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年轻人返乡创业记:打工那么苦 不如回家卖“苞谷”】1月的广东汕尾,最高气温依然超过20度。但凌晨两点,凉意渐浓。在一片黑暗的苞谷地里,几缕亮光与重重树影一起随风摇曳,伴随着“嗖嗖”的响声。别怕,那是戴着头灯的农户正在抢收即将通过拼多多发往全国各地的“年货”——甜玉米。
  这片玉米地的承包者,27岁的黄轩,来自“中国甜玉米之乡”广西横州。作为“农二代”,他毕业就到深圳打工,做了几年流水线工人,觉得离“当老板”的梦想越来越远,于是回老家,种甜玉米。与父辈不同,他不仅把甜玉米卖到线上,还把它“发扬”到了广东。
  与之类似,11年前,当横州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逆行者”秦宗暖辞去广东的工作,返乡务农,种起了甜玉米。其间,他牵头成立鑫源果蔬,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包括基地、深加工、青贮饲料加工等在内的全链条产业。不仅生产玉米,他还通过拼多多等平台销售,订单量达到近10万单/月。
  临近年关,香甜脆嫩的玉米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热销年货之一。但在横州,甜玉米通常一年三造。为承接春节等销售旺季,横州人近年纷纷到毗邻的广东汕尾、惠州、徐闻等地承包土地,种植“第四造”甜玉米。
  甜玉米的故事是横州青年返乡创业的缩影之一。依托甜玉米等支柱产业及电商,越来越多横州年轻人选择结束与亲人分离的生活,踏上回家之路。他们的回归,既带回了在外历练的经验与技术,也唤醒了小城发展的活力与激情。

  再见,打工人。你好,新农人。
  两年前,何婷还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Amy时,她每天妆容精致、蹬着细高跟“哒哒哒”地走。这个80后湘妹子的“前半生”是一部小镇青年的奋斗史:考学、北漂、买房、结婚、生子,成为一名家住朝阳区的“朝阳群众”。
  两年后,“Amy”变成了穿梭于玉米地的农妇们时常谈起的“小何”,与秦宗暖一起把甜玉米卖到线上。
  没有很多人离开北上广时的纠结,何婷利索地卖掉北京的房子,欢天喜地回到丈夫家乡、全国的“果篮”广西南宁。她的心情可以用一副药材来形容——当归,应当归来。在这里,老人回归舒适的生活环境,孩子们承欢膝下,一家人整整齐齐;更重要的是,何婷找到了她创业的灵感——广西那些闪闪发光的农产品。
  去年,当决定做一番农产品上行的事业时,何婷的团队一拍脑门,做了款小程序,搜罗各种广西土货在线售卖,被横州人称作“玉米大王”的秦宗暖是她试图发展的第一个客户。
  最终,何婷没说服秦宗南,反而被他“策反”。近几年,鑫源果蔬一直是华盛绿能等拼多多头部商家的甜玉米供应商,深入了解“拼购+产地直发”模式后,秦宗暖萌生直接触网之心。“直接下场卖玉米不香吗?”就这样,拼多多让两位新农人重新达成共识。
  “以前,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好男儿志在家乡。”横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彭楷如此比喻。
  “打工与回家种玉米,各有各的苦,但种玉米赚得多一些。”黄轩称,目前日供玉米超过1万斤,线上线下各占一半,“近两年都得了钱”。
  在彭楷看来,人才回流的迹象正越发明显。“以前,年轻人挤破头要到广东打工,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资四千五。而今,家乡的农产品越来越‘得钱’后,大家纷纷返乡,有的做电商、有的搞种植,各展所长。”
  去年5月横州发布的《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2021-2023年)》显示,该县累计投入创业创新支持资金约5.15亿元,吸纳带动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6万人,累计孵化企业114家。

