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
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细分市场大盘点及2022年5大看点

周末,终于拿到了全部乘用车的销量数据,就整理了一下2021年整体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的对比与分析,也顺便预判一下2022年的市场看点。

一、全部乘用车分级数据

1、从乘用车市场份额来看:

(1)第一大市场:A级SUV+A级轿车,年销量均超过500万辆,这也是唯二份额都超过20%的细分市场;

(2)第二大市场:B级轿车份额12.48%,这是除A级外唯一超过10%份额的细分市场;

B级SUV份额9.76%,预计2022年非常有希望份额超过10%;

以上两个细分市场的年销量均在200万辆以上

(3)第三大市场:A0级SUV,份额7.59%,年销量超过150万辆;

(4)其余市场:MPV市场份额在5%左右,年销100万辆级别;A00级是这两年异军突起的市场,预计22年将会达到年销100万量级;C级车主要是豪华品牌的主要阵地,轿车+SUV合计份额4.14%,年销量85万辆左右;

2、从变化趋势来看:

(1)增速最快的三个细分市场(图表中红色的部分)为:

A00级轿车,绝对增量60万,增速194%;

B级轿车,绝对增量32万,增速14%;

B级SUV,绝对增量31万,增速 20%;

(2)萎缩最快的三个细分市场为:

A级轿车,绝对减少36万,增速-6%;

A0级SUV,绝对减少6万,增速-4%;

A0级MPV,绝对减少5万,增速-15%;

3、总体市场趋势:
(1)B级车绝对增量63万辆,整个市场呈现明显的中高端化发展态势,属于换购市场的绝对增量;
(2)A00级是今年突然爆发的细分市场,绝对增量60万,属于增购市场的另类爆发;
(3)A级轿车绝对减少36万,显示出首购\入门级市场明显下降。

二、新能源乘用车分级数据

1、全部新能源乘用车分级数据
(1)纯电车型:

A00级销量占比最高,达到27%,年销量在90万量级,预计2022年大概率会突破100万;

B级销量占比第二,达到23%,年销量在80万量级,预计2022年有望接近100万辆;

A级销量占比第三,达到19%,年销量在60万辆,预计2022年有望突破90万辆;

A0级销量占比第四,达到11%,年销量在40万量级,预计2022年有望突破70万辆;

2021年合计销量在275万量级,预计2022将会达到360~440万量级,同比增长31~60%。

(2)插混车型:

A级销量占比最高,达到9%,年销量在30万量级,预计2022年大概率会突破80万;

B级销量占比第二,达到7%,年销量在20万量级,预计2022年有望接近40万辆;

C级销量占比第三,达到1%,年销量在3万辆,预计2022年有望突破10万辆;

A0级销量占比第四,达到0.3%,年销量在1万量级,预计2022年有望突破2万辆;

2021年合计销量在55万量级,预计2022将会达到140~160万量级,同比增长150~190%。

(3)2021年全部新能源销量在330万辆(批发口径,零售口径在300万辆),预计2022年在500~600万辆,同比增长在50~80%之间。而插混车型的增速将大概率跑赢纯电车型,成为2022年最大的赢家。

2、全部新能源乘用车分级趋势

(1)纯电市场的增购换购逻辑:绝对增幅最大的是A00级和B级市场,这两个市场代表着两类完全不同的消费者——对于B级纯电新能源而言,更多是中产及以上消费者的“尝鲜型购买”;对于A00级纯电新能源而言,更多是三线以下城市的“增购型购买”;

(2)插混市场的燃油替代逻辑:绝对增幅最大的A级和B级市场,这两个市场代表着主流的乘用车消费方向与占比——这一次由比亚迪引领的DM-i超级混动,更多的是在“成本+性能+经济性”三方面,形成的对于燃油车的全面替代;

(3)从3-5年的短时间来看,纯电A级车暂时无法完全替代销量占比最高的A级车市场,反而是插混车型具备这样的实力和机会形成对于A级燃油车的全面替代。

三、新能源分级渗透率分析

1、A00级新能源渗透率突破90%,已经基本实现了对于同级燃油车的全面替代;
2、A0级新能源渗透力为17.36%,将会成为继A00级第二个实现对同级燃油车的替代;
3、A级插混车型将会引领下一波,A级燃油车的全面替代;
4、B级新能源的渗透率首次突破20%,预计2022年将会对合资B级车及BBA形成明显的替代与竞争;
5、C级新能源将会成为各个品牌展现创造力和产品力的最主要市场区间。

