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恋之家 梦里梁园入画来】“梦里梁园,暖风迟日熏罗绮。满城桃李,车马红尘起。” 梁园,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魂牵梦绕的“梦里梁园”,是一片无比丰厚的文化热土。“从小朱集到大商丘”,梁园,还是商丘城市百年变迁的中心舞台。4000多年前,这里是殷商部族的发祥地。2300多年前,文哲大师庄子诞生在这里。2000多年前,这里为“三百里梁园”故地……

  梁园的“美丽基因”没有失传,日益焕发光彩。梁园区黄河故道,像一幅七彩画卷徐徐展开——万亩森林郁郁葱葱,万亩水面湖光潋滟,万亩湿地水草丰美。

  “梦里梁园”入画来。今天,“商丘城市后花园”,正在叠翠流金的梁园大地展现迷人的英姿。

  梦里梁园 文旅融合做文章

  梁园,是一片无比丰厚的文化热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4000多年前,这里是殷商部族的发祥地。“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梁园作为商丘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心中的“殷商之源”。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3800多年前,在这片热土上,商祖王亥赶着牛车,开创了中国最早的商业文明,从此成为“商祖、商人、商业、商品、商文化”的发源地,天下华商的心灵故乡。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3600多年前,商汤革命始蒙亳,从这里兴兵出发,建立了大商王朝。商汤告命天下的兴兵之地蒙亳,也称北亳,就在今天的梁园区北部。

  “微子封宋,以续殷祀。”3000多年前,这里是周代宋国,诞生“中华圣人文化圈”的地方。诸子百家中,老子、庄子、墨子的故里以及孔子的祖居之地均在商丘附近。梁园区三陵台,因宋国戴、武、宣三公王陵并峙而得名,是宋氏、戴氏等海内外宗亲的根亲圣地。

  “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2300多年前,文哲大师庄周诞生在这里。庄子,名庄周,宋国蒙邑人。春秋战国时期宋国蒙邑故城和汉代梁国蒙县故城,就在今梁园区李庄乡蒙墙寺村。蒙墙寺重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前身为庄子祠。北宋大文豪苏轼应宋城县令王兢之邀于元丰元年(1078年)专门写了《庄子祠堂记》一文。

  “梁园方圆三百里,七台八景誉天下。”2000多年前,这里为“三百里梁园”故地,成就了梁园厚重的文化根脉。西汉梁孝王刘武建立了三百里皇家园林,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辞赋大家齐聚这里,梁园成为闻名天下的汉赋之乡。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1200多年前,唐代诗仙李白客居梁园。李白、杜甫、高适,盛唐诗坛的“三剑客”在梁园把酒吟诗,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

  “殷侯子亥,宾于有易。”中国第一篇以“旅”为篇名的文献,记载的是王亥到有易出游的经过,商丘成为中国旅游发源地。三百里梁园盛极一时,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个旅游景区。商丘和梁园,是中国旅游发源地、中国旅游景区发祥地。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在孟渚台(今梁园区东北黄河故道)临水隐居悟道十年才形成了《道德经》。今天的黄河故道岸边,还曾是道家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故里蒙泽。庄子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万物齐一”。黄河故道,是梁园最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产生地。

  “三天不吃馍,也要听听刘忠河。”豫剧大师刘忠河是梁园区刘口镇大刘村人,被誉为豫东红脸王、豫剧“马连良”。梁园是著名的“戏窝子”,是豫剧豫东调的兴盛地。梁园区还拥有国家级“非遗”四平调。四平调,作为一种稀有的地方剧种,流行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壤地区。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原商丘市四平调剧团),上世纪60年代初被《河南日报》送以“铁脚剧团”之美称,并因其为四平调剧种的创始团而冠以“天下第一团”之称。

  “从小朱集,到大商丘。”梁园还是商丘城市百年变迁的中心舞台,近现代的商丘市是一座由朱集小镇发展起来的城市。梁园区老城区旧称“朱集”,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朱集开始形成集镇。1916年,陇海铁路修通,建立朱集车站,后改为商丘车站。一百年后的2016年,郑徐高铁正式运营,梁园步入“高铁时代”。铁路改变梁园,改变“老朱集”。

