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最强音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之“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篇(上)

以科技创新最强音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

本报记者 石大东 裴蕾 李娜 覃岩峰

开栏的话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郑州的期待要求的准确定位,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抓落实、促发展、见成效的工作方法、思路和目标,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郑州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担当。2022年也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十大战略”,既是全省的任务,更是郑州的主要任务,是贯穿郑州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主任务、主路径。郑州肩上的使命之重,是河南之重,中部崛起之重。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今日起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重磅报道,全面、深入、扎实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和目标方向,切实把每一个战略、每一项举措宣传好报道好,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伟力。

初春的郑东新区郑州之林公园内,柳枝遥看已有新绿。

徜徉于这里的郑州市民发现,陪伴他们散步的多了几台机器人——它们的外观像是一辆无人驾驶的小车,前端伸出来“象鼻子”一样的吸口,遇到垃圾,能“聪明”地“吸食入腹”并进行分类;遇到障碍,能灵巧地“闪身而过”;“看到”行人没戴口罩,还会礼貌地提醒……这几台集保洁与巡视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2021年12月刚刚走出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的实验室,正式开始“服役”。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是郑州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

这样的“郑州制造”到“郑州智造”,在郑州,并不罕见。放眼郑州7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技创新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成为第一动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正为郑州这片热土注入磅礴的发展动能,铺陈着叠彩的崭新画卷。

纲举目张 科技创新恰逢其时

人勤春来早。

早春的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内,常见人们步履匆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忙碌着,湖畔柳丝映水、秀美静谧。这里作为中部首个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举办地,吸引了大量的科创企业和青年人才,在全国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有龙子湖”的双创版图。

科技创新俨然成为城市的新风尚,而这一切,得益于郑州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引擎的系列措施。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2021年9月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召开,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对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出系统部署。

2022年2月15日,壬寅年元宵节当天,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再次“扣题”,提出郑州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行动,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急迫感和使命感跃然纸上:郑州要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驱动、以人才为支撑,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聚集、主体培育、研发投入大幅度提升,创新活力充分进发。

“今后的五年,郑州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来打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城市科技创新格局。”《中共郑州市委关于制定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为郑州科技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宛如春风迎面袭来——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为郑州加快推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奋力出重彩、成高峰提供创新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深植厚培 科技创新正得其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科技指标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郑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之际,市科技部门迅速谋划实施了8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安图生物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成为全省首款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为全国疫情防控做出郑州贡献。郑州市科学技术局荣获科技部“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

以往,人们提及河南或是郑州,或许会想到“粮食大省”“商都文明”,而今,这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科创新名片,仅去年一年,郑州科创工作就有了显著提升——

科技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正式揭牌,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相继挂牌运营。成功引进哈工大、机械研究总院等12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2家。

创新主体培育再上新台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优化高企申报认定流程,全年新增高企1212家,总量4130家,同比增长41.4%,全省占比49.22%。新增科技型企业2172家,总量达到10018家,同比增长27.7%。

研发投入工作打开新局面。通过政策引导、靠近服务、加强培训,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16.9%,总量276.7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8年1.74%增长至2020年2.31%,增长32%,增长幅度居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科技服务能力取得新提升。全国双创活动周成功举办并取得良好效果。“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参赛外地项目占比接近40%,UU跑腿、泛锐熠辉等优秀创业项目取得良好发展。2021年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评价优秀,优秀数量居全国第七位。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正式揭牌运营,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06.5亿元,增长44%,全省占比50.3%。

科技人才工作步入新阶段。积极贯彻落实“郑州人才计划”,启动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申报工作,评选资助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7个。积极承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省级行政许可权限下放工作,引进外国高端人才42人、外国专业人才548人。在中原科技城设立全市第一家“郑州中原科技城外国人才服务站”。

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新突破。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郑煤机自主研发的10米超大采高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成为世界之最,综合性能国际领先。三磨所研制的超高导热和光学级CVD金刚石材料,实现热导率2000 (W/mK)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突破,成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十七所研制的激光雷达闪耀太空,作为交会对接的核心设备,精准引导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全市9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53%;获得河南省科技学技术奖一等奖17项,占全省68%。

释能提级 科技创新风起帆张

如何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观大势、谋全局、干大事,首要的是战略,谋定而后动,才能决胜于千里。

那么,郑州科技创新的未来方向在哪里?道路在何方?

