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按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快进键#】中轴线上庄严恢宏的殿宇楼阁、四合院里质朴诙谐的京腔京韵,京剧舞台上的唱念做打、金字招牌下的技艺传承,随处可见的红色记忆、星罗棋布的奥运遗产……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汇聚起北京独具魅力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

“文化,是北京最大的魅力。”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的作家梁晓声这样感慨!

的确,北京城里的一砖一瓦,一条胡同、一个地名都藏着说不尽的故事。如何擦亮文化这张“金名片”,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北京,按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快进键”。

将红色印记深深镌刻在人们心里

2021年,年度大剧《觉醒年代》火遍大江南北,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话剧《香山之夜》在各地舞台上常演不衰……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激荡着亿万观众的满腔豪情。

一百年前,红色文化在北京这座城市孕育发芽、蓬勃生长;一百年后,红色“课堂”吸引无数年轻人前来瞻仰追忆。红色文化是当代首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马克思主义从北大红楼开始传播,‘七七事变’吹响全民族浴血抗战的号角,香山革命纪念地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这样定位,“为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北京全力打造了‘建党’‘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

以北大红楼、抗日战争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地等为重点,北京着力推动在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连片成群。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亢慕义斋”旧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31处与党早期创建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得到保护修缮、立牌存念。通过党史展览馆建设,重大纪念日、革命历史事件蕴含的红色文化价值被深度挖掘……

绿树掩映下的西城区椿树街道京报馆旧址,是最早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者之一、传奇报人、共产党员邵飘萍战斗过的地方。从2021年至今,在这里举办的“聆听四点钟”红色初心课堂已近百场。一批一批来访者,在这里缅怀先烈,重温追求真理的革命岁月。“怀念您、致敬您,也相信您,只是更早地看见了这一曙光……”无数观众和这位留言者一样,将红色印记深深镌刻在心里。

让古都神韵永存于城市记忆之中

不久前,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收到的一份请求,让他颇为感慨——北京史家小学的一群学生想拍一个反映北京中轴线的短视频,几经辗转找到他,希望得到专业指导。

中轴线,是北京古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以往,这似乎是专业部门的事情,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甚至小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年北京不遗余力推动古都文化保护的实践,已经让古都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古都文化是首都文化重要的根脉。近年来,随着“老城不能再拆了”理念的步步落实,北京更加注重保护传承的长期性和整体性。

北京前门的三里河,曾有500多年历史,在《明史》中有专门记载,居民沿河而居,戏楼、会馆错落其间。但到清末,随着人口增加、新的泄洪通道形成,已被填平。2016年,北京启动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让三里河重现于世。“瞧,这脚下古石板、百年香椿树,蜿蜒的溪流水……”漫步在河畔,在这里工作生活近50年的老居民周丽连声赞叹,“‘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景象又回来了!”

还古都以历史风貌,还市民以旧时记忆。在北京,不仅更多的“三里河美景”正重新回到市民身边,还有众多背街小巷,通过整治提升,一改脏乱差的印象,恢复了古朴整洁的风格,成为闹中取静的网红打卡地。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说。目前,北京正努力探索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北京路径”,工作格局由城市站位转向首都站位,工作理念由旧城改造转向老城保护,工作对象由重点保护转向全域保护,工作重心由静态保护转向活化利用,努力展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

以丰富的文化供给激活创新活力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8月5日,在修葺一新的正乙祠戏楼,昆曲《牡丹亭》正在上演。随着杜丽娘长袖起舞,观众沉浸在凄美动人的故事里。

位于前门西河沿街的正乙祠戏楼,已有3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戏楼活化石”。在这里,京剧大师梅兰芳祖孙三代都曾登台献艺,留下了芳华绝代的身影。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经过深入调研,将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小而精”“小而雅”“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

“文艺院团演出进入会馆旧址,是首都文化建设的一个创新之举。在有岁月感的建筑中品味艺术之美,是一种格外与众不同的文化享受。”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烁深有感触。

文化的根本,在于服务人民。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与诗和远方的相遇,北京全力推进“书香京城”,近年来建设了2000家实体书店;

为了让历史文物能够浸润日常“活起来”,北京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让各类博物馆的体系布局与城市空间发展珠联璧合;

为了让观众享受高水平的文化盛宴,北京倾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大小剧场各美其美,2021年,北京13家市属文艺院团和国家大剧院共创排舞台剧111部。

为了克服疫情影响,北京打造“云端”演艺新空间。前不久,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版《茶馆》在首都剧场上演,院方首开8K高清实时直播,创下了一场大戏5000万次播放量的纪录。

刚刚发布的《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2020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77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0.5%,这也是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经济的比重首次超过10%。这一比重稳居全国第一……

“北京正在通过科技、金融、旅游、教育的全面融合,持续助推文化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文资中心主任刘绍坚说,“特别是科技赋能文化发展,正在成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重要推动力。2021年,北京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246.5亿元,占全国文化新业态企业收入的比重为25.9%。文化内容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北京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脚步仍在加快!(光明日报)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6】北京,按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快进键”
中轴线上庄严恢宏的殿宇楼阁、四合院里质朴诙谐的京腔京韵,京剧舞台上的唱念做打、金字招牌下的技艺传承,随处可见的红色记忆、星罗棋布的奥运遗产……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汇聚起北京独具魅力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

“文化,是北京最大的魅力。”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的作家梁晓声这样感慨!