写在最后:对于2022年五大看点

1、2022年将会是“混动之年”,这场由比亚迪DM-i开启了混动元年之后,不仅仅比亚迪有更多的混动产品投入市场,长城、吉利、长安、奇瑞等自主大厂都纷纷在今年有重磅产品投放市场。预计今年的混动销量有望突破140万辆,销量增速也将首次超越纯电车型,成为补贴退坡前销量增长的亮点。

2、A0级纯电车型,将开始全面取代合资品牌的同级燃油车。从21年的最后3个月的销量数据来看,以长城欧拉和比亚迪海豚为代表的新一代A0级纯电车,已经开始取代本田飞度、丰田致炫、丰田威驰、通用赛欧、大众polo等传统的合资A0级燃油车,有望成为第二个渗透率超越30%以上的细分市场。

3、A级插混车型将会有机会诞生第一款自主品牌销量冠军车型,而且短期看(2年左右时间),在A级新能源市场没有其它的竞争对手(一方面是技术问题,一方面是成本问题)。

4、B级纯电新能源将进入混战阶段。一方面,BBA终于能够拿出点像样的纯电产品了,宝马的i3、奔驰的EQA/EQB等,奥迪Q5 e-tron、凯迪拉克 Lyriq等等;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也纷纷介入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无论是上汽的智己、长城的沙龙、吉利的极氪、东风的岚图、比亚迪腾势等等都在觊觎30万+这个市场;头部新势力们,则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代产品的全面迭代,蔚来的NT2.0,小鹏的中大型,理想的X01等等,想要继续保持他们在这个市场上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份额和影响力。

5、2022年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500-600万,其中纯电销量在360-440万辆,插混销量在140-160万辆。同比2021年,增速为50~80%之间。很多机构认为这是新能源乘用车增速趋缓的状态,但如果我们扣除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以2019年的数据为基础,计算2年的复合增长率,76%也是一个非常高速的增长了,只要2022年的新能源效率超过580万辆,基本上也能够实现76%的复合增长率。

因此,我个人认为:2022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依旧是一个不断创造全新的销量新纪录、渗透率纪录以及车企们自己的新能源销量纪录。

【他山之石】荔湾:政务改革步履不停,数字“智理”引领未来
出家门15分钟距离可以办什么事?最基本的买菜、搭车、吃饭自不必说,然而,很多人渴望的15分钟生活圈远不止此。在荔湾区逢源街耀华社区,居民们可以走路15分钟去领取养老金,办理社保、失业金,社区政务大厅里164项业务一网通办,街坊们不出远门便可享受多部门“上门送服务”。

作为在全国率先推动“一窗式”政务改革的荔湾区,坚持“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不断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近日,荔湾区人民政府与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下称“数字广东”)签订《关于数字政府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共同合作推进荔湾政务数字化改革,达成系列合作。借助“数字政府”平台建设,荔湾将进一步探索实现“双简”的有效路径,以数字化为引领为企业市民简化办事环节,为政务公职人员简化工作流程。
有先行先试的勇气,有锐意改革的魄力,更有付诸实践的动力。荔湾以数字赋能区域发展,矢志不渝推动社会治理走向“智理”。
坐在办公室里点开“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夏先生根据指引逐步提交开办企业所需资料,“一表申报”省去了以往需要东奔西走提交的各种材料。在提交完毕后,仅半天时间夏先生便收到了电子营业执照。
“不仅如此,如今,开办企业政府还会附带免费赠送一套备案过的公章、发票和税务Ukey,免去企业再跑腿备案环节。这真是只需一台电脑就能开家公司啊。”夏先生感慨。今年11月,他在荔湾区注册成立公司,全程零跑腿的政务服务令他和股东们感到十分便利。
企业注册审批全网办、零跑腿,在“互联网+政务”平台的支持下,荔湾区商事登记网办率提升至68%,荔湾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下称“荔湾区政数局”)办事大厅再见不到一眼望不到头的等候队伍。
近年来,荔湾区持续推进“智能化、零距离”政务服务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企业审批注册、税费事项办理、工程项目联并审批等多方面探索“全网办”。
目前,荔湾区税务部门已开办244项涉税费事项全网办,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行政成本;此外,区住建局、规划资源局、农水局等12个部门70个事项整合为42个阶段联合办理,内部工作环节的压缩直接体现为办事效率的提高。

