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无家可归 (一)| 海德格尔
撰文:刘敬鲁
摄影:林帝浣

对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者、人的生存究竟由何而定的思考,是海德格尔历史之思的出发点。从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认为,人具有现成的固定的本质,这个本质即是理性,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即在于人有理性。海德格尔认为,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这种对人的思考,是在问“人是什么”或“人是谁”,这种思路在方向上就是不正确的,因而它关于人的“本质”在于有理性的观点并未抓住人的根本。

海德格尔提出,人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生存中形成的。

这一关于人是一种生存着的存在者的观点,海德格尔早在1927年发表的开山性著作《存在与时间》中就已明确提出来了。他指出,人这种存在者的“本质”在于它的去存在(Zu-sein)——生存(Existenz),如果人这种存在者谈得上“是什么”的话,那么这种“是什么”也必须从他的生存来理解。“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所以,可以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属性’,而是对它说来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方式,并且仅此而已。”海德格尔指出,只有人具有生存这种方式,这是人和其他存在者的根本区别。由此可见,海德格尔强调的是人的“本质”的生成性、选择性,把去存在——生存作为人这种特殊存在者的根本规定。在1946年写的《关于人本主义的信》中,海德格尔对现代人类历史特别是现代西方人类历史进行了第一次集中性的说明。他明确指出,人的身体在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机体,这种根本上的不同即在于人的“去生存”(Ek-sistenz),去生存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传统形而上学所说的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并不在于人有理性,而在于人的去生存;人的“本质”既不是由潜能规定的,也不是由现实规定的,而是由人的去生存规定的。在这里他把“生存”(Existenz)变成了“去生存”(Ek-sistenz)。

海德格尔在这里认为,人的这种去生存也即出窍状态从根本上说并不是由人自身所决定的,而是由“存在本身”所决定的,因为人的去生存即是进入“存在本身的真”。

“人是这样活动的,即,人是那个此,这就是说,人是存在的澄明。这个此的‘在’,而且只有这个此的在,才有出窍地去生存的基本性质。”也就是说,人的去生存归根到底是被存在所决定的:“处于其活动中的人只是由于被存在所要求而活动,人只有从这个要求中才‘已经’发现他的活动居于何处。”

问题在于什么是存在或存在本身。海德格尔在1946年所写的这封信中所给予的规定是:存在是支配着人的生存、支配着一切存在者的活动过程的既澄明又遮蔽着的到来。应该明确指出,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这一规定与他在1935年写的《形而上学导论》(1953年出版)中对存在的涵义的论述是不同的。在那里,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自身涌现着的持续性在场。这也是海德格尔在50年代以后所坚持的关于存在的看法。根据这一看法,存在就是涌现、在场,而没有支配一切的内涵。相反,在1946年所写的信中,存在则是支配一切、决定一切的过程。如果存在是指自身涌现着的持续性在场,那么再用存在来指称支配一切、决定一切的意义就是不恰当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海德格尔在1949年版的《关于人本主义的信》的多个脚注中明确指出,这封信中的存在或存在本身,所表达的是“大行”(Ereignis)的意义,要用大行代替这封信中的存在或存在本身,他在多个脚注中已经这样做了。而对于大行,

海德格尔指出:“大行是源始的历史本身。”大行是使一切发生成为可能的自行(Eignen)。因此,海德格尔所说的支配一切的存在或存在本身,实际所指的就是大行。

如果人的去生存是被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即大行)所决定的,那么,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人的去生存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首先,存在与人的去生存之间的关系是抛与被抛的关系。

在这一关系中,抛者是存在,被抛者是人的去生存。人的去生存是作为被抛而成其本质的。这就是说,人的去生存本身虽然直接是人自己去生存,但从根本上并不是由人自己所决定的,而是由存在的抛所决定的。