的确,北京城里的一砖一瓦,一条胡同、一个地名都藏着说不尽的故事。如何擦亮文化这张“金名片”,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北京,按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快进键”。

将红色印记深深镌刻在人们心里

2021年,年度大剧《觉醒年代》火遍大江南北,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话剧《香山之夜》在各地舞台上常演不衰……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激荡着亿万观众的满腔豪情。

一百年前,红色文化在北京这座城市孕育发芽、蓬勃生长;一百年后,红色“课堂”吸引无数年轻人前来瞻仰追忆。红色文化是当代首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马克思主义从北大红楼开始传播,‘七七事变’吹响全民族浴血抗战的号角,香山革命纪念地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这样定位,“为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北京全力打造了‘建党’‘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

以北大红楼、抗日战争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地等为重点,北京着力推动在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连片成群。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亢慕义斋”旧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31处与党早期创建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得到保护修缮、立牌存念。通过党史展览馆建设,重大纪念日、革命历史事件蕴含的红色文化价值被深度挖掘……

绿树掩映下的西城区椿树街道京报馆旧址,是最早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者之一、传奇报人、共产党员邵飘萍战斗过的地方。从2021年至今,在这里举办的“聆听四点钟”红色初心课堂已近百场。一批一批来访者,在这里缅怀先烈,重温追求真理的革命岁月。“怀念您、致敬您,也相信您,只是更早地看见了这一曙光……”无数观众和这位留言者一样,将红色印记深深镌刻在心里。

让古都神韵永存于城市记忆之中

不久前,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收到的一份请求,让他颇为感慨——北京史家小学的一群学生想拍一个反映北京中轴线的短视频,几经辗转找到他,希望得到专业指导。

中轴线,是北京古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以往,这似乎是专业部门的事情,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甚至小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年北京不遗余力推动古都文化保护的实践,已经让古都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古都文化是首都文化重要的根脉。近年来,随着“老城不能再拆了”理念的步步落实,北京更加注重保护传承的长期性和整体性。

北京前门的三里河,曾有500多年历史,在《明史》中有专门记载,居民沿河而居,戏楼、会馆错落其间。但到清末,随着人口增加、新的泄洪通道形成,已被填平。2016年,北京启动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让三里河重现于世。“瞧,这脚下古石板、百年香椿树,蜿蜒的溪流水……”漫步在河畔,在这里工作生活近50年的老居民周丽连声赞叹,“‘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景象又回来了!”

还古都以历史风貌,还市民以旧时记忆。在北京,不仅更多的“三里河美景”正重新回到市民身边,还有众多背街小巷,通过整治提升,一改脏乱差的印象,恢复了古朴整洁的风格,成为闹中取静的网红打卡地。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说。目前,北京正努力探索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北京路径”,工作格局由城市站位转向首都站位,工作理念由旧城改造转向老城保护,工作对象由重点保护转向全域保护,工作重心由静态保护转向活化利用,努力展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

以丰富的文化供给激活创新活力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8月5日,在修葺一新的正乙祠戏楼,昆曲《牡丹亭》正在上演。随着杜丽娘长袖起舞,观众沉浸在凄美动人的故事里。

位于前门西河沿街的正乙祠戏楼,已有3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戏楼活化石”。在这里,京剧大师梅兰芳祖孙三代都曾登台献艺,留下了芳华绝代的身影。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经过深入调研,将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小而精”“小而雅”“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

“文艺院团演出进入会馆旧址,是首都文化建设的一个创新之举。在有岁月感的建筑中品味艺术之美,是一种格外与众不同的文化享受。”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烁深有感触。

文化的根本,在于服务人民。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与诗和远方的相遇,北京全力推进“书香京城”,近年来建设了2000家实体书店;

为了让历史文物能够浸润日常“活起来”,北京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让各类博物馆的体系布局与城市空间发展珠联璧合;

为了让观众享受高水平的文化盛宴,北京倾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大小剧场各美其美,2021年,北京13家市属文艺院团和国家大剧院共创排舞台剧111部。