“我们将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让科技创新成为郑州最强音!”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已然开启的2022年,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聚焦“六个一流”,构建“三大体系”,实施“八类专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六个一流”,是指:坚持把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根本之策,聚焦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增强科技硬实力。

“三大体系”,即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争取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郑布局,支持推动已揭牌的嵩山、黄河等省实验室建设,积极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争取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同时,正在研究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集中布局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我省科技创新的新地标和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

结合郑州优势资源,我市还将实施八类专项:

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专项,把中原科技城建设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作为郑州带头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重点突破的头号工程,引才育才的重要平台。

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专项,开展人工智能在物流、制造、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实施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专项,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专项,着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项目。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项,力争再引进一批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等高端创新资源来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全域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重点在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基建领域凝练实施一批一流课题和重大科技项目,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专项,构建技术转移一体化格局,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引进和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加快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建立技术经纪人体系。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能力,组织“校企双进活动”,畅通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利用通道。

科技体制改革攻坚专项,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专项,重新梳理完善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大创新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政策,努力打造政策高地,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意愿,撬动全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创新集聚。

欲展鹏程十万里,且趁东风行大船。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立足郑州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责任与使命,围绕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大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郑州,已然在行动。

【讲好百姓故事 凝聚奋斗力量 2022年陕西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圆满结束】2022年农历春节前后,陕西省委网信办以增强网媒“四力”、讲好陕西高质量发展故事为主题,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采取灵活多样形式,组织省内主要网络媒体和地市网信办开展了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各网站平台围绕迎接二十大、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春节春运、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社会服务等话题,深入百姓家庭、工厂企业、田间地头、城市社区,采写了一大批鲜活动人的新闻报道,有力营造了喜迎新春、共贺新年的网上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各网站平台开设专题专栏145个,推出直播108场,采写原创稿件14800多篇,推出短视频、H5、组图、动态海报等新媒体产品5171个,其中27个点击量过千万,活动总阅读量达1.8亿。

一、做强系列专题报道,多视角全景式呈现陕味新年。

1月28日至2月15日,省委网信办组织各网站平台统一开设了2022陕西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专题专栏,精心策划专题报道,加大稿件分类推送,创新开展主题活动,努力打造春节网宣“拳头产品”。陕西网紧贴当前全省中心工作,通过“笃定前行 喜迎二十大”“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基层”“情暖新年 心系‘疫’线”“践行‘四力’我们在行动”“新年新气象”等多板块展示专题内容、集纳重点稿件。群众新闻网突出“虎年”元素,在专题推出系列动态海报,用“萌虎”造型搭配虎字词语营造节日氛围;结合北京冬奥会组织相关话题宣传,走进全省近30个滑雪场项目,积极宣传展望陕西冰雪运动产业发展前景。西部网专题产品《新春24小时直播:连麦陪你过大年》从除夕到大年初一,音频连线交警、消防员、产科医生、客运专员、厨师、博物馆讲解员等,让劳动者与网民齐聚云端过大年;典型人物报道《汉中车务段连结员王炜轩:“小虎娃”驭“铁老虎”》真实记录了春运服务保障工作者的忙碌春节。汉中网信办挖掘当地两汉三国文化,以“云上汉风年”为主题开展了“汉风年·老家过”专题活动,带领网民走进天汉长街、诸葛古镇等当地特色旅游景区的节日欢乐景象。

二、做实复工复产报道,细微处见春回大地景象。

我省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以来,各单位在连续奋战三十余天的情况下,马不停蹄继续投入到复工复产报道中。记者们深入生产一线与劳动者并肩作战,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群众新闻网走进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行业,刊发《倒计时!“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即将贯通》、《西安比亚迪:近7万人勤守一方净土》、《最“镁”卡车“原”上造》、《复工复产率100% 西安隆基乐叶生产防疫两不误》等稿件,大力宣传各单位响应省委号召、全力以赴干好干快的进展成效。西部网、华商网把镜头对准城市劳动者,创新采用“24小时慢直播”等形式展现春节后开工第一天情况;走进疫情期间免费提供爱心餐的德善爱心厨房,组织企业对基层劳动者献爱心,以实际行动壮大网络公益力量。西安、宝鸡、渭南、安康等地网信办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组织属地网媒走村入户,采写了《养殖门外汉“发家记”》、《王家庄村:美景扮靓新生活》、《南堤村有“三根葱”》、《工厂复工热、春耕备耕忙》等乡土气息十足的报道,生动展现了农村产业致富方面的积极变化。延安网信办指导网媒积极做好春节市场保供报道,着重宣传当地借助“春节黄金周”有利时机实现丰收开门红的积极做法。杨凌示范区网信办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组织媒体以“网言网语”推出《果蔬香里说“丰年”》、《龙须菜“虎虎生威”小田七“处处生财”》、《“菇菇”很忙!》等特色稿件受到网民喜爱。