其次,一切存在者的活动都是由存在所决定的,人无法决定其他存在者的活动。

“存在者是否显现以及如何显现,上帝与诸神、历史与自然是否进入以及怎样进入存在的澄明,是否以及怎样在场与不在场,都是人所不能决定的。存在者的到来在于存在的命运。”也就是说,人不仅不是自己的主人,而且也不是其他存在者的主人。

最后,海德格尔提出,人在对存在的关系中的生存地位是:人是存在的看护者。

他说,存在在本质上比一切存在者更深远,因为存在就是澄明本身,存在是作为澄明而存在的;存在的澄明保持着通往存在的近处,人作为去生存着的人就居住在这近处之中;人不是存在的主人,而是存在的看护者,人必须按照存在的命运来看护存在的真,人作为去生存着的人的尊严就在于被存在本身召唤到存在的真中去。

这就是海德格尔关于人的生存究竟由何而定的思想。显而易见,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与近代西方人学强调人对世界的主体性的思想是完全相反的。突出强调人对世界(自然与社会)乃至人对人自己的主体性,是近代人学的主导精神。相反,海德格尔则认为,人的生存是被存在所支配的,人的主体性是在被决定这一前提下的主体性,因而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是人的活动的被制约性、被限制性,甚至夸大了人的活动的被制约性、被限制性。实际上,海德格尔关于人的生存被存在所决定的思想正是对近代主体性人学的消解或历史性反向。这既是西方人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主体性人学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非主体性人学,更是当时西方社会时代状况的反映。
@微博人文 @微博摄影 @微博文化 #遇见艺术##哲学#

精气神越衰,欲望越强!作为一个欲望很强的修行人,该如何是好?

我们人体生理的机能运转与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样的。道教里面讲:“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这里所讲的“精”,是指人体的精力。我们通常讲的“某某人精力特别充沛”,就是指这个“精”。

越是精力衰弱的人(或者讲身体虚弱的人),他的欲望越重。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精力(或者说元气)不充足,体内就有足够的空间让它来流动,它就会乱串。而当一个人精力充沛的时候,它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力量,越是充满越不容易走动,所以他的欲望很少产生。

它既然是一个完整的能量体,就不仅不会往下走,还会往上升。因为我们身体里边有一种力量,它本身就是来自宇宙里面,所以它很容易和宇宙的力量相应、沟通、相吸。可是我们往往由于体内的能量消耗太多,没办法往上升,只能够往下沉。

当你修炼到一定程度,体内的能量往上升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就和宇宙的力量紧紧地吸在一起。因为体内的这股力量本身就是来自宇宙里面的一部分。因此它很容易又被吸上去,回到源头。

可是我们现在很少有人能够把生理上的能量修充足,而且还能够保证它不外漏,如果你能够做到的话,这股能量就会转过头来,从下往上升。问题是很少有人做得到,常人不是能量不足,就是充足了以后也会漏掉。

如果你能够把这股能量修充足,而且不让它漏掉,它就会呈圆形(督脉上升,任脉下降呈圆形,又从中脉往上升)往上升。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在地面上打坐了,可以跑到山顶上,或者跑到屋顶上,总之离地面越高越好!

因为地面有一种吸引力,既然地面有吸引力,那么树枝为什么又会往上长而不向着地面长呢?这就说明宇宙虚空同样有吸引力。所以当一个人的精力足了,保持不漏的话,它就往上升变成气。这个气不是呼吸之气,是元气。在道教里面,中国的古文字写作“炁”。

当一个人没有欲望的时候,精就变成了气。狭义的欲望,指的是男女之间的性欲;广义的欲望,指的是人的“贪、嗔、痴、慢、疑”,例如人的种种抱负,都可以列到欲望之列。

因为你有了种种欲望(包括广义的、狭义的欲望),就没有办法保持先天的元气,它就会变成后天的“精”。有了精,你的欲望就会更强烈,就要漏掉。所以佛教里面的“六通”,有一通叫做“漏尽通”。佛在《楞严经》里讲过,漏尽不证,要想成佛,无有是处,犹如煮沙欲其成饭!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是你通过某种手段达到了不漏,但是你还得能够让这股力量回过头来往上升,升到中间变成“气”。你如果降伏了这股气,让它继续往上,升到头顶就变成“光”。在下边是精、在中间是气、在头顶就是神,或者叫做光。

