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

海面下的冰山
Natalie Phillips 利用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不同阅读方式下的大脑活动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深度阅读与娱乐化阅读都使得脑区血流量增加(大脑更活跃),但是前者会激活更多的脑区。

具体来说:

1. 深度阅读与娱乐化阅读的区别,在表面上仅仅是注意力是否高度集中的区别,但是在大脑内部,两者的差异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悬殊——是大面积的脑区联动激活模式不同。

Phillips said she mainly expected to see differences in parts of the brain that regulate attention because that wa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casual and focused reading.

But in a neuroscientific plot twist, Phillips said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ed otherwise: "What's been taking us by surprise in our early data analysis is how much the whole brain — global activations across a number of different regions — seems to be transforming and shifting between the pleasure and the close reading."

2. 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深度阅读甚至还会激活大脑里负责动作和触觉的脑区。意味着进行深度阅读的读者是真的设身处地,把自己代入到所分析的文本故事环境之中了。

Phillips found that close reading activated unexpected areas: parts of the brain that are involved in movement and touch. It was as though readers were physically placing themselves within the story as they analyzed it.

这对我们的启迪是:

首先,开卷有益。阅读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见闻、放松,而且阅读本身就是很好的开发大脑的方式!

其次,如果有可能,还是要尽可能进行更多的深度阅读,在安静的环境下、带着高度注意力、带着思考去阅读,脑力促进作用将比轻松的娱乐化阅读显著得多。

最后,深度阅读大大加强读者的代入感,文本理解能力将显著提升。 那么,如果要对孩子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就不能仅仅是放任他/她随意进行娱乐化阅读,更重要的,应该是引导他/她进行深度阅读。

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孩子做深度阅读?最简单的就是该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方式:要求读者在阅读完毕后写一篇评述短文。
我们还可以发散一下思维。比如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可以带着他们,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提问、做笔记、画思维导图……总之,想方设法促进孩子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就对了!

阅文集团的“合同事件”现已持续近一周,却仍未停歇。而在5月5日,部分网文作者则发起“55断更节”以抵制霸权合同,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一活动也引起越来越多网文作者甚至其他领域人士的响应,仅微博话题阅读量便超过千万。尽管“55断更节”表面上只是停更一天,但却进一步证明了网文作者对维权的迫切性,且假若该事件始终无法被妥善解决,不仅会令网文作者失去创作积极性,平台方也将失去作者的信任并损害到自身竞争力,同时... https://t.cn/A6AOOALq

七千万年前的一天有多长 听听白垩纪海底贝壳怎么说

  如果穿越回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你可能会发现,太阳和月亮更加匆忙地划过天空,明天比预想来得更快。

  根据白垩纪晚期贝壳的一项新研究,恐龙时代即将结束时,地球自转比今天快,一年有372天。贝壳上的新发现让我们不禁沉思:45亿年来地球的自转变化有多大?背后的操纵者是谁?

  激光钻细洞,窥探白垩纪的秘密

  3月份美国地理学会的期刊《古海洋学和古气候学》上一项新研究说,白垩纪晚期的软体动物贝壳化石透露出一个秘密:恐龙时代结束时,地球自转比今天快,每年地球要自转372次,而目前是365次。这意味着白垩纪的一天,仅持续23个半小时。

  科学家研究的,是一枚白垩纪海底的贝壳化石。7000万年后的今天,人们在阿曼的干旱山区发现了它。

  它学名叫“Torreitessanchezi”,看起来像欧洲常见的粗陶啤酒杯,还有个盖子。这种古老的软体动物的两个壳铰链起来,像不对称的牡蛎。它们像现代牡蛎一样密密地附着于水下礁石。白垩纪时代,全球海洋都有它们的踪迹。

  科学家分析的这种古老软体贝壳动物,属于已经灭绝的、种类繁多的“红蛤(rudistclams)”。这类生物生长很快,每天都要蹿一蹿个。

  新研究使用激光来采样,获取贝壳的微小切片,比以前使用显微镜的办法更精确。在精准推算了年轮后,研究人员能够确定,白垩纪一年的天数比如今要多。

  新方法将激光聚焦在小块贝壳上,钻出直径10微米(红细胞那么大)的孔,取一点点样品。这些微小样本中的微量元素,揭示了壳形成时,水的温度和化学成分。而且可以据此精确测量出一日生长环的宽度、数量,还有季节性变化。

  新技术的高分辨率,前所未有地观察到了古代双壳类动物如何快速生长,甚至确定了一天内的水质变化情况。

  “一个生长日,能取4到5个数据点,这在地质研究史上几乎从未有过。我们基本上可以把握7000万年前的一天。这真是太神奇了。”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科学家德温特说。