  依托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今的梁园,正在形成以黄河文化、根亲文化、汉梁文化、戏曲文化等为特色品牌,围绕打造“文化梁园”的目标,全力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久恋之家 商丘城市后花园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三百里梁园”盛景早已湮没于历史烟云,但梁园的“美丽基因”没有失传,并且日益焕发光彩。

  梁园区黄河故道,经过新时代的精心雕饰,仿佛一幅七彩画卷徐徐展开。

  绵延134公里的明清黄河故道,是商丘最大的生态屏障,高耸的故道大堤是古代商丘人民战天斗地的象征。如今,梁园区依托黄河故道留下的森林、水面、湿地,致力于生态旅游建设和开发,把一万亩森林、一万亩水面和一万亩湿地,以不同风格进行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商丘城市后花园”。

  “三个一万亩”,如今已经纳入梁园区“一线一带一路”观光旅游线路。一线是指打造从凯旋北路经国家森林公园、天沐湖至105国道共计42公里的故道花海线路,沿线带动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一带是指黄河故道生态带,沿天沐湖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孙福集湿地打造37公里长的生态休闲观光带;一路是指汉梁文化旅游路线,依托三陵台、清凉寺、老君台等资源,打造梁园汉梁文化、根亲文化旅游线。

  万亩水面千种风情。千顷澄碧、水天一色、水鸟云集、小吃荟萃,这是天沐湖景区的自然写照。天沐湖位于刘口镇,水域面积1万多亩,平均水深2米。这里一年四季候鸟栖息,仅目前发现的就有天鹅、丹顶鹤、白鹭、鸿雁、野鸭等数十种野生鸟类。

  万亩森林一往情深。从天沐湖沿故道西行六七公里,就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平原人工林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今拥有银杏、杜仲、塔松、杨树、刺槐、泡桐、水杉等20多个品种的绿化树,林木蓄积量4624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1.6%。国家森林公园早已成为商丘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极大地改善了黄河故道周边自然环境。

  万亩湿地鱼肥草美。穿越几十里故道密林,来到位于孙福集乡的万亩湿地。黄河故道孙福集乡境内,水面内种植的主要作物有莲藕、蒲草,湿地内常年有本地繁殖的鸟类20余种、候鸟近10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种、省级保护鸟类3种,是全国四大名鱼之一黄河鲤鱼的栖息地。

  故道、故乡、故园、故土、故事……这是梁园区《黄河故道生态保护综合旅游区概念设计》的主题词,设计理念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落实市政府提出的“一廊提升”总体发展格局。

  充满诗情画意的梁园,曾是古人向往的富贵之乡,也是今天我们商丘人共同奋斗建设中的幸福家园。

  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

  梁园向好,就是商丘人的“久恋之家”。(商丘日报)