为了克服疫情影响,北京打造“云端”演艺新空间。前不久,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版《茶馆》在首都剧场上演,院方首开8K高清实时直播,创下了一场大戏5000万次播放量的纪录。

刚刚发布的《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2020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77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0.5%,这也是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经济的比重首次超过10%。这一比重稳居全国第一……

“北京正在通过科技、金融、旅游、教育的全面融合,持续助推文化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文资中心主任刘绍坚说,“特别是科技赋能文化发展,正在成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重要推动力。2021年,北京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246.5亿元,占全国文化新业态企业收入的比重为25.9%。文化内容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北京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脚步仍在加快!(光明日报)

沿河: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让田野更加充满生机

逢山开路,平土整地,把山坡贫地变沃土丰野;挖沟通渠,铺管引水,让旱地无收变成旱涝保收。近年来,沿河自治县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生机。

粮田变良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笔者走进沿河自治县甘溪镇茶园村,高标准农田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村民们忙着硬化通往山上农田的机耕道,推土机在石子路上来回穿梭,现场一片热闹忙碌景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让群众的“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

村民冉启生告诉记者,听到要修路到山上去,大家都很积极。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几亩地在山上,到时路一修通,大家开着三轮车就能直接到达自家的农地边上,耕作起来方便多了,再也不用肩挑背驮。

据冉启生介绍,以前不管是山上还是山下,地里种满了庄稼,乡亲们还嫌农地不够,起早贪黑照护庄稼,只为一年有个好收成。现在,条件好的村民都搬出去生活了,留下的村民也只耕种离村近、交通方便的土地,或者是便于灌溉、面积大的水田。

“种地的收入不高,一年的收入比不上别人到外面打工两三个月的工资,所以很多乡亲都出去打工了。现在每家只耕种够家人一年口粮的面积就行了,多余的土地就撂荒了。”冉启生说。

据茶园村监督主任杨胜贵介绍,该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1400亩耕地大多位于山间,540亩水田大小不一,高低不平,不便于机械化耕作,加之近年来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部分土地撂荒。

“这一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把小田改成大田,每块田边都有下田的机耕道,方便农机下田,还有专门的排渠,起到灌溉排水作用。同时,还要达到田成翻、土成形、渠相通、路相连的格局。适合机械耕种,让土壤肥力提升一个等级,降低耕作成本,推动产量提升,增加土地收入,吸引更多村民回村发展产业。”杨胜贵说。

杨胜贵告诉记者,在外务工的村民得知家乡正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又有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扶持,大部分表示要回家发展,都希望村支两委能够帮助流转土地发展产业。个别村民甚至连产业都规划好了,且具有可操作性,如稻田养蛙、稻田养鱼等项目。

茶园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黄浩告诉笔者,在项目实施期间还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务工需求,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收。同时,通过实施项目进行土地综合性整治,增加水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农田灌溉能力,整体建成后可加快实现农田现代化,提高村民收入。同时,该项目让农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单种水稻转变成稻蛙、稻鱼共养,产业融合正在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甘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意志说:“以前,大家都往外闯。现在,大家都想回来。乡村振兴的希望在田野,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等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我们将健全完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确保建好一亩管好一亩、建成一块用好一块,真正让‘粮田’变‘良田’,发挥好长效作用。”

建设高标准农田,让农业实现机械化,种田能排能灌,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确保土地持续耕种,为农业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在夹石镇三阳村的大片农田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一条条沟渠逐渐向农田纵深延伸,为今年粮食作物丰收夯实基础。该项目共保护耕地面积1500亩,蔬菜基地300亩,惠及人口1950人。

沿河按照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在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节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科技服务和建成后的管护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项目完工后将达到“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效果,使区域内农业收益得到更大提升。

鼓起村民钱袋 守住国家粮食供给安全

从“开荒拓土”到“耕者有其田”,自古以来,土地都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均田地”“耕者有其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情寄托。

沿河地处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乌江由南至北将沿河分割为西北、东南两大部分,山地占69.9%,丘陵占27%,坝地只占3.1%,可耕种土地大部分为山坡耕地。耕种不便,成本投入高,一直是困扰当地农民的首要问题。

贵州乌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工作人员李涛介绍,近年来,沿河随着教育、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从田间走向车间,加上当地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青壮年的身影也从大山奔向沿海城市,留在农村的人口以老、妇、幼为主,造成耕作成本高的山地、收入低的旱地不断撂荒,情况愈演愈烈。

牢牢守住国家粮食供给安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首要问题是耕地。耕地撂荒不仅关系到山区群众的收入,更是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为此,沿河县委、县政府为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要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突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目标,于今年初由贵州乌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坚决遏制耕地撂荒,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有效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