  享受太阳能量的造礁生物

  贝壳的化学分析表明,白垩纪晚期的海洋温度比之前认为的要高,夏天达到40摄氏度,冬天超过30摄氏度。德温特说,40摄氏度可是接近软体动物的生理极限了。

  在白垩纪晚期,这种贝壳是造礁生物,就像今天珊瑚扮演的角色一样。新的研究还证实,软体动物可能与光合生物共生,合作出了跟现在珊瑚礁规模一样大的“贝壳礁”。

  6600万年前,“Torreitessanchezi”贝壳跟恐龙一起灭绝了。“它是非常特殊的双壳类动物。今天没有像它这样生活的贝壳了。”德温特说,“而在白垩纪晚期,全世界大多数礁石建造者都是这些双壳类动物。因此,它们确实具备当今珊瑚所具有的生态系统建设能力。”

  研究发现,一天中,壳生长的变化,比季节或海潮周期变化还大——白天长得比晚上快得多。这就说明,这种贝壳十分依赖太阳,这表明它有光合的本事。

  这就有意思了:太阳光居然是古代软体动物的衣食父母,这可跟现代过滤水中食物的贝壳不一样。德温特说,白垩纪的贝壳,很可能与一种能光合作用的生物共生,比如和藻类共生。

  之前,也有科学家猜测古代贝壳会不会是光共生体,但没有直接证据。这项研究,第一次提供了切实可信的证据。

  地球自转为什么变慢

  由于白天和黑夜的节奏可以从贝壳生长明显看出来,而一年的周期也很明显。科学家数了贝壳每年生长的天数,发现一年有372个昼夜。这不算意外,因为科学家们知道过去的日子比现在短。然而,我们并不知道白垩纪晚期的日子到底多长。372这个精确的数字,将有助于我们对一个重大天文问题的研究。

  一年的时间,古今基本是一样的,因为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不会改变。但是因为大海潮汐的摩擦,一天的时间是变化的,地球自转会越来越慢。

  我们知道,月亮的引力,把地球上的海水吸引到靠月亮的一侧。海水与地球摩擦来摩擦去,就像刹车片一样,拖累了地球的自转,所以,一天的长度一直在稳定增长。

  潮汐也会影响月球,它不仅逐渐锁定了月球,让月球永远一面向地球,还会让月球加速。现在,月亮正以每年3.82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阿波罗号登月后,将一个反射器留在月球表面,精确的激光反射测量出了这个数字。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球科学教授斯蒂芬·迈耶斯打了个比方:“随着月球的移动,地球就像一个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在伸开双臂时会减速。”

  但是科学家也知道,月球远离的速度并不恒定。要是一直每年3.82厘米,那算出来月球是14亿年前离开地球的。很多证据显示,月球与地球的互动可古老多了,最可能是45亿年以前,地球上就能看见月亮。

  因此,月球古代离地球多远,我们不知道。这也是为啥这枚白垩纪贝壳如此重要,我们可以根据它推断月球与地球的互动史。

  7000万年,在德温特和他的同事们看来,还不够古老。科学家还希望将新方法用在更古老的化石上,看能不能有什么新发现。

  延伸阅读

  14亿年前的一天又有多长

  这个问题似乎无从探索。但科学家还是尝试着回答。2018年6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猜测,14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天有18个小时以上。

  先要说明的是: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受到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其规律是变化的,有复杂的节奏。地球的公转、自转和自转轴摆动的规律变化,被称为米兰科维奇周期——塞尔维亚人米兰科维奇首先计算了过去数百万年地球的离心率、转轴倾角和轨道进动的变化,认为了这些参数与地球出现冰川期有关。

  比如,米兰科维奇认为,地球轨道倾角大约每26000年完成绕行一周的完整进动周期。与此同时,椭圆轨道旋转也以缓慢的21000年引导着季节和轨道之间的变化。另一方面,地球的自转轴和轨道平面之间的倾角以41000年的周期在22.1度到24.5度之间摇摆(也叫章动),现在角度是23.44度,还在减少中。

  前几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斯蒂芬·迈耶斯等科学家试图在岩石记录中观察这种节律,周期以亿年为单位。

  迈耶斯与哥伦比亚大学的马林维诺合作,将2015年开发的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处理跨时间的不确定性)与天文学理论、地质数据以及一种称为贝叶斯反演的复杂算法相结合,让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消除最麻烦的蝴蝶效应——地质纪录中早期小小的不精确可以造成结果巨大不确定。

  他们在两个地质记录数据上测试了这种方法,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北方14亿年前的下马岭组和来自南部大西洋5500万年前的沃尔维斯海脊。