#最美之冀##共话最美家乡#观海胜地碣石山

  有关碣石山的记载,始见于我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在首山为“太行之山”的“北次三经”结尾部分记云:“又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这段记载表明在远古时的民间传说中,坐落在群山尽北处的碣石山是很神奇的,不仅山青石碧,而且有美丽的玉石出产。《禹贡》在记冀州的入贡之道时云:“……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这显然是在说远古时的碣石山似楬插于海岸,为东北进贡的少数民族“岛夷”(一说为“鸟夷”)乘舟遵海入河(指古黄河口,时在今天津一带)转航时必望的航标;此外,《禹贡》在记“导岍及岐”之北中国山脉走势时云:“导岍(qiān)及岐……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这一记述则又表明古代的碣石山是与“太行”、“恒山”等古代有名的大山脉络相联、形势相应的,系山之尽头海之畔的重要标志。《禹贡》记载的“碣石”,指的明显是渤海北岸的一座特出的大山,并非海边或海中的礁石,更非远离“太行”、“恒山”等古代大山的鲁北一座海拔60多米的孤零零的小山峁。而与古人这些记载名实相符的,惟有坐落在今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在这一带近海平原,再也没有别的山峰可与之相混。长期以来,碣石山地当中原与辽东的交通冲要,不仅为山之尽头海之畔的标志,而且是古今重要的地望航标。时至今日,昌黎、抚宁、秦皇岛、山海关和乐亭、滦南一带的渔民出海打鱼,仍常以碣石山为航海标志,其主峰在海中矗矗高出,神奇无比,完全可以作禹贡时代的转航之标准。早在唐朝,就有人认定这座山就是古碣石山。冀州衡水(今河北省衡水市)人,唐太宗的“十八学士”之一,唐朝初期有名的经学家孔颖达在注河北道之名山“碣石”时云:“碣石在平州东,离海三十里。远望其山,穹窿似冢,有石特出山顶,其形如柱,当即《禹贡》之碣石。” 可见,昌黎碣石山被认定为“古碣石”是由来已久的。这就难怪历代正史的地理志多传承有序,把碣石山记载在今昌黎地了。
  正因古人眼中的“碣石”是重要的地理坐标,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碣石”常作为标志渤海北岸一个地域的名称出现,如《战国策·燕策》有“燕国南有碣石、雁门之饶”一说,《史记·天官书》云“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汉书·天文志》明确记为:“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渤海碣石。”),《史记·货殖列传》亦有“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zhān)裘、筋角”之语。由此,“碣石”入诗,也多以北方沿海地域,乃至北方地区的代称出现。如唐朝诗人高适的“碣石辽西地,渔阳蓟北天”(《别冯判官》),杜甫的“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昔游》,文天祥《北行九十二》借其句吟有“浮云连海岱,寒芜际碣石”),张若虚的“斜月沉沉藏雾海,碣石潇湘无限路”(《春江花月夜》),韦应物的“岂如昆明与碣石,一箭飞中隔远天”(《弹棋歌》),等等,其中的“碣石”几乎成了北国远塞的代名词。
  也正因群山特出于渤海近岸,濒临大海,碣石山自古就以观海胜地著称。不仅如此,因便于航海,碣石山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发生了密切联系,成为以海中的“三神山”传说为主体的中国东方神仙文化的主要策源地。为此,笃信“神仙”说的秦始皇、汉武帝等均把碣石山作为出巡的重要目标之一,以至引得魏武帝、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等帝王也相继在碣石山留下游踪,唐太宗出兵高丽时亦“碣石想秦皇”。魏武帝曹操于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秋天,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特意路经今昌黎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留下了千古名唱《碣石篇》;而谥号晋宣帝的司马懿在曹操“东临碣石有遗篇”之后31年,率兵赴辽东征伐公孙渊时,亦“经孤竹,越碣石,次于辽水”(《晋书·宣帝纪》)。
  由于碣石山地当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交接地带的交通冲要,在中国历史上,这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隋唐以来,古榆关背倚碣石天险,形成一道雄关险隘,这一军事形势直至明朝政府将其关口移到山海关以后也未改变。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曾用“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形容古老而奇险的碣石山一带作为古战场的激烈、壮观的战斗场景。“摐(chuāng)金”即敲锣,“伐鼓”即击鼓,“旌旆(jīngpèi)”指军中的各种旗帜,“逶迤”形容曲折前进状。这两句诗是在说,当时的唐朝军队驻扎在碣石山前的边塞重镇榆关一带,在抗击契丹军队的进犯时,先头部队敲锣击鼓冲出榆关,大部队在碣石山上列阵为盾,筑成固若金汤的防线。这一描写,足以说明,在隋唐时碣石之险与榆关之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凭山作险,山为关添雄,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道重要的关山。
  碣石山的名胜古迹很多,形成游览区的年代久远,至少可追溯到上千年左右的辽、金时期,迄今尚能在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顶以及周围找到金代遗留的记游刻石。明、清以来,这里成了京东有名的游览胜地,特别是北京至沈阳的京奉铁路修通以后,变为了天津、唐山、榆关(即山海关)、锦州一线的游人麇集之处。20世纪初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曾多次到碣石山中游览,在碣石山中的“人间奇境”——五峰山韩文公祠避暑,并作过政治避难,在山中写出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革命论著,以及一些游记、散文和诗歌等,使碣石山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注册生辉。1954年夏天,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距碣石山不远的北戴河海滨,抚今追昔,写下“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等诗句,从而使碣石山这座历史名山更加声名煊赫,愈来愈被海内外游人所瞩目。