就像一杯水,遇到冷空气就变成冰,中等的温度就是水,遇到高温就变成水蒸气,或者变成一股烟、一束光。这就是为什么修行层次高的人,头顶上会有光。他把下边的能量,由精变成气,把气变成神光散发出去了。

既然我们人体可以通过五谷杂粮吸收能量,再把体内的能量释放出去,也就能够把宇宙的能量吸收进来。但是你必须达到全身八万四千毛孔都张开了以后,才能吸收外边的能量。

既然能够吸收外边的能量,也就意味着你体内的能量可以(通过八万四千毛孔)释放出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跟修行高的人坐在一起,会感到他身体的火力特别旺,感到他身体发热;也会感觉到自己很清醒、头脑更活跃了。

因为他的能量场比较大,可以影响对方。就像一团大的火焰,我们一靠近它,就会感觉到身体发热;或者是走到一个冰山旁边,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冷。这都是能量影响到对方的一种现象。

所谓的“加持力”,譬如这个人修行很高,他身体的能量场比较大,他摸一摸你,就能改变你体内的能量场。甚至他用过的东西:杯子、筷子、碗、衣服上都有他的能量。你一碰到他的东西,就能改变你自身的能量场。这就是佛教里面千百年来讲的所谓的“加持力”!

实际上秘密说穿了,也就是能量场的作用。“能量”是现代科学的用语,过去没有“能量”之说。科学越发达,越能证明宗教里面讲的是真实不虚的。科学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宗教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就佛教来讲,也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科学就目前来讲无法证明宗教!

就像我们中国的《黄帝内经》,科学考证有5000年的历史,据人们传说已有一万年的历史,但是科学家是以考证为依据,不听人们的传说。即使是五千年,科学只有200年的历史,怎么能够证明《黄帝内经》是否正确呢?

实际上我们中国的中医就是源于《黄帝内经》。学中医的人必须要读《黄帝内经》,就像是学佛的人必须要读《楞严经》、《金刚经》、《圆觉经》的道理一样,这是学佛的“根本经”,《黄帝内经》也是学医的根本经!

中医的针灸、按摩过去都是按照“子午流注”来治疗的。因为在子时,我们人体的能量全部要归源。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工作、不要劳动了,最好要休息。如果这个时候你不休息,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体内的能量就很难回到它的源头。

“源头”一是指丹田,二是指身体的各个脏器。身体工作了一天,到了子时是要休息的时候了。当我们这个时辰休息,气血全部回到五脏里,补充了以后(五脏吃饱了),过了子时,能量又要从五脏里面分布到身体的每个角落,又开始工作了。