  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可以从地质记录中的岩石层,可靠地评估地球旋转轴方向及其轨道形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同时还消除了不确定性。他们还由此确定一天的长度以及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他们的结论之一是:14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天至少有18个小时。

高 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沙雕舍友的日常# 午睡梦到自己在现场看了一整场演唱会,容小姐和阿嬅都来了,主持人不知为啥是黄晓明,幸好他在梦里没有高歌一曲“闹太套——”阿啾还躺着床上:“啊
  • 非常享受此次的《Marine玛琳娜》之旅,沉浸在李健的音乐氛围之下,“美”是一直存在的~#李健新专辑无时无刻##李健 marine不是某一个女人##李健新歌ma
  •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关键时段,盐城主动作为,以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 “此次碳中和实施是广碳所践行碳中和目标的第一步,未来我们将通过采购可再生能源、绿色办公、低碳交通出行等实际举措降低碳排放,力争于2035年起将碳排放控制在最低水
  • PS:如果碰到线人,我会逼她/他的。宁波土著男找了个老婆小心养着,没想到最后还出轨了】东论网友“有源”发帖:Y男,70后、独生子,本地人,家境可以,人活络,肯努
  • 牛轭礁在南沙什么位置  牛轭礁听起来有点拗口,让人莫名地联想起名犬牛头梗,不过人家是真的和牛有关。[哈哈]近期菲律宾军方装腔作势的表演,让南沙牛轭礁刷了屏。
  • (凤女强硬要求必须在自己讲故事时有听众)实在是凤大姑娘太会讲故事了,兄弟们这些天轮流值守,今天终于又轮到他,行为上稍微脱线了些许,但也能理解,没见九王爷明明知道
  • 8.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9.世界上没有什么糖是苦的,有啊,他的喜糖10.谁心里没故事,只是…学会了克制11.当你觉得孤独无助时,想一想还有十几亿的细胞
  • 肖战你好,我是一个脑残粉,91年的我,从来不追星,现在我超级喜欢你,也许是你的帅,让所有女孩都喜欢,但是我也喜欢你长在啦我的审美里面,我喜欢你,但是不奢望你是我
  • 而且,在司法实务中,部分领导干部在社会治理中,手段单一,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片面地认为只有严刑峻法方可维护社会安定,放弃、忽视了行政手段、民事手段在社会治理当中的
  • NO.3 处女座处女座也是很难缠的,他们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会让周围人都达到这个标准不可,而且他们毒舌,说话带刺的感觉,典型的嘴硬心软,吃软不吃硬的表现。NO.
  • #第一次结婚到底有多紧张#没紧张啊[挖鼻]我也闹不明白有啥可紧张的。被老婆cue到很得意的koji回答:因为要进入恋爱氛围呀,我前一天(还敷面膜)了是明醋暗秀的
  • 与此同时我还想提一嘴,不要再说辽宁队是什么豪华阵容了,就一个一阵和一个二阵,其他都是一般球员,通过教练组和球员的努力打到常规赛第一的位置,另外你说教练得有多牛逼
  • 河南周口人☞​出生普通农村家庭上面有一个哥哥条件差 自己也不好学17岁就辍学了 去北京22岁进了北京天上人间场所02年遇到很好的大哥 怀孕03年生了儿子 没结
  • 58集的人世间看完了,代入感很强,因为够真实,也耐人寻味 平凡朴素的周家父母,柔中带刚的郑娟,老实真诚的秉昆,一心为民的秉义,人间宝藏蔡晓光,为爱不顾一切的周蓉
  • [赢牛奶]难得一个清净的夜班35个病人 13个外出弄完院感资料 认真的刷会题中午吃饭 老妈说 小新现在很好的 可以帮忙做点小事了 说昨天帮爹爹问奶奶 爹爹裤
  • #刘宇宁巴黎欧莱雅摩登代言人# ✨#刘宇宁新歌fallinlove# ✨#摩登兄弟[超话]#✨ 我只是你万千喜欢你的人中一个[心]唯一能参与你生命的方式就是见证
  • #于朦胧录制追光吧哥哥# [心][心]#于朦胧大中医# 谢谢朦朦你,今年呢 年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在泪水中睡着 枕头从来没干过 下半年 也就好了些 经历了这么多的
  • 在遥远的神秘大陆,存在一个富有 而安定的王国(童话王国)这里拥 有淳朴的人民和慈善的国王,这里 的人民一直幸福地生活在这里,直 到它的出现,一只邪恶的黄金恶 龙
  • 17、耐心点,我会看见的18、你好,我是自动回复,我可以陪你聊天,但是我只会这一句19、目前心动已售完 欢迎下次光临20、等一下哦,XX同学马上回来!21、人生