#新时代成就巡礼##网络文明建设一起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历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河口古镇谱写美丽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以打造河口古镇为契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文化底蕴,依靠黄河水资源风光多元化发展旅游产业,将河口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既保护传承了当地历史文化,又守护了绿水青山,谱写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

走进河口村,古朴平整的水泥马路宽敞干净,各家各院门前打扫一新,带给人一种舒适宜人的乡村气息。各具特色的农家院依四条主干街道有序排列,随机走进一家小院,里面宽敞明亮的房屋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农家美食更是让人心头生暖。

河口古镇具有浓郁的西北特色风情,喀啰川文化广场透着西北的沧桑与意境,甘肃第一海关的四合院讲述着丝路水旱码头的荣耀。近年来,河口镇通过多元文化体验,让沿黄生态资源带有人文意蕴,吸引更多游客探索河口古民俗文化。通过打造《记忆·盘古》水舞秀、十里黄河金岸、喀啰川文化广场、东西南北中五座古城楼、37座古民居院落等一批核心观光体验项目,举办黄河文化艺术周、古镇文化旅游节等主题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带动河口大景区“游购娱”全面发展。

投资8亿余元全力打造历史文化名镇

河口因其位于庄浪河入黄河处,故称河口,河口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交汇延伸的要冲之地。早在汉魏时期,河口就是通往河西走廊、湟水流域的重要关卡,是古丝绸之路上通商旅游的重镇,也是军事上的天然屏障,同时还是兰州通往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交通要道,誉称“金城西大门”。

河口村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留存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农业文化、渡口文化、民俗文化”等光辉灿烂的文化遗存,古城池、古码头遗址、古街巷、碑文石刻、四合院、张氏祠堂、清代纱灯等历史文物别具特色。特别是河口古民居群,作为兰州现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群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传统农耕社会生产、生活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石雕、砖雕、木雕艺术独具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居门楼设计、传统院落布局及建筑风格,对研究地方乡土建筑具有独特科学价值。现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有37处、200多间,是我国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缩影。已对37户古民居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河口古镇建设项目于2013年9月获批立项,2014年4月启动实施,累计总投资为8.13亿元,全力打造历史遗存丰富、建筑风貌突出、基础条件完备、生态环境良好、项目带动力强的历史文化名镇。遗存有大量辛店文化、秦汉文化、唐宋文化等痕迹,还有“长最堡”“沙都城”“古烽燧”“明长城”等多处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河口古镇内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钟鼓楼、南城门观景台、左公柳、石磨广场、毛主席像广场、河口海关、奇石长廊、子响棋院、喀啰川文化广场、十里黄河金岸等。

10年来获得多项省部级荣誉

2012年12月,河口村被住建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9月被甘肃省政府列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8月被国家旅游地理网评选为“中国黄河风情小镇”;2016年12月被住建部列为第四批“中国美丽宜居村庄”、第一批“中国绿色村庄”;2018年8月被甘肃省文旅厅、发改委评为“甘肃省优秀旅游示范村”;2018年10月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年1月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0年1月被甘肃省政府列为“甘肃省历史文化街区”;2021年10月,河口古镇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2月被评为甘肃省特色小镇。2020年4月,河口古镇在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黄河之滨哪最美——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景致大型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市民最喜爱的黄河之滨景致之一。

文旅项目重燃古镇辉煌

为了完善提升古镇的文化旅游品质、文化内涵及核心吸引力,作为西固区重点打造的区域性文旅项目,华夏文化展示中心项目落户河口古镇,有全球顶级大型现代化多媒体夜间激光“水舞秀”——《记忆·盘古》,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讲述盘古开天辟地的古老传说。