政务数字化改革永远没有完成时,日积月累的实践才换来显而易见的“加速度”。回到七八年前,几乎完全是另一番情景。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荔湾区也有着老城区典型的城市形态:场地有限、人口密集、老龄人口多等,给传统政务服务带来了一定局限。
2014年,为解决政务服务场地困扰,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和秩序,荔湾区在全国率先创新政务服务“一窗式”办理,以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为窗口业务“减负”。
“市民只需在窗口递交材料,即转入后台工作人员统一办理环节,老百姓交完材料就完事了。”荔湾区政数局工作人员介绍,改革推进受审分离,将窗口服务前移,更加注重审批前的指引服务,省去了市民补材料、改材料的时间。
2018年,荔湾再次进行革命性再造。“改革主要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同时,提出了三个零距离服务。”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荔湾以标准化审批、受理、监管为抓手,整合“一窗式”综合受理八大标准化制度,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一窗式”服务标准体系,成为全省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
从“一窗式”受理到远程“全网办”。今天的荔湾在先行先试地探索中,不断刷新服务速度,拓展服务领域,以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收获了市民、企业及政务工作者“双简”多赢的局面。
从一扇窗里,人们容易感受到服务的温度与态度,然而,在看不见的数字世界,荔湾在一张图上描绘着区域治理的底色和路径。在荔湾,政务改革不仅表现在对外服务中,通过搭建技术平台,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清晰可见,人们的呼声都有人响应。
今年9月,荔湾区推进“访千家进万户听民意解民忧行动”,打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以辖区行政地图为脉络,荔湾区政数局围绕走访数据和需求分析,短时间内开发了“群众走访”模块和二维码,以数字赋能走访行动。
“下沉干部借助二维码即时录入走访信息、记录和反馈群众需求,通过两个月的走访,走访干部录入30多万条走访信息,收集群众诉求9000余宗,目前,所有群众需求均已被平台派到相关街道和职能部门。”区政数局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荔湾区不断加强城市运营“一图统览”建设,主动对接辖区群众、企业需求,为寻求社会治理能力新突破自我“加码”。数据中心负责人介绍,地图能够实现数据的空间属性,让数据反映得更为直观。如对平台上的工单进行区域确权,显示登革热等流行病的病例分布等,可以帮助决策和执行部门更精准做出判断。

以智慧政务一张图服务平台为基础,荔湾区全力打造数据平台,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建设。
今年5月,一名美籍华人因疫情原因无法回荔湾办理房屋继承手续。他在微信扫码登录“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发出诉求。荔湾区侨联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将诉求转发至区住房和建设局,两部门相互配合为当事人解决困难,并实时将工作进度公布在“进度查询”上。“虽远隔重洋,荔湾在云上就解决了我的棘手问题,比回国亲自办理还方便。”事后,这名华侨发出感慨。
除接受基层派单业务外,如今,荔湾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还开展了很多特色业务。根据区情实际,平台添加了侨联呼、企业呼等自选项目,“一网统管”扩充了平台职能,社会“智理”效能大幅提升。
“平台让各条块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不仅在技术和数据方面提供支撑,更加强了各部门沟通协作,让权责更加明朗。”上述负责人进一步举例说明,如“为侨服务·一呼必应”综合服务系统,可以根据平台记录匹配服务,协同其他部门共同完成涉侨个人报到、侨企服务等。
在城市运营“一张图”统筹下,“一网统管”“一网协同”让政务服务更加直观、智能。顶层设计、机构保障、协同创新等多管齐下,荔湾区以“互联网+政务”为抓手,不断降低制度成本提升行政效率,逐步形成了协同有渠道、流程有指引、过程全透明、监管全方位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近日,荔湾区人民政府与“数字广东”签订《关于数字政府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荔湾区“数字政府”建设。合作将研究制定荔湾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规划,提出建设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荔湾区政数局负责人表示,本次战略合作的主要目标是以“互联网+政务”创新为重要突破口,以数据治理和数据应用为主线,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汇聚、融通、治理、应用、效能”,高标准打造“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荔湾样本。
今年,在广东省出台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下,荔湾区及时跟进研究,提出全力释放政务数据生产要素价值,以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创新,不断探索数字政府建设的新场景和新模式,助力政府各职能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设想。
荔湾区政数局还制定《荔湾区“智能化、零距离”政务服务改革工作方案》,将系统升级改造政务大厅,建设全天候自助服务大厅。接下来,荔湾将以“广东政务服务网”为网上办事统一入口,以智能服务区为实体大厅办事入口,推动线上线下并轨融合,促进民生高频服务“一次办成”。
区政数局负责人表示,荔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整体运营支撑能力的重要抓手。今后,荔湾还将试点推行区属政务服务分厅、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的一体化建设;在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域建设,将个性化服务送到市民、企业的门口。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数字化、信息化让荔湾政务服务置身阳光下,以更加公开、公平的面貌展现一个“服务型”政府的责任担当与公信力,为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赋能。
面向“十四五”,改革更需要“智”“治”相偕,作为改革路上的探索者,荔湾将致力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数字化发展答卷。