三、做深民俗文化报道,带领网民重拾家乡记忆。

此次走基层活动,各单位在内容的温度和厚度上下功夫,始终关注本地人、本地事,用心用情刻画百姓对于家乡春节最深刻的记忆,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共鸣。如陕西网稿件《陕西年味关键词》中,4位来自陕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讲述家乡的新年,用6组关键词勾勒出陕西人对“年”的眷恋之情。西部网特别策划《“艺”起贺新春——陕西优秀文艺作品网络展播》集中展示了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横山说书等我省地方性民间文艺节目,为网民呈现了一台“节日文化大餐”。咸阳网信办继续发挥“遇见咸阳”网宣品牌优势,用短视频推介当地特色民俗,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宝鸡网信办指导推出的《虎虎生威!陕西凤翔泥塑虎来拜年》、《陕西千阳街头巷尾的年味》、《陕西麟游:张灯结彩过新年》等报道,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转发。铜川网信办指导推出的视频《庆虎年,迎冬奥,社火“闹”出铜川精气神》,吸引了广大年轻网民对“社火”这一传统非遗文化的关注。汉中网信办指导制作的原创视频《寻找最有年味的镇巴美食》让陕南的美食文化成为网民热议话题,吸引点击近百万次。

四、做活对外宣传报道,讲述真实故事连接中外人心。

各网络媒体还在对外传播方面加大创新,不断探索融通中外、连接人心的传播手段,让在陕友华群体和友华人士自愿成为陕西新形象的推介人。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组织记者采访了多位外籍抗疫亲历者,听他们讲述中国抗疫故事: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网民的留学生马文轩,回顾了自己从参加抗疫到在陕过春节的难忘经历;在此轮疫情重点区域长安大学参加抗疫的乌克兰留学生雅罗分享了与中国师生共抗疫情的感人故事。西部网《发现陕西》英文频道邀请在陕西的外国友人参加了新春送祝福活动,还推出了双语新媒体产品《福虎迎春·新年特辑》,带网友云游兵马俑、华山、回民街,探索陕西以“虎”为主题的特色文物。西安网《我在西安过大年——印度人德福的西安春节》中,印度餐厅主德福与中国朋友们分享了各自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来源: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

【讲好百姓故事 凝聚奋斗力量 2022年陕西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圆满结束】2022年农历春节前后,陕西省委网信办以增强网媒“四力”、讲好陕西高质量发展故事为主题,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采取灵活多样形式,组织省内主要网络媒体和地市网信办开展了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各网站平台围绕迎接二十大、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春节春运、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社会服务等话题,深入百姓家庭、工厂企业、田间地头、城市社区,采写了一大批鲜活动人的新闻报道,有力营造了喜迎新春、共贺新年的网上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各网站平台开设专题专栏145个,推出直播108场,采写原创稿件14800多篇,推出短视频、H5、组图、动态海报等新媒体产品5171个,其中27个点击量过千万,活动总阅读量达1.8亿。