  丰产从“计划生育”开始
  作为农业大县,横州拥有两张名片,茉莉花与甜玉米。在黄轩的记忆中,读书时,家家户户种玉米。丰收时节,到处都是采收者,空气中都是玉米的清香。
  横州种植玉米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彼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率先培育出全新的玉米品种——“超甜20号”。在选择试种地时,一位老教授背着70斤玉米种子来到了横州市校椅镇。“甜玉米最宜生长的温度是24度,而横州当时的历年平均气温是21.6度。”彭楷说。
  “超甜20号”后来成了我国大陆甜玉米的当家品种。参与试种的校椅农民也成为横州甜玉米产业的拓荒者。
  “初来乍到”的甜玉米1984年仅有50亩,去年达到25.06万亩,在西南地区位居首位,年产鲜苞26.88万吨,鲜苞产值7.08亿元。
  这一飞跃,源于当地对甜玉米实行了“计划生育”——玉米秆只留下最优秀的苞。与北方玉米一年一熟的种植周期不同,横州甜玉米一年三造,每造生长周期最长78天,故“集中资源,一秆精养一苞”。
  为更好地“优生优育”,当地农技人员还提倡变“直接播种”为“育苗移栽”。彭楷解释,“以前,农户只管扔种子,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无法统一采摘。改良后的做法是,首先统一育苗,再挑选壮苗进行移栽,采收时一步到位,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目前,横州甜玉米已形成“营养杯育苗+免耕+定向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的种植技术体系,平均每造亩产也从600斤大幅攀升至2300斤。
  比起“好不好种”,劳动者更关心“得不得钱”。2007年后,甜玉米的赚钱效应凸显,价格从每斤几毛钱上涨至2元多,2017年甚至卖出2.8元/斤的高价。市场对脆甜爆浆的甜玉米的偏爱,反映了当地政府对错峰竞争的精准把控。广西甜玉米的竞争产区包括海南、云南等省,集中在3月上市,横州的第一造玉米五月中下旬才开卖。
  与此同时,电商也成为当地甜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玉米不耐储存,从保温袋、泡沫箱到冰袋、发泡膜,能想的办法都试过了,最后发现还是保鲜膜效果好。”秦宗暖说,近两年,伴随物流设施及保鲜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年轻种植大户开始为线上平台供货。
  更大的市场需要更多玉米,但横州土地有限。于是,掌握种植技艺的年轻人开始外出流转土地,供应元旦及春节的全国市场。广东的汕尾、徐闻等地也因而出现了横州新农人与甜玉米的身影。

  家门口的奋斗,才是生活
  当一座小城同时拥有支柱产业与新鲜血液,它开始变得既时髦又活力十足。“你知道小红书上的‘乡村超模’陆仙人吗?他就是我们横州人。”“你知道某某明星吗?她就给我们的‘网红玉米’带过货。”
  当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当地的新农人不再满足于只做隐藏在供应链里的“玉米大王”。去年以来,在拼多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加速上行的过程中,他们顺势而上,通过产地直发,让家乡的鲜玉米直连千家万户。
  除了鲜食玉米,当地新农人们还“挖空心思”,将玉米“吃干榨尽”,甚至发展出了生态农业——先卖玉米笋,再卖玉米苞,玉米花做凉拌菜,玉米秆喂牛,牛粪种蘑菇,菌糠还田种植甜玉米。
  “我们工厂主要负责收购社员及其他种植户的玉米秆,经过加工后,销售到贵州、海南、云南等地的奶牛场、养羊场。”鑫源果蔬合作社社员老谢说,这门不起眼的小生意一年可以做到近百万的利润,让他彻底断了去广东打工的念头。
  围绕玉米产业,横州目前正形成一种全新的产业分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做电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搞种植、加工等;六七十岁的老人则发挥余热,是分拣、打包的能手。他们日薪最低150元,最高300元,旺季甚至可以月薪过万。
  在黄轩看来,种玉米虽然苦,奔波于两广及云南等地的他“两天就要跑掉一箱600元的油”,但这7年,“玉米让我买房买车”,过上了农村人向往的生活。
  横州市电商办副主任黄振武告诉记者,目前,横州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可为全市企业提供冷链仓储、农产品集中分拣配送等公共服务,解决了小宗农产品运输问题。目前物流服务已辐射233个村点,快递服务费用处于全区县域较低水平。“我们的快递可以每天上门服务,哪怕店铺拼单量只有几件,快递小哥也会准时取件。”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1-8月,横州市网商数量5257家,带动就业创业1.68万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5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96亿元,同比增长34.54%。
  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也正带动当地甜玉米产业提质升级。此前,当普通应季甜糯玉米线下批发价每公斤4元时,横州生产的“白甜289”和“中国红”两款精品水果玉米在线上就卖出了单个8-10元的售价。
  “强农必须走品牌之路。”彭楷认为,横州的甜玉米要抓住拼多多年货节等机遇,推动产业从“成吨卖、称斤卖”的粗放模式向“论个卖、精深加工后再卖”的精品模式转变。

  图1:甜玉米“喘气快”,农户要赶在日出前赶紧采摘,避开高温,锁住鲜甜。刘威|
  图2:玉米本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甜玉米实验成功,其身份又多了蔬菜和水果两个标签。松仁玉米、玉米烙、玉米排骨汤等都是时常出现在年夜饭上的传统菜肴。刘威|摄
  图3:甜玉米产业从校椅镇扩展到两广地区,成为养育一方百姓的富民产业,仅横州石塘镇就有3万人从事甜玉米相关工作。刘威|摄
  图4:过去,农民要处理废弃秸秆,秸秆收割粉碎机创造了新商机。老谢的玉米秆饲料厂目前年产饲料3万吨。钟天一|摄
  图5:这一望无垠的苞谷地让横州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希望与未来。秦宗暖|摄

#无轨电车# 【邀您投票上海无轨电车即将变身[鼓掌]您喜欢哪个方案】小交从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了解到,现如今,百年无轨电车将换“新装”啦!以无轨电车作为载体,将城市的发展和历史记忆融合,打造脍炙人口的上海人文公交特色线路车。经反复比选,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4组人文车辆造型设计方案,你被哪个“圈粉”啦?一起来投票吧!戳链接 https://t.cn/A6Jb4pRp