来源‖#修行必读# https://t.cn/Rcdt451

#军师联盟# 当时看《军师联盟》认为司马懿养乌龟是提醒自己龟缩起来不张扬,今晚读到《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第二的养志——“养志法灵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大抵志向就是欲望,欲望太多心神就会分散,思考问题无法集中心智,所以便叫它“心猿意马”吧!和诸葛亮的“宁静致远”一样的道理。有时我们做不出正确的决断,达不到想要的目的,是否是想要的太多了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沏一杯幽醇的绿茶,搭配绿意小酥再合适不过。茶香浓郁了清香,减淡了甜味,吃起来清甜香脆,多吃不腻口,解馋又饱腹。
  • ——属于朱一龙的光彩恣意绽放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拥有挑战自我的勇气,不畏攀登路上的艰险,享受人生的每段旅程。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抱一抱][抱一抱]人生不易,不要笑话别人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再风光的人,背后也有寒凉苦楚再幸福的人,内心也有无
  • 我难以平复,脑子混乱的和他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后来修全和海霆也来了,两个同样可爱的男孩子,我更是开心的好像已经脱离尘世了。而今日,或者明日,大抵地球两端的你和我
  • 我才不想丢掉你,舍得扔下你,让你一个人难过的,我没那么狠心,就能轻易的放下你,我就想把我最干干净净的,不惨杂任何杂质,私心,物质等等的爱和温柔留给你,把你当成手
  • 三字经学派的传统望诊方法,是用温水洗静小儿的印堂,察看其青红黄白黑五色纹。三关是就指纹长短而言:纹在风关,示病邪初入,病情轻浅;纹达气关,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
  • 别开生面的《大话东游》走心走肺,有笑有泪[憧憬]】当唐僧师徒四人不往西方去,而是往东方游;当一向任劳任怨的白龙马不再加入他们的团队;当现实与东游的平行时空相互交
  • ”化解了一切与“内讧”有关的传闻。下半场刚刚进行了10分钟,弗雷德前场送出精确长传,埃兰加第一下停球并没有挺好,但身体素质劲爆地瑞典小将迅速做出第二反应,抢在门
  • 路边有商贩在售卖我小时候很喜欢的,其实现在也很喜欢但慢慢买不到了的冷饮,在经历三次温柔的吆喝之后我终于走过去买了单,认识了想要塞一根香蕉给我的老板娘——她和旁边
  • 每逢春节,每家每户的餐桌上的米香总是氤氲不散,那是属于九江双蒸的独特米香,给每个幸福年都勾勒了一笔圆满的句点。在新的一年,菜肴与米香的碰撞让人沁人心脾,让我们在
  • 草莓香气浓郁,香甜多汁,味道也不会寡淡,比市面上普通草莓要好吃很多,罗佩奇也超爱吃,一口气能吃好几个!年前zui后一次!
  • 你知道什麽叫爱情吗?是感觉,大家都心灵相通,思念对方,心里面只有对方,这才叫———三亚海天一线见证您的爱情[心][心][心]你们正好需要[握手]我们正好专业[握
  • 如果是伤官伤尽就不一样了,虽有傲气,但命主确实有才,领导还得听听命主的意见,采纳命主的想法,真正伤官伤尽的人,以前我说过就算是他上级也不敢得罪命主要让他三分,如
  • 那么你的重点是:抗压、抗打击、快速适应及融入的能力。那么你的重点是让自己提高专注度,遭遇变动时候,要全力以赴去应对。
  • 喜欢逛美术馆,音乐美术都会点……其余的你自己来发现吧~我的理想型:能一起前行、生活有交集的人。如果你是热爱美食的吃货甜点界的小公举热爱手工制作的烘焙达人一定不要
  • 所有花都为你开,所有景物也为了你安排,我们是如此的不同,肯定前世就已经深爱过人生得失看似随机,其实都是自己一手造成。他日得志,当吃饱饭后便睡,睡了又吃饭——苏轼
  • ———《中秋月》明·徐有贞#中华好诗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3.欲将心事付瑶
  • (因为之前有过公猫绝育后仍使母猫成功怀孕的案例,所以为彻底避免只能从母猫身上解决,并非性别歧视,没打拳,自己人)散养猫咪脾气相对较好(胆子过小,应激反应很强的猫
  •        当时的社会叫人神共处的时代,所以才有黄帝与蚩尤大战之时,黄帝上天界搬兵,收复洪水,才有黄帝左臣仓颉造字,以文载道,让凡夫俗子迷途众生见文开悟,以文
  • 曾国荃一意孤行的鲁莽行为,不仅没能达成所愿,反而为其所累,不得不说有一定咎由自取的成分。 曾国荃一意孤行的鲁莽行为,不仅没能达成所愿,反而为其所累,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