央行派人士则坚决反对,认为这个口子一旦开放,就从根本上放
  • 我的右龄远远比这个长,刚开始没有登录,后面完全离不开了才登录上去。 没有想过当时下架整改我没有离开,但是有一天还是卸载了他,这个陪伴过我很长很长时间的软件。 以
  • 我认为,照片要有质感,一台入门相机不可少,很多博主看起来很好看的照片基本都是单反+ps后期调色。你们的胶片相机用的是什么牌子5号电池?
  •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刚果(金)的采矿业主要以铜矿和钴矿的开采为主;90年代以后,工业用的钻石和石油开采成为采矿业龙头。 2.金属矿产 钴和铜是刚果(金)最丰
  • 而究竟是何原因引发了这一起惊天冤案?2014年12月15日10点,内蒙古高院就此案进展召开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生晨列举了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的三个理由:其一,犯罪
  • 蒋维佳的职业履历非常丰富,她在13岁就初登新闻舞台,当时她在洛杉矶新闻频道做学生记者和主持人,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在被特朗普叫到
  • 在漫长成长的过程里,我们不一定都能遇到自己的想要依靠的树干,可以攀附的枝桠。等我们想爱自己的时候,也许已经不是当初的那般心境,更甚至也许我们已经失去了自由生活的
  • ④《药性论》:主丹石毒发冲目肿痛,又敷热肿效。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
  • 所以擦拭一些去角质的护肤产品,不但去除了角质和死皮,还能帮助一些隐藏的黑头很快的被清除,那么畅通的毛孔也就自然无阻。【去角质】其实去角质也是一个减少黑头隐藏的方
  • (七)住持:道教庙观内维持道法和总持事务的道士,都可以称为住持。”道教人也道教当中供灯有以下几种形式:1、财神灯:财神灯是通过居士信徒燃起明灯,安置在道观祖师财
  • 东晋第一位“风流宰相”王导,养了个小老婆。一次,有人来报大事不好,他“包二奶”的事被老婆知道了,正在赶来问罪。
  • (《长沙药解·卷一·甘草》)阳明病,胃阳旺者,则当能食,至燥矢结塞,胃气上逆,乃呕不能食,若初传胃腑,即不能食,是阳虚而胃寒也。(《伤寒悬解·卷十·太阴全篇·太
  • 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
  • 十二星座的专属代表歌词 1. 水瓶座: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陈奕迅《红玫瑰》 2. 双鱼座:我想带要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温筱情《带你旅行
  • 八字测试有偏财运的人所谓偏财乃是是不测之财,坐享其成之财。偏财格的人轻财好义,善于抓住时机以赚钱患上财,并且终生多无机会巧遇,因此时常取对劲外播种,特别在金钱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