目前,古镇特色小吃街、商业配套街、酒吧风情街、精品酒店、民宿客栈和多元化体验类娱乐项目等正在进一步完善中,未来将打造成集文化体验、观光休闲、水上娱乐、节事活动为一体的千年古镇。“古镇每周都有活动拉动人气,有城楼抛绣球寻找意中人、泼水轰趴、海关情景剧场、啤酒争霸赛,重要节假日还有大型活动,比如财神节、全牛宴、黄河文化艺术周和各种文化活动。”河口古镇西戎文旅景区部部长李辉说。

近年来,因河口古镇旅游产业发展,河口村及周边居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河口古镇的农家乐数量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加。截至目前,各类经营户多达300余家,累计带动就业创业人数2000余人,具备规模化运营能力的农家乐达60余家。

2019年,河口古镇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30万人次;2020年上半年河口古镇客流量突破50万人次,高居全省景区景点第三位,202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河口古镇游客流量超过17万人次;2021年河口古镇游客量达92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23372万元。

百姓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幸福感

谈到河口近10年来的变化,河口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河口大景区物业办)副主任张伟说,看似短短10年,但对于河口村、河口镇乃至西固区文旅西片区经济发展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10年。每每翻开河口村的老照片,触动很大。2012年河口村建设剧院时,他是活动主持人,看到那时候的视频和照片、村容村貌包括老百姓呈现出来略带拘谨和质朴的面容,再对比如今河口古镇四街十七巷古香古色的街景风貌、热火朝天的文旅活动及洋溢在河口古镇百姓脸上的那份自信和幸福感,那不是短短10年的时间可以综概而言的。

10年间,由乡村变古镇除了硬件设施、外围风貌以外,张伟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老百姓的精气神。刚开始镇村两级组织不少河口村民到陕西礼泉县袁家村观摩后,大伙有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想法。“看到袁家村以27万元购买发展乡村旅游金点子,投资1.8亿元建成了集关中民俗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点,村民们很受启发,都想找出一个领头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张伟说,景区也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考虑村庄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市政交通、环境容量和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回购、统一租赁、农户入股合作等形式,整合闲置农宅资源,进行自主经营或对外合作,发展乡村民宿,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张伟说,对于文旅行业来说,“金九银十”季节已到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他们深度策划的古镇景区以“相约古渡河口 畅享丰收金秋”为主题,以“游水居丹霞、逛古镇老街、品西北美食、赏精品演出、玩纱灯秘境、跳千人篝火、看激光水秀”七大主题活动将“引燃”古镇景区。

晨游古镇、午赏丹霞、夜观水舞

近年来,西固区深入挖掘河口乡村旅游特色,梳理推出“晨游古镇、午赏丹霞、夜观水舞”河口古镇大景区一日游精品路线,初步形成了差异化供给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形成了以“柴火鸡”“壹号大院”“小红农家馍”等为代表的餐饮、住宿、土特产品销售等多种业态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举办各种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有力提升了河口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古镇北大街上有一家瞿记老院子农家乐。老板是一对土生土长的河口人,借着河口古镇发展的东风,原本一直在外跑运输的张维胜、瞿海霞夫妻俩回到家乡办起了农家乐,学会了柴火鸡等农家乐特色菜。有一手好厨艺的瞿海霞亲自掌勺,将柴火鸡做出了瞿记“味道”,做出了品牌。

热情好客的夫妻俩一有空就给游客做向导参观古镇。在参观古街、古巷、古祠堂的同时,还能品尝绿色又美味的农家菜,夫妇俩的这一举动不仅宣传了古镇,无形中也为自己的农家乐带来了不少回头客。瞿海霞还经常通过网络直播介绍古镇和村民的生活,以及镇政府经常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今后我要通过网络直播,向更多的游客和市民介绍家乡的变迁,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河口古镇游玩。”瞿海霞说。