#武汉文旅资讯#【东湖这个热门景区即将大变身】好消息!东湖落雁景区即将大变身。近日,在候鸟栖息、水杉静立的东湖落雁景区内,不少施工人员正在忙碌,抓紧推进落雁景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据了解,东湖落雁景区作为城中重要湿地,自去年8月起正式开展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将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加自然唯美的城中湿地景观,主景区预计今年4月完工。

据介绍,落雁景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共包括四个子项目,分别为落雁湖湾湿地生境半岛、玫瑰园扩建、落雁主景区内部景观综合整治提升和绿岛驿站改造提升工程,涉及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功能完善、科研交流四个板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孤独也没那么可怕 独立的灵魂 一个人也可以 生活并不会因为缺少谁而过不下去 我也想把我生命中每段坎坷或惊喜诉说给人听 就好像抓住了疲惫生活里的一颗救命稻草般的
  • 2.乳下有痣在胸部的下面长痣,尤其是在下方,古人一般被称为是有财富的人,这个看出这个人有很大的积蓄,这个地方能够拥有很多的钱财和不动产,而且还能继承组上的田宅,
  • 都说孩子需要伴儿,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和稳定的生活条件,不要明知道自身的情况还盲目的生孩子,不但坑了自己更坑了孩子。天天忙着耕种心田连芒种的节气都忘
  • 俗话说,家丑不外扬,人也是如此,对于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总归是不愿意被更多的人知道和谈论的。真正的关心,是理解和尊重,是“不想说也没关系,我会一直在的。
  • 西班牙4000名士兵失踪案是耸人听闻的,却是真实的,它被白纸黑字记录在西班牙官方文献和权威的军事史上[照相机]。l7l1年,4000名西班牙士兵驻扎在派连民山上
  • 只是想用专一,专业,专心的精神筹造这个品牌,使之发光幻彩!只是想用专一,专业,专心的精神筹造这个品牌,使之发光幻彩!
  • 整体投资不够,基础设施和环境也比较乱,未来如果有更好的景观规划,一定是个不错的地方。走近发现有一户外来人已经租下来进行特种养殖,有美国品种的棕猪,有澳大利亚的驼
  • 发现我们对爱情的认知很类似,都是锦上添花~哈哈哈今天也去跳舞了,跳恰恰,我觉着手和腿不是我的了[允悲]明天又是早起的一天~对了,我们两个开玩笑,我说我追范世錡啊
  • 听闻街道向晚,秋水蒹葭,而你久病难医,我只好温一壶老酒,丧你空坟旧人,愿所有默客有泪可尝,此生春秋不言悲欢。我只好温一壶老酒,闻你深闺梦话,愿所有漂泊都有归舟,
  • 你知道手上正在玩的软件背后依然是属于腾讯和阿里如果手机应用要分成两大阵营,那么基本上难逃腾讯系和阿里系,大部分知名的手机应用都有这两大互联网巨头的资本在背后。再
  • 突然就觉得,我成为独居老人的可能性稍微降低了一些,大概我的另一半也在此次此刻生长着呢,只是还没遇见,没关系,他长着就好,在哪里也没那么重要了,应该是存在的。而今
  • #体育##体育# 杜德利:“如果赛季取消的话会令人难过,因为这是我职业生涯赢得总冠军的最好机会,这是最好的球队,所以我已经下定决心:如果这赛季取消,我会冲到珍妮
  • 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 见山是山 见海是海 见花便是花 唯独见了你 云海开始翻涌 江潮开始澎湃昆虫的小须挠着全世界的痒 你无需开口 我和天地万物便通通奔向你 你是我
  • 1、工作日中午和同事弟弟一起去恰的重庆小面2、同事弟弟请的一点点大杯牛乳去冰不另外加糖另加一份冰淇淋,希望大家都试试345、周五晚上和同事小哥两个人恰的印度菜,
  • ​​​#沈阳身边事##沈阳生活##沈阳新鲜事##沈阳新闻##沈阳分享##沈阳事儿#​​#沈阳同城# ​​​​不寻常的耕耘不一般的收获图片分别为在河南省黄泛区
  • 简单清爽轻松get大表姐刘雯真的太太太有范儿啦表姐私下的穿搭都很简洁 又有一点酷酷的 好学好参考 常常都是纯色T/衬衫+长裤但是不同裁剪的上身top会搭配不一样
  • 【2020世界足坛球员收入排行榜:C罗梅西高居前二 中超一球星入围】近日,福布斯公布2020年足坛球员收入排行榜,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凭借年薪、奖金以及广告等
  • Aissera, oje Nanniné, me ne sagliette, tu saje addó, tu saje addó Addó 'stu core
  • 对已出院的10名轻伤人员,由对应街道安排1名科级干部继续协调解决其生活、就业等问题。对能马上解决的,如提供生活便利、照顾病人;对分配在不同医院进行救治的家庭户安
  •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刘青龙,男,1985年2月28日出生,无业,住所地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系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