一、做强系列专题报道,多视角全景式呈现陕味新年。

1月28日至2月15日,省委网信办组织各网站平台统一开设了2022陕西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专题专栏,精心策划专题报道,加大稿件分类推送,创新开展主题活动,努力打造春节网宣“拳头产品”。陕西网紧贴当前全省中心工作,通过“笃定前行 喜迎二十大”“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基层”“情暖新年 心系‘疫’线”“践行‘四力’我们在行动”“新年新气象”等多板块展示专题内容、集纳重点稿件。群众新闻网突出“虎年”元素,在专题推出系列动态海报,用“萌虎”造型搭配虎字词语营造节日氛围;结合北京冬奥会组织相关话题宣传,走进全省近30个滑雪场项目,积极宣传展望陕西冰雪运动产业发展前景。西部网专题产品《新春24小时直播:连麦陪你过大年》从除夕到大年初一,音频连线交警、消防员、产科医生、客运专员、厨师、博物馆讲解员等,让劳动者与网民齐聚云端过大年;典型人物报道《汉中车务段连结员王炜轩:“小虎娃”驭“铁老虎”》真实记录了春运服务保障工作者的忙碌春节。汉中网信办挖掘当地两汉三国文化,以“云上汉风年”为主题开展了“汉风年·老家过”专题活动,带领网民走进天汉长街、诸葛古镇等当地特色旅游景区的节日欢乐景象。

二、做实复工复产报道,细微处见春回大地景象。

我省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以来,各单位在连续奋战三十余天的情况下,马不停蹄继续投入到复工复产报道中。记者们深入生产一线与劳动者并肩作战,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群众新闻网走进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行业,刊发《倒计时!“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即将贯通》、《西安比亚迪:近7万人勤守一方净土》、《最“镁”卡车“原”上造》、《复工复产率100% 西安隆基乐叶生产防疫两不误》等稿件,大力宣传各单位响应省委号召、全力以赴干好干快的进展成效。西部网、华商网把镜头对准城市劳动者,创新采用“24小时慢直播”等形式展现春节后开工第一天情况;走进疫情期间免费提供爱心餐的德善爱心厨房,组织企业对基层劳动者献爱心,以实际行动壮大网络公益力量。西安、宝鸡、渭南、安康等地网信办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组织属地网媒走村入户,采写了《养殖门外汉“发家记”》、《王家庄村:美景扮靓新生活》、《南堤村有“三根葱”》、《工厂复工热、春耕备耕忙》等乡土气息十足的报道,生动展现了农村产业致富方面的积极变化。延安网信办指导网媒积极做好春节市场保供报道,着重宣传当地借助“春节黄金周”有利时机实现丰收开门红的积极做法。杨凌示范区网信办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组织媒体以“网言网语”推出《果蔬香里说“丰年”》、《龙须菜“虎虎生威”小田七“处处生财”》、《“菇菇”很忙!》等特色稿件受到网民喜爱。

三、做深民俗文化报道,带领网民重拾家乡记忆。

此次走基层活动,各单位在内容的温度和厚度上下功夫,始终关注本地人、本地事,用心用情刻画百姓对于家乡春节最深刻的记忆,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共鸣。如陕西网稿件《陕西年味关键词》中,4位来自陕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讲述家乡的新年,用6组关键词勾勒出陕西人对“年”的眷恋之情。西部网特别策划《“艺”起贺新春——陕西优秀文艺作品网络展播》集中展示了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横山说书等我省地方性民间文艺节目,为网民呈现了一台“节日文化大餐”。咸阳网信办继续发挥“遇见咸阳”网宣品牌优势,用短视频推介当地特色民俗,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宝鸡网信办指导推出的《虎虎生威!陕西凤翔泥塑虎来拜年》、《陕西千阳街头巷尾的年味》、《陕西麟游:张灯结彩过新年》等报道,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转发。铜川网信办指导推出的视频《庆虎年,迎冬奥,社火“闹”出铜川精气神》,吸引了广大年轻网民对“社火”这一传统非遗文化的关注。汉中网信办指导制作的原创视频《寻找最有年味的镇巴美食》让陕南的美食文化成为网民热议话题,吸引点击近百万次。