■数读荔湾
荔湾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绩单:
①开设“穗好办”荔湾专区15个分区,上线100多个掌上办政务服务事项;
②区政务服务中心18个部门共700多项业务纳入综合受理,综合受理模式开展以来,平均审批时间压缩率超过70%,月均受理量增幅为162.3%;
③建立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广州国际医药港、岭南 v谷和彩虹科创园等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域,实现零距离服务;
④历史数据成果数字化,将全区门牌、房屋、人口、企事业单位等基础数据相互关联,并与政务地图相结合,形成基础图层;
⑤实现各类业务数据共享深度应用,形成专业图层,构建一套数据共享体系的荔湾“数字一张图”政务服务应用体系;
⑥通过基础图层、专业图层和迭代图层深度应用,形成荔湾区社会治理有效机制,为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来源:广州市荔湾区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济南市科协: “科创中国”创新驱动“强省会”

风云际会,科创先行。

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泉城济南,正在创新引领下加速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如何让济南的发展更好地链入全国布局,让创新的成色更足,2021年1月19日,在市委市政府、省市科协推动下,济南正式获批中国科协“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一场围绕引源借力、精准对接、产学融合,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的大潮迅疾展开。

高新技术企业3029家,全球首家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科技园建成启用,量子雷达、量子芯片在济南实现产业化,北斗导航、航天科技、人工晶体等尖端项目相继落地,荣获众多“创新金字招牌”,济南在创新发展上持续发力。

获批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在批示中指出,要以争取到“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创中国”行动计划,细化方案,精心组织,重在实效,变争牌子为争作为。

按照《“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今年以来,济南确定了试点城市建设“123”(以助力济南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区域建设目标,以生物医药产业和高端装备产业为重点产业支持方向,以量子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培育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推进区块链技术发展应用为产业培育方向)创建思路。

目前,济南已对接联系国家级、省级学会30多家,争取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示范项目3个,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围绕济南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需求匹配专属服务团。针对我市120多家园区企业200多项需求开展科技供需对接30多批次。

槐荫区科协在“服务企业万里行”活动中,走访调研槐荫区60余家企业,建立了4家院士工作站、8家专家工作站、33家企业科协。每年年底举办项目签约会,已有13家企业与科研单位达成合作,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数亿元。

“今年,在市科协、山东省物联网协会的帮助下,我们通过‘科创中国’平台,迅速掌握了相关政策,实现了企业间的产学研互动,精准高效地对接技术难题,助推企业迅速‘出圈’。”山东深蓝智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志华说。

今年,市科协围绕试点城市建设“123”,对接联系中国自动化学会、山东物联网协会等国家级、省级学会20多家,组织“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泉城对接活动、百名专家进百企、项目对接会等科技服务活动41场次,达成供需项目合作28对,落地“科创中国”产学协同组织4个,建立6家院士工作站,35家专家工作站,突破技术难题19个,产生效益超过5亿元。

25年时间,济南易恒技术有限公司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成长为业内“顶流”。汽车液体在线真空加注设备和汽车轮毂轴承的装配检测设备等产品和技术在取代进口、实现国产化的同时,牢牢占据着国内外市场的主要份额;在专家工作站,济南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昃向博带领专家团队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在新产品研发、分选技术和负游隙检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技术始终保持行业领先;2010年,济南城建集团成立科协组织,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市科协的指导帮助下,集团科协连续5年参加‘全国创新方法大赛’,在今年的山东赛区比赛中,集团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1项。成立至今,已有34个课题获得讲比活动创新项目称号,87个课题在创新方法大赛中获奖,1人获得全国讲比活动科技标兵称号,22人获得杰出工程师、优秀科技工作者、青年创新先锋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企事业科协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济南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出一款扫地机器人。济南专利应用研究会邀请智能控制方面的专家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同时邀请专利方面的专家现场帮助企业就新产品进行专利分析和布局,“每年年初,我们会调研济南市企业的培训和技术需求,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全年计划的统筹,带专家到企业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济南专利应用研究会副会长赵妍说。

在前不久召开的“科创中国”医疗康养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十届济南市科协年会上,杨焕明院士以及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交大、中国人大的专家学者线上线下齐聚一堂,“把脉”济南医疗康养产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济南服务站、科创中国 · 济南医疗康养产业创新中心也在年会上揭牌成立。