贵州乌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军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融资3.7亿元,自筹资金9000多万元,在沙子街道、甘溪镇、夹石镇共20个村70842亩土地上,实施2403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项目以全面提升农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体现区域特色为重点,面向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统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力提升,优化完善内容与技术规范,提高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与粮食产能相衔接,分区域分作物设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标准参考值,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措施主要服务于粮食生产。”杨军说,同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在优化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地力提升内容,切实加强水土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坚实的土地保障,让利用率撬动收益率,鼓起和保障农民的‘钱袋子’,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基础。”贵州乌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海江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更要提升综合配套保护,推动复合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在农田收入上做“文章”,只有耕种收入远大于其他收入,村民耕地的积极性才能重新提起来。

“公司充分认识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我们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助推乡村振兴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贵州乌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华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b.直播间的宇航员摆件(图3)宇航员的托盘上,一直摆着那个独特意义的花(代表他家),后来又加上了老式收音机(代表音乐),再后期又加上指定性意义的墨镜(黑花️)如
  • 这次的新品同样也是微光奶油肌妆效,服帖度非常令人舒适,干皮和混干皮的美女可以试一试喔✨#好物分享##双十一攻略#Ysl皮气垫真的太绝了!!
  • 这是一个“纯玩团”也就是没有”上课”的那一种,汽车一过了罗田就开始穿隧道啦!这是一个“纯玩团”也就是没有”上课”的那一种,汽车一过了罗田就开始穿隧道啦!
  • 你是我的东南西北,胜过一切苍山泱水。 我对你是指针向南,我爱你是深海沉船,你一来是万物复苏,你离开是世界荒芜。
  • 2014年,参加浙江卫视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同年,凭借电影《前任攻略》获得最开始我以为时间久了,也许我就会忘记所有的一切。现在的我很奇怪,不知道从
  • 我们还对世界上最南端的岩雷鸟——日本岩雷鸟如何适应环境和进化,并能在日本的高寒环境中生息繁衍备感兴趣。他说:“我与中村教授一起在超过3000米的高山上,调查了岩
  • 1,鲜花总是会有蔫巴了的一天,但不能否认,收到它时心情就是粉粉嫩嫩的,美极了。 所以,衡量一件事情的时候,它带给人的情绪价值是一定要算在内的,这叫心意,不叫物质
  • 2012年3月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1月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2006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9月被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
  • 月子里应该坚持让室温维持在26度的,三伏天三十度的室温呆了一个月,我自己热的可以想办法缓解,可是宝宝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热的整天都在睡觉,是有多难受,才会有热毒,
  • 事实上,这是一种双重误解。此背景下,人社部的上述新要求,无疑是给职校生就业拓宽了新的天地,并且考虑到事业单位招聘的示范性,此举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破除用人上的唯学历
  • 本来なら5月4日が初日だったはずの舞台だけど、緊急事態宣言によって現在初日は5月12日に伸びています……。文句を言っても仕方ないので前向きに日々を過ごしてるけど
  • #刘宇宁新歌FallInLove# #刘宇宁0108生日快乐# #刘宇宁的幸运时光机# #摩登兄弟[超话]#老大,我是2021年的新粉,中奖240天。按你的话
  • 这两年,是我经历了很多也让我最难过的两年,和他在一起前的我,一直让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再也找不到像上一个那么合拍又宠我的人了。他是我的朋友,真的很亲近的朋友,一辈
  • ”未来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脚下。”未来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脚下。
  • ③不知道如何把控「照顾情绪」的尺寸说白了,还是没有理解他人的机制。不过,抛开MBTI类型,上面的问题也挺有意思和实用价值的,聊聊我的看法哈:①「不知道其他人对自
  • #武汉吃喝玩乐购来了#牧汉烤全羊·古田店798元享门市价1710元“烤乳猪”套餐,烤乳猪1只( 25 斤左右)+麻辣烤兔1只 (10 斤左右)+羊杂汤锅+羊杂+
  • 毕业近三年 我导又来找我这个老师姐要论文给师妹们参考慌慌张张的找文件 发送静下心来打开自己一字一字敲出来的论文真的迟疑了直到看到结语和致谢眼泪不自觉地就夺眶而出
  • 哈哈,台下的观众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是真的华仔来了吗?,哇,是华仔,是华仔”。養套殺是金融大户一貫的手法.散户是一群代罪的羔羊.不懂金融大海的起伏变化不宜輕宜
  • 老姑婆和她的修勾~晚上煎的胡萝卜饼 咸口儿 真好吃呀 泡脚~ 今天也是没有吃零食的一天 好开心呀 就是今天没看书 洗了澡就躺下了 哈哈哈哈最近几天的开心事儿和臭
  • 希望2022年的自己,依旧身体健康;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学会聪明的善良,而不是单纯的善良; 如果可以,还是要去更多的地方看一看✈️️。这真的是老钱最帅的一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