总策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文/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喜欢看谭卓老师的访谈,她在表达艺术追求之余,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人生哲理给予了我力量。曾经看过她在个人艺术展「不现时」上的发言,幽默地将自己比作孙悟空,同时又认为
  • 所以啊,养肾就是养耳朵,让这对“小秘书”在夏天也能过得舒舒服服、清清爽爽!所以,记得时刻补充水分,让身体里的“大老板”和“小秘书”都能正常工作。
  • 5.19图1️⃣图2️⃣是5.19 吼吼本来想着520再出去吃饭的 可是我馋火锅馋的不行了 于是他就打车带我出发了哈哈哈哈 楠火锅很好吃要了特辣的 吃完给我俩今
  • 好在世间总有星辰开道,在第214个春天,他来到我们面前,就让我们在这个生命荡漾的盛季见面吧!(然鹅意料之内并没看到极光,笑死) 小时候喜欢几米的星空,电影也一点
  • (其实就是爱打游戏的小屁孩和我一样)莫名其妙让我想到了若风地铁图我来青岛之前想象过最美好的生活就是图2这种 和最爱的人带着狗狗一起坐着看海 吹着海风 轻声细语的
  • 房子群岛比我想象中的要好,有很多神奇的生物,我边讲边引导崽崽看绘本中的插图,让他看看人与动物一起在造房子,岛上还有岛精灵,看完这一部分的介绍,我也想去房子群岛一
  • 桂林、银川、兰州牙齿修复#武汉牙事记##整牙##缺牙#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词曲《爱要完整》——毛利兰出场三十周年生贺曲突然不知该从何说起 关于爱你这件事情是我做过
  • !!
  • ”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这是我的妹妹。  “小川,我是你的哥哥。
  • 《冬夜长》测评: 【本文为复盘部分内容,完整复盘,点我头像即可拿到】 很真实的一个本,相互爱着、被爱,甘愿牺牲,平平淡淡却又那么牵动人心,很不错,比春昼短好
  • 此外,新款Ref. 5960/1A 腕表搭配造型和谐圆润的表壳,更采用种种体现百达翡丽表壳工坊非凡工艺水准的一流整饰处理,从而赋予其优雅极致的迷人魅力。剪纸,这
  • 当时,为了实现这一点,「语音模式」设有三个独立模型的管线:- 一个简单模型将音频转录成文本- GPT-3.5或GPT-4接收文本并输出文本- 第三个简单模型将文
  • 时间一晃到了大三,打算考研,之前的学长学姐大多选择南京农业大学(211)或本校,我之前一直选择的是南京农业大学作为目标,近期有所动摇,南农是211,想要上岸不是
  • (题外话:很多玩家的常识一直认为放大镜是镀蓝色膜的,其实是蓝绿膜,蓝中带绿,不止蓝色)4,RXF-正品-3个市面大厂:针轴细节对比 我们放大20倍,一起来看
  • 推荐品牌:天梭、美度、汉密尔顿、浪琴、名士、万宝龙、豪雅、卡地亚、帝舵每届展会最令佩服的应该就算是卡地亚了,居然每年可以推出上百款的新表,由于表款实在太多,我们
  • 从词的体性来看,婉约是词体早期的也是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本色风格,学者缪钺把词的情感纳入“细美幽约”一路,王国维也借用“要眇宜修”四字来形容词的体性,所以词的风格也
  • #爱奇艺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创新高#对于本季度未公布会员具体数量一事,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会员数这个指标只能部分显示会员业务发展
  • 就这样慢慢悠悠地骑行着,天上的太阳晒得我萎靡不振,头上没有遮挡阳光的东西,此时真后悔在西藏的时候把那顶陪伴我走过了整个大西南的白色斗篷凉帽给扔了,那还是我在广西
  • 《去有风的地方》谢晓夏戏份(普通版 共40集)(❌不是 卫视版)2集15:27-19:07 被师父骂 抱怨木雕行情差 险些被打 娜娜解围 夏夏被娜娜投喂3集15
  • 招楠回到楼上,把皮箱放到自己房间(姐姐房)的床下(旧舞鞋线索),并不知道.... 网友浪客道甘感受: 作为一个硬核本这个体量刚刚好,这个本对于凶手来说体验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