四、做活对外宣传报道,讲述真实故事连接中外人心。

各网络媒体还在对外传播方面加大创新,不断探索融通中外、连接人心的传播手段,让在陕友华群体和友华人士自愿成为陕西新形象的推介人。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组织记者采访了多位外籍抗疫亲历者,听他们讲述中国抗疫故事: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网民的留学生马文轩,回顾了自己从参加抗疫到在陕过春节的难忘经历;在此轮疫情重点区域长安大学参加抗疫的乌克兰留学生雅罗分享了与中国师生共抗疫情的感人故事。西部网《发现陕西》英文频道邀请在陕西的外国友人参加了新春送祝福活动,还推出了双语新媒体产品《福虎迎春·新年特辑》,带网友云游兵马俑、华山、回民街,探索陕西以“虎”为主题的特色文物。西安网《我在西安过大年——印度人德福的西安春节》中,印度餐厅主德福与中国朋友们分享了各自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来源: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岁谷阴阳五行属性中庸平和,虽有微凉微热等阴阳之偏性,但不强烈极端,五味和缓适度,用于日常的基本饮食,可以保障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各种生理功能,益气养血生精,维持
  • (不要听qqy的 尊的好好吃哦 每一样都不踩雷都很好吃!也是我懒到回来两天了才慢悠悠发个微博记录一下嘻嘻 总结是南宁8如柳州好吃(个人评价[干饭人] 老友粉是好
  • 睢县在解决游客视角疲劳的同时,探索“颠覆性创意”新理念,推出发展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街区等文旅新业态,促进麒麟舞、皮影戏等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
  • 然而,马未都以坚决的态度婉拒了这一诱人的提议,他的理由是: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不应流落异国它乡。即便是在这样一场场交易中,马未都从未忘记作为一个文博守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就像她所说【我不需要母亲妻子这样的角色!想来后面女主也会意识到太正常的皇帝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东西了现在剧情女儿已经知道邻国皇后是她娘了,不过还不太明白为什么不直接
  • 老赵一再劝俺,好好修行,将来机会脱离苦海,可俺太愚钝,沉迷在轮回里始终迷茫!人死后,只是灵魂遗弃了一个没用的躯壳,然后洗去这个躯壳以及灵魂自己带来的“业”带着纯
  • 至简大道一式通依咒挥拳日四万 精气神足业障消持戒不漏金刚身孝亲尊师广供养轰破虚空出六道当生即得成就法济利苍生证菩提以后共修的流程和内容:一、早上3点45左右起床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刘主任告诉我,人生的每一站旅程都有他的意义所在,没错,我认识到了很多人看不起前台,不愿意和前台一起吃饭,还有人嫌贫爱富,当觉得你是个小前台时你说话她都不会看你一
  • 都快把这些磕学家逼成侦探了,想吃 新鲜的,热腾腾的,颗粒大的,香喷喷大米饭[泪](发疯完毕)前两个图是保存的超话一个大大做的,我忘记是哪个了,这些天保存的图太
  • #光遇陪玩[超话]#꒰ঌ ெெ໒꒱ ‧₊˚ᜊ❤︎ᜊ˚₊‧ ໒꒰˶⸝๑'ꇴ'๑˶꒱ঌ酱酱小词上新日记 ᘜ./う⁺.ꕤ· ⏜.⊹.⏜.⊹.⏜ •• ┈┈┈┈┈ ˙˚
  • 做这10件小事,能让你心情变好心情不好的时候,该怎么办?部分家具拉到了奶奶家,其他生活物品也都寄放在我出租房内2021年5月21日L突然提出要带父亲回家住,并称
  • 我也反思过,作为一个新人,是否就应该对老员工或者说领导言听必从,哪怕内心十万个为什么,也要表面做好乖戾顺从。“实修实证”释:心通融就是明了内心的过程,即自己实修
  • 波光粼粼的江面,染上了东方的一抹朝霞,这样的美难以言表!-娃娃读了这套《诗词里的中国故事》再去烟雨江南,就要去北固山看北固亭,这个和金山寺齐名的景点,多少人被白
  • 晚饭是咸蛋黄拌面+剩菜,东拼西凑也蛮合胃口,谁说非得四菜一汤才叫饭,怎么简单舒心怎么来,饭后去逛超市,指示牌还留在过年的气氛里,高效有针对性的逛街,把时间最大限
  • ②这个阵容可用之人非常多,即便詹姆斯上场时间不多,我想其他球员也不至于在场上表现的太过窘迫,如果真说把詹姆斯逼到要使出全力的时候,那这支球队的的实际战斗力得多弱
  • 「正知」知道心可现万法,这是在空见有,叫「明心」;「遍知」知道万法唯心所现,这是在有见空,在相见性,叫「见性」。「正知」知道心可现万法,这是在空见有,叫「明心」
  • 又正好看到尼依格罗上新了秋季下午茶那就必须拉上闺蜜一起来“沐秋寻味”下午茶本次下午茶食材和产品都很用❤️颜色超美,中式西式结合甜点➕咸点搭配,超棒法芙那阿帕可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