在论坛上,营动智能技术(山东)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分享,并在“科创中国”融通平台正式发布营动智能技术5.0。“我们已在平台上发布20多项需求,已全部与相关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开展科研攻关。”公司助理总裁冀伟表示。

今年以来,市科协已发动济南企业、科研院所等上线应用“科创中国”融通平台相关资源与服务。2098家企业在平台注册开展供需对接,中国科协专利信息系统注册应用企业达到1100家。持续开展专利信息应用实地精深服务,产生新技术15项,新产品15个,申报新专利112个,帮助企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698万元。举办专利应用工程师培训8期,预期取得中国科协专利工程师认证150名。建立科创联络员制度。认定首批“科创中国”联络员200名,通过挖掘园区企业人才技术需求,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与“科创中国”智力资源的交流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以“AI赋能泉城经济产学融合智赢未来”为主题的“科创中国”产学融合济南人工智能峰会自9月28日启动以来,已收集发布高质量技术人才需求52项,成功对接签约11项。

“在市科协指导下,济南市智能创新产业发展学会开展了诚意十足、干货满满的‘1+2+3’系列活动,‘1’是一个‘科创中国’产学融合济南人工智能峰会主论坛;‘2’是两个促进产学融合落地实施的持续赋能活动,即‘AI泉城供需对接赋能行动’和‘科创中国’专家服务团进百企活动;‘3’是围绕主论坛组织三场分论坛。”济南市智能创新产业发展学会秘书长蒋永祥说。

今年,市科协组织举办线上、线下高层次学术会议专业技术论坛等专项活动12场,通过会展赛,“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主体持续对接,有力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在济南耦合互动。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邀请到20多名世界顶级行业专家,同期举办了国际内燃机及制造装备展览会;首届济南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峰会暨黄河流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博览会推动了12项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在济南签约落地;山东省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助力智慧环保交流会对促进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北赛区决赛吸引1500多名电子类学科研究生汇聚济南;市科协与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外创新驿站共同承办第四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加拿大分赛区预赛,14家海外创新驿站参与海外赛区人才项目征集、预赛组织工作,共征集四大领域项目850个。此外,济南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在“科创中国”的号召下也在全速前进。

在“科创中国”医疗康养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十届济南市科协年会上,科创中国山东挂点工作组组长宁方刚对济南的建设工作十分肯定,“‘科创中国’医疗康养产业高峰论坛是打造‘科创中国’品牌、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服务济南医疗康养产业的一项重大活动。这次活动聚焦济南医疗康养产业,以需求为导向,以更有效的方式组织动员更多科技工作者为行业提供科技服务,推动济南医疗康养产业迈向更高、更强的发展新阶段。”

作为济南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已列入济南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重点任务和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重点事项。

“我们将继续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围绕济南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高科技创新力、增强产业带动力、扩大区域影响力,争创‘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让创新成为推动‘强省会’战略行稳致远的强力引擎,展现科协担当。”济南市科协党组书记张广勇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大众与博通庭外和解 10亿美元专利诉讼案告一段落
  • 偷拍敦煌壁画的后果是这样的~~~
  • 杭州海关截获61件禁限出境文物
  • 延寿:交警执法向货车司机喷辣椒水?纪检部门已成立调查组(视频)
  • 37岁谢娜的父母近照曝光,网友:谢娜和她妈妈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 美军在墨边境开枪
  • 女星曝孟庭苇离婚原因:婚内出轨,恋上小12岁女助理
  • 港媒曝吴佩慈突然抵押男友所赠3亿元豪宅,她承认确有此事
  • 毒液2定档!!!
  • 天价!网络主播违约跳槽被判赔4900万元
  • 【警惕】索要数万元彩礼婚后“人间蒸发”,多地贫困区发生骗婚
  • 周杰伦主动“戒奶茶”,您的宝宝喜欢喝奶茶吗?
  • 店主见义勇为制止猥亵被罚200?警方公布完整视频
  • DG辱华深夜再发声:暗讽中国人小气?
  • 北京人口负增长,高房价让太多的北漂逃离
  • 【八卦】蒋劲夫前女友流产?中浦悠花到底有没有怀孕
  • 比特币蒸发1万亿 这次可是损失惨重了生产机器也被当废铁卖
  • 死老鼠放进火锅是怎么回事?死老鼠放进火锅的真相曝光
  • 女安检员骚扰艺人 发微博炫耀:你穿的好少
  • 京东回应DG辱华 电商下架DG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